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提倡什么的“正名”到底是怎么回事

琵琶亭——刘卫玲工作室
当前位置:当前位置:&&
柔性化管理:修身以安人与孔子的安和乐利的
上传: 曹桂喜 &&&&更新时间: 0:11:30
三、柔性化管理:修身以安人与孔子的安和乐利的
&&&&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文化影响中国几千年,其影响之深之远是任何一种文化都无法比拟的。自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孔孟的儒家思想对中国人的影响又上了一个大大的台阶;历代王朝都提倡&以孝治天下&,&以仁义立国&,以四书五经为科举教材,兴太学,尊儒生。但随着高度集权的统治与社会发展的矛盾日益加剧,儒家文化到宋明以后已被扭曲成为禁锢人们思想的工具。本文之所以以孔孟的儒家文化作为研究对象,就是还儒家文化以本来面目,探索儒家思想的真谛,使儒家文化再次发扬光大起来。儒家文化是我们传统文化中的主流文化,它对中国人的影响力就像庞朴先生所说的:这种传统文化就如同我们的皮肤,我们无法挣脱。因此,要探索中国式的管理就必须对孔孟的儒家文化做深入的研究,并与我们的管理实践充分结合起来。如果从管理的角度进行概括,儒家文化就是&修己以安人&,乃至&修己以安天下&。
&&&&&& (一)修己安人与仁礼中庸
&&&& &修己以安人&必须从&仁&开始。&仁&就是爱人,爱护他人,对别人有同情心,有关心他人的真实感情,一次马厩失火,孔子回来首先问:&有人受伤了吗?&那时一匹马比一个奴隶要贵,但孔子首先关心的是人。当时以土俑木俑殉葬,因为俑像人,孔子坚决反对并诅咒发明以土俑木俑殉葬的人应该断子绝孙。
&&& 如何实现&仁&&&&即&爱人&呢?孔子认为&忠恕&之道是实现&仁&的方法。&忠&即积极而真心实意地为他人效劳;&恕&就是自己不愿意接受的,也不要施加于别人&&&宋儒把它概括为&推己及人&四字,也就是设身处地替别人着想。
&&& 仁者爱人,从哪里开始?亲爱亲人,是人的本性,也是仁的开端。父母是生我养我的,所以以&孝&表示爱;兄弟姊妹与我同为父母所生,所以以&悌&表示爱;夫妇为一体,所以以&义&表示爱;推广到与我相交的朋友,则以&信&、&友&表示爱;再推广到与我同类的人和生物,则有怜悯、同情之爱。这不同层次的爱,是以&亲爱亲人&为开端的,所以说,能够亲爱亲人,推而广之,就能仁爱百姓;仁爱百姓,也就能爱惜万物。
&&& 在孔子的仁学中,孝悌也是立国之本。对父母尽孝,对君必能尽忠;在家敬兄,在外必能敬公卿尊长。由孝悌推而广之,可以有慈、有义、有信、有忠;从亲亲之爱做起,推而广之,可以为友爱,为博爱,以至忠国和爱民。所以,实行&仁&,必须从孝敬父母开始。
&&& &仁&是孔子提出的最高道德标准,也是孔子的理想人格。
&&& &孝悌为仁之本&,仁自然包括孝悌。&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曰:恭者不侮(不遭受侮辱),宽则得从(受大众拥护),信则人任焉(得到别人任用),敏则有功(工作效率高),惠则足以使人(使唤别人)。&这里,仁包括恭、宽、信、敏、惠五种品德。
&&& 孔子说:&刚(刚强)、毅(果断)、木(朴实)、讷近仁。&这里,仁又包括刚、毅、木、讷四种品德。
&&& 孔子又说:&仁者必有勇&,这里,仁又包括勇的品德。
&&& 他还说:&仁者安仁,知(智)者利仁。&仁也是智者所为。&仁&包括孝、悌、忠、信、恭、敬、智、勇等等美好的品德,孔子把具备&仁&的理想人格的人称作君子。
