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排机车车轮联动机构的车轮轴为什么是空心的

我的鞋米其林的!呵呵 (公路大排摩托车选胎手册)
以下内容主要关于两轮用轮胎,轮毂17寸以上,前胎宽110,120。后胎宽150-200的简单分析
&我不会解释概念也不会讲什么深奥的橡胶分子轮胎配方理论
以上如果看不懂,也没有兴趣的话可以不用向下看了 
&关于轮胎真是个有意思的话题,很多人都能说一点自己的见解,比如花纹多少和热熔半热熔,RE11和AD08,再比如米其林,我小的时候我爸就跟我说米其林软,固特异硬,所以米其林抓低好,固特异耐磨寿命长。后来石桥及其他品牌大举普及中国,这种说话就变成米其林软,其他咋样咋样的说法。
真的是这样么??什么胎什么熔不熔?
&90年代的中国实在车太少,当官都买奥迪,用的是米其林,企业都买日韩系,不知是否是这个原因才会有那种认识。总之影响我对轮胎的印象的形成全部是汽车,4轮车。自己的福克斯ST用的是固特异F1,没觉得多软多硬,没觉得熔不熔,但抓地和操控也相当不错。
&来日本后接触摩托车,深觉得这个东西实在太好,反观祖国倒有点跟当年的汽车情况比较像,人们认识哈雷,宝马,也知道他们做两轮车。但是大部分人还分不清摩托到底是烧油还是电,凭啥两轮比四轮的贵,凭啥两轮这么快,凭啥声音那么大这就不多说了。祖国在发展,我们都看得见。
公路用摩托轮胎(wheelbase over17")
在日本买这种轮胎就是5个牌子,参考数据就是4项: 干抓;湿抓;操控;耐用
先借用前辈的一张图,一张图就能看懂几乎所有公路胎
从右到左既是按照干地抓地排列,也是按照轮胎工作温度和暖胎速度排列
价格:(不含光头)最左侧为3000一套,最右侧1500左右最便宜的GPR1000多点
抓地强的胎对温度要求高,而且也只有在对应温度内才会发挥最好效果,有点像刹车。
有意思的是往往认为轮胎化掉了导致寿命就少,实际上如果热胎不暖就跑,抓地不仅差,磨损也更严重。也不是说只要是胎,热了就抓地强,拿一条AngelST加热完之后说不定会有反效果。总之,胎是根据使用的情况,和车型(主要是车重)来选择。跑车如果要升级自己的轮胎,向左升级就可。日本这有句话说,跑山够用的赛道也能用。但跑山的速度没有赛道快,也没有赛道激烈,用不到和赛道一样级别的胎。对于赛道而言升级轮胎对圈速的提升是有关键帮助的,日本做过这种极端的例子:同样是GSXR1000
K8,用AngelST和ROSSO2R在筑波赛道做比对,时间差是10秒以上。赛道以外,对于一般的骑行来说,用运动胎的GSXR1000和用摩旅胎的Hayabusa的差距主要在于人和车,而不是胎。同样Hayabusa也可以用高抓地的胎只不过肯定要比GSXR用高抓地胎磨得快。
另外,关于胎是熔还是不熔,只要你看见一台公路车的胎跑过的样子基本就可以判断这种胎属于哪个系列,然后再通过花纹确认自己的判断。反过来买车的时候也可以通过车型来大概了解自己的车胎。比如巡航车GTR,FJR用的是摩旅级别,跑车CBR1000和滑胎用的则是运动系列,一般新车或者二手车不会配到高抓地系列的轮胎,除非磨得需要换或相当相当幸运。热熔还是半热熔胎除了国内以外没怎么听过这个说法,只要是橡胶的胎原地画圈都会熔吧。
总之,说米其林好也是2CT以上的级别有抓地力,而要真正下场跑2CT也不够用。型号比品牌更有意义。
Metzeler(国内象牌?)简单介绍一下,估计大多玩4轮的人可能就这个品牌不知道,因为它只做两轮的车胎。这个牌子也相当有历史,德国公司,一战之前摩托刚诞生就已经成立,现属于倍耐力。(图为象牌K1,赛道后)
个人使用感想:
我骑过的车不多,大部分都是听有经验人的分享,先说自己用过的
VFR400 nc24 - Dunlop Roadsports
CB400SF - Dunlop Roadsports;Pirelli Rosso2
GSXR1000 K6 - 石桥BT-023;米其林2CT(现在)
都是运动级别的胎,我感觉最好用的是倍耐力,感觉偏软,压弯比较有信心。
2CT,胎温状况进入快,比较综合,不过现在已经6000Km即便暖胎后非常轻松就能烧后胎。
走行距离是衡量轮胎寿命的一方面,但是对于某些日本人一年可能就骑一两回的使用方式来说,
轮胎也是有时间寿命的,一般认为是3年左右,轮胎会老化变硬。
&对于不动轮胎的保养有几种方式!
