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球在微信运营经验分享社区的过程中有哪些心得和经验可以分享

本文标签: 产品运营 , 社区产品
本文源自知乎网友提问:
1、在运营社交产品的过程中你们犯过哪些错误! 2、在运营过程中你们尝试过哪些原来觉的很好的idea,后来却发现是错误的? 3、在运营的过程中,你们尝试过哪些好的idea被证实是非常正确的? 4、谈谈怎么吸引用户注册和做推广的策略的?怎么活跃和留住用户的?(最好举几个列子) 5、运营社交产品哪些方面是重要的?
2.不要盲目地与一些成熟网站合作,因为巨人不会真正蹲下来让你骑上肩膀; 3.不要让拍脑袋想出来的活动打乱产品的步调,否则会因小失大,乃至两败俱伤; 4.不要每天盯着全球排名,因为一个“小孩”在没有趋于成熟之前是非常不稳定的,还没有达到常态化发展; 5.不要注册太多马甲在社区中潜伏,因为用户的智慧永远比运营人员高明,特别容易被识破,进而丧失信誉; 6.bug一定要降到最低,否则就谈不上用户体验,也就更谈不上吸引用户了; 7.最好别想着在三个月甚至更更短的时间内异军突起,因为中国的互联网没有速成的基因; 8.在听取用户的建议和自己拿主见方面要寻找一种平衡,不要拍脑袋,在细节方面还是要相信数据; 9.所做的引导内容要系统、要持续,不要隔几天换一种风格; 10.运营团队的人必须是某些网站的重度用户,否则他们不会投入,或者说不懂如何投入,你将会事倍功半。 实战血的教训,待想起其他的再补充。
1、在运营社交产品的过程中你们犯过哪些错误! 1)感性分析用户需求(包括个人的主观臆断、过于重视能发出声音的用户意见而忽视了潜水用户) 缺乏理性分析用户需求(从百万级用户的数据中分析用户行为,寻找解决方案) 最终的结果就是:过于倾听核心用户,而忽视了大众的需求。ps:如果一个社交产品刚成型确实需要倾听天使用户的意见,但当一个产品拥有十万级、百万级的用户后应抓大放小,真正挖掘大多数用户的需求。 2)曾计划做一个体育版的Quora,需求分析、线框图折腾了1周时间,最后全部推翻有了现在的虎扑深篮讨论区: 3、在运营的过程中,你们尝试过哪些好的idea被证实是非常正确的? 1)社交类产品不论产品形态怎样,UGC始终是核心。在运营的前期通过维护小团体(通过QQ" /> 定位不清晰,无法明确用户群,产品定位上始终存在着摇摆。 陷入过“无知的乐观”——“知情的悲观”——“信仰危机”——“继续无知的乐观”的怪圈中出不来。。 产品与运营的脱节 2、在运营过程中你们尝试过哪些原来觉的很好的idea,后来却发现是错误的? 针对不同的用户进行定制化的功能。。。实际上发现,首先不能满足用户需求,其次,还分流了用户。 而一个新功能上了以后,再想撤下就需要更大的勇气了。 ========================= 3、在运营的过程中,你们尝试过哪些好的idea被证实是非常正确的? 先进行品牌认知再谈用户转化。 没有非常正确的时候。。因为还没到出结果的时候。 这里想强调一个,idea其实并不是真正决定运营成败的东西。 我相信运营团队的执行力才是决定运营效果的核心。 创意,它的作用,甚至还没有渠道的意义重大。 巧办法是一种可遇不可求的东西,不要寄希望于碰到一个好创意而扭转产品的颓势。 笨办法能做到百分之百的执行,要比巧办法百分之六十的执行做出的效果好很多,非常多。 ========================== 4、谈谈怎么吸引用户注册和做推广的策略的?怎么活跃和留住用户的?(最好举几个列子) 其实原则就那些,但技巧则根本不具备百分之百的可复制。 a.选择优质的用户渠道 优质的含义有三,用户来源数量可观且可持续;获取用户成本较低;渠道用户与网站典型用户行为差异性不大(比如从搜索引擎过来的用户,与从微薄过来的用户,对于SNS网站来说,质量是不一样。) 比如:渠道效果来说,其实搜索引擎用户的质量并不是一个非常好的用户注册渠道(但它是最好的用户访问渠道) b.