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膀肌肉发炎与肩周炎肩膀肿了怎么办是一回事么

肩膀痛并非都是肩周炎|肩周炎|关节炎_新浪健康_新浪网
肩膀痛并非都是肩周炎
  运动损伤,通常指在运动中出现的骨、肌肉、肌腱或韧带等部位的损伤。肌腱及韧带部位的损伤除了由剧烈、不当运动造成,也有一部分是因为长期的劳损和老年退行病变所致。
  老年人由于自身的生理限制,常会在运动中出现难以预料的损伤。而长期伏案者因缺乏锻炼,常会出现肩周疼痛、上肢末梢麻木甚至眩晕等症状。有些人肘关节受伤后,再也无法像以前那样伸直。还有些人患上了急、慢性肩痛。出现上述情况,都应该尽早到运动损伤门诊就诊。
  肩膀痛并非都是
  很多人都有肩膀疼痛的经历,既往由于诊断设备、技术不够先进,肩关节外科的专业化程度有限,不少患者的肩痛被冠以一个统称——肩周炎。但实际上,在肩关节疼痛的患者中,真正的肩周炎所占比例其实只有15%左右。目前,国际通用的诊断,对真正的肩周炎使用了更加专业的名称叫冻结肩或粘连性关节囊炎,症状是 肩关节僵硬,导致肩部疼痛和活动度丧失。
  随着近年来中国肩关节外科和运动医学研究的快速发展,肩痛的各种病因已经可以被明确诊断,许多 肩痛并不是肩周炎引起的。导致肩痛的常见疾病包括肩袖撕裂、肩关节习惯性脱位、肱二头肌长头腱炎、肩峰下、Bankart损伤、肩关节周围和各 类。此外,一些其他疾病也会导致肩部疼痛,比如、。最常见的容易与肩周炎相混淆的疾病是、关节盂唇损伤和肩关节周围撞击症。
  因此,如果有长期肩关节疼痛要去正规医院就医检查,经过肩关节专科医师的诊断,排除其他疾病,找到肩关节疼痛的真正原因,才能进行有效治疗。
  肘关节影响八成上肢功能
  肘关节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关节,它连接着肩关节、上臂、腕关节以及手。千万不要小视这种连接功能,我们每个人每天的日常活动都与这种连接功能密切相关,包 括吃饭、喝水、整理个人卫生等。一旦肘关节的连接功能因为各种原因受到影响,势必造成日常活动受限,生活质量下降。国外有学者曾指出,当肘关节这种连接活 动受限50%,整个上肢功能会丧失80%。
  导致肘关节活动受限的原因有很多,如创伤(骨折与脱位)以及随后不恰当的治疗;长期从事重体 力劳动和高强度体育活动导致关节的磨损;做家务以及上肢运动时不正确的方式导致的急慢性损伤。肘关节活动受限的患者,应首先在专科医生那里就诊,明确其原 因后再进行相应的治疗,有些慢性劳损完全可以通过正确的保守治疗而痊愈。例如我们在临床中最为常见的,规范的保守治疗可以使60%~80%的患者完 全康复。
  按摩不能治好关节病
  人的关节如同一部机器,运转时间长了就会老化,表现为、关节间隙变窄以及关节软 骨破坏等问题,这会使关节活动度减小。而活动度的减小会导致关节遭受异常的外力作用,从而进一步破坏原已受损的关节。这样就陷入一个恶性循环:关节进行性 破坏,活动度减少,最终导致生活质量的逐步下降。而且这种退行性关节炎一旦发生,基本都是不可逆的过程。因此,不要寄希望于强力的被动按摩、“松骨”等不 科学的方法,这类方法往往会加重病情。一旦出现肘关节活动受限,尤其是伴随活动时疼痛,需要尽早就医。
