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出与汞有关的汞反应瓶??

& 清回答下列有关金属材料的问题.(1)在元素周期表中,汞元素的
本题难度:0.60&&题型:书写
清回答下列有关金属材料的问题.(1)在元素周期表中,汞元素的信息如图1所示,下列对图中信息解释正确的是&&&&.A、汞属于金属元素&&&B、汞原子核外电子数是200.6C、汞原子核内中子数是80&&&D、汞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80(2)下列是与铁的性质有关的部分实验图图2:①A中细铁丝燃烧生成的黑色固体物质的化学式是&&&&.②B中铁钉最易生锈的部位是&&&&(填“a”、“b”或“c”).③C中刚开始无气泡产生,溶液颜色逐渐由无色变为黄色,此时试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④D中反应一段时间后,试管内溶液质量与反应前相比&&&&(填“增大”、“不变”或“减小”).(3)在AgNO3、Al(NO3)3、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溶液甲和固体乙,溶液甲成蓝色.①固体乙中一定含有&&&&,②溶液甲中含有的阳离子为&&&&.(4)为测定某Cu-Zn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某同学将10g该合金放入到盛有40g足量稀硫酸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测得烧杯中剩余物质的质量为49.9g,请计算原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
来源:2016o洛阳模拟 | 【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与答案
(揭秘难题真相,上)
习题“清回答下列有关金属材料的问题.(1)在元素周期表中,汞元素的信息如图1所示,下列对图中信息解释正确的是.A、汞属于金属元素B、汞原子核外电子数是200.6C、汞原子核内中子数是80D、汞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80(2)下列是与铁的性质有关的部分实验图图2:①A中细铁丝燃烧生成的黑色固体物质的化学式是.②B中铁钉最易生锈的部位是(填“a”、“b”或“c”).③C”的学库宝(/)教师分析与解答如下所示:
【分析】(1)根据元素周期表中一个格的含义分析判断(2)①依据铁丝燃烧的实质书写方程式②依据铁生锈的条件分析③依据未打磨的铁片表面含有锈结合实验的现象写出反应的方程式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溶液质量的变化.(3)运用有关的知识活泼的金属能把不活泼的金属从盐溶液中置换出来(4)根据锌与稀硫酸的反应由氢气的质量可求出锌的质量即可求出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
【解答】解:(1)A、汞属于金属元素说法正确B、汞原子核外电子数是2006说法正确C、汞原子核内中子数不能确定说法不正确D、汞原子的原子序数是80.说法不正确(2)①铁丝的燃烧产物是四氧化三铁四氧化三铁是黑色的固体化学式是:Fe3O4②铁生锈的条件:铁与水和氧气同时接触所以因b处与水和氧气同时充分接触所以最易生锈.③未打磨的铁片表面含有锈锈与硫酸反应产生硫酸铁是黄色的溶液故反应的方程式为:Fe2O3+3H2SO4=Fe2(SO4)3+3H2O④铁和硫酸铜反应产生硫酸亚铁和铜试管内固体质量比反应前增大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试管内溶液质量与反应前相比减小.(3)根据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铝>锌>铜>银向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锌先与硝酸银反应当硝酸银完全反应后再与硝酸铜反应锌不能与硝酸铝反应.根据溶液甲成蓝色则滤溶液中仍含有硝酸铜说明了锌完全参加反应没有剩余滤渣中一定有银可能含有铜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铝、硝酸锌和硝酸铜可能含有硝酸银所以含有的阳离子为Cu2+、Al3+、Zn2+.(4)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产生氢气的质量为:10g+40g-499g=01g设黄铜样品中锌的质量为xZn+H2SO4═ZnSO4+H2↑ 65&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2x&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01g652=x01g解得:x=325g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为:10g-35g10g×100%=675%故答为:(1)AB(2)①Fe3O4②b③Fe2O3+3H2SO4=Fe2(SO4)3+3H2O④减小(3)银Cu2+、Al3+、Zn2+(4)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为675%.
【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查看答案和解析
微信扫一扫手机看答案
知识点讲解
经过分析,习题“清回答下列有关金属材料的问题.(1)在元素周期表中,汞元素的”主要考察你对
“” “” “”
等考点的理解。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金属的化学性质
金属的化学性质【知识点的认识】金属的化学性质在初中阶段要求掌握三个:1.金属能与氧气反应(金即使在高温时也不与氧气反应)(1) 铁与氧气的反应:常温下,干燥的空气中铁很难与氧气反应.在潮湿的空气中,铁与氧气发生缓慢氧化而生成铁锈(主要成分:Fe2O3;铁锈呈红色,结构疏松,易吸水,加快铁器的腐蚀);还有铁经过缓慢氧化后,形成的化合物也可认为是氧化铁,即4Fe+3{{O}_{2}}=F{{e}_{2}}{{O}_{3}}.在纯氧中,铁丝能够被点燃,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出大量的热(在点燃前,先将铁丝打磨,在集气瓶中留有少量细砂或水,防止高温溅落物炸裂瓶底 )即.由上述实验现象,可以看出:“同种物质,在不同的反应条件下,现象可能不同,生成物有可能不同.”(2) 镁与氧气的反应:常温下所看到的镁条呈黑色,用砂纸打磨后呈银白色.做镁条燃烧实验时,要注意用坩埚钳夹持,在下面垫上石棉网.镁条被点燃后,剧烈燃烧,产生耀眼的白光,形成白烟,放出大量的热;即(3) 铝与氧气的反应:铝在空气容易形成致密的氧化物,故其抗腐蚀性能很好.铝箔在纯氧中能够剧烈燃烧,即.(4) 2Cu+{{O}_{2}}+C{{O}_{2}}=Cu{{(OH)}_{2}}C{{O}_{3}}\downarrow 铜与氧气的反应:在加热的情况下,铜能与氧气反应,生成黑色的物质(氧化铜)2Cu+{{O}_{2}}\xrightarrow{\Delta }2CuO.即使在纯氧中,铜也不能被点燃.在潮湿的空气中,铜能被腐蚀,形成绿色粉末状固体--铜绿[Cu2(OH)2CO3];即2Cu+{{O}_{2}}+C{{O}_{2}}=Cu{{(OH)}_{2}}C{{O}_{3}}\downarrow .总之,大多数金属一般都能与氧气反应,只是难易及剧烈程度不同而已,由此可判断金属的活动性强弱;反之亦然.二、金属能与稀盐酸、稀硫酸反应1.镁、铝、锌、铁、铜与稀盐酸的反应:现象、结论如下表所示. 2.镁、铝、锌、铁、铜与稀硫酸的反应:现象、结论如下表所示. 总之,大多数金属一般都能与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根据金属能否与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或反应的剧烈程度,可以判断金属的活动性强弱;反之亦然.需要注意的是:(1)金属应是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H)前面的金属;(2)酸应是不具有强氧化性的酸,例如盐酸、稀硫酸,不包括浓硫酸和硝酸;(3)单质铁与酸发生置换反应时生成亚铁盐;(4)K、Ca、Na除与酸反应外,还能与水在常温下发生置换反应,其余金属则不能(初中阶段大体上了解即可).三、金属能与金属化合物溶液(即盐溶液)反应分别将铝丝浸入硫酸铜溶液中、将铜丝浸入硝酸银溶液和硫酸铝溶液中,进行实验.现象、结论下面的图表所示. 总之,部分金属能与金属化合物溶液反应,根据金属能否把另一种金属从它的化合物溶液中置换出来,可以判断金属的活动性强弱;反之亦然.需要注意的是:(1)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只有排在前面的金属才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而与H的位置无关.但K、Ca、Na等金属例外,由于它们过于活泼,与盐溶液不发生置换反应,而是先与溶液中的水发生置换反应(初中阶段大体上了解即可).如把钠放入硫酸铜溶液中虽然反应[2Na+2H2O=2NaOH+H2↑,CuSO4+2NaOH=Cu(OH)2↓+Na2SO4],最终没有单质铜生成.(2)铁与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时,生成二价亚铁盐.(3)用同种金属置换不同的盐溶液,盐中金属排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较后的金属首先被置换出来.用不同的金属置换同种盐溶液,盐中金属先被排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较前的金属置换出来.另外,若有一种金属和多种混合盐溶液反应,最先反应的是最不活泼的那个金属的盐溶液.例如,锌粒与氯化亚铁和硫酸铜和硝酸汞的混合溶液反应,最先反应的是硝酸汞,当硝酸汞被消耗完时,硫酸铜才与锌粒反应,同理,硫酸铜反应完后,锌才会和氯化亚铁反应.还有,当多种金属与一种盐溶液反应时,最活泼的金属先反应.例如,把打磨光亮的镁带、铝丝、铜丝一起放入硝酸银溶液中,镁被消耗完后,铝才和硝酸银反应,铝反应完后,铜跟硝酸银反应.
知识点试题推荐
1&&&&2&&&&3&&&&4&&&&5&&&&6&&&&7&&&&8&&&&9&&&&10&&&&11&&&&12&&&&13&&&&14&&&&15&&&&
作业互助QQ群:(小学)、(初中)、(高中)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1.75亿学生的选择
亚铁离子与汞的还原应比较用有关反应证明
橙kiwav4715
如果是Hg强,那么Hg + 2Fe3+==Hg2+ + 2Fe2+反应就会发生.那就是说Fe3+的氧化性强于Hg2+.但我记得离子放电顺序是Ag+>Hg2+>Fe3+>Cu2+.所以这个反应不会发生.也就是Fe2+还原性强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汞的还原性强!
扫描下载二维码汞的毒性_科普知识_中国百科网
    银汞合金 -汞的毒性 汞对人体的毒性作用的报道较多,并已引起医学界的普遍重视。也有很多与汞有关过敏反应的报道。如在口腔中可出现红肿、水泡、溃疡,还有白色损害;在皮肤上可出现充血、红色皮疹、痒、肿胀,斑贴试验反应阳性。这类病人不要接触银汞合金的充填物,如确诊接触过敏,应立即改用其他充填材料。鉴于汞的毒性,挪威瑞典和丹麦3国已于2008年禁止使用汞作为充填原料。
收录时间:日 16:36:03 来源:百科网 作者:匿名
上一篇: &(&&)
创建分享人
喜欢此文章的还喜欢
Copyright by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QQ: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1.75亿学生的选择
有汞有关的化学汞与次氯酸等物质的量发生反应,生成水和另一含汞产物,则含汞产物的名称为,反应方程式为.
