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伦敦雾霾事件天气结果是怎么处理的

当前位置: &
史上最大雾霾警示
来源:中国指数网&&日期:
11月30日,巴黎气候变化大会进入第二天,全球140余国领导人聚首大会开幕式。这是全球近200个国家挽救地球气候的重要时刻。
同一天,万余公里外的中国北京,也迎来一个与气候变化相关的重要时刻——历史上最大一场雾霾来临(编者注:气候变化与雾霾均起源于空气中污染物的过量排放)。 当日17时许,北京局地PM2.5浓度数值接近1000微克/立方米,空气颗粒物浓度逼近1952年伦敦烟雾事件时的水平。
《新京报》报道称,11月30日18时,京西南区域点PM2.5小时浓度达到945微克/立方米,17时该站小时浓度更是达到976微克/立方米。另外,京南区域点18时也达到了897微克/立方米。
这场极端大雾霾,在11月30日前已持续了三天,之后又持续了一天。五天之中的多数时间,北京多个PM2.5监测站点的仪表“爆表”——(AQI)达到并超过500。
值得一提的是,北京这场雾霾不是2015年中国境内最严重的,发生于11月上中旬的东北大雾霾才是。
11月上中旬,东北三省多城市出现弥漫半月之久的严重雾霾。据新华社报道,沈阳市PM2.5均值当时一度达到1155微克/立方米,局地一度突破1400微克/立方米。
这两场极端大雾霾引发了公众的空前关注。如今,最重雾霾已走,但却留下诸多悬念。
首先,中国重拳治理PM2.5已达三年,京津冀尤其是北京的PM2.5年均值已有较显著下降,为何还会出现比之前更严重的雾霾天气?
其次,雾霾中颗粒物浓度已逼近1952年伦敦烟雾事件,该事件当年曾导致伦敦约1.2万人死亡。那么,此前北京大雾霾的健康影响如何?为何说不会有当年伦敦严重?
再次,据长期天气情况,近年利于雾霾产生的静稳天气状况呈增加趋势,这意味着极端雾霾天气在未来仍有产生的可能性。难道未来还像北京和东北城市一样,不发红色预警,不采取更多应对措施?
痛定思痛,该反思的有许多。
大霾因何而生
12月2日凌晨,冷空气终于抵达北京洗净雾霾。此时环保部也发布通报,解释此次京津冀重霾成因,认为燃煤是罪魁祸首。进入冬季,华北地区城乡接合部、农村散烧煤情况普遍,供热锅炉排放量也增大。但在北京等大城市,机动车对PM2.5的贡献更明显。
环保部特别指出,北京此次雾霾祸首不同以往。由于北京的重污染企业多已迁出,所以本地的燃煤、工业污染源较少,以往的多次雾霾事件中,外地污染传输是重要原因之一,“此次重污染过程主要以本地排放贡献为主,其中机动车贡献占比大。”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下称中国环科院)研究表明,低温下机动车冷启动和道路严重拥堵,造成排放量大幅增加。
北京环境保护监测中心的PM2.5源解析认为,平时机动车为PM2.5贡献约30%,在重污染天会达到40%。在此次雾霾中,中国环科院研究发现,PM2.5浓度升高和氮氧化物关系最密切,而在北京,氮氧化物最主要来源是机动车。
“当然大家也会问,天天都是大排放量,为什么有的天好,有的天不好?”中国环科院副院长、大气物理学家柴发合说:“因为这次我们真正遇到了非常不利的气象条件。”
与2013年1月和2014年2月的两次重污染天气相比,此次遭遇到的气象条件更加恶劣。柴发合介绍,进入11月以来,华北地区遭遇多次强降雪天气,冰雪消融导致地面湿度接近饱和,温度降低,而中层大气同期存在显著回暖情况,使得华北地区大范围处于高湿度、低风速、强逆温的极端不利气象条件下。
“以北京为例,中间有过污染物浓度下降的过程,但马上被强南风推了回来,同时大气上层有个非常强的逆温层。到了11月30日,逆温层的厚度约300米,污染扩散空间被大大压缩,这对大气污染物扩散十分不利。”柴发合说。
此次雾霾演变有这样一个特点:有两次明显快速跃升阶段,均由2级良好迅速跃升为6级严重污染。在最为严重的11月30日,PM2.5浓度从早晨6时的57微克/立方米蹿升至傍晚6时的526微克/立方米,12小时内,增长近10倍。当日下午,南部地区出现极值浓度,接近1000微克/立方米。
