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德育的四个基本方面和现代德育的四个基本方面

德育论文_浅论传统德育对现代德育的启示-疾风资料库
德育论文_浅论传统德育对现代德育的启示
发布时间: 00:05&&&&发布人:
浅论传统德育对现代德育的启示
自有人类社会以来,人们为了协调相互关系,维系种族延续,便逐渐形成了许多社会规范和行为准则,这就有了最初的道德。到了阶级社会,统治者为了维护其统治,制定了更多的道德规范并以此作为标准去培育人才,从此,协调人际关系,维护政治统治,便成了德育的核心和实质。一、传统德育观对现代德育的启示中国古代典籍中“文化”一词的含义与现代西方文化学的“文化”概念是大不相同的,中国古代典籍中的“文化”与德育密切相关,是“教化”的意思。中国的传统教育,在本质上是一种以培养君子贤人为目标的教育,传授知识技能只是进行道德教化的手段和途径。在中国的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中,道德是至高无上的。因而儒家强调自天子以至庶民,都应该以“修身为本”,甚至于把“修身”与“齐家、治国、平天下”并列,强调其必然的内在联系。尽管现代教育不再以培养君子贤人为目标,而是以培育现代化人才和高素质公民为己任,但现代教育倡导的“教书育人”这一根本宗旨却与传统德育一脉相承。“育人”需要“教书”,而“教书”更需要“育人”。迷失了“教书育人”这一根本宗旨,“教书”便失去了“育人”的意义。“修道之谓教”,教化的目的在于“修道”,而现代德育就必须强调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大道”。今天,学校德育作为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内容已摆在了应有位置。但是,单纯的道德和政治说教是空洞乏力的,德育的生命力在于施教者和受教者的紧密配合,同时还需要适宜的道德环境和政治气候。传统德育注重师道,强调“身教大于言教”,现代教育虽应扬弃“师道尊严”,但依然要强调“为人师表”的巨大作用。因而应尽快提高教师队伍自身的整体素质,避免目前德育中“教而不育”的弊端。特别是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更需要我们把握传统德育的合理内核,使现代德育立足学校并走出学校,影响社会。道德教育过程实质上是将社会道德内化为个人道德的过程,反过来,个人道德也需要适宜的德育环境和社会氛围来滋润,需要得到社会和群体的认同。总之,为构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我们进一步提高现代德育地位,并把现代德育多渠道、多层次、多维度地渗透于整个社会及个人发展的全过程之中。二、传统德育中的价值取向对现代德育的启示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两大基本价值取向,根深蒂固地、久远地影响着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念,从而也直接制约和影响着现代道德教育。要进行规范的具有民族特色和符合科学发展观的现代道德教育,需要研究传统德育中的两大基本价值取向及其对现代德育的启示。一是“义”与“利”的价值取向。孔夫子云:“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孟子更将“义”与“利”对立起来,他对梁惠王说:“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汉代大儒董仲舒也说要“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记其功”,于是后人也将“义”和“利”对立起来,这未免失之偏颇。其实儒家经典《易传》中早就说过:“利者,义之和也。”孔夫子虽云“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但其又云“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后世儒家中也有反对义利之辨的,如南宋叶适批评董仲舒说:“即无功利,则道义乃无用之虚语耳。”日本近代的“实业之父”涩泽荣一提倡“士魂商才”,他认为:“道德和经济本来是并行不悖的,然而由于人们常常倾向于唯利是图而见利忘义,所以古代圣贤极力纠正这一弊端,一面积极提倡道德,一面警告非法谋利的人们。后来的学者误解了孔夫子的真正思想。”其实,“义”与“利”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缺一不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也只有“义利合一”,两不偏废,才能使个人遵循道义发财致富,才能使人民富足、国家强大、社会和谐。当一个社会处于转型时期,制度法规尚不健全,就为个人非法牟取暴利留下了巨大空间。今天的市场经济本身更是以契约、诚信为基础的,如果没有道德的依托,市场经济的架构最终将无法完善起来。在这种情况下,加强道德自律教育、培养坚定的道德信念更具有实际意义。