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达的市场推广部好不好朱战备:为什么说阻碍SaaS推广的往往是CIO

万达CIO朱战备:互联网+探索要短期战术与中长期战略结合 | CIO实名商业社交网站-e行网
“互联网+”是一个复杂的命题,纵观互联网这20 年来在中国的发展轨迹,对中国传统行业所造成的影响,如零售、物流、旅游,甚至出租车,绝非简单的微创新,无一不是颠覆性变革。但同时,互联网化又是一个快速迭代式发展、在不断试错中前进的过程。如果一定要把所有模式和变革全都考虑清楚后再行动,市场机会很可能稍纵即逝。因此“互联网+”的探索,必须是短期战术与中长期战略相结合,边干边想,边想边干。
  我认为对于传统企业而言,短期内最急迫也最可行的战术就是拥抱互联网。即在整体业务模式没有本质性变革以前,通过技术手段,让用户的消费体验尽量与互联网打通。在当前互联网发展的大环境之下,任何业务的经营都与互联网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小到一个微信公众号、一次线上线下联合的市场活动,大到线上销售平台、甚至整体经营模式的改变,互联网已经成为线下经营行为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从中长期的战略层面来说,则需要深入思考自身的业务模式,考虑与互联网更深层次的结合,甚至是颠覆性的变革。
  移动互联网是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结合的最核心技术,通过移动互联网的独特技术,可以结合用户需求,重塑全新的消费场景,比如打车O2O、家政O2O 等新模式层出不穷,对传统服务行业进行颠覆性变革。
  移动平台又是移动互联网的最核心技术之一,并将成为传统企业转型创新的核心驱动力。本书对移动平台及其行业应用都进行了深入、全面和系统的解析,无论是作为短期的拥抱“互联网+”的技术手段,还是作为中长期移动战略的基石,对传统企业的组织重构、管理变革、业务转型或自我颠覆都会有所帮助,值得推荐。
文/万达集团信息管理中心总经理 朱战备博士 & &来源:互联网IT美女图秀
Copyright (C)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络尖刀 版权所有 京ICP备号-3
本站云服务由腾讯云、七牛云提供,站点系统由WordPress内核驱动!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鏖战一年,到底谁才是 CIO 和投资者眼中的最具价值 SaaS 产品?
10:10| 发布者:
简介:摘要:一年鏖战、两季比拼、七地辗转、九队竞技,今年的“中国好 SaaS”既是结束,也是开始。钛媒体联合创始人万宁在决赛现场进行开幕致辞,并首次对外公布了《中国企业级 SaaS 市场及创业投资研究报告》。作为 To B 领域今年最令人瞩目的竞技盛会,由钛媒体集团及其旗下中国最大技术社区 ITValue 举办的“中国好 SaaS·总 ...
