亚洲的地理位置,亚洲气候类型分布,气候分布,求帮助

亚洲的气候类型
亚洲的气候类型
范文一:亚洲各气候类型区代表的气象站气温和降水情况 吕陈玲主要分布地区: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北冰洋沿岸及岛屿,纬度大致介于70°-75°N之间,亦称苔原气候。气候特征:全年皆东,降水稀少,多为降雪,云雾多,蒸发弱。形成原因:纬度高,受极地高压和极地东风影响。主要分布区:50°-70°N之间,大陆西岸则在60°-70°N之间,包括北亚大部分,欧洲北部,北美的阿拉斯加和加拿大的中北部。气候特征:大陆性强烈,冬季漫长严寒,暖季短促,气温年较差大,降水量少,集中在暖季,蒸发弱,属于冷湿环境。形成原因:主要受极地海洋气团和大陆气团的影响。主要分布区:主要分布在35°-55°N左右的东亚地区,包括我国东部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地区、朝鲜半岛、日本的北部以及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南部。气候特征:冬季寒冷干燥,南北温差大;夏季暖热多雨,南北温差小。形成原因:冬季受大陆气团控制,夏季受温带海洋气团或变性热带海洋气团的控制。主要分布区:主要分布于亚热带的亚洲东部,主要包括我国东部秦岭---淮河以南,热带季风气候以北的地带,日本南部和朝鲜半岛南端。气候特征: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形成原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导致主要分布:主要分布于亚洲的中南半岛、印度半岛和菲律宾群岛。气候特征:全年高温,降水量多,且分布较均匀,没有明显的干湿季。形成原因:西南季风和东北信风交替控制,受海洋影响程度较大,降水分布较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均匀。主要分布:主要分布于亚洲的中南半岛、印度半岛和菲律宾群岛。气候特征:全年高温,降水量多,降水分布多集中在夏季,有明显的干湿季。形成原因:西南季风和东北信风交替控制。主要分布:主要分布于赤道南、北两侧5°-10°的范围内,包括南美洲的亚马孙平原、非洲的刚果盆地和几内亚湾沿岸以及马来群岛的绝大部分地域。气候特征:全年皆夏,各月平均温为25-28℃,日较差比年较差稍大。年平均降水量在2000mm以上。形成原因:全年受赤道低压控制,盛行上升气流主要分布:主要分布于亚洲和北美大陆的腹地以及南美巴塔戈尼亚高原和潘帕斯等地。 气候特征:冬冷夏热,干燥少雨。形成原因: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四周高山阻挡,湿润的海洋气流难以到达,终年盛行温带大陆性气团。主要分布:主要分布于亚洲和北美大陆的腹地以及南美巴塔戈尼亚高原和潘帕斯等地。 气候特征:冬冷夏热,干燥少雨。形成原因: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四周高山阻挡,湿润的海洋气流难以到达,终年盛行温带大陆性气团。主要分布:亚热带大陆的内部,包括西亚的伊朗高原和安纳托利亚高原、美国西部的内陆高原以及南美的格兰查科等地。气候特征:夏季高温,冬季温和,全年降水稀少。形成原因: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加上高山阻挡,湿润的海洋气流难以到达。主要分布:主要分布于南、北回归线两侧的内陆和和西部,大体介于南、北纬15°-30°之间。主要包括撒哈拉沙漠、卡拉哈里沙漠和纳米布沙漠、阿拉伯沙漠、塔尔沙漠等。 气候类型:气候炎热干燥形成原因: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和信风控制,盛行热带大陆气团。主要分布:主要分布在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以地中海地区的夏干气候范围最广泛。 气候特征: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形成原因:副热带高压带和西风带的季节性交替控制。主要分布:主要分布于亚洲的喜马拉雅山系、帕米尔高原和青藏高原,南、北美洲的科迪勒拉山系,欧洲的阿尔卑斯山系以及非洲的乞力马扎罗山等地。气候特征:全年低温低温,降水较少,气温和降水都有垂直变化形成原因:地势高,气温低,降水少。原文地址:亚洲各气候类型区代表的气象站气温和降水情况 吕陈玲主要分布地区: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北冰洋沿岸及岛屿,纬度大致介于70°-75°N之间,亦称苔原气候。气候特征:全年皆东,降水稀少,多为降雪,云雾多,蒸发弱。形成原因:纬度高,受极地高压和极地东风影响。主要分布区:50°-70°N之间,大陆西岸则在60°-70°N之间,包括北亚大部分,欧洲北部,北美的阿拉斯加和加拿大的中北部。气候特征:大陆性强烈,冬季漫长严寒,暖季短促,气温年较差大,降水量少,集中在暖季,蒸发弱,属于冷湿环境。形成原因:主要受极地海洋气团和大陆气团的影响。主要分布区:主要分布在35°-55°N左右的东亚地区,包括我国东部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地区、朝鲜半岛、日本的北部以及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南部。气候特征:冬季寒冷干燥,南北温差大;夏季暖热多雨,南北温差小。形成原因:冬季受大陆气团控制,夏季受温带海洋气团或变性热带海洋气团的控制。主要分布区:主要分布于亚热带的亚洲东部,主要包括我国东部秦岭---淮河以南,热带季风气候以北的地带,日本南部和朝鲜半岛南端。