“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传统德育虽讲究“义以为先”,但实际上也是在自觉追求一种高尚的目标:既有精神生活的丰富性,又有物质生活的充实感,绝非只讲牺牲不讲获取。“德不孤,必有邻”“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但是,传统德育在这里强调的是一种高尚的自觉的行为,是以每个人的内心率性需要为前提的(率性之谓道)。在现代德育建设中,也要使道德成为个人自觉的内心需要。而科学合理地对待“义”与“利”的辩证关系,的确是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协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迫切需要。二是“进”与“退”的价值取向。古人遵循着“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准则,其实质意味着在人生处世方面,传统德育具有双向选择的功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任重而道远,在现代道德建设中,更要扬弃地继承传统德育的双向选择功能。首先要保持基本的“独善其身”的品质,同时更要进一步提倡“兼济天下”的行动。譬如在汶川大地震的社会救援中,从各个不同的方面充分体现了当代中华儿女“独善其身”和“兼济天下”的高尚品质,彰显了中华民族具有高度凝聚力和典型时代特色的道德风采。所以,扬弃地继承传统德育的双向选择功能,既鼓励人们洁身自好修身养德,成为高素质之公民,更鼓励人们自强不息创业奋进,对繁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强化现代道德建设,创造丰富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责 编 辛 欣)
论中职德育课堂心理环境的优化
摘要 本文结合当前中职德育课堂心理环境的现状,从教师的角度分析了影响课堂心理环境的诸种因素,并提出优化德育课堂心理环境的对策。关键词 中职德育 课堂心理环境优化所谓课堂心理环境,从教育环境论的角度讲,就是指在教学活动中,能为学生所觉察和感悟到的,并影响学生认识、情感和学习行为的课堂教学气氛。课堂心理环境的实质是一种社会心理环境,由教师的教学行为、师生之间的关系以及学生共认的规范和价值观等决定。从性质上分,课堂心理环境可分为积极心理环境和消极心理环境。本文试从教师的角度探讨如何优化中职德育课堂心理环境。一、中职德育课堂心理环境现状新课程改革使中职德育课有了更为宽阔的空间,内容更为拓展,教学手段和方法更为灵活,课堂教学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但随之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和困境。困境之一就是课堂心理环境常常处于一种消极状况,从而影响了思想教育、人文教育的有效性。主要表现为:(一)心理体验不够。缺少感情德育课主要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心理健康、社会交往等方面的培养教育。它更注重心理体验,而不像自然科学、数学等学科那样知识性很强。新课改后,课堂教学心理体验环节的设计难度较大,人文素养的提高更多停留在“说”的层面,情感的碰撞、心灵的感悟较为缺乏,难以激发人的情感,课堂上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缺乏感情交流。(二)主体参与不足,被动消极新课改后,虽然教学内容有所更新,更加贴近生活,但教师的教学观点、方法依然陈旧,在教学形式上虽采用了说、演、展、议等形式,但仍嫌机械,学生的主体性并未得到充分发挥,他们仍然是消极被动的。二、造成课堂心理环境不佳的教师因素造成目前中职德育课堂心理环境不佳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教师仍是主要因素。笔者通过课堂观察、学生座谈会和问卷调查等形式,对德育课教师的心理因素、教学行为等进行调查分析,以找出导致课堂心理环境欠佳的具体原因。表1反映,教师在教学工作中急功近利的心态较严重,这导致他们对学业成绩有差异的学生,采取了截然不同的态度,使一些学生对他们敬而远之,造成师生关系的对立。同时。表1还反映了一些教师有明显的“教师中心”的权威观念,教学单向传递,缺少交流互动,学生的愿望、要求和情感均受到压抑。此外,从表1还可看出部分教师心理素质较差,易受不良情绪的干扰,使课堂心理环境压抑和沉闷。三、优化德育课课堂心理环境的对策从教师的角度来看,优化德育课堂心理环境,可采取以下对策:(一)培养高尚的师德,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教学观热爱学生是师德的核心,是教师个性品质的集中体现。这种情感不是出于本能的舔犊之情,也不是父母对子女那种爱的迁移,而是师德的体现。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对学生无条件地予以积极关注,即对学生应尊重、理解、关心,应以平等、真诚的态度对待学生,对所谓差生应给予更多的关爱和宽容。