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黎敏从头到脚说健康哮喘吸气长出气短

(续古良医)
第三方登录: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从头到脚说健康(曲黎敏》.pdf91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文档加载中...广告还剩秒
需要金币:150 &&
《从头到脚说健康(曲黎敏》.pdf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从头到脚说健康 曲黎敏
著 曲黎敏北京中医药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北京天人医易中医药研究院院长 。
曲黎敏教授先后获得北京师范大学文学学士、北京中医药大学医学硕士,她具有深厚的国
学素养,精通文字学、传统医学等 。多年来,曲黎敏教授一直致力于中医传统文化的传播
与推广,多次应邀前往北大、清华、浙大等著名高校以及中国教育电视台、山东教育电视
台、北京电视台讲解 《黄帝内经》与养生智慧。 曲黎敏教授的演讲深入浅出,内容广博,使观众、读者于绵绵细语中既能领略到传统
文化的智慧与魅力,又能参悟到大道至简、真切实用的养生智慧 。 《从头到脚说健康》由
中医文化专家曲黎敏教授主讲,该节目是曲黎敏教授养生健康领域最系统、最完整、最深
刻的力作 。 从头到脚说健康 曲黎敏
人为什么会生病 第一章
头部 第一节
头发 第二节
头部经脉循行 第三节
头部疾病 第四节
睡眠 第二章
五官 第一节
五官为五脏之官 第二节
眼睛 第三节
鼻子 第四节
舌头 第六节
耳朵 第八节
人活一张脸 第三章
咽喉 第四章
颈椎 第五章
两臂两手两腋两胁和两肩 第一节
两臂两臂的经脉运行 第二节
两手手心与五指经脉 第三节
两腋与两胁两腋 第四节
两肩缺盆的经脉循行 第六章
胸腔 第一节
腠理 第二节
乳房 第三节
五脏六腑之心 第四节
五脏六腑之肺 第五节
五脏六腑之脾 第六节
五脏六腑之胃 第七节
五脏六腑之肝 第八节
五脏六腑之胆 第九节
五脏六腑之肾 第十节
五脏六腑之大小肠 第十一节
后背 第八章
前阴 第九章
肛门 第十章
腿 第十一章
葱、姜和大蒜的妙用 1 从头到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曲黎敏从头到脚说健康》_精选优秀范文十篇
曲黎敏从头到脚说健康
曲黎敏从头到脚说健康
范文一:201407曲黎敏从头到脚说健康曲黎敏从头到脚说健康Ⅰ21讲,曲黎敏从头到脚说健康Ⅱ36讲。01从头到脚说健康Ⅰ 病从何来02从头到脚说健康Ⅰ 头发03从头到脚说健康Ⅰ 脑04从头到脚说健康Ⅰ 高血压 中风05从头到脚说健康Ⅰ 情志06从头到脚说健康Ⅰ 睡眠07从头到脚说健康Ⅰ 做梦08从头到脚说健康Ⅰ 五官(上)09从头到脚说健康Ⅰ 五官(中)10从头到脚说健康Ⅰ 五官(下)11从头到脚说健康Ⅰ 颈椎 两臂 手12从头到脚说健康Ⅰ 两腋 两胁 两肩13从头到脚说健康Ⅰ 皮肤14从头到脚说健康Ⅰ 乳房15从头到脚说健康Ⅰ 五脏六腑(上)16从头到脚说健康Ⅰ 五脏六腑(中)17从头到脚说健康Ⅰ 五脏六腑(下)18从头到脚说健康Ⅰ 女七男八19从头到脚说健康Ⅰ 大小肠 姜葱蒜20从头到脚说健康Ⅰ 肛门 腰背21从头到脚说健康Ⅰ 腿 