摘要:一年鏖战、两季比拼、七地辗转、九队竞技,今年的“中国好 SaaS”既是结束,也是开始。钛媒体联合创始人万宁在决赛现场进行开幕致辞,并首次对外公布了《中国企业级 SaaS 市场及创业投资研究报告》。作为 To B 领域今年最令人瞩目的竞技盛会,由钛媒体集团及其旗下中国最大技术社区 ITValue 举办的“中国好 SaaS·总决赛”于上周圆满落幕。一年鏖战、两季比拼、七地辗转、九队竞技。从今年四月的北京起航,途径上海、成都、广州、深圳、杭州;历时一年,在近二十位高管评审团辛勤专业的陪伴与评判下,最终从各地报名的 323 支团队中选派出了九支队伍,来参与 12 月 9 日“中国好 SaaS”第二季总决赛的评选。在云服务愈加通用化的企业服务市场, To B 领域 SaaS 未来的机遇已经显而易见,正如钛媒体联合创始人总经理万宁在总决赛现场所说:“我们有一个大的判断,以 SaaS 形态提供服务将成为企业市场未来的主流,而我们坐在这里,也是为了能够加深彼此对 SaaS概念与行业的理解。”事实也的确如此。也许从表面来看,“中国好 SaaS”是一场集结区域优秀 SaaS 创业者团队的路演,但实际上,每一场好 SaaS 的活动现场,都是 To B 领域创业者与到场嘉宾、评委,乃至他们彼此之间交流碰撞的机会,要知道,几乎每一场“中国好 SaaS”活动,台下都会坐着诸如天鹰资本合伙人陈越、阿尔法基金合伙人许四清等创投领域的大牛,也会有三胞集团CIO王勇、用友幸福投资合伙人寇双翔等行业资深高管亲自坐阵。而上周举办的“中国好 SaaS 第二季总决赛”更是集结了最强评委阵容。他们是:除了干货满满的创业团队路演环节以外,主办方钛媒体以及 ITValue 还在当晚设下一颗重磅“彩蛋”:由钛媒体研究院出品的《中国企业级 SaaS 市场及创业投资研究报告》正式亮相。这份厚厚的报告,集结了对国内 939 个 SaaS 团队的投融资情况调研,以及对 132 个大型企业信息主管 CIO 以及 267 个中小企业的企业主或信息主管的问卷及面谈访问,相当于一端整合了企业服务创业领域最新最全的发展动态,一端采纳了企业用户切实广泛的应用需求,具参考价值。那么,为什么要整合企业 CIO 的应用需求呢?对于大中型企业来说,CIO(Chief Information Officer 首席信息官)掌管着公司采购、库存、金融、客户管理等一系列链条的信息数据,而这几个环节也正是 To B 领域从业者最希望与企业达成合作的关键节点。“我可以很负责任地说,一个比较成熟的 SaaS 生态是需要企业 CIO 来把关的,在未来若干年内,如果SaaS要想进入大企业,CIO依然是这个SaaS的使用决策者,而不是老板。”万达集团 CIO 朱战备在决赛现场如是说到。对此,朱战备也提出了企业服务领域从业者与 CIO 合作的三点好处:首先是 CIO 可以帮助创业者优化 SaaS 项目的性能架构;其次是对合作项目的功能完善与更专业的产品使用建议;最后是在应用场景的深化方面,在企业真正的使用过程中发现并探求更细节的应用场景。那么,当我们将目光放回到持续一年的“中国好 SaaS”路演舞台上,究竟什么才是对于 CIO 来说,最有价值的 SaaS 产品呢?条件一:现有规模以及扩张速度,这意味着模式是否被市场验证可行首先是现有的规模扩张速度。包括对接的企业客户量级、以及是否有稳定的现金流,这些都是验证 SaaS 产品在初期是否被市场认可的关键要素。比如主打微信工作平台的“企微云平台”,尽管和钉钉在模式和思路上略有相似,但借助微信的平台效应,目前已经积累的 10 万企业与 1000 万用户,2015 年的营收超过了 1500 万元,在月活跃用户等相关指标中超越了钉钉。还有做企业级智能问答机器人的“云问机器人”,在成立的短短三年内,已经为1.7 万家企业用户提供智能问答服务,包括华住集团、当当、优购等大客户,其中付费用户占 3%,月营收在百万级别。云问机器人创始人茆传羽在进行项目路演。从数据来看,这两家公司已经在市场上占有一定规模,且有能力通过付费模式获取现金流,这就从侧面证明他们的服务已经得到了企业用户的认可,但对于在场的 CIO 来说,在关注现有规模的同时,这些 SaaS 应用的未来发展规划更为重要。“我看到你的用户列表有很多大企业,当他们把企业内部流程放在微信平台上,会不会对消息的传递过程有所顾虑呢?”坐在台下的评委青云