这个是很好的推断题.题目说汞与次氯酸等物质的量发生反应,所以化学方程式中Hg、HClO系数比是1:1然后配平H,得到化学方程式.2 Hg + 2 HClO = H2O + X根据元素守恒,X是 Hg2OCl2.所以X是 Hg2OCl2,命名为 碱式氯化汞 或 ...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2 Hg + 2 HClO = H2O + Hg2OCl2
楼主你好!生成物质名称:氯氧化汞化学方程式:2Hg + 2HClO = H2O + Hg2OCl2 望楼主采纳
2Hg+2HClO=Hg2OCl2+H2O;碱式氯化汞(氯氧化汞)
扫描下载二维码当前位置: >>
武汉大学版无机化学课后习题答案(第三版)18-231
第十八章 1. 用反应方程式说明下列现象: (1) 铜器在潮湿空气中会慢慢生成一层铜绿; (2) 金溶于王水中; (3) 在 CuCl2 浓溶液逐渐加入稀释时,溶液颜色有黄棕色经绿色而变为蓝色。 (4) 当 SO2 通入 CuSO4 与 NaCl 的浓溶液时析出白色沉淀; (5) 往 AgNO3 溶液滴加 KCN 溶液时, 先生成白色沉淀而后溶解, 再加入 NaCl 溶液时并无
AgCl 沉淀生成,但加入少许 Na2S 溶液时却析出黑色 Ag2S 沉淀。 答 (1) 2Cu + O2 + H2O + CO2 = Cu2(OH)2CO3 (2) Au + 4HCl + HNO3 = HAuCl4 + NO + 2H2O (3) [CuCl4]2- + 4H2O = [Cu(H2O)4]2+ + 4Cl[CuCl4]2-为黄色 [Cu(H2O)4]2+为蓝色,而当这两种离子共存时溶液呈绿色 (4)2Cu2+ + 2Cl- + SO2 + 2H2O = 2CuCl + 4H+ + SO42(5) Ag+ + CN- = AgCN AgCN + CN-=[Ag(CN)2]2[Ag(CN)2]- + S2- = Ag2S + 4CN2. 解释下列实验事实: (1) 焊接铁皮时,常先用浓 ZnCl2 溶液处理铁皮表面; (2) HgS 不溶于 HCl,HNO3 和(NH4)2S 中而能溶于王水或 Na2S 中, (3) HgC2O4 难溶于水,但可溶于含有 Cl 离子的溶液中; (4) 热分解 CuCl2?2H2O 时得不到无水 CuCl2; (5) HgCl2 溶液中有 NH4Cl 存在时,加入 NH3 水得不到白色沉淀 NH2HgCl。 答 (1) ZnCl2 + H2O = H[ZnCl2(OH)] H[ZnCl2(OH)]有显著的酸性能清除金属表面的氧化物而不损害金属表面如: FeO + 2H[ZnCl2(OH)]2 + H2O (2) HgS 不溶于 HCl 溶液中是因为 HgS 的容度积常数太小 HgS 不溶于 HNO3 是因为它与 HNO3 反应生成难溶的 Hg(NO3)2HgS HgS 不溶于(NH4)2S 是因为(NH4)2S 溶液水解为 HS-,因而 S2-浓度很低,不能形成配合物 HgS 溶于王水,它与王水反应生成 HgCl42-和 S 3 HgS + 8H+ + 2NO3- + 12Cl- = 3HgCl42- + 3S + 2NO + 4H2O HgS 溶于 Na2S 溶液反应生成可溶性的 HgS22HgS + S2- = HgS22(3)为 H2C2O4 酸性比 HCl 弱得多;而 Cl-与 Hg2+生成的配合物较稳定,因而 HgC2O4 溶于盐酸 HgC2O4 + 4HCl = H2HgCl4 + H2C2O4 (4) Cu2+离子极化能力很强, HCl 又为挥发性酸,CuCl22H2O 热分解时发生水解,得不到无水 CuCl2 CuCl22H2O TTTTCu(OH)Cl + H2O↑ + HCl↑ (5) NH4Cl 存在抑制了生成 NH2- ,且 NH2HgCl 溶解度较大,因而不能生成 NH2HgCl 沉淀 HgCl2 + 4NH3 = Hg(NH3)42+ + 2Cl3. 试选用配合剂分别将下列各种沉淀溶解掉,并写出相应得方程式。1? (1)CuCl (2)Cu(OH)2 (3)AgBr (4)Zn(OH)2(5)CuS (6)HgS (7)HgI2 (8)AgI (9)CuI (10)NH2HgOH 答 (1) CuCl + HCl = HCuCl2 (2) Cu(OH)2 + 2OH- = Cu(OH) 42(3) AgBr + 2S2O32- = Ag(S2O3)23- + Br(4) Zn(OH)2 + 2OH- = Zn(OH)42(5) 2CuS+ 10CN- = 2Cu(CN)43- + 2S2- + (CN)2 (6) 3HgS + 8H+ + 12Cl- + 2NO3- = 3HgCl42- + 3S ↓+ 2NO↑ + 4H2O (7) HgI2 + 2I- = HgI42(8) AgI + 2CN- = [Ag(CN)2]- + I(9) CuI + 2S2O32- = Cu(S2O3)23- + I(10) NH2HgO 4. 完成下列反应方程式: (1) Hg22+ + OH- ? (2) (3) (4) (5) (6) (7) (8) 答 (1) Hg22+ + 2OH- = HgO↓ + Hg↓ + H2O (2) Zn2+ + 2OH- = Zn(OH)2 Zn(OH)2 + 2OH- = Zn(OH)42(3) Hg2+ + 2OH- = HgO + H2O (4) Cu2+ + 4OH- = Cu(OH)42(5) 2Cu+ + 2OH- = Cu2O↓ + H2O (6) 2Ag+ + 2OH- = Ag2O↓ + H2O (7) 3HgS + 2Al + 8OH- = 3Hg + 2Al(OH)4- + 3S2(8) 2Cu2O + 8NH3 + 8NH4+ + O2 = 4Cu(NH3)42+ + 4H2O 5. 概述下列合成步骤: (1) 由 CuS 合成 CuI; (2) 由 CuSO4 合成 CuBr; (3) 由 K[Ag(CN)2]合成 Ag2CrO4; (4) 由黄铜矿 CuFeS2 合成 CuF2; (5) 由 ZnS 合成 ZnCl2(无水) ; (6) 由 Hg 制备 K2[HI4]; (7) 由 ZnCO3 提取 Zn; (8) 由 Ag(S2O3) 2 -溶液中回收 Ag。23?Zn2+NaOH(浓) ? Hg2++NaOH ? Cu2++NaOH(浓) ? Cu2++NaOH ? Ag++NaOH ? HgS+Al+OH-(过量) ? Cu2O+NH3+NH4Cl+O2 ? 答 (1) 3CuS + 2HNO3 + 3H2SO4 = 3CuSO4 + 3S↓ + 2NO↑ +4H2O 2CuSO4 + 4KI = 2CuI↓ + I2 + 2K2SO4 (2) CuSO4 + Cu + 2KBr = 2CuBr↓ + K2SO4 (3) 2K[Ag(CN)2] + Zn = Ag↓ + K2[Zn(CN)4] 3Ag + 4HNO3 = 3AgNO3 + NO↑ + 2H2O 2AgNO3 + K2CrO4 = Ag2CrO4↓ + 2KNO3 (4) CuFeS2 + O2 = Cu2S + 2FeS + SO2↑ Cu2S + 22HNO3 = 6Cu(NO3)2 + 3H2SO4 + 10NO↑ + 8H2O Cu(NO3)2 + 2NaOH = Cu(OH)2 + 2NaNO3 Cu(OH)2 + 2HF = CuF2 + 2H2O (5) ZnS + 2HCl + n H2O = ZnCl2nH2O + H2S ZnCl2 nH2O = ZnCl2 + n H2O (6) 3Hg + 8HNO3 = 3Hg(NO3)2 + 2NO ↑+ 4H2O Hg(NO3)2 + 4KI = K2[HgI4] + 2KNO3 (7) ZnCO3 + H2SO4 = ZnSO4 + CO2 ↑+ H2O 2ZnSO4 + 2H2O = 2Zn +O2↑ + H2SO4 (8) Ag(S2O3)23- + 8Cl2 + 10H2O = AgCl↓ + 15Cl- + 4SO42- + 2OHAgCl + 2NH3 = [Ag(NH3)2]Cl [Ag(NH3)2]Cl + HCOOH = Ag↓ + CO2 ↑+ H2O + NH3 ↑+ HCl 2[Ag(NH3)2]+ + Zn = 2Ag↓ + [Zn(NH3)4]22[Ag(NH3)2]+ + CH3CHO + 2OH- = CH3COONH4 + 2Ag↓ + 3NH3 ↑+ H2O 6. 试设计一个不用 H2S 而能使下述离子分离得方案 Ag+, Hg 2 , Cu2+, Zn2+, Cd2+, Hg2+和 Al3+ 答 混合溶液 HCl U AgCl,Hg2Cl2 NH3?H2O HgNH2Cl +Hg Ag(NH3)2+ Cu2+,Zn2+,Cd2+,Hg2+,Al3+ KI(过量) CuI Zn2+,Cd2+,HgI42-,Al3+ NH3?H2O Zn(NH3)42+, Cd(NH3)42+32?HgNH2I,HgNH2Cl,Al(OH)3 NaOH Zn(OH)2 HgNH2I,HgNH2Cl Al(OH)4-UΔ ,Cd(OH)2 NaOH2-Cd(OH)2Zn(OH)47. 将 1.008 克铜―铝合金样品溶解后,加入过量碘离子,然后用 0.1052mol?dm-3Na2S2O3 溶液滴定生 成得碘,共消耗 29.84cm-3Na2S2O3 溶液,试求合金中铜得质量分数。 解: 2Cu2+ + 2I- = CuI + I2 I2 + 2S2O32- = S4O62- + 2I2Cu2+与 I2, 2S2O32- 相当 即 Cu2+与 S2O32- 的量相等为: 0.1052× 29.84× -3 10 Cu% = nCu? Cu/1.008× M 100% = 0.1052× 29.84× 63.546× 100%/1.008 =19.8%8. 计算下列各个半电池反应得电极电势: (1) Hg2SO4+2e(已知 ? Hg?2? 2/2Hg+SO 4 =0.792V,K SP ( Hg?2?Hg2 SO 4)=6.76×10-7)?1?(2) CuS?2?Cu2S?3?Cu?(已知 ? Cu??2?// Cu?=0.15V, ? Cu??/ Cu=0.52V,K sp ( CuS ) =7.94×10-36,K sp ( Cu ( ? CuS?/ Cu 2 S2S)=1.0×10-48) = ―0.159V, ? CuS?= ―0.51V, ? Cu?2S/ Cu/ Cu= ―0.332V)(1) 解: Hg2SO4 + 2e- = 2Hg + SO42Hg22+ + SO42- = Hg2SO4 Kθsp(Hg2SO4) = [Hg22+]? 42-] [SO 23 令 [SO4 ] = 1.0mol/dm [Hg22+] = Kθsp(Hg2SO4) = 6.76× -7 mol/dm3 10 2+ θ E(Hg2 /Hg) = E (Hg2SO4/Hg) E(Hg22+/Hg) = Eθ(Hg22+/Hg) + 0.059/2lg[Hg22+] = 0.792 + 0.059/2lg(6.76× -7) 10 = 0.61V θ 即 E (Hg2SO4/Hg) = 0.61V4 (2) 解: 2CuS + 2e- = Cu2S + S2EθCuS/Cu2S = EθCu2+/Cu+ + 0.059/2lg([Cu2+]2/[ Cu+]) = EθCu2+/Cu+ + 0.059/2lg(KθspCuS/ Kθsp Cu2S) = 0.15 + 0.059/2lg[(7.94× -36)2/1.0× -48] 10 10 = -0.50V Cu2S + 2e = 2Cu + S2EθCu2S/ Cu = EθCu+/ Cu + 0.059/2lg[Cu+]2 = EθCu+/ Cu + 0.059/2lg KθspCu2S = 0.52 + 0.059/2lg1.0× -48 10 = -0.90 CuS + 2e- = Cu + S2EθCuS/ Cu = EθCu2+/Cu + 0.059/2lg[Cu2+] = EθCu2+/Cu + 0.059/2lg KθspCuS =(EθCu2+/Cu + EθCu+/ Cu)/2 + 0.059/2lg KθspCuS = (0.15 + 0.52) + 0.059/2lg(7.94× -36) 10 = -0.70V 9. 将无水硫酸铜(Ⅱ)溶于水中,得到溶液 A。