  传统外科手术治疗关节运动损伤, 通常需要对皮肤、肌肉软组织等原本正常的重要结构做较大的破坏,暴露出深处的关节后才能进一步对疾患进行治疗。手术创伤大,会给患者造成痛苦和一些其他问 题。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现在大多数存在关节挛缩的退行性关节炎已不需要做传统的大手术,转而采用关节镜进行微创治疗。关节镜是内窥镜的一种,由一套精密 的光学影像和特殊操作系统组成,关节镜微创手术有以下优点:切口小,美观,也减少了患者痛苦;组织损伤少,术后恢复快;患者住院时间短,平均2~4天;手 术更精细,安全性高,手术效果较传统切开手术好。
  (摘自《健康报》)
学会品鉴一杯精品咖啡,先要从认识什么是精品咖啡开始。本期为…百度拇指医生
&&&普通咨询
您的网络环境存在异常,
请输入验证码
验证码输入错误,请重新输入病理概述/肩关节周围炎
肩关节周围炎肩关节周围炎又称,俗称、、肩关节周围炎是一种中、老年人的常见病。起病多缓慢,病程较长。主要表现为疼痛及僵直。疼痛可为阵发性或持续性;活动与休息均可出现,严重者一触即痛,甚至半夜会痛醒。部分病人疼痛可向颈、耳、前臂或手放射,肩部可有压痛。由于肩部上下左右活动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病情严重的病人,连刷牙、洗脸、梳头、脱衣、插衣袋等都有一定困难。
疾病病因/肩关节周围炎
肩关节周围炎近年来医学研究发现,肩关节周围炎并不是一种完全孤立的疾病,它可能是某些潜在疾病,如糖尿病、、、等的特殊表现,因此应引起警惕。据国外对咖例患者研究证实,肩关节周围炎与糖尿高的确有着关联,糖尿病人中不少患有肩关节周曙炎。另外的研究也发现,在肩关节周围炎病人中,有较高比例的糖尿病病人。肩关节周围炎与颈椎病的关系则更为密切。患颈椎病时,增生的骨质压迫颈神经前根中的交感纤维,这种慢性刺激会改变肩关节及其周围组织的血液供应,导致肩关节萎缩性改变。同时,颈神经根受压后的刺激也可以引起肩部牵涉痛,使其活动减少。在肺癌病人中,时有以肩痛为首发症状者,但这种肩痛自有其特点:尽管疼痛很剧烈,通常不伴有明显的上肢活动障碍;肩部找不到压痛点。
1.肩部原因①本病大多发生在40岁以上中老年人,软组织退行并变,对各种外力的承受能力减弱是基本因素;②长期过度活动,姿势不良等所产生的慢性致伤力是主要的激发因;③上肢外伤后肩部固定过久,肩周组织继发萎缩、粘连。④肩部急性挫伤、牵拉伤后因治疗不当等。2.肩外因素颈椎病,心、肺、胆道疾病发生的肩部牵涉痛,因原发病长期不愈使肩部肌持续性痉挛、缺血而形成炎性病灶,转变为真正的肩周炎。
病理生理/肩关节周围炎
肩关节周围炎肩关节周围炎是肩关节周围、肌腱、、等软组织的病变。发病原因目前尚不清楚由于本病多发生在40—50岁以上的中年或老年女性,推测与老年性的退行性改变有关;此外,慢性外伤和肩部软组织退行性变也是引起肩关节周围炎的主要原因。中医认为,漏肩风即露肩当“风”的意思,“风”是指一种病邪。“风为百病之长”,风邪有挟持寒、湿、热等其他病邪侵犯人体的特征;临床上以风寒之邪多见。逢年老体弱,正气不足者,风寒之邪易乘虚而入。寒邪侵入经络,则血脉凝滞,“不通则痛”,所以漏肩风以疼痛为主。寒邪侵入筋脉关节,则关节活动受限,屈伸不利。
肩关节周围的病变主要发生在盂肱关节周围,其中包括:①肌和肌腱。可分两层。外层为三角肌,内层为、、和四个短肌及其联合肌腱。联合肌腱与关节囊紧密相连,附着于肱骨上端如袖套状,称为旋转肩袖或肩袖。肩袖是肩关节活动时受力最大结构之一,易于损伤。肱二头肌长腱起于关节盂上方,经肱骨结节间沟的骨纤维隧,此段是炎症好发之处。肱二头肌短头起于喙突,经盂肱关节内前方到上臂,受炎症影响后肌肉痉挛,影响肩外展、后伸。②滑囊。有、及。其炎症可与相邻的、岗上肌腱、肱二头肌短腱相互影响。③关节囊。大而松驰,肩活动范围很大故易受损伤。上述结构的慢性损伤主要表现为增生、粗糙及关节内、外粘连,从而产生疼痛和功能受限。后期粘连变得非常紧密,甚至与粘连,此时疼痛消失,但功能障碍却难以恢复。