黄云松就以此像企微云平台的创始人陈侦提问,毕竟信息数据安全是大公司尤其关注的问题,自然关乎到创业者的发展命脉。“首先在微信的消息设置中,它只负责传递跳转链接,涉及业务的数据是看不到的;另外如果安全性真的有问题,这是关乎微信名誉的大事,同样道理,银行也会选择短信通道办理业务,但不会担心这些数据被中国移动拿走。”陈侦回复到。条件二:深耕垂直细分领域,有潜力成为“小”领域里的“大”公司在“中国好 SaaS·总决赛”当晚,有两家公司备受场下投资人与 CIO 们的关注,其中青云 CEO 黄云松直接表示“我要支持你!”,(title)王学均更是直言:“我们的产品可以合作。”这两家公司分别是对接独立设计师与买手店的时尚行业 B2B 产品“云衣间”,与“让天下宠物店没有难做的生意”的“坚果宠物”。而看似两个毫不相干的行业却一致得到在座评委的认可,也印证了目前垂直领域的 SaaS 产品更容易得到资本市场与合作伙伴的青睐。坚果宠物 CEO 姜文明在进行项目路演。钛媒体记者曾以此为主题写过一篇文章《通用型SaaS已无太大机会,找准垂直领域最重要》,说得也是这个观点。和 2C 市场不同,企业级应用往往并不需要大规模的市场推广,基于每个细分领域,都可以有结合场景化的“独角兽”产品出现。而对于现在的 SaaS 项目来说,除了有针对性推出垂直行业的产品以及解决方案以外,能否找到行业里的“卡点”极为重要。所谓“卡点”,就是指企业内部能提升效率的关键环节,这个我们一般形容消费者需求的“痛点”还不太一样。“痛点”往往是已经存在并且亟待解决的问题,但“卡点”是产业链条运作时的承接环节,这种环节有可能是隐形的,需要真正了解行业的创业者去挖掘并且提出改善方案。云衣间创始人兼 CEO 杨帆在进行项目路演。云衣间和坚果宠物也正是满足了这样的行业需求。前者在解决设计师与买手店各自信息不对称的基础上,用合作的方式延伸出面服料供应链与线下零售渠道等环节的配套支持,在“轻”运营的模式下拓宽产业链条,;后者则是通过宠物店 Pose 机的绑定达成入口,逐步拓宽市场后再以提供供货、仓储、装潢等附加服务留住 B 端用户。这样,看似天花板较低的独立设计与宠物行业就能被全方位地利用起来,而从业者也能因为深耕一个领域,从而具备更专业的服务经验与更广阔的用户资源,成长为垂直领域的独角兽也就不无可能了。条件三:不只是提供工具,企业用户更想要解决方案在 To B 领域的 SaaS 服务中,先以一个轻快小巧的工具吸引到企业用户,再以此为入口向一整条产业链延展服务的情况并不少见。但必须要警惕的是,因为技术门槛与创业环境等问题,即使 SaaS 应用以工具为卖点切入市场,也极易碰到被竞争对手抄袭,甚至被巨头“瞄准”等棘手问题。这就需要企业服务领域的玩家不要甘于“工具”带来流量的温床,在时刻保持提升产品创新能力的同时,着重自身提供 To B 行业解决方案的能力,深入到一线了解企业用户在应用场景上的更多需求,在转过头完善自己的产品,以此推动产品升级的良性循环。“每刻报销” CEO 魏强在进行项目路演。作为通用型 SaaS 的“每刻报销”就是这样一个例子,在对接了滴滴、携程等销售平台与第三方电子发票平台后,每刻报销能够帮助企业 HR 节省大量贴发票、审发票、算发票的时间和效率,以达到帮助企业用户的费用报销和费控管理——这相当于为企业里的 HR 提供了一个得力的工具。而在之后,为了满足大企业的订制需求,每刻报销在与客户的合作沟通中不断发现新的应用场景,在每刻内部也有专门的客户成功团队,他们一方面反馈回产品的问题,诸如公司需要更个性化的差旅类别选择,去添置 SaaS 应用选项;一方面将积累的财务管理经验形成系统化的指导守则教给企业,让他们能够更好地实现电子发票与 IT 系统“最后一公里”的融合。还有刚刚提到的云问机器人,虽然智能客服问答在全行业都可以用到,但其创始人茆传宇也表示目前云问主要对接的是酒店、IT、电商等五个细分行业,目的也正是在各个领域通过问答内容不断优化现有的知识图谱,通过数据的积累和优化让“机器更聪明”。