既关注学生的目前状况,又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对学生的爱是教师的一种心理意向,也是一门艺术,讲究爱学生的艺术也是优化课堂心理环境的基本要求。同时,教师还应牢固树立学生主体的观念和素质教育的观念。对于学生来说,教师不只是传道、授业、解惑的知识传授者,更应该是开发学生潜能、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关心、学会合作、学会负责的促进者、协助者和引路人。现代学校教育重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课堂教学不仅应发展学生智能,而且应发展学生的非智能素质;教师不仅应以自己的智慧来点燃学生的智慧,而且应用自己的情感和人格塑造学生的健康人格。优化课堂心理环境的重点应放在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的发展上。(二)形成健康的心理,提高自我心理调节能力课堂教学是一个教师与学生之间心智和情感交流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的情绪状态,直接作为课堂心理气氛感染着学生,影响着学生的思维和情感方式,对学生的心理品质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正如美国心理学家鲍德威在研究了73名教师和1000名学生的相互关系后所说:“情绪不稳定的教师很容易扰乱学生的情绪,而情绪稳定的教师会使学生的情绪趋于稳定。”随着社会变革、生活和工作节奏的加快,教师自身也会常常处于焦虑和紧张状态。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情绪和行为是千变万化的,常常会出现教师意想不到的新情况和偶发事件,这就要求教师提高自我心理调节能力,能够根据变化来调节自己的情绪,进行恰当、果断的处理,这本身也是对课堂心理环境的一种把握。(三)应培养基本的职业智力个性品质教师应培养基本的职业智力个性品质,包括:(1)观察能力。学生心理状况和问题的发现,学生思想的变化,都需要教师有较好的观察力,否则就谈不上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有效引导,也谈不上自我体察,从而难以及时调整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无法与学生展开良好的互动。笔者认为,教师如果缺乏观察能力。那么,其教学将会是茫目的、无效的。(2)良好的思维能力。教师思维的流畅性、条理性和系统性是对学生学习心理的影响非常大。如果一名教师的思维断断续续,讲课条理紊乱,那么,即使课程再诙谐、再生动,也不会使学生获得发展,学生也不会买账。(3)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与表达能力是两回事,虽然一个人的言语过程实际上是其思维特点的“直观化”,言语反映着思维。但是强调语言表达能力,重点不在正确的发音和标准的普通话,也不在于选择恰当的词和句子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而是其表达过程的严密性、逻辑性和清晰度。语言表达能力是影响教师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茶壶里煮饺子”或“辞不达意”的人,无力胜任教师的职务,也无法给学生营造和谐的课堂心理环境。(责编 何田田)
论网络环境下的人性化德育
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使学校的德育工作走向了多元化,网络不仅已成为德育的必要手段和工具,更重要的是已成为一种能够对学生产生持久、深远影响的德育环境。网络环境下的德育完全打破了传统德育强行灌输的模式,学生成为道德自主构建的主体性存在;改变了传统德育脱离学生生活和社会现实的封闭状态,为学生提供一个更为广阔的道德实践空间。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网络环境下的德育更能使教育与人的和谐发展融为一体成为可能,有助于实现德育的人本回归。德育的出发点是人,归宿点也是人,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构建人性化德育理念,让学生在开放性的网络环境中得到全面、生动、自由的发展,应是网络教育功能的真实凸显和网络教育的真实追求。一、利用网络环境实现师生间的平等“对话”德育实质上是教师与学生之间或者说人与人之间的对话。这里的对话是指师生双方各自的精神敞开和彼此接纳,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精神平等和沟通。长期以来“应试教育”、师道尊严和教师中心等传统思想在教师头脑中根深蒂固,致使德育工作中教师与学生处在不对称、不平等的地位,师生间关系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单向传递关系,平等“对话”缺乏应有的思想基础。