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A法的体脂秤怎么通过电流计算 身体水分、身体脂肪、骨骼重量、内脏体脂率脂肪等

您好,分享的企鹅
体脂秤未必精确 检测数据仅作为参考
  晒马甲线、反手摸肚脐、锁骨放硬币……随着网上各种“晒瘦”行为的流行,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健身大军中,不少明星更是晒出体脂率力证自己的健身成果。  随着“体脂率”这一专业术语被大众所熟知,各种体脂秤、体脂仪也在市场上热销,但这些检测体脂的仪器到底靠谱吗?  调查篇  体脂秤五花八门  随着晒“体脂率”这种“花式晒健身”的方式风靡网络,体脂秤市场也如雨后春笋般兴起。近日记者调查发现,市场上的体脂秤五花八门。  在淘宝网,记者搜索“智能体脂秤”,搜索结果有上万条。这些体脂秤便宜的只要五六十元,贵的则要五六千元,卖得比较火的每月销量超过一万件。尽管品牌不同、价格不一,但它们都将精准测量体脂率作为最大卖点,同时比拼谁能测量的身体数据更多。  某品牌一款智能体脂秤号称,自己“能测脂肪10项数据”,采用BIA生物电阻测量法精准测量BMI(身体质量指数)、肌肉、骨量、代谢率、内脏脂肪、蛋白质等身体数据并跟踪记录。该品牌还号称自己拥有“难以置信的精准”。  另一品牌的体脂秤则宣称“不仅能称重,还能测脂肪”,“每天测一测,告别盲目瘦身的旧时代。”这款体脂秤同样号称可测量“人体9项数据:体重、肌肉、BMI、脂肪、水分、蛋白质、内脏脂肪、骨量、代谢率”,并称自己有“超大传感器”,比其他体脂秤“更精准”,“多吃一口都会被它察觉”。  另一品牌的体脂秤更是号称可“测量14项身体数据”,如BMI、体水分、骨骼肌率、内脏脂肪等级、蛋白质、去脂体重、腰臀比等。并自称采用创新技术,“可以更好地应对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的复杂身体环境,比普通智能秤更科学更精准”。  记者调查中还发现,不少体脂秤称可与手机连接,只要在手机中下载相应APP,输入身高、年龄等,就可以将每次测量的数据实时传输到手机上,并对用户的各项指标给出正常、偏低或偏高等判断,推荐运动量,用户还可将测量结果“晒”到朋友圈。这些体脂秤还给自己冠名为“私人健康管家”。  测量数据常有偏差  家住黄渠的马女士最近迷上了健身,为了更好的减肥瘦身,她购置了一款体脂秤摆在家里,时不时地上去称一下。但让马女士郁闷的是:她每次测量的体脂率都不一样,有时同一时间连续称三次,每次出来的结果都不相同。“你说这体脂秤真的能准吗?我的体脂率到底有多少,每次结果都不一样,把我自己都搞糊涂了。”  记者了解到,体脂率是指人体内脂肪重量在人体总体重中所占的比例,又称体脂百分数,它反映人体内脂肪含量的多少。在市面上,各种体脂秤、体脂仪热销,甚至相关的APP也被开发出来,都称可以准确测量出人体内的脂肪含量。但记者调查中发现,目前使用者最为困惑的问题就集中在,这些体脂秤究竟测量得准不准?  记者注意到,市面上出售的体脂秤大部分利用的是人体阻抗原理测脂肪比例,这种方法的专业术语叫做“BIA”,其原理是脂肪组织因水分含量低而不导电,肌肉等细胞组织因含水量高而导电性能好,由此根据人体的电阻抗推定脂肪和其他组织的比例。  据介绍,目前世界范围内公认比较准确的体脂测量方法是“DEXA”(双X光吸收测定法)法。不同于“BIA”测量法,这种方法是将身体分为三间隔模型,测量身体脂肪组织、非脂肪组织和骨骼的含量。  据媒体报道,上海体育学院曾经做过的一项研究中显示,20岁至29岁和50岁至59岁之间的男性测试者,使用“DEXA”法测量体脂,要比某品牌体脂仪(BIA测量法)数值小;30岁至49岁的男性测试者,使用“DEXA”法测量出的数值,比某品牌体脂仪(BIA测量法)数值大。而20岁至59岁的女性测试者,使用“DEXA”法测量,也比某品牌体脂仪(BIA测量法)数值大。  