在一个下午的评选之后,在场评委从入围决赛的 e到修、 运维厨房、云衣间、华邦云、坚果宠物、决策易、每刻报销、企微云平台、券券糖微信 SCRM、八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易维帮助台、云问机器人这十二个项目中最终挑选出了五个最具价值SaaS产品,他们分别是:坚果宠物、每刻报销、云问机器人、企微云平台、(YCO SYSTEM)云衣间以及三个最具投资价值SaaS团队,他们分别是:坚果宠物、云问科技、杭州云衣间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中国好 SaaS 第二季总决赛获奖团队与评委嘉宾合影。而在活动临近结束的时候,钛媒体联合创始人、《商业价值》总经理万宁再次对“中国好 SaaS”提出了要求以及对于明年的展望。“在企业级 SaaS的投资市场我们有很多问号,但根据好 SaaS 活动的继续进行,以及之后的调研中我们会把这些问号呈现出来。”而在2017年,中国好 SaaS 不仅会深入多地继续网络优质的 SaaS 项目以外,还会组织团队进入企业拜访,让更多的合作与机会在“中国好 SaaS”的舞台上继续上演。(本文首发钛媒体,记者/苏建勋)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本文系钛媒体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2389871',
container: s,
size: '270,300',
display: 'inlay-fix'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2389872',
container: s,
size: '270,300',
display: 'inlay-fix'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2389873',
container: s,
size: '270,300',
display: 'inlay-fix'
关于威腾网什么是威腾网?
网站地图快速找到你想要的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IT美女图秀
Copyright (C)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络尖刀 版权所有 京ICP备号-3
本站云服务由腾讯云、七牛云提供,站点系统由WordPress内核驱动!当前位置: >>
万达朱战备:为什么说阻碍SaaS推广的往往是CIO?
摘要:结果导向是最重要的,我们并不是为了标签,比如说房地产这个领域里面,其实你会发现房地产领域有非常多的大数据,比如你进了某个售楼处的时候,其实我们知道你是否有购买能力,因为你已经被打上标签了。
  万达集团CIO朱战备主持&互联网+企业的策略与方法&的环节研讨,回答了多个CIO的问题。这些问题直指要害,有涉及到对SaaS的正确态度,有涉及到CIO的生存方式,也有关于趋势的研判。
  这应该是当前一线CIO在转型期比较深邃的思考。当然,对于具体企业以及软件公司来说,需要替换一些前提条件以获得更有价值的业务启发。
  万达集团CIO朱战备
  CIO:上午我们听了陈院士关于大数据的演讲,非常受启发。作为企业的信息化主管,我们受得大数据&教育&太多了。那么到底应该如何看大数据?并且能充分享受其红利?
  现在我有一个具体问题,目前好几个项目都涉及到大数据,涉及到对客户的内部标签与外部标签统一的问题。如何处理?
  朱战备:内部有两块标签,所以事实上它要不要把ID打通起来?我相信市场上是有这种大的数据管理平台会帮助你解决这个问题,如果不解决的话那你就面临着一个转换的问题。
  你要引导你这个行业的一些数据的提供商,国外甚至也会有这种数据集市。如果没有的话,我觉得你只能寻找在这个领域里面有比较大的数据源的公司,看看是不是在你的数据行业里面打标签。
  但是我认为打完标签以后最重要的不在于说我把这些数据采集了,我们核心的问题是你要干嘛?需要解决什么问题?
