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有父母依恋问卷ippa官网的计分标准么

青少年冒险行为及其与人格、依恋的关系_小宗师
摘 要:该文采用问卷法对671名初、高中生及大学生进行青少年冒险行为、人格、同伴依恋调查。结果发现,性别、年龄、独生子女与否对青少年冒险行为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作用;人格五因素既对青少年冒险行为有直接预测作用,又以同伴依恋的疏远维度为中介间接影响青少年冒险行为。关键词:青少年;冒险行为;同伴依恋;人格中图分类号:B8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8)03-0077-051 问题提出青少年时期是指从11岁到20岁的人生发展期,包括青少年早期(11~14岁)、青少年中期(15~17岁)和青少年晚期(18~20岁)[1]。这一时期是个多变的时期,包括青春期的转变,亲子关系和同伴关系的转变等。青春期是个“多事之秋”,因为青少年的荣辱观、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等还不稳定;辨别是非能力差;他们精力旺盛,情绪易激动,并容易受暗示,对诱惑缺乏抵御能力,因此容易做出冒险举动。近年来,国内外大量研究都发现[2],青少年冒险行为已经成为全球性的社会问题。青少年冒险行为是指青少年在其个人意志下所从事的行为,该行为可能对健康带来某些不确定的负面影响[3]。在众多对青少年冒险行为的研究中,研究者普遍发现,人格、自我控制点、家庭结构、父母教养方式、同伴关系、社会环境等因素与青少年冒险行为有关[4]。其中,同伴关系一直是研究者考察的一个重点。Laurence研究发现,当青少年与同伴在一起时,往往更多的体验到愉快、兴奋的感觉,在这种情绪状况下,他们更容易受同伴影响,更短视,更可能因一时冲动作出冒险举动[5]。Margan指出,同伴是青少年吸烟、饮酒、吸毒行为的良好预测源[6]。被同伴疏远的青少年容易参与冒险活动,被拒绝的儿童更易走上犯罪道路[7]。另外,许多研究发现人格与冒险行为显著相关。Zuckerman在调查大学生人格与冒险行为的关系时发现,冲动、感觉寻求、攻击性和社会性与冒险行为相关,神经质、焦虑和积极性与冒险行为无关[8]。Gullone在测量459名来自四个国家青少年的人格和冒险行为关系时发现,外向性的青少年更容易寻找刺激,神经质上得分高的青少年更不容易参与危害社会行为,有责任心的青少年更不容易参与叛逆行为和危险行为[9]。回顾以往文献,国外关于同伴关系与青少年冒险行为的研究比较深入,而国内的研究相对薄弱,而且大多只关注于一种冒险行为,如吸烟等。那么同伴关系对其他冒险行为是否有影响呢?在中国这个强调集体主义的国家,什么样的同伴关系影响青少年的冒险行为呢?同时,国外关于人格与冒险行为关系的研究虽得到许多一致结论,但仍有不少分歧 [8,9]。鉴于此,文章将探讨同伴关系及人格特质对青少年冒险行为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比较中西方差异。2 方法2.1 被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式,选取开封市第十三中学、第二十五中学、平顶山第八中学、开封大学以及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共800名被试,回收有效问卷671份,其中男生323名,女生348名;年龄在12~2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16.74岁(x=2.53);独生子女242人,非独生子女429人。2.2 研究工具2.2.1 青少年冒险行为问卷采用Gullone(2000)编制的青少年冒险行为问卷(ARQ)[10]中青少年冒险行为参与分问卷。通过修订,删除其中不符合中国青少年情况的5个项目,并通过访谈增加了2个项目,最终形成新的青少年冒险行为问卷,共18个项目。该问卷包括四个维度,寻求刺激行为、叛逆行为、鲁莽行为及危害社会行为。其内部一致性系数α=0.757。2.2.2 同伴依恋问卷(IPPA-P)同伴依恋问卷选用Armsden & Greenberg编制的青少年父母同伴依恋问卷(IPPA)的同伴依恋分问卷。该问卷是国内外青少年依恋研究领域运用最广泛的工具之一[11,12]。该分问卷共25道题,三个维度,包括信任、交际、疏远。问卷具有良好的内部一致性系数α=0.92,重测信度为0.86,效标关联效度也较好。2.2.3 大五人格问卷(NEO-FFI)采用Casta和McCrae1992年修订的简版60题项的NEO-FFI。该问卷共有神经质、外向性、开放性、宜人性和责任心5个因子,其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别为0.86,0.77,0.73,0.68,0.81,效标关联效度分别为0.62,0.60,0.56,0.57,0.61。该问卷已被我国学者证明有较好的信效度[13]。2.3 问卷施测与数据处理所有问卷采用集体施测的方式,主试由经过培训的心理学专业研究生担任,使用统一的指导语并当场收回问卷。数据采用spss13.0和Amos5.0进行统计分析。