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打针肚脐周围疼肌肉变硬

糖尿病患者须知:注射胰岛素&部位要轮换
&&&&来源:&&&&
原标题:注射胰岛素 部位要轮换
  胰岛素是最为有效的药物,患者自己注射胰岛素控制血糖已广泛使用。但要让胰岛素发挥最佳疗效,患者必须正确掌握胰岛素的注射技术、注射部位和剂量等。
  腹部是优先选择的部位
  胰岛素的注射部位包括上臂外上侧、腹部、大腿前外侧和臀部外上1/4处。这些部位皮下的脂肪组织有利于胰岛素吸收,神经末梢分布得较少,注射不舒适感也相对较少。其中腹部是胰岛素注射优先选择的部位。
  注射部位要轮换
  胰岛素本身是一种生长因子,反复在同一部位注射,会导致该部位皮下脂肪层增生而产生硬结和脂肪肉瘤,导致吸收率降低,所以要经常轮换注射部位,采用对称部位轮换的方法注射。
  胰岛素不同注射时间有异
  常规胰岛素需在餐前注射,使用速效胰岛素不需提前注射,但注射后必须马上进食,避免低血糖。短效胰岛素可遵医嘱在餐后注射。中长效胰岛素可保持夜间血糖平稳,避免黎明前高血糖,应在睡前注射。
  注射技巧
  胰岛素笔是一种先进注射装置,在临床上广为应用。为保证胰岛素注射至皮下,如果使用8毫米的针头,就必须捏皮,且不能过早地松开皮褶。注射时不捏皮可能造成肌肉注射的风险。注射时需45°快速进针,缓慢注射药物,然后拔出针头。而如果患者使用的是5毫米的针头,则应该垂直进针,不用捏皮。
  (摘自《报?村医导刊》)
(责编:许晓华、刘婧婷)
善意回帖,理性发言!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恭喜你,发表成功!
请牢记你的用户名:,密码:,立即进入修改密码。
s后自动返回
5s后自动返回
恭喜你,发表成功!
5s后自动返回
最新评论热门评论
24小时排行&|&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 糖尿病注射胰岛素出现肌肉萎缩
糖尿病注射胰岛素出现肌肉萎缩
男 | 50个月
健康咨询描述:
感觉腹部无力,躺着做起来时费力腹部肌肉好像有萎缩的现象,我不知道这是出现了什么问题。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请问我这种情况是为什么?如何解决呢?
其他类似问题
医生回复区
帮助网友:26777称赞:44
&&&&&&您好,根据您这种情况可以考虑是总是进行腹部注射造成的,注射时需要轮换注射,腹部,上臂外侧,大腿外侧,臀部都可以注射胰岛素。胰岛素的注射部位是皮下,很少进行深部肌肉注射,如果不把胰岛素误注射到肌肉内,是不会发生肌肉萎缩的。如果症状没有减轻,建议您到正规医院进行检查。
疾病百科| 糖尿病
挂号科室:内科-内分泌科
温馨提示:要根据自身体重定制合理的饮食计划,选择低血糖生成的食物。运动时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使身体逐步适应,并在运动过程中逐步提高运动能力。
&&&&& 糖尿病(diabetes)是由遗传因素、免疫功能紊乱、微生物感染及其毒素、自由基毒素、精神因素等等各种致病因子作用于机体导致胰岛功能减退、...
好发人群:中老年尤其是50岁以上人群
常见症状: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消瘦、乏力、
是否医保:医保疾病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饮食疗法、运动治疗、心理治疗
参考价格:3.6
参考价格:10
参考价格:16
您可能关注的问题
用药指导/吃什么药好
本品用于2型糖尿病。...
参考价格:¥25.8
适用于单用饮食控制疗效不满意的轻、中度Ⅱ型糖尿病...