成因是什么?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王自发说,目前争议还很大,污染物浓度积累高、二次反应过快、地区传输等都有可能,“现在还缺乏非常客观的分析手段来厘清。”
除了天灾,亦有人祸。“有效措施、无力效果。”环保部华北督查中心主任刘长根这样总结部分地区的应急工作。他认为,虽然此次应急措施启动及时,但落实到乡镇、街道时就大打折扣,管理粗放和缺位导致空气应急预案效果不好。
督察组在北京南部的城乡接合部检查时,发现大量企业仍在露天施工。被问及为何还未停工,有的企业回答尚未接到通知。除了北京,天津、河北、河南等地均存在违法施工、超标排放、机动车限行措施打折等问题。刘长根认为,还是责任追究不够,这次没落实应急措施者,应该接受问责。
健康影响尚待评估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清洁空气中心副主任朱怡芳告诉记者,当PM2.5浓度超过1000微克/立方米时,就空气颗粒物浓度而言,已基本相当于“著名的”1952年伦敦烟雾事件的污染浓度。
日到9日,由于冬季燃煤、工业排放量大,加上持续几天的逆温,二氧化硫、烟尘等颗粒物聚集在伦敦上空,整座城市笼罩在黑暗的迷雾中,导致约1.2万人丧生,患病者难以计数。
“那时没有PM2.5浓度的数据,有的是Smoke(烟尘)的,在那五天当中,烟尘的峰值为1毫克至2毫克/立方米(1000微克至2000微克/立方米)。考虑到PM2.5的监测数值要比烟尘(因为烟尘除了PM2.5这种细颗粒物,也包括大颗粒物)低一些,(PM2.5浓度1000微克/立方米与伦敦烟雾事件中空气颗粒物浓度水平)应该是相当的。”她向记者分析。
Smoke(烟尘)是过去科学不够发达时,用来表示空气污染程度的一个指标,简单讲就是燃烧形成的烟,如煤燃烧时产生的固体颗粒、水、焦油状物质和不完全燃烧的灰分所形成的混合物等。
但必须注意到,“北京和伦敦的污染物成分确实存在很大的不同,由此引起的健康效应也会随之不同。”朱怡芳说,伦敦那时是1952年,这60多年以来医疗发展迅速,一些当年要命的病,现在已经可以治好了。所以,两者无法直接对比。“但是,东北污染期间,确实看到一些新闻报道讲医院患者爆满。”
虽然北京和东北严重雾霾时的颗粒物极值浓度,与伦敦烟雾事件水平相当,但两者的健康效应无法简单作比。
“颗粒物浓度水平也许很接近,但是性质不同。”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潘小川向记者解释称,现在京津冀地区主要污染物是PM2.5,而当年在伦敦则是粗颗粒物、二氧化硫。”
记者发现,两者的二氧化硫浓度相差很大。,伦敦烟雾事件的五天中,其二氧化硫浓度达500微克/立方米-900微克/立方米。
但据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官网,在日,北京各监测点的二氧化硫小时浓度多在50微克/立方米以下,峰值浓度也很少超过100微克/立方米。
潘小川告诉记者,理论上讲,PM2.5可进入血液,危害更大。但他研究发现,北京2013年初那场严重雾霾带来的健康危害,较之伦敦当年却轻得多。
他认为原因可能有两个:一是现在医疗条件、防护措施进步很多;二是细颗粒物对健康的危害,慢性效应更明显,现在不能看到明显的恶果。也可以说,伦敦烟雾的危害是立竿见影的,但如今细颗粒物的危害仍需时间观察。
PM2.5粒径小,可以进入肺泡、血液,影响呼吸、心血管系统。流行病学研究表明,PM2.5暴露与人群呼吸道症状增加、肺功能降低、哮喘加重、慢性支气管炎出现以及心律失常患者的过早死等有关。
环保部环境规划院张衍燊等人的一项研究表明,在2013年1月的严重雾霾事件中,在1月10日至31日期间,京津冀地区12个城市的人群因PM2.5短期暴露,导致超额死亡2725人,其中呼吸系统疾病超额死亡846人,循环系统疾病超额死亡1878人。
