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谁能把图里的字翻译下,或者说下番号翻译

帖子主题:[原创]我们的二战相关翻译,你看得懂吗?
共&4054&个阅读者&
军号:4289857 工分:28486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原创]我们的二战相关翻译,你看得懂吗?
文章提交者:高尔津娜
加贴在&&铁血论坛
http://bbs.tiexue.net/bbs172-0-1.html
第二次世界大战大量的英文、俄文、德文影视作品、资料和书籍越来越多的被我们翻译成中文,不同出版社、不同媒体、不同翻译人员对该段的认知和军事素养都有所不同,例如著名的CCXV播放的中文对白的电影中出来了个101部队和82军,被很多军迷嗤之以鼻。这些翻译过程中的当事人为了尽快的获得商业利润,难免做出有悖历史研读的事情,这也不能完全责怪他们的态度,我军的有关部门的战史研究著作也会出现不严谨、不详实的情况。但是,这样做的某个后果,就是新成长出来的一些年轻的爱好者,得不到真的掌握资料的前辈们所掌握的内容,只能从那些为了牟取金钱而出现的东西里自己去挖掘,懒惰的就挖掘的少,挖掘到的错谬就多。我们的二战相关翻译,你看得懂吗?最常见的东西我们整理起来作为参考和原证,希望对我们真的有用。一,关于部队番号的翻译1)部队相关:集团军群-集团军-军-师(战役集群要根据规模,如经常出现在东线的“肯普夫集群”,其某种程度上是德第8集团军的前身,而莫德尔上将(还未晋升元帅时)指挥第9集团军在中央集团军群辖下参加了库尔斯克战役的北区的行动。)其它的对国防军的编制,例如把中央集团军群翻译成中央集团军,把第9集团军翻译成第9军或者第9军团,把肯普夫集群翻译成肯普夫兵团或者肯普夫集团军的,应该被修正过来!2)苏军近卫部队相关:近卫坦克集团军,用坦克是在苏军立场上的称呼,在德军立场上是装甲集团军,如德军党卫队第6装甲集团军、德军第5装甲集团军,又如苏军近卫第5坦克集团军或近卫坦克第五集团军,严谨上,德军部队应用德军立场,苏军部队应用苏军立场,而西线欧陆战场的美军没有组织独立的带有装甲部队名头的集团军级别的部队。同时,近卫坦克集团军是集团军,与近卫坦克军是两种不同的部队,如同样参加了库尔斯克战役南区的近卫第5坦克集团军和近卫第5坦克军,就是两支同样勇猛的部队,前者的集团军司令员(不是像某个翻译出来的集团军长,现在人们什么都敢说,国防大学也不出来拨乱反正,到底有没有标准,我明天提出个集团军总指挥的名号行不行?)是著名的眼镜男罗特米斯特洛夫中将,战役时属于科涅夫的草原方面军编成,在普罗霍夫卡一头撞上了突进来的一大群SS而被所有二战迷津津乐道了许多年,即所谓的库尔斯克坦克大战!而后者是刚刚晋升中将的克拉夫琴科指挥的,一直在瓦图京的沃罗涅日方面军编成里作战,战役开始后,全军与友军配合,奋力阻击突进的德军装甲部队矛头,后被迫有组织的后撤,之后一段时间疲于牵制突进德军的侧翼,直至苏军全线稳住阵脚并开始反击,近卫第5坦克军勇敢突击,虽然与“大德意志”擦肩而过,但还是赶上了哈尔科夫方向的博格杜霍夫的坦克大战,规模同样惨烈。如果像这样的内容都搞不清楚还敢翻译出版,可以嘲讽为“骗钱”了。3)美军部队相关:同1)集团军群-集团军-军-师,把第12集团军群翻译成第12集团军,把第3集团军翻译成第3军团和第3军的,都应该被修正过来!从盟军的相关翻译可以更清楚的看到另一个影响二战翻译的严重现象:(由于很多原文原作者立场的问题,导致了很多翻译上的问题,而又由于翻译者不愿意耗费精力去考虑原作者的立场,就会导致出现各种问题,如某英国人写的作品说刺杀海德里希的是捷克的民间人员,连游击队员都不愿意承认,而实际上是在英国受到正规培训后前往执行任务的捷克特工。还有英国人吹嘘蒙哥马利统一指挥盟军登陆欧洲,实际上蒙帅直到战争结束也没能获得他梦寐以求的盟军地面部队总司令的头衔,而且差点被炒掉,幸亏及时写了著名的道歉信告诉艾森豪威尔,自己再也不要那个官了。而有人又拿出诺曼底战役所谓的蒙哥马利为盟军地面部队总指挥一说,还结合经济、政治上的考量,而实际上,正是由于政治和经济等等综合考量,美国将领一直不愿意在英国指挥官手下作战,同样的,诺曼底登陆战役分为几个阶段的,只是滩头阶段由蒙哥马利挂了个滩头行动指挥官的由头,美第29步兵师、第1步兵师、第4步兵师、第82空降师、第101空降师、布莱德雷本人,从某个角度上说,没任何一个是听他指挥的,我们的翻译不交代清楚就直接翻译过来了。)未完待续……转载请注明出自铁血tiexue.net, 本贴地址: http://bbs.tiexue.net/post_.html
延伸阅读:
本帖已经被管理员锁定,不能回复
[原创]我们的二战相关翻译,你看得懂吗?相关文章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4289857 工分:28486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热回复背景