气候特征: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形成原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导致主要分布:主要分布于亚洲的中南半岛、印度半岛和菲律宾群岛。气候特征:全年高温,降水量多,且分布较均匀,没有明显的干湿季。形成原因:西南季风和东北信风交替控制,受海洋影响程度较大,降水分布较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均匀。主要分布:主要分布于亚洲的中南半岛、印度半岛和菲律宾群岛。气候特征:全年高温,降水量多,降水分布多集中在夏季,有明显的干湿季。形成原因:西南季风和东北信风交替控制。主要分布:主要分布于赤道南、北两侧5°-10°的范围内,包括南美洲的亚马孙平原、非洲的刚果盆地和几内亚湾沿岸以及马来群岛的绝大部分地域。气候特征:全年皆夏,各月平均温为25-28℃,日较差比年较差稍大。年平均降水量在2000mm以上。形成原因:全年受赤道低压控制,盛行上升气流主要分布:主要分布于亚洲和北美大陆的腹地以及南美巴塔戈尼亚高原和潘帕斯等地。 气候特征:冬冷夏热,干燥少雨。形成原因: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四周高山阻挡,湿润的海洋气流难以到达,终年盛行温带大陆性气团。主要分布:主要分布于亚洲和北美大陆的腹地以及南美巴塔戈尼亚高原和潘帕斯等地。 气候特征:冬冷夏热,干燥少雨。形成原因: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四周高山阻挡,湿润的海洋气流难以到达,终年盛行温带大陆性气团。主要分布:亚热带大陆的内部,包括西亚的伊朗高原和安纳托利亚高原、美国西部的内陆高原以及南美的格兰查科等地。气候特征:夏季高温,冬季温和,全年降水稀少。形成原因: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加上高山阻挡,湿润的海洋气流难以到达。主要分布:主要分布于南、北回归线两侧的内陆和和西部,大体介于南、北纬15°-30°之间。主要包括撒哈拉沙漠、卡拉哈里沙漠和纳米布沙漠、阿拉伯沙漠、塔尔沙漠等。 气候类型:气候炎热干燥形成原因: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和信风控制,盛行热带大陆气团。主要分布:主要分布在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以地中海地区的夏干气候范围最广泛。 气候特征: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形成原因:副热带高压带和西风带的季节性交替控制。主要分布:主要分布于亚洲的喜马拉雅山系、帕米尔高原和青藏高原,南、北美洲的科迪勒拉山系,欧洲的阿尔卑斯山系以及非洲的乞力马扎罗山等地。气候特征:全年低温低温,降水较少,气温和降水都有垂直变化形成原因:地势高,气温低,降水少。
范文二:南美洲气候分布一.读南美洲部分区域气候分布图,回答问题。1.比较C、D两地的气候气特征的差异:C: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2.分析C所在为世界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气候区的成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简述E地气候的成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A所属的是_____________气候,其分布一直延伸到赤道附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5.B所处的地形区是________________,它对气候的形成影响很大。亚洲气候分布一.读亚洲部分地区气候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气候类型名称①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试分析①②两种气候的相同点:相同点:表现在成因上都是_______________造成的,表现在气候特点上,夏季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析比较③④两种气候在气候特点上的相同和不同点:相同点____________________;不同点:③有明显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②③两种气候成因的最大不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与①②两种气候类型的分布对应的同纬度大陆西岸的气候类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①所处的自然带的的名称是。(6)图中④→③→②→①自然带的更替主要是受 因素的制约二.读“西亚地区图”,回答问题.(1)图中A是
苏伊士运河
海峡.(2)图中B半岛上没有河流,其原因是
.(5)图中D地的气候类型是地中海气候与右上甲、乙两图中的
图所表示的气候类型相符,其气候特点是
.三.东南亚和西亚是亚洲两个重要的区域,阅读有关地图,回答下列问题.(1)革命老前辈陈毅同志赠友人诗句“,,山山皆向北,条条南流水”,说明的是以下哪个地方的地形、河流特点?A.印度半岛
B.阿拉伯半岛C.马来群岛
D.中南半岛(2)根据中南半岛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可以推断该地的气候是A.热带季风气候为主
