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k=?该码的码字精灵有多少

【法海失眠了】于是N久没有码字的我,码了一开头_做人不如做法海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可签7级以上的吧50个
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162贴子:
【法海失眠了】于是N久没有码字的我,码了一开头
失眠了,所以码了一开头出来。(整理东西的时候,发现之前码的东西都给快捷化了,于是丧失了它们。)
耳机里梁一贞的声音不断地回旋着。又是一个不眠的夜晚,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傻傻地笑了一下,揉揉头。自己不过是在庸人自扰罢了。她只是这样安慰着自己。忘记从何开始,她学会了想太多。在深夜里,关上房门,躲在角落,就那样蜷缩着。&&&
不想睡,睡不着。她只是想说话,说很多话,但是却不知从何说起。&&&
从小学说起?从初中说起?还是从高中说起?&&&
她想回到小学,那个没有烦恼,没有悲伤,带着不被污浊的童真,装傻地过活下去。可是,这些并不会实现。&&&
这个世界上不会有所谓的希望,更没有愿望。不会有对着流星许愿便成真的美好,这些连三岁小孩子都不愿意去相信。每晚闭上眼睛,却没有丝毫的睡意。并不会去奢望一片天空,,电视剧那些美好的友情,在她的心里早已被隔绝。她明白,很多时候,所谓的义气连一丝的意气都换不回来。&&&
那么爱情?爱情,不过是两个寂寞的人相互温暖罢了。&&&
她想:“那么我们,还能继续温暖下去么?”&&&
她想,她想。&&&
《说爱我》在耳朵里缠绵着,却找不到一丝的难过。&&&
她想哭,却只是维持着泪水打转。她不能哭,因为那个女人唱着“人最孤单的时候,绝不会掉眼泪。”&&&&
曲至,王梓涵缓缓地说:“顾洛,你又哭了。”&&&&&&&&
——别让我以为,快乐最后会粉碎。&&&&
——人最孤单的时候,绝不会掉眼泪。 她轻声唱,他轻声和。
3D双端东方魔幻网游「大青云」勾魂公测,穿越逆转,封神故事,全新演绎!
回复2楼:
会长夫人还没就寝啊!
回复:3楼我是熬夜党不解释
回复4楼:
早点睡觉去
贴吧热议榜
使用签名档&&
保存至快速回贴(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2014386',
container: s,
size: '234,60',
display: 'inlay-fix'
&&|&&0次下载&&|&&总78页&&|
您的计算机尚未安装Flash,点击安装&
阅读已结束,如需下载到电脑,请使用积分()
下载:30积分
0人评价22页
1人评价26页
0人评价368页
0人评价219页
0人评价68页
所需积分:(友情提示:大部分文档均可免费预览!下载之前请务必先预览阅读,以免误下载造成积分浪费!)
(多个标签用逗号分隔)
文不对题,内容与标题介绍不符
广告内容或内容过于简单
文档乱码或无法正常显示
若此文档涉嫌侵害了您的权利,请参照说明。
评价文档:
下载:30积分基于求解校验序列的(n,k,m)卷积码盲识别--《宇航学报》2013年04期
基于求解校验序列的(n,k,m)卷积码盲识别
【摘要】:针对卫星通信和深空探测等采用的(n,k,m)卷积码盲识别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识别方法。首先,根据卷积码本身的线性约束关系改进分析矩阵模型的构造方法,有效地减小了识别所需数据量。在通过矩阵化简识别出码长、码字起始位置和校验序列基础上,提出了由校验序列推导出生成多项式矩阵的方法,进而完成卷积码的识别。仿真实例表明,该识别方法不需要任何先验条件,能够有效识别所有(n,k,m)卷积码。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TN911.2【正文快照】:
0引言信道编码是数字通信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它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通信的可靠性,保障通信质量,主要包括线性分组码、卷积码、LDPC码和Turbo码等[1-2]。卷积码因纠错能力强、编译简单,广泛应用于卫星通信、深空探测和航天控制系统中[3-10]。卷积码的盲识别已成为空间信息对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刘健;王晓君;周希元;;[J];电子与信息学报;2010年04期
邹艳;陆佩忠;;[J];计算机学报;2006年05期
薛国庆;李易;柳卫平;;[J];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2009年02期
薛国庆;常逢佳;柳卫平;韩慧奇;;[J];无线通信技术;2009年03期
张乃通;李晖;张钦宇;;[J];宇航学报;2007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刘健;林宇生;周希元;;[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11年01期
韩孟飞;王永庆;吴嗣亮;崔嵬;;[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9年02期
