砖混结构构造柱间距钢 80砖混楼房,垃圾道能否

2、主体结构工程
主体工程主要有后楼地下室,砌砖墙,现浇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圈梁、楼梯,安装楼板,楼板灌缝,进行分段分层流水施工。
(1)砌砖墙
1)施工前准备:办完地基、基础工程隐检手续;按标高抹好水泥砂浆防潮层;砖的品
种、强度等级,水泥的品种与标号,都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木砖应刷防腐剂,准备好墙体拉结钢筋及预埋件等;为保证砌筑工程的连续流水施工,可提前一两天安排工程量及产量定额把部分砖运到施工处;
2)施工准备:根据龙门板上给定的轴线及图纸上标注的墙体尺寸,在基础顶面上用墨
线弹出墙的轴线和墙的宽度线;并根据现场砖的实际规格尺寸,再弹出门窗洞口位置线;在弹好线的基面上,由经验丰富的瓦工,根据墙身长度(按门窗洞口分段)和组砌方式进行摆样,使每层砖的砖块排列和灰缝宽度均匀;按标高立好皮数杆,皮数杆一般立于墙的转角处,间距以10~12m为宜,利用水准仪校正标高;
3)砖浇水:砖应在砌筑前1~2d浇水湿润,一般以水浸入砖四边1.5cm为宜,烧结普
通砖、多孔砖含水率宜为10~15%,灰砂砖、粉煤灰砖含水率宜为8~12%,常温施工不得用干砖上墙;雨季不得使用含水率达到饱和状态的砖砌墙;
4)砂浆搅拌:砂浆配合比应采用重量比,并应经试验确定,水泥称量精确控制在?2%
以内;采用机械拌合,先倒砂子、水泥、掺合料,最后倒水,拌合时间不得小于2min;砂浆应随拌随用,而且水泥砂浆和混合砂浆必须在拌成后3h和4h内使用完;当施工期间最高气温超过30℃时,必须分别在拌成后2h和3h内使用完毕;
5)组砌方法:为满足错缝要求,实心墙体组砌时,砖墙根据其厚度不同,可采用一顺
一丁、梅花丁(用于一砖墙)、三顺一丁(用于一砖及以上墙厚)、两平一侧(用于3/4砖墙)、全顺(用于半砖墙)、全丁(用于圆弧形砌体),砖柱不得采用先砌四周后填心的包心砌法;24承重墙的每层墙的最上皮砖、砖砌体的台阶水平面上及挑出层,应该整砖丁砌,以保证砌体的完整性和受力的合理性;
6)盘角:砌墙前应先盘角,每次盘角不要超过五层,新盘的大角,及时进行吊靠,如
有偏差要及时修整,盘角时要仔细对照皮数杆的砖层和标高,控制好灰缝大小使水平灰缝均匀一致;
7)挂线:砌37墙必须双面挂线,如果长墙几个人使一根通线,中间应设几个支线
点,小线要拉紧,每层砖都要穿线看平,使水平缝均匀一致、平直通顺;砌24墙宜采用单面外挂线,可以照顾砖墙两面平整;
8)砌砖:砌砖宜采用一铲灰、一块砖、一挤揉的“三一”砌法;砌砖时砖要放平,里
手高,墙面就要张,里手低,墙面就在背;砌砖一定要跟线,“上跟线,下跟棱,左右相邻要对平”;水平灰缝厚度和竖向灰缝宽度一般为10?2mm;砖墙的转角处、交接处,为错缝需要加砌配砖;
9)留槎:外墙转角处应同时砌筑;内外墙交接必须留斜槎,槎子长度不应小于墙体高度的2/3,槎子必须平直、通顺;分段位置在变形缝处或门窗洞口处;隔墙与墙或柱不同时砌筑时可留阳槎加预埋拉结筋;隔墙顶应用立砖斜砌挤紧;
10)木砖一般预埋在洞口上下边四皮砖,中间均匀分布,预埋时应小头在外,大头在内,数量按洞口高决定,洞口高在1.2m以内,每边放2块,高1.2~2m每边放3块,高2~3m每边放4块;钢门窗安装的预留孔、硬架支模、水暖管道、均应按设计要求预留,不得事后剔凿;墙体拉结筋的位置、钢筋规格、数量、间距均应按设计要求留置,不得错放、漏放;
11)设计要求的洞口、管道、沟槽应于砌筑时正确留出或预埋,未经设计同意,不得打凿墙体和墙体上开凿水平沟槽。宽度超过300mm的洞口上部,应设置过梁。
12)安装过梁、梁垫时,其标高、位置及型号必须准确,坐灰饱满,如坐灰厚度超过2cm时要用豆石混凝土铺垫,过梁安装时两端支承点的长度应一致;