着陆页设计 -不多说。。目标有二,较低着陆页流失率(别跑走),提高到达购买页面(电商为商品详情页,社区为注册页)的比例。 c.用户购买(注册)的转化 砍掉其他分支,专注用户购买。(比如在注册页之中我们放置了先浏览其他页面的入口,本意是希望用户可以更细致了解网站是干嘛的,结果导致注册率降了近50%) 降低用户注册门槛 -增加可以使用QQ,微博登录以后,后续的注册用户50%都选择了第三方登录。 d.用户留存 关注用户留存率。 邮件唤回是目前看来比较有效的能提高用户唤回的方式。 关于活跃用户 让用户产生认同感是最核心的,这点我们也没做好,也无法做太多展开。 其次是建立用户与用户的关系链 再次是活动刺激 关于留住用户 用户留住的原因一般有三 1.用户习惯 -比如如果选择了txt作为去掉文字格式的工具,就不会去QQ对话框里去格式 2.用户迁移成本高 如gmail换成126邮箱 3.没有其他家能更好满足此需求 -比如大众点评网的壁垒 这也是为何,在SNS中大家不约而同的,签到成了标配,千方百计要建立用户关系链,和走差异化的原因。。 ================= 5、运营社交产品哪些方面是重要的? 1.明确典型用户群,专注伺候这类用户,运营策略围绕这类用户 2.不要迷信产品能解决运营难题,产品只是提升了运营效率而已 至少在天朝来说,运营(包含市场推广)直接决定了产品是否能火起来。不信,现在做出微信所有功能,然后啥都不干试试? 3.有奖刺激会带来大量的流量,但核心在于,潮水退后,是否能留下点什么? 4.在可以坚持的时候,不妨再坚持坚持。 &
声明:该文章系网友上传分享,此内容仅代表网友个人经验或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和观点;若未进行原创声明,则表明该文章系转载自互联网;若该文章内容涉嫌侵权,请及时向
论文写作技巧
上一篇:下一篇:
相关经验教程分享微社区运营经验和实战心得
核心提示:微信公众号运营开始受到广泛关注之后,“微社区”成为电商聚集用户的另一块田地,但如何耕耘这块地却成为很多电商和品牌商的困惑。发商机网日前向几家在微社区运营上小有成就的电商企业了解了一些运营经验和实战心得。对于微社区,不同企业都有不同的定位。在7天连锁酒店微信公众号“7天会”(现已更名为“铂涛会”)运营负责人许开放看来,微信是一个发展会员的平台,而微社区可以作为一个沉淀会员的平台。据发商机网了解,目前铂涛会粉丝总数已经达到140万,微社区总访问量在44万左右。比如在微社区的原始用户积累方面,PBA介绍了几个比
分享微社区运营经验和实战心得
微信公众号运营开始受到广泛关注之后,&微社区&成为电商聚集用户的另一块田地,但如何耕耘这块地却成为很多电商和品牌商的困惑。发商机网日前向几家在微社区运营上小有成就的电商企业了解了一些运营经验和实战心得。
从发展会员到沉淀会员
对于微社区,不同企业都有不同的定位。在7天连锁酒店微信公众号&7天会&(现已更名为&铂涛会&)运营负责人许开放看来,微信是一个发展会员的平台,而微社区可以作为一个沉淀会员的平台。据发商机网了解,目前铂涛会粉丝总数已经达到140万,微社区总访问量在44万左右。
会员政策变动是用户互动性强的话题
旅游社交网站蚂蜂窝对微社区的主要定位是粉丝互动。&微社区把公众账号&一对多&的单向推送信息方式变成了粉丝&多对多&的沟通模式,真正的价值在于补充公众号的互动能力。&蚂蜂窝微信公众号&蚂蜂窝旅游攻略&负责人告诉发商机网。
该负责人介绍,蚂蜂窝在2013年底就开通微社区,但一直没有花精力运营,从今年3月份起,蚂蜂窝才正式开始发力运营微社区。目前,蚂蜂窝旅游功能微社区的访问总量已经达到223.8万,话题数量超过1万。
蚂蜂窝微社区
挑逗用户的绝招