周亚建;刘健;;[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李相迎;姚秀娟;孟新;;[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徐茂格;;[J];电讯技术;2009年06期
柴霖;许秀玲;;[J];电讯技术;2010年08期
张津舟;梁显锋;谢闽;谢春坚;王竹刚;熊蔚明;;[J];电讯技术;2012年05期
孔德庆;施浒立;;[J];电波科学学报;2009年04期
戚林;郝士琦;王勇;;[J];电光与控制;2011年12期
刘健;谢锘;周希元;;[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9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靖;;[A];中国宇航学会深空探测技术专业委员会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王晓海;;[A];中国宇航学会深空探测技术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学术年会暨863计划“深空探测与空间实验技术”重大项目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柴霖;唐军;雷厉;;[A];中国宇航学会深空探测技术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张儒源;詹亚锋;陆建华;;[A];中国宇航学会深空探测技术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下篇)[C];2011年
王岩;李洪祚;唐雁峰;任鑫;;[A];中国宇航学会深空探测技术专业委员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中册)[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健;[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曹海林;[D];重庆大学;2010年
高有涛;[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白玉铸;[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晏辉;[D];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孙海欣;[D];吉林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宗辉;[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李志鹏;[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任祥维;[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张颂;[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黄博;[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周玉佳;[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朱万里;[D];清华大学;2010年
刘向楠;[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袁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李莹;[D];沈阳航空航天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姜昌,黄宇民,胡勇;[J];飞行器测控学报;1999年04期
李平,张纪生;[J];飞行器测控学报;2003年04期
翟政安,罗伦,时信华;[J];飞行器测控学报;2005年03期
林墨;[J];飞行器测控学报;2005年03期
王一然,刘晓川,罗开元;[J];国际太空;2003年02期
朱毅麟;[J];国际太空;2003年04期
陆佩忠,沈利,邹艳,罗向阳;[J];中国科学E辑:信息科学;2005年02期
邹艳;陆佩忠;朱雪岭;;[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07年04期
邹艳;陆佩忠;;[J];计算机学报;2006年05期
薛国庆;李易;柳卫平;;[J];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2009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徐名祝;;[J];电讯技术;1974年02期
吴金亮;[J];电子对抗技术;1994年01期
庞毅;[J];黑龙江通信技术;1994年01期
,何文才;[J];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学报;1995年00期
星云;[J];中国计算机用户;1995年S2期
陈泉林;[J];电信快报;1996年08期
