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游戏程序员,想转行做数据挖掘与机器学习,有人收吗

3387人阅读
随笔(146)
在分答上,最近有很多人问我职业转型的问题,摘录几个:
现在公司特别不想待了,国企性质,年底为了年终奖拼命形式化加班。我一直做技术,六七年了,感觉除了技术不会做啥了……转行可以做什么?
想要跨行业找一门技术工作,然而又什么都不懂,怎么办?
之前从事文案类工作,其实本身不喜欢创作性很强的写作工作,想转行做行政类,可是没经验,如何顺利完成转行呢?
这些问题有一个共通之处——几位朋友都认为转行要从零开始。
其实,这是一种误解。真实的职业转换,都是以你原来的积累为基础的,你绝对不会回退到零再重新开始。
之所以说职业转型不会从零开始,是因为我们有很多通用能力可以轻松迁移到新的环境中去。接下来我们从以下几点展开来分析一下:
可迁移能力的定义
可迁移能力的分类
如何盘点可迁移能力
可迁移能力
下图是古典老师《你的生命有什么可能》一书中的一张插图,显示了转行需要从零开始这种错误认知,对比展示了真实的职业转换:
如图所示,在我们进行职业转换时,会有一小部分(30%或更少)东西丢掉,但一大部分(70%或更多)东西都可以从旧职业迁移到新职业上去。这部分就是可迁移能力。
举个例子,一个使用C++语言的软件开发工程师想转行做网络营销,不能迁移的知识可能有:
各种IDE,如VS、Qt Creator、Vi、Emacs、Eclipse等
而可迁移的能力则很多,
看到了吗,能够迁移到新职业上的能力远远比不能迁移的要多得多!
不能迁移的,往往是与你当下的工作关联最密切的那些知识,即专业知识。比如你原来用C++开发软件,现在要转换到网络营销,不能迁移的就是C++相关的知识;比如你原来做内衣销售,现在要做软件销售,不能迁移的就是内衣相关的知识……
而能迁移的,是你在工作中锻炼出来的、在你的职业能力系统中处于底层的、不那么显性的能力,即通用能力。我们称这部分能力为可迁移能力。
可迁移能力是你未来愿景和命运的核心。
两位精擅能力迁移的大神
我非常喜欢电影《终结者》,对饰演主角的施瓦辛格印象深刻。
施瓦辛格幼时练习健美,1967年20岁时获得了环球健美及奥林匹克先生头衔。
1968年,施瓦辛格到美国发展,在大学修习工商管理,并开班授课、拍摄健美录像带。
1970年,施瓦辛格进入影视圈,1984年拍摄的《终结者》塑造了阿诺冷酷的银幕形象,之后接连拍摄多部动作片。
2003年,施瓦辛格竞选加州州长获得成功,跨入政坛。
我们可以看到施瓦辛格先后做过健美先生、健美教练、讲师、演员、政治家。尤其从教练到演员、演员到州长这两次职业转换,完美演示了能力迁移大法。
比施瓦辛格更牛的是美国总统里根。里根历经六次转行终成总统,可谓技能迁移之神!下面是里根的履历年表摘要:
救生员七年,总共救起77名溺水者,被报纸报道
读大学,做学生领袖四年
在WOC广播电台和WHO广播电台当体育解说员四年,学会演讲、表演
二流演员(B级片)
24岁成为美国陆军的预备役军官;30岁入伍,由于眼睛散光,没有到第一线;珍珠港事件后,调入好莱坞做教学影片;1945年退伍
1947年成为备选主席,因为在二战中的履历,在年,年成为美国演员协会主题
慢慢退出电影圈,专注于媒体工作,签约《GE剧场》——成为公众人物,每年需要在GE演讲16周
1964年,最后一次作为演员出现,完全告别演员生涯
两届加州州长(年)
三种可迁移能力
按照《你的降落伞是什么颜色》一书来讲,可迁移能力可简单分为三类:
信息和数据处理能力
事务处理能力
这些能力,是工作的基石,是选择任何职业的根本。你的可迁移能力水平越高,工作就越自由,被支配程度就越低。下面的图表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
你的可迁移能力越强,你就越能自由地在不同职业间穿行,每次转换时,只需要熟悉该职业对应的专业知识即可。
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克鲁克,每三年换一个新的研究领域,每次都能迅速在新领域取得成果。他凭什么呢?就是可迁移能力。
盘点你的可迁移能力
我们了解了可迁移能力有三种,现在,有个问题来了:如何找出自己的可迁移能力?