1.把车子架起来不要让轮胎总有那一个面受压。
2.给轮胎缠保鲜膜,减少和空气接触。长期不动轮胎充气不要过满。
3.弄个车库避免日晒和雨水,总之就是减少和外界接触,并且保持最自然状态不要紧绷绷。
日本人观点如下:
赛道系列:
Dunlop Unbeaten
抓地很棒,但对温度要求高。据说在山路表现的很传说。
石桥 R10 (骑R1的野孩子目前练习用,YAMAHA 15R1)
抓地很棒,但前胎似乎磨损较快。据说其实力适合高等级赛道。
倍耐力 SupercorsaV2
比起抓地来说更抢眼的骑乘时的安心感,综合性能最强。
不论使用的场合,骑士或比赛内容都能发挥得很好。
MetzelerK1 K2
感觉比Supercorsa稍硬,损耗控制较好即便赛道后段发挥也能可靠发挥,
对于超新手来说,1000cc车似乎更合适。
赛道·跑山系列:
米其林 Powercup
抓地相当好,但长期高温使用损耗也是问题。
不太适合1000cc以上
倍耐力 Diablo rosso corsa
性能较综合,且对温度依赖不是很高,大部分人长期重复使用此胎,价格也还可以
1200cc以内?
Dunlop&α13
(R1等运动车能见度相当高)
暖胎后抓地相当好,暖胎前表现稍欠,1000cc以内
石桥 BT003
设计虽然有些老,但性能也可以,雨天表现也不错,
前胎磨损非常快,1000cc以内
运动系列:
倍耐力 Rosso2
综合指数高无缺陷,类似米其林Power3
1000cc以内
米其林 Power3
米其林代表作之轮胎,可参考Rosso2
米其林 2CT
据说无缺点,用过之后想继续用Power3?
总体感觉是不错,但没有倍耐力Rosso2那么有信心,胎稍微硬。
(我不是这么想,在换胎不会在用米其林)
MetzelerM7RR
介于运动和高抓地之间的性能,雨天表现也不差。
用于1000cc以上车,或长时间高温使用磨损稍快(好像所有胎都这特点)
MetzelerM5
比起600cc适合750cc-1000cc
适合同样为德国品牌的宝马中级运动车
Dunlop Roadsports
比较稳健中庸的轮胎,1200cc也能用
(VFR400用的时候印象比较平淡,只有’新胎‘的感觉。)
石桥 S20EVO
石桥风格的轮胎,没有什么不舒服的感觉,
骑风犀利的话磨损也快,前轮负荷重的车好像印象稍差。
石桥 BT016PRO
石桥风格,只是赛道或山路前轮磨损较快
摩旅级别:
抓地有点好的让心感觉不是这个级别的胎,但对应缺点是磨损比较快
1000cc以内
石桥 BT023
超级典型的摩旅轮胎,只不过磨损过30%之后性能衰减明显,
大型车(GTR,隼)等使用的话不激烈驾驶磨损也不是那么冥想。
倍耐力 AngelGT
600cc-1400cc重量级车都能用,磨损可以接受,轮胎也不那么硬。
运动性能也可以。
(陪耐力新推出,找罗西骑着MT09代言的一个重作)
米其林 PilotRoad4
弯道和耐磨都比较优秀,且平衡。
小排量车不是很激烈的话20000公里也能跑。
重量级车适合更耐久的GT版本
米其林 PilotRoad3
第一眼看会怀疑此胎是不是雨胎,确实纹路众多雨天性能优秀。
但也正是纹路太杂,似乎不太适用重型车,&←请点击
给1000cc的跑车用似乎能做到摩旅轻松,且相当耐久。
倍耐力 Angel ST
比较像GT,但抓地稍强更适合1000cc
Dunlop Roadsmart2
比较像Roadsports,性能均衡,比较符合日本人喜好,
女性骑士比较亲赖。
Metzeler Z8M
BMW重型车标配
Dunlop GPR200-300
日本摩托车配货小车专用轮胎,有点事便宜耐用(一套1000元左右不可思议的价格!)