3 结果与分析3.1 青少年冒险行为的现状分析不同性别、年龄、独生子女与否被试在冒险行为总量表及各维度上的差异检验见表1。总的冒险行为及各维度在性别、独生子女与否间差异的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表明,男生在总的冒险行为、叛逆行为、反社会行为、寻求刺激行为方面得分均显著高于女生(p&0.01),而在不计后果行为方面二者差异不显著;在叛逆行为上,非独生子女比独生子女更容易冒险(p&0.05),在寻求刺激行为上,独生子女比非独生子女更容易冒险(p&0.05),在总的冒险行为及反社会行为、不计后果行为方面二者差异不显著。总的冒险行为及各维度在不同年龄(12~14岁为青少年早期,15~17岁为青少年中期,18~20岁为青少年后期)间的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青少年早期、中期、后期在总的冒险行为、叛逆行为、反社会行为上差异显著(p&0.01);在不计后果行为上差异显著(p&0.05);在寻求刺激行为上差异不显著。经事后多重比较(LSD)发现,在总的冒险行为得分上,青少年早期&青少年中期&青少年后期(p&0.05);在叛逆行为得分上,青少年早期&青少年中期&青少年后期(P&0.05);在反社会行为得分上,青少年早期显著低于青少年中期及后期(p&0.05);在不计后果行为得分上,青少年早期和中期显著低于青少年后期(p&0.05)。青少年早期冒险行为主要表现为寻求刺激行为,青少年中期则主要表现为反社会行为,年后期,冒险行为主要表现为叛逆行为。三个阶段不计后果行为表现都最少。3.2 青少年冒险行为、同伴依恋与大五人格各维度的相关分析由表2可知,叛逆行为与疏远、宜人性和责任心显著相关(p&0.01);反社会行为与疏远、神经质、宜人性、责任心显著相关(p&0.01),与信任、开放性显著相关(p&0.05);寻求刺激行为与信任、交际、外向性显著相关(p&0.01),与神经质、开放性、责任心显著相关(p&0.05);不计后果行为与疏远、神经质、责任心显著相关(p&0.05)。3.3 青少年冒险行为、同伴依恋及大五人格之间关系模型青少年冒险行为、同伴依恋及大五人格各变量之间存在相关关系,依据各变量相关情况,采用Amos5.0构建各个变量对冒险行为的关系模型,经过模型修正,结果发现最终模型对数据有较好的拟合度(见表3)。模型各变量的关系和回归路径见图1。由图1可知,宜人性对叛逆行为有直接影响;神经质通过同伴关系的疏远维度间接影响反社会行为,外向性、开放性、宜人性、责任心对反社会行为有直接影响,宜人性还通过疏远维度间接影响反社会行为;外向性对寻求刺激行为有直接影响;疏远对不计后果行为有直接影响;反社会行为对叛逆行为有显著预测作用,叛逆行为对寻求刺激行为有显著预测作用。(注:由于同伴依恋中的信任、交际因子对模型的影响作用很小,故模型修正时删之。)图1 青少年冒险行为、同伴依恋及大五人格之间关系模型4 讨论从研究的结果看,青少年男生在总的冒险行为、叛逆行为、反社会行为和寻求刺激行为方面得分均极其显著的高于女生。而在不计后果行为方面二者差异不显著。这与前人的研究结论相一致[10]。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社会对男女生的要求是不同的,男生通常喜欢并被鼓励去探索社会中的新事物。而对女生来说,通常被教导要避免过早接触社会。另外,非独生青少年在叛逆行为上比独生青少年更容易冒险,在寻求刺激行为上情况恰恰相反。当代中国独生子女普遍化,许多家庭结构发生了转变。现代的小家庭改变了传统大家庭以长辈为核心的做法,而转向以孩子为中心。这种做法导致父母更加注重对孩子的培养和教育,因而管教也相对较严。相比之下,非独生子女受到父母的关注程度要少得多,管教也相对较松,因此更容易参与叛逆活动。而对于滑雪、登山等一些寻求刺激行为,由于独生子女家庭的父母对孩子比较娇惯,要求也尽量满足,因此,他们更有机会参与花费较大的寻求刺激行为。另外,研究还发现,在总的冒险行为上,青少年的冒险行为随着年龄的变化不断上升,这与Gullone、Ty W.Boyer的研究结果一致。随着年龄的增长,青少年被赋予更多的独立性,也需要独自做出更多的决定,因此就比年少时冒更多的险。冒险行为的关系模型表明,人格五因素对冒险行为既有直接预测作用,又通过同伴依恋的疏远因子间接影响冒险行为。疏远作为一种人际关系状态在人格与冒险行为之间起着重要的中介作用。低宜人性的个体以自我为中心、不信任他人、不愿意遵从规定及法规,对冒险行为的消极后果不易产生罪恶感和焦虑情绪[14];高神经质的个体易焦躁、沮丧、紧张、缺乏安全感、容易冲动,很容易参与攻击他人或社会的活动;高外向性的个体健谈、热情、主动、喜欢新鲜刺激,渴望冒险,更有冲动参与冒险。这与Gullone的研究结论相一致;高开放性的个体喜欢幻想、好奇心强,对新奇刺激持有开放的态度,对一些不良思想和行为接受的很快,容易欺骗或取笑他人。高责任心的个体做事有条理,循规蹈矩、自我控制力强,因此行为上更不容易冲动,不轻易参与对未来发展有害的冒险行为。另外,以自我为中心、缺乏稳定性和合作性的个体,很难得到同伴的认同,容易被同伴疏远,一旦被同伴疏远,得不到同伴的关怀和温暖,没有归属感,就容易自暴自弃,在某种外部环境的刺激下容易做出一些危害自身和社会的冒险行为,有的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这也是当今社会青少年犯罪事件频发而且日趋低龄化的一个主要原因。