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级和纯后级功放前级 后级音量开到最大还是很小,是什么问题啊???

一位烧友谈:为什么纯后级远强于合并机后级?兼谈功放前级的选取
【参考阅读】为什么纯后级远强于合并机后级?兼谈功放前级的选取
好多人在纠结着功放的搭配问题。
老丁也一直十分顽固的明确,万元以下的合并式功放其后级部分不值得考虑,特别是今年新出的合并式功放,后级严重缩水,乃至扩大到所有的合并式功放,其打击面何其之大呀,简直是口吐狂言!!
好多人呆在199惯了,看问题先要辨别一下不是不枪手。
同时对老丁肯定有了一种看法:枪手,绝对的枪手,老秦的不折不扣的枪手!只不过不好意思明确而已。
其实,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也是近几个月泡坛子后深入调查研究后得出的,也是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认识过程的。对于老秦的功放,开始也不太相信的,也与老秦有过一番争议,可以翻翻老帖。
老丁玩电子早于40多年前,以前没有这种偷工减料,虚报功率之事。
近20年来脱离了电子界,一年前空下来了,才重蹈江湖,发现江湖已经今非昔比,面目全非了,到处充斥着商业欺骗。
最好的例子就是手上17年前的上万元的一台小旗舰功放,改成纯后级后,60W&3+22W&4,用HTPC+D2,将老秦的7个大箱子推得有滋有味!阿妹、小李、小刘等曾经来亲自听过。
在没有低音炮的情况下,他们都感受过了强烈的沙发按摩,比我用8400厉害的多了,充分说明了,老功放的力道还是非常十足的。
我还写过一篇帖子,虽然4个环绕声道只有标称的22W,在播放变2在一分40秒时,照样在环绕箱的倒相孔吹出了一阵阵的清风!
以上说明了我的功放完全能胜任目前的使用情况。
反观20年后的今天,在那么多音响论坛上,谈的最多的就是“推不动”,看看厂家动不动就100-200W&7的标称功率,还有推不动之说,让我一直郁闷,无法理解。
几个月来,一直苦心研究如今的日系功放,才有了重新的认识,写下了多篇揭秘功放的文章和林林总总的不少帖子,对如今日系功放的标称方法也进行了深入的剖析。
简单的讲,近几年日系中高级功放功率标称方法就相当于在一根2A流量的水管上接上来7个A流量的水龙头,当你打开任何一个龙头时都能保证有A流量的水出来,但是,如果同时打开7个龙头呢?
2A/7=0.28A&7ch!
这个还是06-08年产的中级机和高级机的测试方法,入门机呢?
1A的管子接7个龙头!
1A/7=0.14A&7ch!!
再来看看今年的机器,将入门机的方法引伸到了中级机!
我不再来分析厂家为什么要这样做了,口舌已经费了不少,只要上了一点年纪的人都应该知道,铜和铝在以前只是比铁贵一点,是不值钱的,普通人家到处都有铜器,而今天呢?
功放的后级就是要大量的使用了铜和铝!
再回过来看看我们可怜的相信日系功放的那么多初级烧友。
要知道,从入门到初烧再到中烧,这个过程长则几个月,短则只要几天!
当你一套设备到了家里一听马上就不满意,恭喜你,从初烧进入中烧了!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高烧是可望不及的(包括我),相聚在老秦处,最多也就是在中烧级别玩玩。
那么,当你一下子从初烧到中烧,我想,你的后悔劲呀~~~
我在已经有了比较可以的后级的情况下,为什么一直要鼓励老秦上大功率纯后级呢?
其实许多朋友对功放真正的要达到怎样的性能一直不太了解,错误的认为只要功率足够大就是王道,也根本不知道合并式功放的后级与老秦设计的纯后级到底是怎么的二回事。
但是,那些朋友开口闭口就是要“控制力”呀,“解析力”啊,等等,而对于功放如何能够达到这些性能却一概不知。
小马曾经咨询过我一台3声道纯后级,我在回帖时提出了“阻尼系数”和“转换速率”这二个极其关键的但是大家又不太熟悉概念。大家找一些老帖吧。
功放的最基本指标:额定功率或者最大不失真功率。
如今只有美欧的功放会用额定功率标注。老丁的老功放就是用的额定功率标注的方法。一般是在失真度很小的情况下的功率(如我
的功放是在0.015%,20-20kHz下测得的功率,更高级的功放是在0.008%下测得)。小日本的标注不单是只测试一个声道工作时的功率,而且是
在毫无意义的大失真背景下的功率(一般来讲,乙类功放失真度大于0.1%声音就难听了,1%就绝对无意义了,而小日本竟然用到了10%!)
要有强大的输出功率,强大的电源支持是绝对的必须的!
