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程序文件中实用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定程序这个必须有吗

全国咨询热线:
400-058-2226(免长途)
校验设备解决方案:
当前位置: &
& 测量不确定度反映了测量数据质量的好坏,也是实验室技术能力的集中体现。对于检测实验室,当检测产生数值结果,或报告的结果是建立在数值结果基础上的时,则需要评估这些数值结果的不确定度。检测实验室要有能力识别测量结果不确定度分量,并合理评估每项检测,除非因检测方法的原因无法用计量学或统计学方法进行测量不确定度评估。若检测结果不是用数值表示或不建立在数值数据基础上之上的,则不需要对不确定度进行评估。当测量不确定度与检测结果的有效性或应用有关、或用户有要求时,或不确定度影响到对规范限度的符合性时、或测试方法中规定时和CNAS有要求时(如认可准则在特殊领域的应用说明中规定),检测报告必须提供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
& 对于校准实验室,必须给出每个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一般情况下,校准结果应包括测量结果的数值Y和其扩展不确定度U,并在校准证书中注明不确定度的包含因子和包含概率。扩展不确定度的数值应不超过两位有效数字,且满足末位对齐,即最终报告的测试结果的末位与扩展不确定度的末位对齐,其按BG/T《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规划进行的数值修约符合《测量不确定度表示指南》第7规定。获得认可的校准实验室在使用带有认可标识的证书中报告的测量不确定度,不得小于认可的校准和测量能力。
下一篇:上一篇:
您的浏览历史
北京斯贝克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旗金燕龙大厦6层  邮编:100096
服务专线:400-058-2226  传真:010-  E-mail:&&& 对测量不确定度的评估过程进行控制,以确保不确定度评定的可靠性和科学性。
&&& 适用于检验科所有检验项目不确定度评估过程的控制。
3.1& 质量负责人组织测量不确定的评定。
3.2& 各专业组组长负责具体实施本专业组检测项目不确定度的评定和计算,出具不确定度计算报告。
3.3& 技术负责人批准测量不确定的评定。
4& 定义和术语
4.1& 测量不确定度
&&& 与测量结果相关联的一个参数,用以表征合理地赋予被测量之值的分散性。其中,测量结果指的是被测量的最佳估计值;被测量之值则是指测量的真值,是为回避&真值&这一说法而采取的;至于参数可以是标准差或其倍数,也可以是给定置信概率条件下置信区间的半宽度。
4.2& 标准不确定度
&&& 用标准差表示的测量不确定度。
4.3& 相对不确定度
&&& 标准不确定度除以被测量之值。
4.4& A类标准不确定度
&&& 用统计方法评定出的不确定度,其评价方法称为A评定。
4.5& B类标准不确定度
&&& 用非统计方法评定出的不确定度,其评价方法称为8评定。
4.6& 扩展不确定度
&&& 确定测量结果区间的量,合理赋予被测量之值分布在指定概率内含于此区间。
4.7 合成不确定度
&&& 当测量结果是由若干个其他量的值求得时,按其他各量的方差和协方差算得的标准不确定度。
4.8 包含因子
&&& 为获得扩展不确定度,而对合成标准不确定度所乘的数字因子。
&5& 工作程序
5.1& 测量不确定度评估的必要条件
&&& a)使用经确认的分析方法;
&&& b)使用规定的内部质量控制程序;
&&& c)参加能力验证项目;
&&& d)建立测量结果的溯源性。
5.2& 确定不确定度评定的项目
&&& 各专业组组长在技术负责人指导下,确定哪些检验项目需要进行不确定度的评定。一般从以下三方面来确定:
&&& a)服务对象要求;
&&& b)& 不确定度与检测结果的有效性或应用相关;
&&& c)如该项目检测方法存在着一个窄限,要依据它作出满足某些规范的决定时。
5.3& 测量不确定度评估过程
&&& 根据以下&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流程图&完成测量不确定的评定,并填写检测项目不确定度评定报告。
&通常,检验科可根据批内变异、批问变异、系统的不确定度、生物学变异、其它原因的不确定度等评估出检验项目(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
5.4& 测量不确定度的计算
&&& 第一种方式:U一批间变异
&&& 第二方式:U低浓度一(批内变异的平方+批间变异的平方+系统的不确定度的平方+其它原因的不确定度的平方)的平方根;U高浓度一(批内变异的平方+批间变异的平方+系统的不确定度的平方+其它原因的不确定度的平方)的平方根。