  结果导向是最重要的,我们并不是为了标签,比如说房地产这个领域里面,其实你会发现房地产领域有非常多的大数据,比如你进了某个售楼处的时候,其实我们知道你是否有购买能力,因为你已经被打上标签了。
  而且我们已经知道你是否已经在旁边已经逛了另外楼盘了,如果我们发现这个人在这个城市里几个月内已经把很多楼盘逛过了,你就是一个有高意向购房的。还有的人只是偶尔地逛逛或者来看看,所以这的确是很有讲究的。包括我们商业广场去选址的时候,难道不需要大数据吗?
  比如有两个广场,无论是哪个广场,消费的人群到底是什么,消费能力怎么样,是从城市哪个方向过来购物的,这些人群到底往哪里去,现在我们正在建立这种大数据的画像,对我们做精准营销是极其有帮助的。
  大数据我目前看到核心的两大变现的产品,一个是精准营销,一个是金融服务。
  CIO:如果万达现在要准备做云盘这个事情,其他企业就是云盘怎么方便知识的传递和移动,但是万达考虑是现在全网有100个自己的系统和自己的数据中心,如果把某一个ERP或者交付系统某一个环节跟你这个云盘绑定在一起的话,万一互联网不稳定,那么是不是内网用户的感知,就是我的这个系统不稳定?
  其实解决办法有两个,一个是把认证的过程全部放在内网,不走互联网这条线就OK了。还有一个方案其实很便捷,一个专线,只负责解决认证登录这一个问题,绝对不会出差错。
  如果不走云策略,还是走内网部署,万达还是变成了以前的路子,还是拼命买资产,不是买云服务,其实一根专线的费用并不大,但是内部所有懂技术的专业人士都不敢做这个决策,我更想知道这样的事情您怎么判断的?
  朱战备:在我们这样的公司里面怎么去考虑呢?其实我的想法是这样的,我常常觉得阻碍新技术使用的人不是我们的用户,而是我们自己,是我们CIO本身,我们思想不够解放,我们常常有太多的顾虑。
  我的想法,针对具体的,比如像银行这种解决方案,第一我的观点是积极优化。
  这个时候你可能还没有了解我们企业的经营情况,我们讲云的时候,其实某种程度上是更方便地让我的员工对门店进行管理。所以我们可以考虑混合云的部署,我不会把这个风险变成一个阻碍。
  一般来说因为云盘在公有云方面所造成的这些影响其实是有限的,有很多重要的东西我们还是放在私有云的环境当中。对于公有云,我们的价值点在于国际业务,万达有许多国际项目在运营,这样就可以会把应用的产品放在公有云这一端,他们可以访问到国际业务的一些文件,比如说我们规划设计的文档、图纸的文件。
  即使是放在公有云上出现一点问题,我认为无所谓,不足为惧,因为它没有影响到真正所谓的审批,人才库的这些东西,那只不过是说它体验略微差了一点,10分钟之内可能我访问不了它,可能是由于实际的信号不太稳定,但是之后它可以访问。
  而且我觉得这些问题是比较小的。具体做得时候,我们考虑的比较细,然后把风险都考虑得特别谨小慎微,这就要慢慢让我的团队去接受它、改变它。
  另外就是我们的SAS业务现在还处于初期的阶段,可能有的时候厂商提供的服务,所能够响应的速度不像传统的这种IT集服务商,还是它有一个比较完善的体系。他做的远远好于我们现在的一些所谓的新型公司,包括百度云。
  为什么百度云面向社会的时候,你推的时候你会发现很痛苦。为什么?因为针对C端用户做个人云盘的时候是一样的,统一的。但是做企业云盘我们是需要为企业服务的。
  对企业服务的标准可能有些很难理解的一些事情,但是对我们企业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认为这些东西是要保障的,我们有时候不在乎花钱,在一定的时候我们对于一些重要的东西是愿意花维护费,我们希望几个小时内到位马上去做诊断。
