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碘地区人的血液中激素b含量白细胞低于正常值值 这句话对吗

欢迎您,[][]
(您的IP:220.177.198.53)
高二上学期
目录资源搜索
类型筛选:
北师大版沪科版其它版本人教版苏教版人教版(新课程标准)浙科版中图版通用通用版
精品/普通:
地区筛选:
星级筛选:
ID:11-2509647
1、右图为人体体液物质交换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乙酰胆碱可以存在于②中B.①与②、④相比含有较多的蛋白质C.①、②、③依次为血液、组织液、细胞内液D.正常情况下,血红蛋白不会存在于①中2、如果支配某一肢体的传入神经及中枢完整,而传出神经受损,那么该肢体A.能运动,针刺有感觉
B.不能运动,针刺有感觉C.能运动,针刺无感觉
D.不能运动,针刺无感觉3.关于吞噬细胞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吞噬细胞只在非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
B.吞噬细胞只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C.吞噬细胞不属于免疫细胞
D.吞噬细胞在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中都发挥作用4.右图是细胞免疫中X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后的杀伤作用过程示意图,其中X细胞是指A.B细胞
B.T细胞C.浆细胞
D.效应T细胞5、在生物体内,下列生理活动只能单向进行的是A.质壁分离过程中水分子的扩散
B.生长素在胚芽鞘中的极性运输C.肝细胞中糖原与葡萄糖的转化
D.活细胞内ATP与ADP的转化================================================压缩包内容:江苏省盐城市龙冈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调研考试生物试题(选修).doc
月考试卷/名校月考
本资料免点下载
ID:11-2509643
1、人体组织细胞需要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下列不属于内环境的是
A.细胞内液
D.血浆2、右图为人体体液物质交换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乙酰胆碱可以存在于②中B.①与②、④相比含有较多的蛋白质C.①、②、③依次为血液、组织液、细胞内液D.正常情况下,血红蛋白不会存在于①中3、有关人体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共同构成内环境B.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理化性质恒定不变C.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机制就是神经—体液调节D.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4、右图是胰腺组织局部结构模式图,A液、B液、C液共同组成内环境。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 A液、B液、C液分别表示组织液、血浆、淋巴B. 与A液相比较,B液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C. 胰腺组织细胞分泌的胰岛素不足,可使B液中葡萄糖浓度降低D. 胰淀粉酶、呼吸酶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5、内环境稳态是人体机体健康的保障,下列有关稳态异常的叙述,错误的是
A.自身免疫病是免疫系统异常敏感,导致自身结构被排斥或损伤
B.糖尿病患者可能是由于胰岛B细胞受损,导致血糖升高
C.艾滋病病毒主要破坏人体B淋巴细胞,导致人体免疫力下降
D.中暑是因为人体内散热功能发生障碍,导致体温升高================================================压缩包内容:江苏省盐城市龙冈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调研考试生物试题(必修).doc
月考试卷/名校月考
本资料免点下载
ID:11-2492475
1.内环境是人体内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下列不能构成内环境的是A.血浆
D.细胞内液2.糖尿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比较高,这与人们不科学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某糖尿病患者需要定时注射一种激素进行治疗,该激素是A.胰岛素
B.生长激素
C.胰高血糖素
D.雄性激素3.人类埃博拉出血热是由埃博拉病毒引起的一种烈性传染病,研制相应疫苗迫在眉睫。人体接种疫苗后会产生相恋抗体,产生抗体的细胞是21·世纪*教育网A.吞噬细胞
B.效应T细胞
C.记忆细胞
D.浆细胞4.人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
D.内环境5.下图是某同学在模拟活动中建立的血糖调节模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激素甲是胰高血糖素
B.激素乙是胰岛素C.激素甲能促进葡萄糖的氧化分解
D.激素乙能抑制肝糖原的分解================================================压缩包内容:江苏省沭阳县潼阳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无答案).doc
月考试卷/名校月考
本资料免点下载
ID:11-2486857
高二生物学情调研(一)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用时6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
共70分)一、单择题(本题包括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
)1.小肠绒毛内毛细淋巴管的管壁细胞具体生活的内环境是A、血浆、组织液 B、组织液、淋巴 C、淋巴、血浆 D、血浆、组织液、淋巴(
)2.下图中能正确表示三者之间关系的是(
)3.人体处于炎热环境时,会引起A.冷觉感受器兴奋
B.温觉感受器抑制
C.甲状腺激素增加
D.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兴奋 ================================================压缩包内容:[首发]江苏省盐城市时杨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调研(10月)考试生物试题.doc