5.5& 扩展测量不确定度的计算(对于95%的置信水平,k一2)
&&& 第一种方式:U一批间变异&2
&&& 第二种方式:U低浓度一(批内变异的平方+批问变异的平方+系统的不确定度的平方+其它原因的不确定度的平方)的平方根&2;U高浓度一(批内变异的平方+批间变异的平方+系统的不确定度的平方+其它原因的不确定度的平方)的平方根&2。
5.6& 不确定度的表示报告结果值一(测定值&扩展不确定度)测量单位。
5.7& 检测项目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报告包括以下内容:
&&& a)检测项目名称,使用仪器设备名称、试剂来源。
&&& b)不确定度来源分析:一般包括取样、储存条件、仪器的影响、试剂的影响、化学反应定量关系、测量条件、样品基质的影响、计算影响、空白修正、操作人员的影响、随机影响等。
&&& c)不确定度评定方法及过程。
&&& d)& 测试结果的统计计算:包括标准不确定度、相对不确定度、扩展不确定度、合成不确定度的计算。
5.8& 检测项目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报告由文档管理员存档。
6& 质量记录
&&&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报告
(责任编辑:labweb)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资料来自网络,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改正或删除。
其他媒体转载须事先与原作者和本网站联系。
CopyRight (C)
中华检验医学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mail:实验室认可与测量不确定度-技术前沿-新闻中心-国家标准物质网
>> 正文阅读
实验室认可与测量不确定度
【来源/作者】中国计量报 【更新日期】
测量不确定度表达了测得值的可靠性,完整的测量结果应包括不确定度。1993年ISO等国际组织联合颁布了《测量不确定度表示指南》(GUM),为全球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提出了通用方法,GUM及其补充性文件适用于各种准确度等级的测量领域。当提供给客户和认可机构用以衡量测量结果或测试方法的可信性、可比性和可接受性时,测量不确定度对于检测和校准实验室尤为重要。CNAS-CL01《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等同ISO/IEC17025)在“方法的确认”中规定了校准实验室或进行自校准的检测实验室,对所有的校准和各种校准类型都应具有并应用评定测量不确定度的程序;检测实验室应具有并应用评定测量不确定度的程序。并在“要求、标书和合同的评审”、“记录的控制”、“测量溯源性”、“结果报告”等有关部分对不确定度提出要求。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还发布了CNAS-CL07《测量不确定度的要求》,以及不同领域的测量不确定度评估指南及应用等文件。下面介绍测量不确定度在实验室认可中的要求和应用。一、校准实验室的测量不确定度校准实验室是量值溯源的源头,ISO/IEC17025对校准实验室测量不确定度的要求明显高于检测实验室。测量不确定度的研究和应用源于计量技术机构,GUM对校准有较好的实用性,此外,CNAS颁布了CNAS-GL37《校准和测量能力(CMC)表示指南》等文件。校准实验室对测量不确定度要求主要是开展项目的不确定度、校准和测量能力(CMC)以及校准证书中报告中的不确定度的评定。校准实验室应对其开展的全部校准项目(参数)评估测量不确定度。包括明确被测量、测量原理、测量方法、测量条件以及所用的测量标准、测量仪器或测量系统;建立被测量的测量模型,分析并列出对测量结果有明显影响的不确定度来源;定量评定各输入量的标准不确定度,由输入量的标准不确定度乘灵敏系数得到输出量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计算合成标准不确定度;确定扩展不确定度;报告测量结果。不确定度的评估方法或程序是实验室制定的校准方法内容之一,当校准依据为计量检定规程或国家计量校准规范时,也需依据实际使用标准器、环境条件等评估测量不确定度。测量不确定度分析包括应对不同准确度、不同分辨力以及测量区间中的不同校准点进行分析,这项工作还可以和CMC的评估结合起来。CMC是校准实验室在常规条件下能够提供给客户的校准和测量能力。其应是在常规条件下的校准中可获得的最小的测量不确定度。当被测量的值是一个范围时,CMC通常可以用下列一种或多种方式表示:(1)整个测量范围内都适用的单一值表示;(2)用范围表示;(3)用被测量值或参数的函数表示;(4)用矩阵表示;(5)用图形表示。校准实验室应该在校准证书中报告测量不确定度。