临床分期/肩关节周围炎
肩关节周围炎疼痛期:主要的临床表现为肩关节周围的疼痛。疼痛剧烈,夜间加重,甚至因此而影响睡眠。冻结期:由疼痛期肌肉造成的关节功能受限已发展到关节挛缩性功能障碍,肩关节功能活动严重受限。
恢复期:疼痛逐渐消减,而且随着日常生活,劳动及各种治疗措施的进行,肩关节的活动范围逐渐增加。肩周炎的治疗方法很多,如推拿、、、外敷、热敷、中药内服等,一般疗效良好。采用微型针刀疗法,配合局部用药、理疗以达到治疗目的,一般一个疗程即可痊愈,无刀口,无痛苦,深受患者好评。如果不治疗,肩周炎其症状总的持续时间可达12~42个月。
临床表现/肩关节周围炎
肩关节周围炎多为单侧发病,极少数患者双侧同时发病。初期从肩部隐痛,发展到持续性疼痛。疼痛范围广泛,剧烈者呈刀割样,常可放射至臂部,昼轻夜重,夜间常可因睡眠体位不当而痛醒不能人睡。白天常可因劳累、牵拉、碰撞、受寒等因素而肩痛加剧。
肩关节活动受限是全方位(前屈、后伸、内收、外展、内旋、外旋及环转)的,逐渐加重。患者常可因肩痛和活动受限失去正常梳头、穿衣、系腰带等基本生活自理能力,十分痛苦。后期因肩关节周围软组织广泛粘连,、丧失,出现肩部,尤以三角肌最为明显。在体征方面有“扛肩”现象,在、或等肩关节周围有明显压病。
鉴别诊断/肩关节周围炎
肩关节周围炎1诊断要点(1)中年以上患者,肩痛和肩关节活动功能呈缓慢性发展无其他原因者。(2)经肩关节X光摄片排除骨关节病变即可明确诊断为本病。2对年老体弱、进行性消瘦、精神萎顿、肩痛剧烈伴夜痛者,应高度警惕,怀疑时,必须作进一步的肩关节和全身检查。早期X线片无异常,病程长者可见局部。可见关节囊明显缩小,腋窝部的囊腔皱褶部消失。通过检查,可见关节滑膜与肱骨头之间有粘连。当疑及其他疾病时,可根据需要,作血糖、糖耐量试验、血脂等检查,并可颞颈椎和。
1.肩周炎有其病程,一般在1年左右能自愈。但若不配合治疗和功能锻炼,即使自愈也将遗留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2.早期给予、、适度的,可改善症状。3.痛点局限时,可局部注射醋酸强地松龙、能明显缓解疼痛。4.疼痛持续、夜间难以入睡时,可短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并加以适量口服肌松驰剂。5.无论病程长、短,症状轻、重,均应每日进行肩关节的主动活动,活动时以不引起剧痛为限。
疾病治疗/肩关节周围炎
肩关节周围炎一辨证治疗主穴:、、肩内陵1.风寒湿痹诊断要点肩部窜痛,遇寒加重或日轻夜重,得温痛减,肩酸痛不举,动则痛剧;舌淡,苔薄白,脉弦滑或弦紧。处方曲池、外关2.经脉失养诊断要点肩痛日久,肩臂肌肉挛缩,关节僵直,动作受限,酸痛乏力,局部得温症减,受凉加剧;舌淡或有瘀点,脉细(弱)。处方气海、、肩内侧痛,加尺泽、阴陵泉;肩外侧痛,加合谷、阳陵泉;肩后痛,加后溪、条口透承山;其它疗法:耳穴贴压:肩、肩关节、锁骨、、压痛点:取穴:条口透承山、阳陵泉透阴陵泉。单肩病取健侧穴,双肩病则双侧取穴。针刺方法:病人坐位,两腿屈成直角,用3-4寸长毫针针刺入条口或阳陵泉穴,徐徐进针,频频捻转,在得气的情况下,嘱病人活动患肢,动作应由慢到快,用力不宜过猛。本法适用于病程短的病例。