月考试卷/名校月考
ID:11-2482291
重庆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二10月月考生物试题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一题1分,共40分)1.熊猫是我国的国宝,在熊猫和熊猫宝宝之间充当遗传物质的“桥梁”作用的细胞是A.精子和卵细胞
D.骨髄细胞2.下面①⑥是利用显微镜观察时的几个操作步骤,在显微镜下要把视野里的标本从图中的(1)转为(2),其正确的操作步骤是:①转动粗准焦螺旋
②调节光圈
③转动细准焦螺旋
④转动转换器
⑤向右移动标本⑥向左移动标本A.①→②→③→④
B.④→⑥→③→②C.⑤→④→②→③
D.⑥→④→②→③3.下列关于病毒的说法,正确的是A.病毒是一种虽然没有细胞结构,但能够独立完成生命活动的生物B.病毒的结构复杂,含有遗传物质、蛋白质外壳、核糖体等结构C.根据病毒所携带的遗传物质,可分为RNA病毒和DNA病毒D.HIV通过侵染人体肺部,导致免疫力下降而致人死亡4.下列关于松树和龟的叙述,正确的是A.两者所具有的生命系统结构层次完全相同B.两者都是自养生物C.两者的细胞都有核膜D.两者的蛋白质完全相同5.下列关于HIV、幽门螺旋杆菌的叙述,正确的是================================================压缩包内容:重庆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二10月月考生物试题.doc
月考试卷/名校月考
ID:11-2481233
1.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内在原因是(
)A.物种特化和功能基因的丧失B.乱捕滥伐C.栖息地破坏和丧失D.外来物种入侵、环境污染、自然灾害考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答案:A试题解析:乱捕滥伐、栖息地破坏和丧失、外来物种入侵、环境污染、自然灾害均是外因,物种特化和功能基因的丧失是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内在原因。2.下列全部属于内环境的一组是(
)A.唾液、血液、汗液 B.组织液、淋巴液
血浆C.组织液、血液、淋巴 D.汗液、尿液、关节液考点:稳态的生理意义答案:B试题解析:内环境包括组织液、淋巴液
血浆3.下图为人体体液物质交换示意图,其中正确的叙述是(
) A.A、B、C依次为组织液、血浆、淋巴B.A、B、C依次为血浆、淋巴、细胞内液C.B、C、D依次为组织液、淋巴、血浆D.B、C、D依次为组织液、细胞内液、淋巴考点:稳态的生理意义答案:D试题解析:A、B、C、D依次是血浆、血浆、细胞内液、淋巴。4.根据下图判断,描述正确的是(
)================================================压缩包内容:江苏省灌云县四队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解析版).doc
月考试卷/名校月考
ID:11-2468491
灌南华侨高级中学 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检测高二生物试卷(分值:100分
时间:60分钟)第Ⅰ卷
(选择题 共80分)一、单项选择题 (本题包括40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人体细胞的生活环境称为内环境,内环境是指
A.细胞内液
B.细胞外液
D.组织液2、在寒冷环境中,人体正常的生理反应是
A.使皮肤血管舒张,减少热量的散失
B.肌肉收缩,增加产热,以御寒冷
C.是某种激素作用的结果
D.促进肌糖元的分解3、血浆中的水来自
================================================压缩包内容:[首发]江苏省连云港市灌南华侨双语学校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doc
月考试卷/名校月考
ID:11-2468021
学年江苏省泰州市泰兴中学高二(上)段考生物试卷(必修)(12月份) 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35题,每题2分,共计7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如图是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调节的示意图,下列相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甲、乙表示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B.三种调节方式中,神经调节占主导地位C.丙、丁可以表示温度和酸碱度D.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不可以变化,否则机体就不能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2.如图为人体体液物质交换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①②③依次为淋巴、血浆、组织液B.乙酰胆碱可以存在于②中C.①与②④相比含有较多的蛋白质D.正常情况下,蛋白质水解酶不会存在于①中3.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人体的细胞外液构成了人体的内环境B.人体内的所有液体统称为细胞外液C.人体的细胞外液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D.人体内的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4.如图箭头表示神经冲动的传导途径,其中哪一条最为准确(  )A.A B.B C.C D.D================================================压缩包内容:江苏省泰州市泰兴中学学年高二(上)段考生物试卷(必修)(12月份)(解析版).doc
月考试卷/名校月考
本资料免点下载
ID:11-2466363
学年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前黄高中高二(上)入学生物试卷 一、单选题(共35小题,每题2分,共70分)1.元素和化合物是细胞的物质基础,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中的微量元素如Fe、Mn、Cu、Ca等含量虽然很少,但不可缺少B.为生物体绝大多数生命活动直接提供能量的物质中含有的元素是C、H、O、N、PC.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酶是由氨基酸或脱氧核苷酸组成的D.染色体、ATP中含有的五碳糖都是核糖2.细胞内很多化学反应都是在生物膜上进行,关于如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①可能是内质网膜 B.②不可能是高尔基体膜C.③发生在线粒体内膜 D.④发生在叶绿体内膜================================================压缩包内容: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前黄高中学年高二(上)入学生物试卷(解析版).doc