4)来自原作者写作习惯的问题相关:有的原作者的写作习惯跟他的经历、语言习惯等等都有关系,犹如一些将帅的自传类。当然这里仍旧少不了立场的问题,尼米兹的《大海战》被我们翻译出版过,但里鬼子的面大部分的称为“日军”,而后来一些网络上的文章开始用“日寇”,其它抗日战场的称谓也有类似情况。毕竟这是我们自己亲自经历的战场,皇协军、伪军、汉奸、鬼子、小日本、小鬼子、脚盆我们是天生可以看明白的,可是如果是欧战的德文、俄文的东西呢,尤其在没有英文翻译做比对的时候,中文翻译会一塌糊涂。例如罗科索夫斯基的自传被解放军出版社出版过,里面多次提到分队一词,实际上是连的意思。好在我们的军方专业性强,有了解释,但这种情况在其它位置还是时而出现的,弄得我们搞不清楚当事的部队的规模、编程。有一种观点,认为这与我军番号沿革的历史有关系,我倒是不太支持。抗美援朝时二次战役,西线我军第39、40、50、66军正面进攻,38军穿插形成包围的对内正面,42军穿插形成包围的对外这面,围攻美第8集团军和南朝鲜军;东线第20军、26军、27军合击长津湖地区的美军第10军,这些我军的军番号很清楚,现在也可以想办法找到他们是现在的哪只部队(或者在哪里)。所以我们如果搞不清楚二战时某个地区某个时间某个部队的番号,尤其在原作者都比较不确定的情况下,我们应该译注,而不是乱说!此外,有的部队是已经打光了(或者即将打光了),没有可以作战的建制了。但是出于一些原因,又重建了,对于战败者,例如德军第6集团军,都敢说,但对于战胜者,例如苏军第16集团军,就很少有人敢说了。没有原注的应该译注。5)苏军的坦克军、机械化军、骑兵-机械化合成军往往不会翻译出太大的问题,但德军的装甲师、装甲掷弹师、掷弹师、国民掷弹师总会出现问题,估计是我们的翻译很少去玩二战游戏《英雄连》和《英雄连2》,不然至少从战术位置上可以把它们的区别搞清楚。我们遇到部队番号、编程上的问题,最好拿着地图看,不仅学会了看地图,而且能搞清楚这个部队在哪,向哪里移动,与谁交手。至于哪去搞二战地图,我就不能随便推荐了。这里,鄙视那些把原著地图省略掉只翻译文字出版的事情,我认为是那个翻译就看不懂地图,同时也不知道地图上的地名和部队符号怎么翻译!学俄语和德语很难吗?反正我不会,但我不出来骗钱。还有人英文的地图也懒得翻译了,或者仍旧看不懂,也不去考虑那个英文本身不是原著而已经是译著!希望大家对待翻译的东西,认真的自己挖掘,能找到其它引证的,不同立场的相同、相似陈述的,才是接近准确的。徐向前元帅说:研究二战是很重要的,我们即便不是专业的战史研究人员,也应该认真,只有认真,才能对自己掌握的和学会的更好的加以利用,对生活的修养和工作的完成都有好处。有朝一日,当我们走进信息化和机械化并重的现代高科技战场,面对侵略者的狰狞与狂悖,我们就可以更快更狠的击败它们,杀光它们,让我们的战旗迎风招展!未完待续……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4289857 工分:28486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热回复背景
二,关于将领和军衔的翻译1)纳粹德国国防军:隆德施泰特元帅,在影视作品里曾有佩戴荣誉团长领章的形象出现,这位元帅因其属于那类德高望重的老帅,而被我们时而称为隆爷爷。有一部分翻译并不是根据德语的发音,所以翻译成了伦斯德,隆德施泰特与伦斯德应当是同一个人。(顺便说一下,美军著名的步枪,斯普林菲尔德,也有很多人叫春田,这是音译和意译的区别,是同一个东西,而隆德施泰特与伦斯德是发音本身的区别。)莱布、勒布同样是一个人,有资料称这位元帅曾公开反对过纳粹的种族政策和对犹太人的清洗,也对希特勒的各种军事指令持有自己的意见,有俄方的资料还指出他曾经公开反对枪毙被俘苏军政工人员的命令。2)纳粹德国国防军:陆军元帅,空军元帅是Feldmarschall,海军元帅是Gro?admiral,有一翻译认为直接翻译为陆军元帅即可,如陆军元帅莫德尔,或莫德尔元帅,或莫帅;再如海军元帅雷德尔,雷德尔元帅,或雷帅。同时,区别于帝国元帅Reichsmarschall戈林,有陈述说有帝国元帅和战场元帅的区分,所以翻译中如果出现空军元帅戈林,是应当修证的。同时,德军在某一时期,地面部队的高级指挥官不一定是陆军将领,如空军元帅凯瑟琳,翻译为陆军元帅凯瑟琳是应当修证的。3)武装党卫队:武装党卫队区别于执行其它职责的党卫队机构和单位,大部分是执行作战任务的,而且有一些部队骁勇善战,甚至也有不失欧陆骑士精神的军官。武装党卫队第1装甲师、党卫队第1装甲师、党卫军第一装甲师、警卫旗队师都是可以使用的翻译,直接写出来LSSAH也未尝不可,但是对于在武装党卫队任职的人员,我们的称谓应该是这样的:例如,武装党卫队少校、党卫队二级突击大队长XXXX·XXXXX,对他们并用常规的军衔与党卫队官衔级别是比较准确的,而帝国保安总局的某个军官,称谓应该直接是党卫队二级突击大队长XXX·XXXXXXX,这是因为此人不在武装党卫队执行作战任务。4)武装党卫队与纳粹德国国防军:纳粹德军的将官是没有准将的,二战时期,英军为:准将-少将-中将-上将-元帅;美军为:准将-少将-中将-上将-五星上将;苏军为:少将-中将-上将-大将-元帅;德军国防军为:少将-中将-上将-特级上将(有认为应翻译为一级上将和二级上将)-元帅。可见,德军、苏军没有准将,而西方的很多原作者,为了表明德军毕竟是西方文明或者由于其它原因,文中会出现德军准将,这是等同于准将的职衔的态度、而非实际军衔。下面要说武装党卫军的党卫队官衔:(将官,就是旗队长(上校)之后)SS-Oberführer党卫队区队长、SS-Brigadeführer党卫队旅队长、SS-Gruppenführer党卫队地区分队长、SS-Obergruppenführer党卫队地区总队长、SS-Oberstgruppenführer党卫队全国总指挥。