因此,一定要清醒的认识青少年冒险行为产生的根源,从而积极的给予预防和矫正,以利于青少年身心的健康发展。5 结论5.1 性别、年龄、独生子女与否对青少年冒险行为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作用。5.2 大五人格中的神经质、外向性、宜人性、开放性、责任心既对青少年冒险行为有直接预测作用,又以同伴依恋的疏远维度为中介间接影响青少年冒险行为。参考文献1 Carol Dashiff.Data collection with Adolescents.Journal of Advanced Nursing,):343-349.2 WHO.European strategy for child and adolescent health and development.WHO,2005.3 徐吉春.国中生刺激寻求、冒险行为及相关因素之研究.硕士论文.国立彰化师范大学教育研究所,2004.4 Mary R.Rolison,Avraham Scherman.College student risk-taking from three perspectives.Adolescence,):689-704.5 Laurence Steinberg.Risk taking in Adolescence what changes,and why?Annual New York Academy Science,:51-58.6 Kimberly Kobus.Peer and adolescent smoking.Addiction,-55.7 王强,柳静.不良同伴关系对青少年行为问题的影响及矫治.理论月刊,-120.8 Marvin Zuckerman,D.Michael Kuhlman.Personality andrisk-taking:Common Biosocial Factors.Journal of Personality,):999-1029.9 Eleonora Gullone,Susan Moore.Adolescent risk-taking and The Five Factor Model of Personality.Journal of Adolescence,- 407.10 Eleonora Gullone,Susan Moore,Simon Moss.The Adolescent Risk-Taking Questionaire:Development and psychometric evaluation.Journal of Adolescence Research,):231-250.11 Gay C.Armsden,Mark T.Greenberg.The inventory of parent and peer attachment:Individual differences and their relationship to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in Adolescence. 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427-454.12 梁凌寒,侯志瑾,等.北京市青少年对父亲、母亲及同伴的依恋及其关系.中国心理卫生杂志,):639-642.13 许淑莲,吴志平,等.成年人某些个性特征的年龄差异研究.心理科学,-5.14 Nigel Nicholson,et al..Personality and domain-specific risk taking.Journal of Risk Research,):157-176.Adolescent Risk-taking,Peer Attachment and Personality in AdolescenceLiu Jinping1,Han Jing 2 ,Liu Yali1(1.Psychology and Behaviors Institute,Henan University,Kaifeng 475001;2.Educational Department of Nanyang Normal University,Nanyang 473061)Abstract:The study investigated 671 adolescents using ARQ,NEO-FFI,IPPA-P. The results indicated as follows:The gender,age and only child or not all have different impacts on the adolescent risk-taking behaviors;Personality has a direct influence on adolescent risk-taking behaviors,and alienation of peer attachment is a mediator between personality and adolescent risk-taking behaviors.Key words:adolescents;risk-taking behaviors;peer attachment;personality提醒您本文地址:&&&&参见附件(4138KB,5页)。&&&&张迎黎 张亚林 张迎新 王杰利 黄存云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精神卫生研究所;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心理咨询科;河南省济源市济水一中;