月考试卷/名校月考
ID:11-2424998
1、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失调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淋巴管阻塞引起下肢水肿
B. 血液中钙盐过多引起肌无力C. 再次接触同种过敏原引起过敏反应
D. 腹泻引起体液中水和蛋白质大量丢失2、关于右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示①②③过程需要消化、呼吸、泌尿等系统的参与才能完成B.④⑤可分别表示细胞所需要的氧气、养料 和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C.⑥表示体内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D.图示的内环境通常是由血液、组织液与淋巴组成3、如图①~④表示麻醉剂阻断神经冲动传导的可能位置。如果病人有感觉,但手不能动,那么阻断的位置是
D.④4、切除健康狗的胰脏,2天后狗出现糖尿病的一切症状。随后连续给其注射一定量溶于某种溶剂的胰岛素,发现其血糖含量恢复正常。由此推测:胰岛素能降低血糖的含量。为了证明这一推论,你认为下列最适宜作为对照实验组的是A.既不切除健康狗的胰脏,又不注射胰岛素
B.用溶解于另一种溶剂的胰岛素溶液进行注射C.切除健康狗体内的胰脏2天后,只注射等量用于该实验的溶剂D.将健康狗体内摘除的胰脏制成提取液,注射给切除胰脏的狗5、下图是甲状腺激素分泌调节示意图。下列与该图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寒冷会促使X分泌激素aB.Y除能分泌激素b外,还能分泌生长激素以及多种促激素,因而是机体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枢纽C.缺碘地区人的血液中激素b含量低于正常值D.Z结构的活动只受Y结构的控制=========================压缩包内容:江苏省泰兴中学学年高二10月阶段检测生物(选修)试题.doc
月考试卷/名校月考中国最具影响力高考资源门户
最近更新: 1981 昨天: 3964 本周: 164062 总量:
今日:696套
总数:5174647套
会员数:131942位
当前位置:全国大联考
山东德州乐陵一中学年高一下期期中考试生物卷(带解析)
资料类别: /
所属版本: 通用
所属地区: 山东
上传时间:
下载次数:7次
资料类型:期中考试
文档大小:601.00K
所属点数: 0.1点
【下载此资源需要登录并付出 0.1 点,】
资料概述与简介
山东德州乐陵一中学年高一下期期中考试生物卷(带解析)
1.下列关于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人体代谢中的生物化学反应主要发生在细胞内
B.血红蛋白、递质、激素、葡萄糖和CO2都是内环境的成分
C.内环境稳态的实质是内环境的渗透压、温度和pH保持不变
D.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生活的内环境为组织液和消化液
试题分析:人体代谢中的生物化学反应主要发生在细胞内,故A正确。血红蛋白是在红细胞内,递质是释放到组织液其作用,激素主要通过血液运输,葡萄糖可以在血浆液可以在细胞内,二氧化碳可以在血浆和细胞内,故B错误。内环境稳态的实质时内环境的理化性质维持相对稳定,故C错误。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组织液,消化液不属于内环境,故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内环境稳态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识记理解掌握程度。
2.内环境稳态的维持要依靠机体的调节,但外界环境也会影响稳态,下列事实不是由外界环境因素变化引起的是
A.夏天长期呆在空调房间容易引起“空调病”
B.有人到青藏高原后会头疼乏力、血压升高
C.人在水中“憋气”一段时间出来后,呼吸运动会明显加强
D.长期处于高温环境可能会引起“中暑”
试题分析:夏天长期呆在空调房间引起的空调病是体温调节失调引起的,故A正确。到青藏高原后出现的头疼乏力、血压升高是因为氧气缺乏引起内环境失调引起的,故B正确。在水中憋气一段时间后,呼吸运动明显加强是机体调节维持内环境稳态的结果,故C错误。高温引起的中暑是体温调节失调引起的疾病,故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内环境稳态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
3.下列现象不属于内环境稳态调节范畴的是
A.通过肝脏可增加或减少血糖含量以维持血糖含量的平衡
B.通过肺可按一定速率呼出CO2和吸入O2
C.肾脏把代谢终产物不断排出体外
D.红骨髓源源不断地造出新的血细胞以维持血细胞数量的平衡
试题分析:通过肝糖原储存血糖和分解糖原能降低和升高血糖,以调节血糖平衡,故A正确。肺可按一定速率呼出CO2和吸入O2可以维持内环境呼吸和酸碱度平衡,故B正确。肾脏把代谢终产物不断排出体外,以防代谢废物对机体的毒害作用,故C正确。红骨髓源源不断地造出新的血细胞以维持血细胞数量的平衡,是属于细胞分裂,不是经过调节维持内环境稳态,故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内环境稳态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识记理解掌握程度。
4.在高等多细胞动物体内,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的正确关系是(
试题分析:细胞内液与组织液能相互渗透转化,组织液可以与血浆相互渗透转化,组织液还可以渗透到淋巴转化为淋巴,淋巴汇集到血浆,故D正确,其余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内环境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识记掌握程度。
5.在人体内环境中可以发生的生理过程是(
A.抗体与相应的抗原发生特异性的结合
B.合成生长激素、胰高血糖素
C.O2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氧合血红蛋白
D.食物中的淀粉经消化分解成葡萄糖