这就会出现翻译的问题,例如约瑟夫·迪特里希在1944年8月晋升为党卫队全国总指挥、武装党卫队特级上将(一级上将),但他常见的照片是党卫队地区总队长、武装党卫队上将(二级上将)的衔章。这样就有了,党卫队地区分队长、武装党卫队中将;党卫队旅队长、武装党卫队少将。任何出现的党卫队准将的说法可能是由于德语旅队长的英文翻译的问题或者其它原因,是不准确的。那么旅队长和旗队长之间确实还有那么一个区队长的官衔,那么有一种观点认为应该考量他所指挥的部队,应该以少将称谓。我们的翻译出来的党卫队大校或者党卫队准将也是应当修正的。5)苏军:前面已经说了苏军没有准将的问题,早期苏军在领章表示军衔,少将单纯数星星的个数是两个,其实那两个不是一种星星,这个有前辈已经说得很清楚了,但是我们毕竟数星星比较直观。三个星星是中将,四个星星是上将,五个星星是大将。后来苏军改为肩章,四个星星是大将,三个星星是上将,两个星星是中将,一个星星是少将。确实,很多翻译把苏军将领的军衔搞得一塌糊涂。不只是苏军,我们应该弄清楚主要将领晋升的时间,一些翻译是疏漏,一些翻译简直是对将领们的不尊重。如莫德尔元帅的晋升元帅的时间,他在指挥某个部队时还不是,朱可夫元帅同样,这些经常是翻译给升了官,还算好。但像罗科索夫斯基本来已经是元帅了,还要说罗科索夫斯基将军,给降了官,这个怎么搞?这个细节,我们也可以侧面考量一个出版社、一个媒体、一个翻译学者对历史的态度!同时,苏军的校官是:上校-中校-少校;尉官是:大尉-上尉-中尉-少尉;士官士兵(有一种观点比较准确,并对苏军将准尉作为最高等级的士官翻译做出了一些解释,我个人比较赞同,大部分二战翻译涉及到苏军士官和士兵时都比较含糊,例如《古墓迷情》里的老侦察兵就被小伙子们称为大士同志):准尉-大士-上士-中士-下士-列兵。在领章时代,四个三角是准尉,三个是大士,两个是中士,一个是下士,一个也没有是列兵。这里顺便说一句我军现在的士官士兵军衔:一个细拐是列兵,就是新兵蛋子。两个细拐是上等兵,是一年的兵,也有小字辈卖乖喊“老兵”的。一个细拐一个“花”是下士,大部分都是“班长”,一个粗拐一个花是中士,有的是“排长”了。一个粗拐一个细拐一个花是上士,两个粗拐一个花是四级军士长,两个粗拐一个细拐一个花是三级军士长,三个粗拐一个花是二级军士长,三个粗拐一个细拐一个花是一级军士长。离远了看不清楚,比美国海军的袖标还难看清楚。对老兵,对前辈,大家要尊重哈,真打起来,部队里基层的士官是部队的主心骨之一!未完待续……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4289857 工分:28486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热回复背景
6)将领相关:国家、民族需要自己的英雄,自己的军魂,从抗日战争到对越自卫反击战,我们有我们自己的,那么二战时各个参战国也有他们自己的。(只不过我们的英雄和军魂的光辉是那么的朴实与勇敢。)当然,我们也有些人会做一些事情,比如为了某个目的,在对一些战役、战斗的参与部队或者指挥官的功劳与作用进行讨论时,会想方设法的争吵个天昏地暗,最后开始篡改史料。二战的翻译中也有这样的问题,例如对维斯瓦河-奥德河战役及柏林战役前后,白俄罗斯第2方面军的作战,罗科索夫斯基在自传中的观点与朱可夫和里德尔·哈特都是有出入的。如果我们看到的翻译不加思索,不明出处的直接陈述,会误导我们以为某个事情就公认的,而实际上争议是存在的甚至很大,甚至至今悬而未决。7)军衔相关:欧伯斯特先生(奥博斯特)先生、霍夫曼先生,实际上他们大多数不是这个名字,而是上校先生、上尉先生,这是由于用德军的方式称呼德军军衔的英语模式的发音,而我们的翻译根本不懂这个。(又如电影《斯大林格勒》里的福勒应该是元首)同样的,博古纳同志实际上是上校同志。德军中有一些人是有爵位的,而且不像英国所谓的公-侯-伯-子-男那么简单,例如侯爵要分大区、小区等等,而发音如Graf.XXXX应该是XXXX伯爵而不是格拉夫·XXXX。一些带有爵位的军衔应在称谓里加上,如XXXX伯爵上校,或者上校XXXX伯爵。720行动的施道芬堡就有爵位。(陈述各军军衔的资料有很多,把军衔的翻译级别或者名号搞错,如技术军士翻译为特种军士,上士翻译为参谋军士,还好修正,像德军、俄军这样的直接把军衔翻译成人名的,大家就要努力看清楚和少骂那些不负责任的人几句了,实在是……)至今,我们还有人把美军海军上校弄成上尉,把上尉弄成中尉,这些人如果被人家看到了,当心人家老美找你要你扣掉的军饷!(把艇长、舰长的称呼直接当军衔的也大有人在,也不看看领花,中校、少校甚至尉官而已。)三,关于战役相关的翻译1)苏军战役相关:在苏军的俄文系翻译中,苏军在地图上的某个河流的左岸、右岸是与地图的左西右东不同的,这是比较简单的地理学科的问题,只不过很多人在初等教育地理课时没赶上好的老师,或者上课时在玩游戏机看动漫。如苏军于1943年库尔斯克战役时在向第涅伯河发起大规模进攻时,如果提及第涅伯河左岸实际上是东岸,右岸才是西岸。如果翻译不准确的应修正。我们应该正视苏联红军在卫国战争中的表现,他们在欧战东线的英勇战斗为人类反法西斯战争的最终胜利的历史奉献了浓重的一笔,但不是任何与他们有关的事迹和人物都应该翻译出“伟大的”这样的前缀来!我们应该正视美军和英国及英联邦军队在二次大战中的积极贡献,我们也应该正视纳粹德军在军事上的成就,但面对不准确的翻译,我们总不能随时去外国语专业补课去,这是中国二战爱好者的些许遗憾吧。2)空军的战役的如果单独拿出来,各方的分歧是很明显的,只有1940年的不列颠战役各方的观点比较接近,而像所谓的“最长的一周”的事情,英国人要吵吵个不停的,美国人也要拍几次桌子的。