二中医辨证治疗急性期临床表现肩及臂疼痛,手不能上举,肩关节外展、外旋受限。肩前、后、外侧有压痛,舌质淡红,苔白,脉弦细弱。根据穴位刮痧治疗肩周炎食疗药膳1.:12克,20克,猪瘦肉60克,水煎,饮汤吃肉,每日1次。2.:北芪30克,肉桂6克,猪瘦肉50克,水煎吃肉饮汤,每日1次。3.归芎粥:当归头20克,川芎10克,粳米100克。将当归、川芎入砂锅内水煎半小时,去药渣,加粳米煮粥服,每日1—2次。慢性期临床表现肩及臂疼痛、日久不愈、夜间尤甚,、、臂不能上举、也不能外展,舌质淡红,苔白,脉弦细。肩周炎自我锻炼方法食疗药膳1.当归猪肝粥:20克,50克,60克,同煮粥,佐膳食用。2.:入地20克,1枚,水2碗煎煮,蛋熟去壳再煮10分钟,煮成1碗,饮汤食蛋。3.黄芪当归猪胰汤:30克,20克,猪胰1具,水煎,饮汤吃猪胰,每日1次。肩关节周围炎三针灸治疗体针(一)主穴:肩髃透极泉,天宗透秉风、、条口透承山。配穴:、尺泽、肩陵、肩井、合谷、。肩陵穴位置:阴陵泉下8~9分。(二)治法以主穴为主,酌加配穴。嘱病人垂曲肘。宜以28号针,长3~4寸,行深刺透刺,使局部有较强的酸麻胀感。条口透承山及肩陵穴、阳陵泉均宜针对侧穴,为提高疗效,可先针此类穴,待明显得气后,令患者活动肩部,内外旋转、前伸后屈等;然后再针局部穴。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5天。(三)疗效评价以上法共治448例,结果痊愈226例,显效100例,有效111例,无效11例,其总有效率为97.5%。
电针加穴位注射(一)取穴主穴:肩髃、天宗、曲池、肩井。配穴:条口透承山、臂(骨需)、阿是穴。(二)治法以主穴为主。配穴,病程<30天者,加条口透承山;>30天者,选余穴。先取肩髃,快速刺入1寸,得气后,再向极泉方向刺入3-4寸,行针2-3分钟,余主穴用常法,然后接通电针仪,用密波或疏密波,留针30分钟。电流强度以患者可耐受为度。如病程<30天,先取患侧条口透承山,针深2.5寸,得气后通电针仪之正极;手握负电极,电针法同上。>30天者,针其余配穴,方法同上。选2穴行穴位注射,药物用丁公藤注射液或5%当归注射液,每穴1毫升。电针每日或隔日1次,穴注每周2次。、穴注不同日进行。(三)疗效评价共治226例,结果痊愈或基本痊愈135例,显效45例,有效41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7.6%。穴位激光照射肩关节周围炎(一)取穴:主穴:、曲池、阿是穴。配穴:肩贞、肩髃、天宗、臂(骨需)。位置:垂肩,腋前纹端与肩髃连线中点。(二)治法主穴均取,配穴酌加1-2穴。用低功率照射,输出功率为7毫瓦,波长6328埃,光斑直径4毫米,治疗面积12.26平方毫米,照射距离50厘米左右。每穴照射5分钟,痛点可8~1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歇3-5日。(三)疗效评价以上法共治257例,结果,痊愈95例,显效50例,有效100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95.3%。