&&& 孔子要把整个天下的命运寄托于具有完善人格的仁人,他说:&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意思是说,老百姓需要仁,比需要水和火还急。他认为在天下动乱、道义沦丧的当代,需要一批勇于为仁而献身的仁人君子。&仁&不是达不到的遥远目标,但&仁&要靠坚持力行;君子不会有片刻功夫离开仁,在紧迫的时刻是这样,在流离失所的时候也是这样。
&&& 孔子还认为,要达到仁的思想境界,必须学习;不学习的弊害是&愚&,那就达不到仁了&&&只有修身,才能达到仁。按照孔子的理论,从多方面修身,力行实践,人人都可以达仁。
&&& 克己复礼为仁。&克&即克制;&己&指自己的思想言行,&复礼&即归于礼。孔子认为,有一天人们能够克制自己的思想言行,使之归于礼,天下就都归于&仁&了。孔子在这里说明:仁应该受&礼&的限制,也就是说,应该按照&礼&的规定去爱人。不符合&礼&的,不要看、不要听、不要言、不要动,人人自觉地做到这一点,天下就归于仁了。
&&& 所谓按&礼&的规定去爱人,也就是对人的爱有先后、厚薄、等级。对尊者、贵者和亲人,要爱之在先,感情深厚;对卑者、贱者和血缘疏远的人,要爱之在后,感情淡薄。如果以爱亲之心去爱他人之亲,用爱尊者、贵者之心去爱卑者、贱者,那就是不合于&礼&了;非&礼&的行为不好,不是&仁&。孔子的爱人是不平等的,他的&泛爱众&(博爱)是以不平等为基础的。我们说孔子的仁学包含着人道的成分,却并不是近代人道主义,因为近代人道主义是以博爱、平等为原则的,其特点是打破等级制度,承认&人人生而平等&。
&&& 孔子所谓的&礼&,是对周礼的继承和发展,主要指遵守宗法等级秩序的生活规范和道德规范。孔子说:&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这是说,只是态度庄重而不知礼,就未免徒劳;只知谨慎而不知礼,就会畏缩;敢作敢为而不知礼,就会闯祸;心直口快而不知礼,就会尖刻刺人。孔子认为,恭、慎、勇、直这些品格都要用礼来指导,才会起好作用,否则会起坏作用。
&&& 对于周礼,孔子主张改动之后再遵从。他说:&殷礼继承了夏礼,在内容上作了一些增减;周礼继承了殷礼,在内容上又作了一些增减,将来继承周礼的,也不过再作一些增减,基本内容传一百代也就是这样了。周礼是集三代大成的,内容多么丰富美好啊,我是遵从周礼的。&
&&& 为了贯彻&尊尊亲亲&的原则,孔子提出了&正名&。所谓正名,意思是君要使自己符合君道,臣要使自己符合臣道,父要使自己符合父道,子要使自己符合子道。在君臣、父子关系上,每个人都要按自己的身份地位行事,使自己的言论和行为符合礼的规定。
&&& 孔子把正名学说用于政治伦理,他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他把正名提高到治国成败的高度。所谓名分,实际是等级制度。君、臣、父、子都按自己的名分地位执行礼所规定的权利和义务,就会出现稳定的社会秩序。孔子在君臣、父子关系上的主张可以说明这个道理。&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这是君臣关系的礼法。
&&& 除了&仁&、&礼&之外,孔子把&中庸&作为最高的品德,而且认为中庸是人人都应具备的。其实如果作比较确切的表述,应该说中庸是一种方法论,是孔子对待事物的矛盾所持的根本态度。礼是仁的形式,仁是礼的内核,中庸则是使内容(仁)与形式(礼)相统一的方法论。
&&& &过犹不及&是孔子中庸思想的核心,既反对过头,又反对不及,应该&允执其中&。&执其中&就是既不过头,也不能
