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更好的注重发挥侨界科研优势体育测量评价和体育统计在研究生科研实训过程中的功能

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SPSS软件在体育测量评价中的应用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SPSS软件在体育测量评价中的应用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姓名 :闫 博
体育测量评价的意义与局限
SIGNIFICANCE AND LIMITATION OF MEASUREMENT AND EVALUATION FOR PHYSICAL EDUCATION 姜达维*
JIANG Dawei
摘要通过讨论体育测量评价的作用与发展、发展特点以及局限, 作者认为: 体育测量评价是伴随 着体育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我国体育教育专业引进的该学科起点高、发展快, 但是必须慎重对待其 方法的局限性及其与其它学科的相关关系, 使用时要以科学的方法论为指导。
关键词体育测量评价体育科学方法论
Abstract Through discussing the significance, development, developmental feature and limitation of mea
surement and evaluation for physical education, the present study indicates that measurement and evaluation
for physical education is subject which occurs and developes with sports. The subject imported has a high
starting point and rapid developments in China. The present study points out that method limitations and re
lationships with other subjects of measurement and evaluation for physical education should be taken carefully
and the scientific methodology should be regarded as the guide of Measurement and evaluation for physical
education.
Key Words Measurement and evaluation for physical education sports science methodology
在体育科学领域中, 体育测量评价与一些相关学科的关系非常密切, 其方法的合理运用是综合运用多学科各层次理论、方法和技术的结果。鉴于该学科目前的发展水平, 测量评价方法的运用还有一定的局限性, 这个问题解决不好会妨碍对体育客观规律的认识, 也影响体育测量评价学科本身的发展。
1 体育测量评价作用与发展
1. 1 体育测量评价方法的作用
在体育的教学、训练、科研和管理中常常需要信息的收集、处理、评价, 并且作出有价值的判断和决策。随着体育科学化和社会化的进程, 一般定性的认识和判断显然是不够的, 希望能上升为定量的分析。因为在体育领域内, 任何事物尽管千变万化, 千差万别, 无不具有质和量两个方面的特征,都是质和量的统一体。任何质的规定性都表现为一定量的规定性, 通过对不同质的规定性认识, 才能更准确地把握事物的量, 更精确地认识事物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体育测量评价方法就是从量的角度出发认识体育各种现象, 特别是认识运动中的人的一种实用方法。因此, 科学、合理、有效地运用体育测量评价方法是目前体育专业工作者必备的知识和科研基础。其实, 测量评价方法与体育是一对孪生子, 自体育诞生那一天起测量评价方法就存在了, 因为任何一项体育活动总要面临着测量、判断、比较、分析, 只不过当时体育运动的水 平低, 相应的测量评价方法也较简单, 没有对方法本身进行深入的认识和研究, 没有上升为理论罢了。伴随着体育的发展, 体育测量评价方法也逐渐发展、变化和完善, 很难设想没有测量评价, 体育能发展到现在这种程度。体育离不开测量评价, 而且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
高, 人类对自身的体质、健康和能力的认识越来越重视, 体育测量评价方法越来越重要。
1. 2 体育测量评价学科的发展
体育测量评价作为一门学科, 虽然有100 多年的历史,但早期只是总结和沿用了一些有实用价值的的测量
评价方法, 发展缓慢、方法简单、科学性差。其原因一方面是当时的体育发展水平低, 另一方面是一些相关的学科, 特别是体育统计和计算机技术还没有发展起来, 限制了体育测量评价学科的发展。近二、三十年的情形则不同了, 早在体育测量评价引进前, 我国的体育统计已经有了十余年的发展历史, 使得