驾校车也用这个。
最后添几个光头胎。
DUNLOP KR108 MotoGP系列
BRIDGESTONE RACING BATTLAX V02&
PIRELLI DIABLO SUPERBIKE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摩托车轴传动的优缺点
10:03:15&&
来源:威风堂机车网&&
类型:转载&&
作者:佚名&&
阅读(8015次)
相信很多车友心中都嘀咕过,链传动改称轴传动多好,避免了链条脱落的危险,也省去了更换链条、大小链轮的经济开支。我心中也不例外,可是事与愿违,轴传动虽然能带来一些好处,但是缺点也暴露出来了,且听我细细道来。
轴传动由于轴的转动方向垂直于车子的前进方向,旋转时会出现横向扭矩,使车子象轴转动的反方向倾斜。转速越高,这个力矩越大,所以轴传动不适合高速车,因为轴传动的车在急加速的时候会有一个不小的向右倾斜力,(听说只有摩托古齐有个什么技术可以反相抵消)对于对加速性能要求很高的车来说,如果采用轴传动可能一把油门,车子就要侧翻。所以跑车基本没有轴传动的。
而链轮的转动方向和车子的前进方向一至,产生的力矩只是使车头向上抬,对高速行驶影响不大。轴传动特点是经久耐用,制造成本高,材质要求也极高,加工难度较大.链传动特点是成本低,维护简单,不耐用。
目前国产轴传动车有长江750边三轮车和以前沈阳产的“航空50”采用的轴传动,听说重庆也出了一款什么车,质量不行。
摩托车的轴传动方式是由公司于1923年研发出来的,但是轴传动与链条和皮带方式传动相比时,它的动力耗损达到10%之多。因为被內部的万向轴给消耗了。
可是其平顺的动力传递及较长的保养周期和寿命,使得在轴传动机车中一样是个受欢迎的传动方式。
轴传动最大的优点是不会被拉长而需要调整轮距,无油污染基本上可以免维护,而且损耗小驱动效率高~! 但却没有链条的吸震效果,车身的震动直接传给骑士的身体.加大油门时后部有产生发转矩现象(转矩的反作用现象----急加速或急减速时车身会向轴传动旋转的相反方向倾倒).MOTO GP就没有人采用轴传动.而且轴传动相对链传动重~! 但今天己研制出新款的轴传动减倾的减震系统~!(由于轴传动两端都装有伞型齿轮,旋转时不会生产转矩的反作用现象~!)轴传动两端都装有伞型齿轮. xv400轴传动两端都装有伞型齿轮,所以旋转时就不会生产转矩的反作用现象~!链传动最大的优点是便宜适用性广。
(编辑:AK47)
发表我的评论
共0条评论&
(C)&2013摩信网&版权所有&重庆朝月文化传媒有限公司&&&&&502 - Bad Gateway
502 - Bad Gateway这趟列车刚刚开走,但是它马上回来~
5秒后自动刷新 ~~~~为什么北方的大排量摩托车全是日本的,为什么没有欧洲的车?
08-29 13:58|
最后访问时间:01-17 16:16
欧洲有名的作重机的厂商很少吧。我只知道有BMW和Ducati(好像标志也有吧,不敢确定)。不过你也知道宝马的摩托车有多贵了吧。中国一般人有那个钱应该会去买汽车了吧。我估计在国内可能卖不动吧。而且感觉宝马现在重心没有放在摩托车上。日本的重机虽然也挺贵的但是跟宝马比起来还是便宜不少的。Ducati可能在国内没什么知名度吧。像suzuki,yamaha,kawasaki这些很早就在中国卖了,在中国应该已经有了自己的市场了。欧洲的小一点儿的牌子想开拓市场可能也挺难的吧。 我一直都觉得摩托车还是 哈雷戴维森 和 宝马 比较经典。日本的做的虽然也不错但是感觉上还是差了一点儿,每家厂都差不多没什么自己的特色。
欧洲有名的作重机的厂商很少吧。我只知道有BMW和Ducati(好像标志也有吧,不敢确定)。不过你也知道宝马的摩托车有多贵了吧。中国一般人有那个钱应该会去买汽车了吧。我估计在国内可能卖不动吧。而且感觉宝马现在重心没有放在摩托车上。日本的重机虽然也挺贵的但是跟宝马比起来还是便宜不少的。Ducati可能在国内没什么知名度吧。像suzuki,yamaha,kawasaki这些很早就在中国卖了,在中国应该已经有了自己的市场了。欧洲的小一点儿的牌子想开拓市场可能也挺难的吧。 我一直都觉得摩托车还是 哈雷戴维森 和 宝马 比较经典。日本的做的虽然也不错但是感觉上还是差了一点儿,每家厂都差不多没什么自己的特色。 日本的东西在中国很畅销,不是吗? 原因在于中国人愿意买,还有就是日本的东西做的普遍认为,精致。