这里要顺便说一下关于美国陆航的翻译,美国在整个二战期间还没有空军这一独立的军种,所以翻译出来的美国空军是不准确的。同时日进行整编改组时,之前称为United States Army Air Corps简称USAAC,之后称为United States Army Air Forces简称USAAF(这里比USAF多出一个A,是陆军那个A),有一说认为之前翻译为陆军航空军,之后翻译为陆军航空队,也有认为之后翻译为航空队不准确,应该为陆军航空兵,至少带有明确的独立兵种的意思,而维基百科你去查,里面把之后的叫航空军,之前的叫航空队。所以如果没有详细的论述翻译的译注,直接称为陆航也可以。其下属的作战单位,如第8航空队、第8航空军(Eighth Air Force)实际上是同一个单位。第8航空队曾于二战的1942年后的一段时间内主要辖有第8轰炸机司令部、第8战斗机司令部、第8战术支援司令部。以第8轰炸机司令部为例,其编成曾辖有第1轰炸机联队(1st Bombardment Wing)、第2轰炸机联队(2d Bombardment Wing)、第4轰炸机联队(4th Bombardment Wing)、第12轰炸机联队(12th Bombardment Wing)、第40轰炸机联队(40th Bombardment Wing)、第41轰炸机联队(41st Bombardment Wing),之后还出过一个直属的特战大队。那么再以第41轰炸机联队为例,其编成曾辖有第303轰炸机大队(303d Bombardment Group)、379和384大队,主力作战飞机之一为B-17F/G,那么后来划归1st Bombardment Division指挥,这里是第1轰炸机指挥部的意思,而非第1轰炸机师,这种观点是因为前无军,后无团,师从何而称。所以美陆航并没有传统陆军的那种军-师的编制。未完待续……因资料整理及其它原因,有可能下一次更新会不定时间,请谅解;因根据手边资料的顺序而编辑,文中前后难免有造成阅读逻辑混乱的情况,请谅解。希望欧战期间,阵亡的德军官兵、牺牲的苏军指战员、长眠在异国他乡的美军官兵、沉睡在海天之间的英国军人、献出生命的勇敢的法国游击队员……都永远停留在历史的研读和艺术作品的表达中,不再出现在我们的世界上。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7613743 工分:10384
左箭头-小图标
所以我翻译文章还是先找找网上有没有约定成俗的译文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5553589 工分:332147
/ 排名:1908
左箭头-小图标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006882 工分:1001
左箭头-小图标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223372 工分:52818
左箭头-小图标
4楼&二,关于将领和军衔的翻译1)纳粹德国国防军:隆德施泰特元帅,在影视作品里曾有佩戴荣誉团长领章的形象出现,这位元帅因其属于那类德高望重的老帅,而被我们时而称为隆爷爷。有一部分翻译并不是根据德语的发音,所以翻译成了伦斯德,隆德施泰特与伦斯德应当是同一个人。(顺便说一下,美军著名的步枪,斯普林菲尔德,也有很多人叫春田,这是音译和意译的区别,是同一个东西,而隆德施泰特与伦斯德是发音本身的区别。)莱布、勒布同样是一个人,有资料称这位元帅曾公开反对过纳粹的种族政策和对犹太人的清洗,也对希特勒的各种军事指令持有自己的意见,有俄方的资料还指出他曾经公开反对枪毙被俘苏军政工人员的命令。2)纳粹德国国防军:陆军元帅,空军元帅是Feldmarschall,海军元帅是Gro?admiral,有一翻译认为直接翻译为陆军元帅即可,如陆军元帅莫德尔,或莫德尔元帅,或莫帅;再如海军元帅雷德尔,雷德尔元帅,或雷帅。同时,区别于帝国元帅Reichsmarschall戈林,有陈述说有帝国元帅和战场元帅的区分,所以翻译中如果出现空军元帅戈林,是应当修证的。同时,德军在某一时期,地面部队的高级指挥官不一定是陆军将领,如空军元帅凯瑟琳,翻译为陆军元帅凯瑟琳是应当修证的。3)武装党卫队:武装党卫队区别于执行其它职责的党卫队机构和单位,大部分是执行作战任务的,而且有一些部队骁勇善战,甚至也有不失欧陆骑士精神的军官。武装党卫队第1装甲师、党卫队第1装甲师、党卫军第一装甲师、警卫旗队师都是可以使用的翻译,直接写出来LSSAH也未尝不可,但是对于在武装党卫队任职的人员,我们的称谓应该是这样的:例如,武装党卫队少校、党卫队二级突击大队长XXXX·XXXXX,对他们并用常规的军衔与党卫队官衔级别是比较准确的,而帝国保安总局的某个军官,称谓应该直接是党卫队二级突击大队长XXX·XXXXXXX,这是因为此人不在武装党卫队执行作战任务。4)武装党卫队与纳粹德国国防军:纳粹德军的将官是没有准将的,二战时期,英军为:准将-少将-中将-上将-元帅;美军为:准将-少将-中将-上将-五星上将;苏军为:少将-中将-上将-大将-元帅;德军国防军为:少将-中将-上将-特级上将(有认为应翻译为一级上将和二级上将)-元帅。可见,德军、苏军没有准将,而西方的很多原作者,为了表明德军毕竟是西方文明或者由于其它原因,文中会出现德军准将,这是等同于准将的职衔的态度、而非实际军衔。