不同企业类型的用户也会对不同的内容兴奋。据化妆品品牌PBA微信公众号运营负责人周荣桂介绍,有奖征集的话题、引起广泛吐槽的话题、有意淫空间的话题最容易引起关注。不过在这些方式中,他直言&最直接、最暴力,但也见效最快的方式就是有奖励有利益的活动&。
不过在蚂蜂窝这边,情况略有不同。蚂蜂窝旅游攻略运营负责人认为,奖品并非驱动用户最佳的方式,有趣的内容或者可以让用户获取某些信息、达成某些目的(如结伴、交友)的内容,用户更愿意主动参与。
而7天连锁酒店的微信用户更加关心会员政策情况,据许开放透露,会员政策调整、优惠活动类的内容在铂涛会微社区最容易引起用户互动。例如最近7天会更名&铂涛会&,并发布的一系列新政策,用户的反馈非常多。
为了&挑逗&用户,激励用户在社区贡献更多的内容,企业需要在话题设置上下够功夫。周荣桂告诉发商机网,话题越有趣、越奇葩越能激发参与热情。PBA在微社区发起的&假如我们的总经理是您的前任,你会&&?&&说说你认为男人最不靠谱的鬼话&等话题都引起了大量的跟帖和吐槽。
运营细节和开放态度
除了上文中提到的定位和用户经营术,社区的运营更需要一些细节处的用心和对用户言论的开放态度。
比如在微社区的原始用户积累方面,PBA介绍了几个比较细节的经验,例如初期推广要聚焦,PBA在最初推广微社区的时候,微信只推送了微社区活动,不推送其它文章和内容,保证用户将注意力全部放在微社区。
另外,在微社区刚刚上线阶段,PBA会在推送的文章底部&阅读全文&加上微社区链接,并文案提示让用户发帖表达对推送内容的看法。
而对于社区发帖内容,开放和包容是一个很重要的态度。据发商机网了解,实际上在铂涛会的微社区内有不少用户吐槽贴,例如对会员保级、积分兑换等政策的异议。许开放对此表示,开放是移动互联网年代的特质,无论什么样的产品,都会有人说好有人说坏。
&客户愿意吐槽你,说明还在乎你,说明还是希望你做出改进,就算言语激烈,可能在发帖的过程中,客人已经得到很好的宣泄。因此,只要不是有违反法律或者敏感词的帖子,通常不会采取删帖措施,而是应该想办法解决客人的问题。&许开放表示。
本文网址:智联提示您:用人单位以任何名义向应聘者收取费用都属违法行为(如押金、资料费、代收体检费、代收淘宝信誉等),请提高警惕并注意保护个人信息!
您当前所在位置&&&当前页面
内容运营专员(财经类)
五险一金股票期权补充医疗保险定期体检员工旅游节日福利
职位月薪:元/月
工作地点:
发布日期:
工作性质:全职
工作经验:不限
最低学历:不限
招聘人数:1人
职位类别:
职位描述:1.负责雪球内有价值内容的遴选、编辑与推荐;2.负责股市热点/股票专题制作,热点事件传播与策划;3.负责与内容有关的传播策划活动,如图书出版、活动策划;4.与雪球产品经理/工程师协作,推出更多股票新栏目;职位要求:1.对投资信息敏感,能够抓住热点话题;2.拥有产品意识及敏锐洞察力,善于发现产品问题并推动解决;3.做事认真负责、积极主动,具备一定文字能力,沟通能力强;优先条件:1.雪球重度使用者,一天不刷雪球就难受;2.有A股投资经验者优先,对A股、基金熟悉者优先;3.有财经媒体记者/编辑经验,或门户财经网站编辑经验者优先;
工作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阜通东大街1号院望京sohoT3A区19层
最新职位推荐
今日相似推荐
地点:北京地点:北京地点:北京地点:北京地点:北京地点:北京地点:北京地点:北京地点:北京地点:北京
地点:北京地点:北京地点:北京地点:北京地点:北京地点:北京地点:北京地点:北京地点:北京地点:北京
公司规模:100-499人
公司性质:外商独资
公司行业:
公司主页:
公司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阜通东大街1号院望京sohoT3A区19层
您也许对以下职位类别感兴趣:
热门职位推荐:移动互联网社区运营jpg