这项研究表明,针对不同年龄和不同性别的测试者,“BIA”体脂秤测量的结果与DEXA法测量的结果之间存在不小的差异。  检测数据仅作为参考  市民柯小姐同样购置了一款家用体脂秤,她每天都会在饭前饭后称几次,“有时早上没吃饭体脂率才23.5%,可是一吃饭就到了27.4%。有时同一时间上去称几次,虽然称的体重显示一模一样,但体脂率可能相差一个多点。”  据业内人士介绍,一般的体脂检测就是靠一股非常小、无害的电流穿过检测者的身体组织,电流穿过肌肉的速度比穿过脂肪的速度快,所以每个人身体的阻值是不一样的。市面上除了体脂秤,还有体脂仪,但不管是通过双手握住两个电极,还是双脚踩在两个电极上,都是让电流在人体内形成一个回路。但人体是个很复杂的物体,各个部位的电导率是随着含水量、矿物质含量等不断变化而变化的。  为了试验体脂秤的准确性,柯小姐曾经做过实验,她拿着重物站上体脂秤,测量出的体脂率比她没拿重物要高不少。“但按理说只是重量上有差别,体脂率应为一致或者更少,因为脂肪并未增加。”  对此,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医学研究所主任医师黄光民指出,体脂测量的绝对准确率“有很大空间”,而一般体脂秤测量的数据,“不能相信它是绝对准确的,但可以作为一个基本的参考值。”  对于马小姐、柯小姐反映的每次测量结果均有偏差的问题,黄光民表示,如果是体脂秤,那么站的位置不同,则测量结果就会不同。此外,喝水前后、吃没吃饭也都会导致数据差异。而手握的体脂仪,手上握的力度、松紧度以及手掌湿度、皮肤状态等外界因素也均会影响测量结果。  相关标准缺失  随着各种体脂秤如井喷般出现,导致的一大问题就是目前体脂秤市场良莠不齐。  黄光民指出,对于目前市场上不少主打健康概念的产品,如体脂秤,相关部门目前还未出台相关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这就导致消费者在选择上无据可依。  目前,不同厂家生产的体脂秤,由于电极数量不同、建立评估标准的样本和参照系不同,其数值的准确度也有一定区别。记者调查发现,前文号称“喝杯水”、“多吃一口”都会被发现的体脂秤,不少消费者反映,事实上根本没有商家宣称得那么灵敏和准确。  黄光民指出,体脂秤这种产品将体重和体脂肪一起测量的思路是好的,但亟待相关标准对各品牌的制造方法、准入方式等进行规范,以免市场良莠不齐。  黄光民告诉记者,准确测量体脂的方法,并非普通老百姓可实现的,如水下称重法,一般用于宇航员测体脂,这种方法除了测量设备非常昂贵外,还要求有独立空间,此外被测量者还得会水下憋气。  至于体脂率究竟多少算是正常,黄光民指出,目前国家也未有标准。此外,专家认为,目前这股健身大潮带动了大家对自身健康的关注,鼓励人们多运动,这是它积极的一面,但国内的健身概念多引自外国,人种差异导致的标准值差异,锻炼中也需要考虑。“美”并无恒定标准,不要被潮流带着走,健身锻炼要量力而行。  □服务篇  简单方法判断“隐形胖”  经常有看起来很瘦的人,测量后发现自己的体脂率偏高,或内脏脂肪偏多,而这种人也常被称为“隐形肥胖”。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营养与食品安全系副教授范志红指出,人们平日所测量的体重,是由三个主要部分组成的:骨骼、肌肉和脂肪,骨骼和肌肉合称为“瘦体重”,余下的就是脂肪的重量。至于每天吃进去的食物,喝进去的水,只是穿肠而过,根本不算是体重。  不过,范志红提醒,哪怕体重完全相同,假如脂肪含量不一样,两个人的体态可能会大不相同。比如说,同样是1.64米,53公斤,在正常体重范围当中,脂肪含量为22%的女孩子看起来相当瘦;而脂肪含量28%的女孩子看起来就不显得瘦了。  有一些人看来很瘦,但其实脂肪一点不少,甚至腰腹已经有些赘肉。这是为什么呢?范志红指出,这是因为脂肪是油,它的比重只有0.8多,而肌肉主要是水分,加上蛋白质和矿物质,比重超过1.0。同样的体重,脂肪多体积就大,自然会显得臃肿。