功率的大小反映了声音的力度,也就是量感。
功放的第二个基本指标:各种失真度。
上述已经表明了,这个是与功率的大小有着直接的关系。当功放的功率足够大时,而只使用其一小部分功率,这个时候的失真度就会小的多了。
合并式功放后级往往只是使用一对功率管,
功率管的配对对失真度的影响很大,以前的高级功放是直接到器件的生产线上去配对的(比如我的老功放失真度就很小,当年的万元要相当于如今的十万元了吧),
成本很高,如今的数万元以内的功放是不会这样子做的了。在功率管配对不佳的今天,更要在大功率下用其小的功率来减小失真度。
而老秦的功放更是使用了数对功率管来减小这种配对的偏差降低失真度。
这也就是我一直要求的大功率原因之一!失真度反映了声音的品质,也就是质感。
高级功放才有的重要指标:阻尼系数。
一台高级的功放,除了功率和失真度以外,其输出回来的内阻对低音质量的控制能力有很大的关系。要保证在大电流环境下有很小
的输出电阻抗,首先必须有高质量的大功率变压器,大电流整流电路和强大的电容滤波电路。这些东西再高级的合并式功放由于受空间和成本的限制绝不具备。而老
秦的功放在这方面是数倍于合并式功放的。其次,为了达到强大的输出功率和极小的晶体管输出阻抗,老秦的功放是采用了数对功率管来并联工作的,其控制力也要强于合并式功放数倍,而合并式功放只用了一对输出功率管(看看那么小的散热器能装的上多少对功率管?)。
当然,喇叭线的粗细、含铜量以及接线柱的质量,也是对阻尼系数具有直接的影响。
阻尼系数反映了功放对低音的控制质量,也就是控制力。
高级功放才有的第二个重要指标:转换速率
转换速率是功放对快速的高频信号的反应能力,主要由选用的器材的高频性能来决定的。当然,功率大,控制力强的功放相对来说会高一点。只要老秦的电容和晶体管选用了音频级的,指标就不会比合并式功放差了,这个只能由老秦自己来表白了。
转换速率反映了功放对声音细节的反应速度,也就是解析力。
大家知道了这些道理,对老秦的纯后级功放与合并式功放的后级差异有多大应该有一个全面清楚的认识了吧。
已经讲过了,从初烧到中烧往往要不了对长的时间,与其买高价位的合并式功放,不如就一下子进入中烧,将纯后级功放和箱子打造完美,这个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都将不会变化的!
可以讲,不管你前级的质量如何的差异,用高素质纯后级对声音所带来的提升不是大家误认为的只是功率上的提升,完全是一个质的上面的飞跃!
这个飞跃远大于如今2000元的合并式功放与10000元合并式功放之间的差异!
这也就是为什么我有了很不错的功放还要换7Q200A的主要原因。
在这种高素质的纯后级的使用下,合并式功放的前级素质会被榨干。
可能大家受老丁以前的文章影响,以为2000元的前级与10000元的功放前级部分音质会差别巨大,其实他们之间的差异是不太明显的(除了视频部分),今天低端功放所用的DAC芯片,也是当年旗舰级功放所用的高级芯片,只不过更高级的芯片出来了,才沦为低端功放所用。
实际上合并式功放前级部分对AV听音素质的影响差距远远小于纯后级功放与合并式功放后级他们之间的差距。
当然,如果你很有钱,用高端功放做前级是另外一回事了。
在合并式功放前级里,决定音质的不光是DAC芯片,还要周边电路元器件的支持,目前最大的“瓶颈”还是在音量控制芯片上面。
查阅了很多旗舰级和高级功放的资料,动态范围最高的一款没有超过110db,绝大部分没有超过105db的,而从入门机到中高级机,通通在100db左右。可见,即是使用了最高级的DAC芯片,前级动态范围最终都被通通“瓶颈”到了100db!
高端DAC芯片的大动态优势一点都没有了,当然,失真度小的优势还是依然存在的。
所以,如今的合并式功放,其前级部分在AV音频方面的差异不是十分的明显的,当然,视频部分和音效能力还是不同的,但是,音效能力的不同主要还是基于DSP芯片数量上的原因。
至于AV功放的音乐性,只能说有些功放是具有倾向性,不可能达到HF的,与真正的HF差距还是比较远的。各种品牌功放的所谓特征,在前级方面差距更小。
同样的代价下,搞一套好一点的音箱,配一台暴力后级,改一台最新的次世代中低级功放,或者在HTPC上插一块影院声卡,我认为是最合理,最具性价比的。
后级和箱子用上个10年以上没有问题的,中低级功放过个5年左右淘汰了再换损失也不大。
在前级的选择上,为什么要鼓励大家尽量买最新的次世代功放呢?