&&& 不及,掌握得恰到好处,无过无不及,&执其两端用其中&。&中&是有原则,这个原则就是作为&仁&的表现形式的礼。
&&& 孔子认为,中庸之道还要做到&和而不同&。《论语&子路》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所谓&和&,即保存事物对立的统一。事物总是存在各种矛盾、差异,应该承认这种矛盾、差异,尽量协调这种关系,争取矛盾的和谐、统一或平衡,使统一体的稳定性不受到破坏。&和&就是把各种矛盾因素协调适当,把人与人之间各种矛盾关系处理适宜,保持社会的平稳;也可以说,恰当地处理内部矛盾,不破坏统一,就是&和&。&同&与&和&有本质的不同;它取消了事物的矛盾和差异,不要对立面,也不要差异性,只达到单方面的统一。
&&& 孔子认为,事物都包含着对立的因素,完美的事物是多种因素包括对立因素的和谐统一,不能让一种因素向极端化发展,强调一个方面时,又照顾到事物的另一个方面,防止一种倾向掩盖另一种倾向。《论语&卫灵公》说:&君子矜而不争(庄重而不和人争执)&,&群而不党(合群而不搞宗派)&,&贞而不谅(讲大信而不讲小信)&,&泰而不骄(坦荡而不骄傲)&;&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朴实多于文采,便显得粗野;文采多于朴实,便显得浮夸。使文与质结合,恰到好处,既朴实又有文采,既不粗野又不浮夸,才是一个君子)。刚柔相济、恩威并用,宽猛相济等都是反对一种倾向的极端化,要求对立的统一&&&这就是&和而不同&。孔子赞美不论政治清明或不清明,为人都要坚持正道。能行道,就替君竭忠办事;不能行道,就不出来做官。已经在朝做官的人,若君无道,怎么办呢?他主张忠谏。但如果谏而不听,则可以引退而洁身自好,不能跟着去做不合于礼的事。&& (二)民本&仁政&王道
&&&& 孔子的仁学思想、礼学思想和中庸思想在政治领域的运用和发展就是孟子的&民本思想&、&仁政纲领&和&王道思想&。民本&仁政&王道三位一体,是对孔子德政学说的继承、发展和完善。
&&& 孟子的&民本思想&是他的学说中至今仍光彩灼灼的部分。对现实社会的观察,对历史经验的总结和对孔子仁学传统的继承,是孟子民本思想的三个来源。生活在战国时代的孟子,注意到民心向背的作用,认识到人民的拥护或反对是政治成功或失败的决定性因素。他总结汤武革命时说,桀、纣失去天下,是因为失去了天下的百姓;失去百姓,是因为失去了百姓的心。他又进一步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 有一次,齐宣王问孟子大臣的职责,孟子说:&大王问什么样的大臣?&宣王说:&大臣还有不一样吗?&孟子说:&不一样,有和王室同宗的大臣,有和王室异姓的大臣。&宣王说:&就请问与王室同宗的大臣吧。&孟子说:&如果国君有重大过失,他就要劝谏;反复劝多次不听取,就把国君废掉,另立一位。&宣王一下子变了脸色。孟子说:&大王不要惊怪。您问我,我不敢不照实回答。&宣王的脸色平和下来,然后又问异姓的大臣。孟子说:&国君一有过失就劝谏,反复劝多次不听取,就辞职离开。&
&&& 当着齐宣王的面,孟子的对答十分大胆。他认为如果君王残害人民,屡谏而不改,那么贵戚大臣可以另立君王,异姓大臣可以挂冠而去,拒绝为之服务。是否爱护人民,是孟子衡量君是否能够为君的重要标准;天下非一人之天下,惟有
&&& 德者居之;如果暴虐害民,就是独夫、民贼,人人可得而诛之。这是孟子对&民贵君轻&思想的最彻底的解释。这一思想在当时是进步的,但较之今天的民主思想已显得落后。它无法从制度上保证&惟有德者居之&、&民贵君轻&。
