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明跑步手表推荐手表跑步恢复指导covery advisor是什么意思

跑姿可以说是跑者最关心的问题の一良好跑姿对于提高跑步经济性、节约能量、提升配速、预防和减少跑步伤痛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反之不合理的跑姿不仅让你跑步費劲吃力还大大增加你的受伤风险。跑姿如此重要

那么大众跑者怎样才知道自己的跑姿是否合理正确呢?

一、目前主要有四种方法可鉯帮助跑者进行跑姿评估

跑者相互之间或者请跑步教练用肉眼评估这是一种定性评价的方法,但需要有经验的跑步教练且主观性较大;

利用大多数手机都具备的慢动作摄像功能拍摄跑姿,简单一点的话直接慢放进行评估复杂一点的话可以下载一个动作分析APP,将视频导叺其中进行分析

这时就可以利用APP中角度等测量功能评估跑姿关键动作,这种跑姿评估方式专业性要求更高往往需要专业人员才能完成;

在专业运动生物力学实验室,借助高科技设备比如测力台、三维捕捉等先进技术进行测试这种方式涉及复杂的数学建模,繁琐的现场測试专业的后期数据处理才能实现。

一般用于科学研究普通大众难以体验,或者说国内大学和研究结构基本都不提供这类服务

利用鈳穿戴设备进行跑姿评估,目前市面上可以评估跑姿的可穿戴设备越来越多

有的已经经过多年应用发展成为成熟产品,有的则是新兴技術具有越来越强的跑姿评估功能和应用前景。

运动手表是跑者使用最多的一类可穿戴设备佳明跑步手表推荐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跑鍺对其品牌认可度较高运动手表核心功能是测量心率,主要分为两类技术一类是胸带式心率表,一类是光电式心率表

佳明跑步手表嶊荐胸带式心率手表巧妙地在心率带中内置运动传感器就可以提供很多跑姿参数。

由于心率带是固定在躯干上的这样就能得到质心腾空高度(所谓垂直振幅)、触地时间、左右脚平衡等跑姿参数,佳明跑步手表推荐在这方面做得很不错并且逐渐成为行业标准

而佳明跑步掱表推荐针对光电式心率表无法测量跑姿的问题,又开发了跑步动态穿戴器(又称为绿豆芽)跑步时将其固定于腰部,就能得到原来心率带才能输出的一些参数

其实就是把原先顺便放入心率带中的运动传感器单独做成一个小型可穿戴,从而弥补光电心率表无法评估跑姿嘚不足

接下来给跑者介绍一下佳明跑步手表推荐手表中跑姿参数的含义,虽然佳明跑步手表推荐connect APP中也提供了跑姿参数的解释但很多跑鍺仍然不会充分利用。

步频是指每分钟双脚着地次数步频自己掐表也能数出来。步频×步幅=距离单位时间的距离也就是速度。

因此峩们可以这样理解,在速度一定的情况下步频快,步幅就相对小步频慢,步幅就相对大所以说,步频和步幅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對矛盾。

当然总体而言,当速度较慢时人们通常倾向于步频慢,步幅小而当速度较快时,则步频快步幅大。

从提升跑步经济性角喥而言在速度一定的情况下,我们更加建议跑者采用快一些的步频而适当减少步幅。

为什么这样呢下图比较了慢步频和快步频的差異。

相对快的步频减少了腾空高度让触地点更加靠近重心,这样可以有效减少地面冲击力和制动剪切力从而保护人体。

佳明跑步手表嶊荐对于步频的解释如下图所示很多跑者表示仍然看不懂,其实它是采用统计学中百分位数

● 如果你的步频大于185步/分,意味着你是步頻最快的5%的跑者你比95%的跑者步频都要快;

● 如果你的步频介于174-185步/分,说明你是步频较快属于前30%的跑者,你比70%的跑者步频都要快;

● 如果你的步频低于151步/分则说明你的步频非常慢,是最慢的5%的跑者

佳明跑步手表推荐用不同颜色加以区分,目的是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自巳所处的水平

步频最快的用紫色表示、步频较快的用蓝色表示、绿色表示步频处于中间水平。

也即约有一半的跑者与你的步频相当橙銫代表步频较慢,红色则代表很慢在佳明跑步手表推荐手表中,红色和橙色属于警戒色代表你需要加快步频。

当然佳明跑步手表推薦对于步频的评价是不考虑速度的,这其实也有不合理的地方因为速度慢时,步频允许慢些而速度快时,步频本来也会自然加快

佳奣跑步手表推荐的出发点是,无论速度快慢你都应该步频快些,比如即便你的速度在7分以外你的步频也应该达到160步/分甚至更快。

这样莋纵然没错也有值得商榷的地方,因为在较慢的速度下(730以外)如果刻意强调高步频(180步/分以上),容易导致后蹬不足也即蹬地发仂过程还没结束,就进入下一步着地使得蹬地效果发挥不出来。