摘要:最近两年我们已经开始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在传统PC端被抛弃的社区又成为热门,这里汇聚了雪球创始人方三文,投资陌陌的著名投资人王华东,狗民网CEO贾彤等多位移动社区的大佬对社区运营的犀利观点,相信可以给大家很大的启发。
方三文(雪球创始人):移动社区到底是什么?我认为如果没有一个非常稳定的用户关系沉淀在里面,是很难称为社区。像一些用户的点评、互动之类的UGC,都不足以成为一个社区。
社区、互动或者UGC,这些都是手段不是目的。以我们现在做的投资领域社区为例,目的肯定不是社区本身,而是对投资赚钱有作用,做这样的社区才是有价值的。
王华东(经纬创投合伙人,投资陌陌让他一战成名):社区有两大类别。第一,社区是以关系为主导的。第二,社区初期关系不是主打,而是UGC、各种信息。在我的定义中,不是所有的社区产品都有非常强的关系,社区只是一种增进产品内部活跃的一个点。互动的方式多种多样,只是用户在上面消费的东西不同。
贾彤(狗民网CEO):接着华东刚才所说的,我认为社区还有一种类型,即以兴趣为导向的,这种关系不是微信的那种强关系,是更弱的关系。比如我们这个社区里聚集了很多养狗人,这些人之间的互动分为三种:一是互相求助,二是晒图,三是八卦。
王时光(贝瓦网创始人):我认为社区分两种情况:一种是陌陌、ZANK这样的社交产品,解决人和人的交流问题。另外一种是像雪球、知乎这样的以内容或者信息为聚合点的社区。
易文飞(秀美甲创始人):我们并不是为了做社区而做社区,而是在做的过程中不由自主形成了一个社区。我们需要搞清楚,这个行业的主流用户到底现在有什么需求,他们希望通什么形式来来解决。在这种思维下形成的社区,可以在将来真正帮你解决最难的一步——商业模式问题。对于我们来说,用户做完美甲最希望的事情是有一种工具可帮助她表达,也就是秀。满足用户的第一刚性需求,再往下实现商业模式就比较容易了。
王旭升(下厨房创始人):社区是一个比较泛的定义,消费的人越多,使用的人越多,这个产品提供的价值就越大。比如工具类产品或者媒体类产品,一个人用的价值是等同的,但100个人用的价值绝不止于放大100倍。
做移动社区最难的是什么?
王华东:不同的行业和产品形态,遇到的问题是不同的。通常来讲,有几个问题需要注意:
第一,社区最重要的是产品定位。做社区最大的难点是给出一个非常准确的定位。尤其在社区发展的初期,你定位一旦走偏,获取用户的成本是非常高的,用户产生的内容也会很杂乱,从而影响用户体验。用户体验降低后获得用户的成本会随着增高,这是一个恶性循环。
第二,社区这种产品是相对比较容易找到爆发点的,但很多相应而来的技术架构问题,负载能力等技术问题就会随着暴露。很多爆品App都有过类似的惨痛教训,产品火了,支撑能力跟不上。
第三,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社区发展必须要快,用户不会给你时间去积累,如果你的产品不好用,别人很快就会卸载。做移动社区,必须要迅速获得大量用户并做好内容的运营。
第四,社区的一大难题是商业模式,这基本上是所有社区都做不好的难题,比较老的社区天涯,CSDN,都在这块做的不好,新兴的知乎目前也没有一个很好的商业模式。如果你的产品商业模式不好,变现能力很弱,就很难长久。
曹大鹏(NICE联合创始人):社区其实有两个核心问题:第一,产品层面上的冷启动问题,你只要解决“什么样的人是你的用户”、“他来这里做什么”、为什么在同类竞品中选择你”这三个基本问题;第二,商业模式的问题。社区产品商业化最大的问题就是:如果你在社区进行商业化探索,很可能会因为降低了用户体验而造成用户流失,这个度很难把握好。
王旭升(下厨房创始人):目前在移动端做社区很难达到PC端的效果,包括我们比较熟悉的百度贴吧,在移动端的转型也不是很好,离PC端的数据还差很远很远。在PC端很多社区的入口是搜索引擎,但在移动端这个入口被各种App取代了,大部分移动社区都是自己App的附属品。
社区从内容切还是从工具切?