汪春霆;[J];微波与卫星通信;1996年01期
李景春;[J];无线电通信技术;1997年02期
张邦宁;[J];电信科学;1998年03期
李承恕;;[J];中兴新通讯;1998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梁涛;邱永红;;[A];卫星通信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唐玉麟;;[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上册)[C];1999年
李晓东;姜克志;张洪义;;[A];低碳经济与科学发展——吉林省第六届科学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李广侠;;[A];卫星移动通信研讨会资料汇编[C];2004年
宋保军;钟永利;李建军;;[A];第五届卫星通信新业务新技术学术年会暨卫星通信系统网间互联互通与接口标准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徐晓燕;栾西;任术波;吴建军;项海格;;[A];2010年通信理论与信号处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黄玉芬;兰洪光;依那;吴建军;;[A];第七届卫星通信新技术、新业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吴建军;程宇新;梁庆林;项海格;;[A];第六届卫星通信新业务新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孟庆鼐;;[A];中国电子学会第七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王健;;[A];海南省通信学会论文集(二○○一年)[C];200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闵士权;[N];人民日报;2006年
李玲芝;[N];人民邮电;2001年
杨千里;[N];中国电子报;2007年
;[N];网络世界;2001年
士元;[N];大众科技报;2001年
杨亮;[N];中国成人教育信息报;2000年
张邦宁;[N];通信产业报;2003年
庞之浩;[N];大众科技报;2002年
张超;[N];通信产业报;2001年
质宣;[N];中国航天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何世彪;[D];重庆大学;2003年
段晓明;[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1998年
任伟利;[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1999年
张琛;[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陈腾博;[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
翟立君;[D];清华大学;2010年
王凯东;[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何龙科;[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2005年
卓永宁;[D];电子科技大学;2006年
吴丹;[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梁继业;[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2004年
赵楠;[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公韶华;[D];山东大学;2005年
滕蕾;[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冯洁;[D];东南大学;2006年
冯克柱;[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尚金伟;[D];天津大学;2003年
沈明;[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2005年
张毅颖;[D];大连海事大学;2004年
王宇飞;[D];吉林大学;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循环码&& &
&&& 循环码是线性分组码的一个重要子集,是目前研究得最成熟的一类码。它有许多特殊的代数性质,这些
性质有助于按所要求的纠错能力系统地构造这类码,且易于实现;同时循环码的性能也较好,具有较强的检错
和纠错能力。
一、&循环码的特点
循环码最大的特点就是码字的循环特性,所谓循环特性是指:循环码中任一许用码组经过循环移位后,所
得到的码组仍然是许用码组。若(&
… &)为一循环码组,则(&…&)、(
)、……还是许用码组。也就是说,不论是左移还是右移,也不论移多少位,仍然是许用的循
环码组。表8-7给出了一种(7,3)循环码的全部码字。由此表可以直观地看出这种码的循环特性。例如,表中
的第2码字向右移一位,即得到第5码字;第6码字组向右移一位,即得到第3码字。