这些脂肪如果堆积在皮下还好,如果堆积到内脏中,就会带来心脏病、糖尿病和多种癌症的危险,即便体重数据看起来并不胖。  测全身脂肪含量需要专门仪器,测内脏脂肪更有难度。范志红教了一个小方法:把上臂皮下脂肪轻轻拉起,如果厚度超过一粒花生的直径,说明体脂肪已经相当多啦。  很多人关注自己的内脏脂肪多不多,方法同样很简单,那就是量一量腰臀比。一般来说,腰围与臀围的比例越小,人就越健康。假如在0.72以下,可以称为真正的瘦美女。假如高达0.85以上,就是老年慢性病的高危候选人了。更简单的方法是,拉一下侧后腰的皮下脂肪,如果厚度超过一本普通畅销书,就要开始警惕了。  体脂率不是健康身材唯一标准  很多人羡慕明星经过特训后的身材,“小鲜肉”彭于晏宣称体脂率仅为3%,软妹子陈意涵也晒出体脂率11%的体检表,从外形看来,他们或健美或紧致,腹部的马甲线、人鱼线更是惹人羡慕。于是很多人誓将自己的体脂率降低。不过,专家却指出,体脂率并非判断健康身材的唯一标准。  体脂率可以通过公式计算,体脂% =1.2×BMI+0.23×年龄-5.4-10.8×性别(男为1,女为0)。一般来说,理想的体脂肪率,男性30岁以下为14%-20%,30岁以上为17%-23%;女性30岁以下为17%-24%,30岁以上20%-27%。男性体脂肪若超过25%,女性若超过30%则可判定为肥胖。  专家指出,体脂率并不是衡量健康身材的唯一标准。通常判断身材还要结合BMI指数(BMI=体重÷(身高×身高),即体重指数,BMI正常值为18~24,过高则太重,反之则太轻。  这也意味着,如果你的体脂率和BMI都很低,那身材会非常消瘦,这种男性很难练出肌肉,女性则容易面临营养不良、经期紊乱的问题;高体脂率和低BMI会导致隐藏性肥胖,就是人们所说的“胖瘦子”,肉瘦却松散;高体脂率和高BMI则为肥胖,可能引发各种严重的疾病。  因此,只有当BMI处在健康范围内,且体脂率较低的情况下,才是最为健康的状态,并能看到紧致漂亮的线条。  降体脂需饮食搭配运动  那么,如何才能减低自己的体脂率呢?  黄光民指出,要降低体脂率,主要的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平衡膳食、适度运动。  减脂需要减少摄入,增加消耗,因此不少人认为要减脂就要少吃甚至不吃。但事实上,节食减脂是不可取的。节食的确会使体重下降,因为当你没有热量摄入时,身体想要维持生命,就不得不开始分解储备能量以供能,另一方面降低你的消耗,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分解肌肉以降低基础代谢。这种情况下你的身体开始慢慢被分解消耗,体重便会下降。  由于基础代谢严重受损,降到了一个低值,当你恢复正常饮食,哪怕每天只摄入1000大卡,都会再度胖起来。如果你再次选择节食,便会陷入“越减越肥”的恶性循环。不变的是脂肪,受罪的是肌肉和基础代谢。  不过要想减脂,吃就有不少讲究。肌肉一般在锻炼后1~4小时内进行合成,因此最好是运动后再吃东西;少吃多餐,多摄入高蛋白,像鸡胸肉、瘦牛肉、花生、鸡蛋等,鸡蛋最好是煮或蒸,避免煎炸,再辅以适量碳水化合物,少量脂肪;玉米、高粱、燕麦及各种干豆类等粗粮有利于加快新陈代谢,可以多吃。由于健身过程所需的热量比平时高,在营养均衡的情况下,可以放心吃,不用节食。  很多人都觉得有氧运动才能减脂,对此,黄光民建议,在有氧运动的基础上,局部增加一些力量训练,如仰卧起坐、俯卧撑、深蹲、半蹲等。  局部减脂小动作  下巴:使劲仰头,感觉下巴和脖子都收紧了,停5秒再放下,每天做20~40下。一周就会见到效果。  上臂内侧:两个小哑铃(可用矿泉水代替),握在手里,抬起胳膊,使上臂贴近耳朵,然后曲肘,再伸直胳膊。这样为一个。每天做3组,一组15个。  后背:准备两个哑铃,站立姿势,双臂自然下垂,握住哑铃,上臂向后做提东西的动作,把哑铃提到胸部的侧面。15个为一组,每天做3组。站立,双臂自然下垂,手心向后握住哑铃,向后抬起。