接口不光是3D视频的玩意儿,还增加了其他的传输功能,比如音频回传。只怕到时候又有其他的新玩具要接入,作为关键的切换输入信号的功放要杯具了。
AV前级不能仅仅把它光看成是一台解码器,更重要的还要将各种玩具连接在一起的交换机,以后新玩具出来了无法接入你怎么办呢?
以下是老丁在其它论坛里写的说明:
本文是老丁在“&&论坛”为7Q200A(7&200W)纯后级功放即将出生为粉丝们写的一篇有益枪文,很受圈子里的朋友们欢迎。
在转载到这里前,考虑到顾及论坛的利益,对原文作了相应的修改。
作者做出“用低端功放加纯后级性价比高于中
高端功放”这样的考虑,是基于5Q150A纯后级5声道功放(1000VA环牛,+-52V高电压,20只6800uF滤波电容,30枚大功率输出管,5
声道同时满荷载实实足足的150W不失真功率(理论不失真功率169W))的实际使用效果(一年的市场考验),低廉的价格(2k2),和7Q200A(理
论不失真功率225W,+-60V的高低压,42枚大功率输出管,3k1)即将上市,并且为没有前级输出的低端功放提供改前级的服务,为普通的工薪朋友提
供了一种廉价、高端、可行的选择。
最基本的配置只需4k(如A)
老丁现在手上一直在用的最低的一套配置只要3k(在原先HTPC上面加一块华硕的D2声卡做次世代前级+5Q150A,D2不差于中级机的音效)。
更廉价的是利用主板自带的高清音效芯片ALC
889(最新有892,还有889A是885的马甲,都可以。892&889&889A=885,888勉强,883就无法忍受了)做次世代前级,能够达到接近入门级功放的音效。
这些都是老丁为了广大的工薪烧友特地花钱买来亲自实践过的(为试验D2声卡花费830元,为试验ALC
889特地装了一台i3+技嘉H55M
USB3主板,试验883和888是以前2台电脑上就有的)。
没有认认真真搞过的人就不要来乱说了。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查看: 21212|回复: 302
在线时间411 小时
阅读权限50
业余侠客, 积分 334, 距离下一级还需 166 积分
业余侠客, 积分 334, 距离下一级还需 166 积分
经验334 点
金钱252 ¥
今天心血来潮,试一下音源直连后级,开机前仔细的把音源音量调最小,后级没音量控制,所以从没想过跳过前级。开后级,慢慢提高音源音量,随着音量提升,一下顿呆了,声音很通透,音场开阔,各种器乐位子分明清晰,觉得好爽!
可是听着听着,又发现有些不对劲,哪里呢?对是低音,尽管鼓点声声清楚,却缺乏力度和动感,换The Mass听,再开大声点依然没有以往那种冲击震撼感觉,再继续听,越来越感到不是滋味,通透却平淡,之后接回前级。
& & 1.我的后级不宜直连音源,尽管该后级功率储备充足(8欧,每声道不低于200瓦.8对三肯场管,10斤左右E牛,整机22.5Kg)。但也可能与音源设备不好有关,很平常的手机联网播无损音质节目,再经蓝牙接收模块进后级。
& && &2.同样模式下有前级听感不同,前级对音色有很大修饰作用。其实我的前级很简单,AV的前级,略过各种繁多的功能模块后,剩下就两块普通的5532,一块是高低音调,可以选择直通,另一个大概5倍左右增益,平时都是选直通,没想到就是这块5532却能让后级在低频推出震撼的力感,虽然中高频损失了一些通透,总体感却舒服多了。
& &没机会聆听高级音响,就我的大众音响系统来说,前级很必要。你的呢?
在线时间15056 小时
阅读权限150
经验12134 点
金钱9935 ¥
后级增益不足
在线时间10308 小时
阅读权限50
职业侠客, 积分 872, 距离下一级还需 128 积分
职业侠客, 积分 872, 距离下一级还需 128 积分
经验872 点
金钱903 ¥
我试过,我的纯后级就是新德克8800MN ,不用前级直驳功放的话,增益明显不足,力度骤减!