王时光(贝瓦网创始人):社区切入点的选择应该和行业与市场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不能一概而论。我们当初是从内容切入的,因为我们发现低龄儿童的内容很稀缺,但实际这部分内容的需求其实非常强。
贾彤(狗民网CEO):作为宠物社区,我们更多的还是从内容切。去年狗民网的访问人数大概是3500多万人,我看到这个数字是很吃惊的,因为中国养狗的人最多也就是7000多万人。狗民网成立8年,汇集的内容十分丰富,几乎可以解答养狗人遇到的所有问题。
金星(新氧创始人):PC端的社区基本没有什么工具可言,无非是BBS和SNS。但移动端就有了很大的可能性,包括连接相机和输入内容都非常方便。工具是手段,内容是结果,两者是结合在一起的,可以聚合很多用户、产生很多内容,这对于社区来说是很大的竞争力。
新氧整形做了一个工具——用户整形日历,记录整形恢复期的各种症状。用户做完手术后不可能每天都跟医生沟通,但他又希望有人可以帮到自己。而我们这个工具像日历一样,告诉用户每天会出现什么样的症状。同时用户也会每天拍照片记录,然后分享到社区。
我们通过这样的工具帮用户做了很多内容记录,这个内容记录汇聚到一起对其他人就是有价值的的。所以工具和内容是结合在一起的,一个是手段、一个是结果。
刘峰(华兴资本分析师):我认为如果先从工具切,后面又要转社区,这个成本又极高,用户不会埋单。所以我觉得当通过一些不是特别强的工具形态切入时,效果可能会更好一些,比如分享类的东西。
PC社区为何没有很赚钱的公司,移动社区该如何盈利?
王旭升(下厨房创始人):从商业模式上来说,我没有答案。一个社区能不能给用户提供真实的价值很重要,因为我之前做豆瓣小组这个产品,可能网站并没有产生真正的价值和收入,而用户之间产生了价值的转化。比如说,大家都在同一个社群里交流,彼此产生了信任,然后进行租房或交易,这是通过信任的沉淀产生价值转化。
方三文(雪球创始人):现在的东方财富网成功地在社区里卖理财产品和基金,销售额大的吓死人了,转型非常成功。UGC在其中发挥了很大作用,最后把这些UGC结构化,影响了交易,就可以挣到钱。
赵径文(手工客创始人):我们原来是做电商的,在这上面积累的用户经验还是很有用的。我们电商服务的用户是手工艺人或者独立设计师,所以我们做移动社区的时候,他们很快能导入高质量的手工教程。我们用这种方式积累了很多纯粹的手工爱好者之后,在上面做交易其实是水到渠成的。当用户看到一个特别好的教程,后面挂一个链接就可以购买相应工具了,拿到之后几步就可以做出来;还有一部分教程是给你原材料也不会做的,但通过教程学习你会知道这个难度在哪,工夫花在哪了,为什么成品值那么多钱,所以后面会挂一个购买成品的链接。
在我们新的版本里面,我们尝试打赏的功能。当你学了我的手工之后,能不能赏我两朵花呢?也不会花太多钱。另外是直播化的,全国会有几百人同时按照时间点排好,大家交几毛钱能够上一节课。
凌绝顶(ZANK创始人):在用户还不是特别多的情况下,就有商家找到我们合作。举个例子,前段时间有一个做西班牙移民的机构找到我们做一个活动。因为西班牙是允许同性结婚的,我们帮他宣传了两天,这个活动有50个人参加,最后有5个人确定要去西班牙买房子。后来商家说,我们一定要长期合作,你们这种方式真的很好,类似活动也做过很多,但都没有这么大的成交量。
所以,围绕我们这个群体做的事情可以很多。我们的用户倒没有觉得这过于商业化,他们会觉得原来还有这么多商家为这个群体提供服务,而且他们觉得这个社区还是有点高大上的,不仅能聚集人还能提供相关的产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智汇推运营经验分享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