用过量得 NaCl 溶液处理溶液 A 得到溶液 B。当溶液 B 用过量得 SO2 处理之后再用水稀释,生成沉淀 C。将沉淀滤出并用蒸馏水洗涤后,溶解于氨水得到 无色溶液 D,D 在空气中静置时迅速变成篮紫色溶液 E。如再向溶液 E 加入大量铜屑,则得到无色溶 液 F。 (a)说明溶液 A 和 B 的颜色,并写出在溶液中主要含铜组分得化学式; (b)说明沉淀 C 的颜色和化学式; (c)在 E 中主要含铜组分的化学式时什么? (d)简单解释当溶液 D 变成溶液 E 时所发生的变化? (e)溶液 D 和溶液 F 在组成上有无区别? 答 (a) A: 蓝色 Cu(H2O)42+ B: 黄色 CuCl42(b) C: 白色 CuCl (c) E:Cu(NH3)42+ (d) 4Cu(NH3)2+ + O2 + 2H2O + 8NH3 = 4Cu(NH3)42+ + 4OH(e) D 和 F 相同均为含 Cu(NH3)2+离子的溶液 10. 下面两个平衡: 2Cu+ Hg2+ + HgCu2+ + Cu Hg 22?(1) 在形式上是相反的,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2) 在什么情况下平衡会向左移动?试各举两个实例。 答 (1) Cu2++0.17V++0.52V Cu Hg2++0.9202++0.789 Hg2 +0.854 HgCu +0.34V5 (2) 2 Cu+ = Cu2+ + Cu 可加入 Cu+离子的沉淀剂使平衡向左移 例:Cu2+ + Cu + 2Cl- = 2CuCl Hg2+ + Hg = Hg22+ 可加入 Hg2+离子的沉淀剂使平衡向左移 例:Hg22+ + H2S = HgS + Hg + 2H+ 11. [Ag (CN) ]-的不稳定常数是 1.0×10-20, 若把 1g 银氧化并溶入含有 1.0×10-1mol? -3CN-的 1dm-3 dm 2 + 溶液中,试问平衡时 Ag 的浓度是多少? 解 [Ag(CN)2]- = Ag+ + 2CNK 不稳 = [Ag+]? -]2/[Ag(CN)2][CN K 不稳非常小故 [Ag(CN)2]- = mAg/(M? = 1/108 = 0.009 mol/dm3 V) [CN ] = C CN- - 2[Ag(CN)2] = 0.1 - 2× 0.009 = 0.081 mol/dm3 [Ag+] = K 不稳× [Ag(CN)2]-/ [CN-]2 = 1.4× -20mol/dm3 10 12. 写出与汞有关的反应。 答 加热至沸 2Hg + O2 TTTTTT2HgO 3 Hg + 8HNO3TTTT 3Hg(NO3)2 + 2NO↑ + 4H2O 2HgCl2 + SnCl2 + 2HCl = Hg2Cl2↓ + H2SnCl6 Hg2Cl2 + SnCl2 + 2HCl = 2Hg ↓+ H2SnCl6 NH4Cl + 2K2[HgI4] + 4KOH = Hg2NI? 2O↓ + 7KI + 3H2O H Hg2Cl2 + 2NH3 = HgNH2Cl↓ + NH4Cl + Hg 13. 写出 Hg2+与 Hg 2 离子的区别与检查和检验 NH 的反应方程式。 答 Hg2+与 Hg22+离子的区别如表所示: 试剂 KOH KCl KI Hg22+ 生成暗褐色的 Hg2O 沉淀 生成白色的 Hg2Cl2 沉淀 生成绿色的 Hg2I2 沉淀 生成 HgNH2Cl(白) + Hg(黑) 灰 生成黑色 HgS + Hg 生成灰色的 Hg 沉淀 Hg 沉淀在 Cu 表面而形成为银白 色 Hg2+ 生成黄色的 HgO 沉淀 生成可溶性的无色的 HgCl2 生成桔红色的 HgI2 沉淀,KI 过量则生成 无色的 K2[HgI4] 生成白色的 Hg(NH2)Cl 沉淀 生成黑色的 HgS 沉淀 生成白色的 Hg2Cl2 沉淀, 接着变为灰色的 Hg 沉淀 同左2?NH3? 20 H H2S SnCl2 Cu检验 NH4+的反应方程式:6 NH4Cl + 2K2[HgI4] + 4KOH = Hg2NI? 2O↓ + 7KI + 3H2O H K2[HgI4] 和 KOH 的混合溶液称为奈斯勒试剂,若溶液中有微量的 NH4+存在 时,加几滴奈斯勒试剂,就会产生特殊的红色沉淀。 14. Cu(Ⅱ)与 Hg(Ⅱ)配合物的几何构型、稳定性有何区别? 答: 配合物的几何构型多为平面正方形 配合物的几何构型多为八面体型 配合物不及 形成的配合物稳定 15. 比较ⅠB 与ⅠA,ⅡB 与ⅡA 的主要化学性质。 答:副族与主族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的电子数一样,都只有一个电子,它们都有+1 氧化态。但是,次 外层电子数不同。副族元素原子次外层有 18 个电子,轨道已填满,而碱金属元素次外层只有 8 个电子(锂为 2 个)没有 d 电子。 副族元素为不活泼的重金属,在电位序中位于氢后,且从铜到金活泼性递减。而主族元素为活泼 的轻金属,在电位序中排在最前面,且从锂到铯活泼性递增。 副族元素表现出多种氧化态,而主族金属仅表现+1 氧化态,因为族元素原子的(n-1)d 和 ns 电 子能量相差不太大,其第二电离能不太大,部分 d 电子也可能参与成键,形成+2 氧化态的化合 物,甚至形成氧化态为+3 的化合物。而主族金属,其 ns 和 np 电子能量相差很大。一般条件下, 不可能电离出第二个电子,只能显+1 氧化态。 铜族元素的二元化合物(如 CuS)的键型有相当程度的共价性,而碱金属的化合物绝大 铜族元素易形成配合物,而碱金属则不易形成。 锌族元素的金属性比碱土金属弱,且按 Zn-Cd-Hg 的顺序减弱,与碱土金属的金属性递变方向相 反。 2+ 锌族元素的原子失去电子后变为 18 电子构型的 M 离子, 具有较强的极化能力。 本身变形性也大。 其二元化合物有相当程度的共价性,与碱土金属不同。 锌族元素易形成配合物,因为过渡元素具有能量相近的价电子轨道,又因离子半径小,d 电子屏 蔽差,有效核电荷大,易与配体形成配合物。第十九章 1. 某物质的实验式为 PtCl4?2NH3,其水溶液不导电,加入 AgNO3 亦不产生沉淀,以强碱处理并没 有 NH3 放出,写出它的配位化学式。 解 [Pt(NH3)2Cl4]7 2. 下列化合物中哪些是配合物?哪些是螯合物?哪些是复盐?哪些是简单盐? (1)CuSO4?5H2O (2)K2PtCl6 (3)Co(NH3)6Cl3 (4)Ni(en)2Cl2 (5) (NH4)2SO4?FeSO4?6H2O (6)Cu(NH2CH2COO)2 (7)Cu(OOCCH3)2 (8)KCl?MgCl2?6H2O 解 配合物: K2PtCl6, Co(NH3)6Cl3, CuSO4?5H2O 螯合物: Ni(en)2Cl2, Cu(NH2CH2COO)2 复盐 : (NH4)2SO4?FeSO4?6H2O KCl?MgCl2?6H2O 简单盐: Cu(OOCH3)2 3. 命名下列各配合物和配离子: (1) (NH4)3[SbCl6] (2)Li[AlH4] (3)[Co(en)3]Cl3 (4)[Co(H2O)4Cl2]Cl (5)[Cr(H2O)4Br2]Br?2H2O (6)[Cr(H2O) (en) 2O4) (C (OH) 3+ (7)Co(NO2)6] (8)[Co(NH3)4(NO2)C] (9)[Cr(Py)2(H2O)Cl3] (10)[Ni(NH3)2(C2O4)] 解 (1) 六氯合锑(III)酸铵 (2) 四氢合铝(III)酸锂 (3)三氯化三(乙二胺)合钴(III) (4)氯化二氯?四水合钴(III) (5)二水合溴化二溴?四水合钴(III) (6)羟?水?草酸根?乙二胺合铬(III) (7)六硝基合钴(III)配阴离子 (8)氯?硝基?四氨合钴(III)配阳离子 (9)三氯?水?二吡啶合铬(III) (10)二氨?草酸根合镍(II) 4. 指出下列配合物的空间构型并画出它们可能存在的立体异构体: (1)[Pt(NH3)2(NO2)Cl] (2)Pt(Py) (NH3)ClBr] (3)Pt(NH3)2(OH)2Cl2] (4)NH4[Co(NH3)2(NO2)4] (5)[Co(NH3)3(OH)3] (6)[Ni(NH3)2Cl2] (7)[Cr(en)2(SCN)2]SCN (8)[Co(en)3]Cl3 (9)[Co(NH3) (en)Cl3] (10)[Co(en)2(NO2)2]Cl2 解(1) [Pt(NH3)2(NO2)Cl] 平面正方形 2 种异构体 H3N NO2 H3N NO2 Pt Pt H3N Cl H 3N Cl (2) [Pt(Py)(NH3)ClBr] 平面正方形 3 种异构体 Cl Py Cl NH3 Pt Pt Br NH3 Br Py Cl NH3 Pt8 (3) [Pt(NH3)2(OH)2Cl2] NH3 HO Cl NH3Py 八面体 Cl Cl ClBr 5 种异构体 NH3 NH3 OH NH3 Cl HONH3 HO Cl NH3 ClOH OH Cl ClNH3 NH3 OH 八面体 HOHONH3 NH3 Cl(4)[Co(NH3)2(NO2)4] NH3 O2N O2N NH3 (5)[Co(NH3)3(OH)3]-2 种异构体 NH3 O2N O2N NO2 NH3 NO2NO2 NO2 八面体2 种异构体 OH H3N H 3N OH 无异构体 2 种异构体 SCN NCS OH NH3OH HN3 H3N NH3 (6)[Ni(NH3)2Cl2] 四面体 (7)[Cr(en)2(SCN)2]SCN [Cr(en)2(SCN)2]八面体 SCN OH OHen SCNen enen(8)[Co(en)3]Cl3 [Co(en)3]3+ 八面体 (9)[Co(NH3)(en)Cl3] 八面体 (10)[Co(en)2(NO2)2]Cl2 [Co(en)2(NO2)2]2+ 八面体2 种异构体 2 种异构体 2 种异构体5. 某金属离子在八面体弱场中的磁距为 4.90B.M。而它在八面体强场中的磁距为零,该中心金属离 子可能是哪个? 解 该中心金属离子可能是 Fe2+n ( n ? 2 ) = 4.90n=49 即在八面体场中有四个成单电子 八面体强场中磁矩为零,即无成单电子 2+ 故 Fe 符合题意 6. 根据实验测得的有效磁距,判断下列各种配离子中哪几种是高自旋的?哪几种是低自旋的?哪几 种是内轨型的?哪几种是外轨型的? (1)Fe(en) 22?5.5B.M4?(2)Mn(SCN) 6 (3)Mn(CN) 64?6.1BM 1.8B.M 1.8B.M 4.3B.M. 0B.M. 5.9B.M. 2.4B.M.(4)Co(NO2) 64?(5)Co(SCN) 4 (6)Pt(CN) 42?2?(7)K3[FeF6] (8)K3[Fe(CN)6] 解 高自旋的有: , , , (1)(2)(5)(7) 低自旋的有: , , , (3)(4)(6)(8) 内轨型的有: , , , (3)(4)(6)(8) 外轨型的有: , , , (1)(2)(5)(7)7. 已知[Pd(Cl)2(OH)2]有两种不同的结构,成键电子所占据的杂化轨道应该是哪种杂化轨道? 解 dsp2 8. 应用软硬酸碱理论解释在稀 AgNO3 溶液种依次加入 NaCl, 3, NH KBr, 2S2O3, Na KI,KCN, 2S Ag 产生沉淀、溶解交替的原因? 解 由软硬酸碱规则: “硬亲硬,软亲软,软硬交界就不管” 9. 预测下列各组所形成的二组配离子之间的稳定性的大小,并简单说明原因: (1) Al3+ 与 F- 或 Cl- 配合; (2) Pd2+ 与 RSH 或 ROH 配合;(3) Cu2+与 NH3 或2+N配合;(4) Cu 与 NH3 或 NH2COOH 或 CH3COOH 配合。 解(1)Al3+与 F-的配合物更加稳定,Al3+为硬酸;而碱 F-的硬度比 Cl-大 (2)Pd2+与 RSH 配合后更加稳定,Pd2+为软酸,而 RSH 为软碱,ROH 为硬碱。 (3)Cu2+与 NH3 结合更加稳定。 (4) Cu2+与 NH2CH2COOH 结合更加稳定,因为前者的配体中有 N,后者仅有 O,N 的配位能力比 O 强。10 10. 在 0.1mol?dm-3K[Ag(CN)2]溶液中,加入 KCl 固体使 Cl- 的浓度为 0.10mol?dm-3,有何现象 发生? 解:设[Ag+]为 x mol?dm-3 Ag+ + 2CNAg(CN)2x 2x 0.1-x0 .1 ? x x(2 x)2? 