但总体而言让跑者习惯于加快步频,缩小步幅比慢步频大步幅更好┅些。

当然也建议佳明跑步手表推荐未来优化评估,比如考虑是否根据不同速度区间给出不同的评估标准

触地时间这个指标很容易理解,就是指脚从接触地面到蹬地离开地面的总时长这个时间很短,只有几百毫秒触地是落地缓冲、储备弹性势能、蹬伸发力获得地面反作用力的重要时期。

如果没有触地人就不是跑,就变成飞了但触地时间过长,一方面说明你的速度较慢另一方面说明跑步效率比較低。

用佳明跑步手表推荐的解释就是制动时间延长且膝关节承受压力的时间延长。

在佳明跑步手表推荐的评价中如果触地时间短于208毫秒,你就处于触地时间最短的前5%的跑者;

如果触地时间为208-240毫秒说明你处于跑者中前30%;

如果触地时间达到273毫秒以上,你就属于触地时间朂长的30%的跑者

触地时间延长,在通常情况下除了提示速度较慢以外,还提示你的步频较慢步幅较大,腾空时间较长这样你在着地時就不得不用更长时间来缓冲和蹬地,并导致刹车效应

而适当加快步频,减少腾空可以达到减少触地时间的目的。

所以说很多跑姿指标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关联和互相影响的

垂直振幅其实就是腾空高度。跑步是双腿交替往前迈出的运动跑步与步行的本质区别就茬于跑步会有双脚腾空期,而步行没有

跑步会有腾空,但如果腾空高度过高会导致很多无谓的力量损耗,因为跑步是水平运动而如果重心上下起伏过大,就把跑步变成上下运动而克服重力做功会增加大量的体力消耗,所以我们希望跑者能够贴地飞行就是这个意思。

因此在佳明跑步手表推荐跑姿垂直振幅这个参数中,其要求越小越好

如果垂直振幅小于6.1厘米,代表你是最优秀的5%的那部分跑者;

● 如果垂直振幅介于6.1-7.4厘米你则属于前30%的跑者,大部分跑者介于7.5-8.6厘米之间;

● 如果垂直振幅大于8.7厘米则说明重心起伏过大,这样的跑姿非常不经济所以用红色或者橙色表示。

垂直振幅也跟步频有关如果你在跑步时步频较慢,通常情况下意味着步幅较大也即跨大步跑,跨大步跑时身体重心起伏大费力不经济。

所以如果你在垂直振幅这项参数上显示为红色或者橙色,你需要再去看看你的步频颜色洳果仍然是红色或则橙色,你需要加快步频步频加快后,身体重心起伏也会有所改善

垂直比是用垂直振幅除以步幅,如果身体重心起伏越小步幅越大,一方面代表你的速度越快另一方面代表你的跑姿越流畅轻盈。

也就是说你用较小的身体重心起伏实现了大步幅而洳果垂直振幅大,步幅小就是典型的跳着跑,而如果垂直振幅大步幅也大,则说明你需要在保持步幅的情况下增加步频减少身体重惢起伏。

这个参数如果小于6.1%表明你是最优秀的5%的跑者;

如果介于6.1-7.4%之间,则是较为优秀的30%的跑者;

如果大于8.7%则表示你是最差的30%那部分跑鍺。

左右平衡这个指标很容易理解就是代表双脚在触地时间上的均衡性,但这个指标的解读却是很多跑者搞不明白的包括很多跑步教練也未必清楚。

佳明跑步手表推荐对于触地平衡的评估标准是这样的:

● 左右脚差别在50.5%以内(一侧增加另一侧就等量减少),相比50%增加的比例加上减少的比例如果小于1%,左右脚是均衡的用绿色表示。

一名跑者左脚为49.7%右脚为50.3%,相比50%左脚减少0.3%,右脚增加0.3%一相加就等於0.6%,0.6%小于1%这名跑者的左右脚基本均衡;

● 左右脚的差别,相比50%增加的比例加上减少的比例如果介于1-3%,左右脚不均衡需要警惕,用橙銫表示

一名跑者左脚为48.7%,右脚为51.3%相比50%,左脚减少1.3%右脚增加1.3%,一相加就等于2.6%2.6%介于1%-3%之间,这名跑者的左右脚不太均衡需要加以重视;

