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基于课程教学标准标准的教学

无法找到资源说明: HTTP 404。您正在查找的资源(或者它的一个依赖项)可能已被移除,或其名称已更改,或暂时不可用。【图文】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
上传于||暂无简介
大小:935.00K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课时教案: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设计
我的图书馆
课时教案: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设计
课时教案: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设计
(杭州市余杭高级中学,浙江杭州,邮编311100)
【摘& 要】& 传统的课时教案,以教师的教为本位,不指向学生的学习表现,没有学生是否达到预期学习结果的检测,是一种基于教师经验和教科书的教学设计。基于课程标准的课时教案,应符合三个条件:教学目标源于课程标准、评估设计先于教学设计、指向学生学习结果的质量。为此,课时教案的格式也应作相应的变革,其核心要素包括相关(内容/表现)标准陈述、教学目标、评价活动方案、教学活动方案。本文结合高中语文苏教版作简要论述,并提供一个基于课程标准的课时教案以供分享和讨论。
【关键词】& 语文& 课程标准& 课时教案& 教学设计
一、传统教案:基于教师经验/教科书的教学设计
表1& 某市规定的表格表述式教案格式
教学重难点
教&&& 学&&& 过&&& 程
设计意图或
345教和学的焦点,也就是约翰·古德莱德(Goodlad,1963)所谓的组织中心问题。学习的组织中心占据一段时间和空间,在特定的教学背景下几乎是指向可确定的学习者本身。约翰·古德莱德认为,判断好的组织中心有两个基本原则:一是应该鼓励学生实践期望的行为,二是应该鼓励学生同时实践多种行为。请注意“鼓励学生……行为”的表述,行为主体是学生,可以在我们传统的教案中,如崔教授所说“通常是教学目标中某点的重复”。
表2& 传统教案与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
二、基于课程标准的课时教案:基本框架
2.相关标准陈述:
l标准陈述从年段基准中而来,和上课内容息息相关
l标准陈述是具体的,包含内容标准和表现标准
3.教学目标-—学生学习结果:
l教学目标要描述在这一堂课的教学中可以观察到的学生表现行为或结果
l教学目标要引导学生去证明标准陈述中的知识或技能
4.检测这些表现或成果的评价活动方案:
l评价的手段和工具要能检测学生是否达到预期的学习结果
5.教学活动方案:
l教学活动的安排应该是能指引学生去证明自己的学习结果
追问:关于这一课时的教学内容,课程标准中的关键词(相关表述)是什么?
追问:这一课时在模块学程纲要/专题计划的目标中的地位或作用怎样?我是否清楚地表达了课程标准对学生所提的应知和/或能做的期望?
l真实的。表现性任务应尽可能地涉及现实问题。它应具有现实的选择性、局限性、标准和具体标准,还应带着真正的目的,服务于现实的对象。
l可信的。表现性任务必须是有效、可靠的,它应体现严格的内容标准和表现标准。
l用户友好的。表现性任务应该是可行、适宜的(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和经验),能引人注目、循循善诱且提供丰富的反馈信息。它应包含操练和更正,并提供一套清晰完整的说明、指导原则及模式,还应能切实解决实际问题。
追问:我设计的评价方案能否最好地证明预期的学生应知和/或能做(表现行为和结果)的期望?学生是否能提供达到或超过标准的作业?
追问:我该设计怎样的教学让学生去达到自己的学习结果?
三、一个课时教案:图片两组的活动体验
(苏教版必修模块二第二专题第三板块“历史画外音”)
感受·鉴赏: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像力和审美力。……
思考·领悟:根据自己的学习目标,选读经典名著和其他优秀读物,与文本展开对话。通过阅读和思考,领悟其丰富内涵,……增强为民族振兴而努力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应用·拓展:能在生活和其他学习领域中,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
6.学习鉴赏中外文学作品,具有积极的鉴赏态度,……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
11.……乐于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鉴赏心得,展示自己的读书成果。
2.能考虑不同的目的要求,以负责的态度陈述自己的看法,表达真情实感……
3.……在表达实践中发展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发展创造性思维。
9.……在讨论或辩论中积极主动地发言,恰当地应对和辩驳。
l个人看图和文字,在自己座位上尝试选择适当词句表达自己的感受。
l班级分享若干同学的感受,对有深刻的情感体验和准确的语言表达者应予肯定。
l师问:一组4张图片,放在一起共同去阐述什么?(战争的苦难)
l操作方法同上,先个人研读,后班级分享,尊重多元思考,不强求统一,如下细节发现仅供参考——
第一幅:受伤中儿童的号哭,声犹在耳。(可以插入宋美龄在美国国会演讲故事)
第二幅:倒在一角的拐杖;
第三幅:士兵的两只手,一手抱着儿子,一手握着枪,还有万分痛苦的神情;
第四幅:那个孩子走在尸体旁边若无其事的神态。
l操作方法同上,先个人欣赏,后班级分享,鼓励独到发现和欣赏。如果比较肤浅,教师应做适当引导。
l如果时间紧张,可以选择1-2幅班级分享,举例如下:
第一幅:一片巨大的废墟和一个弱小的儿童,背景的巨大和主体的弱小,对比鲜明;选择受伤哭泣的儿童,更能震撼人心;引起更丰富的想像:儿童的父母呢?周围的人呢?儿童受到什么样的伤?更让人感觉到在巨大的飞机的轰鸣声中这孩子的哭泣是多么的无奈和微弱,不禁让人潸然泪下。第二幅的表现手法相似,但却从侵略者角度表现主题。
l整体感知图片的内容/文字(如果有文字资料)
l关注图中的背景与主体
l抓住图中震撼人心的细节
l适当联想、想象图片之外的故事
l揣摩取材、画面艺术,体会摄影者的匠心
优秀解说词标准:(1)适合口头表达;(2)能准确描绘图片所表现的场景、关键细节(实);(3)能合理想象,写出图片背后的故事(虚);(4)能传达出摄影的意图或图片的意蕴;(5)字数在150字左右。
标准的参考范本:呼啸着俯冲的轰炸机,此起彼伏的凄厉的爆炸声,如山崩塌的断壁残垣,残不忍睹的满地横陈的尸体,汩汩流淌着的中国百姓的鲜血,在日寇轰炸后留下的一片废墟上,受伤的小男孩孤独无助地发出撕心裂肺的哀号:“妈妈,你在哪里……”
班级分享/评价后:(1)指导不合格的重写;(2)优秀的打印并可作为“渴望和平图片展”的文字材料。(也可以选择其他图片材料训练,或对图片展提出文字材料的要求)
[J]200811-7
/userlog17/36517/archives/.shtml
JN[M]2003137-148
[M]2004134
O’Shea, M.R. (2005).From Standards to Success: A Guide for School Leaders, Alexandria, VA: Association for Supervision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J]
[M]200593-98
[M]2004158-175
[M]2005123
[M]2005196
[M]2008105
发表评论:
TA的最新馆藏[转]&[转]&无法找到资源说明: HTTP 404。您正在查找的资源(或者它的一个依赖项)可能已被移除,或其名称已更改,或暂时不可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教育学课程标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