这12个城市为北京、天津、石家庄、保定、承德、邯郸、廊坊、衡水、秦皇岛、唐山、邢台和张家口,其PM2.5的24小时平均浓度最大值分别为705、411、675、506、255、598、698、667、231、178、718和405(注:单位均为微克/立方米)。
尽管如此,张衍燊等学者依然认为,“本次评估的结论相对保守。”原因之一如潘小川所言,该研究主要评估了PM2.5对人群健康的急性效应,但相关文献显示,PM2.5对人群健康的影响存在滞后效应和累积效应。
此外,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与环保部环境规划院合作,以过早死亡风险为指标评估认为,2013年1月的严重雾霾天气增加了人群健康风险。
该研究选取了四个区域代表城市北京、上海、广州和西安,收集其PM2.5的污染水平和浓度特征,还有以2010年为标准年的人口学资料和死亡率。模型计算结果表明,参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75微克/立方米),2013年1月,北京、上海、广州和西安PM2.5超标率分别为86.4%、58.1%、54.8%和93.5%。
因雾霾而过早死亡人数,北京是725人,上海是296人,广州是310人,西安是85人。
该研究的遗憾之处在于,由于文献不足,很难研究除死亡外,PM2.5造成的其他健康影响。作者说,作为健康效应“金字塔”的顶端,仅仅估算过早死亡数,不足以解释雾霾天气对人群健康影响的全貌,仍需开展雾霾对患病、症状等暴露-反应关系的研究。
在此次北京以及不久前的东北严重雾霾中,都有相关报道提及医院呼吸科室求诊人数显著增加。但这两次雾霾中致病、致早死人数究竟有多少,有待研究。
雾霾应急不当
在静稳天气条件近年间有增无减的现实下,严重雾霾甚至极端雾霾还会多次来临,应急是当务之急。但此番北京和东北的雾霾应急状况,均不理想。
《北京市空气重污染应急预案》(下称《预案》)修改过三次。按照2015年3月发布的最新版本,(AQI)在200以上即为重污染。根据预测空气重污染持续时间为1天、2天、3天和3天以上,分别应启动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预警。
按照《预案》,预测空气重污染持续3天以上,应启动红色预警。但此次北京市只在11月29日启动了今年的首个橙色预警。
红色预警应急措施包括中小学、幼儿园停课,企事业单位实行弹性工作制,全市范围内机动车单双号限行等。公务用车在单双号限行的基础上、还要再停驶车辆总数的30%。这些措施显然有利于减少公众健康损害,实时削减空气污染物以使空气不再恶化。
由于红色预警没有启动,此次北京市在极端雾霾天出现的状况是:大多数中小学、幼儿园仍然正常上课,仅是停止了课外活动,企事业单位职工正常上班。这不仅让更多人吸霾,也让更多车辆上街(限行措施仍如平日,11月30日当天限行尾号4和9)。
讽刺的是,环保部最终发布此次雾霾原因时称,北京大雾霾的首要原因是机动车排放。
北京市环保局应急处处长王斌于11月29日向社会解释了未发布红色预警的原因——因预报不准。大致意思是,预报显示11月27日开始的雾霾在第三天(11月29日)午后会好转,但预测不准,11月29日午后空气短暂好转后掉头恶化,并又持续两日,因此未触发“预测空气重污染持续三日以上”的红色预警按纽。
这是本次雾霾事件中,北京市环保局惟一一次官方表态。王斌具体解释称,11月27日,北京市环保监测中心预计11月29日扩散条件会出现好转,达不到重污染程度,故启动黄色预警;11月28日再次研判,确认11月29日午后到晚间空气质量好转,但全天整体空气质量为中度到重度污染,之后两天将持续重污染。因此市空气重污染应急指挥部把预警升级到了橙色。由于12月2日北京空气质量将彻底好转,因此已经不具备升级至红色预警的条件。
但学者和公众的质疑也有道理——空气污染在五日间一再爆表,连如此极端的大雾霾都不具备启动红色预警的条件,那这个红色预警设置得是否有问题?这样的红色预警是否有意义?
有学者重提之前的建议,是否应该引入浓度和持续日期双指标?毕竟,《预案》修改过三次,曾一度采用浓度指标。如果雾霾持续时间短,但浓度极高,是不是也可以启动红色预警?