B.温带季风气候为主C.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
D.热带雨林气候为主(3)麦地那和新加坡两地气温的共同特征是_____。试描述新加坡的气候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四.读甲乙两地地理位置示意图和甲乙两地年内气温与降水量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1)填出数码所代表的气候类型名称:①
气候。(2)河流特征深受气候的影响,亚洲西部河流少、水量小的原因是(3)亚洲、欧洲共有的气候类型是
范文三:>导学案主备人:鱼洋
审核人:张瑾
姓名一.学习目标:1.亚洲气候类型的种类及特征。(重点)2.运用地图说明亚洲气候类型的分布地区。(难点)3.对照地图能说出亚洲各个国家所属的气候类型。(难点)二.自主学习:请大家阅读课本P10,完成下列填图题:A__________,B_______C__________,D_______E__________,F_______G__________,H_______I__________。三.合作学习(阅读课本第10页)探究一:小组内讨论亚洲气候类型(9种)分布的地区?探究二:小组内讨论亚洲气候具有怎样的特征?探究三:小组内讨论影响亚洲气候复杂多样的因素有哪些?四.学后反思1.我将展示的问题是:2.我认为最重要的一个知识点是:3.我不懂不会的问题是:
范文四:落水镇初级中学2012年春季学期七年级地理期中试卷1 .亚洲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
)A.温带季风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C.温带大陆性气候
D.热带季风气候2.亚洲南部的冬季风和夏季风分别来自(
)A.亚欧大陆和太平洋
B.亚欧大陆和印度洋C.太平洋和北冰洋
D.非洲大陆和大西洋3.下列关于东南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海外华人分布最集中的地区B.天然橡胶、油棕、咖啡等热带经济作物的最主要的产地C.处在亚洲与大洋洲、印度洋与太平洋的“十字路口”D.气候以热带雨林和热带季风气候为主4、 小明的爸爸从东南亚采购了一船货物回国报关时货物名称可能是A橡胶、油棕
B棉布、服装
C椰枣、铁矿石
D羊毛、小麦5、有关马六甲海峡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位于马来半岛与爪哇岛之间B是非洲、欧洲向东航行到东亚、东南亚各港口最短航线必经之地C是连接大西洋和太平洋的海上通道D澳大利亚把它称为海上生命线6.有关中东及中东问题的叙述,错误的是A、中东处在联系三大洲、沟通大西洋和印度洋的枢纽地位B、气候炎热,地形平坦,居民多信仰宗教C、石油资源丰富,水资源匮乏D、中东问题的关键是西方国家对石油的争夺7.波斯湾沿岸石油运往西欧地区最近的海上航线经过A.地中海——苏伊士运河——红海——阿拉伯海——波斯湾1B.波斯湾——阿拉伯海——红海——苏伊士运河——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大西洋C.波斯湾——阿拉伯海——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太平洋D.波斯湾——阿拉伯海——红海——苏伊士运河——黑海8.中东地区战乱频繁的影响因素很多,下列与之关系最不密切的是A.石油资源丰富
B.民族矛盾尖锐C.自然环境优美
D.淡水资源紧缺9.东东到某地旅游时发现当地居民皮肤白皙,头发多呈波状,色浅,旅游过程中看到白色建筑的“教堂”,小丽最有可能去的地方是:A.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B.欧洲西部
D.中东地区10.下列关于亚洲地形、地势、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A.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河流较少B.地势中部低、四周高,河流多为内流河C.以平原、丘陵为主,河流短急D.地势中部高、四周低,河流呈放射状流向四周11小丽到某地旅游,她发现当地居民皮肤白皙,头发多成波状,色浅,鼻梁高。游览中,常见到尖顶的宗教建筑“教堂”。小丽旅游的地方最有可能是A.非洲东部
B.亚洲西部
C.亚洲东部
D.欧洲西部12.世界上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大洲是( )。A.非洲
D.南美洲13.亚洲没有濒临()A.太平洋
D.印度洋14.按地理位置划分,中国应属于()。A.中亚
D.西亚15.到北极地区考察的最佳时间是()。A.每年冬季1、2月
B.每年夏季7、8月C.每年秋季9、10月
D.每年春末夏初5、6月2二、综合题16.读图14,回答问题。(8分)(1)马六甲海峡地处__________地区(亚洲分区)。图中A表示___________洋, B表示____________洋,马六甲海峡是连接这两个大洋最近的海上通道。(2)图中C是__________湾,该海湾及其沿岸地区的_________(矿产)资源非常丰富,许多从这里输出的矿产向东经马六甲海峡主要运往亚洲发达国家——
。(3)D表示____________运河,它是亚洲与________洲的分界线,也是重要的海上通道。17.(22分)
读下列材料,结合右图回答问题。材料:当地时间日,冰岛埃亚菲亚德拉冰盖冰川的火山再度爆发,火山灰云随着气流扩散到周边众多国家,许多国家航班停飞,连美国的跨大西洋航班也为了安全考虑暂停。据国际空运协会估计,停飞令业界每日损失2.5亿美元。(1)材料中的冰岛属于