试题分析:发生在组织液、血浆或淋巴中的生理过程都是在内环境,抗体与抗原结合主要发生在血浆,还有组织液,故A正确。激素的合成是在细胞内,故B错误。氧气与血红蛋白的结合形成氧合血红蛋白是在细胞内,故C错误。食物中的淀粉经消化分解成葡萄糖是在消化道内,消化道不属于内环境,故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内环境稳态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
6.如图所示为人体内生理过程图解,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肠道中的A进入肝细胞使细胞内ADP含量降低
B.胰岛素能促进5、7、8过程,胰高血糖素能促进6、9过程
C.图示三种细胞对血液中A浓度依赖最大的是脑细胞
D.剧烈运动时肌细胞内产生大量乳酸,会使血液的pH明显降低
试题分析:淀粉在肠道被消化酶分解为葡萄糖,葡萄糖进入红细胞是协助扩散,不需要能量,故A错误。胰岛素能促进组织细胞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但胰高血糖素促进肝糖原分解,不能促进9过程,故B错误。图示三种细胞对血液中葡萄糖浓度依赖最大的是脑细胞,因为脑细胞只能利用葡萄糖,故C正确。剧烈运动肌细胞会产生大量乳酸,但因为血浆中的缓冲物质的存在,血液pH不会明显降低,故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内环境稳态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和对图形的分析能力。
7.如图所示为机体内生命活动调节的途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图示可以说明神经系统可调控内分泌系统的活动
B.感受器→①→下丘脑→⑦→内分泌腺构成一个完整的反射弧
C.①过程既有电信号的传导又可能有化学信号的传递
D.如果内分泌腺为甲状腺,则⑥的增加可引起③和④的增加
试题分析:该图示可以说明神经系统大脑皮层和下丘脑可调控内分泌系统的活动,故A正确。感受器→①传入神经→下丘脑→⑦传出神经→内分泌腺构成一个完整的反射弧,故B正确。①过程可能涉及到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既有电信号的传导又可能有神经递质的化学信号的传递,故C正确。如果内分泌腺为甲状腺,因为负反馈调节则⑥的增加可引起③和④的减少,故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生命活动调节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和对图形分析能力。
8.如图是反射弧的模式图(a、b、c、d、e表示反射弧的组成部分,I、Ⅱ表示突触的组成部分),说法正确的是
A.正常机体内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是单向的
B.切断d、刺激b,不会引起效应器收缩
C.兴奋在结构c和结构b的传导速度相同
D.Ⅱ处发生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试题分析:正常机体内兴奋在反射弧中因为有至少2个神经元的存在,故在机体中的的传导是单向的,故A正确。切断d其上有神经节,是传入神经,刺激b传出神经,会引起效应器收缩,但不是反射,故B错误。兴奋在c突触中传导因为需要电-化-电信号的转换,传导速度比在b神经纤维上的传递速度慢,故C错误。II处发生的信号是化学信号-电信号,故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神经调节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对图形的分析能力。
9.止痛药(如“杜冷丁”)并不损伤神经元的结构,在阻断神经冲动传导过程中,检测到突触间隙中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的量不变。推测止痛药的作用机制是
A.与突触前膜释放的递质结合
B.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
C.抑制突触前膜递质的释放
D.抑制突触小体中递质的合成
试题分析:神经递质的量不变,最可能的作用机理应是与神经递质结合的受体无法正常发挥作用有关,故B正确。如果与突触前膜释放的递质结合会导致神经递质的量减少,故A错误。如果抑制突触前膜递质的释放,也会导致神经递质的量减少,故C错误。如果抑制突触小体中递质的合成也会导致神经递质的量减少,故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神经调节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和分析能力。
10.将电位计的两个微型电极a、d分别置于神经纤维膜外(ab=bd),同时在b处给予一个强刺激,电位计的指针会(
A.不会发生偏转子
B.发生一次偏转
C.发生两次方向相同的偏转
D.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试题分析:ab是在神经纤维上,bd需要在神经元之间经过传递,因为需要信号的转变兴奋传递的较慢,兴奋会先传递到a因为有局部电流指针偏转,当兴奋传递到d时,a处已经恢复为静息电位,此时因为有电位差会发生相反的偏转,故会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故D正确,其余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神经调节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和对图形分析能力。
11.神经冲动在两个神经元之间传递时,以下生理活动不会发生的是
A.生物膜的融合和转化
B.离子通道的开放和关闭
C.ATP的合成和水解
D.信号分子与突触前膜上受体的识别和结合
试题分析:在神经元之间需要释放神经递质,其释放是胞吐形式,会发生生物膜的融合和转化,故A正确。因为有动作电位的产生离子通道会开放和关闭,故B正确。神经递质的释放需要能量,故C正确。信号分子只能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识别和结合,故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神经调节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
12.下图为突触结构模式图,对其说法不正确的有
A.在a中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信息传递需要能量
B.②处的液体为组织液,含有能被③特异性识别的物质
C.①中内容物释放至②中主要借助于突触前膜的选择透过性
D.①中内容物使b兴奋时,兴奋处外表面分布着负电荷