能否启动红色预警仅是应急的一部分,启动红色预警也不等于应急得当。在之前的东北大雾霾中,沈阳市启动了红色预警,但同样应急不当。
新华网记者发现,在11月8日15时42分,沈阳市环保局官方微博发布通知,“11月8日15时30分,沈阳市发布重度污染天气一级红色预警。”
然而,在沈阳市政府、沈阳市环保局、沈阳市教育局等官方网站上,新华网记者并没有看到关于此次雾霾的预警信息。
面对记者的询问,街头环卫工不知有红色预警仍正常上班,连口罩都不戴。就连沈阳市环保投诉热线12369的接线人员,也不知道有红色预警。
新华网报道称,根据应急预案,当启动一级应急响应后,沈阳市应采取的强制性污染减排措施包括“根据空气污染程度采取机动车限号行驶措施”,但实际的情况却是当地并未对机动车进行限行。
大数据平台
扫描二维码或查找公众账号(中国指数网)进行关注
手机扫一扫二维码即可在手机浏览器打开指数网!&>&&>&《伦敦是如何治理雾霾的》阅读答案
《伦敦是如何治理雾霾的》阅读答案 投稿:胡僪僫
伦敦是如何治理雾霾的 雾霾污染曾经困扰伦敦,还发生过著名的 伦敦大雾 事件。根据《生命时报》驻伦敦记者的报道,我们也许可以看到治理雾霾污染的一条出路。 雾都 、 阴霾 、 昏暗 等词在19世纪的英国名著中常常出现。大文豪查尔斯 狄更斯的小说《荒凉山…
XX市委党校作为培训轮训党员干部的主阵地和马克思主义教育的学校,在市委直接领导下,坚持党校姓“党”的办学原则,组织和引领党员干部学习,提高党员干部素质,在建设学习型政党中起到了主力军的作用。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抓根基,铸灵魂。坚守党校阵地,坚持…
城管局上半年市容工作总结 一、积极协调迎检,顺利完成季度考核(一)协助完成季度考核。做好与市级考核各部门和各街道办的协调沟通,考核期间上路巡查,参与明检陪检工作,并多次到各街道办走访,为其分析考核中存在的问题,研究解决对策,协助各街道办顺利完成了第…
伦敦是如何治理雾霾的
雾霾污染曾经困扰伦敦,还发生过著名的&伦敦大雾&事件。根据《生命时报》驻伦敦记者的报道,我们也许可以看到治理雾霾污染的一条出路。&雾都&、&阴霾&、&昏暗&等词在19世纪的英国名著中常常出现。大文豪查尔斯&狄更斯的小说《荒凉山庄》的开篇就细致描述了伦敦的雾,&那是一种沁入人心深处的黑暗,是一种铺天盖地的氛围。&进入20世纪中期,英国人为摘掉&雾都&的帽子,用半个世纪的努力来治理空气污染。
19世纪,英国进入工业急速发展期,伦敦工厂所产生的废气形成了极浓的灰黄色烟雾。20世纪50年代最为严重,&雾日&(即指视域不超过1000米的天数)一年里平均多达50天左右。日至10日,伦敦上空的冷高压导致大气湿度增加,风力微弱,污染物难以扩散,呛人的浓厚烟雾弥漫全城5天之久,这就是著名的&伦敦大雾&事件。当时,歌剧院正在上演的《茶花女》因观众看不清舞台而中止,歌剧院里的人也被迫散场,出来却发现,大白天的伸手不见五指,水陆交通几近瘫痪。
据史料记载,仅在12月5日到8日这4天里,伦敦市死亡人数就高达4000。在这一周内,伦敦市因支气管炎死亡704人,冠心病死亡281人,心脏衰竭死亡244人,结核病死亡77人,此外肺炎、肺癌、流行性感冒等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也有显著增加。
大雾持续到12月10日才渐渐散去。此后,英国人开始反思空气污染造成的苦果,并催生了世界上第一部空气污染防治法案《清洁空气法》的出台。法律规定在伦敦城内的电厂都必须关闭,只能在大伦敦区重建。要求工业企业建造高大的烟囱,加强疏散大气污染物。还包括要求大规模改造城市居民的传统炉灶,减少煤炭用量,逐步实现居民生活天然气化;冬季采取集中供暖。
1968年以后,英国又出台了一系列的空气污染防控法案,这些法案针对各种废气排放进行了严格约束,并制定了明确的处罚措施,有效减少了烟尘和颗粒物。到了1975年,伦敦的雾日已由每年几十天减少到了15天,1980年则进一步降到5天。