做这个动作时保持胳膊是伸直的。15个为一组,每天做3组。  上腹部: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仰卧起坐。如果你做这个运动的时候坐起来了,对你的脊柱不好,而且做的时候不要把手放到脑后,用手扶住耳朵  就可以了,不然对颈椎有伤害。每天做最少3组,一组20个。  下腹部:平躺,双腿伸直,双脚并拢,缓慢地抬起来,与身体成90度角,再慢慢放下。这个动作做起来会很累,但可减少大腿前侧的肉肉。每天最少做2组,一组15个。  腰两侧:站立,两脚分开略比肩宽,胳膊伸平,身体呈“大”字。然后腰部侧弯用左手去触左脚踝,然后再站直,换右面。做的时候会觉得腰部两侧的肌肉有被拉伸的感觉。左右各一下为一组,每天做30组。  臀部:趴在床上,两腿伸直,做游泳拍水的动作,两腿交替向上抬起,动作稍慢,胯部不要离开床。左右各一次为一下,15下为一组,每天做3~4组。  大腿:做下蹲运动。站立,两脚分开与肩同宽,脚尖向外,数1234慢慢下蹲,蹲到和地板平行,数5678再缓慢站起。下蹲时脚跟不要抬起,一定要落在地板上,而且动作要慢。每组做15个,每天做3~4组。  小腿: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踮脚尖,20下为一组,每天做4组。要领是动作要慢,臀部不要翘起。踮起脚尖后停3秒左右。做完运动后记得要用手轻轻抖动小腿肌肉部位,放松一下。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责任编辑:wydewtsangzeng ]
热门搜索:
热门排行焦点今日热评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晒马甲线、反手摸肚脐、锁骨放硬币……随着网上各种“晒瘦”行为的流行,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健身大军中,不少明星更是晒出体脂率力证自己的健身成果。&&&&随着“体脂率”这一专业术语被大众所熟知,各种体脂秤、体脂仪也在市场上热销,但这些检测体脂的仪器到底靠谱吗?&&&&□调查篇&&&&体脂秤五花八门&&&&随着晒“体脂率”这种“花式晒健身”的方式风靡网络,体脂秤市场也如雨后春笋般兴起。近日记者调查发现,市场上的体脂秤五花八门。&&&&在淘宝网,记者搜索“智能体脂秤”,搜索结果有上万条。这些体脂秤便宜的只要五六十元,贵的则要五六千元,卖得比较火的每月销量超过一万件。尽管品牌不同、价格不一,但它们都将精准测量体脂率作为最大卖点,同时比拼谁能测量的身体数据更多。&&&&某品牌一款智能体脂秤号称,自己“能测脂肪10项数据”,采用BIA生物电阻测量法精准测量BMI(身体质量指数)、肌肉、骨量、代谢率、内脏脂肪、蛋白质等身体数据并跟踪记录。该品牌还号称自己拥有“难以置信的精准”。&&&&另一品牌的体脂秤则宣称“不仅能称重,还能测脂肪”,“每天测一测,告别盲目瘦身的旧时代。”这款体脂秤同样号称可测量“人体9项数据:体重、肌肉、BMI、脂肪、水分、蛋白质、内脏脂肪、骨量、代谢率”,并称自己有“超大传感器”,比其他体脂秤“更精准”,“多吃一口都会被它察觉”。&&&&另一品牌的体脂秤更是号称可“测量14项身体数据”,如BMI、体水分、骨骼肌率、内脏脂肪等级、蛋白质、去脂体重、腰臀比等。并自称采用创新技术,“可以更好地应对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的复杂身体环境,比普通智能秤更科学更精准”。&&&&记者调查中还发现,不少体脂秤称可与手机连接,只要在手机中下载相应APP,输入身高、年龄等,就可以将每次测量的数据实时传输到手机上,并对用户的各项指标给出正常、偏低或偏高等判断,推荐运动量,用户还可将测量结果“晒”到朋友圈。这些体脂秤还给自己冠名为“私人健康管家”。