洲。从图上看,该国火山喷发频繁的主要原因是:位于
洋中部海岭的火山地震带上。(2)右图所示区域,为了加强联系,建立了一个区域性国际组织,它叫
;从经济发展水平来看,该区域多为
国家。(3)本区旅游资源丰富。李朋同学准备暑假随爸爸游览冰雪皑皑的阿尔卑斯山峰、乘船欣赏陡峻幽深的峡湾风光,他们应分别到B、C、D三地中的
地。318.(26分)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本报上海日电 (沈文敏、李宝城、罗丽娟)今天上午,上海吴淞边检“青年服务突击队”赶赴吴淞锚地,为载誉归来的“雪龙号”134名科考队员和船员登轮办理了入境边防检查手续,标志着“雪龙”号科考船结束第二十七次南极科考航行正式回到祖国怀抱。据“雪龙”号极地考察船船长沈权介绍,“雪龙”号于日从广东深圳出发,执行一船两站任务,航程近19481海里,主要开展了物理海洋学、海洋化学和海洋生物学等5项南大洋考察任务。此次南极考察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昆仑站续建。昆仑站科考队员在进行冰穹A地区的冰川、天文和生态地质学等科学考察的同时,完善了昆仑站综合楼生活区、后勤保障设施设备,并建立了深冰芯钻探场等工程建设项目。(1)在黑线O上画出地球自转方向。(2)南极地区位于地球的最南端,包括南极大陆,以及周围的海洋。大部分地方覆盖着很厚的冰层,冰层平均厚度2000多米,素有
之称。(3)填写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周围的两个大洲名称和三个大洋名称:(4)根据上图,我国在南极的三个科考站考察站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距离北京较近的是
。(5)我国科学考察队去南极考察一般选择在11月---12月抵达南极洲,其主要原因是
(2分),科学考察队需要克服的恶劣气候是
范文五:第六章
亚洲第二节
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第2课时)【教学目标】1、掌握亚洲的气候类型及特点2、学会分析非洲的气候类型及分布规律3、季风气候的利与弊【重点、难点】1. 亚洲的气候特征。2.非洲的气候特征。3.季风气候的风向,季风气候的利与弊【教学准备】根据教学内容制作相关的教学课件:(1)亚洲的气候类型分布图(2)亚洲季风气候区旱涝灾害图片教学过程[导入]前面我们了解了亚洲的概况,以及复杂的地形和众多的河流,我们亚洲不仅有复杂的地形,气候也是复杂多样的。[课件]亚洲的气候类型图[提问]1、亚洲主要有哪些气候类型?2、亚洲分布范围最广的是什么气候类型?(学生回答)[教师小结]1、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亚洲的气候类型复杂多样,主要包括有寒带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原山地气候、地中海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雨林气候,以及温带、亚热带、热带的季风气候共9种气候类型。2、在这些气候类型中,分布最广的是温带大陆性气候,范围覆盖了东亚、北亚、中亚以及西亚。3、此外,在亚洲的东部和南部,分布着世界最典型的季风气候。[总结]:亚洲的气候有以下三个特点: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气候分布广[提问]同在亚洲的大陆上,为什么会形成不同的气候类型呢?(学生回答) [教师小结]气候复杂的原因:纬度位置不同,所以热量不同海陆位置不同,所以水分不同[过渡]亚洲季风气候显著,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在是否有影响?[观看PPT]季风强弱带来的影响[分析]从图中我们知道,降水过多容易造成洪水泛滥,淹没土地。降水少,容易造成旱灾。[活动]:找出季风气候的利弊利: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弊:夏季风不稳定导致降水不稳定,容易发生水灾和旱灾[小结]这节课我们主要分析了解了亚洲复杂的气候,我们先是分析了亚洲主要的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再分析面积最广的气候,得到亚洲的气候特点。如果给出另一个大洲的气候分布图,你会分析它的气候特点吗?[试一试]读图,分析非洲的气候特点[教学反思]气候是重要的地理要素之一,不同的地理环境会形成不同的气候,而不同的气候又会形成不同的自然环境,而且气候对人类的活动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在分析区域地理的时候,少不了要分析这个区域的气候状况。而气候涉及的地理图表很多,学生对这些图表的分析存在一定的困难,所以,在教学中要通过反复的读图训练让学生掌握读图分析的方法和步骤。