拔罐(一)取穴主穴:阿是穴。阿是穴位置:肩部压痛点(下同)。(二)治法首先在患肩上进行按压,找到压痛点,在最明显的一处用三棱针或铍针迅速刺入,深1-2分左右,即出针。如此上、下、左、右,进行点刺,共5针,呈状,范围以稍大于罐具口径为宜,点刺处则应血出如珠。如痛点较分散,每次刺络2-3个痛点。用闪火法或真空拔罐器拔罐10-15分钟,拔出1-3毫升血为度。去罐后,用按压针孔,并行被动活动5-10分钟,每隔2-4日一次,连续3次为一疗程。患者平时加强功能锻练。(三)疗效评价以上法共治228例,结果痊愈120例,显效54例,有效39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为93.5%。刺血(一)取穴主穴:尺泽、曲池、曲泽。配穴:肩贞、、肩内陵、阿是穴。(二)治法主穴每次仅取一穴,配穴据症酌取,均为患侧。先在穴位及其周围仔细寻找有瘀血现象之静脉,然后用消毒三棱针刺破血管,出血10-20毫升,血止后拔罐5分钟。每10-20天治疗1次,3次为一疗程。(三)疗效评价共治30例,经1-3次治疗,痊愈28例,显效2例,总愈显率达100%。耳针扎针(一)取穴主穴:肩、锁骨、、肩关节。配穴:肝、脾、。肩关节穴位置:在肩穴与锁骨穴之间。(二)治法主穴取2-3穴,酌加配穴。探得敏感点或阳性反应物后,用5分普通毫针快速刺入,得气后,行捻转手法,中强度刺激,约持续半至1分钟。在运用手法的过程中,令病人适量活动患肩。疼痛较剧烈者,肩或肩关节穴用三棱针点刺出血数滴。毫针刺每日1次,刺血隔2~3日1次。(三)疗效评价以上法共治78例,结果临床痊愈37例,显效28例,有效6例,无效4例,其总有效率为94.4%。
割治(一)取穴主穴:阿是穴。(二)治法以左手食指、中指绷紧阿是穴,右手持锋钩针迅剌入皮下组织,病人有酸、麻、胀感时停止进针,然后上下提动针柄,钩割数下,出针。加拔火罐,10-15分钟。每周2次,4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1周。(三)疗效评价共以上法治60例,痊愈56例,显效4例,有效率为100%。
治疗建议/肩关节周围炎
布洛芬一、可选用的西药本病无特效药物,急性期可选用、、、、等消炎止痛镇静的药物。还可选用、B2、C、E、、等,以利于促进炎症消退和肩关节功能的恢复。酷酸氢化可的松局部封闭对明显局限压痛者有效,而对病变广泛、多处压痛者常难奏效。二、可选用的中成药1.:每次10-15ml,一日2-3次温饮。2.:每次1丸,一日2—3次,温开水送服。3.:肌肉注射,每次2ml,一日1-2次。4.:每次5粒,一日3次,饭后服用。5.:每次1丸,一日2次,温开水送服。6.:外用,先将患处皮肤洗净擦干,再将橡胶膏药贴于患处,用手掌将药膏按摩,使其牢固地粘在皮肤上。7.:外用,用生姜擦净患处,再将膏药加温化开,贴患处。8.:口服,每次10一15ml,一日2次。9.:外用,除去员外层塑料袋,将药袋揉搓两分钟贴敷患处,半小时左右即发热,每次1包,5包为一疗程。
预防保健/肩关节周围炎
预防1、应注重身体锻炼,增强体质,尤其应注意肩关节的活动锻炼。2、注意肩部保暖,尤其是季节交换,夜间睡觉等更应注意,应避免风寒潮湿直接影响肩部。3、应注意肩部不受损伤,如有损伤应及时治疗。总之,肩关节周围炎是中老年的常见病,它会给患者带来痛苦,影响生活、工作。但只要我们注重预防,积极治疗。是能在较短时间里达到治愈目的。 简单康复疗法1、急性期或早期最好对病肩采取一些固定和镇痛的措施,以解除病人疼痛,如用三角巾悬吊,并对病肩做热敷、理疗或封闭等治疗。&  2、慢性期主要表现为肩关节功能障碍。这时以功能锻炼和按摩为主,配合理疗进行治疗。肩周炎康复治疗的方法主要是医疗体操。&  (l)体操练习:双手握住体操棒,在体前,手臂伸直,然后反复用力向上举,尽量向头后部延伸;在体后,双手握棒,用力向上举。&  (2)手指爬墙练习:侧面或前面站立,抬起患炎侧的前臂,以食指和中指贴墙,然后沿墙向上慢慢作运动。&  (3)患侧手臂上举,反复摸后脑勺;病侧手于体后,上抬摸背部。如果患侧手臂活动不便,可用健侧手帮助患侧手上抬。