&&& 孟子的仁政学说,是孔子&德治&思想的发展。怎样实行仁政呢?他提出&保民&、&养民&和&教民&的具体纲领。
&&& &养民&,就是满足人民的生活需要,并尽量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只有人民丰衣足食,才能实现国家的安定和进步。
&&& 孟子多次提出&不违农时&,保证农民能够正常地从事生产,把它作为施政的最起码条件。对于老弱孤苦者,孟子则主张养老。他说:&过去周文王治理岐地,耕田的人交税的比例是九比一;从政的人有世代承袭的俸禄;在关口与市场,只检查却不收税;湖泊里打鱼不加禁止;处分犯罪的人不株连到妻子儿女。年老了失去妻子的人叫做鳏,年老了失去丈夫的人叫做寡,年老了没有儿女的人叫做独,年幼的失去父亲叫做孤;这四种人是天下最穷苦却无处求助的人。周文王发布政令施行仁政,一定先想到这四种人。&
&&& 为了达到&养民&的目的,孟子认为必须保证农民获得足够的生产资料&&&土地。他提出&制民之产&的具体主张,因为有了固定的产业,百姓的思想就稳定了。
&&& 孟子所说的&教民&,是让人人都懂得封建伦理道德(礼义)。人民的生活条件改善,又明白礼义,犯罪的人自然就会减少,社会就可以安定,国家就可以长治久安。因此,孟子认为教民比养民还重要。他说:&仁德的言论不如仁德的音乐更能深入人心,良好的政治不如良好的教育更能获得民心;百姓敬畏良好的政治,百姓喜爱良好的教育;良好的政治获得了百姓的财富,良好的教育获得了百姓的拥护。&
&&& 孔孟&保民&、&养民&与&教民&的仁政纲领,与管子&仓廪实而知礼节&、&民富易治&和&治国必先富民&的思想不谋而合。其中孟子&制民之产&的主张&&&也就是百姓要富裕就要有土地,有恒产才有恒心&&&在今天看来都很有现实意义。回顾我们改革二十多年的历史,小平同志正是以这样的思想指导我们的改革事业。他从农村改革开始,把土地分给农民,并提倡&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走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道路&&&这些正是&制民之产&、&藏富于民&的仁政纲领的体现。
&&& 孔子的最高政治纲领是天下为公、世界大同;但是孔子只描绘了一个动人的图画,并没有找到一条大同之路。孟子提出他设计的理想乐土,并且提出以王道作为实现之路。
&&& 孟子认为,世界有两种政治,一种是王道政治,一种是霸道政治。所谓&王道&,就是崇尚和推行仁政,以德服人,使天下人民都心悦诚服地归服;所谓&霸道&,就是依仗自己的实力,去征伐别的国家,强迫别人服从&&&但以力服力,人民并不心服。孟子说,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实行的都是王道,所以统一了天下;齐桓公、晋文公等春秋五霸及其追随者实行的都是霸道,他们只能危害人民,并不能如他们所想像的统一天下。
&&& 孟子认为统一之本在于内行仁政,在本国以民为本,实行保民、养民、教民的纲领,建设五亩桑宅、百亩耕田、丰衣足食、和乐安定、明礼仪、有教化的王道乐土。在这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壮年男女各有所用,老人不必劳动而能衣帛食肉。能够做到这样,天下臣民将向往而归服,&不王者,未之有也。&
&&& 关于春秋以来诸侯之间的兼并战争,孟子提出一句著名的论断:&春秋无义战&,因为战争的发动者在争夺土地和都市,驱使人民去流血卖命。但孟子并不是偃兵主义者,他赞