范文六:亚洲各气候类型区代表的气温与降水折线图、柱状图评价原因及特点亦称苔原气候,主要分布于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冰洋沿岸及岛屿,纬度大致介于70°—75°N之间,这里已位于北极圈以内,所以极昼、极夜现象明显。 气候特征为全年皆冬,一年中只有1—4个月月平均气温为0—IO~C,降水稀少,大都属于冰洋锋上的降水,多半为降雪,云雾多,蒸发弱。气候特征:冬长寒冷,夏短凉爽,气温:-20'C~20'C,年降水量小于500mm,自然带:亚寒带针叶林带,动物:驯鹿,紫貂,分布:北极圈附近,行成原因:纬度高,深居内陆。温带季风气候出现在北纬35°~55°左右的亚欧大陆东岸,包括中国华北和东北、朝鲜的大部、日本的北部的一部分。原因是位于最大的大陆亚洲大陆与最大的大洋太平洋之间,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温带季风气候区的自然带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典型值被是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北纬25°~35°亚热带大陆东岸,其典型分布区在中国东部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热带季风气候以北的地带,以及日本南部等地。该气候区域风冬季不冷,1月平均温普遍在0℃以上,夏季较热,7月平均温一般为25℃左右,冬夏风向有明显变化,年降水量一般在800毫米以上,且主要集中在夏季,冬季较少。又称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因为本气候在夏季时雨热同期,最适宜农作物生长。热带季风气候分布于热带纬度10°至20°的大陆东岸,主要分布于亚洲的中南半岛、印度半岛和菲律宾群岛。在太阳高度角大的季节,赤道低压槽向北延伸到北纬30°左右,加上海陆热力性子的影响,在南亚次大陆的西北部形成一个热低压,此时盛行从印度洋吹来的西南季风,即夏季风,因降水量多形成雨季;而在太阳高度角小的季节,赤道低压槽南移,再加上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次大陆的西北部有弱高压发育,盛行东北季风,即冬季风,因降水量少,形成干季。年平均温在20摄氏度以上,年平均降水量一般为mm大致分布在南、北纬5~10°之间,于南美亚马孙平原、非洲刚果盆地、亚洲大、小其他群岛等地为典型.成因:大气环流:信风带在此辐合形成赤道低压带上升,盛行赤道气团;下垫面:海洋面积宽广,热带雨林广布;太阳辐射:地处赤道区域太阳高度角大,基本昼夜平分全年在赤道气团控制下,高温、多雨、湿度大.年平均气温在26°C左右,气温年较差很小,年降水量一般超过2000毫米,分配比较均匀.自然植被为热带雨林。主要分布在40°~60°的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内陆地区和南美南部。由于远离海洋,高山阻挡,湿润气候难以到达,终年盛行温带大陆气团,因而干燥少雨,气候呈极端大陆性,气温年、月较差为各气候类型之最。而且,越趋向大陆中心,就越干旱,气温的年、日较差也越大,形成了冬冷夏热、干燥少雨的温带大陆性干旱与半干旱气候。植被也由森林过渡到草原、荒漠。植被的土壤类型为栗钙土。主要分布于亚热带大陆的内部,包括西亚的伊朗高原和安纳托利亚高原、美国西部的内陆高原以及南美的格兰查科等地,干旱气候的形成是由于身居内陆距海远或山地阻挡,湿润气流难以到达,又因为这里地处亚热带,故夏季高温,冬季温和。植被属于荒漠草原,土壤属于半荒漠的淡棕色土。主要分布于南、北回归线两侧的内陆和西部,大体介于南、北纬15°~30°之间。典型的地区包括非洲的撒哈拉沙漠、卡拉哈里沙漠和纳米布沙漠,西亚的阿拉伯大沙漠等。常年处于副热带高压和信风控制之下,盛行热带大陆气团,气候炎热干燥。世界“热极”和“干极”都出现于本类型区内。植被土壤类型为热带荒漠荒漠土。亚热带夏干气候(也称地中海式气候)。位于副热带纬度的大陆西岸,约在纬度30°~40°之间,包括地中海沿岸、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沿海、南美智利中部沿海、南非的南端和澳大利亚的南端。是处在热带半干旱气候与温带海洋性气候之间的过渡地带。这些地区受气压带季节位移影响显著,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气流下沉,因而除大陆西部沿海受寒流影响外,夏温十分炎热,下沉气流不利兴云致雨,所以气候干燥;冬季受西风影响,温和湿润。全年雨量适中,年降水量在300~1,000毫米之间,主要集中在冬季。高山气候;随海拔高度变化,气温和降水都有垂直变化,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降水在一定高度范围内随高度增加而增加,超过这一高度则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少,空气越来越稀薄。气温低、气压低。自海平面起,每升高1000米,温度则下降大约6度。高山气候的一般特性: 高山上的气候较平地要显得极端的不稳定,变化急剧。亚洲各气候类型区代表的气温与降水折线图、柱状图评价原因及特点亦称苔原气候,主要分布于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冰洋沿岸及岛屿,纬度大致介于70°—75°N之间,这里已位于北极圈以内,所以极昼、极夜现象明显。 气候特征为全年皆冬,一年中只有1—4个月月平均气温为0—IO~C,降水稀少,大都属于冰洋锋上的降水,多半为降雪,云雾多,蒸发弱。气候特征:冬长寒冷,夏短凉爽,气温:-20'C~20'C,年降水量小于500mm,自然带:亚寒带针叶林带,动物:驯鹿,紫貂,分布:北极圈附近,行成原因:纬度高,深居内陆。温带季风气候出现在北纬35°~55°左右的亚欧大陆东岸,包括中国华北和东北、朝鲜的大部、日本的北部的一部分。原因是位于最大的大陆亚洲大陆与最大的大洋太平洋之间,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温带季风气候区的自然带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典型值被是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北纬25°~35°亚热带大陆东岸,其典型分布区在中国东部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热带季风气候以北的地带,以及日本南部等地。