总结曲黎敏从头到脚说健康Ⅱ36讲01从头到脚说健康Ⅱ-1健身气功与养生之道02从头到脚说健康Ⅱ-2健身气功与养生之道03从头到脚说健康Ⅱ-3健身气功与养生之道04《从头到脚说健康Ⅱ》手部的保养05《从头到脚说健康Ⅱ》足部的保养06《从头到脚说健康Ⅱ》奇经八脉的保养07《从头到脚说健康Ⅱ》奇经八脉的保养(续)08《从头到脚说健康Ⅱ》督脉的保养09《从头到脚说健康Ⅱ》任脉的保养10《从头到脚说健康Ⅱ》带脉的保养11《从头到脚说健康Ⅱ》头和颈部的保健12《从头到脚说健康Ⅱ》肩背部的保健13《从头到脚说健康Ⅱ》腰背部的保健(一)14《从头到脚说健康Ⅱ》腰背部的保健(二)15《从头到脚说健康Ⅱ》胸肺的调养16《从头到脚说健康Ⅱ》脾胃的调养17《从头到脚说健康Ⅱ》腹部养生法18《从头到脚说健康Ⅱ》腿足部保健19《从头到脚说健康Ⅱ》练易筋经益健康 20《从头到脚说健康Ⅱ》练导引术的禁忌 21《从头到脚说健康Ⅱ》元气损耗导致衰老 22《从头到脚说健康Ⅱ》七情亢盛伤元神 23《从头到脚说健康Ⅱ》体育运动促记忆 24《从头到脚说健康Ⅱ》双手托天理三焦 25《从头到脚说健康Ⅱ》左右开弓似射雕 26《从头到脚说健康Ⅱ》调理脾胃须单举 27《从头到脚说健康Ⅱ》五劳所伤莫轻视 28《从头到脚说健康Ⅱ》五劳七伤往后瞧 29《从头到脚说健康Ⅱ》五脏五行养生法 30《从头到脚说健康Ⅱ》摇头摆尾去心火 31《从头到脚说健康Ⅱ》双手攀足固肾腰 32《从头到脚说健康Ⅱ》运动前后注意多33《从头到脚说健康Ⅱ》攥拳怒目增气力(一) 34《从头到脚说健康Ⅱ》攥拳怒目增气力(二) 35《从头到脚说健康Ⅱ》背后七颠百病消(一) 36《从头到脚说健康Ⅱ》背后七颠百病消(二)阅读详情:
范文二:曲黎敏:从头到脚说健康(第二部)曲黎敏: 从头到脚说健康(第二部)
健身气功与养生之道01健身气功与养生之道02健身气功与养生之道03健身气功与养生之道04健身气功与养生之道05健身气功与养生之道06健身气功与养生之道07健身气功与养生之道08健身气功与养生之道09《健康养生》更多链接养生堂:拍拍打打也养生感冒后咳嗽:吃烤橘子与川贝炖梨营养课堂:常吃西兰花可防癌抗癌健康身体十大最佳黄金生理时间养生堂: 饮食决定健康健康生活,这些常识早知道好处多!治感冒咳嗽良方,再重的感冒,很快…恢复视力保护眼睛的方法,飞行员都…佛家养生100条人不得病的十大秘诀医生忠告:请爱护你的身体!科学养生,天天健康!好神奇,白开水还能治病!医生真言健康吃饭的20个金标准注意46—55岁生命的高危期养成每天锻炼的好习惯人体的6个健康密码写在自己的脸上…有益健康的杂粮搭配吃法电脑对人体危害的症状及预防对策中医秘笈:气不足则胖,血不足则瘦记住健康密码,有问题就对症下药!152岁老人传长寿秘笈更改生物钟的行为,都将给身体留下…一些水果的保健和药理功能懒人注意啦,小心寿命变短哦!关爱自己,把危险降到最低!【震撼】用生命写成的文字:于娟的…华佗教你睡觉健康、长寿、幸福"秘方",看一遍,…人生十大乐健康宝典 养胃秘诀健康养生 润泽未来养生保健的十个最佳时间吃有学问 会吃健康自然养生润泽未来我的更多文章:常吃坚果身体好( 08:18:18)身體靜電累積過多會引起身體提早老化、免疫力下降!( 14:28:38)多吃碱性食物能益体健美( 08:18:18)注意:有五种水早上喝会损害健康( 08:18:18)水质决定体质,体质决定健康!( 08:18:58)巧用甩手治百病,甩出健康与幸福( 14:38:00)午睡很重要,你学会午睡了吗?( 13:18:38)喉咙发炎吃些什么能缓解?( 14:38:49)南怀瑾谈睡眠养生:如何才能少睡不困?( 14:18:38)注意饭后影响健康的8件事( 19:24:51)阅读详情:
范文三:曲黎敏:从头到脚说健康2——第四部分第24节 生气时不宜练功生气时,体内憋着一口气,这时强行练功,会影响气血的流通,甚至会出现危险。所以,在生气时切记不要练功,等到心平气和的时候,再去练。哪些人不宜练功?易筋经、五禽戏这些功法适合于绝大多数人习练,但也并非任何人都适合,下面几类人就不宜练功,我们要特别注意:不明病因的急性脊柱损伤或患有脊髓症状的人不宜练功所谓不明病因的急性脊柱损伤,就是不知道是何种原因导致的腰突然不能动了,或者腰部突然出现疼痛,此时不能轻易练功,以免因练功加重脊柱损伤。另外,脊髓症状患者也不要随意练习,要谨听医嘱,由医生来决定锻炼的时间和方法。患各种骨骼病者以及骨质疏松者不宜练功患各种骨骼病者以及骨质疏松者不宜练功,因为容易损伤骨骼,加重病情。说到骨质疏松,我们很容易想到“补钙”的问题。现代人为什么总说“缺钙”呢?其实这跟现代人的生活方式有关。现在的白骨精们(白领、骨干、精英)都在写字楼里上班,因为有中央空调,所以楼里的窗户一般都是紧闭的,开窗的机率很小,上班时得到的日照机会也就很小。另外,天蒙蒙亮人们就去上班了,太阳西下了才又下班,人们在户外太阳底下活动的时间非常有限,所以缺钙也就不足为奇了。想补钙,要点不在于吃钙片,而在于晒太阳。比如,家里如果有瘫痪的老人,仅仅让他们隔着玻璃晒太阳是没用的,紫外线被玻璃屏蔽掉了,一定要把窗户打开,直接让阳光照进来。给小孩儿补钙也是如此,要带小孩儿出门去晒太阳,才能达到补钙效果。夏天紫外线厉害,可以在树荫下、凉亭里活动,都能间接照到阳光。对于骨质疏松者,除了晒太阳补钙以外,还需要加上“负重”这一锻炼方法。负重,就是背着一定重量的东西在太阳底下行走。负重可增加骨骼密度,有效治疗骨质疏松。古时候,没有现在这么多便利的交通工具,人多依靠的是双腿。这其实也是一种养生方法。古代的秀才背着大包小包一路艰辛地去赶考,确实很辛苦;但从养生的角度说,这一路走来,既晒太阳补了钙,又负重运功增加了骨骼密度,对身体是很有好处的。严重的心、脑、肺疾病患者和体质过于虚弱者不宜练功身体特别虚弱的人不适合过分运动,不宜练功。那这些人如何锻炼身体呢?其实,可以多活动手。前面我们说过,所有的经脉都起于指爪,锻炼好手部就能有效地调养经脉。比如,老人可以玩玩核桃;小孩子多玩玩编绳游戏;还可以像我前面讲的手部锻炼法那样,多做做虎爪、十指相敲、弹钢琴等。这些动作,能有效锻炼手部。过去的女人岁数大后脑子犯糊涂的少,为什么呢?因为她们一辈子都在绣花、打毛衣,手指锻炼得特别灵活。心灵手巧,手部灵活了,身心也就灵敏起来。现在,很多年轻人的手都快萎缩了,很少做手工活动,最爱干的事就是坐在电脑前点击鼠标,仅仅是食指在那活动,长此以往,不仅手指萎缩,还很容易患上“鼠标手”。现代人的很多病症都是由于不良的生活习惯造成的。要从根本上治疗这些病症,靠医药是没用的,治标不治本,还得从改变生活习惯做起。孕妇不宜练功孕妇切忌不要练功,因为有些动作是以抻拉为主的,抻拉容易造成流产。孕期的女性不是不能做运动,而是要格外小心,毕竟你不再是一个人了。慢走是一个很适合孕期女性锻炼的方法,每天都拉上老公下楼走几圈,边走边跟肚子里的孩子说说话,对身心都好。第25节 健身生活化 生活健康化前面我给大家从头到脚地介绍了多种锻炼方法,最后还是要再强调一下“健身生活化,生活健康化”这个理念。正因为传统健身不复杂,不艰难,可随时随地锻炼,所以,想要身体健康,我们唯一需要的就是一点点耐心,一点点坚持,把这些锻炼小动作融入到生活中来。古人认为,习练传统健身术到120天,吃饭会香了,手脚有劲儿了,干活不累了,听力也变得比以前要好了……这些都是身体状况变好的标志。古语有“七日来复”的说法,即身体状况每七天会有一个反复,这就需要我们在锻炼的时候,自己去慢慢感悟和体会。如何做到“健身生活化”呢?我举几个例子:在我们等公交车的时候,就可以站着练练起势。