此种师生关系反映到网络德育中,就会造成传统德育的“人灌”演变为网络环境下的“网灌”,网络资源建设和网络德育实施只是传统德育简单说教、强行灌输的翻版,网络技术的支撑难以产生应有的效果。有不少德育工作者认为网络德育更多地表现为学生与计算机的人机对话,师生双方处于准分离状态,实际上这并非网络本身所固有的缺陷,而是传统的物性化、非人性化德育理念在进入网络时代条件下的一种新的表现形态。网络具有开放性、交互性和隐蔽性,可以为师生提供相互了解、相互沟通、进行心灵对话的互动平台。学生可以通过QQ、E-mail、网上心理咨询室等多种私密性较强的方式,在师生互不见面的情况下把自己在公开场合难以表露的心里话告诉老师,使教师能够走进学生的心灵深处,准确把握学生的心理状态,在德育活动中透过学生表面的道德行为分析其隐藏于背后的深层的心理原因,包括学生正常的和正当的心理需求,从而使自己的德育工作更具有人情味、人性化,易被学生所接受;教师也可以登陆班级博客、校园BBS深入到学生中去,实现与学生的“零距离”接触,通过与学生网上交流增进师生感情,消除心理隔阂,了解大多数学生思想动向和精神需求,从而使德育工作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从办公室到网络,教师工作环境的变化体现着教师地位的主动下移和民主平等理念的建构,也是由“目中无人”的传统德育到以人为本的人性化德育的转变。二、利用网络环境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人文关怀德育是培养人的活动,德育的目的应该是人,是需要关心、需要呵护的正在成长发展中的学生。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在于如何热爱学生”,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特别是在德育工作中,应彰显人文精神,给学生以人文关怀,为学生创造一个充满真情、充满温暖的德育氛围。网络德育中,教师虽然不能直接面对学生,但由于网络的远程性、非线性及其交互的随机性,可以使得人文关怀变得更为亲切、周到,含义变得更为广泛,网络给学生的不再是空幻的虚无的感觉,而是变得温馨,富有人性化,成为学校德育工作有效开展的重要的载体。网络在对学生人文关怀方面具有区别于其他德育手段和工具的独特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突破时空限制。教育场所不再局限于课堂和校园,学生可以通过网络随时随地得到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二是贴近学生生活。方针政策和道德规范宣传、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普及,都可以与学生生活中的人和事联系起来,并以文字、图像、动画、声音等数字化信息呈现在网页上,具有较强的情境性、趣味性,使师生双方都意识到德育就存在于现实生活中。三是拓宽了服务渠道。学校采取主动关心学生的姿态,在有关的网页上征求学生对学校各部门工作和服务的意见和建议,接受学生的监督,及时进行决策更新和教育方式方法的改进。三、网络环境下实现学生德育的主体性在传统的德育活动中,教师拥有制度化的权力,规定着德育的内容、方法和步骤,而学生只能被动地服从和接受教师的安排。而在网络环境下,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突出,自主意识高度发挥。一方面,在网络中没有等级差别和上下级关系,有的只是设备和技术上的差距,每个人都是平等的主体;另一方面,网络环境所带来的道德要求更多的取决于自主的约束,需要学生“自己管理自己”、“自己对自己负责”,尤其是网络让人们实现了信息资源的共享,面对丰富的、多层次、多渠道的网络信息,主要的还是依靠学生自己去辨别、去挑选、去占有,具备道德自主构建能力和自主免疫能力对于每一个学生来说不仅必要更显得重要。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在为德育工作提供机遇和条件的同时,不可避免地也会为德育工作造成强有力的冲击,产生负面效应。网络环境下师生的准分离状态和在线网民身份的隐蔽性、不确定性,极易导致教师主导作用的缺失,从而引发学生主体作用的异化。主要表现在:网络和其他新诞生的媒体一样,不可避免地伴随着混乱和无序状态,要经历一个由自在到自觉的过程。网络信息内容复杂、良莠不齐,科学与谬误同在,真理与诺言并存,造成学生思想迷茫,无所适从,加之学生自我约束能力不足、道德规范能力不强,易让学生放纵自己,为所欲为。弱化了道德规范的权威性。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学生的道德行为要受到道德规范的支配和约束,违背道德规范的行为会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而在网络世界中,人与人的交往通过计算机来实现,具有虚拟化和间接性的特点,受现实规范约束的学生就会在网络空间寻求自己心灵的寄托,从而使现实的道德规范权威性弱化。