测量不确定度的报告主要形式有:(1)原则上必须给出主要参数的每一个测量结果对应的不确定度。必须注意的是,在校准证书中不得用测量不确定度范围的形式报告校准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2)当测量结果在一定量程范围内时,如果其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在整个范围差异不大,在满足量值传递和符合性评定的前提下,整个范围的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可取最大值并报告,或把测量范围分段表示后每个分段的不确定度用单一的值报告。(3)当不确定度评估的主要不确定度分量与被测量具有函数关系时,不确定度与被测量的关系通常也服从该函数,此时,不确定度可以使用被测量值或参数的函数表示。例如,3等量块校准结果的不确定度:U=0.10μm+1×10-6L,L为量块长度。校准实验室开展项目的不确定度评估报告、CMC、校准证书中报告的测量不确定度三者既相辅相成又有区别,其中不确定度评估报告是基础,CMC是测量不确定度最小可能值、校准证书中报告的测量不确定度,则是校准结果的实际测量不确定度。二、检测实验室的测量不确定度量传过程每一个环节的控制是为了检测结果的可靠性,检测实验室是量值传递的末端,校准和检测实验室对不确定度评估最终服务于检测结果,但检测实验室的不确定度评估比较复杂、专业性强、影响因素多。表现出以下特点:第一,检测量的多样性。被校准的量大部分具有可以由SI单位组成的量纲,有明确的溯源性;检测对象量值则复杂多变,很多情况下是序量,还包括化学量、生物量,有的检测量目前仍不具备国际/国家在计量学上公认的参照对象,缺乏相互比较的基础。第二,检测样品引入的不确定度。校准实验室的对象是测量仪器,其特点是复现性好;检测样品可能涉及抽样、制样、样品储存多个环节,可能对不确定度有较大的影响。第三,检测方法和检测过程的复杂性。校准过程通常是高准确度的标准和被校准仪器的比较,有比较统一的方法;而检测标准对方法的规定一般都不是很严格、详细,且检测过程可能是动态、不可逆、破坏性、不宜重复。ISO/IEC17025在测量不确定度方面对检测实验室的要求有别于校准实验室,要求检测实验室应制定与检测工作特点相适应的测量不确定度评估程序,并将其用于不同类型的检测工作。检测实验室应有能力对每一项有数值要求的测量结果进行测量不确定度评估。当不确定度与检测结果的有效性或应用有关、或在用户有要求时、或当不确定度影响到对规范限度的符合性时、当测试方法中有规定时和CNAS有要求时(如认可准则在特殊领域的应用说明中有规定),检测报告必须提供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对于某些广泛公认的检测方法,如果该方法规定了测量不确定度主要来源的极限值和计算结果的表示形式时,实验室只要按照该检测方法的要求操作,并出具测量结果报告,即被认为符合要求。某些检测方法的性质,决定了无法从计量学和统计学角度对测量不确定度进行有效而严格的评估,只能给出各主要的不确定度分量。如果检测结果不是用数值表示或者不是建立在数值基础上(如合格/不合格,阴性/阳性,或基于视觉和触觉等的定性检测),则不要求对不确定度进行评估,但鼓励实验室在可能的情况下了解结果的可变性。由于检测领域的特殊性,GUM直接用于不同性质实验室尚缺乏实用性。为此,CNAS发布了化学分析、电磁干扰、电器、材料理化、石油石化、环境、医学、汽车和摩托车等检测领域不确定度的评估指南及实例,其中CNAS-GL06《化学分析中不确定度的评估指南》内容等同采用欧洲化学分析协会(EURACHEM)与分析化学国际可追溯性合作组织(CITAC)联合发布的指南文件《分析测量中不确定度的量化》,具有较好的系统性,也可供其他检测领域的测量不确定度评估参考。GB27411《检测实验室常用不确定度评定方法与表示》给出检测实验室不同特定条件下4种不确定度评定方法:精密度法、控制图法、线性拟合法、经验模型法。CNAS-TRL-001《医学实验室-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与表达》描述了如何利用自上而下(top-down)方法评定与测量过程相关的不确定度。三、能力验证与测量不确定度能力验证是利用实验室间比对,按照预先制定的准则评价参加者的能力。能力验证有助于识别实验室管理和技术能力存在的问题和风险,是实验室认可机构、社会公正机构及实验室主管和监督部门作为评定实验室能力,并以此监控实验室的持续能力的重要技术手段。CNAS将能力验证与现场评审列为合格评定机构能力进行评价的两种主要方式,制定了CNAS-RL02《能力验证规则》、CNAS-AL07《CNAS能力验证领域和频次表》、CNAS-GL02《能力验证结果的统计处理和能力评价指南》。能力验证的定量能力验证,包括顺序参加的计划和同步参加的计划,对数值结果通常进行统计分析。下面介绍两种主要统计方法确定z比分数常用例子。1.