在线时间655 小时
阅读权限50
职业侠客, 积分 706, 距离下一级还需 294 积分
职业侠客, 积分 706, 距离下一级还需 294 积分
经验706 点
金钱624 ¥
就像车没轮子一样
在线时间868 小时
阅读权限50
职业侠客, 积分 681, 距离下一级还需 319 积分
职业侠客, 积分 681, 距离下一级还需 319 积分
经验681 点
金钱295 ¥
耳朵收货吧,其它的不解释。世界有HiFi厂家是专门只做前级的,而且价格不菲。
在线时间18179 小时
阅读权限100
青铜剑侠, 积分 15306, 距离下一级还需 9694 积分
青铜剑侠, 积分 15306, 距离下一级还需 9694 积分
经验15306 点
金钱14115 ¥
生活本來就須要修飾
在线时间19100 小时
阅读权限150
经验7190 点
金钱6289 ¥
生活本來就須要修飾
美女是妆出来的
在线时间3799 小时
阅读权限50
职业侠客, 积分 929, 距离下一级还需 71 积分
职业侠客, 积分 929, 距离下一级还需 71 积分
经验929 点
金钱560 ¥
美女是妆出来的
某君的感慨:以前见个美女,打心底感叹:真美。现见个美女,心里充满疑惑:脸皮是否拉的?胸是否隆的?双眼皮是否割的。…。…。…。…。…。…。…。…。……
在线时间1019 小时
阅读权限70
侠之大者, 积分 1329, 距离下一级还需 671 积分
侠之大者, 积分 1329, 距离下一级还需 671 积分
经验1329 点
金钱1334 ¥
我还是喜欢用前级,要不没力度
在线时间14120 小时
阅读权限150
如果拥有金耳朵,只能花更多金钱 ¥ $去折腾.
经验14360 点
金钱13158 ¥
某君的感慨:以前见个美女,打心底感叹:真美。现见个美女,心里充满疑惑:脸皮是否拉的?胸是否隆的?双 ...
科技改变了生活,也改变了人们对事物的认知状态。
在线时间2281 小时
阅读权限70
侠之大者, 积分 1322, 距离下一级还需 678 积分
侠之大者, 积分 1322, 距离下一级还需 678 积分
经验1322 点
金钱1294 ¥
这个还得看是什么音源搭配出来的。
在线时间18179 小时
阅读权限100
青铜剑侠, 积分 15306, 距离下一级还需 9694 积分
青铜剑侠, 积分 15306, 距离下一级还需 9694 积分
经验15306 点
金钱14115 ¥
美女是妆出来的
音响、音樂何嘗不是。
在线时间704 小时
阅读权限100
罗宾汉, 积分 2569, 距离下一级还需 3431 积分
罗宾汉, 积分 2569, 距离下一级还需 3431 积分
经验2569 点
金钱2483 ¥
怎样接才可以没有前置?
我是直接接电脑的,这样是没有前置?
如果把电脑的声卡移植到电脑里就是有前置,对吧?
其实功放是绝对离不开前置的
连解码器都离不开前置
在线时间1434 小时
阅读权限100
青铜剑侠, 积分 6473, 距离下一级还需 18527 积分
青铜剑侠, 积分 6473, 距离下一级还需 18527 积分
经验6473 点
金钱6087 ¥
现代的播放器输出电平都高,老的机器就是线路输出/线路输入0dB(0.775V)。
在线时间4880 小时
阅读权限100
罗宾汉, 积分 2590, 距离下一级还需 3410 积分
罗宾汉, 积分 2590, 距离下一级还需 3410 积分
经验2590 点
金钱2281 ¥
输入电阻达到50K 还要后级达到满功率,就可不要前级。
在线时间855 小时
阅读权限100
罗宾汉, 积分 2252, 距离下一级还需 3748 积分
罗宾汉, 积分 2252, 距离下一级还需 3748 积分
经验2252 点
金钱2112 ¥
前级很需要,还要有音调,否则后级不会好听,
在线时间4005 小时
头像被屏蔽
经验1894 点
金钱1829 ¥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在线时间64 小时
阅读权限50
业余侠客, 积分 343, 距离下一级还需 157 积分
业余侠客, 积分 343, 距离下一级还需 157 积分
经验343 点
金钱302 ¥
听音乐的大致可分为两种人:
1.有点艺术造诣,能体味音乐精髓的人,他们懂古典音乐,也懂乐器.....对于他们来说追求的是音乐的艺术品位,所以他们不需要前级,他们需要的是原汁原味的音乐.
2.还有一种像我这样的人,古典音乐听上几个小时也不知道在听什么,只在意鼓敲得够不够响,提琴拉的够不够飘扬.这是纯粹音乐感观型的,这时就需要前级来放大音乐细节,得到足够的感官刺激.
这两种人都是合理存在的,不能贬低任何一种类型的人,当然也有两种类型合一的人.
所以前级的存在是合理的,前级的不存在也是合理的.
在线时间498 小时
阅读权限50
论坛游民, 积分 121, 距离下一级还需 79 积分
论坛游民, 积分 121, 距离下一级还需 79 积分
经验121 点
金钱115 ¥
赞同。非要加前级不可,即使音源如何、后级力度如何,也需要前级出声。
在线时间411 小时
阅读权限50
业余侠客, 积分 334, 距离下一级还需 166 积分
业余侠客, 积分 334, 距离下一级还需 166 积分
经验334 点
金钱252 ¥
电台 发表于
楼主听惯失真大的畸形声音了,耳朵得了斜眼病。
失真不重要,只要不失态,不失去听音乐的态度,那怕听错了音符高低。
Powered by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功放前级 后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