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活性物质酒精所致精神障碍ppt icd-10英语怎么说

精神障碍ICD-10编码表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精神障碍ICD-10编码表
上传于|0|0|文档简介
&&精神障碍ICD-10编码表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1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17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临床医师考试:精神病学测试题及答案——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中大网校临床医师考试网
>> >> 正文
精神病学测试题及答案——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
发表时间:日10:46 来源:中大网校
点击关注微信:
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题)
1、药物依赖是指【A】
A、对药物强烈的渴求
B、对药物的需要
C、躯体依赖
D、精神依赖
E、服药后获得的特殊快感
2、在引起药瘾的因素中,以下哪项是错误的【E】
A、药物的可获得性
B、遗传素质
C、人格的易感性
D、社会文化因素
E、人主观因素
3、药物依赖形成的机制中哪项是不可能的【C】
A、代谢耐药性和细胞耐药性
B、受体学说
C、脑敏感学说
D、戒断综合征的废用性增敏假说
E、生物胺学说
4、下列哪项不是吗啡镇痛药成瘾的精神症状【B】
A、情结果低落、消沉、易激惹
C、用成瘾药后情绪高涨、活跃
D、记忆力下降
E、人格改变
5、关于戒断综合征一般的表现哪项是错误的【C】
A、情绪改变
B、幻觉或错觉
C、判断力增强
D、人格改变
6、中枢神经兴奋剂是指以下哪种【D】
7、急性酒中毒不包括以下哪个类型【A】
A、酒中毒性脑病
B、单纯醉酒
C、病理性醉酒
D、复杂性醉酒[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E、普通醉酒状态
8、慢性酒中毒不包括以下哪种类型【B】
A、依赖综合征
B、病理性醉酒
C、酒中毒性幻觉症
D、酒中毒性妄想症
E、酒中毒性痴呆
9、慢性酒中毒治疗多采用以下哪种方法【B】
B、综合性疗法
C、对下治疗
D、支持治疗
E、心理治疗
10、导致精神障碍的药物中毒中哪项不是非依赖性药物【D】
来源:中国医学考试网-临床执业医师考试
(责任编辑:)
共2页,当前第1页&&&&&&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_字母[J]_非常健康网_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 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
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
药物依赖(drugdependence),又称药瘾(drugaddiction),是指对药物强烈的渴求。病人为了谋求服药后的精神效应以及避免断药而产生的痛苦...病患部位:
所属科室:
症状特征:
阿尔采末病,阿尔茨海默病,阿斯伯格综合症,抽动障碍,多发脑梗塞性精神障碍,癫痫伴发的精神障碍,儿童期精神障碍及精神发育迟缓,儿童精神分裂症,反应性精神病,发作性睡病,反社会人格障碍(病态人格),分裂情感性精神病(精神分裂症和躁郁症),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急性应激反应,焦虑症,记忆障碍,精神发育迟滞,精神分裂症,酒精所致精神障碍,甲状腺功能减退伴发的精神障碍,甲状腺功能亢进伴发的精神障碍,恐缩