1 . 25 ? 1021得:x = 2.7× -8mol?dm-3 10Q = [Ag+][Cl-] = 2.7× -8× 10 0.10 = 2.7× -9 10 ? Q & Ksp (AgCl) ,因而会有 AgCl 沉淀析出 11. 在 1dm-36mol?dm-3 的 NH3 水中加入 0.01mol 固体 CuSO4,溶解后,在此溶液再加 0.01mol 固体的 NaOH,铜氨配合物能否被破坏? 解 设生成 Cu(NH3)42+后 Cu2+的浓度为 xmol?L-1Cu2?? 4 NH3? Cu ( NH 3 ) 42?x6-4(0.01-x) 0.01-x0 . 01 ? xx [ 6 ? 4 ( 0 . 01 ? x )]4= 2.09 × 1013得: x = 3.79 × 10-19 mol?dm-3 Q = [Cu2+] C [OH-]2 = 3.79 × 10-19× 0.012 = 3.79 × 10-23 Q 小于 Ksp? 故铜氨配合物不能被破坏12. 当 NH4SCN 及少量 Fe3+ 同存于溶液中达到平衡时,加入 NH4F 使[F ]=[SCN ]= mol?dm-3,问此时溶液中[FeF6]3???1与[Fe(SCN)3]的浓度比为多少?(K 稳,Fe(SCN)3=2.0×103,K 稳,[FeF6]3-=1×1016) 解 Fe3+ +6F a 1x 1 a6?[FeF6] x3?Fe3+ + 3SCN a 1?[Fe(SCN)3] yK 稳,[FeF6]3- =x y= 1×1016K 稳,Fe(SCN)3 =y 1 a3=2.0×103= 5×1012所以溶液中[FeF6]3?与[Fe(SCN)3]的浓度比为 5×101211 13. 欲使 1×10-5mol 的 AgI 溶于 1cm-3 氨水,试从理论上推算,氨水的最低浓度为多少?(NH3)(K 稳,Ag? 2=1.12×107;K sp , AgI =9.3×10-17)?解:Ksp?AgI = [Ag+][I-]K 稳 Ag ( NH 3) ??2?[ Ag ( NH 3) ] [ Ag?2?][ NH 3 ]2 2?得: Ksp?AgI /[ I ? ] ??5[ Ag ( NH 3 ) K 稳 Ag ( NH 3 )2? ?3]2? [ NH 3 ][ I ] ? 1 ? 10 [ Ag ( NH 3 ) [ NH 3 ] ?mol ? cm?52?] ? 1 ? 10 1 ? 10?5 7mol ? cm?5 ? 17?3? 1 ? 101 . 12 ? 10? 9 . 3 ? 10? 0 . 31 mol ? cm?3? 310 mol ? cm?314. 已知 Au+ + e =Au 的 ? =1.691V,求 Au(CN) 2 + e― 稳,Au(CN)??―Au+2CN 的 ? 值是多少?(K―?? 2=2×1038)解Au ( CN )2??e?? Au ? 2 CN2?? ?标准状态时: [ Au ( CN ) ] ? [ CN K 稳 [ Au ( CN ) ] ???] ? 1 . 0 mol ? dm ? 1 [ Au??3?2?[ Au ( CN ) ] [ Au?2?][ CN???]2]?E [ Au ( CN ) / Au ] ? E ( Au 2/ Au )? 0 . 059 lg[ Au]=1.691 + 0.059lg1/K 稳? =1.691+0.059lg1/2× 38 10 =-0.57V2?15. 一个铜电极浸在一种含有 1.00 mol?dm-3 氨和 1.00Cmol?dm-3Cu(NH3) 4 配离子的溶液里,若 用标准氢电极作正极,经实验测得它和铜电极之间得电势差为 0.0300V。试计算 Cu(NH3) 4 配 离子得稳定常数(已知 ? Cu?2?2?/ Cu=0.34V) 。解:E? = E?(H+/H2)- E?[Cu(NH3)42+/Cu] = 0.0300V 即 E?[Cu(NH3)42+/Cu] = -0.0300V 由 E?[Cu(NH3)42+/Cu] = E?(Cu2+/Cu) + 0.059/2lg[Cu2+]12 Cu2?? 4 NH?3? Cu ( NH 3) 4 12? 2?2?得: K 稳??即 [ Cu ]2?[ Cu] ? 1/ K 稳?E [ Cu ( NH 3) 4/ Cu ] ? 0 . 34 ? 0 . 059 / 2 lg 1 / K 稳 0 . 059 212? 0 . 0300 ? 0 . 34 ? 得: K 稳?lg K 稳?? 3 . 49 ? 1016. 为什么在水溶液中,Co3+离子能氧化水,[Co(NH3)6]3+却不能氧化水?2 K 稳,Co(NH3) 6 ? =1.38×105;K 稳 Co(NH3) 3 ? =1.58×1035;Kb,NH3=1.8×10-5 6? Co?3?/ Co2?=1.808V; ? O?2/ H 2O=1.229V; ? O?2/ OH?=0.401V解:在水溶液中,E ( Co 3 ? / Co 2 ? ) & E ( O 2 / H 2 O )??故 Co3+能氧化水 4Co3++2H2O=4Co2+O2↑+4H+E [ Co ( NH 3 ) 6? ?3?/ Co ( NH 3 ) 62?] ? E ( Co? ??3?/ Co2?) ? 0 . 059 lg ] ][ Co [ Co3? 2?] ]? E ( Co 3 ? / Co 2 ? ) ? 0 . 059 lg 1 . 38 ? 10 1 . 58 ? 10?3 5 35K 稳 [ Co ( NH 3 ) 6 K 稳 [ Co ( NH 3 ) 62? 2?? 1 . 81 ? 0 . 059 lg? 0 . 04 V设 [ NH 3 ] ? 1 . 0 mol ? dm [ OH?则: ? 4 . 24 ? 10? ?3]?1 . 0 ? 1 . 8 ? 10??5mol ? dm?3O 2 ? 4 H 2O ? 4e E ( O 2 / OH?? 4 OH?) ? E ( O 2 / OH?)?0 . 059 4lgp (O 2 ) / p [ OH??]4? 0 . 401 ?0 . 059 4lg1 ( 4 . 24 ? 10?3)4? 0 . 45 VE [ Co ( NH 3 ) 6?3?/ Co ( NH 3 ) 62?] & E ( O 2 / OH?)故 Co(NH3)63+不能氧化水17. 在 1.0mol?dm-3 得 HCl 溶液中加入 0.010mol?dm-3 得 Fe(NO3)3 后,溶液中有关配离子中哪种 配离子浓度最大?(已知该体系逐级稳定常数为:k1=4.2,k2=1.3,k3=0.040,k4=0.012)13 解:因各级稳定常数都比较小,Cl 过量很多故可以认为: [Cl-] = 1.0 mol?L-1 [Cl-] + [FeCl2+] + 2[FeCl2+] + 3[FeCl3] + 4[FeCl4-] =1.0 mol?L-1 [Fe3+] + [FeCl2+] + [FeCl2+] + [FeCl3] + [FeCl4-]=0.010 mol?L-1k1 ? [ FeCl [ Fe3? 2?-]?? 4 .2][ Cl ]? 2[FeCl2+] = 4.2[Fe3+]k2 ?[ FeCl [ FeCl2?]?? 1 .3][ Cl ][FeCl2+] = 1.3× 4.2[Fe3+] =5.5[Fe3+]k3 ?[ FeCl [ FeCl? 23]?? 0 . 040[FeCl3] = 0.040[FeCl2+] = 0.04× 1.3× 4.2[Fe3+] =0.22[Fe3+]][ Cl ]k4 ?[ FeCl [ FeCl3? 4]?? 0 . 012][ Cl ][FeCl4-]=0.012[FeCl3]=0.012× 0.04× 1.3× 4.2[Fe3+] =0.0026[Fe3+] 则:[Fe3+] + 4.2[Fe3+] + 5.5[Fe3+] +0.22[Fe3+] + 0.0026[Fe3+]=0.010mol?L-1 可得:[Fe3+]=9.2× -4 mol?L-1 10 由此可以得到:FeCl2+的浓度最大第二十章 1. 钛的主要矿物是什么?简述从钛铁矿制取钛白得反应原理。 解:钛的主要矿物有钛铁矿 FeTiO214 反应原理: FeTiO3 + 2H2SO4 = TiOSO4 + FeSO4 + 2H2O TiOSO4 + 2H2O = TiO2?H2O↓ + H2SO4 TiO2?H2O = TiO2 + H2O 2. 解释 TiCl3 和[Ti(O2)OH(H2O)4]+有色得原因。解:TiCl3 显色是因为产生了电核跃迁,[Ti(O2)OH(H2O)4]+有色是因为 O22-离子变形性较强,d―d 跃 迁所引起。 3. 完成并配平下列反应方程式。 (1) Ti + HF ? (2) TiO2 + H2SO4 ? (3) TiCl4 + H2O ? (4) FeTiO3 + H2SO4 ? (5) TiO2 + BaCO3 ? (6) TiO2 + C + Cl2 ? 解:(1) Ti + 5HF = H2TiF6 + 2H2↑ (2) TiO2 + H2SO4 = TiOSO4 + H2O (3) TiCl4 + 2H2O = TiO2 + 4HCl (4) FeTiO3 + 2H2SO4 = TiOSO4 + FeSO4 + 2H2O (5) TiO2+ BaCO3 = BaTiO3 + CO2↑ (6) TiO2 + 2C + 2Cl2 = TiCl4 + 2CO↑ 4. 完成下列反应 (1) TiI4 在真空中强热; (2) FeTiO3 和碳得混合物在氯气中加热; (3) 向含有 TiCl 6 得水溶液加入过量得氨; (4) 向 VCl3 的水溶液加入过量的氨; (5) 将 VCl2 的固体加到 HgCl2 水溶液中。 解:(1) TiI4 = Ti + 2I2 (2) 2FeTiO3 + 6C + 5Cl2 = 2FeCl3 + 2TiCl4 + 6CO (3) TiCl62- + NH3 = [Ti(NH3)6]4+ + 6Cl(4) VCl3 + Na2SO3 = (5) VCl2 + HgCl2= 5. 根据下列实验写出有关的反应方程式:将一瓶 TiCl4 打开瓶塞时立即冒白烟。向瓶中加入浓 HCl 溶液和金属锌时生成紫色溶液,缓慢地加入 NaOH 溶液直至溶液呈碱性,于是出现紫色沉淀。沉 淀过滤后,先用 HNO3 处理,然后用稀碱溶液处理,生成白色沉淀。 解:TiCl4 + 3H2O = H2TiO3 + 4HCl↑ 2TiCl4 +Zn = 2TiCl3↓ + ZnCl2 TiCl3 + 3NaOH = Ti(OH)3 + 3NaCl152? 3Ti(OH)3 + 7HNO3 = 3TiO(NO3) + 2 NO ↑+ 8H2O TiO2+ + 2OH- + H2O = Ti(OH)4↓ 6. 利用标准电极电势数据判断 H2S,SO2,SnCl2 和金属 Al 能否把 TiO2+离子还原成 Ti3+离子? 解:由查表得:E TiO? ?2/ Ti3?? 0 . 1V , E SO??2? 4/ H 2 SO 3 ? 0 . 20 V2?E S / H 2 S ? 0 . 141 V , E Sn4?/ Sn? 0 . 15 V , E Al?3?/ Al ? ? 0 . 67 V因为 EθAl3+/Al&EθTiO2+/Ti3+,故只有 Al 才可以还原 TiO2+离子成 Ti3+离子 7. 概述下列合成反应地步骤 (1) 由 MnSO4 制备 K5Mn(CN)6; (2) 由 MnO2 制备 K3Mn(CN)6; (3) 由 MnS 制备 KMnO4; (4) 由 MnCO3 制备 K2MnO4; (5) 由 BaMnO4 制备金属锰。 解:(1) MnSO4 + 6KCN = K4[Mn(CN)6] + K2SO4 (2) 4MnO2+6H2SO4 = 2Mn2(SO4)3+6H2O+O2Mn2(SO4)3+12KCN=2K3Mn(CN)6+3K2SO4(3) MnS + 2O2 = MnO2 + SO2 2MnO2 + 4KOH +O2 = 2K2MnO4 + 2H2O 2K2MnO4 + 2H2O = 2KMnO4 + 2KOH + H2 MnCO3 + 2HNO3 = Mn(NO3)2 + H2O + CO2 Mn(NO3)2 = MnO2 + 2NO2 2MnO2 + 4KOH +O2 = 2K2MnO4 + 2H2O BaMnO4+K2SO4 = K2MnO4+BaSO4 K2MnO4+CO2=KMnO4+MnO2+2K2CO3 KMnO4+SO32-+H2O=2MnO2+SO42-+2OH-(中性条件下) 3MnO2=Mn3O4+O2(加热) Mn3O4+8Al = 4Al2O3+9Mn(4)(5)8.