顺序参加计划顺序参加计划一般将被测物品按照拟定的顺序在各参加实验室间进行传递,各实验室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测量工作,协调人将各测量结果与参考值进行比较来评价各参加实验室的能力。校准领域的能力验证计划的指定值应具有计量溯源性和测量不确定度。顺序参加计划通常用于校准实验室间,目的在于评价实验室达到其认可的测量准确度的能力,以参考值作为指定值,可采用归一化偏差En值来评定结果:式中:x——参加者结果;X——指定值;Ulab——参加者结果的扩展不确定度(k=2);Uref——参考实验室指定值的扩展不确定度(k=2)。En判定准则:∣En∣≤1,能力“满意”;∣En∣&1,能力“不满意”。2.同步参加计划同步参加计划一般由协调人从待测物品中随机抽取若干样品,同时分发给各参加实验室进行检测。协调人从所有检测结果中获得公议值,再与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来评价各参加实验室的能力。对于同步参加计划,目前国际通用的统计方法为稳健统计法,常用的统计参数有:计算中位值或稳健平均值作为公议值,计算标准化四分位距、稳健标准差或标准差的稳健联合值作为能力评定标准差。如计算出检测结果的z比分数:式中:x——参加者结果;X——公议值(通常为所有实验室剔除∣z∣≥3的测量值后的平均测量值);——所有参比实验室比对结果发散性的估计量,一般采用样本标准差作为结果发散性的量度,也可以用标准化四分位间距(NIQR)作为结果发散性的量度。z比分数法结果判定:∣z∣≤2,能力“满意”;2&∣z∣&3,能力“有问题”;∣z∣≥3,能力“不满意”。四、符合性评定与测量不确定度无论是校准证书还是检测报告,测量不确定度都是证书报告确认的重要指标。除了ISO/IEC17025,CNAS-GL27《声明检测或校准结果及与规范符合性的指南》、JJF《测量仪器特性评定》也有相应的规定。ISO/IEC17025要求校准证书应有包括测量不确定度和/或符合确定的计量规范声明的测量结果;作出符合性声明时,应考虑测量不确定度。如依据检定规程或国家校准规范,符合性评定可依据证书给出的测量不确定度,也可按照检定规程/校准规范相关规定要求;当不依据检定规程/校准规范或没有相关规定时,必须按被校准仪器使用情况进行分析。测量仪器的使用一般可归纳为两种形式:第一种是直接使用示值,这时测量仪器存在示值误差,称为以级使用。第二种是经评定得出示值误差后对测量仪器的示值进行修正或者定值,称为以等使用,这种情况虽然部分地消除了测量仪器的偏移误差,但测量仪器的示值误差或实际值仍然存在不确定度。JJF规定,对于被校准仪器以级使用情况,如果测量不确定度不超出最大允许误差(±MPE)绝对值的1/3,可以不考虑测量不确定度对符合性的影响。对被校准仪器以等使用,根据被校准结果的扩展不确定度得出准确度,以等使用仪器不存在最大允许误差,这时1/3原则也不存在,而是要求校准结果的扩展不确定度不超出准确度等别所相应的不确定度,是1倍的关系。有的仪器,既可以以等使用,又可以以级使用,则必须分别符合要求。实际应用中,为了简便,在有些文件中以测量标准的允差或不确定度代替校准结果不确定度,但两者是有区别的,测量标准的允差或不确定度是校准结果不确定度的一个分量。对于检测实验室,ISO/IEC17025规定的广泛公认的检测方法可不评估不确定度,可以理解为对于国际、国家、行业标准公认的检测方法就是所规定的检验方法,这些方法对使用仪器设备的技术参数、检验环境条件、抽取样品的程序和方法、检验的流程和检验数据的运算处理都有具体的要求。检测方法已规定了测量不确定度主要来源的极限值,并规定了计算结果的表示方式,这时实验室遵守该检测方法和报告的说明,可以不再考虑给出检测方法所带来的不确定度对符合性评定的影响。当没有公认的检测方法、客户要求、协议,或当不确定度影响到对规范限值的符合性时,检测报告中还需包括有关不确定度的信息。如果测得值不超出规定限值,考虑了测量结果扩展不确定度U后仍不超出规定限值,就可以声明符合规范要求;如果测得值超出规定限值,且扣除测量结果扩展不确定度U后仍超出规定限值,就可以声明不符合规范要求;当测得值处于规定限值±U的区间内时,如果上下限的区间为2T,在U/T之比不超出1/3且取较低的置信水平条件下,则仍可作出符合性评定。在特定情况下,符合性以规定限值扣除测量结果扩展不确定度(紧限)或规定限值加上扩展不确定度(宽限)作为评定限值。如JJG99-2006《砝码检定规程》规定后续检定中砝码折算质量mc与标称值m0之差不超出最大允许误差的绝对值∣MPE∣减去扩展不确定度:m0-(∣MPE∣-U)≤mc≤m0+(∣MPE∣-U)属于紧限判据。国家计量技术规范JJF0《用能产品能源效率标识计量检测规则》的判据为宽限,并已应用于空调、电磁炉、显示器、热水器等产品的能效计量检测。
【关键词】校准实验室,检测实验室,能力验证,不确定度,,北京世纪奥科&
&& 上一篇:
&& 下一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