&&&&测量数据常有偏差&&&&家住黄渠的马女士最近迷上了健身,为了更好的减肥瘦身,她购置了一款体脂秤摆在家里,时不时地上去称一下。但让马女士郁闷的是:她每次测量的体脂率都不一样,有时同一时间连续称三次,每次出来的结果都不相同。“你说这体脂秤真的能准吗?我的体脂率到底有多少,每次结果都不一样,把我自己都搞糊涂了。”&&&&记者了解到,体脂率是指人体内脂肪重量在人体总体重中所占的比例,又称体脂百分数,它反映人体内脂肪含量的多少。在市面上,各种体脂秤、体脂仪热销,甚至相关的APP也被开发出来,都称可以准确测量出人体内的脂肪含量。但记者调查中发现,目前使用者最为困惑的问题就集中在,这些体脂秤究竟测量得准不准?&&&&记者注意到,市面上出售的体脂秤大部分利用的是人体阻抗原理测脂肪比例,这种方法的专业术语叫做“BIA”,其原理是脂肪组织因水分含量低而不导电,肌肉等细胞组织因含水量高而导电性能好,由此根据人体的电阻抗推定脂肪和其他组织的比例。&&&&据介绍,目前世界范围内公认比较准确的体脂测量方法是“DEXA”(双X光吸收测定法)法。不同于“BIA”测量法,这种方法是将身体分为三间隔模型,测量身体脂肪组织、非脂肪组织和骨骼的含量。&&&&据媒体报道,上海体育学院曾经做过的一项研究中显示,20岁至29岁和50岁至59岁之间的男性测试者,使用“DEXA”法测量体脂,要比某品牌体脂仪(BIA测量法)数值小;30岁至49岁的男性测试者,使用“DEXA”法测量出的数值,比某品牌体脂仪(BIA测量法)数值大。而20岁至59岁的女性测试者,使用“DEXA”法测量,也比某品牌体脂仪(BIA测量法)数值大。&&&&这项研究表明,针对不同年龄和不同性别的测试者,“BIA”体脂秤测量的结果与DEXA法测量的结果之间存在不小的差异。&&&&检测数据仅作为参考&&&&市民柯小姐同样购置了一款家用体脂秤,她每天都会在饭前饭后称几次,“有时早上没吃饭体脂率才23.5%,可是一吃饭就到了27.4%。有时同一时间上去称几次,虽然称的体重显示一模一样,但体脂率可能相差一个多点。”&&&&据业内人士介绍,一般的体脂检测就是靠一股非常小、无害的电流穿过检测者的身体组织,电流穿过肌肉的速度比穿过脂肪的速度快,所以每个人身体的阻值是不一样的。市面上除了体脂秤,还有体脂仪,但不管是通过双手握住两个电极,还是双脚踩在两个电极上,都是让电流在人体内形成一个回路。但人体是个很复杂的物体,各个部位的电导率是随着含水量、矿物质含量等不断变化而变化的。&&&&为了试验体脂秤的准确性,柯小姐曾经做过实验,她拿着重物站上体脂秤,测量出的体脂率比她没拿重物要高不少。“但按理说只是重量上有差别,体脂率应为一致或者更少,因为脂肪并未增加。”&&&&对此,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医学研究所主任医师黄光民指出,体脂测量的绝对准确率“有很大空间”,而一般体脂秤测量的数据,“不能相信它是绝对准确的,但可以作为一个基本的参考值。”&&&&对于马小姐、柯小姐反映的每次测量结果均有偏差的问题,黄光民表示,如果是体脂秤,那么站的位置不同,则测量结果就会不同。此外,喝水前后、吃没吃饭也都会导致数据差异。而手握的体脂仪,手上握的力度、松紧度以及手掌湿度、皮肤状态等外界因素也均会影响测量结果。&&&&相关标准缺失&&&&随着各种体脂秤如井喷般出现,导致的一大问题就是目前体脂秤市场良莠不齐。&&&&黄光民指出,对于目前市场上不少主打健康概念的产品,如体脂秤,相关部门目前还未出台相关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这就导致消费者在选择上无据可依。&&&&目前,不同厂家生产的体脂秤,由于电极数量不同、建立评估标准的样本和参照系不同,其数值的准确度也有一定区别。记者调查发现,前文号称“喝杯水”、“多吃一口”都会被发现的体脂秤,不少消费者反映,事实上根本没有商家宣称得那么灵敏和准确。