参考价格:¥25
下载APP,免费快速问医生当前位置: &>&&>&
不容忽视的糖尿病药物注射技术
  随着胰岛素、胰岛素类似物和胰素样肽-1(GLP-1)制剂的兴起与发展,药物注射已经成为糖尿病治疗不可或缺的手段。然而,研究数据表明,成人中肌肉注射发生率为12%~34%,2/3以上的患者在每次就诊时未接受皮肤检查,几乎1/3的患者从未进行过注射部位的检查。这些数字的背后体现了临床医疗护理人员(HCP)对糖尿病注射技术认识不足、重视不够的现状,使得患者在获益于糖尿病药物注射的同时,面临降糖效果不佳或严重的风险。事实上,纠正注射过程中的一些细节问题,或许能为血糖控制不佳的提供一条血糖控制捷径。
  雅典第3届注射技术研讨会推出的第3版全球药物注射技术新推荐,规范了注射技术的种种细节问题,并将推荐建议进行分级[A为强烈推荐、B为推荐、C为尚未决定的问题;1为至少具备1项随机对照临床研究,2为至少具备1项非随机(或非对照或流行病学)临床研究,3为以大量患者经验为基础的专家意见共识],从而使推荐建议更具循证医学价值。
针头长度:儿童和青少年
  ● 儿童和青少年应使用5或6 mm针头,每次注射都应捏起皮肤皱褶。(A1)
  ● 使用6 mm针头时可采取呈角度进针(45&)以替代捏皮。(A1)
  ● 从医学角度没有理由在儿童和青少年患者中推荐使用长度超过6 mm的针头。(A2)
  ● 若只用8 mm针头(选用注射器的患者),则应捏起皮肤皱褶或以45&注射,也可选择针头缩短器(在有针头缩短器的地方),或在臀部注射。(A1)
  ● 注射时应避免按压皮肤出现凹陷,防止针头刺入过深而进入肌肉组织。(B3)
  ● 只有当皮肤皱褶捏起的时候才能进行上臂注射,这必须由第三方来完成。(A3)
  针头长度:成人
  ● 5 mm和 6 mm 针头适用于所有成人患者,包括肥胖患者,注射时通常无需捏起皮肤皱褶。(A1)
  ● 成人患者采用短针(5或6 mm)注射时,应使针头与注射部位的皮肤表面呈90&进针。(A1)
  ● 在四肢或脂肪较少的腹部进行注射时,应采用45&注射或捏皮注射。(A2)
  ● 从医学角度没有任何理由在成人中推荐使用长度超过8 mm的针头。初始治疗应采用较短的针头。(A2)
  ● 使用长度&8 mm 针头的患者,为避免肌肉注射,应捏皮注射或以45&注射。(A2)
  关于注射过程
  ● 减轻注射疼痛的方法包括:室温储存正在使用的胰岛素;若使用酒精消毒皮肤,应于酒精彻底挥发后进行注射;避免在体毛根部进行注射;选用直径小、长度较短的注射针头;每次注射都更换新的注射针头。(A2)
  ● 进针时应快速刺入皮肤,随后缓慢推入药物直至活塞(注射器)或拇指按钮(注射笔)完全被按压到底。(A3)
  ● 注射前后按摩注射部位可加快药物吸收,但通常不推荐使用这种方法。(C3)
  人胰岛素和预混胰岛素的注射
  ● 应避免中性鱼精蛋白胰岛素(NPH)肌肉注射,因为这样可以导致快速吸收,引发严重。(A1)
  ● 当NPH作为基础胰岛素时,其首选注射部位是大腿和臀部,因为NPH在这些部位吸收最慢。若有可能,NPH应在睡前给药,而不是在晚餐前,这样可降低夜间低血糖风险。(A1)
  ● 腹部是可溶性人胰岛素(正规胰岛素)的首选注射部位,因为腹部吸收最快。(A1)
  ● 可溶性人胰岛素在老年人中吸收速率减慢,因此当需要快速起效时不宜使用此类胰岛素。(B2)
  ● 早晨,常规胰岛素/ NPH的预混制剂应注射于腹部,以加快短效胰岛素吸收,便于控制早餐后血糖波动。(A1)
  ● 晚间,任何含NPH的混合胰岛素应注射于大腿或臀部,从而延缓吸收,减少夜间低血糖发生。(A1)
  皮下脂肪增生
  ● 患者每次就诊时,护理人员都应检查其注射部位,尤其对于已出现皮下脂肪增生的患者。每个注射部位至少每年检查1次(儿童患者最好每次就诊时都检查)。应教会患者对注射部位进行自我检查,并培训他们如何识别皮下脂肪增生。(A2)