向铬酸钾的水溶液通入 CO2 时,会发生什么变化? 解:溶液由黄色变为橙色 9.完成并配平下列反应方程式? (1) V2O5 + NaOH ? ? ? (2) V2O5 + HCl ? ? ? (3) VO43- + H+(过量) ? ? ? (4) VO2+ + Fe2+ + H+ ? ? ? (5) VO2+ + H2C2O4 + H+ ? ?16 解:(1) (2) (3) (4) (5)V2O5 + 2NaOH = 2NaCO3 + H2O V2O5 + 6NaOH = 2Na3VO4 + 3H2O V2O5 + 6HCl = 2VOCl2 + Cl2 + 3H2O VO43- + 4H+(过量) = VO2+ + 2H2O VO2+ + Fe2+ + 2H+ = VO2++ Fe3++ H2O 2VO2+ + H2C2O4 + 2H+ = 2VO2+ + 2CO2↑ + 2H2O3?10.钒酸根离子在水溶液中的组成取决于哪些因素?这些因素怎样影响平衡 VO 4 (V3O 9 , V10O 28 等)。3? 6?V2O 74?解:取决于(1) 溶液的 pH 值,随着 pH 值的下降,聚合度增大,但若加入足够量 的酸,溶液中存 在稳定的 VO2+离子 。 (2)钒酸根浓度的大小,浓度低于 10-4mol?dm-3 时,溶液中存在的仅为单体钒酸根和酸式 钒酸根离子,若浓度大于 10-4mol?dm-3,则当酸度过高,pH 值约为 2 时,会沉淀出红棕色的五氧 化二钒水合物。 11. 新生成的氢氧化物沉淀为什么会发生下列变化 (1) Mn(OH)2 几乎是白色的,在空气中变为暗褐色? (2) 白色的 Hg(OH)2 立即变为黄色? (3) 蓝色的 Cu(OH)2,加热时为什么变黑? 解:(1) 2Mn(OH)2 + O2 = 2MnO(OH)2 MnO(OH)2 为暗褐色 (2) Hg(OH)2 = HgO + H2O HgO 为黄色 (3) Cu(OH)2 = CuO + H2O CuO 为黑色 12.根据下述各实验现象,写出相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1) 往 Cr2(SO4)3 溶液中滴加 NaOH 溶液, 先析出葱绿色絮状沉淀, 后又溶解, 此 加入溴水,溶液就由绿色变为黄色。用 H2O2 代替溴水,也得到同样结果。 (2) 当黄色 BaCrO4 沉淀溶解在浓 HCl 溶液中时得到一种绿色溶液。2?时(3) 在酸性介质中,用锌还原 Cr2O 7 时,溶液颜色由橙色经绿色而变成蓝色。放置时又变回 绿色。 (4) 把 H2S 通入已用 H2SO4 酸化的 K2Cr2O7 溶液中时,溶液颜色由橙变绿,同时析出乳白色 沉淀。 解:(1) Cr3+ + 3OH- = Cr(OH)3↓ Cr(OH)3 + OH- = Cr(OH)4Cr(OH)4- +Br2 = Br- + CrO42- + H2O 2 Cr(OH)4- + 3H2O2 + 2OH- = 2CrO42- + 8H2O (2) 2BaCrO4 + 2H+ = Cr2O72- + 2Ba2+ + H2O Cr2O72- + 6Cl- + 14H+ = 2Cr3+ + 3Cl2↑ + 7H2O (3) Cr2O72- + 3Zn + 14H+ = 2Cr3+ + 3Zn2+ + 7H2O 2Cr3+ + Zn = 2Cr2+ + Zn2+ 4Cr2+ + O2 + 4H+ = 4Cr3+ + 2H2O 6H2S + Cr2O72- + 8H+ = 2Cr3+ + 6S↓ + 7H2O17 13.若 Cr 解:3?离子和 Al3?共存时,怎样分离它们?Zn2?离子也共存时,怎样分离?Cr3+, Al3+, Zn2+ (1) H2O2,OH-(过量),? (2) 调节 pH=4―5,BaCl2 BaCrO4 Al3+,Zn2+ NH3.H2O Al(OH)3?2?Zn(NH3)42+?2?14.在含 有 Cl 和 CrO 4 离 子的混合溶液中 逐滴加入 AgNO3 溶液,若 [Cl ]及 [CrO 4 ]均 为 10?3mol?dm?3,那么谁先沉淀?两者能否基本分离出来。 KspAg2CrO4 =2.0× -12 10 + 2 = [Ag ] [CrO42-]? 10解:KspAgCl = 1.8× -10 10 + =[Ag ][Cl-] 故先得到 AgCl 沉淀 若使 AgCl 沉淀 [Ag ] =+KspAgCl Cl??1 . 8 ? 10 10?3? 1 . 8 ? 10?7mol ? dm?3使 Ag2CrO4 沉淀[Ag+] = Ag2CrO4 产生沉淀时 [Cl ] =-KspAg [ CrO2CrO2?4?2 . 0 ? 10 10?3? 12? 4 . 47 ? 10?5mol ? dm?3故当4]KspAgCl [ Ag??1 . 8 ? 10? 10 ?5]?54 . 47 ? 10? 0 . 4 ? 10?5mol ? dm?310?3? 0 . 4 ? 10 10?3? 100% = 99.6%故可基本分离 15.用 H2S 或硫化物设法将下列离子从它们的混合溶液中分离出来。 Hg 2 ,Al3+,Cu2+,Ag+,Cd2+,Ba2+,Zn2+,Pb2+,Cr3+? 解:A l ( O H ) 3 、 Cr( O H ) 3 ? ? (加盐酸)Al3+、Cr3+、Zn2+ ? Hg2S、 CuS 、Ag2S、 CdS、 PbS ? ? (加浓盐酸)2?Cd2+、Pb2+? ? (加氨水) ?18 ? ? HgS+Hg、 CuS 、Ag2S ? ? (加硝酸)Ag+、Cu2+ ? ? (Cl )?Ba2+ 16.指出下列化合物的颜色,并说明哪些是 d-d 跃迁,哪些是电荷跃迁引起的? Cu(NH3)4SO4(深蓝色) ,[Mn(CN)6](SO4)2(深紫色), 顺式-[Co(NH3)4Cl2]Cl(紫色) ,反式-[Co(NH3)4Cl2]Cl(绿色), K2[MnBr4](黄绿色),Mn(H2O)6(SO4)(浅红色), KFe[Fe(CN)6](深蓝色),Ag2CrO4(橙红色) BaFeO4(深红色), Na2WS4(橙色) Au[AuCl4](暗红色) ,Cu[CuCl3](棕褐色) 解: (1)深蓝色 (2)深紫色 (3)紫色 (4)绿色 (5)黄绿色 (6)浅红色 (7)深蓝色 (8)橙红色 (9)洋红色 (10)橙色 (11)暗红色 (12)棕褐色 (9)(10)(11)为电荷跃迁引起,其余皆为 d-d 跃迁所致。 , ,2?17.根据 2CrO 4 +2H+Cr2O 7 +H2O2?K=10 试求在 1 mol?dm14?3铬酸钾溶液中,pH 值是多少时 (1) 铬酸根离子褐重铬酸根离子浓度相等; (2) 铬酸根离子的浓度占 99%; (3) 重铬酸根离子的浓度占 99%。 解: (1) 解:设 Cr2O72- 浓度为 x mol?dm-3 2 CrO42- + 2H+ ? Cr2O72- +H2O 2x 2 [CrO4 ] = [Cr2O72-]2-x 1 则:1 - 2x = x x=1/3 mol?dm-3K ?[ Cr 2 O 7 [ CrO2? 42?]?] ? 2[ H2?]2[H ?] ?+[ Cr 2 O 7 ] [ CrO2? 4] ? [H?]2?1/3 (1 / 3 ) ? 102 14得:Ph = -lg[H ] = 6.76 18.把重铬酸钾溶液褐硝酸银溶液混合在一起时,析出什么沉淀? 解:生成 Ag2CrO4(砖红色)沉淀 Cr2O72- + 4Ag+ + H2O = 2 Ag2CrO4↓ + 2H+?319.为了从溶解有 20g 六水合氯化铬(Ⅲ)的水溶液重快速沉淀出氯,需要 75ml 2 mol?dm 酸银溶液,请根据这些数据写出六水合氯化铬(Ⅲ)的配位式(结构式) 。 解:设结构式为 [Cr(H2O)6Cl(3-x)]Clx 则 1mol 该物可电离出 x mol 的 Cl Cl- + Ag+ = AgCl的硝19 0.15mol 75× 10-3mol 2× 1 1 六水合氯化铬的量为: 20g/266.45g/mol = 0.075mol 则: x/1 = 0.15/0.075 = 2 即结构式为: [Cr(H2O)6Cl]Cl2 20.为什么碱金属的重铬酸盐在水溶液重的 pH&7? 解:因为在溶液中存在 2CrO42-+2H+=Cr2O72-+H2O 所以碱金属的重铬酸盐显酸性。 21. 溶液的 pH 值怎样影响铬酸根离子、 钼酸根离子和钨酸根离子的组成?在什么介质中能够存在 CO, MO,MO 离子? 解:pH 降至弱酸性时 CrO42-、MoO42-、WO42-会逐渐聚合成多酸根离子。在酸性介质中。 22. 根据记忆,写出从钨锰铁矿制备金属钨粉的整个反应过程。 解:6MnWO4 + 6Na2CO3 + O2 = 2Mn3O4 + 6Na2WO4 + 6CO2 Na2WO4 + 2HCl = H2WO4 + 2NaCl H2WO4 + 2NH3?H2O = (NH4)2WO4 + 2H2O (NH4)2WO4 = 2NH3↑ + WO3 + H2O WO3 +3H2 = W + 3H2O 23. 利用标准电极电势,判断下列反应的方向: 6MNO 4 + 10Cr?3?+ 11H2O5Cr2O 72?+ 6Mn2+ + 22H+解:EθMnO4-,Mn2+ = 1.51V EθCr2O72-,Cr3+ = 1.33V EθMnO4-,Mn2+ & EθCr2O72-,Cr3+ 故反应向右进行 24.试求下列反应的平衡常数,并估计反应是否可逆 MnO 4 + 5Fe2+ + 8H+ 解: lg K ?nE??Mn2+ + 5Fe3+ + 4H2O0 . 059EθMnO4-,Mn2+ = 1.51V EθFe3+,Fe2+ = 0.771V LgK =5 ? (1 . 51 ? 0 . 771 ) 0 . 059得 : K = 4.24× 62 10故 反应不可逆25. 用二氧化锰作原料,怎样制备: (1)硫酸锰; (2)锰酸钾; (3)高锰酸钾。 解:MnO2 + H2SO4 + H2O2 = MnSO4 + O2↑ + 2H2O 2MnO2 + 4KOH + O2 = 2K2MnO4 + 2H2O 2K2MnO4 + Cl2 = 2KMnO4 + 2KCl20 26.根据下列电势图 MnO 4?? 1 . 69MnO2? 1 . 23Mn2?IO 3?? 1 . 19I2? 0 . 535I?写出当溶液的 PH=0 时,在下列条件下,高锰酸钾和碘化钾反应的方程式: (1) 碘化钾过量; (2) 高锰酸钾过量。 解: (1) 2MnO4- + 10I- + 16H+ = 2Mn2+ + 5I2 + 8H2O (2) 6MnO4- + 5I- + 18H+ = 6Mn2+ + 5IO3- + 9H2O 27.什么是同多酸和杂多酸?写出仲酸铵,12―钨磷酸钠的分子式。绘图表示仲钼酸根,12―钨磷酸 根的结构。 解:同多酸: 若干水分子和二个以上同类酸酐组成的酸 杂多酸: 若干水分子和二个以上不同类酸酐组成的酸 仲钼酸铵 : (NH4)6(Mo7O24) 12-钨磷酸钠 Na3[P(W12O40)] 28.称取 10.00g 含铬和锰的刚样,经适当处理后,铬和锰被氧化为 Cr2O 7 和 MnO 4 的溶液,共 250.0cm3。精确量取上述溶液 10.00cm3,加入 BaCl2 溶液溶液并调节酸度使铬全部沉淀下来,得 到 0.0549gBaCrO4。 另取一份上述溶液 10.00cm3, 在酸性介质中用 Fe2+溶液 0.075mol? -3)滴定, dm 3 用去 15.95cm 。计算刚样铬和锰的质量分数。0 . 0549 ? 52 ? 250 10 ? 100 ? 2 . 82 % 250 10 10 . 00 ? 0 . 0282 ? 10 ? 1000 52 / 3 )? 54 . 95 5000 ? 100 253 . 3 10 . 002??解:Cr% =( 0 . 075 ? 15 . 95 ?Mn% = = 1.50%29. 某溶液 1dm3,其中含有 KHC2O4?H2C2O4?2H2O50.00g。