试题分析:a是突触前膜,其内的突触小体会产生神经递质释放出来,将电信号转变为化学信号,其释放需要能量,故A正确。②突触间隙的液体为组织液,含有能被③突触后膜特异性识别的物质神经递质,故B正确。①囊泡中内容物释放至②中主要借助于突触前膜的流动性,故C错误。①中内容物使b兴奋时,兴奋处外表面会发生电位变化,会分布着负电荷,故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兴奋传递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和对图形的分析能力。
13.关于人和高等动物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激素和抗体的化学本质完全一样
B.激素都在核糖体上合成
C.激素都含有元素C、H、O
D.激素可参与细胞的构成
试题分析:抗体化学本质是蛋白质,而激素有的是脂质,故A错误。核糖体上合成的是蛋白质,故B错误。激素无论是什么都含有CHO,故C正确。激素只是起到调节的作用不参与细胞的构成,故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体液调节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识记掌握程度。
14.下图是甲状腺激素分泌调节示意图。下列与该图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寒冷会促使X分泌激素a
B.Y除能分泌激素b外,还能分泌生长激素以及多种促激素,因而是机体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枢纽
C.缺碘地区人的血液中激素b含量低于正常值
D.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通过反馈调节作用,间接地促进自身的合成与分泌
试题分析:由图可知X是下丘脑,Y是垂体,Z是甲状腺,含量会使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量增加,故A正确。Y除能分泌激素b外,还能分泌生长激素以及多种促激素,但机体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枢纽是下丘脑,故B错误。碘参与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如果甲状腺激素合成减少,促甲状腺激素的含量会下降,故C错误。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通过反馈调节作用,直接地促进自身的合成与分泌,故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体液调节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和对图形分析能力。
15.下图是人体某项生命活动调节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调节方式的特点是速度较缓慢、作用范围较广泛
B.如果分泌物是胰岛素,则靶细胞可以为肝细胞
C.如果分泌细胞是胰岛A细胞,则靶细胞不能为肝细胞
D.如果靶细胞为垂体细胞,则分泌细胞可以为甲状腺细胞
试题分析:该图是通过分泌化学物质进行的体液调节,体液调节速度较缓慢、作用范围较广泛,故A正确。如果是胰岛素,几乎可以作用于全身的细胞,靶细胞可以是肝细胞,故B正确。如果是胰岛A细胞可以分泌胰高血糖素靶细胞可以是肝细胞,故C错误。如果靶细胞是垂体细胞,因为甲状腺激素对垂体有负反馈调节作用,则分泌细胞可以是甲状腺细胞,故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体液调节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和对图形的分析能力。
16.为验证“甲状腺激素具有促进幼年动物发育”的作用,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将一只幼年家兔的甲状腺摘除并缝合后进行观察。作为对照,他们还应该
A.用一只成年的家兔做同样的实验
B.用一只幼年家兔外源补充甲状腺激素并在相同环境中观察
C.用一只相似的幼年家兔在颈部切开伤口并缝合,在相同的环境中观察
D.用一只幼年家兔做相同处理后,外源补充甲状腺激素并在相同的环境中观察
试题分析:实验中应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和控制无关变量原则,要验证甲状腺激素的作用,应以做相同处理后但补充甲状腺激素在相同环境中观察,故D正确。用一只成年的家兔做同样的实验,是重复实验,故A错误。用一只幼年家兔外源补充甲状腺激素并在相同环境中观察,没有遵循单一变量原则,故B错误。用一只相似的幼年家兔在颈部切开伤口并缝合,在相同的环境中观察可以排除手术对动物的影响,故C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体液调节和实验设计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和应用能力。
17.下图为人体甲状腺激素分泌调节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甲状腺机能亢进患者激素分泌③过多
B.缺碘时激素①和②浓度都高于正常水平
C.图中共有3处箭头表示反馈调节
D.垂体还能分泌与激素③有相似生理效应的激素
试题分析:甲状腺机能亢进甲状腺激素含量上升,对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的激素有抑制作用,故A正确。缺碘时甲状腺激素合成受影响,对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的激素有抑制作用,激素①和②浓度都高于正常水平,故B正确。图中有2处箭头表示反馈调节,故C错误。垂体还恩能够分泌与甲状腺激素具有相似生理效应的生长激素,故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激素调节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对图形的分析能力。
18.人工催化鲤鱼产卵采用注射垂体提取物,而不是直接注射性激素的方法,理由是
A.垂体提取物中含有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能促使性腺发育和生殖细胞形成
B.性激素的化学本质是固醇,只能口服不能注射
C.过多的性激素会抑制鲤鱼下丘脑和垂体的相关功能,最终使性腺退化
D.垂体提取物中含有生长激素,可以使鲤鱼生长加快,提前进入繁殖期
试题分析:垂体可以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能促使性腺发育和生殖细胞形成,故A错误。性激素的化学本质是固醇,可以口服,故B错误。如果直接注射性激素过多的性激素会抑制鲤鱼下丘脑和垂体的相关功能,最终使性腺退化,故C正确。产卵主要是需要性激素,故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激素调节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