两腿分开,作半蹲状,多停留一会,再慢慢起来,一个起势就练完了,不浪费时间,还锻炼了身体。年轻人在电脑前,没事就可做个“出爪亮翅”或“左右开弓似射雕”,缓解肩颈疼痛,还能开合膏肓。还可做“五趾上昂”,在办公桌前、在看电脑时、看电视时、开会时,都可以做,既不耽误时间,又能锻炼身体。大脚趾走脾经肝经,二脚趾、三脚趾走肝经胃经,四脚趾走胆经,小脚趾走膀胱经,脚趾既是阴经的起点,又是阳经的终点,经常活动脚趾,可聪耳宁神,舒筋活络,还能强健腰脊。白领们整天在办公室里伏案工作,难免胃气不降,膈肌无力,多做做“两手托天理三焦”的动作,可有效舒展胃气,锻炼膈肌力量。排队购物、买票的时候,可做做肩背运动,沉肩垂肘,双肩向前、向后旋转,开合一下膏肓;还可做做“背后七颠百病消”。提踵、落地、再提踵、再落地,这就有效地锻炼了肾经和膀胱经,还可锻炼脊柱,有“振髓”的功效。平常生活中我们要是受气了,不妨用用六字诀中的“嘘字诀”和“呼字诀”,张口多喊“嘘”、“呼”,这就把肝郁之气宣出去了。现代人经常处于高强度的工作压力和生活压力中,心情压抑不可避免,开口呐喊不失为一种有效地舒缓方法。我们平时登上高山,喜欢对着山谷呐喊,听听远方的回声,这其实就是调整身心的好方法。过去古人一登山就写诗,我们现在是没有这份闲情和才气了,但登上山顶呐喊几声,不仅身心得到舒畅,也能激励自己的豪情和勇毅。再说句玩笑话,生活中如果我们跟人闹别扭了,想道歉,不妨用上“掉尾势”这个功夫。比如,夫妻间吵了架,想哄太太开心一下,一个“掉尾势”不仅道了歉,融洽了夫妻感情,还锻炼了身体,何乐而不为呢!我编了一个顺口溜,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锻炼方法串起来,仅供参考:等公交练起势电脑前出爪亮翅没事儿左右似射雕哄太太来个掉尾势感冒了韦驮献杵受气了嘘和呼排队可以背后七颠神神经经装把糊涂随时随地的健身小方法很多,读者可去找适合自己的动作来练习。散落在中华大地上的民间体育锻炼方法很多,本书也只是一个抛砖引玉,仅仅给读者朋友们一个启发。只要我们懂得了体育健身的道理,对各式各样的锻炼方法就能自己有一个判断。衷心希望中国的老百姓,能够在博大的中医的法力护佑下健康长寿,快乐生活。阅读详情:
范文四:曲黎敏:从头到脚说健康2(第四部分)第22节 练功前后注意多练功前:活动关节,输布气血练功前需要做一些准备活动。这些准备活动能让我们的锻炼更有效,锻炼起来更安全。所有的传统健身方法都要用到人体的气血,那么首先就必须让气血在全身输布流通开来。从某种意义上说,人体的所有关节都是气血留驻之所,所以如果我们在练功前没有活动好关节的话,练功时气血就容易流转不畅,对身体有所影响。所以我们练功前需要活动开全身的关节。人体关节从上到下包括:颈部、肩关节、手肘关节、手腕关节、手指关节、腰关节、髋关节、膝关节、脚腕关节、脚趾关节等。按摩也同理,不管采取何种按摩手法,都应先把被按摩者的膝关节、腕关节等重要关节松开,加速气血流通的速度,以避免按摩的时候关节气血出现壅堵的现象。按摩可以说是借用别人的力量帮自己疏通气血,属于“外景”功夫;而自我锻炼则是靠自己的力量,通过特定的动作来改变气血的流通,属于“内景”功夫。“内景”功夫的作用要好于“外景”功夫。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去做按摩,但不要总去做,尤其是身体虚弱者,会损耗元气。而自我锻炼就不同了,不管我们的身体是虚弱还是强壮,都可以常做,多做有利无害。身体比较虚弱的人练功时动作可以缓慢一些,比较强壮的人则可以稍微快一些。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气血水平加以调整,自我锻炼比较安全可靠,没有副作用。