&&& 同正义的战争。他说:正义的战争天下无敌。符合道义的人,帮助他的就多;违背道义的人,帮助他的就少。帮助的人少到极点,连骨肉至亲都要背离他;帮助的人多到极点,普天下的人都会归顺他。用普天下都归顺的力量去攻打连亲戚都背离的人,一定会胜利。所以,实施王道的国君要么不打仗,如果打仗,一定会胜利。例如,他认为文王、武王发动的战争是&一发怒就使天下的百姓得到了安定&。
&&& 可见,统一天下的方法不在于国土之大小、甲兵之多寡,而要依靠推行王道。汤最初不过是七十里的小国,文王最初不过是百里的小国,但他们内行仁政,天下之民仰而归之,去无道而就有道,终于以仁义而王天下。
&&& 历代的统治者在一定程度上都接受孟子的&王道&理论,并结合&霸道&,实行&王&、&霸&并用。管子从另外一个角度对&王&、&霸&政治进行了总结,他主张&治国以法,治人以德&。历史也证明,以仁义治国的则国祚长久,以法治人的虽能救弊于一时,但败亡得很快。例如,秦朝因霸政而速亡;隋朝因滥法严刑,迅速被唐朝取代;汉、唐以前朝为戒,以&仁义&治国,推行&王道&政治,则有&文景之治&与&贞观之治&。当今世界以美国最为强大,但它信奉强权外交,推行霸权主义,如果长此下去,其命运可想而知。
&&& 孔子主张治国的根本在于安民,安民的根本在于重用贤能的人,重用贤能的人要不避亲疏贵贱,唯才是举,而不是任人唯亲。用贤能的人领导平庸的人,用正直的人领导邪恶的人,则人心顺服。孟子对孔子的&选贤与能&思想十分重视,他把这个问题作为推行仁政的组织保证,并作了进一步的发挥。那么,如何选拔贤才呢?孟子认为,国君选用贤能的人要听取多方面的意见:如果贴身的人说贤能,不能相信;大夫们说贤能,也不能相信;全国的人都说贤能,并且考察之后发现他真的贤能,才可任用。贴身的人说不行,不要听信;大夫们说不行,也不要听信;全国的人都说不行,并且考察之后发现他真的不行,才可罢免;贴身的人说可杀,不要听信;大夫们说可杀,也不要听信;全国的人都说可杀,并且考察之后发现他真的可杀,才可杀他&&&这样才能选用贤人,做好国君。
&&& 这就是说,用人要以百姓利益为重。对于真正的贤才,哪怕出身卑微,也可以提拔到出身尊贵者所居的位置之上;与自己关系疏远的人,也可以提拔到关系亲密的人所居的位置之上。但是,选拔必须慎重,必须走群众路线,广泛地听取广大群众的意见,然后再进行实际考察,把真正的贤才提拔到领导岗位上来。孟子关于任用人才的意见,至今还有其可取的价值。
&&&&&& (三)性本善的人性假说
&&&& 孔子、孟子主张性本善,就是说人生下来就有仁、义、礼、智四德的本性。人性的善良,犹如水向低处流一样;人没有不善的,水没有不向下流的。当然,如果拍水使它溅起来,可以高过额头;阻遏水势使它倒流,可以引到山上&&&但这不是水的本性,是形势造成的。使人做不善的事,他的本性也像这水一样变化。同情之心,人人都有;羞耻之心,人人都有。同情之心,是仁;羞耻之心,是义;恭敬之心,是礼;是非之心,是智。仁、义、礼、智,并不是从外部灌输进来的东西,而是人自己本来就有的,只不过没有意识到罢了。所以说:探求就得到它,放弃就失去它。人与人有的相差一倍五倍甚至无数倍的,这是没有发挥人性善的素质的缘故。
&&& 孟子所说的性本善,只是说人人具有善的素质,并不是人人达到&至善&。犹如金矿之有金,却并非纯金,还需要开发、冶炼,才能成为纯金;人有仁、义、礼、智四德,也必须予
&&& 以扩大,充实、完善,才能达到&至善&。有学生问孟子:既然人人生来具有善的素质,为什么会出现恶人为恶呢?孟子提出了两个解释:一是被物欲所蒙蔽,二是被环境所习染。
