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值和示值测量误差的表示公式测量不确定度是一样的吗

您的位置: &
机械式温湿度计示值误差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实例
优质期刊推荐b类不确定度的计算问题在不知道仪器级别的情况下,怎样计b类不确定度?课本上写的示值误差作为测量仪器的误差,关于这个”测量仪器的误差”是什么意思?直接就可以用来当b类不确定度了么?如果使用50分度的游标卡尺,示值误差是最小刻度的一半,那是不是就是b类不确定度等于0.001m呢?还有0.2级的万用表的b类不确定度怎么算?请懂得进来解答下,
今生今世796
问题真多呀!课本上怎么还是把误差和不确定度混为一谈呢?1、不知道仪器级别,可以通过校准和稳定度考核为仪器赋予一定的不确定度量值;2、应该是测量仪器对观测值的测不准带来的不确定度影响;3、是不确定度的B类评定方法,不是B类不确定度.B类评定方法只用统计方法以外的所有方法,这里用的是先验知识,所以是B类;4、好像是0.01mm吧,再说这也是测量分辨力;5、可以按0.2%的相对值来算,也可以按具体测量数据计算为绝对不确定度分量来计算.
貌似还是没有说清楚究竟怎么计算,我们书上有说的一个0.2级的万用表,用它测了一些诸如3.90K欧这样的几组数据,然后他的b类标准不确定度直接uB=u仪=△仪=0.04K欧,在这里不知道这个0.2级的万用表的量程,是怎么计算出来的?还有,用螺旋测微仪测量出的几组数据又该如何求b类不确定度?谢谢
"我们书上有说的一个0.2级的万用表,用它测了一些诸如3.90K欧这样的几组数据,然后他的b类标准不确定度直接uB=u仪=△仪=0.04K欧,在这里不知道这个0.2级的万用表的量程,是怎么计算出来的?"
从上下文推断看,应该是0.2级的指针万用表用20 kohm测量3.9 kohm名义值的电阻,可能是书的作者遗漏了部分内容,这里0.2级是指引用误差,所以0.2%F.S.*20 kohm= 0.04 kohm,但是我认为直接用测量误差作为不确定度分量的数值计算是扩大了此不确定度因素的影响程度,应该是按保守的均匀分布估计万用表测量电阻时的示值分布,取k=3^1/2,则uB=0.04 kohm/3^1/2。
“用螺旋测微仪测量出的几组数据又该如何求b类不确定度?“
我没有见过你提到的书,不知道如何回答。
我会告诉你我让你说晕了么+_+……。。大神,求qq聊吧。。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仪器上应该有说明书,按说明书给出的允许误差除以根号3,就可以得出B类标准不确定度,\7测量仪器误差的意思应该是测得的值减去标称值
做个物理实验就算是有说明书也不可能给你看呀,,呃只是一般的学僧,大哥~
扫描下载二维码您现在的位置: >
会员咨询:010-
技术咨询:010-
展会合作/友情链接:010-
传真:010-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彩和坊路10号(1+1大厦)5层(501-506)
深圳分公司电话:1 传真:7 邮编:518118 地址:深圳市龙岗区吉华路393号英达丰科技园A栋4层
Email:(使用时请把#换成@)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10m钢卷尺示值误差测量结果不确定度评定.doc6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文档加载中...广告还剩秒
需要金币:50 &&
10m钢卷尺示值误差测量结果不确定度评定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钢卷尺示值误差测量结果不确定度评定报告
1.1测量方法:JJG4-1999《钢卷尺检定规程》。
1.2环境条件:温度(20±5)℃,相对湿度≤75%。
1.3测量标准:标准钢卷尺。
Ⅰ级标准钢卷尺最大允许示值误差为±(0.03+0.03L)mm
1.4被测对象:钢卷尺。Ⅰ级钢卷尺最大允许示值误差为±(0.1+0.1L)mm;Ⅱ级钢卷尺最大允许示值误差为±(0.3+0.2L)mm;本文以10m钢卷尺为例,即而得出不同规格钢卷尺的示值误差测量结果不确定度。
2.数学模型
式中:ΔL―钢卷尺的示值误差;
Δe― 5~10m段钢卷尺在标准钢卷尺0-5m所对应的偏差读数值。
3.输入量Δe的标准不确定度的评定 输入量Δe的标准不确定来源主要是测量重复性引起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项u(Δe1);校准钢卷尺时人眼分辨率引起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项u(Δe2);标准钢卷尺示值误差引起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项u(Δe3);拉力误差引起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项u(Δe4);线膨胀系数不同,当温度偏离标准温度20℃时引起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项u(Δe5);被校准钢卷尺和标准钢卷尺各自线膨胀系数有不确定度,当温度偏离标准温度20℃时引起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项u(Δe6);钢卷尺和标准钢卷尺温度差引起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项u(Δe7)。
3.1 测量重复性引起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项u(Δe1)的评定(采用A类方法进行评定)将被校准钢卷尺安放在检定台上,使其与标准钢卷尺平行,并使被校准钢卷尺5米处和标准钢卷尺零位对齐,然后读出10m处示值误差,作为一次测量过程。重复上述过程,在重复性条件下连续测量10次,得一测量列为:000.3;000.2;000.3;000.2;000.3 平均值 10000.3mm 单次实验标准差
u(Δe1) s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示值误差 不确定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