&&&&黄光民指出,体脂秤这种产品将体重和体脂肪一起测量的思路是好的,但亟待相关标准对各品牌的制造方法、准入方式等进行规范,以免市场良莠不齐。&&&&黄光民告诉记者,准确测量体脂的方法,并非普通老百姓可实现的,如水下称重法,一般用于宇航员测体脂,这种方法除了测量设备非常昂贵外,还要求有独立空间,此外被测量者还得会水下憋气。&&&&至于体脂率究竟多少算是正常,黄光民指出,目前国家也未有标准。此外,专家认为,目前这股健身大潮带动了大家对自身健康的关注,鼓励人们多运动,这是它积极的一面,但国内的健身概念多引自外国,人种差异导致的标准值差异,锻炼中也需要考虑。“美”并无恒定标准,不要被潮流带着走,健身锻炼要量力而行。&&&&□服务篇&&&&简单方法判断“隐形胖”&&&&经常有看起来很瘦的人,测量后发现自己的体脂率偏高,或内脏脂肪偏多,而这种人也常被称为“隐形肥胖”。&&&&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营养与食品安全系副教授范志红指出,人们平日所测量的体重,是由三个主要部分组成的:骨骼、肌肉和脂肪,骨骼和肌肉合称为“瘦体重”,余下的就是脂肪的重量。至于每天吃进去的食物,喝进去的水,只是穿肠而过,根本不算是体重。&&&&不过,范志红提醒,哪怕体重完全相同,假如脂肪含量不一样,两个人的体态可能会大不相同。比如说,同样是1.64米,53公斤,在正常体重范围当中,脂肪含量为22%的女孩子看起来相当瘦;而脂肪含量28%的女孩子看起来就不显得瘦了。&&&&有一些人看来很瘦,但其实脂肪一点不少,甚至腰腹已经有些赘肉。这是为什么呢?范志红指出,这是因为脂肪是油,它的比重只有0.8多,而肌肉主要是水分,加上蛋白质和矿物质,比重超过1.0。同样的体重,脂肪多体积就大,自然会显得臃肿。这些脂肪如果堆积在皮下还好,如果堆积到内脏中,就会带来心脏病、糖尿病和多种癌症的危险,即便体重数据看起来并不胖。&&&&测全身脂肪含量需要专门仪器,测内脏脂肪更有难度。范志红教了一个小方法:把上臂皮下脂肪轻轻拉起,如果厚度超过一粒花生的直径,说明体脂肪已经相当多啦。&&&&很多人关注自己的内脏脂肪多不多,方法同样很简单,那就是量一量腰臀比。一般来说,腰围与臀围的比例越小,人就越健康。假如在0.72以下,可以称为真正的瘦美女。假如高达0.85以上,就是老年慢性病的高危候选人了。更简单的方法是,拉一下侧后腰的皮下脂肪,如果厚度超过一本普通畅销书,就要开始警惕了。&&&&体脂率不是健康身材唯一标准&&&&很多人羡慕明星经过特训后的身材,“小鲜肉”彭于晏宣称体脂率仅为3%,软妹子陈意涵也晒出体脂率11%的体检表,从外形看来,他们或健美或紧致,腹部的马甲线、人鱼线更是惹人羡慕。于是很多人誓将自己的体脂率降低。不过,专家却指出,体脂率并非判断健康身材的唯一标准。&&&&体脂率可以通过公式计算,体脂%&=1.2×BMI+0.23×年龄-5.4-10.8×性别(男为1,女为0)。一般来说,理想的体脂肪率,男性30岁以下为14%-20%,30岁以上为17%-23%;女性30岁以下为17%-24%,30岁以上20%-27%。男性体脂肪若超过25%,女性若超过30%则可判定为肥胖。&&&&专家指出,体脂率并不是衡量健康身材的唯一标准。通常判断身材还要结合BMI指数(BMI=体重÷(身高×身高),即体重指数,BMI正常值为18~24,过高则太重,反之则太轻。&&&&这也意味着,如果你的体脂率和BMI都很低,那身材会非常消瘦,这种男性很难练出肌肉,女性则容易面临营养不良、经期紊乱的问题;高体脂率和低BMI会导致隐藏性肥胖,就是人们所说的“胖瘦子”,肉瘦却松散;高体脂率和高BMI则为肥胖,可能引发各种严重的疾病。&&&&因此,只有当BMI处在健康范围内,且体脂率较低的情况下,才是最为健康的状态,并能看到紧致漂亮的线条。&&&&降体脂需饮食搭配运动&&&&那么,如何才能减低自己的体脂率呢?&&&&黄光民指出,要降低体脂率,主要的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平衡膳食、适度运动。