&&& 孟子认为,本性有善端,但蔽于物欲、染于环境,会沉湎堕落;所以人应该抗拒物欲的诱惑和环境的习染而努力向善,切不可自暴自弃。人性本善,为恶者只是本性被蒙蔽或自暴自弃所致;以商纣之不仁,亦知禹汤之为圣。人的常情,为善心安,为恶则心不安;可见人的良知并未安全泯灭,还是可以改恶从善的。因此孟子主张执法从宽,惩罚与教育相结合。
&&& 孟子的人性论,反映了春秋以来,尤其是战国时期对人的价值的肯定,特别是承认人都具有良知和善端。他认为尧舜也是人,只是他们修为好;尧舜和民众是一类人,人人都可以成为尧舜。
&&& 应该说,孟子的&人性善&假设与现代西方管理思想中的y理论是很相似的。y理论也就是自我实现人性假设理论,它认为:人们并非天生就对组织的要求采取消极或抵制态度;他们之所以会如此,是由于他们在组织内的经历和遭遇所造成的。人们并非天生就厌恶工作;应用体力和脑力来从事工作,对于人们来讲,正如游乐和休息一样,是自然的。外来的控制和处罚,并不是使人们努力达到组织目标的惟一手段;它对组织目标的实现甚至是一种威胁和阻碍,因为人们更愿意通过自我指挥和自我控制来完成应当完成的目标。
&&&&&& (四)柔性化的管理与安和乐利的管理模式
&&&& 孔孟的人性善假设,奠定了儒家柔性化管理思想的基础,所谓柔性化的管理,就是多采取启发、诱导,并通过管理者的人格魅力影响部属,感召部属。正像孔子所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他还要求管理者&其身正&,部属就&不令而行&;相反,&其身不正,虽令则不从&。因此,儒家式的管理以修身为本,修身才能治国。有人因此提出&安和乐利&的管理模式:&安&就是求得安稳,是要企业全体员工安稳,达到&安无倾&的境界;&和&就是致和,使人际关系达到和谐境地,使大家都能沟通、流畅、贯通、变通,内外上下和谐,大家同乐;&乐&是使大家喜气洋洋,做到&与民同乐&、&独乐不如众乐&的目标;&利&是指透过理性的观念追求权利,主动争取应得的利益。孔子提出了&君君臣臣&的待人原理,孟子进一步解释为:君视臣如手足,臣视君如心腹;君视臣如犬马,臣视君如国人;君视臣如土芥,臣视君如寇雠。由此产生了&你对我好,我便对你好;你敬我一尺,我便敬你一丈&的&交互主义&,强调在上者需先讲求&修己&的功夫,才能谈到&安人&(使人安于其位)。
&&& 这种&感应&的力量,就像&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作用力&是&感&,&反作用力&便是&应&;应由感生,感由应出。宇宙间既有感应力互相作用,人与人之间,自然也有感应。实际上,&感应&就是&互动&,上司知道部属对他的期待,及时适切地满足他,必将鼓励部属更趋于积极,表现良好的工作态度。&感&的方法,是导致良好工作态度的基本策略。
&&& 既然&应由感生&,管理者就必须先修己。管理者的关怀会得到部属的忠诚与肯干;部属的忠诚与肯干又会使管理者更加关怀部属。
&&& 依据孔子思想的要旨,我们可以归纳出&安人之道&、&经权之道&、&规矩之道&、&忠恕之道&及&言默之法&。
&&& &安人之道&可说是&仁&的具体实践。仁就是爱人,是孔子思想的中心。凡自爱者必爱人,不自爱的人不爱人。修己
&&& 是自爱,安人是爱人;爱人爱己,人我并爱,才是仁。管理的安人之道,就是要自己先拿出诚意。给予员工适当的关怀、合理的待遇、安定的保障、合适的工作、相当的尊重、适时的升迁、创业的辅助,简言之,即是爱人如己,才能使员工安分乐业、身安心乐,培养出良好的工作态度来。