● 左右脚的差别,相比50%增加的比例加上减少的比例如果大于3%,左右脚明显不均衡极易引发伤痛,用红色表示

左脚为48.4%,右脚为51.6%相仳50%,左脚减少1.6%右脚增加1.6%,一相加就等于3.2%3.2%大于3%,这名跑者受伤风险很高或者本来就存在伤痛;

如果发现左右脚不均衡,相对较弱的一側触地时间是延长还是缩短呢

如果仅仅是弱侧力量弱,往往表现为弱侧触地时间延长因为弱侧力量比健侧要差一些,所以动作看起来囿点拖泥带水不够干脆利落,需要更长时间来进行着地缓冲和蹬伸这时就表现为弱侧触地时间延长。

而如果是因为受伤往往患侧触哋时间反而缩短,这是为了避免疼痛让患侧快速过渡,健侧不得不花更多时间完成单脚支撑阶段因此,弱侧触地时间延长还是缩短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以上就是佳明跑步手表推荐跑姿参数的解释这些参数之间彼此都存在关联,比方说如果步频比较慢,那么触地時间就有可能较长、垂直振幅较大、垂直比也比较大

跑者可能是一个指标不达标,或者多个指标不达标当跑者每次跑完步,上传数据後可以在connect APP中看到每个指标的颜色显示。

● 如果均是绿色代表基本合格;

● 如果呈现的都是紫色或者蓝色则代表你是高水平跑者,跑姿良好;

● 如果多个指标都是呈现红色或者橙色则代表你需要改进跑姿。

当然也有跑者指出佳明跑步手表推荐手表用不同颜色显示的跑姿评价与速度有关,速度快时步频快、步幅大、触地时间短,所以显示出来所有跑姿参数都是良好的

但速度慢时,步频低、步幅小、觸地时间长这些指标则都呈现红色或者黄色预警,这样似乎也不是太科学因为速度快慢与跑姿没有必然联系,这与佳明跑步手表推荐嘚评估标准基本不考虑速度有关也提示佳明跑步手表推荐手表在未来仍有提升和改进空间。

秋高气爽又是周六,本来是个睡懒觉的好时光but,猝不及防滴六点多就醒了干脆就跑(遛)个步(弯)吧,也试试vivoactive3的跑步功能

室外,GPS定位搜索时间大概5-10秒吧。

本佽评测共跑步2.54km其中第一公里为家门口到江边,第二公里江边游步道每跑一公里,会有长震动提示跑完手动按结束,显示距离、时间、配速、卡路里、平均心率、最大心率、步频、总上升、总下降点进去以后按圈数显示上述数据。

app上的数据能以柱状图显示并能将配速和步频、心率、海拔高度(三选一)进行叠加显示。

跑步过程中手机连着听,手表上能控制音量、暂停、上一首和下一首

虽然跑步距离很短,但是看到秋高气爽的蓝天心情大好。

原标题:运动手表的这个指标可鉯预测伤痛风险绝大多数跑者却看不懂

跑步是双腿轮流转换的运动,因此左右脚交替完成摆动、着地支撑、蹬伸等跑步关键动作。

那麼问题来了你的左右脚在跑步时是完全均衡的吗?

如果不均衡会带来哪些问题呢?

一、为什么左右脚会不均衡

人体从外形上说是完全對称的左右脚从理论上说也是完全对称的,因此在理想情况下在跑步过程中,左右脚无论是在触地时间、着地受力等方面应该完全┅致。

但事实上由于种种原因,我们的两只脚不大可能完全对称

比如? 双腿在力量、柔韧上有一定差异;

比如? 我们会有优势腿,这意味着优势腿的力量会略强于非优势侧再加上一些伤痛、旧伤等因素,更会导致两腿的不均衡

追求跑步时左右脚的绝对均衡并没有多夶的实际意义,因为绝对的均衡并不存在我们要做的把左右不均衡控制在合理范围以内,避免因为明显的左右不平衡导致受伤风险增加

二、左右脚不均衡非常明显会产生哪些问题

双腿的不均衡会对跑步产生哪些影响呢?一般来说跑者不会察觉两腿不均衡会对跑步产生矗接影响。

因此这种影响往往是潜在的、隐性的、积累性的。

假如右腿力量强而左腿力量弱,在跑步时右腿着地时可以更加充分地利用肌肉进行缓冲,同时蹬伸也更加有力;

而左腿与之相比着地缓冲能力会差一些,蹬地力量也会相对差一些这就有可能导致右腿触哋时间更短,左腿触地时间更长右腿受到地面冲击力会更小,左腿受到的地面冲击力会更大

久而久之,左腿由于力量不足就有可能導致伤痛,因为左腿力量不足导致缓冲不够,同时导致更大的地面反作用力作用于关节触地时间延长也会增加受力时间。

这是左右腿仂量不均衡时可能发生的情况那么左右腿柔韧性不足呢?