  对我们来讲有些业务对公司的形象是极其不好的,我们面向的用户可能是几万,你们面向的用户是几亿人,几亿人当中有几千万人不满意无所谓,但是我们有1万多个用户不满意,那我的压力就很大,所以我们尽可能要把10万名用户,我至少要保证八九万名用户他的满意度是维持在一个比较高的状态下。
  当然我们对一些要求又没有那么高,除了交易系统要求比较高以外,其他管理方面我们其实没有那么高。原来做2C用户的合作伙伴他面向2B的时候,其实这里面是大家还有一个相互融合和沟通的问题。
  所以大致从这两点来回答,我们都在积极主动推进一些新技术在传统项目当中的使用。
  CIO:我在传统制造业做ERP信息化工作有15年左右的时间,我们之前做这个ERP系统,大家都觉得服务咨询和产品提供都依靠第三方,客观上讲确实也带来了很大的受益。
  但是这两年,我们现在有最大的一个困惑就是说,毕竟经过十几年信息化的建设它还是有一套符合他应用的东西在这,这样基于移动应用包括&互联网+&来冲击它的时候,大家很茫然也很恐惧,一方面到底原来这个系统是推倒重来呢?还是怎么跟它去嫁接融合?
  我们前期也接触了很多做APP的公司,一家给你提供一个方案,领导决策就很难决策。甲来了以后说一个移动应用的解决方案,乙来了再提一个,领导说这到底什么时候是个头?而且有时候还有矛盾和冲突,那我的投资决策怎么决策?
  从甲方的角度来说就是怎么解决新的这种技术架构的产品和老的ERP的关系。我非常赞成您刚才讲的,培养我们自己的咨询团队,毕竟现在基于场景也好,基于移动应用也好,我们更多的IT人士是融合到这个业务里。
  朱战备:我知道你想问什么,我们现在做ERP,除了我们自己培养这个团队以外到底应该怎么办,因为来了一批人,可能封老师来了讲这个,李老师来了讲那个,常常领导在这方面缺乏判断力,然后你又很难实实在在地去影响地说还是封老师靠谱,李老师也很先进,但是也不太符合我们公司的现状。
  其实首先从大的原则上来说,我只能说在目前这个阶段,我们原来后台还是以传统的ERP为基础,可能未来至少这一阶段战略不会改变,因为真正据云架构ERP的系统事实上现在还没有真正出现,所以我认为不太可能会在后台上有大幅度的颠覆,至少还需要一段时间。
  但是到目前这个阶段你不用考虑把后台去做颠覆,更多的是在前端,前端是面向用户端的,那个端就是移动,无论是移动端还是PC端的,我们传统的这种系统的界面太难看了,太不符合我们现在的用户行为习惯。
  所以在这一端你要做的事情很多的是包装的问题,你需要做这个事情。我的一个体会,你可能要有一个比较好的团队来帮你整体地把这个东西包装一下也许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因为我们以前做了大量的系统,但是真正面向用户端的时候,你会发现你做的系统用户的界面都不一样,你在用户建立端进行互联网化的改造,包括进入移动端,PC端和移动端完全不一样,我们的合作伙伴给你什么?就是PC端的移动化,有这样的公司帮你把后台和前端都变成现实。
  先从表面上你要做的第一步就是把大量的前端应用真的是用物联网化的思维去改造它,无论它的界面、设计,更多的是怎样解决,我们做传统IT的人常常是你确定吗?你一定要修改吗?一定要提交吗?如果一旦更改就再也不要改了,这都不是我们所需要的。
  我本人现在只抓两件事情,一个是规划,另外一个就是界面。我花了大量的时间,我就站在用户的角度骂他们,我说这个怎么样,那个怎么回事,你能让我少操作就少操作,我对重要系统用户界面,我发现我站在用户角度的时候,我们的系统有大量设计的问题,可以改变的问题,所以这是我们可以做到的。
  你把这个东西改善了,大家就能感觉到很多的提升的变化,你就会感觉到我们企业开始有那么一点互联网化了,这就是一个良好的开端。然后再另起炉灶,我们有一些应用,相对互联网化的一些应用,在新的架构情况下我们有新项目,你可以努力去尝试它。