药物依赖(drug dependence),又称药瘾(drug addiction),是指对药物强烈的渴求。病人为了谋求服药后的精神效应以及避免断药而产生的痛苦,强制性地长期慢性或周期性地服用。耐药性(tolerance)是指重复使用某种药物,其应用逐渐减低,如欲得到与用药初期的同等效应,必需加大剂量。交叉耐药性,是指某种药物形成的耐药性,在开始用其他药物时出现耐药性而言。吗啡及其他镇静剂、酒精和许多镇痛安眠药之间,可看到这种现象。药物依赖性有精神依赖(psychological dependence)和躯体依赖(physical de-pendence)之分。精神依赖是指病人对药物的渴求,以期获得服瘾药后的特殊快感。精神依赖的产生与药物种类和个性特点有关。容易引起精神依赖的药物有:吗啡、海洛因、可待因、度冷丁及巴比妥类、酒精、苯丙胺、大麻等。机体方面的条件是:遗传素质,既往教育环境和现在的处境。一般认为性格或特定的精神状态对药物感受性有显著影响。躯体依赖,是指反复使用药物使中枢神经系统发生了某种生化或生理变化,以致需要药物持续存在于体内,以避免出现戒断综合征(withdrawal syndrome)的症状。轻者全身不适,重者出现抽搐,可威胁生命。可引起躯体依赖的典型药物是:吗啡类、巴比妥类和酒精。也有些药物只引起精神依赖,而不引起躯体依赖者,如尼古丁。可产生依赖的药物很多,ICD-10将其分为十大类,即:酒精类、鸦片类、大麻类、镇静催眠剂、可卡因类、基他兴奋剂包括咖啡因、致幻剂类;烟草、挥发性溶剂;其他精神活性物质。
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药物依赖的诊断标准1.有长期或反复使用精神活性物质的历史。2.对精神活性物质有强烈的渴求及耐受性,故至少有下述情况之二:①不能摆脱使用这种物质的欲望;②对觅取这种物质的意志明显增强;③为使用这种物质而经常放弃其他活动或爱好;④明知这种物质有害,但仍继续使用,或为自己诡辩,或想不用或少用,但做不到或反复失败;⑤使用时体验到快感;⑥对这种物质耐受性增大;⑦停用后出现戒断综合征。戒断综合征的诊断标准1.有精神活性物质依赖史。2.在停用或少用有依赖的精神活性物质后,至少出现下列精神症状之三:①情绪改变;如焦虑、抑郁、烦躁、易激惹等;②意识障碍;③失眠;④疲乏、倦睡;⑤运动性兴奋或抑制;⑥注意力不集中;⑦记忆减退;⑧判断力减退;⑨幻觉或错觉;⑩妄想;⑾人格改变。3.伴有以下躯体症状或体征至少二项:①恶心呕吐;②肌肉或身上各处疼痛;③瞳孔改变;④流鼻涕或淌眼泪或打哈欠;⑤腹痛、腹泻;⑥燥热感或体温升高;⑦严重不适;⑧抽搐。4.症状的性质与严重程度随精神活性物质的种类与剂量而定,再次足量使用,可停戒断综合征迅速消失。
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病因学】引起药瘾的因素不是单一的,与药物的可获得性,遗传素质和人格的易感性以及社会文化因素有关。部分药瘾者,特别是青年人,在服药前有某种程度的性格、品德障碍,如学习成绩差、逃学或违纪。有些家庭中有精神病或人格障碍者,或童年有不愉快经历。社会文化对药瘾的发生有影响。社会对瘾药的应用呈宽容态度,药瘾容易泛滥,如大麻广泛流行于北美。群体内的社会压力也有影响,如亲密伙伴间的压力。医护和药剂人员晚获得药物,可成为好发阶层。【发病机理】药物依赖形成的机制:①代谢耐药性和细胞耐药性。代谢耐药性是指因药代谢过程加快,在组织内浓度降低、作用减弱、有效时间缩短而言。细胞耐药性是指因神经细胞有了某种适应性的改变而引起,使神经细胞只有血液中含有高浓度药物的情况下才能正常工作。这种细胞适应性改变的机制尚不清楚。②受体学说,脑内发现了对吗啡类药物有特殊亲和力的吗啡受体以及内源性吗啡受体激动剂。因此推测药物依赖性的迅速形成可能与外源性吗啡与吗啡受体的特殊亲和力有关,后者被阻断后,造成耐药性的急剧增高。③戒断综合征的废用性增敏假说。吗啡受体长期被吗啡阻断后出现耐药性增高的同时,也可由于瘾药阻断了受体,出现废用性增敏,以致在停药过程中出现戒断综合征。④生物胺学说。研究资料证明单胺类神经递质参与镇痛和成瘾机制。注射吗啡后脑内5-HT的更新率随着耐药性的出现而增高。
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应该做哪些检查?
暂无相关信息
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应该如何治疗?
