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怎样培养学生数学小学生注意力的培养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注意力培养--《2014年11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2014年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注意力培养
【摘要】:正《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提出:"小学数学教学要使学生既长知识,又长智慧。"并指明了在加强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要把发展智力和培养能力贯穿在各年级教学的始终,有计划地、有意识地使学生的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和创造力得到发展。本文主要结合学生的心理特征谈谈小学数学教学注意力的培养。小学生的注意力有以下特点:(1)容易被直观的物体吸引,对抽象的失去不理解也不感兴趣。(2)小学生的注意力容易被色彩鲜明的事物所吸引,对新鲜的事物感兴趣。(3)随着年龄的增长,注意力会越来越集中,但易被无意识注意力
【作者单位】:
【分类号】:G623.5【正文快照】: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提出:“小学数学教学要使学生既长知识,又长智慧并指明了在加强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要把发展智力和培养能力贯穿在各年级教学的始终,有计划地、有意识地使学生的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和创造力得到发展。本文主要结合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许云贵;[J];黑龙江教育;1998年12期
张峰;[J];黑龙江教育;1998年12期
姜学民;[J];零陵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8年03期
郑晶华,郑金德;[J];教育评论;1999年03期
孙吉斗;[J];山东教育科研;1999年09期
苗逢春,陈琦;[J];学科教育;1999年09期
王国仁;[J];黑龙江教育;1999年11期
高枝国;[J];黑龙江教育;1999年12期
高海美;;[J];新课程(小学);2008年10期
周蓝;;[J];新课程(综合版);2009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缪善青;;[A];萃英集——青海省教育委员会、青海省教育学会优秀教育论文集[C];2000年
王安;;[A];萃英集——青海省教育委员会、青海省教育学会优秀教育论文集[C];2000年
王小青;;[A];萃英集——青海省教育委员会、青海省教育学会优秀教育论文集[C];2000年
毕波;;[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周玫;;[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李亚平;;[A];河南省学校管理与学校心理研究会第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陈岭南;吕旭鹏;;[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理科专辑)[C];2006年
王伟忠;;[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理科专辑)[C];2006年
汪焱;;[A];校园文学编辑部写作教学年会论文集[C];2007年
李婕;;[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三乡镇大布小学
梁柳柳;[N];中山日报;2005年
苏州市吴中区东山中心小学
孟晓庆;[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7年
彭萍;[N];黔西南日报;2008年
安塞县第一小学 王石花;[N];陕西科技报;2009年
山东省平邑县平邑镇中心校
魏开军;[N];学知报;2010年
山西省朔州市平鲁区启明实验学校
徐平;[N];学知报;2010年
广东省清远市佛冈县汤塘镇上黎小学
陈锦华;[N];学知报;2011年
瞿永珍;[N];黔西南日报;2011年
黄平芬;[N];巢湖日报;2011年
锦屏县敦寨小学 杨胜萍;[N];贵州民族报;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吴信钰;[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陈颖珊;[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耿飞飞;[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马丽娟;[D];宁夏大学;2013年
周燕;[D];上海师范大学;2013年
孙钰红;[D];杭州师范大学;2011年
姜雯;[D];上海师范大学;2013年
苏菊;[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曾祥春;[D];宁波大学;2007年
张丽;[D];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
学生注意力的培养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注意力的培养
注意力是影响学生学习效率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它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起 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学生能否集中注意力是上好每一堂课的前提和保证。 本文通过对部分学生数学课堂上注意力状况调查与分析,探索造成数学课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并结合小学生注意力发展的一般特点,提出优化课堂教学、加强课堂教学管理等教育教学对策,引起学生无意注意、培养学生有意注意,同时,通过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交替进行进一步提高和保持学生的数学课堂注意力,以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小学生;数学课堂;注意力 注意力是指心理活动集中和指向一定的客体,是重要的智力因素之一。[1]法国生物学家乔治.居维叶说过:“天才首先是注意力。” [2]孩子若没有足够的注意力,就会影响学习的品质和效果。相反,对任何事都能专心、投入的完成,那不仅学习品质,就连学习效果也会高人一等。[3]由此可见,注意力对孩子的成长是十分重要的。
学生数学课堂上不会听讲、注意力不集中是造成学习困难、成绩不佳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最困扰老师和家长的重要问题之一。在对儿童的研究中表明:7~l0岁儿童聚精会神地注意某一事物的时间平均是20分钟左右,l0~l2岁儿童是25分钟左右。[5]其中,学习困难的学生注意力保持时间不仅短,而且更容易分散。另外,与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相比,学习困难的学生更容易受到
[6]教室内外环境的影响,这使得他们更难于有效的接受教师所讲的知识。同时,
由于小学生无意注意已有很好的发展,新颖、有趣的事物容易吸引他们的注意;