下面要说武装党卫军的党卫队官衔:(将官,就是旗队长(上校)之后)SS-Oberführer党卫队区队长、SS-Brigadeführer党卫队旅队长、SS-Gruppenführer党卫队地区分队长、SS-Obergruppenführer党卫队地区总队长、SS-Oberstgruppenführer党卫队全国总指挥。这就会出现翻译的问题,例如约瑟夫·迪特里希在1944年8月晋升为党卫队全国总指挥、武装党卫队特级上将(一级上将),但他常见的照片是党卫队地区总队长、武装党卫队上将(二级上将)的衔章。这样就有了,党卫队地区分队长、武装党卫队中将;党卫队旅队长、武装党卫队少将。任何出现的党卫队准将的说法可能是由于德语旅队长的英文翻译的问题或者其它原因,是不准确的。那么旅队长和旗队长之间确实还有那么一个区队长的官衔,那么有一种观点认为应该考量他所指挥的部队,应该以少将称谓。我们的翻译出来的党卫队大校或者党卫队准将也是应当修正的。5)苏军:前面已经说了苏军没有准将的问题,早期苏军在领章表示军衔,少将单纯数星星的个数是两个,其实那两个不是一种星星,这个有前辈已经说得很清楚了,但是我们毕竟数星星比较直观。三个星星是中将,四个星星是上将,五个星星是大将。后来苏军改为肩章,四个星星是大将,三个星星是上将,两个星星是中将,一个星星是少将。确实,很多翻译把苏军将领的军衔搞得一塌糊涂。不只是苏军,我们应该弄清楚主要将领晋升的时间,一些翻译是疏漏,一些翻译简直是对将领们的不尊重。如莫德尔元帅的晋升元帅的时间,他在指挥某个部队时还不是,朱可夫元帅同样,这些经常是翻译给升了官,还算好。但像罗科索夫斯基本来已经是元帅了,还要说罗科索夫斯基将军,给降了官,这个怎么搞?这个细节,我们也可以侧面考量一个出版社、一个媒体、一个翻译学者对历史的态度!同时,苏军的校官是:上校-中校-少校;尉官是:大尉-上尉-中尉-少尉;士官士兵(有一种观点比较准确,并对苏军将准尉作为最高等级的士官翻译做出了一些解释,我个人比较赞同,大部分二战翻译涉及到苏军士官和士兵时都比较含糊,例如《古墓迷情》里的老侦察兵就被小伙子们称为大士同志):准尉-大士-上士-中士-下士-列兵。在领章时代,四个三角是准尉,三个是大士,两个是中士,一个是下士,一个也没有是列兵。这里顺便说一句我军现在的士官士兵军衔:一个细拐是列兵,就是新兵蛋子。两个细拐是上等兵,是一年的兵,也有小字辈卖乖喊“老兵”的。一个细拐一个“花”是下士,大部分都是“班长”,一个粗拐一个花是中士,有的是“排长”了。一个粗拐一个细拐一个花是上士,两个粗拐一个花是四级军士长,两个粗拐一个细拐一个花是三级军士长,三个粗拐一个花是二级军士长,三个粗拐一个细拐一个花是一级军士长。离远了看不清楚,比美国海军的袖标还难看清楚。对老兵,对前辈,大家要尊重哈,真打起来,部队里基层的士官是部队的主心骨之一!未完待续…… B打不出来,可以打两个s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7494837 工分:34
左箭头-小图标
好详细,赞一个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4289857 工分:28486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8楼&82 师是空降师,而101师应该是空中突击师吧?那是由于海湾战争及之后我们的叫法的原因,二战直至战后解散,都是101st Airborne Division也就是空降师了;这支部队1956年03月前后,在经历了多次的风雨又再次成为美军现役的作战部队,并至今再也没有退出人们的视野,那个时候也仍旧是Airborne,后来这支部队参加了越战,以及其它美军的行动,在海湾战争前就接受了多次“现代化改装”。Air Assault即所谓的空中突击的意思,这个名号是日单独加上去的,美国人自己的说法呢,是“奉命行事”,我们也就跟着翻译了,主因有一说是因为该师官兵进入战场的方式已经不再以跳伞为主了(空降快速部署,比如直升机方式)。实际上,直到现在,101st Airborne Division仍旧是这个番号,包括第1、2、3旅战斗队、第101航空旅、159航空旅、101支援旅,(我们熟悉的506团,它的第1营在第1旅战斗队,第2营在第3旅战斗队,根据美军模块化改革,如果506团的第1营和第2营统一在一个旅作战,那么就叫第4旅战斗队了)注:关于美军模块化改革的事情,有很多资料,但有一部分仍旧是美军机密的内容,我们能(曾)了解到的不一定就是准确的。我们未能在抗美援朝时与这支部队交手,有的前辈和战友可能有心中的遗憾,据传中国军队还是以其它形式碰撞过这支部队,嘿嘿。如果有一天,他们作为朋友,来作客,我们可以一起回忆下欧陆的蓝天和白雪,如果它们来侵略,我们也会毫无怜惜的送他们回“家”。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749125 工分:82056
左箭头-小图标
莱布,勒布都是同一个人,其实还有翻译成李布元帅的,标准形象就是光头。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4086278 工分:1838
左箭头-小图标