针灸治疗/肩关节周围炎
肩痛在《针灸甲乙经》、《备急千全要方》、《针灸资生经》及《针灸大成》等著作中,均有记载。现代明确提到肩关节周围炎的针灸治疗首见于1954年。六十年代报道颇多,但以传统的针刺法为主。近二十年来,几乎各种穴位刺激疗法被用于本病的治疗,诸如刺血、针刺、艾灸、拔罐、穴位激光照射、热针、穴位微波法、电针以及穴位注射等,为提高疗效,还往往将二或三种方法结合运用。目前,针灸及各种穴位刺激法的疗效大致类似,有效率在95%以上。&体针&&&&(一)取穴 &&&&主穴:肩髃透极泉,天宗透秉风、肩贞、条口透承山。 &&&&配穴:曲池、尺泽、肩陵、肩井、合谷、阳陵泉。 &&&&肩陵穴位置:阴陵泉下8~9分。 &&&&(二)治法 &&&&以主穴为主,酌加配穴。嘱病人垂曲肘。宜以28号针,长3~4寸,行深刺透刺,使局部有较强的酸麻胀感。条口透承山及肩陵穴、阳陵泉均宜针对侧穴,为提高疗效,可先针此类穴,待明显得气后,令患者活动肩部,内外旋转、前伸后屈等;然后再针局部穴。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5天。 &&&&(三)疗效评价 &&&&以上法共治448例,结果痊愈226例,显效100例,有效111例,无效11例,其总有效率为97.5%[1~5]。 电针加穴位注射&&&&(一)取穴 &&&&主穴:肩髃、天宗、曲池、肩井。 &&&&配穴:条口透承山、臂(骨需)、阿是穴。 &&&&(二)治法 &&&&以主穴为主。配穴,病程<30天者,加条口透承山;>30天者,选余穴。先取肩髃,快速刺入1寸,得气后,再向极泉方向刺入3~4寸,行针2~3分钟,余主穴用常规刺法,然后接通电针仪,用密波或疏密波,留针30分钟。电流强度以患者可耐受为度。如病程<30天,先取患侧条口透承山,针深2.5寸,得气后通电针仪之正极;手握负电极,电针法同上。>30天者,针其余配穴,方法同上。选2穴行穴位注射,药物用丁公藤注射液或5%当归注射液,每穴1毫升。电针每日或隔日1次,穴注每周2次。电针、穴注不同日进行。 &&&&(三)疗效评价 &&&&共治226例,结果痊愈或基本痊愈135例,显效45例,有效41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7.6%[6,7]。 穴位激光照射&&&&(一)取穴: &&&&主穴:肩内陵、曲池、阿是穴。 &&&&配穴:肩贞、肩髃、天宗、臂(骨需)。 &&&&肩内陵穴位置:垂肩,腋前纹端与肩髃连线中点。 &&&&(二)治法 &&&&主穴均取,配穴酌加1~2穴。用低功率氦氖激光仪照射,输出功率为7毫瓦,波长6328埃,光斑直径4毫米,治疗面积12.26平方毫米,照射距离50厘米左右。每穴照射5分钟,痛点可8~1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歇3~5日。 &&&&(三)疗效评价 &&&&以上法共治257例,结果,痊愈95例,显效50例,有效100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95.3%[8~10]。 拔罐&&&&(一)取穴 &&&&主穴:阿是穴。 &&&&阿是穴位置:肩部压痛点(下同)。 &&&&(二)治法 &&&&首先在患肩上进行按压,找到压痛点,在最明显的一处用三棱针或铍针迅速刺入,深1~2分左右,即出针。