80年代后,交通污染取代工业污染成为伦敦空气质量的首要威胁。为此,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措施,来抑制交通污染。包括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网络、抑制私车发展,以及减少汽车尾气排放、整治交通拥堵等等。早在2003年,伦敦市政府开始对进入市中心的私家车征收&拥堵费&,并将此笔收入用来改善公交系统发展。
1995年起,英国又制定了国家空气质量战略,规定各个城市都要进行空气质量的评价与回顾,对达不到标准的地区,政府必须划出空气质量管理区域,并强制在规定期限内达标。同时,欧盟也要求其成员国2012年空气不达标的天数不能超过35天,不然将面临4.5亿美元的巨额罚款。
此外,上世纪80年代,伦敦市在城市外围建有大型环形绿地面积达4434平方公里。政府决定尝试在街道使用一种钙基粘合剂治理空气污染。这种粘合剂类似胶水,可吸附空气中的尘埃。街道清扫工已将这种新产品用于人口嘈杂、污染严重的城区,目前监测结果称这些区域的微粒已经下降了14%。同时,英国民众也可以通过网络查询每日发布的空气质量情况。
15.请根据本文的内容,简介&伦敦大雾&事件。(3分)
16.伦敦治理雾霾采用了哪些手段?分点简要回答。(4分)
17.指出下列说法的错误,并简述理由。(4分)
(1)第一段中引用狄更斯小说《荒凉山庄》中的句子,是要证明伦敦从远古开始就是一个有名的&雾都&。
(2)第三段中列举各种病例的死亡人数,为了说明在&伦敦大雾&中死亡的人各种病例都有。
18.请依据本文内容和相关知识,谈谈我们应如何积极地应对&雾霾&。(3分)
参考答案:语文网
15.1952年12月,伦敦因工厂废气所产生的极浓的灰黄色烟雾难以扩散,弥漫全城达5天之久,导致水陆交通瘫痪,死亡和发病人数显著增加。 (3分。意思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
16.①制定一系列空气污染防控法案(关闭电厂、建造高大烟囱、改造传统炉灶、集中供暖)。
②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网络,抑制私家车发展,征收&拥堵费&。③制定国家空气质量战略,规定空气质量标准。④建绿地,使用钙基粘合剂等。(4分。意思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
17.(1)&自远古以来&错,伦敦&雾都&应该是19世纪英国进入工业急速发展期后才逐渐形成。
(2)&说明在&伦敦大雾&中死亡的人各种病例都有&错,因为死亡病例大多与空气污染相关,所以要说明空气质量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之大。(4分,各2分。意思符合即可)
18.认识空气污染的严重性,尽量绿色环保地生活、出行,减少自己对空气的污染;对雾霾天气有应对措施,在饮食上调节,出门戴口罩等;向社会公众、亲朋好友宣传减少、防范空气污染的方法、措施等。(3分,意思符合即可)
伦敦是如何治理雾霾的 雾霾污染曾经困扰伦敦,还发生过著名的 伦敦大雾 事件。根据《生命时报》驻伦敦记者的报道,我们也许可以看到治理雾霾污染的一条出路。 雾都 、 阴霾 、 昏暗 等词在19世纪的英国名著中常常出现。大文豪查尔斯 狄更斯的小说《荒凉山…
伦敦是如何治理雾霾的 雾霾污染曾经困扰伦敦,还发生过著名的 伦敦大雾 事件。根据《生命时报》驻伦敦记者的报道,我们也许可以看到治理雾霾污染的一条出路。 雾都 、 阴霾 、 昏暗 等词在19世纪的英国名著中常常出现。大文豪查尔斯 狄更斯的小说《荒凉山…
伦敦是如何治理雾霾的 雾霾污染曾经困扰伦敦,还发生过著名的 伦敦大雾 事件。根据《生命时报》驻伦敦记者的报道,我们也许可以看到治理雾霾污染的一条出路。 雾都 、 阴霾 、 昏暗 等词在19世纪的英国名著中常常出现。大文豪查尔斯 狄更斯的小说《荒凉山…
本文由()首发,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免费下载文档:英国当年的雾霾情况,以及后来它的处理措施和治理过程.._印度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186,336贴子:
英国当年的雾霾情况,以及后来它的处理措施和治理过程..收藏
英国的雾霾问题其实是 18世纪末就开始出现,到了狄根斯时代其实已经是登峰造极..从1830年 一直到 1900年,英国发生大规模的 雾霾死亡事件达到 10起左右,每次死亡几百人到数千人不等... 整个19世纪,英国因为工业污染毒雾死亡总人数达到 数万人..那时候,英国的污染是达到 污染物在空中凝结后,像下雪那样飘落到城市街道.那时候伦敦其实不是雾都,而是霾都...笼罩的不是白雾,而是毒霾..后来一战,二战后,生产力有所下降,所以有所好转.二战后, 生产力恢复,雾霾灾难有开始...先是1947年的伦敦雾霾事件,死亡约1000人..到了1952年, 伦敦雾霾事件, 2个月内让 12000个伦敦市民死亡..后来1956年, 英国颁布空气清洁法案, 那时候还没严格控制污染, 但是出了法规, 而且要求市区内的工厂烟囱要造的尽可能高, 这样可以使污染物飘散的更快,其实英国最后的 治理主要还是 在国家工业化城市化完全发展完成后, 再把一大批高污染企业转移或者关闭, 英国真正把雾霾治理的比较好,是在80年代中期开始..
印度,覆盖全球200多个国家,80万家酒店供您选择,多语言支持,优质服务,全球海量酒店供您选择,7*24小时中文服务,随时随地预订,出差旅行全搞定.
伦敦不是号称雾都?貌似小时读书课本上还有呢
还不是去工业化了
做为贴吧的新人不敢在吧里大声说话,也不敢得罪人。只能默默顶贴走人!
青年:“我想要很多很多的钱。”禅师说:“传说中只要集齐七个球,就可以得到一笔很大的财富!”青年:“大师,是七龙珠么?”禅师表情凝重的摇了摇头,说到:“是双色球!”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含“硫酸铵” 这次雾霾杀伤力堪比当年伦敦大雾?
来源:澎湃新闻
原标题:因为富含“硫酸铵”,这次雾霾杀伤力堪比当年伦敦大雾?
  自12月中旬以来,华北黄淮等地遭遇大范围雾霾天气,在持续性的雾霾阴影下,一些流言也开始在网上滋生。比如近日一则在网上流传甚广的消息称,“内部说这次雾霾里主要是含硫酸铵,本来不到红色预警的程度,但因为存在硫酸铵所以再到这个级别。提醒孩子们都不要出门。家里净化器长时间开启。多喝水。原来伦敦有次硫酸铵超标,有好多人没有防护而死亡。”
微信上的流言
  澎湃新闻()12月21日查阅多方资料,发现以上流言出现了三大科学性错误:
  一、雾霾红色预警信号设置与硫酸铵无关;
  二、硫酸铵一直是PM2.5的主要成分,并非这次特有;
  三、伦敦雾致命元凶为二氧化硫,而中国PM2.5雾霾中的硫酸铵急性毒性级别为微毒。
  雾霾红色预警与硫酸铵无关
  首先,根据《霾预警信号的含义和防御指南》,霾预警信号划分为三个等级:黄色、橙色与红色,划分的依据是能见度、PM2.5浓度和空气湿度等气象指标,和所谓的硫酸铵无关。
  而发布霾红色预警是指预计未来24小时内可能出现下列条件之一并将持续或实况已达到下列条件之一并可能持续:
  (1)能见度小于1000米且相对湿度小于80%的霾。
  (2)能见度小于1000米且相对湿度大于等于80%,PM2.5浓度大于250微克/立方米且小于等于500微克/立方米。
  (3)能见度小于5000米,PM2.5浓度大于500微克/立方米。
  硫酸铵一直是PM2.5的主要成分
  硫酸铵(NH4)2SO4 是铵的硫酸盐,一般为无色结晶或白色颗粒,无气味。水溶液具有弱酸性。在生活中,硫酸铵主要用作氮肥。
  硫酸铵被吸入或经皮肤吸收后,对眼睛、粘膜和皮肤会产生刺激作用。但澎湃新闻()查阅了WHO外来化合物急性毒性分级标准等一些急性毒性标准,发现硫酸铵的急性毒性是微毒级别。
  雾霾中的硫酸铵是由燃煤、汽车尾气等排放出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由农业氮肥和工业排放的氨气,在大气中反应形成。