在网络上网民并不暴露自己的真实姓名和身份,每个人都只是一个符号,再加上尚无有效的网络监督机制,导致上线学生责任感减弱或缺失,道德自我约束能力降低。网络为实现学生德育的主体性创造了条件,但要真正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仍然离不开教师的主导作用。如果教师放弃自己应尽的监督、管理责任,对学生放任自流,不管不问,不仅有悖于职业道德,更与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相去甚远。1.正面引导网络道德教育已成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十分艰巨和迫切的问题。正面引导是网络道德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德育工作以学生为本、立足于学生发展的人性化体现。教师要采取积极的防范措施,主动对网络信息进行过滤,尽可能让学生接触积极、健康、向上、有益的信息;指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包括恪守网络道德规范,培养有益的网络道德行为,进行健康的网络交往,养成自律精神,自觉避免沉迷于网络等等。这就要求教师做到:与家庭、社会各方面教育力量取得联系,共同对学生的网络行为进行监督、管理。2.教会选择信息的多元化及接受信息渠道的多样化,要求道德教育必须从“教会顺从”向“教会选择”转变。网络社会是一个无中心的资源共享的社会,各种道德的、非道德的甚至反道德的信息充斥网络空间,教师必须教育学生学会选择,明辨是非,分清美丑,选择和利用对自己的发展有价值的信息,这样在复杂的网络环境中才不致偏离道德的轨道,才能促进自己的个性和道德品质在网络环境中得到和谐的可持续发展。教会选择,就是助人自助,帮助学生学会做网络的主人,使他们的主体性在网络环境中得以最佳发挥。当前,网络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特别是在各级各类学校教育中,德育离不开网络,网络也离不开德育。在人性化德育理念构建层面上,网络具有区别于其他媒体而所独有的特点、功能和优势,有助于推动学校德育工作由教师中心向学生为本转变,由物性化向人性化转变,从而使学校整体的德育工程真正地成为“良心工程”。参考文献[1] 张志松.网络环境下教育取向问题.中国远程教育,2005(7).[2] 刘建文.正面引导: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卫生职业教育,2007(18).[3] 梁峻荣.建构网络环境下的学校德育教学新模式.中学思想政治教学网.[4] 颜晓丽.网络环境下学生道德选择能力的培养.教育探索,2003(6).[5] 张江英.思想政治课教学呼唤生命色彩.教学与管理,2005(7).[6] 高雁北.论现代网络环境下学校的德育工作.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7] 刘平秀.新世纪德育人性化的走向.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8] 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56论德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论德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素质教育是个系统工程,要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水平,不仅要加强对学生的文化和知识教育,更重要的是切实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即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纪律教育和法制教育。德育在素质教育中起导向、动力和保证作用,为智育、体育和美育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也为学校教育和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思想政治保证。有了这样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青少年学生就会自觉严格要求自己,刻苦学习,加强锻炼,在人生的发展道路上始终坚持正确的方向,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因此德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下面我就从素质的整体性、挖潜性、实践性、发展性四个方面谈一谈德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一、素质教育的整体性要求德育工作要着眼于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素质教育从人的全面发展出发,始终把人的素质看成是一个可分割的整体。