对具体、直观形象的事物的注意占优势;在整个小学阶段,注意有明显的情绪色彩,容易被一些新异的刺激所激起兴趣。[7]这些特点加大了对学生注意力的控制难度。
因此,本文通过对小学数学课堂注意力影响因素的调查与分析,提出以下培养学生数学课堂注意力的教学对策:
(一)优化课堂教学,引起学生无意注意
小学生的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这与他们对数学课本身的兴趣有很大的关系,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尽量避免那些分散学生注意力的因素,紧紧抓住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因素,注重教学内容的组织和教学形式的多样化,引起学生无意注意,提高学生对数学课的学习兴趣。具体建议如下:
1、运用直观教学手段,吸引学生无意注意。
数学是研究数与形的科学。[9]数是抽象的,而形是具体的、生动的。生动的东西最容易引起感官的感知,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所以,教师必须充分利用直观形象的教学媒介,从多个角度全方位地调动学生的感官,利用教具、挂图和多媒体等手段,做到数形结合,让学生在学习到丰富多彩的数学知识的同时,领悟到数学所传达出来的美。如:在教授循环小数一课时,教师可以先制作一个形象逼真、彩色清晰的红绿灯幻灯片。在上课开始时,先让学生观察红、黄、绿灯出现的情况,对循环现象有所了解,再在此基础上,把此类现象转移到数字运算中,这样,就更容易突破本节课“什么是循环”这一难点。如果教师在课堂上多采用以上形式教学,就可以大大提高学生个体的无意注意。
对于教学设施还不完善的农村小学,教师也应该利用好有限的资源,自制教具,尽可能的为学生提供感性材料,提高感知效果,启发学生思维,增强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见识到外面世界的精彩。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多媒体教学在以上诸多方面有许多便利,但也决不能排斥或代替其它传统的教学手段,黑板还是要用的,必要的板书一定要写。教师应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授课形式。教具、多媒体只有用得巧、用到位,才能真正发挥其辅助教学的作用。
2、注重教学形式多样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注意维持在单调乏味内容上的时间是短暂的,而对新颖、[10]
丰富、充实的内容,却能保持相当长久的注意。[11]如果教学内容没有兴趣,教师又不能运用一些有趣的教学方法,那么他们保持注意就很困难。因此,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学生的年龄特点,利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注意力,防止使用单一、呆板的教学方法,避免学生长时间从事某一种活动,否则将会使学生产生疲劳,并分散注意力。
总之,教师要注重教学形式的多样化,时而讲解、时而叙述、时而提问、时而讨论分析,使学生处于多维度的学习过程中,就可以保持良好的注意状态。同时,教师也可以采用游戏、比赛、表演等方式,配合讲述、提问、讨论等多种方 法相融合,这样,可以不断引起和保持学生的无意注意,大大提高教学效果。
3、严肃课堂纪律,减少无关因素的影响。
课堂纪律是教师从事课堂教学活动的重要保证,是保持学生注意力,防止学生分心的先决条件。教师要维护好正常的教学秩序,就必须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妥善处理一些分散学生注意的偶发事物。例如[8]:偶然碰到课堂上秩序混乱时,如果立刻停止讲课,把视线指向有关学生。这种突然发生的变化就能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使学生有所意识,从而使课堂秩序得以恢复。但是,如果碰到的是个别学生故意捣乱,分散了其他同学的注意,在一般情况下,教师不宜把课停下来立即处理,更不要对学生大发脾气,因为这样会使更多的学生注意力受到影响。最好的做法是用暗示的语言、目光输送批评的信号,设法使课堂安静下来,等下课后再处理。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排除课堂内外的干扰,来维持良好的课堂纪律。如:让教室环境保持安静、整洁,上课时要求学生相互监督,不要受其他同学不良行为的干扰,更不要去打扰其他同学。
(二)加强课堂教学管理,培养学生有意注意
数学学习是一种紧张、艰苦和持久性的活动。要学好数学,学生不能只凭兴趣,还要有意志努力的参与,去学习那些自己不感兴趣,但又必须学习的知识。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遵循有意注意的规律去组织教学。
1、鼓励学生参与动手操作,减少学生分心。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主体意识到学习是一种需要,才能以最佳的状态去完成学习任务。因此,教师要想让学生喜欢自己上的课,就要善于将数学知识本
身的魅力展示给学生,要让学生在动手实践、探索创新的过程中,满足学生好动、好奇的心理需要,促使他们在一定时间内把注意力集中到学习过程中。例如:学习对称一课,学生通过观察认识了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剪一个对称图形,然后画出对称轴。学生在折、剪、找、画的操作活动中进一步认识到:对称图形的特征。操作性的体验活动,满足了学生好动、好奇 的心理需求,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现了对知识的主动建构,加强了学生的有意注意。
2、积极采用正面评价,强化学生注意力。
在课堂上,教师应该多关心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常对他们说一些鼓励学生的话,或者运用肢体语言,轻轻的拍拍肩、微微的点点头、肯定地笑一笑,这些都是给他们最真诚的鼓励,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和学习积极性的提高,便于学生树立起学习的自信心。
同时,教师要掌握好批评的艺术,既要控制好批评的力度,又要注意好批评的深度。既要使孩子感到错误的痛苦,又要保护好孩子的自尊心。[10] 现在的学生很多都是独生子女,也有少部分学生是在单亲家庭里长大的。因此,自尊心都是很强的。而后进生的自尊心更强于其他学生,因为在他们的内心深处,仍有上进的信念,渴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理解和帮助。但是,如果教师不掌握好批评的方法和艺术,就会使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受到严重伤害,使其产生自卑心理,或者产生抵触情绪和逆反的心态,对老师的批评无动于衷,甚至会“变本加厉”,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既要指出其身上的缺点、错误,又要重视其身上的“闪光点”,抓住“闪光点”进行表扬,以调动其内在的积极因素,激发其上进心和自信心,鼓励他们发扬优点,改正缺点。学生是教育的主体,教师的批评教育只有在学生主体的积极参与下才能充分发挥其功能。为此,每一个老师都应把握好批评的艺术。这样才能使学生认识错误、改正错误,从而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
(三)有意注意与无意注意交替进行,保持学生持续注意力。
在教学中,如果让学生完全依靠有意注意来学习,容易产生疲劳和注意的涣散。如果没有无意注意参与,学生又难以长时间的坚持学习。同时,学生也不[12]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培养学生的注意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