  比如说我们做云架构的时候,一开始很难推云。所以你希望你的工程师主动去改变他不可能,真的不太可能,但是我的大系统设计框架做出来了,这个就是从公有云开始,我说这个业务刚刚起来你先用,好了以后我们再另想办法,所以我们就开始用一些公有云。大家会发现原来公有云有这么多好处。
  另外你们要考虑,这种企业我们一定是混合云的架构,我并不认同我们大企业是公有云架构,这是不可能的事情,一定是混合云。在这种情况下,砍掉两个人,重新招两个懂云架构的人进来开始规划、设计,然后就去做这些事情。
  因为人是决定性的因素,如果你要想做人的事情&&我招这个人也不容易,我花了好多精力去弄,好不容易找到几个靠谱的人。找到靠谱的人也不容易,但是找到以后你会发现在云的方面推进很快。
  我们必然要往这个方向做,这个是有技巧的,很大程度上最终的问题就是不在第三方公司,也不在于员工,而是在于你自己,所以你首先要转变思想,要去想办法,这样我们才能慢慢把这个方向一步步地走得踏实一些。
  CIO:我们现在有一个很好的产品叫植物盐,我们怎么能够精准地找到谁需要这样的产品?我们想做高端食盐的精准营销,如何能够运用大数据给企业提供服务?之前我们一直是传统的食用盐业务,对这个新产品,挑战很大。想请教您,如何做?
  朱战备:按照我的理解,如果我站在你的角度,你现在出了一道题目,我现在怎么来去解这个题目对不对?
  如果是一种特殊的盐,你应该知道它的目标人群是什么,什么样的人群可能会食用这样的盐。这就是种子用户,这些种子用户他的标签把他给筛选出来,比如说有一个明显的特征,把这个特征找一个服务提供商,我拿到这个种子用户具备同样的五个标签这种用户的特性的人有多少,可能弄出来200万,如果他的数据库足够大的话。
  这个数据可能不精准,对你来说可太大了,所以在这个时候你的业务端要进来,服务这五个标签你会发现有200万个用户可能会进来,这时候你必然会说我们还要进一步地再加标签,我要把它缩小化。
  这个时候我们从这200万个用户当中抽样,这可能不是我要的,所以这时候你的业务专家需要跟大数据团队的专家一起研究,你们在慢慢把种子用户拓展出来找到刚需用户,然后再把它缩小,缩小到一定程度,比如说10万用户,这个时候你可能就要花点钱做精准营销,这10万个用户我要试看,你如果面向100万用户的时候你的转化率可能是这样。那这个时候我面向这10万用户他的转换率什么样,这10万用户你怎么去投放你的广告呢?
  你要去做精准。这10万个用户最常用的APP是什么?因为我们每天都打开很多APP,其实有这样的服务我们都很清楚地知道,告诉这10万用户,你会发现他们共同的特点排在前三位的APP是什么,你不妨可以选其中的一两个APP去投放。这个时候你再看看效果怎么样。
  我这只是一个思路,并不是一个具体的方案,我的意思是从种子用户开始找到大致服务模式,然后循环,然后去实验试错,然后我们再搜索更多大数据服务,跟企业内部结合起来。这样的话我相信你这个精准营销效果会越来越好,这就是一个循环的过程。
  责任编辑:DJ编辑
扫一扫,订阅更多数据中心资讯
本文地址: 网友评论:
条 阅读次数:
版权声明:凡本站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近日,由北京电子学会、中国绿色
为了进一步推进“互联网+”与各
为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北
日,数据港张北数据
近日,机房360网“走进绿色数据中
华为历史上规模最大的面向ICT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万达的市场推广部好不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