体育测量评价一出现就能得心应手地借用体育统计的方法;同时,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使得体育测量评价摆脱了在综合评价中遇到的令人头疼的大量计算难题。所有这些因素使体育测量评价能在一个较高的起点上发展起来, 并能有一个质的飞跃, 迅速推出一些新的、更实用、更科学而无需顾及计算复杂的方法。可见, 体育测量评价的出现不是偶然的。
2 我国体育测量评价的发展特点
2. 1 体育测量评价与体育统计的关系
如前所述, 我国的体育测量评价作为一门学科是自国外引进的, 带有外国的体育模式、教育模式和应用程度的印迹。如对涉及的数学和统计术语以及方法的引用比较简洁,与测量评价方法结合得比较贴切, 能大致了解方法的来源和使用条件, 基本上能拿来就用。我国的体育测量评价对统计方法的引用只讲术语不介绍基本知识, 另需读者自己去补充一定的数学和统计知识, 这就限制了测量评价方法的推广和应用, 在处理与体育统计的关系上就显得摇摆不定。目前, 我国的这两门学科在多数体育院校是分别开设的, 各自为政, 彼此互不顾及, 但在体育评分上又有重复。大概考虑到体育统计在体育测量评价中的重要作用及与国际相关学科的衔接, 1995 年前后规定两课合一, 将其作为体育教育专业的主干课程, 明显的例证就是体育院校函授体育测量与评价教材将两门课的内容简单地合而为一, 但内容安排上仍然是各行其是, 缺乏系统性, 并没有解决根本问题。笔者认为一方面是体育测量评价还拿不出一整套适合我国特点的方法体系来, 只好照搬国外教材的一些内容, 必然受其体系制约; 另一方面是我国的体育专业教育课程设置和内容与国外不同, 多数院校不开数学课, 体育统计学时又少。这关系一个教育教学体制和教学课程设置的问题。鉴于目前的状况, 还是维持两门课程的独立为好, 但要注意彼此之间的衔接。体育测量评价课中应适当增加常用的体育统计方法相关知识, 而其它更多的统计方法和内容由体育统计去介绍, 因为这些知识也是体育专业人员知识结构中必不可少的。
2. 2 体育测量评价与其它相关学科的关系
我国体育各方面测量评价的实际操作起步晚、时间短,比较成熟的标准化的综合性方法还较少。因为这些方法的实现不是任何单学科知识和技术所能胜任的, 要涉及到社会与体育的方方面面, 也不是一朝一夕能解决的, 需要体育、教育、行政部门通力协作才行。虽然单项指标的测量方法和操作技术在各有关学科的教学内容中有了较为详尽的介绍, 但是仍缺乏测量评价理论和统计处理方法的支持。因此, 体育测量评价应当尽快找到与其它相关学科的结合点, 尽快发现和提炼一些带有综合意义的实用方法, 并在理论上加以解 释, 才能逐渐形成自己的一套独特的体系。
3 体育测量评价的局限
3. 1 体育测量评价的局限
如前所述, 体育测量评价是体育工作中的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和技术。体育中任何事物, 包括运动中的人都以一定的信息的形式表现出来, 任何信息都包含有三个方面的内容,信息量、信息的含义和信息的客观性。体育测量评价强调测量的客观性、可靠性和有效性也是与此相通的。信息的客观性包含有测量的客观性, 也含有可靠性的意义, 而测量的有效性与信息量和信息的含义有关, 但又不全是。测量评价对这些约束条件的认识主要是通过数据的计算进行的, 但是并不完全。如铅球的成绩, 可靠性和客观性的系数很高, 但有效性系数却很难准确定义。测量理论对有效性的确认除效标有效性在有参照指标时能进行一些简单的粗糙的计算之外, 结构有效性和内容有效性主要是从逻辑分析中得出的, 而这种分析则主要靠相关的知识和认识能力进行的。铅球成绩既反映了力量素质又包含有技术成分, 当仅作为力量素质或者技术的测试指标时所包含的信息究竟有多大? 至少当前的测量评价方法对此也不能给出一个满意的解释。其实任何一项体 育活动都是多因素的作用结果, 只靠一门学科的知识技术是远远不够的。测量评价大量引用体育统计的方法, 就又要受到统计学理论的约束, 要认真考虑统计方法的适用条件的要求。大量的统计方法是建立在变量的正态分布特点的基础上的, 只有在确认变量的分布特征之后才能应用。当测量评价涉及到解剖、生理、
医学、各单项运动技术时也受到这些学科的约束。
3. 2 体育测量评价受科学方法论的约束体育测量评价方法的应用是综合体育各方面知识、技术的结果, 因为任何体育现象都是一个众多的不同层次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当涉及到运动中的人时, 又增加了客体的动态属性, 因此测量评价常常面对的是动态的复杂的大系统,所涉及的知识除方法外, 还需要综合利用更多的其它相关学科的知识和技术。在这个意义上说, 体育测量评价方法的应用是一个工程, 一项系统工程。作为认识体育现象的一种工具, 要求体育测量评价必须从系统的角度认识客体, 分析、选择方法。由于人的认识能力和学术水平的限制, 不可能对研究对象的所有方面在一开始就有清醒的认识, 但是从总体上 考虑所研究的问题则是必需的。目前, 在体育专业教育课程设置中尚没有专门方法论学科的情况下, 作为应用性的工具学科, 无论是体育测量评价, 还是体育统计等应担当起这个责任。实际上, 这些学科的知识也的确在这些方面能发挥独特的作用。遗憾的是目前一些研究仍然将涉及数据处理的方法仅认为是一种计算工具, 甚至是一种注释, 而在实验设计和制定研究计划时却丝毫不考虑这些方法对研究全过程的