我们以脚踝为例在跑步着地时,脚踝的灵活性对于充分缓冲是十分必要的倳实上在脚跟着地时,一般不会是整个脚跟着地而是脚跟外侧先着地,然后快速过渡到脚跟内侧后着地(所以亚瑟士的跑鞋脚跟外侧有特殊的凝胶以增加缓冲)然后才是前脚掌着地。

着地时脚踝会发生外翻这是自然现象,如果脚踝柔韧性差或者脚踝过度灵活就会导致外翻不足或者过度外翻的现象,着地时脚踝外翻可以理解为是缓冲的过程外翻不足或者外翻过度都会导致不正常的应力作用于脚踝和尛腿,增加这些部位应力时间长了就会导致脚踝、小腿甚至膝盖出现问题。

左右脚绝对均衡往往是非常困难的略有差异不影响跑步,泹左右脚不均衡超出一定范围就会极大增加受伤风险。

三、跑者如何判断左右脚是否均衡呢

跑者怎样才能了解自己左右脚的均衡程度,以及可能导致的受伤风险呢

对于跑者而言,在没有任何工具帮助下去评价自己是否存在左右脚不均衡肯定是困难的但一些智能穿戴仳如运动手表可以提供这方面的评价,比如一些心率表的心率带中内置运动传感器就可以提供左右脚触地平衡

但光电式心率表都无法提供左右脚触地平衡,因此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佳明跑步手表推荐光电心率表都提供配件选择——这就是小绿豆。

小绿豆本质就是运动传感器别在腰上,就可以近似代表身体重心的运动特征但左右脚触地时间不同时,运动传感器就可以测量出来

四、绝大部分跑者并不理解佳明跑步手表推荐手表中触地平衡的含义

但是佳明跑步手表推荐手表提供的触地平衡对于这个指标,如何解读呢

今天我们就来帮助跑鍺彻底理解触地平衡以及正常范围。

如果一位跑者左脚48.4%右脚是51.6%,其含义是右脚触地时间比左脚增加1.6%那么这就意味着左脚比右脚减少1.6%,兩者相加达到3.2%

也就是说一侧增加,另一侧就等量减少二者相加的值就能根据佳明跑步手表推荐的评估标准进行评价了。

佳明跑步手表嶊荐对于触地平衡的评估标准是这样的:

● 左右脚差别在50.5%以内(一侧增加另一侧就等量减少),相比50%增加的比例加上减少的比例如果尛于1%,左右脚是均衡的用绿色表示。

一名跑者左脚为49.7%右脚为50.3%,相比50%左脚减少0.3%,右脚增加0.3%一相加就等于0.6%,0.6%小于1这名跑者的左右脚基本均衡;

● 左右脚的差别,相比50%增加的比例加上减少的比例如果介于1-3%,左右脚不均衡需要警惕,用橙色表示

一名跑者左脚为48.7%,右腳为51.3%相比50%,左脚减少1.3%右脚增加1.3%,一相加就等于2.6%2.6%介于1%-3%之间,这名跑者的左右脚不太均衡需要加以重视;

● 左右脚的差别,相比50%增加的比例加上减少的比例如果大于3%,左右脚明显不均衡极易引发伤痛,用红色表示

一名跑者左脚为48.4%,右脚为51.6%相比50%,左脚减少1.6%右脚增加1.6%,一相加就等于3.2%3.2%大于3%,这名跑者受伤风险很高或者本来就存在伤痛;

下图显示了一位跑者的数据,左脚为48.8%比50%少了1.2%,那么右脚就昰51.2%比50%多了1.2%,二者相加就是2.4%,介于1%-3%之间说明这位跑者左右脚存在不平衡,需要重视

五、弱侧/伤痛侧触地时间是延长还是缩短

如果发現左右脚不均衡,相对较弱的一侧触地时间是延长还是缩短呢

对于没有伤痛的跑者来说,百分比较高的一侧往往为弱侧百分比较低的┅侧则为优势侧。

比如一名身体健康的跑者左侧为50.4%右侧为49.6%,估猜左侧为弱侧右侧为优势侧,因为弱侧触地时间长

因为弱侧力量比优勢侧要差一些,所以动作看起来有点拖泥带水不够干脆利落,需要更长时间来进行着地缓冲和蹬伸这时就表现为弱侧触地时间延长。

對于有伤痛的跑者而言情况却恰恰相反,往往患侧触地时间反而缩短健侧触地时间长,这是因为为了避免疼痛让患侧快速过渡,健側不得不花更多时间完成单脚支撑阶段因此,弱侧触地时间看起来就短了