  事实上,硫酸铵一直是中国PM2.5雾霾的主要成分,并非这次独有。PM2.5可以分成两类:直接排放到大气中的细颗粒物(一次颗粒物)和在空气中通过反应生成的细颗粒物(二次颗粒物)。最近的研究表明,硫酸铵和硝酸铵构成了二次颗粒物的主要成分,甚至有观点认为铵盐在PM2.5雾霾颗粒的成核过程中至关重要。
  此前,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边界层物理和大气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就通过分析化学组分和消光系数的关系,指出硫酸铵构成了采暖季节霾污染形成的最大贡献。
硫酸铵构成了采暖季节霾污染形成的最大贡献。图片来源: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网站
  多位环境专家也曾表示,硫酸铵和硝酸铵在PM2.5中的质量浓度占比总数可达30%以上,在重雾霾天气甚至可能突破50%。
  硫酸铵急性毒性不大,伦敦雾致命元凶为二氧化硫
  既然硫酸铵一直是PM2.5的主要成分,且急性毒性微弱,那么所谓的“伦敦有次硫酸铵超标致死”的说法,显然缺乏可信度。
  但流言中的伦敦事件,是有现实原型的。1952年12月,伦敦连续5天遭浓重雾霾封锁,直接或间接死于这场“超级雾霾”(The Big Smog)的人数以万计。这场雾霾也直接促成英国颁布世界第一部空气污染防治法《清洁空气法案》。
1952年伦敦大雾
  主流研究认为,伦敦大雾的致命凶手,是高浓度的二氧化硫。二氧化硫会在雾霾中与其他成分发生一系列化学反应,被氧化为硫酸液滴,具有巨大的杀伤力。
  澎湃新闻查阅数据发现,1952年伦敦大雾中的悬浮物总量最高达到日均1600μg / m³,二氧化硫浓度最高达到日均700μg/ m³。而我国现行的PM10和二氧化硫二级标准均为24小时内150μg/ m³。
1952年伦敦大雾悬浮物、二氧化硫浓度和死亡人数曲线。图片来源:enviropedia
  事实上,今年11月下旬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因说明“中国雾霾是中性的”而引发公众议论的论文《从伦敦雾到中国霾:硫酸盐的持续性形成(Persistent sulfate formation from London Fog to Chinese haze)》,就详细阐述了伦敦大雾和中国PM2.5雾霾成分的区别,尤其是硫酸盐形成的区别。
  文章分析道,在伦敦大雾中,高浓度的二氧化硫形成的硫酸盐在伦敦阴冷潮湿的冬季,和氮氧化物相互作用,被氧化为硫酸,空气中充满了酸性液滴,对人体造成了巨大的伤害。
伦敦雾(A)和中国霾(B)中的硫酸盐形成 。图片来源: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网站
  但在中国,农业氮肥和工业排放产生大量氨气污染,碱性的氨气促进了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反应过程,形成大量硫酸铵,但也中和了酸性环境,使得中国PM2.5雾霾在酸碱度上呈现中性。
  这个“中国雾霾是中性的”结论也曾引发许多误读。其实这个“中性”指的是酸碱度上的中性。中国雾霾的中性酸碱度不具有伦敦的酸性大雾那样强烈的急性毒性,但并不意味着中国雾霾就没有伤害。中国雾霾中大量的细颗粒物PM2.5更容易深入肺泡等呼吸系统结构,超细颗粒物PM0.1甚至可以侵入神经系统,对人体健康造成巨大的慢性伤害。
  因此,硫酸铵并不是1952年伦敦雾“夺命”的原因。1952年伦敦雾因高浓度二氧化硫,存在大量酸性液体,具有较强的急性毒性。当然,中国硫酸铵成分高的PM2.5雾霾虽然酸碱值上呈中性,但同样会对健康造成慢性伤害。然而,两者造成伤害的机制和表现是截然不同的。
(责任编辑:刘盛钱 UN649)
&&&&&&</div
10年连涨后中美农民工收入仍差5倍。[]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伦敦雾霾治理用了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