为了利用代数理论研究循环码,可以将码组用代数多项是来表示,这个多项式被称为码多项式,对于许用循
… &),可以将它的码多项式表示为:
&&(8-20)
对于二进制码组,多项式的每个系数不是0就是1,x仅是码元位置的标志。因此,这里并不关心x的取值。而
表8-7中的任一码组可以表示为:
对于二进制码组,多项式的每个系数不是0就是1,x仅是码元位置的标志。因此,这里并不关心x的取值。
&&& 而表8-7中的任一码组可以表示为:(8-21)
&&&&&&&&&&&&&&&&&&&&
表8-7一种(7,3)循环码的全部码字
a3 a2 a1 a0
a3 a2 a1 a0
0&&0&&0&&0
1&&0&&1&&1
0&&1&&1&&1
1&&1&&0&&0
1&&1&&1&&0
0&&1&&0&&1
1&&0&&0&&1
0&&0&&1&&0
& 例如,表中的第7码字可以表示为:
(8-22)&&&&&&&&&&&&&&&&&&&&&&
&在整数运算中,有模n运算。例如,在模2运算中,有1+1=2≡0(模2),1+2=3≡1(模2),2×3=6≡0
(模2)等。因此,若一个整数m可以表示为:
&&&&&&&&&&&&&&&&&&
&&&&&&&&&&&&&&&&&&&&&&&&&
则在模n运算下,有m≡p(模n),也就是说,在模n运算下,一整数m等于其被n除所得的余数。
&&&&在码多项式运算中也有类似的按模运算法则。若一任意多项式F(x)被一个n次多项式N(x)除,得到商式Q(x)
和一个次数小于n的余式R(x),也就是:
&&&&&&&&&&&&&&&&&&&&&&&
&&&&&&&&&&&&&&&
&&& 则可以写为:F(x)≡R(x)(模N(x))。
&&&&这时,码多项式系数仍按模2运算,即只取值0和1,假设:计算x4+x2+1除以x3+1的值可得:&&&&&&&&&&&&
&&&&&&&&&&&&&&&&&&&
其对应的码组为0101110,它正是表8-7中第3码字。
&&&&通过上述分析和演算可以得到了一个重要的结论:一个长度为n的循环码,它必为按模()运算的一
二、&循环码的生成多项式和生成矩阵
(全0码字除外)称为生成多项式,用g(x)表示。可以证明生成多项式g(x)具有以下特性:
&&&&(1)g(x)是一个常数项为1的r=n-k次多项式;
&&&&(2)g(x)是的一个因式;
&&&&(3)该循环码中其它码多项式都是g(x)的倍式。
为了保证构成的生成矩阵G的各行线性不相关,通常用g(x)来构造生成矩阵,这时,生成矩阵G可以表示为:
&&&&&&&&&&&&&&&&&&&&&&
&&&&&&&&&&&&&&&&&&&&&&&&&&&(8-28)
&其中,因此,一旦生成多项式g(x)确定以后,该循环码的生成矩阵就可以
确定,进而该循环码的所有码字就可以确定。显然,式(8-28)不符合形式,所以此生成矩阵不是典
型形式,不过,可以通过简单的代数变换将它变成典型矩阵。
&&&&现在以表8-7的(7,3)循环码为例,来构造它的生成矩阵和生成多项式,这个循环码主要参数为,n=7,
k=3,r=4。从表中可以看到,其生成多项式可以用第1码字构造:
&&&&&&&&&&&&&&&&&&&&&(8-29)
&&&&&&&&&&&&&&&&&&&&&&(8-30)
&&&&&&&&&&&&&&&&&&&&&&&&
&&&&&&&&&&&&&&&&&&
在上面的例子中,是利用表8-7给出的(7,3)循环码的所有码字,构造了它的生成多项式和生成矩阵。但
在实际循环码设计过程中,通常只给出码长和信息位数,这就需要,这时可以利用设计生成多项式和生成矩阵g(x)所具有基本特性进行设计。
首先,生成多项式g(x)是的一个因式,其次g(x)是一个r次因式。因此,就可以先对进行因式分
解,找到它的r次因式。下面仍以(7,3)循环码为例进行分析。
&&&&第一步:对进行因式分解得:
&&&&&&&&&&&&
&&&&&&&&&&&
&第二步:构造生成多项式g(x)
&&&&为了求(7,3)循环码的生成多项式g(x),要从式(8-31)中找到r=n-k次的因子。不难看出,这样的因子
有两个,即:
&&&&&&&&&&&&&&&&&&&
&&&&&&&&&&&&&&&&&&&&&&&(8-32)
&&&&&&&&&&&&&&&&&&&
&&&&&&&&&&&&&&&&&&&&&&&(8-33)
以上两式都可作为生成多项式用。不过,选用的生成多项式不同,产生出的循环码码组就不同。用式(8-32
作为生成多项式产生的循环码即为表8-7所列。
&&&&当然,在利用式(8-30)得到生成矩阵G以后,可以通过线性变化,使之成为典型矩阵,这时就可以采用类似监督矩阵H。
&&&&由于(n,k)循环码中g(x)是的因式,因此可令:
&&&&&&&&&&&&&&&
&&&&&&&&&&&&&&&&
&&&&&&&&&&&&&&&&&&&&&
&&&&& 这里h(x)称为监督多项式。与式(8-28)所表示的G(x)相对应,监督矩阵表
其中是逆多项式。
&&&&&&&&&&&&&&&&&(8-36)
对于表8-7中的(7,3)循环码,,则:
&&& 8.4.3&循环码的编、译码方法
&&& 1.编码过程
&&&&在编码时,首先需要根据给定循环码的参数确定生成多项式g(x),也就是从的因子中选一个(n-k)次
多项式作为g(x);然后,利用循环码的编码特点,即所有循环码多项式A(x)都可以被g(x)整除,来定义生成多项
&&&&根据上述原理可以得到一个较简单的系统:设要产生(n,k)循环码,m(x)表示信息多项式,循环码编码方法