&&&&【摘要】目的:探讨修订版青少年依恋问卷(Revised Inventory of Parent and Peer Attachment,IPPA-R)中文版在初中生中的信度和效度。方法:方便选取河南某中学556名初中生,完成IPPA-R中文版、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儿童抑郁障碍自评量表测试(Depression Self-Rating Scale for Children,DSRSC)。随机抽取55人于4周后重测IPPA-R中文版以检验重测信度;依照DSRSC15分为临界值的标准,将被试分为可能抑郁组(n=59)和非抑郁组(n=497)来检测IPPA-R中文版的实证效度。结果:IPPA-R中文版的重测信度为0.782~0.902。内部一致性Cronbachα系数在0.737~0.886之间,同伴分量表疏远因子去除第9条目后内部一致性信度提高至0.805。各因子间的相关系数在-0.89~0.76之间。验证性因素分析显示,母亲依恋的χ2/df、GFI、TLI、CFI和RMSEA分别是2.479,0.920,0.919,0.928,0.047;父亲依恋分别是2.658,0.908,0.908,0.918,0.049;同伴依恋去除第9条目后分别是2.934,0.901,0.891,0.909,0.056。IPPA-R中文版的信任和沟通因子分与社会支持总分呈正相关(r=0.39~0.46),疏远因子分与社会支持总分呈负相关(r=-0.28~-0.41);可能抑郁组的信任和沟通分均低于非抑郁组,而疏远分均高于非抑郁组。结论:修订版青少年依恋问卷(IPPA-R)中文版的父母依恋分量表在初中生中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同伴依恋分量表去除第9条目可达到较为理想的心理测量学标准。
&&&&【关键词】 青少年依恋问卷 信度 效度 心理测量学研究
&&&&【分类号】B844.2
&&&&父母同伴依恋问卷(Inventory of Parent andPeerA ttachment,IPPA)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青少年依恋测量工具之一。由A rm sden和G reenberg编制,最初版本有28条目的父母依恋和25条目的同伴依恋2个分量表组成。后来,作者修订成由母亲、父亲、同伴依恋3个分量表各25个条目的修订版------&&&&
父母同伴依恋问卷(Invemory of Parent and Peer Attachment,IPPA)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青少年依恋测量工具之一。由Armsden和Greenberg编制,最初版本有28条目的父母依恋和25条目的同伴依恋2个分量表组成。后来,作者修订成由母亲、父亲、同伴依恋3个分量表各25个条目的修订版IPPA(revised version of inventory of parent and peer attachment,IPPA-R),从和依恋对象的相互信任程度、交流质量、愤怒和疏远程度来全面评估青少年的依恋关系。该量表已广泛应用于青少年不良行为、焦虑抑郁、自杀等相关研究领域。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测测你与母亲的依恋关系? - 简单心理
IPPA父母同伴依恋关系量表(母亲部分)共25个问题父母同伴依恋关系量表(母亲部分),选自(INVENTORY OF PARENT AND PEER ATTACHMENT,IPPA)。IPPA由Gay Armsden和Mark T. Greenberg编制,量表共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与母亲之间的依恋关系量表;与父亲之间的依恋关系量表;与同伴之间的依恋关系量表。本测试摘取了其中与母亲的部分。对于咨询师关于客服邮箱:工作时间:工作日 10:00-19:00投资人@NEA 是一家覆盖全球的VC。自成立以来,管理总计 170亿美元的基金,活跃于科技和医疗领域。所投公司中,已经有 200 家企业上市,另有 320 被收购。@真格基金 由著名天使投资人徐小平创办@Tim Draper 硅谷投资机构 DFJ 创始人之一,先后投资过 Skype, Tesla。简单心理是 Tim Draper 继百度之后,投资的第二家中国企业。@华创资本 关注早期创业项目关注我们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ippa官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