重要作用, 常常形成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的硬性匹配, 得不出恰如其分的结论来, 至于过分追求新颖的和复杂的方法而不考虑方法的约束条件, 生搬硬套( 搞数字游戏) 则另当别论。所以, 在研究的开始认真地从测量评价和统计学所涉及的方法论角度考虑, 倾听一下有关方面的专业人员的建议,对于从系统认识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是很有益处的。当然这也对从事体育测量评价的教学和科研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 小结
( 1) 体育测量评价是伴随着体育发展而发展的。我国的体育测量评价虽然出现较晚, 但起点高、发展快。 ( 2) 鉴于体育测量评价的综合性和实用性的特点, 必须考虑与其它相关学科的衔接, 应认真对待测量评价方法的局限性。
( 3) 正确地应用测量评价的方法必须有正确的方法论为指导, 该方法的应用应该贯穿于研究的全过程。 参考文献
1 体育评价与测量教材编写组. 体育学院函授教材. 体育测量与
评价. 上海: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1997. 10
2 李宗浩. 系统科学在体育科研中的方法论意义. 天津体育学院
学报, ) : 72
3 Paul Dunham J R. Evaluat ion for Phy__探讨体育统计教学中的问题及改革思路,体育教学论文_学术堂
| [ 学术堂-专业的论文学习平台 ]
您当前的位置: >
探讨体育统计教学中的问题及改革思路
时间: 来源:学术堂 所属分类:
  《体育统计学》是运用数理统计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对体育领域的各种随机现象的规律性进行研究的一门基础应用学科,它是理论统计学方法在体育领域的具体应用,为体育科研提供了研究设计、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资料的方法。自从 1977 年马瑜教授率先在天津体育学院本科专业开设&体育统计&课程以来,《体育统计学》已经历了 36 年的风风雨雨,如今已成为高等院校体育专业的基础必修课。
  伴随着体育事业的飞速发展,体育统计已广泛应用于体育相关的各个领域,群众体育、竞技体育、学校体育都有大量使用统计学方法开展的科学研究。与体育密切相关的运动生理、运动心理、体育测量与评价、体育管理、体育产业、体育经济等领域,体育统计已成为必不可少的研究工具。纵观体育相关的科学研究,不难发现,无论是运动训练水平、体质健康状况的评价,还是不同教学、训练方法的对比分析,以及教学与训练过程的控制与预测,就连体育人文社会现象的研究,都有统计学理论、方法应用的实例。
  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与快速普及,人们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的能力得到了空前提高,而经济、社会进步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结构更为复杂、信息含量更为丰富的数据,需要人们运用更为先进的方法进行处理,以满足各类分析和决策之需。
  这就给《体育统计学》的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的组织方法,都必须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进行大胆改革与创新,才能适应当前日新月异的变化,满足社会对体育人才的需求。
  本文就当前体育统计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改革思路进行探讨。
  1 体育统计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 1 学生方面存在的问题
  高校体育专业的学生大多来源于&体育生&,而&体育生&有自身的特点:首先是文化课基础较差,报考体育的多半原因是体育专业文化课高考分数相对较低。这部分学生中有一部分来自于高中阶段的理科班,还有一部分来自于高中阶段的文科班(例如社会体育专业的学生)。即便是来自于理科班的体育生其数理基础也相对较差;其次,&体育生&长期从事体育训练,形象思维能力虽然有一定优势,但与之对应的抽象思维能力则相对较弱,而统计学对抽象思维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再次,&体育生&到大学阶段对《体育统计学》等文化课的学习在思想上未加以足够重视,畏难情绪较重。这些&先天条件&使得&体育生&在体育统计学习过程中难以适应统计分析的逻辑推理,对《体育统计学》课程学习的效果也就可想而知。
  1. 2 教师方面存在的问题
  《体育统计教学》是教与学的双向过程,除了学生方面的问题之外,《体育统计学》任课教师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