素质教育认为,人的素质不是单—的,而是由多种具体素质构成的,如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能力素质、心理素质等。人的素质是诸多具体素质的统一体,各种素质之间既可以相互制约、相互影响,也可以相互促进。因此,素质教育赞同在人的素质全面发展基础上,有所侧重。毫无疑问,德育工作主要功能是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但学生的素质又是由多种具体素质构成的整体。大量事实证明,如果德育工作只注重学生思想品德素质,忽略了其他素质,就很难达到提高学生思想品德素质的目的。思想品德是社会文化素质中重要内容。而思想品德中诸多成分又都是心理的内容,思想品德素质的提高依赖于心理素质的提高。在这一点上,我们可以从心理成分中的性格与思想品德的关系上得出结论。性格是个性结构中表现最明显,也是最重要的心理特征。性格有优劣好坏之分,这是因为有些性格导致的行为危害社会、集体和他人的利益,而有些性格导致的行为则维护社会、集体和他人的利益。性格与一个人的思想品德不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包容,而且它标志着一个人的思想品德水平。良好的性格,如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助人为乐、遵纪守法,自制果断、乐观热情、开拓进取等,有些是形成先进思想和优秀品德的基础,有些则是它们的具体内容。不良的性格,如狂妄自大、残忍暴虐、居功自傲、自私自利、胆小怕事、怯懦自卑、畏惧困难、悲观厌世等,这有些是它们的具体内容。由此可见,青少年学生如果不具备良好的性格,就很难形成先进的思想和优秀品德。二、素质教育的挖潜性,要求教师德育工作要强化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教育的重要任务之—,就是要求教师要通过科学的教育方式和方法,把学生这种潜能激活,使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进而有效地促进学生智能的迅速发展。同时,德育工作的过程,实际是班主任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作用的和谐统一。班主任作为思想品德教育的领导者、组织者,担负着“传道、授业、解惑”的使命,具有主导作用。然而,班主任的主导作用能不能有效地发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作为教育过程中的积极性,这种积极性的集中体现就是学生在班主任的引导下,能够自觉、主动地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改造和自我管理。几年来班主任的工作实践使笔者体会到只有加强学生自我教育能力,才能使思想品德教育收到好的效果。充分发挥学生自我教育的功能并不是忽视班主任的主导作用,而是对班主任的主导作用提出更高的要求,它要求班主任要帮助学生树立人生理想和追求,增强自我教育的自觉性。同时要求班主任要掌握学生的思想实际,引导他们敢于正视和承认消极自我和不良的表现,并引导他们刻苦学习,真正掌握先进思维的实质及其时代价值,使学生不断向着积极健康的自我发展。三、素质教育的实践性,要求德育工作要注重“知”与“行”的有机统一 素质教育是知识与能力的并重,强调知识是能力的基础,它要求学生要掌握渊博的知识;同时,又强调知识并不等于能力,必须实现知识向能力的转化,这—点对学生极为重要。如果把知识与能力统—的要求迁移到思想品德教育上来,就是“知”与“行”的统一。但这里所说的“知”是学生对政治、思想、道德等方面的认识,而“行”是学生在正确思想的指导下在实践中所表现出来的良好行为习惯。科学的人生价值观,既强调“知”,更注重“行”是“知”“行”的统—,因此,思想品德教育必须把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作为直接对象,在各项实际活动中注意培养学生的优良品质。学生良好行为习惯是长期规范养成的结果。学生行为习惯发展的一般规律是强制——自觉——自动,强制就是要按照中小学生的行为规范和各项规章制度严格要求一丝不苟,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没有规矩不成,有了规矩不严格要求也不行,只有把规范和严格要求统一起来,才是真正意义的养成。四、素质教育的发展性,要求德育工作要努力培养学生品德修养能力素质教育既是今天的教育,更是面向未来的教育。素质教育依据今天人类知识的迅猛增加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强调人不仅要有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广博知识,而且必须有不断更新知识,不断完善自我知识结构的能力,这样,素质教育就形成了“终身学习”的新概念,也就是说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人,无论在学校,还是走人社会都要不断地学习。