19.下图表示人体免疫反应的某些过程,对a、b、c、d四种细胞的判断,正确的是
A.a细胞具有识别特定抗原的能力
B.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能增殖分化
C.c细胞的裂解死亡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D.d细胞通过产生抗体消灭抗原
试题分析:细胞a是吞噬细胞,b是B细胞,c是被病毒入侵的靶细胞,d是效应T细胞,吞噬细胞有识别抗原的能力,但没有特异性识别能力,故A错误。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能进行增殖和分化,故B正确。C细胞的裂解死亡属于特异性免疫,故C正确。效应T细胞是通过和靶细胞密切接触而裂解靶细胞的,故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免疫调节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对图形的识别能力。
20.关于抗体的产生、特性和作用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抗体是一类分泌蛋白
B.抗体都能被蛋白酶水解
C.淋巴细胞都能产生抗体
D.抗体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会对自身成分起免疫反应
试题分析:抗体是浆细胞产生的蛋白质,是和抗原进行特异性结合的,属于免疫活性物质,故A、B正确,C错误。抗体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会将自身的组织做为抗原进行攻击,故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免疫调节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
21.下图为体液免疫示意图,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①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
B.⑤过程主要发生在内环境中
C.依靠该过程,人体可以消灭结核杆菌、麻风杆菌等抗原
D.④体现了细胞的分裂和分化过程
试题分析:吞噬细胞吞噬抗原是胞吞,依赖细胞膜的流动性,故A正确。抗原抗体的结合主要在血浆,故B正确。该过程主要是体液免疫,但结核杆菌和麻风杆菌是在细胞内,抗体无法起作用,故C错误。基因细胞可以分裂为记忆细胞,也可以分化为浆细胞,故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免疫调节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和对图形分析能力。
22.关于免疫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发生非特异性免疫的结构主要是皮肤、黏膜、吞噬细胞等
B.特异性免疫后天形成,作用范围小,针对性强
C.特异性免疫应答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D.过敏反应是免疫系统功能的正常反应
试题分析:人体第一道防线皮肤和粘膜,第二道防线吞噬细胞和溶菌酶都属于非特异性免疫,故A正确。特异性免疫是后天形成的,作用范围较非特异性免疫小,针对性强,故B正确。特异性免疫应答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相关知识,故C正确。过敏反应是免疫功能异常反应,故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免疫调节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识记理解掌握程度。
23.下面是有关燕麦实验的示意图,图中所示燕麦胚芽鞘的某些部位纵向插入了云母片。请分析图中a到f的琼脂块中,生长素含量正确的一组(
A.a<b、c=d、e=f
B.a<b、c=d、e<f
C.a<b、c<d、e=f
D.a>b、c=d、e<f
试题分析:a和b因为尖端没有云母片在尖端可以进行横向运输,通过主动运输a小于b侧生长素,c和d在尖端因为有云母片阻碍了生长素在尖端的横向运输,c和d生长素含量相同,而e和f没有尖端不会产生横向运输,故e和f相同,故A正确,其余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生长素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对图形分析能力。
24.下列哪一个生产或实验过程,不能使用吲哚乙酸(
A.处理扦插的月季枝条,促进生根
B.处理青色的生香蕉,加速转变为黄香蕉
C.处理去掉雄蕊的番茄花蕾,育出无子果实
D.处理切去胚芽鞘尖端的燕麦幼苗,使其继续生长
试题分析:吲哚乙酸是生长素,生长素可以促进扦插枝条生根,故A正确。处理青色的生香蕉,加速转变为黄香蕉需要乙烯,故B错误。生长素能培育出无子果实,故C正确。处理切去胚芽鞘尖端的幼苗,生长素可以让其继续生长,故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生长素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识记理解掌握程度。
25.科学研究发现,某植物茎段再生时,根总是由近根端长出,叶从近苗端长出(见下图),这种现象被称为极化再生。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A.近根端属于形态学的下端,近苗端属于形态学的上端
B.茎段截取后近根端的生长素向着近苗端运输
C.极化再生过程中发生了细胞分裂与细胞分化
D.生长素对离体茎段细胞的生长具有重要调节作用
试题分析:近根端属于形态学的下端,近苗端属于形态学的上端,故A正确。生长素是极性运输由形态学上端到形态学下端,故B错误。极化再生过程中因为有叶和根的生长发生了细胞分裂和分化,故C正确。生长素对离体茎段的生长具有重要调节作用,故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生长素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识记理解掌握程度。
26.图一是将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的一侧,胚芽鞘弯曲的情况(弯曲角度用A表示);图二是生长素对胚芽鞘生长的促进作用示意图。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琼脂块中生长素浓度大于c时,A会大于90。
B.当生长素浓度小于b点浓度时,随生长素浓度的增加A逐渐增大
C.琼脂块中生长素浓度在b点时,A具有最小值