有一 KMnO4 溶液 40.00cm3 可氧化若干 体积的该溶液,而同样这些体积的溶液刚好 30.00cm3 的 0.5mol ?dm-3NaOH 溶液。试求: (1)该溶液的 C2O 4 离子和 H+的浓度; (2)KMnO4 溶液的浓度(mol?dm-3) 。 解: (1) nH+=nOH =0.5×0.03=0.015mol [ H+]=0.015mol/L?2?21 (2)被 30Ml0.5N NaOH 溶液中和的 KHC2O4?2H2O 质量为: W = n × = 30× M 0.5× -3× 10 254.2/3 =1.271g 被 40mL xmol?dm-3 KMnO4 溶液氧化的 KHC2O4?2H2O 的质量为: W = 40?x?254.2/4 ×10-3 =2.542x g 两者相等: 1.271g = 2.542x g 得: [MnO4-] = 0.50mol?dm-330.根据物质的标准生成热,求算下列反应的热效应 N2 ? (g) + C2O3 (g)+ H2O ? (g)(NH4)2Cr2O7(s) 已知: △ H ( NH?4) 2 Cr 2 O 7= -1807.49K?moi-1△ H Cr?2O3= -1129.68 K?moi-1△ HH?2O= -97.49 K?moi-1解:?H? = - ?H?(NH4)2Cr2O7 + 4 ?H?H2O + ?H?Cr2O3 = -(-1807.49) + 4× (-97.49) + (-1129.68) -1 =287.85KJ?mol第二十一章 1. 解释下列问题: (1) 在 Fe3+离子的溶液中加入 KSCN 溶液时出现了血红色,但加入少许铁粉后,血红色立即 消失,这是什么道理? (2) 为什么 Fe3+盐是稳定的,而 Ni3+盐尚未制得? (3) 为什么不能在水溶液中由 Fe3+盐和 KI 制得 FeI3? (4) 当 Na2CO3 溶液作用于 FeCl3 溶液时,为什么得到得是 Fe(OH)3 而步是 F e2(CO3)3? (5) 变色硅胶含有什么成分?为什么干燥时呈蓝色,吸水后变粉红色? 解: (1) Fe3+ + nSCN- = Fe(SCN)n3-n n= 1―6 血红色 加入铁粉后, 铁粉将 Fe(SCN)n3-n 还原, 生成的 Fe2+不与 SCN-生成有22 色的配合物,因而血红色消失 2Fe(SCN)n3-n + Fe = 3Fe2+ + nSCN(2) 铁的外层电子构型为 3d64s2,Fe3+ 的 3d5 半满电子构型使它比 Fe2+的 3d6 电子构型稳定, 镍的外层电子构型为 3d84s2,其中 3d 的电子超过半满状态较难失去,所以一般情况下, 镍表现为+2 氧化态,在特殊条件下也可以得到不稳定的 Ni(III)化合物。 θ 3+ 2+ θ 3+ (3)E (Fe ,Fe )&E (I2/I ) ,在水溶液中 Fe 将 I 氧化得不到 FeI3 3+ 2+ 2 Fe + 2 I = 2Fe + I2 (4) Na2CO3 在水中发生水解, CO32- + H2O ? HCO3- + OH溶液中[CO32-]和[OH-]相差不大,而 Fe(OH)3 的溶解度远小于 Fe2(CO3)3,故 FeCl3 与 Na2CO3 溶液想遇产生 Fe(OH)3 沉淀,而不是生成 Fe2(CO3)3 沉淀。 2Fe3+ + 3CO32- + 6H2O = 2 Fe(OH)3↓ + 3H2CO3 (5)变色硅胶中喊吸湿指示剂 CoCl2,岁所含结晶水的数目不同,颜色不同。 CoCl2?6H2O ? CoCl2?2 H2O ? CoCl2? H2O ? CoCl2 粉红色 紫红色 蓝紫色 蓝色 所以无水 CoCl2 显蓝色,CoCl2 结晶水较多时显粉红色。 2. 写出与下列实验现象有关得反应式: 向含有 Fe2+离子得溶液中加入 NaOH 溶液后生成白绿色沉淀,渐变棕色。过滤后,用盐酸溶解棕 色沉淀,溶液呈黄色。加入几滴 KSCN 溶液,立即变血红色,通入 SO2 时红色消失。滴加 KMnO4 溶液,其紫色会腿去。最后加入黄血盐溶液时,生成蓝色沉淀。 解:Fe2+ + 2OH- = Fe(OH)2 4Fe(OH)2 + O2 + 2H2O = 4Fe(OH)3 Fe(OH)3 + 3HCl = Fe3+ + 3H2O+3ClFe3+ + SCN- = FeSCN2+ 2FeSCN2+ +SO2 + 2H2O = 2Fe2+ + SO42- + 4H+ + 2SCNMnO4- + 5Fe2++ 8H+ = Mn2+ + 5Fe3+ + 4H2O Fe3+ + Fe(CN)64- + K+ = KFe[Fe(CN)6] 3. 指出下列实验得实验现象,并写出反应式: (1) 用浓盐酸处理 Fe(OH)3、Co(OH)3、Ni(OH)3 沉淀时有何现象产生? (2) 在 FeSO4、CoSO4、NiSO4 溶液中加入氨水时,有何现象产生? 解: (1)用浓 HCl 处理 Fe(OH)3 时 ,棕色沉淀溶解,得黄色溶液 Fe(OH)3 + HCl = FeCl3 + 3H2O 用浓 HCl 处理 Co(OH)3,棕褐色 Co(OH)3 溶解,得粉红色溶液,有氯气放出 2 Co(OH)3 + 2Cl- + 6H+ + 6H2O = 2Co(H2O)62+(粉红) + Cl2↑ 浓 HCl 处理过量时溶液变蓝 Co(H2O)62+ + 4Cl- = CoCl42-(蓝)+ 6H2O 浓盐酸处理 Ni(OH)3 时, 黑色的 Ni(OH)3 溶解得绿色溶液并有氯气放出 2 Ni(OH)3 + 2+ + 2Cl + 6H + 6H2O = 2Ni(H2O)6 + Cl2↑ (2)在 FeSO4 溶液中加入氨水时,因溶液中溶有 O2,得不到白色的沉淀而是蓝绿色的沉淀, 沉淀在空气中缓慢转为棕色。 Fe2+ + 2NH3 + 2H2O = Fe(OH)2↓ + 2NH4+ 4 Fe(OH)2 + O2 + 2H2O = 4Fe(OH)3 向 CuSO4 溶液中滴加氨水时,先有蓝绿色的沉淀生成,氨水过量时,沉淀溶解得棕黄色溶23 液,在空气中放置,溶液颜色略微变深。 2Co2+ + 2 NH3 + 2H2O = Co(OH)2?CoSO4↓ + 2 NH4+ Co(OH)2?CoSO4 + 2 NH4+ +10 NH3 = Co(NH3)62+ + SO42- + 2H2O Co(NH3)62+ +O2 + 2H2O = 4 Co(NH3)63+ + 4OH在 NiSO4 溶液中加入氨水时,先有绿色沉淀生成,氨水过量时绿色沉淀溶解,生成蓝色 Ni(NH3)63+ 2Ni2+ + 2NH3 + 2H2O + SO42- = Ni(OH)2?NiSO4 + 2NH4+ Ni(OH)2?NiSO4 + 2 NH4+ + 10 NH3 = 2 Ni(NH3)63+ + + 2H2O + SO424. 比较 Fe(OH)3、Al(OH)3、Cr(OH)3 的性质。 解: (1)颜色 Fe(OH)3 棕色 Al(OH)3 白色 Cr(OH)3 灰蓝色 (2)与过量的 NaOH 反应 Al(OH)3 和 Cr(OH)3 都显两性,溶于过量的 NaOH 溶液,而 Fe(OH)3 为碱性,不溶于过 量的 NaOH 溶液。 (3)氧化还原性 Fe(OH)3 还原能力较差,但在酸化时具有一定的氧化能力 2 Fe(OH)3 + 6H+ + 2I- = 2Fe2+ + I2 + 3H2O Al(OH)3 既无氧化性又无还原性,Cr(OH)3 无明显的氧化性,酸性条件下还原能力较弱,但 碱性条件下还原能力较强。 2Cr(OH)3 + 3H2O = 4OH- = 2CrO42- +8H2O (4)生成配合物而溶解 Fe(OH)3, Cr(OH)3 生成配合物而溶解的能力较强,而 Al(OH)3 只能与少数配体生成配合 物而溶解 Fe(OH)3 + 6CN- = Fe(CN)63- + 3OHAl(OH)3 + OH- = Al(OH)4Cr(OH)3 + 6CN- = Cr(CN)63- + 3OHCr(OH)3 + OH- = Cr(OH)45. 金属M溶于稀盐酸时生成 MCl2,其磁矩为5.0B.M.。在无氧操作条件下 MCl2 溶液,生成一白 色沉A。A接触空气就逐渐变绿,最后变成棕色沉淀B。灼烧时,B生成了棕红色粉末C,C 经不彻底还原而生成了铁磁性的黑色物D。 D溶于稀盐酸生成溶液E,它使 KI 溶液氧化成 I2,但在加入 KI 前先加入 NaF,则 KI 将不被E 所氧化。 若向B的浓 NaOH 悬浮液中通入 Cl2 气体可得到一紫红色溶液F,加入 BaCl2 时就会沉淀出红 棕色固体G。G是一种强氧化剂。 试确定各字母符号所代表的化合物,并写出反应方程式。 解:A: Fe(OH)2 , B: Fe(OH)3 , C: Fe2O3 , D: K3[Fe(C2O4)3]?3H2O E: FeCl3 , F: Na2FeO4 , G: BaFeO4 Fe + 2HCl = FeCl2 + H2↑ FeCl2 + 2NaOH = Fe(OH)2 + 2NaCl 4Fe(OH)2 + O2 + 2H2O = 4Fe(OH)3 2Fe(OH)3 = Fe2O3 + 3H2O Fe(OH)3 + 3KHC2O4 = K3[Fe(C2O4)3]?3H2O Fe(OH)3 + 3HCl = FeCl3 + 3H2O24 2FeCl3 +2KI = FeCl2 +I2 + 2KCl FeCl2 + I2 +12NaF = 2Na3[FeI6] + 2NaI + 4NaCl 2Fe(OH)3 + 3Cl2 + 10NaOH = 2 Na2FeO4 + 6NaCl + 8H2O Na2FeO4 + BaCl2 = BaFeO4↓ + 2NaCl 6. 完成下列反应方程式: (1)FeSO4 + Br2 + H2SO4 → (2) Co(OH)2 + H2O2→ (3) Ni(OH)2 + Br2 + OH-→ (4) FeCl3 + NaF→ (5) FeCl3 + Ca→ (6) FeCl3 + H2S→ (7) FeCl3 +KI→ (8) Co2O3 + HCl→ (9) Fe(OH)3 + KCrO3 + KOH→ (10) K4Co(CN)6 + O2 + H2O→ 解:(1) 2FeSO4 + Br2 + H2SO4 = Fe2(SO4)3 + 2HBr (2) Co(OH)2 + H2O2 = 2Co(OH)3 (3) 2Ni(OH)2 + Br2 + 2OH- = 2Ni(OH)3 + 2Br(4) FeCl3 + NaF = Na3[FeF6] + 3NaCl (5) 2FeCl3 + 3Ca = 2Fe + 3CaCl2 (6) 2FeCl3 + H2S = 2FeCl2 + S + 2HCl (7) 2FeCl3 +2KI = 2FeCl2 + I2 + 2KCl (8) Co2O3 + 6HCl = 2CoCl + Cl2 + 3H2O (9) 2Fe(OH)3 + KCrO3 + 4KOH = 2K2FeO4 + KCl + 5H2O (10) 4K4Co(CN)6 + O2 + 2H2O = 4K3[Co(CN)6] + 4KOH 7. 已知 ? Fe?3?/ Fe2?= +0.771V, ? Fe?2?/ Fe= -0.44V,试计算 ? Fe?3?/ Fe值。解:Fe3+ + e ? Fe2+ 0.771V Fe2+ + 2e ? Fe -0.44V 3+ Fe + 3e ? FeE Fe ??3?/ Fe2??E Fe?3?/ Fe2?? 2 ? E Fe 3?2?/ Fe0 . 771 ? 2 ? 0 . 44 3? ? 0 . 036 V8. 举出鉴别 Fe3+,Fe2+,Co2+和 Ni2+离子常用的方法。 解: (1)鉴别 Fe3+ Fe3+遇 KSCN 立即变血红色 Fe3+ + SCN- = FeSCN2+ Fe3+遇 K4[Fe(CN)6]变蓝 Fe3+ + Fe(CN)64- + K+ =KFe[Fe(CN)6] (2)鉴别 Fe2+ Fe2+遇 K3[Fe(CN)6]变蓝 Fe2+ + Fe(CN)63- + K+ = KFe[Fe(CN)6] Fe2+可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25 5Fe2+ + MnO4- + 8H+ = 5Fe3+ + Mn2+ + 4H2O (3)鉴别 Co2+ Co2+与 KSCN 作用后用乙醚萃取,乙醚层为蓝色 Co2+ + 4SCN- = Co(SCN)42Co2+遇 NaOH 先有蓝色沉淀生成,沉淀逐渐转为粉红色 Co2+ + 2OH- = Co(OH)2 ↓ (4)鉴别 Ni2+ Ni2+与少量的氨水反应生成绿色的沉淀氨水过量得蓝色溶液 Ni2+ + 6NH3 = Ni(NH3)62+ Ni2+与丁二酮肟在氨溶液中反应生成鲜红色的沉淀 9. 