该气候区域风冬季不冷,1月平均温普遍在0℃以上,夏季较热,7月平均温一般为25℃左右,冬夏风向有明显变化,年降水量一般在800毫米以上,且主要集中在夏季,冬季较少。又称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因为本气候在夏季时雨热同期,最适宜农作物生长。热带季风气候分布于热带纬度10°至20°的大陆东岸,主要分布于亚洲的中南半岛、印度半岛和菲律宾群岛。在太阳高度角大的季节,赤道低压槽向北延伸到北纬30°左右,加上海陆热力性子的影响,在南亚次大陆的西北部形成一个热低压,此时盛行从印度洋吹来的西南季风,即夏季风,因降水量多形成雨季;而在太阳高度角小的季节,赤道低压槽南移,再加上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次大陆的西北部有弱高压发育,盛行东北季风,即冬季风,因降水量少,形成干季。年平均温在20摄氏度以上,年平均降水量一般为mm大致分布在南、北纬5~10°之间,于南美亚马孙平原、非洲刚果盆地、亚洲大、小其他群岛等地为典型.成因:大气环流:信风带在此辐合形成赤道低压带上升,盛行赤道气团;下垫面:海洋面积宽广,热带雨林广布;太阳辐射:地处赤道区域太阳高度角大,基本昼夜平分全年在赤道气团控制下,高温、多雨、湿度大.年平均气温在26°C左右,气温年较差很小,年降水量一般超过2000毫米,分配比较均匀.自然植被为热带雨林。主要分布在40°~60°的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内陆地区和南美南部。由于远离海洋,高山阻挡,湿润气候难以到达,终年盛行温带大陆气团,因而干燥少雨,气候呈极端大陆性,气温年、月较差为各气候类型之最。而且,越趋向大陆中心,就越干旱,气温的年、日较差也越大,形成了冬冷夏热、干燥少雨的温带大陆性干旱与半干旱气候。植被也由森林过渡到草原、荒漠。植被的土壤类型为栗钙土。主要分布于亚热带大陆的内部,包括西亚的伊朗高原和安纳托利亚高原、美国西部的内陆高原以及南美的格兰查科等地,干旱气候的形成是由于身居内陆距海远或山地阻挡,湿润气流难以到达,又因为这里地处亚热带,故夏季高温,冬季温和。植被属于荒漠草原,土壤属于半荒漠的淡棕色土。主要分布于南、北回归线两侧的内陆和西部,大体介于南、北纬15°~30°之间。典型的地区包括非洲的撒哈拉沙漠、卡拉哈里沙漠和纳米布沙漠,西亚的阿拉伯大沙漠等。常年处于副热带高压和信风控制之下,盛行热带大陆气团,气候炎热干燥。世界“热极”和“干极”都出现于本类型区内。植被土壤类型为热带荒漠荒漠土。亚热带夏干气候(也称地中海式气候)。位于副热带纬度的大陆西岸,约在纬度30°~40°之间,包括地中海沿岸、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沿海、南美智利中部沿海、南非的南端和澳大利亚的南端。是处在热带半干旱气候与温带海洋性气候之间的过渡地带。这些地区受气压带季节位移影响显著,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气流下沉,因而除大陆西部沿海受寒流影响外,夏温十分炎热,下沉气流不利兴云致雨,所以气候干燥;冬季受西风影响,温和湿润。全年雨量适中,年降水量在300~1,000毫米之间,主要集中在冬季。高山气候;随海拔高度变化,气温和降水都有垂直变化,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降水在一定高度范围内随高度增加而增加,超过这一高度则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少,空气越来越稀薄。气温低、气压低。自海平面起,每升高1000米,温度则下降大约6度。高山气候的一般特性: 高山上的气候较平地要显得极端的不稳定,变化急剧。
范文七:鸿桥中学“立人课堂”教学模式学案
班级:______姓名:___________一、学习目标: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能归纳出亚洲和欧洲的气候特点二、学习重点:能归纳出亚洲和欧洲的气候特点学习难点:亚洲和欧洲气候的成因三、学法指导:通过读图6-9,根据不同的颜色识别不同的气候类型,结合地理位置,分析气候特点及成因四、学习过程设计: 【基础知识】:10分钟,14分 1.亚洲气候特点:(1)气候复杂多样。亚洲面积广大,地跨
三带,且地形复杂多样,除
气候外,其他主要气候类型都有分布。 (2)大陆性特征显著。亚洲各地气温(南北温差大)、降水(东西差距大)的显著差异说明亚洲气候的大陆性特征显著。(3)
气候显著。亚洲地处世界最大的大陆---
东部,东临世界最大的大洋----
,南临印度洋,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特别显著,因此,在世界各大洲中,亚洲东部和南部的季风最强盛,最典型,影响范围最广。2.北半球的“寒极”-----
;世界雨极--
。 3.欧洲的气候特征(1)欧洲主要位于
带,因此,从气候类型构成上看,以
带气候类型为主 (2)
特征显著(3)
气候分布典型 【活动】完成课本8页的活动部分。10分钟,10分【达标提升】10分钟,20分 1.下列属于亚洲的气候特征是(
)A.气候复杂多样,海洋性气候显著
B.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典型 C.以温带气候为主,四季分明
D.以热带气候为主,炎热干燥2.亚洲赤道附近常年如夏,而西伯利亚东部,一年中有7个月的平均气温在0℃以下,这种气温差异显著的主要原因是(
)A.两地距海远近不同
B.两地海拔高度不同C.两地所处纬度不同
D.两地生产方式不同 3.亚洲地域辽阔,气候类型复杂多样,缺少的气候类型是(