82 师是空降师,而101师应该是空中突击师吧?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4289857 工分:28486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6)将领相关:国家、民族需要自己的英雄,自己的军魂,从抗日战争到对越自卫反击战,我们有我们自己的,那么二战时各个参战国也有他们自己的。(只不过我们的英雄和军魂的光辉是那么的朴实与勇敢。)当然,我们也有些人会做一些事情,比如为了某个目的,在对一些战役、战斗的参与部队或者指挥官的功劳与作用进行讨论时,会想方设法的争吵个天昏地暗,最后开始篡改史料。二战的翻译中也有这样的问题,例如对维斯瓦河-奥德河战役及柏林战役前后,白俄罗斯第2方面军的作战,罗科索夫斯基在自传中的观点与朱可夫和里德尔·哈特都是有出入的。如果我们看到的翻译不加思索,不明出处的直接陈述,会误导我们以为某个事情就公认的,而实际上争议是存在的甚至很大,甚至至今悬而未决。7)军衔相关:欧伯斯特先生(奥博斯特)先生、霍夫曼先生,实际上他们大多数不是这个名字,而是上校先生、上尉先生,这是由于用德军的方式称呼德军军衔的英语模式的发音,而我们的翻译根本不懂这个。(又如电影《斯大林格勒》里的福勒应该是元首)同样的,博古纳同志实际上是上校同志。德军中有一些人是有爵位的,而且不像英国所谓的公-侯-伯-子-男那么简单,例如侯爵要分大区、小区等等,而发音如Graf.XXXX应该是XXXX伯爵而不是格拉夫·XXXX。一些带有爵位的军衔应在称谓里加上,如XXXX伯爵上校,或者上校XXXX伯爵。720行动的施道芬堡就有爵位。(陈述各军军衔的资料有很多,把军衔的翻译级别或者名号搞错,如技术军士翻译为特种军士,上士翻译为参谋军士,还好修正,像德军、俄军这样的直接把军衔翻译成人名的,大家就要努力看清楚和少骂那些不负责任的人几句了,实在是……)至今,我们还有人把美军海军上校弄成上尉,把上尉弄成中尉,这些人如果被人家看到了,当心人家老美找你要你扣掉的军饷!(把艇长、舰长的称呼直接当军衔的也大有人在,也不看看领花,中校、少校甚至尉官而已。)三,关于战役相关的翻译1)苏军战役相关:在苏军的俄文系翻译中,苏军在地图上的某个河流的左岸、右岸是与地图的左西右东不同的,这是比较简单的地理学科的问题,只不过很多人在初等教育地理课时没赶上好的老师,或者上课时在玩游戏机看动漫。如苏军于1943年库尔斯克战役时在向第涅伯河发起大规模进攻时,如果提及第涅伯河左岸实际上是东岸,右岸才是西岸。如果翻译不准确的应修正。我们应该正视苏联红军在卫国战争中的表现,他们在欧战东线的英勇战斗为人类反法西斯战争的最终胜利的历史奉献了浓重的一笔,但不是任何与他们有关的事迹和人物都应该翻译出“伟大的”这样的前缀来!我们应该正视美军和英国及英联邦军队在二次大战中的积极贡献,我们也应该正视纳粹德军在军事上的成就,但面对不准确的翻译,我们总不能随时去外国语专业补课去,这是中国二战爱好者的些许遗憾吧。2)空军的战役的如果单独拿出来,各方的分歧是很明显的,只有1940年的不列颠战役各方的观点比较接近,而像所谓的“最长的一周”的事情,英国人要吵吵个不停的,美国人也要拍几次桌子的。这里要顺便说一下关于美国陆航的翻译,美国在整个二战期间还没有空军这一独立的军种,所以翻译出来的美国空军是不准确的。同时日进行整编改组时,之前称为United States Army Air Corps简称USAAC,之后称为United States Army Air Forces简称USAAF(这里比USAF多出一个A,是陆军那个A),有一说认为之前翻译为陆军航空军,之后翻译为陆军航空队,也有认为之后翻译为航空队不准确,应该为陆军航空兵,至少带有明确的独立兵种的意思,而维基百科你去查,里面把之后的叫航空军,之前的叫航空队。所以如果没有详细的论述翻译的译注,直接称为陆航也可以。其下属的作战单位,如第8航空队、第8航空军(Eighth Air Force)实际上是同一个单位。第8航空队曾于二战的1942年后的一段时间内主要辖有第8轰炸机司令部、第8战斗机司令部、第8战术支援司令部。以第8轰炸机司令部为例,其编成曾辖有第1轰炸机联队(1st Bombardment Wing)、第2轰炸机联队(2d Bombardment Wing)、第4轰炸机联队(4th Bombardment Wing)、第12轰炸机联队(12th Bombardment Wing)、第40轰炸机联队(40th Bombardment Wing)、第41轰炸机联队(41st Bombardment Wing),之后还出过一个直属的特战大队。那么再以第41轰炸机联队为例,其编成曾辖有第303轰炸机大队(303d Bombardment Group)、379和384大队,主力作战飞机之一为B-17F/G,那么后来划归1st Bombardment Division指挥,这里是第1轰炸机指挥部的意思,而非第1轰炸机师,这种观点是因为前无军,后无团,师从何而称。所以美陆航并没有传统陆军的那种军-师的编制。未完待续……因资料整理及其它原因,有可能下一次更新会不定时间,请谅解;因根据手边资料的顺序而编辑,文中前后难免有造成阅读逻辑混乱的情况,请谅解。希望欧战期间,阵亡的德军官兵、牺牲的苏军指战员、长眠在异国他乡的美军官兵、沉睡在海天之间的英国军人、献出生命的勇敢的法国游击队员……都永远停留在历史的研读和艺术作品的表达中,不再出现在我们的世界上。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7381301
左箭头-小图标
既然通篇在讲翻译,为什么没有一个外语?