如何分离 Fe3+,Al3+,Cr3+和 Ni2+离子? 解: Fe3+,Al3+,Cr3+,Ni2+ NaOH 过量 Fe(OH)3,Ni(OH)2 NH3? 2O H Fe(OH)3 Ni(NH3)42+ BaCrO4 Al3+ Al(OH)4-,Cr(OH)4(1)H2O2,Δ; (2)PH=4∽5,BaCl210. 欲制备纯 ZnSO4,已知粗的溶液中含 Fe(Fe3+,Fe2+)0.56g?dm-3,Cu2+0.63 g?dm-3,在不引进 杂质(包括 Na+)的情况下,如何设计此工艺?写出反应方程式。 解:工艺流程图如下: ZnSO4,Cu2+,Fe2+,Fe3+ 过滤 加 Zn 粉 硫酸酸化 Cu,Zn H2SO4 酸化 过滤 Cu↓ ZnSO4 ZnSO4,Fe2+(少许 Fe3+) 过滤 通入空气 pH=3∽4 ZnSO4 过滤 浓缩结晶 ZnSO4? 2O 7H Fe(OH)3↓母液除 Cu:Zn + Cu2+ = Zn2+ + Cu↓ pH 3-4 除 Fe:Fe2+ + H2O Fe(OH)3↓ O2 pH 3-4 3+ Fe + H2O Fe(OH)3↓26 11.有一配位化合物,是由 Co3+离子,NH3 分子和 Cl 离子所组成。从 11.67g 该配位化合物中沉淀 出 Cl 离子, 需要 8.5gAgNO3, 又分解同样量的该配位化合物可得到 4.48dm3 氨气 (标准状态下) 。 已知该配位化合物的分子量 233.3,求它的化学式,并指出其内界、外界的组成。 解:解: 8.5g AgNO3 相当于 nCl- = nNH3 =8 .5 170 4 . 48 22 . 4 ? 0 . 2 mol ? 0 . 05 mol??11.6g 配合物中,配位数为 6 故化学式为: [CoШ(NH3)4Cl2]Cl(分子量计算值为 233.4) AgNO3 所沉淀的 Cl-离子是外界的 Cl-离子 12.纯铁丝 521mg 在惰性气氛中溶于过量的 HCl 溶液,向上述热溶液中加入 253mgKNO3。反应完 毕后,溶液中剩余的 Fe2+离子用浓度为 16.7mol?dm??3Cr2O 7 溶液进行滴定,共需重铬酸盐溶2?液 18.00cm3。试导出反应中 Fe 与 NO 3 间的化学计量关系。 解: 14H + 6Fe+ 2++ Cr2O 7 == 6Fe3+ + 2Cr3+ + 7H2O 1 16.7×0.018=0.30062?6 6×0.6 原有 n Fe =0 . 521 56 0 . 253 101=0.009mol =0.0025mol?3+n KNO3= 2H + 3Fe+ 2++ NO 3 == 3Fe+ NO ? + 2H2O13.指出下列各配位化合物的磁性情况: (1)K4[Fe(CN)6] (2)K3[Fe(CN)6] (3)Ni(CO)4 (4)[Co(NH3)6]Cl3 (5)K4[Co(CN)6] (6)Fe(CO)5 解: (1)K4[Fe(CN)6] Fe(И) 3d64s04p0,d2sp3,反磁性 (2)K3[Fe(CN)6] Fe(Ш) 3d54s04p0,d2sp3,顺磁性 (3)Ni(CO)4 激发27 Ni(0) 3d84s24p0 3d104s04p0,sp3 反磁性 (4)[Co(NH3)6]Cl3 Cl(Ш) 3d64s04p0,d2sp3,反磁性 (5)K4[Co(CN)6] 激发 7 0 0 Co(И) 3d 4s 4p 3d64s04p05s1,d2sp3, 顺磁性 (6)Fe(CO)5 激发 6 2 0 Fe(0) 3d 4s 4p 3d84s04p0, dsp3 反磁性 14.铂系元素的主要矿物是什么?怎样从中提取金属铂? 解:答:主要矿物是原铂矿,因铂系元素性质相近,几乎六个元素共同存在,如:锇铱以合金 的形式存在于原铂矿中,由于铂系元素的稳定性所以它们在矿中以单质状态存在。 提取金属铂首先用王水处理矿石,使铂与锇、铱基本分离,铂进入溶液中,再用葡萄糖或 其他还原剂进行还原,在一定条件下能使钯及其他杂质全部析出,而铂留下,第三步是 从溶液中以(NH4)2PtCl6 形式析出铂,灼烧分解,熔融。 ? (NH4)2PtCl6TTTT Pt + 2NH4Cl + Cl2 15.联系铂的化学性质指出在铂制器皿是否能进行有下述各试剂参与的化学反应: (1)HF (2)王水 (3)HCl + H2O2 (4)NaOH + Na2O2 (5) Na2CO3 (6) NaHSO4 (7)Na2CO3 + S 解: 答: 铂制容器中能进行的有 (10) , , 中试剂参与的反应, (5) (6) 因为 HF, 2CO3, Na NaHSO4 均不单独与 Pt 反应,而(2)(3)(4)(7)中试剂参与的反应不能在铂制容器进行, , , , Pt 与王水,与 H2O2 + HCl,Na2O2 + NaOH ,Na2CO3 + S 均能发生反应 3Pt + 4HNO3 + 18HCl = 3H2PtCl6 + 4NO + 8H2O Pt + 2H2O2 + 6HCl = H2PtCl6 + 4H2O Pt + 2Na2O2 = PtO2 + 2Na2O Pt + 2S = PtS2 16.指出下列两种配合物的几何异构体数目并画出它们的结构式来: (1) [Pt(NO2)Cl2(NH3)(en)]Cl (2) [Pt(NO2)BrCl(NH3)(en)]Cl 解: (1)四种 (2)六种 17.填空: (1)Cr2O 7 ( 色)2?(2)CrO 42?( 色)(3)CrO5( 色)(4)MnO 4 ( 色)?(5)MnO 42?( 色)(6)Cu2+( 色)(7)Cu(NH3) ( 色) (10)Fe(OH)3 ( 色)(8)CuCl ( 色) (11) Fe(OH)2 ( 色)(9) Cu(CN) 42?( 色)(12) Co(OH)2( 色)28 (13)Zn(OH)2( 色) (14)Cu(OH)2( 色) 解: (1)橙色 (2)黄色 (3)深蓝色 (4)紫色 (5)绿色 (6)蓝色 (7)深蓝色 (8)黄色 (9)蓝色 (10)红棕色 (11)白色遇 O2 变为蓝绿色 (12)粉红色 (13)白色(14)蓝色第二十二章 1. 按照正确顺序写出镧系元素和锕系元素的名称和符号,并附列它们的原子顺序。 解:镧系: 元素名称 镧 铈 镨 钕 钷 钐 铕 钆 铽 镝 钬 铒 铥 镱 镥 La Ce Pr Nb Pm Sm Eu Gd Tb Dy Ho Er Tm Yb Lu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锕系 锕 钍 镤 铀 镎 钚 镅 锔 锫 锎 锿 镄 钔 锘 铑 Ac Th Pa U Np Pu Am Cm Bk Cf Es Fm Md No Lr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2. 镧系元素的特征氧化态为+3,为什么铈、镨、铽、镝常呈现+4 氧化态,而钐、铕、铥、镱却 能呈现+2 氧化态? 答:镧系元素的特征氧化态都是+Ш ,这是由于镧系元素的原子第一、第二、第三电离 势之和不是很大,成键时释放的能量足以弥补原子在电离时能量的消耗,因此它们的 +Ш 氧化 态都是稳定的。 与+Ш 特征氧化态发生差异的诸元素有规律的分布在 La(+Ш) 、 Gd(+Ш) 、Lu(+Ш)附近。这可由原子结构规律变化得到解释。La(+Ш) 、 Gd(+Ш) 、Lu(+Ш)分别具有 4f 轨道全空、半满、全满的稳定电子层结构。 镧系元素的氧化态取决于其外围的 6s 电子,4f 和 5d 电子数,当它们失去两个 6s 电子,进 而再失去一个 4f 电子或一个 5d 电子时 ,所需的电离拧并不太高,因此表现出 ШB 族的特征氧 化态(+3) 。 铈、镨、铽、镝除了生成+3 氧化态外,还可以再失去一个电子,4f 轨道达到或接近全满或 半满,成为稳定结构故它们也常出现+4 氧化态。 而钐,铕 ,铥和镱,失去两个电子后,就可以使 4f 轨道达到或接近半满,或全满的稳定, 而常呈现出+2 氧化态。 3. 解释镧系元素在化学性质上的相似性。 答:镧系元素的价电子层结构为 4f1-145d0-16s2 鉴于 4f 同 5d 的能量比较 近,因此在失去 3 个电子形成特征的+3 氧化态时所需要的 能量相差不大,即使在水溶液中,由 于它们的离子半径接近,使得离子的水合能也相差不大,因此无论是在电离能或电负性以及标准 电极电势方面,镧系原素均较接近,说明它们的单质在任何状态下所表现出来的化学活性是相近 的,在+3 氧化态时,离子构型和离子半径也相近,所以 Ln3+离子的性质也极为相似。29 4. 为什么叫做“镧系收缩”?讨论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和它对第 6 周期中镧系后面各个元素的 性质所发生的影响。 答:镧系收缩即:镧系元素的原子的半径和离子半径依次缓慢缩小的现象。 镧系手缩是因为镧系元素原子依次增加的电子填在外数第三层 的 4f 分层上在充填 4f 电 子的 同时,原子核的核电荷在逐渐增加,对电子层的吸引力也逐渐增强,结果使整个电子壳层 逐渐收缩。但由于 4f 分层离核较近,屏蔽作用较大,抵消了一部分核对外层电子的引力,核 的 有效电荷虽然增大,但依次增大得不多,所以原子或离子半径虽在收缩,但减小的数值很小, 除 4f 轨道半充满和全充满的 Er 和 Yb,其它原子半径总的趋势都在缩小,而特征的+3 价离子的 半径呈现出极有规律的依次减小。 镧系收缩的 结果,使后面的各过渡元素原子半径同相应同族上面的一个元素半径几乎相 等,如 IVB 的 Zr 和 Hf;VB 的 Nb 和 Ta;VIB 的 Mo 和 W 等原子,离子半径极为接近,性质相 似很难分离。 5. 为什么镧系元素彼此之间在化学性质上的差别比锕系元素彼此之间要小的多? 答:镧系元素 多呈现特征的+3 氧化态,而且结构和半径 也都相近,因此,无论 它们的单质 或化合状态的差别都比较小。至于锕系元素 ,由于价电子充填在 7s,6d,5f 轨道上,而轻锕系 元素的 6d,5f 之间的能量差比镧系元素中的 5d,4f 间的能量差还要小,因此,轻锕系元素比镧 系元素易呈现高的氧化态,如 Ac,Th,Pa,U ,Np,Pu 的稳定氧化态依次为+3,+4,+5,+6, +5,+4。其余元素以+3 为特征,而且锕系元素 也较镧系元素呈现出更多种的 氧化态,如铀有 +3,+4,+5,+6 等具有多种氧化态的特性,使锕系元素间的差别无论在单质或化合状态都比较 大。 6. 为什么镧系元素形成的配合物多半是离子型的?试讨论镧系配位化合物稳定性的规律及其原 因。 答:Ln3+离子的外层结构皆属 Xe 型 8 电子 外壳,其中内层的 4f 电子不易参加成键,具 有更高能量的轨道(5d,6s,6p)虽可参加成键,但配位场稳定化能很小(只有 1 千卡) ,这说 3+ 3+ 明 Ln 离子与配体轨道之间的相互作用极弱,故不易形成共价络合物,而只能依靠 Ln 离子对 配体的静电引力形成离子型络合物,但由于 Ln3+的离子半径较大,对配位体的引力较弱,所以 形成络合物一般说来不够稳定,可是由于镧系收缩在镧系内随中心离子对配位体的引力作用逐 渐 增加,所成络合物的稳定性也就依次递增。 7. 有一含铀样品重 1.6000g,可提取 0.4000g 的 U3O8(相对分子质量为 842.2) ,该样品中铀(相 对原子质量为 238.1)的质量分数是多少?238 . 1 ? 3 ? 0 .4 842 . 2 ? 100 ? 21 . 2 % 1 . 6000解:U% =8. 水合稀土氯化物为什么要在一定的真空度下进行脱水?这一点和其它哪些常见的含水氯化物 的脱水情况相似? 答:欲使水合稀土氯化物脱水,常采用加热的方法而加热又促进了稀土离子的水解从而 得不到无水氯化物,为了防止水解,可采用控制一定真空读的方法,这样一方面可将水蒸汽抽 出,抑制水解,另一方面,也可起到降低脱水温度作用和 BeCl2?4H2O、ZnCl2?H2O、MgCl2?6H2O 等水合氯化物的脱水情况相似30 9. 