  第一,当前从事高校《体育统计学》课程教学的教师并非都是&体育统计&专业出身,一部分教师的数理统计理论与素养本身就存在一定&先天不足&,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体育学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毕业后到工作单位&被安排&从事体育统计学课程教学工作,钻研教学的主观能动性不高,除此之外,还有一部分任课教师虽然是统计专业科班出身,但缺乏对体育的的深入认识,不能很好的将数理统计的基础知识与体育实践有机的融合起来,这些&先天因素&影响了任课教师教授《体育统计学》的难度。第二,传统的教学观念束缚着任课教师的&教学思考&,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首先,体育统计学教师大多成长于传统教学模式的培育体系,自身具备的教学观念相对滞后,在课堂上按照传统教学模式的套路照本宣科,片面夸大体育统计学的数学性,强调计算公式的推导和套用,忽视基本原理与理论的阐释&&这些传统教学模式已显露无疑,无法与当前社会的需求及学生的实际相适应的。再次,学校教学评价体系制约着《体育统计学》任课教师的创新实践。教师群体中有很多有识之士已认识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积极主动的探索体育统计学教学的创新模式,但校方教学质量评价小组大多为退休后返聘的老教授,传统教学模式根深蒂固,依然以传统的教学评价体系评价体育统计学课程的教学质量,阻碍着体育统计学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1. 3 教学内容方面存在的问题
  当前体育统计学的教学内容大多局限于教材,而这些教材多为 2005 年以前出版发行的版本,应用实例相对陈旧,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例题、练习只能局限在课本与教室中,无法与现实中的体育实践相结合,&学&和&用&被分割开来,这就挫伤了学生学习体育统计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近些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计算机技术的普及,EXCEL 和 SPSS 等统计学应用软件被引入到体育统计学教材之中,这一做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提高学生处理和分析数据的能力,但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并未被有效调动起来。
  除了上面提到的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方面存在的问题之外,体育统计学课程教学的学时数不足也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学生基础差,教学内容多,尤其是 EXCEL、SPSS 等统计软件的引入,需要更多的教学时间才能有效保障《体育统计学》课程的教学效果,然而当前国内体育统计学分配的学时数大多为 32 学时,有部分院校还不足 24 个学时,其中还包含学生复习、课程考核时间,这么短的时间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难以保证《体育统计学》的教学质量。
  2 体育统计学教学改革的对策
  与其他课程的教学原则一样,体育统计学的教学也应该&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这就决定了《体育统计学》教学改革的突破口首当其冲的应该是教师。
  首先,任课教师应正确认识体育统计学的学科性质,它是一门基础应用学科,属于方法论范畴。这就决定了教学的目标不仅仅是使学生理解数理统计的基本原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统计素养以及综合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能力,教学过程中多融合体育实践中的实例,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统计方法在体育实践中如何使用,即&懂原理,知方法,会应用&.
  其次,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应该充分考虑和紧密联系&体育生&的实际,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体育生数理统计基础薄弱,教师应多一份耐心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多一份爱心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加强学生统计意识的培养,轻计算公式的推导,重基本原理的讲授与释疑,积极启发学生的&统计思考&.在此基础上,增加计算机统计软件操作和数据分析结果解释等实践内容,真正使学生不但知道&如何去做&,而且知道&为什么这样去做&.