本贴发自手机铁血网:[]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978747 工分:196402
/ 排名:4605
左箭头-小图标
考据学吗?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4289857 工分:28486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二,关于将领和军衔的翻译1)纳粹德国国防军:隆德施泰特元帅,在影视作品里曾有佩戴荣誉团长领章的形象出现,这位元帅因其属于那类德高望重的老帅,而被我们时而称为隆爷爷。有一部分翻译并不是根据德语的发音,所以翻译成了伦斯德,隆德施泰特与伦斯德应当是同一个人。(顺便说一下,美军著名的步枪,斯普林菲尔德,也有很多人叫春田,这是音译和意译的区别,是同一个东西,而隆德施泰特与伦斯德是发音本身的区别。)莱布、勒布同样是一个人,有资料称这位元帅曾公开反对过纳粹的种族政策和对犹太人的清洗,也对希特勒的各种军事指令持有自己的意见,有俄方的资料还指出他曾经公开反对枪毙被俘苏军政工人员的命令。2)纳粹德国国防军:陆军元帅,空军元帅是Feldmarschall,海军元帅是Gro?admiral,有一翻译认为直接翻译为陆军元帅即可,如陆军元帅莫德尔,或莫德尔元帅,或莫帅;再如海军元帅雷德尔,雷德尔元帅,或雷帅。同时,区别于帝国元帅Reichsmarschall戈林,有陈述说有帝国元帅和战场元帅的区分,所以翻译中如果出现空军元帅戈林,是应当修证的。同时,德军在某一时期,地面部队的高级指挥官不一定是陆军将领,如空军元帅凯瑟琳,翻译为陆军元帅凯瑟琳是应当修证的。3)武装党卫队:武装党卫队区别于执行其它职责的党卫队机构和单位,大部分是执行作战任务的,而且有一些部队骁勇善战,甚至也有不失欧陆骑士精神的军官。武装党卫队第1装甲师、党卫队第1装甲师、党卫军第一装甲师、警卫旗队师都是可以使用的翻译,直接写出来LSSAH也未尝不可,但是对于在武装党卫队任职的人员,我们的称谓应该是这样的:例如,武装党卫队少校、党卫队二级突击大队长XXXX·XXXXX,对他们并用常规的军衔与党卫队官衔级别是比较准确的,而帝国保安总局的某个军官,称谓应该直接是党卫队二级突击大队长XXX·XXXXXXX,这是因为此人不在武装党卫队执行作战任务。4)武装党卫队与纳粹德国国防军:纳粹德军的将官是没有准将的,二战时期,英军为:准将-少将-中将-上将-元帅;美军为:准将-少将-中将-上将-五星上将;苏军为:少将-中将-上将-大将-元帅;德军国防军为:少将-中将-上将-特级上将(有认为应翻译为一级上将和二级上将)-元帅。可见,德军、苏军没有准将,而西方的很多原作者,为了表明德军毕竟是西方文明或者由于其它原因,文中会出现德军准将,这是等同于准将的职衔的态度、而非实际军衔。下面要说武装党卫军的党卫队官衔:(将官,就是旗队长(上校)之后)SS-Oberführer党卫队区队长、SS-Brigadeführer党卫队旅队长、SS-Gruppenführer党卫队地区分队长、SS-Obergruppenführer党卫队地区总队长、SS-Oberstgruppenführer党卫队全国总指挥。这就会出现翻译的问题,例如约瑟夫·迪特里希在1944年8月晋升为党卫队全国总指挥、武装党卫队特级上将(一级上将),但他常见的照片是党卫队地区总队长、武装党卫队上将(二级上将)的衔章。这样就有了,党卫队地区分队长、武装党卫队中将;党卫队旅队长、武装党卫队少将。任何出现的党卫队准将的说法可能是由于德语旅队长的英文翻译的问题或者其它原因,是不准确的。那么旅队长和旗队长之间确实还有那么一个区队长的官衔,那么有一种观点认为应该考量他所指挥的部队,应该以少将称谓。我们的翻译出来的党卫队大校或者党卫队准将也是应当修正的。5)苏军:前面已经说了苏军没有准将的问题,早期苏军在领章表示军衔,少将单纯数星星的个数是两个,其实那两个不是一种星星,这个有前辈已经说得很清楚了,但是我们毕竟数星星比较直观。三个星星是中将,四个星星是上将,五个星星是大将。后来苏军改为肩章,四个星星是大将,三个星星是上将,两个星星是中将,一个星星是少将。确实,很多翻译把苏军将领的军衔搞得一塌糊涂。不只是苏军,我们应该弄清楚主要将领晋升的时间,一些翻译是疏漏,一些翻译简直是对将领们的不尊重。如莫德尔元帅的晋升元帅的时间,他在指挥某个部队时还不是,朱可夫元帅同样,这些经常是翻译给升了官,还算好。但像罗科索夫斯基本来已经是元帅了,还要说罗科索夫斯基将军,给降了官,这个怎么搞?这个细节,我们也可以侧面考量一个出版社、一个媒体、一个翻译学者对历史的态度!