则其次数必小于k,而?m(x)的次数必小于n,用?m(x)除以g(x),可得余数r(x),r(x)的次数必小于
(n-k),将r(x)加到信息位后作监督位,就得到了系统循环码。下面就将以上各步处理加以解释。
&&&&(1)用乘m(x)。这一运算实际上是把信息码后附加上(n-k)个“0”。例如,信息码为110,它相当
于m(x)=+x。当n-k=7-3=4时,?m(x)=+,它相当于1100000。而希望的到得系统循环码多项
式应当是A(x)
&&&&(2)求r(x)。由于循环码多项式A(x)都可以被g(x)整除,也就是:
&&&&&&&&&&&&&&&&&&&&&(8-37)
因此,用?m(x)除以g(x),就得到商Q(x)和余式r(x),即
&&&&&&&&&&&&&&
这样就得到了r(x)。
&&&&(3)编码输出系统循环码多项式A(x)为:
&&&&&&&&&&&&&&&&&&&&&&&&&&&&&(8-39)
&&& 例如,对于(7,3)循环码,若选用,信息码110时,则:
&& 上式相当于&&&&&&&&&&&&&
这时的编码输出为:1100101。
&&&&上述三步编码过程,在硬件实现时,可以利用除法电路来实现,这里的除法电路采用一些移位寄存器和模2
加法器来构成。下面将以(7,3)循环码为例,来说明其具体实现过程。设该(7,3)循环码的生成多项式为:,则构成的系统循环码编码器如图8-6所示,图中有4个移位寄存器,一个双刀双掷开关。
当信息位输入时,开关位置接“2”,输入的信息码一方面送到除法器进行运算,一方面直接输出;当信息位全部
输出后,开关位置接“1”,这时输出端接到移位寄存器的输出,这时除法的余项,也就是监督位依次输出。当信
息码为110时,编码器的工作过程如表8-8:
&&&&&&&&&&&&&&&&&&&&&&&&&&&&&&&&
&&&&&&&&&&&&&&&&&&&&&&&&&&&&&&&&&&&&&&&&&&
图8-6&(7,3)循环码编码器
&&&&&&&&&&&&&&&&
&&&& 顺便指出,由于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和大规模可编程逻辑器件(CPLD和FPGA)的广泛应用,目前已多采
&&&&用这些先进器件和相应的软件来实现上述编码。
&&&&&&&&&&&
表8-8 编码器工作过程
移位寄存器 (abcd)
0&&&0&&&0&&&0
1&&&1&&&1&&&0
1&&&0&&&0&&&1
1&&&0&&&1&&&0
0&&&1&&&0&&&1
0&&&0&&&1&&&0
0&&&0&&&0&&&1
0&&&0&&&0&&&0
2.译码过程
&&&&对于接收端译码的要求通常有两个:检错与纠错。达到检错目的的译码十分简单,可以由式(8-37),通过
判断接收到的码组多项式B(x)是否能被生成多项式g(x)整除作为依据。当传输中未发生错误时,也就是接收的码
组与发送的码组相同,即A(x)=B(x),则接收的码组B(x)必能被g(x)整除;若传输中发生了错误,则A(x)≠B(x)
,B(x)不能被g(x)整除。因此,可以根据余项是否为零来判断码组中有无错码。
&&&&需要指出的是,有错码的接收码组也有可能被g(x)整除,这时的错码就不能检出了。这种错误被称为不可检
错误,不可检错误中的错码数必将超过这种编码的检错能力。
&&&&在接收端为纠错而采用的译码方法自然比检错要复杂许多,因此,对纠错码的研究大都集中在译码算法上。
我们知道,校正子与错误图样之间存在某种对应关系。如同其它线性分组码,循环编码和译码可以分三步进行:
&&&&(1)由接收到的码多项式B(x)计算校正子(伴随式)多项式S(x);
&&&&(2)由校正子S(x)确定错误图样E(x);
&&&&(3)将错误图样E(x)与B(x)相加,纠正错误。
&&&&上述第(1)步运算和检错译码类似,也就是求解B(x)整除g(x)的余式,第(3)步也很简单。因此,纠错码
译码器的复杂性主要取决于译码过程的第(2)步。
&&&&基于错误图样识别的译码器称为梅吉特译码器,它的原理图如图8-7所示。错误图样识别器是一个具有(n-k)
个输入端的逻辑电路,原则上可以采用查表的方法,根据校正子找到错误图样,利用循环码的上述特性可以简化识
别电路。梅吉特译码器特别适合于纠正2个以下的随机独立错误。
&&&&图8-7中k级缓存器用于存储系统循环码的信息码元,模2加电路用于纠正错误。当校正子为0时,模2加来自错
误图样识别电路的输入端为0,输出缓存器的内容;当校正子不为0时,模2加来自错误图样识别电路的输入端在第
i位输出为1,它可以使缓存器输出取补,即纠正错误。
&&&&循环码的译码方法除了梅吉特译码器以外,还有补错编译码、大数逻辑编译码等方法。捕错译码是梅吉特译码的一种
变形,也可以用较简单的组合逻辑电路实现,它特别适合于纠正突发错误、单个随机错误和两个错误的码字。大数
逻辑译码也称为门限译码,这种译码方法也很简单,但它只能用于有一定结构的为数不多的大数逻辑可译码,虽然
在一般情形下,大数逻辑可译码的纠错能力和编码效率比有相同参数的其它循环码(如BCH码)稍差,但它的译码
算法和硬件比较简单,因此在实际中有较广泛的应用。
&&&&&&&&&&&&&&&&&&&&&&&&&&
&&&&&&&&&&&&
&&&&&&&&&&&&&&&&&&&&&&&&&&&&&&&&
图8-7&梅吉特译码器原理403 Forbidden
403 Forbidden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神码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