  ● 用墨水笔在皮下脂肪增生部位相对的两个边缘(在正常和&橡胶样&病变的交汇处)进行标记,测量并记录病变的大小以便长期随访。对于肉眼可见的脂肪增生,应拍照以便长期随访。(A3)
  ● 在脂肪增生组织恢复正常(需要数月至数年)之前,不得在该区域进行注射。(A2)
  ● 由脂肪增生部位转换至正常组织进行注射时,通常需要减少胰岛素剂量。实际减少的剂量因人而异,减量应在频繁测定血糖水平的指导下进行。(A2)
  ● 目前预防及治疗脂肪增生的最佳策略包括:选择纯化的人胰岛素、每次注射时进行部位轮换、采用较大的注射区域以及不重复使用针头。(A2)
  胰岛素类似物和GLP-1的注射
  ● 速效胰岛素类似物可在任何注射部位给药,因为其吸收率不具有部位特异性。(A1)
  ● 虽有研究表明,速效胰岛素类似物在脂肪组织和静息肌肉的吸收率相似,但仍不能肌肉注射此类药物。速效胰岛素类似物在运动状态的肌肉中的吸收率尚未研究。(A2)
  ● 长效胰岛素类似物可在所有常用注射部位进行注射,但有待更深入的研究。(B2)
  ● 长效胰岛素类似物绝对不能肌肉注射,以免发生严重低血糖。必须向那些在注射长效胰岛素类似物后进行体育运动的患者进行低血糖警告。(A1)
  ● GLP-1制剂的注射应遵循现行胰岛素注射推荐意见中关于针头长度和部位轮换的要求,但有待更深入研究。(A2)
  ■链接 来源:中国医学论坛报 作者: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郭晓蕙
  新近完成的第2次全球注射技术现状调研显示,在488例中国胰岛素使用者中,90%以上对注射技术掌握不到位,影响胰岛素吸收。为了改变这一现状,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将设立&糖尿病规范注射日&(每年11月7日),从而推广正确的注射技术,提高药物注射治疗效果。
150?fdh:150)" >查看: 688|回复: 0
控制糖尿病的病情,就要靠运动小窍门!
主题帖子积分
初阶会员, 积分 18, 距离下一级还需 32 积分
初阶会员, 积分 18, 距离下一级还需 32 积分
据统计,中国目前患者人数高达1.14亿,全世界每三到四个糖尿病患者就有一位来自中国,中国已经是世界上糖尿病发病人数最多的国家了!所以,合理膳食,加强运动是预防和控制糖尿病的关键。长期坚持适宜的运动锻炼,可以帮助糖尿病患者控制,增强体质。糖尿病患者锻炼的方法很多,掌握每一种运动的窍门更有助于控制好病情。  运动锻炼对糖尿病人的益处  运动锻炼对糖尿病人来说具有以 下益处:  (1)增强心肺功能,促进物质代谢,提高机体抵抗力,减少感染的机会;  (2)改善组织对的敏感性,促进肌肉及周围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使血糖下降,可增强降糖药物疗效,较小剂量可获得良好疗效;  (3)加速脂肪分解,增加胆固醇利用,既可降脂又可减肥。  糖尿病各类运动锻炼的小窍门  步行 步行速度可因人而异,全身情况较好的轻度肥胖患者可快速步行,每分钟120-150步;不太肥胖者可中速步行,每分钟110-115步;老年体弱或心功能不全者可慢速步行,每分钟90-100步。开始步行,每天半小时,以后逐渐加大到每天一小时,可分早晚两次进行。  走跑交替 步行和慢跑交替,常用于体力不足者。步行30秒后跑20秒交替进行,并逐渐缩短步行时间,延长慢跑时间。  室内运动 适合于后期有多种合并症的患者,或身体比较虚弱者以及住院者。  蹲下起立 开始时,每次做15-20 次,以后可增加至100次。  仰卧起坐 开始时,每次做5个,以后逐渐增加至20-50个。  床上运动 分别运动上、下肢,做抬起放下,左右分开等动作。对卧床患者较为适合。  身体条件好患者,还可做慢跑、骑自行车、游泳、羽毛球、老年门球等活动。  