完成并配平下列反应方程式:? (1) EuCl2 + FeCl3 ? ? ? (2) CeO2 + HCl EuCl2 + FeCl3 ? ? ?? (3) UO2(NO3)2 ? ?? (4) UO3 UO2(NO3)2 ? ? (5) UO3 +2HNO3 EuCl2 + FeCl3 ? ? ? (6) UO3 + HF EuCl2 + FeCl3 ? ? ? (7) UO3 + NaOH EuCl2 + FeCl3 ? ? ? (8) UO3 + SF4 EuCl2 + FeCl3 ? ?? ?解: (1)EuCl2 + FeCl3 = EuCl3 + FeCl2 (2) 2CeO2 + 8HCl = 2CeCl3 + Cl2 + 4H2O (3)2UO2(NO3)2 = 2UO3 + 4NO2 + O2 (4)6UO3 = 2U3O8 +O2 (5)UO3 +2HNO3 = UO(NO3)2 + H2O (6)6UO3 + HF = UO2F2 + H2O (7)2UO3 + 2NaOH = Na2U2O7 + H2O (8)UO3 + 3SF4 = UF6 + 3SOF2 10.用硝酸浸取氢氧化铈(Ⅳ)和氢氧化稀土(Ⅲ)的混合物时,若将溶液的酸度控制在 pH=2.5, 氢氧化稀土进入溶液,而氢氧化铈仍留在沉淀中,通过计算说明。 解:KspCe(OH)4=1.5× -51 10 故当 p H=2.5,即 [OH-]=3.162× -12 mol?dm-3 时 10 [Ce4+]=1 . 5 ? 10? 51 ? 12 4( 3 . 162 ? 10? 1 . 5 ? 10?5mol?dm-3)说明 Ce4+离子基本沉淀完全, 而 Ln(OH)3 的 Ksp 介于 1.0× -19-2.5× -4 之间 10 10 3+ -3 3+ 当[Ln ]=0.1 mol?dm 时,开始沉淀 Ln 离子的 pH 值则为 7.82-6.30,这样当 pH=2.5 甚至再大一 3+ 些时 Ce4+以 Ce(OH)4 沉淀的形式除去,而稀土离子 Ln 皆不沉淀析出,如此,即可将 Ln3+ 与 Ce4+ 分离。 11.简述从独居石中提取混合稀土氯化物的原理。 答:独居石是稀土,钍,铀的磷酸盐矿,可用酸法(浓硫酸)和碱法(浓 NaOH)将稀土与钍、 铀、磷等元素分离,得混合稀土氯化物,碱法更优越。当独居石精矿与 50%的浓 NaOH 溶液加热 时,磷酸盐转变为稀土水合氯化物和氢氧化物并生成磷酸钠盐,用热水浸取和洗涤分离 可溶性 的磷酸盐,沉淀物进行酸溶,根据稀土比钍、铀等易溶于酸的 性质,所以用盐酸溶解时 ,控31 制一定的 pH 值就可使大部分稀土 优先溶出,而铀、钍等溶解很少,这样就能得到混合氯化稀 土,并与放射性元素铀、钍分离。 主要反应: REPO4 + 3NaOH = RE(OH)3 + Na3PO4 RE(OH)3 + 3HCl = RECl3 + 3H2O Th3(PO4)4 + 12NaOH = 3Th(OH)4 + 4Na3PO4 2U3O8 + O2 + 6NaOH = 3Na2U2O7 + 3H2O 12.为什么用电解法制备稀土金属时,不能在水溶液中进行? 答:因为稀土元素还原性强,能与水进行反应,置换出水中的氢,因此在水溶液中进行 电解反应,不能得到它们的单质。 13.稀土金属主要以(Ⅲ)氧化态的化合物形式存在,经富集后,通常可以通过熔融电解法制备 纯金属或混合金属,一般采用什么化合物作为电解质? 答:一般以 KCl 作为电解质,加入一定量的 KCl 是为了降低混合稀土的熔点,使电解在 较低的温度下进行。 14.镧系元素和锕系元素同处一个副族(ⅢB) ,为什么锕系元素的氧化态种类较镧系多? 答:这是由锕系元素电子壳层的结构决定的,锕系的前半部元素中的 5f 电子与核的作用比镧 系元素的 4f 电子弱,因而不仅可以把 6d 和 7s 轨道上的电子作为价电子给出,而且也可以把 5f 轨道上的电子作为价电子参与成键形成高价稳定态。 而镧系元素由于其原子核对 4f 轨道的作用很 强,4f 轨道上的电子不能作为价电子参与成键,呈现出的氧化态种类较少。 15.钍的卤化物有什么特点? 解:钍的卤化物都是高熔点的白色晶体,都容易水解。32 第二十三章 1. 核聚变为什么只能在非常高的温度下才能发生? 答:轻原子核相遇时聚合为较重的原子核,并放出巨大能量的过程称为核聚变,由于核都带正电子, 相互之间受到静电力的排斥,因此在一般条件下,发生聚变的几率很小,要使轻原子核相遇必有 足够高的温度,才能使之自动持续进行。 2. 为什么 α 粒子需要加速才能引起核反应,而中子不需要加速就能引起核反应呢? 答:因为天然放射性物质的a射线能量不高。用它来轰击原子序数较大的核,并不能发生核反 应。因此必须使a粒子加速,使a粒子具有足够大的动能克服它们彼此间的斥力,相互碰 撞,发生核反应,因为中子不带电,与核无排斥作用,因此它们不需加速,就会引起核 反 应。 3. 解释为什么锂和氢核间聚变温度比 H2 和 H2 核间聚变温度高? 答:锂的核电荷比氢大,锂核与氢核之间的排斥 比氢核之间的排斥作用大,克服锂核与氢核间 的排斥所需的能量更大,所需的温度愈高。 4. 解释为什么在铀矿中不能发生爆炸性的链发生? 答:因为铀矿中 U-235 和 U-238 混在一起的,这样大部分中子将被 U-238“吃掉” ,而使中子越来越 少,这样就不能满足链式反应进行的条件(中子数目起码是维持不变或有微小的增加。 5. Td-232 转变成 Pb-208 要放射出多少个 α 粒子和多少个 β 粒子? 答:6 个a粒子和 4 个 ?粒子。 6. 确定在下面各种情况下产生的核? (a)75 33As(α , n)72; (b) 3 Li(p , n) (b)4 27; (c) 15 P( 1 H , p) (c)32 15312解: (a) 31 GaHeP7. 计算燃烧 1mol 的 CH4 所损失的质量?在这个过程中,体系放出 890Kj 的能量。 解: E = mc2 890× 3 = m× 108)2 10 (3× -12 m = 9.89× 10 kg 8. 1molCo- 60 经 ? 衰变后,它失去或得到多少能量?( 27 Co→ ? 1 e +60060 28Ni,60 27Co 核的质量是59.9381u, 28 Ni 核的质量是 59.9344u; ? 1 e 的质量是 0.000549u。 解:?E = ?mc2 =(59.9344 + 0.000549 C 59.9381) × -6× 10 (3.0× 8)2 10 8 =-2.8× kJ 1060033 9. Co- 60 的半衰期是 5.3 年,1mg 的 Co- 6015.9 年后还剩下多少?1x0 x kt 2 . 303解: lg?k = 2.303lg 2t1 2=0.693/5.3 = 0.13/年x0 x 0 . 13 ? 15 . 9 2 . 303lg?得 x = 0.125mg10. 某一铀矿含 4.64mg 的 U-238 和 1.22mg 的铅-206,估算一下这个矿物的年代?U-238 的半衰期 T1/2=4.51×109 年。 解: lgx0 x ? kt 2 . 303k = 0.693/t1/2 = 0.693/(4.51× 9) 10= 1.54× -10/年 10 x0 = 4.64 + 1.22× 238/206 = 6.45mglg 6 . 05 4 . 64 ? 1 . 54 ? 10? 10?t2 . 303得:t = 1.72× 9 年 10 11. 用氦核轰击 Al-27 核时,得到 P-30 和一个中子,写出这个核反应的平衡关系式。 解:27 13Al ? 2 He ? 15 P ? 0 n4 30 112. 写出下列转变过程的核平衡方程式: (a)Pu-241 经 ? 衰变; (b)Th-232 衰变成 Ra-228;(c)Y-84 放出一个正电子; (d)Ti-44 俘获一个电子; (e)Am-241 经 ? 衰变; (f)Th-234 衰变成 Pr-234; (g)Cl-34 衰变成 S-34。 解: (a) (b) (c) (d) (e) (f)241 94Pu ?241 95Am ? ?1 e ? 0 V0 0 4232 90Th ? 88 Ra ? 2 He228 84 0 084 39Y ? 38 Sr ? ? 1 e ? 0 V Ti ? ?1 e ? 21 Sc ? 0 V0 44 044 22241 95Am ? Th ?237 93Np ? 2 He4 0234 91234 94Pu ? 4 ?1 e0(g) 17 Cl →3434 16S +1 n34 13. 完成并配平下列核反应式 (1) 36 Kr → ? 1 e + ? (2) 26 Fe + (3) 24 Cr + (4)? → (5)235 9224 12 53810560 ?1e →?14 2He → 0 n + ?0 ?1Mg +4eU → 2 He + ?0 1(6) 29 Cu → (7)9 24 1264e+?1Mg +1 11 0n →1 H + ?6(8) 4 Be + (9)235 92H → 3 Li + ?1 0U+0 ?1n → 40 Sr +7 599135 52Te + ?(10)? →81e+B81 37解 (1) 36 Kr → ? 1 e + (2) 26 Fe + (3) 24 Cr +24 530Rb560 ?1e → 25 Mn156 26564 2He → 0 n +24 12Fe(4) 11 Na → (5)235 924Mg +231 900 ?1eU → 2 He +0 1Th Ni24 11(6) 29 Cu → (7)9 24 1264e+164 28Mg +1 11 0n →1 H +64 2Na(8) 4 Be + (9)235 92H → 3 Li +1 099He135 52U+n → 40 Sr +0 ?1Te + 2 0 n1(10) 4 Be →7e+7 5B14. 将下列表示式写成平衡方程式: (a) 7 N(n,p) 6 C; (b) 7 N(p, ? ) 6 C; (c) 17 Cl(n,p) 16 S14 14 15 12 35 3535 解(a) 7 N +15141 0n → 6 C + 1H124 2141(b) 7 N + 1 H → 6 C + (c) 17 Cl +351He1 0n → 16 S + 1 H35115. 某一放射性同位素在 5.0 年内衰变了 75%,该元素的半衰期为多少? 解 N=N 0 (1 e 1 e 1 25 .0 t ? 0 . 693 t T ? 0 . 693 t T)m 剩 = m()m 剩 = m()T1 4=(1 2)T所以 T=2.5 年36
武大吉大第三版无机化学教... 暂无评价 25页 5财富...习题集答案习题集答案隐藏&& 化学热力学动力学初步 ...mol 1; Δ rGθ=-50.8×2+166.3×2=231 kJ...传热学第四版习题答案(高... 7页 2下载券 工程...高等教育出版社 无机化学... 3页 7下载券 物理学...231? 218 ?100 ? 512.5 fm 104 ?1 (104? ...无机化学课后练习题解答第二章 物质的状态 2.一敝...(△rHm0 -△rGm0)/T 计算得:△rHm0=231.95kJ...(NO3)2 + PbO2↓+ 2H2O 18.完成并配平下列化学...大学无机化学第二章试题及答案_理学_高等教育_教育...molD1, rS0=-231 J?KD1?molD1。则在标准...(《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吉大版) 三 问答题 1....无机化学选择题及答案_工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对...某化学反应其△H 为-122kJ?mol-1,△S为-231J...大学无机化学第八章试题... 13页 1下载券 喜欢...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copyright &copyright 。文档资料库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客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羟汞化反应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