练功后:拍打全身,把汗擦干练功后,同样需要一些后续的活动动作,以便养护身体。您练完功转身就去做家务、干工作,是对身体有害的。为什么要拍打全身呢?习练健身气功是一个能量聚集的过程,体内能量聚集,对身体有强烈的内按摩作用。练功后,通过拍打全身可让身心舒缓下来,让身体的能量再慢慢地恢复到正常的状态。另外,练功主要是作用于人体的筋骨层面,同时对肌肤腠理层面也有一定的锻炼效果。收功时拍打肌肤腠理,可让气血输布得更加均匀。那么,应该如何拍打呢?我们应按照从阴经到阳经的顺序拍打。首先从肺经的起始点——云门、中府开始拍打。用空拳或空掌,从云门、中府拍起,再到胸部、腹部;然后,往下拍打腿部经脉,先拍大腿正中线里侧的阴经;再拍大腿外侧的阳经,沿着大腿外侧往上拍打;再拍手臂,先拍手里侧的阴经,再拍外侧的阳经。反复拍打2~3次,然后可以大吼一声,把脏腑的郁滞宣泄出去,振奋精神。中国的传统体育锻炼不像西方体育锻炼,运动完之后大汗淋漓,而是微微出汗,它讲究“沾濡汗出”。如果您发现在练功时,只上半身出汗,而腿没有出汗的话,说明您的肾有些虚,上下不交通;等练到腿部也微微出汗时,就说明上下交通了,锻炼有效果了。在练完功全身都微微出汗的时候,应马上把汗擦干。因为在我们出汗的时候,毛孔处于一种宣开的状态,“虚邪贼风”就很容易侵入体内,伤害脏腑,导致疾病。所以,在练功后把汗擦干,这不仅是对身体的保护,也是对肌肤腠理的保养。肌肤腠理在人体中是非常重要的,它是人体呼吸系统的一部分。我们平时往往只注重口鼻的呼吸,却忽略了皮肤这个呼吸系统。人是一种非常精美的造物,肌肤腠理没有一寸无用的地方。中医称皮肤上的毛孔为“玄府”,暗指毛孔的开合是很奇妙的,它既能进行体呼吸,还能散发热量。而像狗一类的动物,毛孔是打不开的,只能靠吐舌头往外散发热量了。练功后人会微微出汗,此时人体会失去一部分水分,体液不足,此时就需要从外部进行补充。所以,我们要慢慢喝一大杯温的白开水(而非喝冷饮)。即使我们运动后感到浑身很燥热,也不能喝冷饮,否则容易造成心律失常等诸多问题。第23节 哪些情况下不宜练功?练功的时间,最好是在早晨。因为早晨是人体阳气最足的时候。特别是老人,阳气比较衰弱,如果选在天地阳气最足的早晨来练功,就可吸收天地的阳气,达到更好的锻炼功效。从心情上来说也是如此,每天早上六七点的时候,面对着初升的太阳,人的内心会不由自主地感到振奋昂扬、朝气蓬勃。在心情舒畅的时候锻炼身体,效果更好。另外,锻炼时我们脚下应穿舒适的运动鞋,身上穿宽松的便于活动的衣服,不要系腰带,因为一系腰带就约束了带脉。练功并非在任何时间、任何情况下都适合习练,下面讲一下不适合练功的时间段。风雨雷电时不能练功《黄帝内经》称风雨雷电为“虚邪贼风”。凡风雨雷电之际,都是天地自然中邪气特别强大的时候。此时练功,容易导致邪风入侵人体。出现彩虹时不宜练功古人认为,彩虹是天地间阴阳气机相交最强烈的时候,这个时间段需要规避。日食、月食时不宜外出练功日食、月食出现的时候,是天地间气机最为强大的时候,这时自然界的外力容易损伤身体,不宜练功。前些日子出现了百年不遇的日食,很多人争相观看,从养生的角度说,这么做并不妥当。报纸上报导了一件有趣的事,日食刚一出现的时候,动物园的动物就全都回窝里去睡觉了,等日食一结束,才出来活动。动物们的表现跟人类恰恰相反。其实,这是动物遵循生命本能的一种表现。回避自然的强力,才是正确的养生之道。节气转换期不宜练功中国有24节气,这些节气的时间点都是天地气机转化的过程,不宜练功。在节气的日子里,老人最好多静坐,年轻人则不要过分劳累。饭后、酒后不宜练功人刚吃饱时,全身的气机都在消化食物,气机本身处在过度运化的时期,这时,想要宣开气血是很不容易的,上调气血也很难,因为中焦处堵了一堆饭呢。