有些人比较幸运,看了可迁移能力的定义就对自己的通用能力了然于胸了,那就写下来吧。而有些人则还不清楚,需要帮助。幸运的是,这里有一张通用技能词汇表和一个自我分析工具可以帮你快速找出自己的可迁移能力。
通用技能词汇表
下表列举了200多个通用技能词语,可以帮助我们梳理技能。这张表里的词语,可以归类到信息、人际和事物三方面,感兴趣的话可以逐词分析。
成就事件分析
成就事件特指那些让你很有成就感的事件。
成就事件分析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快速找出自己能做什么和擅长做什么。
我们可以遵循STAR原则来回顾成就事件:
S(Situation),背景情况,包括面临的障碍、限制或困难
T(Task),任务,目标,想完成的事情
A(Action),行动计划与步骤,如何克服障碍、达成目标
R(Result),对结果的描述,重点关注你取得了什么成就
在我的职业发展过程中,独立写作《》和《》这两本技术图书是无法绕过的成就事件,到现在还在影响我。下面是我用STAR原则进行的分析:
S:公司产品不温不火,作为研发部门经理,时间相对充裕但时感无聊;希望保持技术竞争力
T:保持技术敏感度和竞争力
A:研究产品开发中用到的Qt框架,跟踪其在移动端的最新进展,学习、记笔记、更新博客;制定写作计划,规划写作时间(晚上到12点半或1点,早上五点多,周末两天),严格执行;之前没写过书,全凭自己摸索,没有反馈。与出版社责编沟通,讨论写作主题,商量交稿时间,确认版税支付方式,签订出版合同。
R:出版《》和《》
现在我来分析这个事件中体现出了我的哪些技能。
在分析成就事件中的技能时,可以采用“通过……,我发现我能……”这个句式。比如“通过写书,我发现我能快速搜集信息”、“通过写书,我发现我能写作”。
分析时,如果你不知道怎么描述自己的能力,就参考前面的技能词语表。
下面就用这个句式来导出我的三类可迁移能力。
1) 信息和数据处理能力
我具备信息搜集、整理、归纳、写作、设计、综合、系统化、排序、归类、组织、分析、计划、研究、校验、比较、解决问题、想象等能力。
能力挖掘句式举例如下:
通过写书,我发现我能快速搜集信息
通过写书,我发现我能写作
通过写书,我发现我能系统化所学的知识
通过写书,我发现我能计划我的工作
通过写书,我发现我能归类信息
2) 人际能力
我具备与人沟通、口头表达、倾听、谈判等人际方面的能力。
3) 事务处理能力
我具备使用Word、排版、修图等事务能力。
这么一分析,我发现自己的信息和数据处理能力优于人际和事务能力。这和我在现实中的表现是吻合的。
有时一个成就事件只能体现出某些技能,你需要更多的成就事件才能看到自己能力的全貌。所以,你可以整理你的成就事件清单,列出5到7个来(不必全是具有深远意义的大事,小事也可以)。如果想不出来那么多,可以根据你在生活中担任的角色细分一下,比如儿子(女儿)、学生、父亲(母亲)、朋友、软件开发工程师等,每个角色找一个事件出来。
相关阅读:
参考知识库
* 以上用户言论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CSDN网站的观点或立场
访问:3855674次
积分:37179
积分:37179
排名:第89名
原创:388篇
译文:13篇
评论:4280条
难度:中级
类型:技术教程
难度:中级
类型:技术教程
难度:高级
类型:实战教学
文章:38篇
阅读:152957
文章:21篇
阅读:146815
文章:137篇
阅读:1964912
文章:30篇
阅读:369767
文章:38篇
阅读:398619
阅读:64608
IT职业咨询QQ群: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