这一点对现在的学生来说更为重要。素质教育这一可贵的思想,应用在德育工作上,就是既要关注学生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的解决,更要注重对学生品德修养能力的培养。品德修养能力是指学生对新思想的学习、分析、理解、概括和消化的能力,同时也是指学生对错误思想的认识、批判、抵制和否定的能力。学生的思想品德随着社会环境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它是一个发展的动态过程,因此,德育工作要立足长远,在满足学生现实需要和未来发展上下功夫。总之,素质教育的真谛,在于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青少年时期是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这时学生的可塑性最强,学校教育应帮助他们获取一生享用的东西。学校教给学生的不应仅仅是知识技能,更应是一种信心,一种做人的准则,一种支持你足以走完以后奋斗道路的强大精神动力。从这个意义上说,知识的传授、智力的教育,只是教育的部分使命,而非全部意义。教育所肩负的更为重要的使命是陶冶性情,铸造健康饱满的人格,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素质,加强公德心,社会责任感、职业伦理和职业精神等方面的教育。而要实现教育所肩负的更为重要的使命,就需要对青少年学生进行德育教育。通过德育教育,使学生建立起自信心,充满热情,富有合作精神,拥有积极的心态,永葆进取心,热爱祖国,热爱入民。
论学校立体化德育体系构建
德育教育是素质教育之基,素质教育关乎人的终身发展和民族素养。然而什么是德育教育?叶圣陶说,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但审视学校德育工作现状,则不难发现学生的生活习惯、学习品质、情感意志尚不能完全满足现代公民的道德素质需要,学生缺乏“常识”而非“知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教育的“投入”与“产出”不成正比的现象,通俗地说,是因为我们生存的空间已然不是旧有的家园,但德育教育却固守着传统的方法;我们生活的时代已进入后工业时期,但德育教育理念却停留在农耕时代。科学地讲,是因为德育目标的错位,德育方法的缺位和德育主体的越位。所谓“德育目标的错位”,是指把本应定位于培养合格公民的德育目标,有意拔高为培养“圣人”。试想,在一个民主、开放的社会,在一个人人参与创造未来的时代,这样的目标定位必然将德育置于进退维谷的境地。“德育方法的缺位”是说学校德育方法没有与时俱进,缺乏有效手段,往往除了居高临下的道德灌输外便束手无策。本来,“灌输”作为一种方式无可厚非,如果把它当作一种主要甚或唯一的方式就值得商榷了。再次,是“德育主体的越位”,教师习惯“包办代替”,充当了本不该充当的主体角色,这就正像裁判员充当了运动员之后的情形一样,“裁判员”驰骋赛场,而运动员则只能在赛场边旁观,当起了啦啦队。不容乐观的学校德育实效,概括地说,是由于学校德育或多或少迷失于功利主义的考量,受制于工具理性的思维,局限于知性德育的方式,疏离于生活本质的内容。基于学校德育现实以及对学校德育的如上思考,我们力图在理论与实践的双重层面建构立体化德育教育体系。德育的主体化是指在德育的组织和实施中,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让其对自然充满丰富的想象,对社会怀有诚挚的情感,对生活秉持诗意的态度,从而优化其人文品质,使他们的内心世界变得更加辽阔、更加深远、更加清醒、更加充实。也就是说,德育过程主体化就是在德育过程中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鼓励学生自主,培养学生自律,激励学生自强。首先是鼓励自主。开展全校性的“我的青春我作主”的班团活动,倡导学生自己管理自己,自己约束自己。班级建设、寝室文化、课外活动,凡是学生自己能组织好、能做好的事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做,老师不搞“包办代替”。其次是培养自律。培养学生主体意识,提高学生自律能力是激发学生内部活力的有效方法。一是重视制度建设,提高自律能力。建成“一个标准”“两个办法”“三项规范”的制度体系。根据学生认知水平发展的规律,实现了德育内容系列化:确定高一重点进行文明行为养成教育,高二重点进行道德法制教育,高三重点进行理想前途教育。二是落实干部职责,提高自律能力。我校在学生自荐——老师推荐——竞聘演说——投票选举的基础上综合评议,讨论产生学生自我管理机构——学生会。以学生会为龙头,以各班班委会为基础,组建各类检评小组,对卫生、纪律、文明、安全活动等,随时检查通报,从而大范围提高学生的自律能力。三是通过学生自我评价,进行自我改造,自我陶冶,自我锻炼,自我修养。通过开展“激扬青春、放飞梦想”系列讲座和“健康生活,和谐发展”为主题的系列教育活动,高中生美丑标准的讨论,向不文明行为挑战等活动,使学生的行为逐步从他律走向自律。再次是激励自强。