一旦病人对药物成瘾或病人渴求瘾药的赣如此强烈,一般很难自动戒药。因此应住院进行治疗,即使自觉住院,病人往往不惜用说谎、偷窃等手段骗取药物。故对入院病人必须详细检查其衣服、用品、书籍,并杜绝一切获取瘾药可乘之机。这是保证治疗见效的的关键。早期治疗,效果明显。治疗原则:缓慢撤完瘾药,一般成人,瘾药可在1周仙撤完:体弱、成瘾久、药量大或老年患者,为避免断药过程中出现心血管意外、虚脱,可较缓慢减药。在10天至2周内减完。各种躯体支持疗法可改善病人营养,减轻戒药时的痛苦及急性中毒症状。可用大量维生素B族、维生素C、烟酸等。在有条件情况下,可为病人进行促大脑代谢疗法:能量合剂、大量维生素C、烟酸、谷氨酸钠等加入5%~10%葡萄糖溶液200~500ml静脉点滴,每日1次,20次为一疗程,对摆脱戒断症状、减轻各种植物神经反应,有较好疗效。戒瘾过程中常见病人有失眠、焦虑等情绪反应。此时宜采用不成瘾镇静剂,如安他乐、小量奋乃静、氯丙嗪或泰尔登等。焦虑反应明显时,可适当用抗焦虑药物,如舒乐安定、安定等。硝基安定兼有抗癫痫作用,可以预防减药过程中出现癫痫大发作。国外有采用替代疗法,即用成瘾性较弱的药物替代之,特别在海洛因成瘾的治疗中,如用美散酮替代吗啡、海洛因成瘾。国内若干单位亦在试用中。在海洛因戒药过程中,易出现兴奋躁动甚至意识障碍,以戒药开始数天最为严重。必须及时控制兴奋冲动并注意保护病人安全。一般可肌注或口服氯丙嗪合并非那根各25~50mg,每日3次。兴奋躁动严重者,对心血管系统功能良好的成年患者,可用氯丙嗪非那根合剂,用生理盐水稀释后,缓慢静注。此外肌注氟哌啶醇5~10mg,每日2~3次,亦有助于控制兴奋。当躯体依赖症状控制后,病人对药物渴求的心理依赖可在较长时间内存在。根据临床症状,宜以抗精神病药物或抗焦虑药物,继续巩固治疗至少2~3个月为宜。支持性心理治疗十分重要。病人大多意志薄弱,对治疗缺乏信心,必须经常鼓励和支持病人坚持治疗,鼓励病人参加各项文体活动,转移其对瘾药的注意力。家庭社会支持,对病人出院后的巩固疗效十分关键。在康复阶段必须取得家庭和工作单位的支持和监督,切断瘾药的来源和与瘾药提供者的效,否则即使在住院条件下戒瘾成功,出院后疗效不易巩固且有重染旧习的可能。出院后应坚持门诊观察两年,预防复发。精神障碍分类
精神障碍分类
为了便于工作和同行的学术交流,在精神科临床中采用大家认可的疾病分类和诊断标准。
在我国应用较多的是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关于精神障碍的分类和诊断标准以及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
1.国际疾病分类最近的版本ICD-10于1992年出版。ICD-10中涉及精神障碍的内容是第五章“精神和行为障碍”,编码为“F”。ICD-10精神与行为障碍的主要分类如下(编码从F00-F99):
F00-F09器质性(包括症状性)精神障碍
F10-F19使用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的精神及行为障碍
F20-F29精神分裂症、分裂型障碍和妄想性障碍
F30-F39心境(情感)障碍
F40-F49神经症性、应激相关的及躯体形式障碍
F50-F59伴有生理紊乱及躯体因素的行为综合征
F60-F69成人人格与行为障碍
F70-F79精神发育迟滞
F80-F89心理发育障碍
F90-F98通常起病于儿童与少年期的行为与情绪障碍
F99待分类的精神障碍
2.CCMD-3是我国自行编制的,于2001年出版。CCMD-3关于精神障碍的主要分类如下(第1位编码):
0.器质性精神障碍(包含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
1.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或非成瘾物质所致精神障碍
2.精神分裂症和其他精神病性障碍
3.情感性障碍(心境障碍)
4.癔症、应激相关障碍和适应障碍、神经症
5.心理因素相关生理障碍
6.人格障碍、习惯和冲动控制障碍、性心理障碍
7.精神发育迟滞与童年和少年期心理发育障碍
8.童年和少年期的多动障碍、品行障碍和情绪障碍
9.其他精神障碍和心理卫生情况。
馆藏&25501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icd 10疾病编码 icd 9疾病编码 icd疾病编码 icd 10编码 传染病的icd 10编码 icd编码 icd 10 icd10 chapter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icd-10精神疾病编码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