若硬生生地调动气血,很容易导致头晕、眼花,对身体反而很不好。所以,刚吃完饭不宜练功,适当地休息一下,散散步。男女过性生活前后一个小时不宜锻炼健身锻炼是让气血鼓荡和运行起来,从而调整气血和呼吸,而性生活前后人体的气机和气血都不平顺,这时练功不宜马上练功。女性怀孕期间和产后40天内也不宜练功孕妇切忌不要练功,因为有些动作是以抻拉为主的,抻拉容易造成流产。孕期的女性不是不能做运动,而是要格外小心,毕竟你不再是一个人了。慢走是一个很适合孕期女性锻炼的方法,每天都拉上老公下楼走几圈,边走边跟肚子里的孩子说说话,对身心都好。阅读详情:
范文五:曲黎敏:从头到脚说健康2第四部分第21节 腿部锻炼法为什么我们一生气就握拳、瞪眼?生活中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我们一生气,拳头就会不由自主地攥紧,眼睛也会瞪起来。这是为什么呢?中医认为,“怒伤肝”。当我们发怒的时候,身体的肝气就会迅速调动起来,而“肝在变动为握”,如果肝气有变动,人就会表现为握紧拳头;而且,“肝开窍于目”,肝气的变化也会体现在我们的眼神上。所以说握拳、瞪眼,其实都是我们动肝气的本能反应。生活中,如果我们握一握拳,瞪一瞪眼,其实都能锻炼肝气。在八段锦中,就有一个类似的动作,叫“攥拳怒目增气力”。它把握拳和瞪眼这两个动作都结合在一起了,做起来非常简单。左脚向左开立,两腿下蹲变成马步;两手握拳,放在腰间。眼睛看前方。出左拳,手伸直的时候变掌,然后手掌像抹玻璃一样,从下往上转一圈,转完后再握拳,手往回收。出拳的时候,拳微微握紧,十个脚趾抓地,眼睛瞪一瞪。左手握拳收回到腰间。同样的动作右边再做一次。常练下蹲壮腰肾“攥拳怒目增气力”这个动作里,有一个两腿下蹲、十趾抓地的重要动作。这些动作可以锻炼人的腰肾,达到“增气力”的效果。人的力量,从肺、肾中来,尤其是肾。肾是“作强之官”。它是个“大力士”,是护佑心的,在人体中非常重要。身体有没有劲,能不能把东西举起来,关键看肾的力量。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就要多练习下蹲、十趾抓地的动作,以锻炼肾气。经常握固,益寿延年在这个动作里,有一个握拳的动作。握拳很简单,却是一个养生的大问题。握拳锻炼的是人的握力。握力,是人体健康、长寿的一个标志,西方科学家曾做过实验并得出结论,人的握力,尤其是七十岁以上的老人,握力越大越长寿。而在中国的传统体育健身里,也有一个练习握力的方法——握固法。所谓握固,就是把手的大拇指放在无名指的指根处,然后四指相握,把大拇指藏在中间。握固法是中国传统体育健身里一个基本动作。这个动作其实是跟婴儿学习的。小孩子为什么一出生都这样握拳呢?《黄帝内经》里五脏与五神的对应关系中,肝所对应的神明是魂。中医认为,肝气特别足的话,人的魂就特别足。就好比油灯一样,假如油特别足,光亮就会特别亮,这个光亮就是神明。而“肝在变动为握”,所以,小孩子握固握得这么紧,这说明他的肝气特别足;另一方面,古人把我们头顶的囟门看做是肝魂出入之所,而小孩子刚出生的时候囟门未合,所以需要用握固法来固摄肝魂。人死的时候也有一个共同的象,就是撒手而去。这个象也暗示给我们一个重要道理,人在死亡的瞬间,肝魂散掉了,两只手再也固不住了,一撒手,握力和肝气都随魂而去了。这么说来,人的出生和人的死亡都和肝气的生发之机有着很大的关系。肝在中医里面属于厥阴之性,有生发的能力和条达之性,同时这个生发也一定要能够收敛得住。所以中医在描述肝的本性的时候,取“曲直”两个字,“曲”就是它的收敛性,“直”就是它的条达性。