13)构造柱:在砌砖前,先根据设计图纸要求将构造柱位置进行弹线,并把构造柱插筋处理顺直,砌砖墙时与构造柱联结处砌成马牙槎,第一马牙槎沿高度方向的尺寸不宜超过30cm(即五皮砖);砖墙与构造柱之间应沿墙高每50cm设置2φ6水平拉接钢筋联结,每边伸入墙内不应少于1m;
注意事项:
1)砌体上下错缝,砖柱、垛无包心砌法;窗间墙及清水墙无通缝,混水墙每间无4皮砖的通缝;接槎部位水平灰缝厚度小于5mm或透亮的缺陷不超过5个;
2)砖墙的水平灰缝砂浆饱满度不得小于80%;垂直灰缝宜采用挤浆或加浆方法,不得出现透明缝、瞎缝和假缝;
3)构造柱留置位置正确,马牙槎设置好拉结筋从柱脚开始先退后进,当齿深12cm时上口一皮进6cm,再上一皮进12cm,以保证混凝土浇筑时上角密实,构造柱内的落地灰、砖渣杂物清理干净防止夹渣;
4)在墙上留置临时施工洞口,其侧边离交接处墙面不应小于500mm,洞口净宽度不应超过1m。临时施工洞口应做好补砌;施工脚手眼补砌时,灰缝应填满砂浆,不得用干砖填塞。
5)砖墙每日砌筑高度不得超过1.8m;雨天施工,每天砌筑高度不宜超过1.2m,收工时应覆盖砌体上表面;相邻工作段的砌筑高度不得超过一个楼层高度,也不宜大于4m。
(2)构造柱、圈梁、板缝、楼梯支模
1)构造柱模板
a、构造柱钢筋绑扎完毕,并做好隐蔽检查;清理构造柱的灰浆,包括砖墙舌头灰,钢筋上挂的灰浆及柱根部的落地灰;
b、砖混结构的构造柱模板,可采用工具式模具,其两侧砖墙每米高留60×60mm洞口,穿螺栓,用方木或脚手板加固构造柱外侧砖墙,防止浇筑混凝土时被挤动;
c、支模时,构造柱底部留两皮砖高度的洞眼作清理孔,检查验收后再封堵严密。用2mm厚的胶皮或软塑泡沫纸裁成5cm宽的长条,将皮条钉在构造柱两侧的墙体上,然后安装构造柱模板;
d、注意,模板与墙体之间的缝隙由胶皮条填充,预防砼发生漏浆现象,拆模后稍做清理,做到马牙磋与构造柱接口处清晰、美观。
2)圈梁模板
a、圈梁模板的底板一般为砖墙,安装前宜用砂浆找平,模板可采用木模板或定型组合钢模板,上口弹线找平;
b、圈梁模板支设木模一般采用扁担支模法,即在圈梁底面下一皮砖中,沿墙身每隔0.9~1.2m留一60mmx120mm顶砖洞口,穿100mmx50mm木底楞作扁担,扁担穿墙平面位置距墙两端240 mm,每面墙不宜少于五个洞,在其上紧靠砖墙两侧支侧模,用夹木和斜撑支牢,侧板上口设撑木固定,上口应弹线找平;
c、当模板采用定型组合模板时,可采用拉结法,即采用连接角模和拉接螺栓作梁侧模的底座,连接角模支承圈梁侧模,用U形扣件纵横向连成整体,梁侧模的上部用拉铁固定位置,或采用扁钢或钢管作底座,在扁钢上开数个长孔,用楔块插入扁钢长孔内,用以固定梁侧模板下部,上部亦用拉铁固定;
d、钢筋绑扎一般在侧模支好后进行,钢筋绑扎完以后应对模板上口宽度进行校正,并以木撑进行校正定位,用圆钉临时固定;采用组合钢模板,则用拉铁或卡具卡牢,以保证圈梁截面尺寸正确;
3)板缝支模
a、板缝宽度为40mm,可用50mmx50mm方木或角钢作底模。大于40mm者应用木板做底模,宜伸入板底5~10mm留出凹槽,便于拆模后顶棚抹砂浆找平;
b、板缝模板宜采用木支撑或钢管支撑,或采用吊杆方法;
c、支撑下面应当采用木板和木楔垫牢,不准用砖垫;
4)楼梯支模
a、楼梯模板施工起那应根据实际层高放样,先安装平台梁及基础模板,再安装楼梯斜梁或楼梯模板,然后安装楼梯外帮侧板,外帮侧板应先在其内侧弹出楼梯底板厚度线,用套板画出踏步侧板位置线,钉好固定踏步侧板的挡木,在现场装订侧板;
b、如果楼梯较宽时,沿楼梯踏步中间的上面加一或二道的反扶梯基,反扶梯基于平台梁外侧板固定,下端于基础外侧板固定撑牢;
c、在砌筑墙后安装楼梯,靠墙一边应设置一道反扶梯基以便吊装踏步侧板;