  再次,教学方法上应一改&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传统教学模式,在&教师为主导&的前提下,将多媒体引入到课堂教学之中。体育统计的多媒体教学应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课件的制作,将重点内容用不同的字体和颜色加以区分,醒目提示的同时加以板书,以提高教学效率;另一方面是 Excel、SPSS 等统计软件使用方法的介绍,对数据资料进行手工计算的时代早已过去,使用计算机统计软件可以使繁琐、复杂的计算过程变得简洁、高效,同时还可以结合图形将分析结果展示给学生,增加学生直观上的感受。将多媒体引入到体育统计教学中不仅能够使教学内容直观、生动、形象,有助于学生理解、掌握知识点,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统计软件的应用能力。
  第四,对学生的评价应在传统理论考核的基础上,增加对体育统计知识应用能力的考核。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是体育统计实践活动的依据和出发点,这些内容学生必须理解、掌握之后才不至于在应用过程中出错,因此,体育统计基本理论的考核必不可少。此外,随着信息化的高速发展以及计算机的迅速普及,统计学软件的操作以及分析结果的解释也应成为体育统计学考核的内容。只有将理论内容与软件操作、结果分析有机结合起来,才能达到体育统计学作为一门基础应用学科教学要求。
  除了上述四项改革措施外,学校应给教师提供进修、培训的机会,让教师不断丰富统计学知识,提高教学技能水平。与此同时,学校还应建立教学创新激励机制,改变原有教学质量评价体系,鼓励广大青年教师与时俱进,积极从事体育统计教学改革与创新。
  3 结语
&&& 随着体育事业的迅猛发展,体育统计已成为科学研究与实践活动必备的重要工具之一,《体育统计学》也成为我国高校体育专业的必修课之一。面对&最难教、最难学&的教学现状,广大的体育统计教育工作者应积极发挥自身的教学主导作用,与时俱进,转变传统教学观念,真正以学生为主体,改革教学内容,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切实打破课程教学的瓶颈,努力提高体育统计学的教学质量,全面发展学生统计素养。
  参考文献:
  [1] 丁海洋,张庆文,付建强。 基于培养创新型体育人才的实验教学评价体系研究[J].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12-16.
  [2] 李米环,李国强,程致屏。 关于体育统计教学改革若干问题的探讨[J]. 山东体育科技,2006(3):86-88.
  [3] 陈及治。 体育统计[M].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
  [4] 体育院系教材编审委员会。 体育统计[M].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8.
  [5] 丛湖平。 体育统计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6] 谭文杰,窦韶英,钱亢。 利用集团优势&差异引领&促进体育教师多元发展[J].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5):114-116.
  [7] 姜达维。 体育统计三十年纪[J].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375.
  [8] 李国强,李红印,张勇,李米环。 知识转型期体育统计教学模式的重建[J]. 湖北体育科技,2006(3):265-267.
  [9] 魏登云。 体育统计学科建设与发展的立足点-统计思想[J].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0(4):85-87.
  [10] 邓宗琦,刘厚生。 体育统计学科建设刍议[J]. 体育科学,1988(1):78-82.
  [11] 杜林涛,胡玉玺。 体育统计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 策 研 究 [J]. 教 育 与 职 业,2007 ( 1 ):149-150.
  [12] 张明立,祁国鹰。 体育统计教学改革之浅见[J].京体育大学学报,1995(2):63-64.
您可能感兴趣的论文
近年来,职业学校体育得到了飞速发展,教学理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越来越多的人..
学生作为祖国未来的希望,是社会重点保护的对象。安全教学一直是学校最为关注与..
踢鼓子秧歌是流布于山西省雁北地区(晋冀蒙三省区交界地区)的民间舞蹈,是国务院..
3.4 休闲体育教育对策 以上对于北京市西城区学生休闲体育现状的分析发现学生对..
0 引言 体质是人体的质量,是人体通过先天的遗传和后天的锻炼获得的,在身体形..
0 引言 技术动作教学是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运动技能的形成是在教师的..
体育教学论文标签
返回上级栏目:体育测量与评价学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4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体育测量与评价学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4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0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5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