糖尿病患者运动注意事项  1 做有氧运动(吸入的氧气满足运动时身体氧化的需要),运动量不宜过大。以心率=170-年龄为宜(例如:60岁,心率=170-60=110次/分)。但有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或其他严重疾病者,不适合此公式,这些人要量力而行,以不出现心慌、心绞痛、呼吸困难、全身不适为标准。  2 做全身性运动,如散步、慢跑、做操、打太极拳、太极剑、跳舞、扭秧歌,使全身得到锻炼。家务劳动常是以局部运动为主,不能代替全身运动。  3 预防足部损伤,穿有弹性、底稍厚、鞋帮不软不硬的鞋,如运动鞋。要经常检查鞋中是否有异物,及时清理以防受到伤害。  4 不要空腹运动,防止低血糖,最好三餐后都要运动,至少于早餐后、晚餐后运动。  5 足部或其他部位受到小伤要及时处理或到医院治疗,不要觉得“没什么”,不要等待,幻想自愈,往往因此酿成大祸,导致严重感染、坏疽、截肢。  6 运动时携带血糖仪、血糖试纸、糖类食物、求助卡。以便及时测血糖、捕捉低血糖的瞬间,及时自救,及时寻求别人的帮助。 & &&& 各位,赠送大家一句话:合理运动,减小压力,保证睡眠,是预防和控制糖尿病的重要措施!
(134.28 KB, 下载次数: 52)
20:29 上传糖尿病 小腿肚肌肉僵硬 疼痛_糖尿病_好大夫在线-智慧互联网医院网上咨询
本站已经通过实名认证,所有内容由陈耀大夫本人发表
糖尿病 小腿肚肌肉僵硬 疼痛
状态:就诊前
可能是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应该到正规医院做进一步检查,如下肢血管彩超,造影等。。。。。。
状态:就诊前
本人66岁 患糖尿病6年 现在小腿肚肌肉僵硬 疼痛 月余 平时血糖控制尚好 双下肢动 静脉彩超已经检查 均正常 可能是什么原因
大夫将患者加入患友会
建议到正规医院的内分泌科做一个全面的检查,本人要去。网站上交流,资料不完整,很难能做出正确的判断。
疾病名称:糖尿病&&
希望得到的帮助:是否需要到医院检查?
病情描述:体检血糖8多,近期测量也高于8身体无不适
疾病名称:糖尿病最近头晕血压高血糖高有时头痛&&
希望得到的帮助:我这是怎么?请给我一些治疗建议。
病情描述:头闷晕疼,走路身体像醉双腿软尿泡沫糖14,8
疾病名称:糖尿病6年&&
病情描述:女,30岁。
现怀孕14周2天,暂时用的胰岛素诺和锐30早18晚18,一般不吃早饭都是中午晚上打,一个月前查糖蛋白4.5空腹6.8两小时后18.98
疾病名称:糖耐量异常&&
希望得到的帮助:怎样能阻止发展成糖尿病
病情描述:女,32岁。医生您好,我今天在医院做那个糖耐量试验,血糖空腹5.2 餐后2小时是9.9 胰岛素空腹是8.24 ,餐后2小时是81, 医生,我这种情况好治吗,感觉要接近糖尿病了,现在再吃二甲,早晚个一颗,...
糖尿病知识介绍
内分泌科好评科室
内分泌科分类问答
投诉类型:
投诉说明:(200个汉字以内)
陈耀大夫的信息
糖尿病、 高血压、骨质疏松、甲状腺疾病、肥胖症、高脂血症、痛风的诊治
陈耀,男,福建省第二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福建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糖尿病分会副主任委员。福建省医学会...
中医内分泌可通话专家
徐州中医院
副主任医师
上海龙华医院
重庆市中医院
广安门中医院
广东省中医院
成都市双流区中医医院
好大夫在线电话咨询服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肚脐周围疼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