如此上、下、左、右,进行点刺,共5针,呈梅花状,范围以稍大于罐具口径为宜,点刺处则应血出如珠。如痛点较分散,每次刺络2~3个痛点。用闪火法或真空拔罐器拔罐10~15分钟,拔出1~3毫升血为度。去罐后,用消毒棉球按压针孔,并行被动活动5~10分钟,每隔2~4日一次,连续3次为一疗程。&患者平时加强功能锻练。 &&&&(三)疗效评价 &&&&&以上法共治228例,结果痊愈120例,显效54例,有效39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为93.5%[11~13]。 刺血&&&&(一)取穴 &&&&主穴:尺泽、曲池、曲泽。 &&&&配穴:肩贞、肩髎、肩内陵、阿是穴。 &&&&(二)治法 &&&&主穴每次仅取一穴,配穴据症酌取,均为患侧。先在穴位及其周围仔细寻找有瘀血现象之静脉,然后用消毒三棱针刺破血管,出血10~20毫升,血止后拔罐5分钟。每10~20天治疗1次,3次为一疗程。 &&&&(三)疗效评价 &&&&共治30例,经1~3次治疗,痊愈28例,显效2例,总愈显率达100%[14]。 耳针&&&&(一)取穴 &&&&主穴:肩、锁骨、神门、肩关节。 &&&&配穴:肝、脾、皮质下。 &&&&肩关节穴位置:在肩穴与锁骨穴之间。 &&&&(二)治法 &&&&&主穴取2~3穴,酌加配穴。探得敏感点或阳性反应物后,用5分普通毫针快速刺入,得气后,行捻转手法,中强度刺激,约持续半至1分钟。在运用手法的过程中,令病人适量活动患肩。疼痛较剧烈者,肩或肩关节穴用三棱针点刺出血数滴。毫针刺每日1次,刺血隔2~3日1次。 &&&&(三)疗效评价 &&&&&以上法共治78例,结果临床痊愈37例,显效28例,有效6例,无效4例,其总有效率为94.4%[15,16]。 割治&&&&&(一)取穴 &&&&&主穴:阿是穴。 &&&&&(二)治法 &&&&&以左手食指、中指绷紧阿是穴,右手持锋钩针迅剌入皮下组织,病人有酸、麻、胀感时停止进针,然后上下提动针柄,钩割数下,出针。加拔火罐,10~15分钟。每周2次,4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1周。 &&&&&&(三)疗效评价 &&&&&&共以上法治60例,痊愈56例,显效4例,有效率为100%[17]。&&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颈腰痛杂志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25次
参与编辑人数:19位
最近更新时间: 15:37:32
贡献光荣榜副主任医师
本站已经通过实名认证,所有内容由温满清大夫本人发表
当前位置:
& 大夫个人网站
& 文章详情
肩周炎与肌肉损伤的关系
肩周炎即肩关节周围炎,指肩关节的关节囊及关节周围软组织发生的一种范围较广泛的慢性无菌炎症,主要引起肩关节的疼痛和功能障碍。肩周炎治疗手法是中医的一大特色,流派众多,手法各异,但多以经络或穴位为主,笔者在临床实践中结合解剖学,重点对斜角肌、肩胛提肌、冈上肌、肩胛下肌用小针刀治疗,止痛效果好,故综合各家之说,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试说明之。& & 1、前、中斜角肌前斜角肌位于胸锁乳突肌的深面,起自颈椎3~6的横突后结节,向前外方走行,止于第一肋骨的前中三分之一的斜角肌结节。