同时,苏军的校官是:上校-中校-少校;尉官是:大尉-上尉-中尉-少尉;士官士兵(有一种观点比较准确,并对苏军将准尉作为最高等级的士官翻译做出了一些解释,我个人比较赞同,大部分二战翻译涉及到苏军士官和士兵时都比较含糊,例如《古墓迷情》里的老侦察兵就被小伙子们称为大士同志):准尉-大士-上士-中士-下士-列兵。在领章时代,四个三角是准尉,三个是大士,两个是中士,一个是下士,一个也没有是列兵。这里顺便说一句我军现在的士官士兵军衔:一个细拐是列兵,就是新兵蛋子。两个细拐是上等兵,是一年的兵,也有小字辈卖乖喊“老兵”的。一个细拐一个“花”是下士,大部分都是“班长”,一个粗拐一个花是中士,有的是“排长”了。一个粗拐一个细拐一个花是上士,两个粗拐一个花是四级军士长,两个粗拐一个细拐一个花是三级军士长,三个粗拐一个花是二级军士长,三个粗拐一个细拐一个花是一级军士长。离远了看不清楚,比美国海军的袖标还难看清楚。对老兵,对前辈,大家要尊重哈,真打起来,部队里基层的士官是部队的主心骨之一!未完待续……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4289857 工分:28486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4)来自原作者写作习惯的问题相关:有的原作者的写作习惯跟他的经历、语言习惯等等都有关系,犹如一些将帅的自传类。当然这里仍旧少不了立场的问题,尼米兹的《大海战》被我们翻译出版过,但里鬼子的面大部分的称为“日军”,而后来一些网络上的文章开始用“日寇”,其它抗日战场的称谓也有类似情况。毕竟这是我们自己亲自经历的战场,皇协军、伪军、汉奸、鬼子、小日本、小鬼子、脚盆我们是天生可以看明白的,可是如果是欧战的德文、俄文的东西呢,尤其在没有英文翻译做比对的时候,中文翻译会一塌糊涂。例如罗科索夫斯基的自传被解放军出版社出版过,里面多次提到分队一词,实际上是连的意思。好在我们的军方专业性强,有了解释,但这种情况在其它位置还是时而出现的,弄得我们搞不清楚当事的部队的规模、编程。有一种观点,认为这与我军番号沿革的历史有关系,我倒是不太支持。抗美援朝时二次战役,西线我军第39、40、50、66军正面进攻,38军穿插形成包围的对内正面,42军穿插形成包围的对外这面,围攻美第8集团军和南朝鲜军;东线第20军、26军、27军合击长津湖地区的美军第10军,这些我军的军番号很清楚,现在也可以想办法找到他们是现在的哪只部队(或者在哪里)。所以我们如果搞不清楚二战时某个地区某个时间某个部队的番号,尤其在原作者都比较不确定的情况下,我们应该译注,而不是乱说!此外,有的部队是已经打光了(或者即将打光了),没有可以作战的建制了。但是出于一些原因,又重建了,对于战败者,例如德军第6集团军,都敢说,但对于战胜者,例如苏军第16集团军,就很少有人敢说了。没有原注的应该译注。5)苏军的坦克军、机械化军、骑兵-机械化合成军往往不会翻译出太大的问题,但德军的装甲师、装甲掷弹师、掷弹师、国民掷弹师总会出现问题,估计是我们的翻译很少去玩二战游戏《英雄连》和《英雄连2》,不然至少从战术位置上可以把它们的区别搞清楚。我们遇到部队番号、编程上的问题,最好拿着地图看,不仅学会了看地图,而且能搞清楚这个部队在哪,向哪里移动,与谁交手。至于哪去搞二战地图,我就不能随便推荐了。这里,鄙视那些把原著地图省略掉只翻译文字出版的事情,我认为是那个翻译就看不懂地图,同时也不知道地图上的地名和部队符号怎么翻译!学俄语和德语很难吗?反正我不会,但我不出来骗钱。还有人英文的地图也懒得翻译了,或者仍旧看不懂,也不去考虑那个英文本身不是原著而已经是译著!希望大家对待翻译的东西,认真的自己挖掘,能找到其它引证的,不同立场的相同、相似陈述的,才是接近准确的。徐向前元帅说:研究二战是很重要的,我们即便不是专业的战史研究人员,也应该认真,只有认真,才能对自己掌握的和学会的更好的加以利用,对生活的修养和工作的完成都有好处。有朝一日,当我们走进信息化和机械化并重的现代高科技战场,面对侵略者的狰狞与狂悖,我们就可以更快更狠的击败它们,杀光它们,让我们的战旗迎风招展!未完待续……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5182833 头衔:妖中的佛 工分:179629
/ 排名:5243
左箭头-小图标
精华待评!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总页数1第1页&[共有12条记录]&分页:
&对[原创]我们的二战相关翻译,你看得懂吗?回复
本帖已经被管理员锁定,不能回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或者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