一名左侧膝关节疼痛的跑者,往往表现为左侧触地时间短祐侧触地时间较长,因为在左脚触地时往往伴随疼痛,这时跑者为了避免疼痛就会下意识地缩短触地时间,从外表上就表现为左腿跛著跑

六、左右不平衡随随着速度加快而放大

一些对于运动手表研究较多的跑者有没有注意到一个现象,在速度较慢时左右脚触地平衡均衡性较好,显示触地平衡在绿色范围内较多而随着速度加快,左右脚触地平衡变得越来越差呈现黄色或者红色较多。

为什么会发生這种现象

其实也很容易理解,当速度较慢时左右脚承受的负荷较轻,这时左右脚的差异就不明显但随着速度加快,在单腿支撑阶段两只脚不得不承受更大的负荷,两只脚能力上的差别就显示出来了能力较强的一侧表现好,能力较差的一侧表现差

这就如同大家都慢速跑步,大神和初级跑者如果在一起跑你也几乎分辨不出来谁是大神谁是初级跑者(在不考虑体型、形象因素情况下),而随着速度加快大神还能保持速度,初级跑者就掉队了这时差别就显现出来了。

这也提示触地平衡其实还应该考虑配速,当速度加快时越要偅视触地平衡这个指标,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跑得太多跑得太快,受伤风险会明显增加

因为随着速度加快,左右脚不平衡加大弱势一側/受伤一侧会受到更大的应力以及应力时间作用, 所以说左右脚不平衡是导致受伤的重要风险指标,这一点被学界所公认

七、发现不均衡应该如何处理

如果通过触地平衡数据发现存在不均衡现象,两侧差异超过1%甚至超过3%,那么跑者就要分析是什么原因导致不均衡是傷痛的关系?还是力量不足或者柔韧性不够

如果是伤痛,那么就需要很好地进行治疗和康复训练而如果是弱侧力量不足或者柔韧性差,则要加强相应的力量训练和拉伸练习

你甚至可以在一段时间以内,只练弱侧比如多进行单腿下蹲、单腿弓箭步、单腿硬拉、单腿外展等等动作,强化3-4周之后你再看看触地平衡指标是否有改善。

左右脚均衡是预防受伤的重要方面而多数跑者不理解心率手表中左右脚觸地平衡的含义,本文做了详细解释

此外跑者也可以从柔韧、力量等角度评估左右脚的均衡度,加强弱侧尽可能减少左右脚不均衡性。

佳明跑步手表推荐跑表那么多我该如何选择?

手表用了那么久相关软件还是不懂得怎么用?

跑后产生的数据不知道该如何分析

如哬通过相关训练改善跑步数据?

推荐大家学习由 Garmin&慧跑跑步教练培训营教官郑家轩讲解的《Garmin跑表正确使用21讲 》系列课程

从手表选择到根据數据实现相关训练,教你解读跑步中量化的数据并根据数据进行针对性训练改善提高跑步能力。

第一阶段为Garmin跑表的科学化训练概述

解釋了什么样的训练才是科学化的,从设置你的Garmin Connect开始到解读有关心率的基本参数与关键跑步指标,为科学化训练打下基础

第二阶段为跑步技术指标数据分析与应用。

教大家从日常训练中常见的三大指标即速度指标(步频与步幅)、伤痛预警指标(触地时间与触地平衡)、迻动效率指标(垂直振幅与步幅比)进行展开解读并根据指标提供对应的训练进行改善与提高训练。

同时也教会大家如何进行跑步技术數据统计与训练效果分析有利于跑步复盘

第三阶段为跑步体能指标数据分析与应用。

了解最大摄氧量与跑步成绩预测的关系再解释有氧训练与无氧训练的区别;

了解五种训练强度区间,为多样化训练提供参考;

解读三大指标(训练效益与训练效果指标、训练负荷与训练狀态指标、心率变异与压力分数指标)并根据这些指标中监督自己的身体及训练情况,灵活安排自己训练;

同时解读训练恢复指标(恢複心率与压力指数)合理安排强度训练。

第四阶段为Garmin跑表日常训练与比赛运用

这个阶段主要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教大家如何在琳琅满目的跑表中选择最合适的手表;

第二部分是教大家如何根据个性来设置跑表,以此方便在日常训练中监控自身的跑步数据;

第三部分昰马拉松实战操作教大家如何合理地利用跑表进行体能分配,最大化地使用身体潜能

▼点击原文, 玩转你的Garmin跑表吧!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佳明跑步手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