)A.温带季风气候
B.热带季风气候
C.温带海洋性气候
D.温带大陆性气候 4.亚洲有的地方降水丰富,有的地方干燥少雨,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距海远近不同
B.人口密度不同
C.生活方式不同
D.太阳高度不同 5.季风气候的显著特点是(
)A.冬暖夏凉
B.雨热同期
C.夏季炎热干燥
D.冬季温和多雨 6.北半球的“寒极”和世界“雨极”分别是(
B.乌兰巴托
德黑兰 C.奥伊米亚康
火烧寮 7.欧洲西部最典型的气候类型是(
)A.温带季风气候
B.热带雨林气候
C.温带大陆性气候
D.温带海洋性气候 8.亚洲分布最广泛的气候类型是(
)A.热带沙漠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
C.地中海气候
D.热带季风气候 9.下列地区中,季风气候最强盛、最典型、影响范围最广的是(
) A.亚洲东部和南部
B.欧洲西部
C.亚洲西部和北部
D.南美洲东南部 10.地中海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在世界分布最广的大洲是(
D.北美洲学(教)后反思:我的收获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的问题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范文八:将图中代号所表示的地区的气候类型名称填写在下列横线上: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F________________________G________________________H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①图中A,B,C,D处的气候类型名称填在横线上: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图中字母代表的气候类型名称填写在下列横线上: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气候,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气候,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气候,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气候,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气候,F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气候,G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气候,H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气候,I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气候。7.读图1-5-7回答:(1)指出下列字母代表的气候类型名称: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气候,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气候,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气候,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气候,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气候,F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气候,G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气候,H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气候。读图1-6-2回答:(l)将图中字母所表示的气候类型名称填写在下列横线上: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气候,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气候,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气候,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气候,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气候,G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气候。将图中字母所表示的气候类型名称填写在下列横线上: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气候
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气候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气候
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气候兴中高2008级地理组
????????????????????