&&& &经权之道&来自孔孟&义&的启示,要点如下:①义是应当做或不做的标准。②合乎行为标准即合义,应该努力去做;不合乎标准即不合义,便不该做。③安人的原则不变,但是安人的条件,必须视情况而调整,这样才能因应企业内外环境的变迁。④孔子伦理的基本原则不变,实践方式应变;固执&不变原则&而从事于&可变方式&,使孔子伦理适合现代社会的需求,此即&经权&的运作。⑤管理的经权之道,便是以安人为标准,视情势的变迁随时权宜调整,以避免僵化或失败。⑥经权的原则,在于权不离经、权不损人、权不多用;惟有如此,才能长期维持良好的工作态度。
&&& &规矩之道&是&礼&的发挥。&礼&按今天的说法就是&行为规范&。管理者必须建立起合理的作业规范、管理规范、决策规范,使组织成员工作合理化、生活程序化。对于员工不合礼的行为,要训导其改变;同时,上司行为也应该合乎礼,这样部属自然容易顺从。规矩之道的核心是&礼&,&礼&的核心是&仁&,&仁&的本质是爱人、是善、是为他人谋幸福;因此,管理者在遵循规矩之道时,有几项要点必须把握:①以身作则,维护公司的规章制度,达到&其身正,不令则行&的效果;②对人有害,对己无利的事情绝对不做;③对人有害,对己有利的事,控制自己不要去做;④对人有利,对己有害,确有必要时,要勇于牺牲自己的权益;⑤对人有利,对己有利的事,尽量去做。
&&& &忠恕之道&指的是&己所不欲而勿施于人&,&己欲利而利人&,&己欲达而达人&,其本质仍然是&仁&精神的体现;通俗地讲,就是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此外,忠恕之道还含有《论语》中&命&的成分。孔子虽然很少讲命,但他认为不懂得天命,就无法做一个君子(&不知命,无以为君子&)。孔子五十而知天命,却不认命(&知其不可而为之&),可以说是相对力命主义者,不是宿命论者。所谓相对力命主义,是指有时人&力&可以胜天(&谋事在人&),有时天&命&胜人(&成事在天&),因此必须尽人事而听天命。企业之经营亦然。企业内外环境不断变迁,有人力可以控制的,也有人力无法控制的;人力可以控制的部分,当然要尽力而为;人力无法控制的部分,要知命。管理的忠恕之道,就是指管理者在部属尽力之后,要宽恕他的无心或无可奈何的错误,接受&错误成本&不可避免的事实,改变原先&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错&的观点,从而激发勇于做事的良好工作态度。管理者如何具体实践忠恕之道呢?下面列举七个步骤:①主管提示目标(责任);②部属拟定计划;③共同评估可行性;④确定预算及价值;⑤放手让部属去做;⑥共同依目标评估绩效;⑦万一失败,汲取教训,从宽发落。
&&& 最后讲到&言默之法&。孔子&仁&的品德中含有刚、毅、木、讷,言默之法主要是&木、讷&品德的发挥。孔子认为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在回答弟子为官之道时,孔子指出:多做事,少说话,官禄就在其中&&&这些都是言默之法的内容。孔子还认为,不懂得听一个人的话,就不能了解这个人。管理者要虚心多听部属的意见,并运用技巧使其从容不迫地讲出心底的话;但是管理者也应注意,不能光听他的话,还要配合着察看他的实际行动。此外,管理者最好先把事情做好,然后再说话,这是&为政不在多言&的道理&&&如此才能够激发员工多做事、少说话。管理的言默之道,便是有言有默,务
&&& 求运用得当。可以和别人说话的时候而不说,便会错过好人;不可以和他说话而说了,徒然白费言语(&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人与人之间的纠纷,大多肇因于言语的不当。中国人特别介意他人出言不逊;因此,要激发和保持良好的工作态度,就应该注意言默之道。
评论:(未激活和未注册用户评论需审核后才能显示!如需回复,请留下联系方式!)