锁骨下静脉位于此肌的前方和锁骨后方。中斜角肌起自第2~6颈椎横突后结节,止于第一肋骨上面,位于前斜角肌及锁骨下动脉沟的后方。前、中斜角肌与第一肋骨形成斜角肌三角间隙,其间有臂丛神经和锁骨下动脉通过①。斜角肌是属于辅助呼吸肌,可以将第一肋骨抬高,协助呼吸。当前斜角肌发生病理性变化或先天发育异常时(如前斜角肌因颈椎病、炎症等周围病变刺激而引起肌痉挛、肌肥厚;神经血管自斜角肌肌腹穿出的解剖变异),即可直接或间接地导致血管神经压迫,常见为锁骨下动脉及颈8胸1组成的神经下干,出现血管症状、尺神经及正中神经症状,产生上臂内侧、前臂、肩颈部钝性或锐性疼痛,即前斜角肌综合征。但在肩周炎诊治,斜角肌很少发生疼痛,应用下述方法,可快速缓解肩部及上肢疼痛。治疗手法:以治疗前斜角肌为主,先拉开胸锁乳突肌,然后用示中指指尖沿胸锁乳突肌胸骨头后缘向脊椎方向弹拨10次,然后指尖向下,在锁骨头内侧横向弹拨6次。注意:做手法时注意避开动脉。& & 2、肩胛提肌肩胛提肌的上端附着于上四个颈椎的侧面,下端附着于相应肩胛骨顶角的内侧缘。可以提升肩胛骨,协助将头转向同侧。颈部急性扭伤、肩胛骨压迫或过度收缩均可造成肩胛提肌损伤,常见转头困难,肩胛上角至颈部疼痛。治疗手法:在肩胛上角的上方及乳突和风池穴连线的中点(即肌肉上下端)用拇指指尖较大的力弹拨。对颈性肩痛有可靠疗效。& & 3、冈上肌冈上肌位于肩胛冈上方的肩胛顶端的空隙内,起自冈上窝,经肩峰深面,越过肩关节之上,止于肱骨大结节上方。功能:具有杠杆的作用以便能抬起手臂。也使其能协助其他的旋肌来维持肩关节的稳定。症状:肩部外侧的深度疼痛。准备抬手臂时都会感到极端疼痛。抬臂过肩几乎不可能。损伤原因主要是过度运动,工作中需要长时间的抬臂或肘部悬空,摔跤等。治疗手法:用双手拇指相背肩胛冈上方弹拨。可快速减轻疼痛,增加肩关节活动度。注意力度要适度,以免加重肌腱损伤与疼痛。& & 4、肩胛下肌肩胛下肌位于肩胛骨下,与肋骨相邻,附着于肱骨头。可使手臂内旋,协助稳定肩关节及维持肱骨头在关节内的位置。手臂上举及旋转的运动最易造成损伤,引发后肩部深处的严重疼痛及手腕背侧疼痛。由于疼痛可减少肩关节的活动范围并限制手臂旋转,故肩胛下肌损伤就成为肩部“冻结”的主要原因之一。治疗手法⑴:患者挺胸端坐,患侧手背放在臀上,医者坐在患者背后,四指并拢,沿肩胛下角插入肩胛骨内弹拨。手法⑵:患肩内收,手放在对侧肩上,医者面对患者,四指并拢沿肋骨从腋下开始向肩胛骨插入弹拨,并顺势下移。每个点可做6-10次。可快速减轻疼痛,增加活动度。手法时注意逐步增加力度,以减少疼痛。& & 5、结论:肩周炎的治疗西医以封闭疗法及自我锻炼为主,中医以按摩针灸为主,理疗服用止痛剂为辅。按摩治疗以经络穴位为主。笔者在治疗中综合各家之长,采用小针刀治疗,止痛效果较好
网上免费问医生
看更多新文章>>
1.扫码下载好大夫App
2.在知识中添加您关注的疾病
3.添加成功后,最新的医生文章,每天推送给您。
发表于: 21:18
温满清大夫的信息
网上咨询温满清大夫
在此简单描述病情,向温满清大夫提问
温满清的咨询范围:
头颈肩腰腿疼痛,各种慢性软组织疼痛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温满清主治疾病知识介绍
全国疼痛诊疗中心好评科室
全国疼痛诊疗中心分类问答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肩周炎肌肉粘连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