我校为激励学生自强,设置各种磨砺情景。新生报到首先进行为期两周的军训,让学生在训练过程中唤醒自强意识;成立SPA校园体育俱乐部(School P.E Association),模拟NBA管理模式,实行会员管理,规范操作程序,定期组织竞赛,培养团队精神,鼓励拔尖;深入农村德育基地、神农架林区进行“野营拉练”,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春秋两季举行年级远足活动,在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和坚忍不拔的毅力的同时,拉近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心理距离;举办“校园吉利斯”活动,设立“超越奖”,以“放弃者永不成功,成功者永不放弃”作为“超越奖”的核心价值观,以期激励学生超越对手超越自我,唤醒学生的竞争意识。德育实践证明:只有早放手才能早独立,只有早当家才能早成熟,只有在当家做主的实践中才能促使学生主体性发展,锻炼未来的“当家人”。我校的“德育课程生活化”课题研究和“德育生活化”工作方式是针对传统德育工作“居高临下的道德灌输方式”,“过于抽象和理性的目标定位”,“理想高尚、行为失范的现实悖论”提出来的,旨在打破德育工作困局。德育课程生活化,就是秉承卢梭、杜威、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大教育观,以生活为中心,开发利用富含价值引导功能的现代生活资源,通过主体道德生活实践,促进主体道德自律体系的自主建构,通过生活进行教育,通过教育学会生活。也就是,德育以生活为起点,德育在生活中进行,德育最终回到生活。在生活的历练中,让学生在学校做一个有个性、会学习、知荣辱的好学生,在家庭做一个有孝行、会自理、担责任的好孩子,在社会做一个有教养、会合作、守公德的好公民。简言之,即联系生活实际,关注生命需要,顺应生活本真,导游生活旅程。德育生活化课程以班级、寝室作为德育教育主阵地,大力推进班级文化建设,鼓励学生制定班训、班歌、班规,设计班徽、班旗,培植班级文化,充分发挥全体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个性鲜明的班级文化特色;开展“五A寝室”、“示范寝室”创建活动,让学生把寝室提高到“生活课堂,人生考场”的高度来认识,引导学生给寝室命名挂牌,规范物品摆设,建设个性化寝室,从而养成学生文明生活习惯,培养学生生活自理能力和团结合作精神,逐步达到学生慎独自律的目的。同时,致力构建多方位、立体化的德育教育阵地。一是创办业余党校。开展党的基本知识、党的基本理论和党的基本纲领教育。二是组建以社会知名人士、学生家长、学校领导及教师代表三结合的家长学校,制定了培训方案,规定了授课内容。三是大力开辟校外德育教育基地。近年来,我校先后建立了县武警中队、消防中队、兴发集团、天星集团、昭君村、青华村、敬老院、兴山特校等8个校外教育基地。让学生走进军营,体验军人雷厉风行的优良作风;让学生走进厂矿,实现知识向能力的转化;让学生走进乡村,贴近“三农”,亲身感受农村生活;让学生走进社区,感悟现代公民的责任与义务。四是开办“一中论坛”“道德讲堂”,用身边的人说身边的事,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德育生活化的实施方式,可以概括为“体验动情”“交流明理”“活动育人”三部曲。第一,“体验动情”将“枯燥的说教”转化为“情景体验”,让学生在“体验”中“动情”。例如,严格升旗仪式,营造静穆气氛,让学生在这样的情景中感受庄严和崇高,从而唤醒爱国之情。请家长到校讲述他们生活的艰难,赚钱的辛苦以及“望子成龙”的心切,让学生在这样的情景中感受生活并非总是充满浪漫色彩,从而唤醒他们热爱父母、立志成才的感情。第二,“交流明理”,让学生对生活中的事件充分发表意见,对道德知识产生深刻的认识。我们每周提供一个生活的话题供学生交流讨论,如“垃圾桶中的馒头”,“花园草坪中的纸屑”等。第三,“活动育人”。依附活动载体,全面开展“健康生活,和谐发展”“文明伴我成长”的系列教育活动。升旗仪式、国旗下讲话、年级训导会、主题班会、专题报告会、演讲比赛、“道德法庭”等成为常规教育活动。定期开展一年一度的“体育艺术节”、“科技文化节”活动;举办文艺晚会,进行趣味实验,展览创造发明,、撰写科学论文,开办知识讲座,让学生在活动中展示自我,认识自我,修养自我;开展“激情跑步,疯狂读书”“教师节献词”“国庆赛歌会”“新年音乐会”“‘十小’竞赛”活动,让学生充分张扬个性,尽情放飞青春。学校制定了全国首部《校园生活教学大纲》,对“德育生活化”的阵地建设、教学内容、教材编写和教学方法做了系统的阐释。我校在立体化德育体系构建的过程中,学校德育工作逐步实现了三大转变:德育方式由封闭向全方位开放、由被动监管向引领成长、由他律向自律、由管制向自制转变;德育方法由空洞说教向活动感悟、由单向灌输向平等交流转变;德育内容由单纯纪律约束向多元文化渗透转变。
CopyRight&2012- AllRight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德育的四个基本方面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