文明上网,理智发言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1.75亿学生的选择
孔子正名思想是什么 为什么要正名回答要通俗易懂抱歉 我本来要送分的 可好长时间没来百度了 我的分也不知怎么就没了
  为何需要正名  《论语·子路篇》云: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 子曰:“必也正名乎!” 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 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子路问孔子:“卫国国君等你去治理政事,你先做哪件事?”孔子回答说:“一定是纠正各种名分.”这令子路无法理解,不敬之辞竟然脱口而出:“真的是这样吗?老师你迂腐了,为什么要去纠正名分?”孔子似乎也有些生气了,说:“真粗鲁啊,子路!君子对于自己不知道的事,应该保持沉默.”接着孔子讲述了“正名”的重要性:“名分不正,说话就不能顺理成章,说话不能顺理成章,做事就很难成功.事情做不成功,礼乐就不能兴盛,礼乐无法兴盛,就会导致刑罚不恰当,刑罚不恰当,百姓就会不知所措.所以君子纠正了名分就可以说得顺理成章,说得顺理成章则一定可以行得通.”说完之后,孔子对子路的无理冲撞根耿耿于怀,批评道:“君子对于自己所说的话,不能有一点点的马虎.” 从这段话可以看出孔子对“正名”的看法.“正名”便是“纠正名分”,为什么需要纠正名分?因为当时很多人不按名分办事,天子观赏的舞蹈,大夫却私自在自家的庭院里表演,天子祭祀时演唱的诗,大夫们祭祀时私自演唱,这类事层出不穷.孔子看在眼里,急在心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故此,他将“正名”视为“为政”的首要工作.当然,最根本的是“正不名”必然会导致“礼乐不兴”、“刑罚不中”和“民无所措手足”,一旦如此,天下何以天平?人民何以安身?“修己安人”与“内圣外王”便成了一句空话.  编辑本段“正名”“正”什么  “正名”如此重要,那么,“正名”究竟应该“正”什么?我认为主要“正”两个方面:一、正名分;二、正责任.这两者是管理的基础,名分不正必然会导致职务不清晰,职务不清晰,就会导致“言不顺”.责任不正则会导致很多人无所事事,游手好闲.那么,《论语》中是如何进行正名分和正责任的呢?“觚不觚,觚哉?觚哉?”这是《论语·雍也篇》中的一章,直译出来毫无意义:“觚不像觚,还是觚吗?还是觚吗?”但是,我们知道《论语》讲求字字推敲,句句达意,怎么可能会出现一句毫无价值的话?结合“正名”来看,我们便可以明了这句话的用意了.事实上,孔子是在感叹:“君王不像君王,臣子不像臣子,这个世界能不乱吗?” 在一次回答齐景公问政时,孔子回答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论语·颜渊篇》)这一回答更是强调了名分的重要性:只有君王像个君王,臣子像个臣子,父亲像个父亲,儿子像个儿子,社会才会稳定,国家才会发展.可是,孔子所处的社会却是“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在孔子看来,首先要正名分,每个人都明确自己的身份,做自己应该做的事,而非不顾名分,胡乱行动.明确了名分之后,紧接着要明确责任.“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不仅要求“君王像个君王,臣子像个臣子,父亲像个父亲,儿子像个儿子”,还要求“君王”、“臣子”、“父亲”、“儿子”承担起各自的责任.尤其是君王、大夫这些管理者,必须带头承担起自身的责任,惟有如此,才可以使下属恪守职责.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率以正,孰敢不正?”(《论语·颜渊篇》)领导不正,下属自然不正,领导以身作则,则下属自然也就严格履行职责了.正名分与正责任是相辅相成的,又是缺一不可的.一旦做到了这两点,则可谓“为政有道”.那么,如何评估“为政”是否“有道”呢?孔子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标准:庶人不议政事.天下有道之时,庶人称道庶人的职责,自然无暇也无意去议论政事.所谓“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1]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于成龙 给孔子正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