范文九:七年级地理 各大洲的气候类型填图练习一、非洲的气候类型(要求:请阅读课本p98图4-63完成填空题)气候类型:A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____二、亚洲的气候类型气候类型:1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_____ 8_________________ 9_________________1三、欧洲的气候类型气候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美洲的气候类型E___________________ F___________________ G______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______2甲__________________ 乙__________________
范文十:北美洲各主要气候类型是如何分布的?张旭
北美洲概况:名称:北亚美利加州,简称北美洲。位置:位于西半球北部。东濒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北濒北冰洋南以巴拿马运河为界与南美洲相分。范围:大陆东至圣查尔斯角(西经55°40′,北纬52°13′),南至马里亚托角(西经81°05′,北纬7°12′),西至威尔士王子角(西经168°05′,北纬65°37′),北至布西亚半岛的穆奇森角(西经94°26′,北纬71°59′)。北美洲除包括巴拿马运河以北的美洲外,还包括加勒比海中的西印度群岛。面积:2422.8万平方千米(包括附近岛屿),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16.2%,是世界第三大洲。地理区域:分为东部地区(拉布拉多高原 阿巴拉契亚山脉以东的地区)、中部地区(拉布拉多高原 阿巴拉契亚山脉与落基山脉之间)、西部地区(属美洲科迪勒拉山系北段,落基山脉是本区骨架)、阿拉斯加、加拿大北极群岛、格陵兰岛、墨西哥、中美洲和西印度群岛九个地区。北美洲各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分布:1、极地气候(有的地方称寒带气候):主要分布在北美洲北部北极圈以内的地区。2、温带大陆性气候:⑴、亚寒带针叶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落基山脉,马更些河以东,哈德孙湾周围地区。⑵、温带落叶阔叶林气候:哈德孙湾沿岸平原以北,五大湖周围地区,大奴湖周围地区。⑶、温带草原气候:密苏里河中上游地区及其南部地区,落基山脉以东,墨西哥高原以北。⑷、温带沙漠气候:主要分布在北美洲西南部的墨西哥高原和西马德雷山脉之间地区。3、温带海洋性气候:主要分布在科迪勒拉山系西部的沿海山脉的西部沿海地带。4、地中海气候:分布在北美洲西北角一个很小的区域。大致在洛杉矶等地。5、亚热带草原和沙漠气候:主要要分布在马德雷山脉周围及其南部一些地区6、亚热带湿润气候:主要分布在密西西比平原,墨西哥湾北部沿岸地区。7、高原气候和高山气候:北美洲中西部地区的落基山脉等地。北美洲缺少的气候类型主要有:寒带冰原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雨林气候等。北美洲气类型的特点:1、温带大陆性气候占优势。北美洲面积纬向延伸比较广,但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温带;同时,地形结构以三大南北纵列带为特征,西部山地、东部高地,特别是高大的科迪勒拉山系纵贯南北,形成了海洋气团运行的重要障碍。因此,北美洲的气候主要属于温带和亚寒带气候类型,特别是亚寒带大陆性气候占优势。2、气候类型的多样性。北美洲的气候类型较多,有自己的特点如极地冰原气候的分布比亚洲广;亚洲缺少西海岸的温带海洋性气候,而北美洲东岸又不具备亚洲东岸那样典型的季风气候,而是由温带大陆性湿润气候、亚热带湿润气候所代替;另外,本洲无赤道雨林气候及热带海洋气候、热带干湿季气候,而热带干旱与半干旱气候类型的分布也不及亚洲广泛。3、气候类型结构独特。北美洲所拥有的各种气候类型在分布和排列上也有其特点。首先,大陆北部的极地冰原气候、极地长寒气候和亚寒带大陆性气候三种类型的分布,都是南北排列的,其中除极地冰原气候外,又作东西延伸,这与亚欧大陆北部的情况基本上相似,具有明显的纬向地带性结构的特点在大陆西岸,气候类型的排列顺序为温带海洋性气候、亚热带夏干气候、热带干旱与半干旱气候,它们虽是自北向南有规律地更替,但又都作南北延伸,因此,这是纬向地带性和非纬向地带性结构特点的综合体现。北美洲南北纵列的三大地形区对气候产生的影响:⑴、西部高大的科迪勒拉山系:是北美洲大陆重要的气候分界线,使太平洋和西风带的影响难以深入内陆,使北美洲的降水来源主要来自大西洋,使山系西部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呈南北延伸分布。⑵、中部广阔的大平原(西部称大草原):冬季,北方寒潮可不受阻碍地南下。夏季,南部暖湿气候可长驱北上。大面积地区夏热冬冷,气温年较差大。大陆性特征显著。⑶、东部低矮的山地高原:由于地势低矮 来自北方的干冷气流一直影响到东海岸。夏秋季节,飓风常常袭击东南部。北美洲气候类型与亚洲气候类型的比较①北美洲的北冰洋沿岸,如同亚欧大陆的北冰洋沿岸一样,都是极地气候。②北美洲大陆西岸,如同亚欧大陆西岸一样,有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不同的是,北美洲有南北走向的科迪勒拉山系逼近海岸,使这两种气候类型的范围小而狭长。③北美洲大陆西南部是热带沙漠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亚欧大陆缺少热带草原气候。④北美洲从阿拉斯加直到大西洋岸边,广大的大陆西部、中部和东部,都是温带大陆性气候,而亚欧大陆的温带大陆性气候是分布在远离海洋的大陆内部,而大陆东部是温带季风气候。⑤北美洲东南部和南部的气候类型有:东南部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与亚欧大陆东南部相似)。只是由于北美大陆和大西洋都远比亚欧大陆和太平洋小,所以北美洲的季风现象不像亚欧大陆东部那样明显。墨西哥和西印度群岛的热带草原气候在亚欧大陆相应地区是缺失的,而在亚欧大陆南部却是热带季风气候。中美洲东部有热带雨林气候(亚欧大陆与其相应地区也有)。综上所述,可知北美洲的气候,是亚欧大陆气候的缩影。亚欧大陆的气候类型,北美洲基本都有,只是典型性较差,分布范围较小。北美洲的气候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亚洲气候类型分布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