&&&&减脂需要减少摄入,增加消耗,因此不少人认为要减脂就要少吃甚至不吃。但事实上,节食减脂是不可取的。节食的确会使体重下降,因为当你没有热量摄入时,身体想要维持生命,就不得不开始分解储备能量以供能,另一方面降低你的消耗,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分解肌肉以降低基础代谢。这种情况下你的身体开始慢慢被分解消耗,体重便会下降。&&&&由于基础代谢严重受损,降到了一个低值,当你恢复正常饮食,哪怕每天只摄入1000大卡,都会再度胖起来。如果你再次选择节食,便会陷入“越减越肥”的恶性循环。不变的是脂肪,受罪的是肌肉和基础代谢。&&&&不过要想减脂,吃就有不少讲究。肌肉一般在锻炼后1~4小时内进行合成,因此最好是运动后再吃东西;少吃多餐,多摄入高蛋白,像鸡胸肉、瘦牛肉、花生、鸡蛋等,鸡蛋最好是煮或蒸,避免煎炸,再辅以适量碳水化合物,少量脂肪;玉米、高粱、燕麦及各种干豆类等粗粮有利于加快新陈代谢,可以多吃。由于健身过程所需的热量比平时高,在营养均衡的情况下,可以放心吃,不用节食。&&&&很多人都觉得有氧运动才能减脂,对此,黄光民建议,在有氧运动的基础上,局部增加一些力量训练,如仰卧起坐、俯卧撑、深蹲、半蹲等。&&&&局部减脂小动作&&&&下巴:使劲仰头,感觉下巴和脖子都收紧了,停5秒再放下,每天做20~40下。一周就会见到效果。&&&&上臂内侧:两个小哑铃(可用矿泉水代替),握在手里,抬起胳膊,使上臂贴近耳朵,然后曲肘,再伸直胳膊。这样为一个。每天做3组,一组15个。&&&&后背:准备两个哑铃,站立姿势,双臂自然下垂,握住哑铃,上臂向后做提东西的动作,把哑铃提到胸部的侧面。15个为一组,每天做3组。站立,双臂自然下垂,手心向后握住哑铃,向后抬起。做这个动作时保持胳膊是伸直的。15个为一组,每天做3组。&&&&上腹部: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仰卧起坐。如果你做这个运动的时候坐起来了,对你的脊柱不好,而且做的时候不要把手放到脑后,用手扶住耳朵&&&&就可以了,不然对颈椎有伤害。每天做最少3组,一组20个。&&&&下腹部:平躺,双腿伸直,双脚并拢,缓慢地抬起来,与身体成90度角,再慢慢放下。这个动作做起来会很累,但可减少大腿前侧的肉肉。每天最少做2组,一组15个。&&&&腰两侧:站立,两脚分开略比肩宽,胳膊伸平,身体呈“大”字。然后腰部侧弯用左手去触左脚踝,然后再站直,换右面。做的时候会觉得腰部两侧的肌肉有被拉伸的感觉。左右各一下为一组,每天做30组。&&&&臀部:趴在床上,两腿伸直,做游泳拍水的动作,两腿交替向上抬起,动作稍慢,胯部不要离开床。左右各一次为一下,15下为一组,每天做3~4组。&&&&大腿:做下蹲运动。站立,两脚分开与肩同宽,脚尖向外,数1234慢慢下蹲,蹲到和地板平行,数5678再缓慢站起。下蹲时脚跟不要抬起,一定要落在地板上,而且动作要慢。每组做15个,每天做3~4组。&&&&小腿: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踮脚尖,20下为一组,每天做4组。要领是动作要慢,臀部不要翘起。踮起脚尖后停3秒左右。做完运动后记得要用手轻轻抖动小腿肌肉部位,放松一下。&&&&图谢瑶者夏文京华时报制&&&&京华时报记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今日新闻排行
24小时一周一月
1. 2. 3. 4. 5. 6. 7. 8. 9.
1. 2. 3. 4. 5. 6. 7. 8. 9.
1. 2. 3. 4. 5. 6. 7. 8. 9.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人体骨骼内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