不光是摩托车,汽车也是一样,本田、丰田、马自达、三菱、铃木、日产、斯巴鲁。 还有电子产品,比如 ,富士通FUJITSU、柯尼卡KONIKA、索尼SONY、JVC、松下PANASONIC、东芝TOSHIBA、奥林帕斯OLYMPUS、尼康NIKON 日本鬼子的东西不都是在中国生产的 啊。因为中国的劳动力便宜。做完以后在发回日本,换上名牌商标再在中国销售 到现在的,自行车,电动自行车。 …… 一是价格低廉 2是地理位置 可多渠道流入 小排气的照样没欧洲的,我也不知道为什么 就我从读书开始关注机动车至今的经验看,摩托车这个玩意,在西方是个奢侈品。呵呵。都是大人的玩具,你看德国出品的宝马的摩托车和自行车比国产的小轿车甚至都贵,美国产的哈雷,更是,一般是黑帮人士的坐骑。 从理性角度说,摩托车,这种交通工具的安全性能较低、耗油量大、环保差、噪音大。另外国外的汽车很便宜,二手车交易市场发达,交通便利,高速公路遍地。而摩托车一般都是用于山地地区,交通不发达的地方使用的。比如我们国家的重庆,以及生产摩托的,甚至都是重庆帮。 盛产摩托车的日本,也是山地较多,有发达的摩托车制造历史,后来逐步被我国的厂家超越。 全为个人见解,仅供参考! 也有,比如宝马,路上也很有几辆,但是欧洲的摩托车品牌相对较少,价格昂贵,维护维修成本很高,而且部件可靠性很差,小毛病很多!这也是制约欧洲工业发展的因素之一 ----欧洲的工业设计理念非常先进,但相对落后的制造工艺使之产品达不到先进理念的设计要求!! 欧洲有名的作重机的厂商很少吧。我只知道有BMW和Ducati(好像标志也有吧,不敢确定)。不过你也知道宝马的摩托车有多贵了吧。中国一般人有那个钱应该会去买汽车了吧。我估计在国内可能卖不动吧。而且感觉宝马现在重心没有放在摩托车上。日本的重机虽然也挺贵的但是跟宝马比起来还是便宜不少的。Ducati可能在国内没什么知名度吧。像suzuki,yamaha,kawasaki这些很早就在中国卖了,在中国应该已经有了自己的市场了。欧洲的小一点儿的牌子想开拓市场可能也挺难的吧。 我一直都觉得摩托车还是 哈雷戴维森 和 宝马 比较经典。日本的做的虽然也不错但是感觉上还是差了一点儿,每家厂都差不多没什么自己的特色。 日本的东西在中国很畅销,不是吗? 原因在于中国人愿意买,还有就是日本的东西做的普遍认为,精致。不光是摩托车,汽车也是一样,本田、丰田、马自达、三菱、铃木、日产、斯巴鲁。 还有电子产品,比如 ,富士通FUJITSU、柯尼卡KONIKA、索尼SONY、JVC、松下PANASONIC、东芝TOSHIBA、奥林帕斯OLYMPUS、尼康NIKON 日本鬼子的东西不都是在中国生产的 啊。因为中国的劳动力便宜。做完以后在发回日本,换上名牌商标再在中国销售 到现在的,自行车,电动自行车。 …… 一是价格低廉 2是地理位置 可多渠道流入 小排气的照样没欧洲的,我也不知道为什么 就我从读书开始关注机动车至今的经验看,摩托车这个玩意,在西方是个奢侈品。呵呵。都是大人的玩具,你看德国出品的宝马的摩托车和自行车比国产的小轿车甚至都贵,美国产的哈雷,更是,一般是黑帮人士的坐骑。 从理性角度说,摩托车,这种交通工具的安全性能较低、耗油量大、环保差、噪音大。另外国外的汽车很便宜,二手车交易市场发达,交通便利,高速公路遍地。而摩托车一般都是用于山地地区,交通不发达的地方使用的。比如我们国家的重庆,以及生产摩托的,甚至都是重庆帮。 盛产摩托车的日本,也是山地较多,有发达的摩托车制造历史,后来逐步被我国的厂家超越。 全为个人见解,仅供参考! 也有,比如宝马,路上也很有几辆,但是欧洲的摩托车品牌相对较少,价格昂贵,维护维修成本很高,而且部件可靠性很差,小毛病很多!这也是制约欧洲工业发展的因素之一 ----欧洲的工业设计理念非常先进,但相对落后的制造工艺使之产品达不到先进理念的设计要求!!
推荐问题:
网友都在找:
汽车侠相关问答
等待您来回答
旗下网站(C) 2014
账户或密码错误
下次自动登录
使用合作网站帐号登录
登录邮箱已被注册但未激活,激活邮件
已发送至您的邮箱:
按照邮箱中的提示完成激活
没有收到邮件怎么办?
看看是否在邮箱的广告邮件、垃圾邮件中
确认没收到,重新发送一封激活邮件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机车车轮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