D.由图二可知生长素对于胚芽鞘的生长作用具有两重性
试题分析:琼脂块中生长素浓度大于c时,起到的是抑制作用,应不会弯曲,故A错误。小于b点时,生长素浓度的增加促进作用增强,弯曲程度加大,A逐渐减少,故B错误。琼脂块中生长素在b点促进作用最大,A值应最小,故C正确。由图二可知生长素对胚芽鞘的促进作用,没有体现抑制作用,故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生长素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和对图形分析能力。
27.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植物激素都是由植物体一定部位产生,共同调节植物体的生命活动
B.赤霉素和生长素都能促进果实发育,赤霉素还具有解除休眠促进萌发的作用
C.脱落酸的主要作用是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
D.植物茎的背地生长,植物的向光性,植物的顶端优势现象均体现了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试题分析:植物激素都是由植物体一定部位产生,共同调节植物体的生命活动,故A正确。赤霉素和生长素都能促进果实发育,赤霉素还具有解除休眠促进萌发的作用,故B正确。脱落酸的主要作用是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故C正确。植物茎的背地生长,植物的顶端优势现象均体现了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但植物的向光性都是促进作用,故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植物激素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识记掌握程度。
28.关于下图中种群数量变化说法错误的是(
A.种群“J”型曲线只有在理想条件下才能出现
B.种群呈“S”型增长过程中,在达到K值之前就是“J”型增长
C.自然状态下种群数量达到600时,种群的增长速率为0
D.环境条件变化时,种群的K值也会发生相应变化
试题分析:种群“J”型曲线只有在理想条件下如空间足够大,食物充足,没有天敌等条件下才能出现,故A正确。种群的“S”型增长的前段不是“J”型曲线,故B错误。自然状态下种群数量在600时,达到了环境容纳量,种群的增长速率为0,故C正确环境条件变化时,种群的K值也会发生相应变化,故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种群数量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对图形分析能力。
29.下列有关K值的叙述错误的是 (
A.K值又称环境容纳量,是该环境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
B.种群的最大数量有可能会超过K值
C.K值的大小主要是由环境条件决定的
D.K值是固定不变的
试题分析:K值是环境容纳量,是该环境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故A正确。种群的最大数量可能会超过K值,如过度放牧,故B正确。K值的大小主要是环境条件决定的,故C正确。K值是可以随环境变化而变化的,故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种群数量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
30.下列关于种群密度调查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蔓生或丛生的单子叶植物不能用地上部分的数量作为种群密度
B.不宜用样方法调查活动能力强的动物的种群密度
C.取样的关键是要做到随机取样
D.种群密度能准确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试题分析:单子叶植物因为不容易失败不易作为种群密度的调查材料,故A正确。样方法适合活动范围小的,标志重捕法适合活动能力强的种群密度,故B正确。取样的关键是要做到随机取样,故C正确。种群密度是种群数量的最基本特征,但不能准确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故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种群密度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识记理解掌握程度。
31.下图表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Ⅰ、Ⅱ、Ⅲ、Ⅳ、Ⅴ表示直接参与的几种系统或器官,①、②、③、④、⑤表示相关物质,甲、乙、丙表示三种液体,A、B表示相关过程。请据图回答:
(1)图中系统或器官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是维持稳态的基础,否则将会引起稳态失调,例如,若图中的Ⅳ功能衰竭时,就会出现
,最终会引起死亡。
(2)图中三种液体共同组成了人体细胞生活的
,其中蛋白质含量最高的是
(填“甲”、“乙”或“丙”),若A过程受阻,会引起
(症状)。
(3)③中的
(物质)对Ⅲ的活动有调节作用,最终能使乙的pH稳定在一定范围内。
(4)图中的B过程中的水的运输方式为
。当此过程增强时,人往往会在
(部位)产生渴觉。
(5)若图中的细胞为肝细胞,则其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
(用“甲”、“乙”或“丙”回答),大多数物质②从体外最终进入肝细胞并被利用至少需要穿过
层磷脂分子层。
(6)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
【答案】第一部分(11分):(1)尿毒症
(2)内环境
(4)自由扩散
(6)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试题分析:(1)由图可知IV是肾脏,肾功能衰竭会出现尿毒症。
(2)图中的甲应是淋巴、乙是血浆,丙是组织液,它们共同构成内环境,血浆中的蛋白质含量最高,如果A淋巴无法回流到血浆会导致组织水肿。
(3)III中的二氧化碳对呼吸系统有调节作用最终维持pH的相对稳定。
(4)图中的B过程水分的重吸收是自由扩散,而产生渴觉是在大脑皮层。
(5)肝细胞的生活内环境是组织液丙,大多数物质②氧气从体外最终进入肝细胞并被利用至少需要穿过肺泡壁2层膜,毛细血管壁细胞2层膜,进出红细胞2层膜,出毛细血管壁细胞2层膜,进入肝细胞1层膜,进入线粒体2层膜被利用,共11层膜,因为每层膜有2层磷脂分子层,故是22层。
(6)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
考点:本题考查内环境稳态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识记理解掌握和对图形分析能力。