d、楼梯高度要均匀一致,特别要注意最下一步与最上一步的高度,必须考虑道楼梯面粉刷层的厚度,防止由于粉刷层厚度不一二引起的楼梯踏步高度不一的情况;
5)现浇楼板支模
a、楼板模板铺木板时只要在两端及接头处钉牢,中间尽量少钉或不钉以利拆模,采用定型木模板,需按其闺阁距离铺设搁栅,不够一块定性木模板的空隙,可用木模板镶满或用2~3mm厚铁板盖住;
b、挑檐模板必须撑牢拉紧,防止向外倾覆,确保安全;
(3)构造柱、圈梁、板缝、楼梯钢筋绑扎
按施工平面图规定的位置准备好场地,按不同规格型号堆放;绑扎构造柱、圈梁钢筋前要弹好水平标高线;圈梁、板缝模板内的杂物清除干净;检查圈梁、板缝模板是否牢固严密、尺寸是否准确;检查构造柱基础或下层伸出搭接钢筋的位置、长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1)构造柱钢筋绑扎
a、待下部基础或下层构造柱混凝土具有一定强度(达到绑钢筋时不能使下层伸出钢筋活动的程度),即可绑扎构造柱钢筋;
b、钢筋接头一般在梁板上皮,伸出板顶高度要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c、采用现场绑扎,先将每根柱的所有箍筋套在下层伸出的搭接筋上,然后再画箍筋间距,逐个绑扎,注意箍筋搭接处,应沿受力钢筋方向错开绑扎;
d、箍筋端头平直长度不小于10d,弯钩角度不小于135度;
e、构造柱钢筋必须与圈梁钢筋绑扎联结,形成一封闭框架,并在柱脚、柱顶与圈梁相交的节点处应适当加密柱的箍筋,加密范围应符合设计要求;
e、为固定构造柱钢筋的位置,在砌马牙槎时,应沿墙高每50cm设两根φ6水平拉结钢筋与构造柱钢筋绑扎联结;
g、砌完砖墙之后应对构造柱钢筋进行修整,以保证钢筋位置及间距的准确;
2)圈梁钢筋绑扎
a、支完圈梁模板后,即可绑扎圈梁钢筋,如果采用预制绑扎骨架时,可将骨架按编号吊装就位进行组装,在构造柱处进行搭接绑扎;如在模内绑扎,按设计图纸要求间距,在模板侧邦画好箍筋位置,放箍筋后穿受力钢筋,绑扎箍筋。注意箍筋必须垂直受力钢筋,箍筋搭接处应沿受力钢筋方向互相错开;
b、圈梁和构造柱钢筋交接处,圈梁钢筋要放在构造柱钢筋内侧,锚入柱内长度要符合设计要求;
c、圈梁钢筋的绑扎应交圈,在内外墙交接处,大角转角处的锚固拐入长度均要符合设计要求;
d、圈梁钢筋的搭接长度:I级钢筋搭接长度不少于30d,II级钢筋不少于35d;搭接位置应相互错开同一截面,受拉区不大于25%,受压区不大于50%;
e、楼梯间、附墙烟囱、垃圾道及洞口部位,圈梁钢筋被切断时,应搭接补强,构造方法要符合设计要求;
f、标高不同的高低圈梁钢筋,应接设计要求搭接或联结;
3)板缝钢筋绑扎
a、楼板吊装、支模完毕随即绑扎板缝内钢筋,无论宽或窄的板缝,其钢筋绑扎构造形式均要符合设计要求,其搭接部位应留在横墙处;
b、预制板端头的锚固筋必须弯成45度,互相交叉,在交叉点上边绑一根通长连结钢筋,每隔50cm绑扎一个扣;
c、板缝钢筋绑好后垫好砂浆垫块;砖混构造柱设置要求
,内容来自筑龙网相关的培训课程、论坛帖子、行业资讯等。筑龙网为国内最权威最专业的建筑工程学习。交流平台,超过1000万设计师、工程师和造价师在筑龙网交流、学习更多相关资料请访问日更新500篇的!(发布于:日)
此时有人在和您一起浏览筑龙优搜库
填写您的问题
筑龙网以1040万会员的建筑社区为基础,为建筑师、工程师及相关人员提供建筑行业资讯、技术资料下载、招聘求职、技能培训、建材查询等服务,同时也是建筑人展示自我,增加业务合作与交流的平台
砖混构造柱设置要求相关专题推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砖混结构构造柱间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