32.下图表示哺乳动物(或人体)激素分泌的调节过程,图中腺体代表甲状腺,①至⑤表示五个过程。据图回答:
(1)图中过程①分泌的激素名称是
(2)人突然进入寒冷环境后,首先加强的是过程
(填序号),过程③分泌的激素使组织细胞代谢
,增加产热。同时皮肤血管
,以减少机体散热,维持体温恒定。
(3)当过程③分泌的激素在血液中的含量达到一定值后,过程
加强(填序号),这种调节作用在生理学上叫做
(4)人体长期缺碘将会导致甲状腺增生(俗称大脖子病),这是因为缺碘会造成分泌不足,导致过程
(填序号)加强所致。
【答案】(8分)(1)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4)甲状腺激素
试题分析:(1)下丘脑分泌的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2)人体进入寒冷环境后,首先加强的是下丘脑分泌释放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过程,过程③分泌的是甲状腺激素可以使组织细胞代谢增强,增加产热,同时皮肤血管收缩,以减少机体散热量。
(3)当甲状腺激素分泌量较高时,过程④⑤会加强,因为甲状腺激素对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的激素有抑制作用,这种作用是反馈调节。
(4)缺碘是因为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会加强。
考点:本题考查激素调节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识记理解掌握程度。
33.图1表示人体内某些淋巴细胞的分化,图2表示免疫过程,X表示抗原,数字表示过程,m、n代表场所,其余字母表示细胞或物质。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属于免疫活性物质的有________(填字母)。(2分)
(2)图1中的③表示________过程,该过程属于________免疫。
(3)图2所示的免疫过程中,参与A→B过程的有图1中的________细胞(填字母)。
(4)利用抗原能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特点,人们常用减毒、杀死的病原微生物制成疫苗。注射疫苗一段时间后,当机体再次接触与该疫苗相同的抗原时,相应的记忆细胞,例如图1中________(填字母)能______________,增强机体的免疫力。
(5)为检测某疫苗是否有效,研究人员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第一步:将某种________________健康动物若干只,平均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
第二步:对照组接种不含疫苗的接种物,一段时间后再接种病毒;实验组接种含疫苗的接种物,________________。
第三步:统计实验组和对照组动物的发病率、存活率。若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动物发病率低、存活率高,则可以判断该疫苗有效。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是______(填图1中数字)过程是实验组动物所特有的。
【答案】(1)f、Y(2分)
  (2)B细胞增殖、分化 
 迅速增殖、分化,快速产生大量的浆细胞,浆细胞会进一步产生大量的抗体(2分)
(5)生理状态相同的 
一段时间后再接种病毒 
试题分析:(1)由图可知f是淋巴因子,Y是抗体,它们属于免疫活性物质。
(2)③表示的B细胞增殖和分化过程,属于体液免疫过程。
(3)A到B过程是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是图1中的e细胞。
(4)图1中的k是记忆B细胞,当相同抗原再次入侵时能迅速增殖、分化,快速产生大量的浆细胞,浆细胞会进一步产生大量的抗体。
(5)实验要遵循单一变量和控制无关变量原则,故应选取生理状态相同的健康动物若干只,然后随机分组,实验组也应在一段时间后再接种病毒,如果疫苗有效,图中的④记忆细胞引起的特异性免疫是其所特有的,因为疫苗注射时会产生记忆细胞。
考点:本题考查免疫调节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和对图形分析能力。
34.关于植物向光性原因的研究由来已久,请据下列事实回答问题(10分):
I.科学家认为,生长素(IAA)在向光和背光侧分布不均造成胚芽鞘的向光性。那么,这种分布不均,是由于单侧光破坏了向光侧的IAA,还是IAA在向光和背光两侧重新分配造成的呢?有人做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
(1)在A、B、C、D四个实验中,【 】和【 】可以用来说明单侧光并不会破坏向光侧的IAA;【 】和【 】可以用来说明单侧光引起IAA的侧向再分配。由此可以形成推论:植物向光性的产生是由于____
(2)A、B两组实验中,实验组是【 】。
II.植物激素或调节剂在园艺上应用广泛。据此回答下列有关的问题。
(1)果贩在香蕉未成熟时收购,在出售时使用
(填调节剂)再催熟。
(2)果农为促使插条生根,可使用
(填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枝条下端。
(3)马铃薯在储存中易发芽而失去价值,农户可用
激素抑制发芽。
(4)欲使矮茎花卉长高,使用
植物激素最具功效。
【答案】(10分)
I.(1)(A)(B)
背光侧IAA多于向光侧(IAA在向光和背光侧分布不匀)
II.(1)乙烯利(2)2,4-D(3)脱落酸(4)赤霉素
试题分析:I(1)由图可知A和B中单一变量是单侧光,但生长素含量几乎相等,可以说明单侧光不会破坏向光侧的生长素,而C和D可以得出单侧光可知背光侧的生长素比向光侧的多,说明单侧光可以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茎对生长素不敏感,背光侧生长素多于向光侧,故背光侧促进作用大长的快会弯向光源生长。
(2)对照组是不做任何处理的,实验组是含有单一变量的,B组给予了单侧光,故应是B组。
II(1)乙烯具有催熟作用,农业上常用乙烯利来催熟。
(2)生长素能促进扦插枝条生根,故用生长素类似物如2,4-D处理扦插枝条下端。
(3)脱落酸具有抑制种子发芽的作用,故应用脱落酸处理。
(4)要使茎杆长高用赤霉素处理,赤霉素能使细胞伸长。
考点:本题考查植物激素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识记理解掌握和对图形分析能力。
该会员上传的其它文档
已有&0&条评论,共有&0&人参与,
网友评论:
合作 / 友情链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肌酐低于正常值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