所以中国传统文化看待事物的方法是很辨证的。了解了这些知识,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就可以有的放矢。如果我们想长寿,就应该经常锻炼手的握力。第21节 脚部锻炼法养好脚这个树根,身体的大树才有活力脚趾尖与手指尖一样,都是经脉的“井穴”。何谓“井穴”呢?井中能取水,井是水的源泉。如果把经脉比作河流,那井穴就如同水流开始的地方,是气血生发之地。所以,如果井穴受阻,全身的气血运行都受影响,疾病也随之发生。我曾遇过一个人,他的整条腿都不能动,肌肉特别软。经询问,这个病最初的症状就是大趾里侧疼。而这个部位,恰好是脾经的起始点隐白穴。中医认为:脾主肌肉。肌肉无力是典型的脾病,它最开始就是由井穴受阻引起的。人的脚就好比大树的树根,只有树根养好了,才能向树干、树枝输送营养,树根一旦被毁,大树便失去了一切活力。无论是脚趾、脚底、脚跟,还是脚腕,我们都要锻炼。锻炼时最好先活动脚腕,因为脚腕是脚趾气血上行的枢纽,先活动好了脚腕,再锻炼脚趾,效果更佳。“背后七颠百病消”——强健脊柱通气血“背后七颠百病消”并非说脚后跟颠七次,就能祛除全身之病了。这个动作是“八段锦”的最后一个动作,其含义是,如果前面的动作都做到位了,那么,再通过最后这个动作,就可以整饬身体这个山河。具体做法是:两脚并拢直立,指尖贴在裤缝上(风市穴处),目视前方。两脚跟提起,头上顶,收腹提肛,两肩微沉,动作略停一下。然后两脚后跟下落,下落时,中间先缓冲一下,脚跟提在半空,停顿片刻后,再让脚跟下落触地。这个动作一起一落为一遍,共做七遍。这个动作很简单。就是脚后跟提起、放下,再提起、再放下,这样一上一下总共做七次。那么这里面有什么养生道理呢?它是通过脚后跟的提起和下落,来震动脊柱和督脉,激荡气血,同样可达到振髓的效果。人的骨髓里藏的都是“精”,如果我们的骨髓出了问题,人的造血机制乃至身体的方方面面都有可能出大问题。背后七颠不仅抻拉了脊柱,还对脊柱里的“精”进行了修整。提脚后跟这个动作,可有效锻炼肾和膀胱,防治前列腺、足跟痛的问题。关于足跟痛,很多人认为是足跟骨刺造成的。其实,我认为,这更多的是肾和膀胱的虚证。因为人在更年期的时候,肾和膀胱开始虚弱,最容易出现足跟痛的问题。有的人,能够顺利把这关走过,有的人耗散太过,连带的疾病就出来了。提脚后跟对男性养生尤为重要。男子小便时,若能常提脚后跟,可在一定程度上防治前列腺疾病。提脚后跟这个动作简单易行,我们排队买菜、超市结账、等汽车的时候,都可以常做这个动作。做这个动作时,我们的身体要保持直立,两手自然下垂,放在腿的两侧,中指停留在——风市穴处。顾名思义,“风市”的意思就是风的市场,什么风都有,好风也来,邪风也来。锻炼时如果不护住它,虚邪贼风就有可能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古人就很注重对风市穴的保养,古代短皮裙的长度一般都到风市穴的位置。《西游记》里孙悟空的虎皮裙,就围到风市穴处。风市穴是胆经上的重要穴位。我们在拍胆经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把这个穴位拍到。在拍的时候,风市穴有可能会变青,因为那里是风的大市场,寒邪一般很重。拍出瘀青来不要害怕,可接着拍,多拍几天,淤青就渐渐褪掉,这个地方就通了。在提踵时,我们保持直立,双手的中指指尖护住风市穴,指尖是心包经的井穴,这就是用心包经的井穴来固摄住风市,可避免邪气侵袭胆经。所以,我们在做这个动作时,不要让手随便离开风市,以免渐弱锻炼效果。阅读详情:
范文六:曲黎敏:从头到脚说健康2第20节 腰部锻炼法第20节 腰部锻炼法人是直立行走的动物,我们大多数的时间都在站立,只有晚上平躺着休息。人的脊柱长时间处于直立状态,负担比较重。如果脊柱压力过大,人的腰部就很容易产生问题。而腰背的问题,又会影响到大脑,致使大脑缺血、缺氧。传统健身术非常强调腰部的锻炼。下面,我就介绍几个针对腰部的锻炼方法。站如松,坐如钟,可减少腰部疾患俗话说:站如松,坐如钟。人的站姿和坐姿端正的话,可减轻脊柱负担,减少腰部疾患。由于地心引力的关系,我们的脊柱承受了人体的所有重量,腰椎不可避免地成为了直立行走的重要承担者。我们只有尽力保持身体的端正姿态,让百会穴对应好会阴穴,使它们处于一条中轴线上,才能尽可能地减少脊柱的负担。左右扭转解肝郁左右扭转这个动作可以锻炼带脉,祛除肝郁。首先,坐直,两手相叠压在左膝盖上;然后,身体向左慢慢地扭转,注意身体下半部分不要晃动,只扭转腰部、上半身、头部和颈椎。把身体尽力往后扭转,扭到尽头处有个屏息的过程,然后再慢慢地转回来。左边的动作做完了,再做右边的,两手相叠放在右膝盖上,向右慢慢扭转,扭到尽头处再屏息,然后转回正坐。如此重复多遍。我们平时在看电视或者坐着的时候,都可以做这个动作,十分简便易学。“双手攀足固肾腰”防治腰椎间盘突出八段锦里的“双手攀足固肾腰”,是通过俯身、两手握脚,来专门锻炼腰肾的一个动作。具体做法是:两腿挺膝伸直站立,两手向前、向上举起,掌心向前,目视前方。两掌下按至胸前,掌心向下,指尖相对。两掌掌指顺腋下向后插。两掌心向内沿脊柱两侧向下摩运至臀部;然后,上身前俯,两掌继续沿腿后向下摩运,手掌经过腿的两侧,一直向下,直到摸到脚面(做这个动作有困难的人,不必勉强,手心尽力向下即可,但要保持腿的直立)。两掌从脚面向上、向前抬起;用手臂带动上体起立。掌心向前,目视前方。“双手攀足固肾腰”这个动作,通过手臂带动身体上扬,可以锻炼脊柱和督脉,可防治腰椎间盘突出,达到固肾壮阳的效果。这一式子里,有一个核心动作,就是手和脚会相合。这实际上是中医养生理论中的一个很重要的方法——心肾相交法。因为手心有劳宫穴,劳宫穴是心包经上的重要穴位;而脚心有涌泉穴,涌泉穴是肾经出发的地方。所以,手心和脚心相合,就是心肾相交。经常习练心肾相交法,可去掉肾的积滞,达到去心火的功效。“鹿抵” 强腰补肾健筋骨“鹿抵”是五禽戏里的一个动作,姿势优美,具有强健腰肾的作用。首先,两腿微屈,重心移到右腿;左腿向左前方45度迈步,脚尖向外,脚跟着地;同时,身体稍微往右转;两手握空拳,向右摆,高度齐于肩膀;眼睛看右手。然后,身体重心渐渐向前移,左腿屈膝右腿伸直;同时,身体左转,两手向上、向左、向后画弧。当身体和手后转到不能再转时,左手肘靠在左腰侧,右臂举到头前,眼睛看脚后跟。最后,身体慢慢右转,左脚收回,开步站立;同时两手向上、向右、向下画弧,两手握空拳慢慢下落,收回到身体两侧,眼睛看前下方。这个动作的养生效果十分明显。首先,左手和右手都要向上画弧、展开、扭转,这就充分展开了两腋,可疏解肝气,调理脾胃。然后,身体和手臂的扭转,可让整个脊椎充分旋转,不仅锻炼了腰部的筋骨,也强健了肾气。人体气血的盛衰,在腿上表现得最明显。《黄帝内经·灵枢》篇中说:人十岁的时候,喜欢跑跑跳跳;二十岁时,喜欢快步行走;三十岁时,腿脚随着人性情的沉稳而沉稳,人开始放慢脚步,喜欢大步行走;到了四十岁,人渐渐显出衰老之象,没事就爱坐着;五十岁时,人的腰部开始衰老,喜欢靠着坐;到六十岁时,人就喜欢躺着,阳气就这样一点点地从我们的腿上流失。人老腿先老,腿脚的灵便程度,可以很大程度上体现身体的气血水平。我们应该趁着年轻,好好锻炼我们的腿脚。没事勤拍腿,让腿永不老保养腿部,应从锻炼腿部经络开始。腿部有多条经脉循行:前面以裤线为界,外侧主要是足阳明胃经,内侧是三阴经(肾经、脾经、肝经),后面是膀胱经,最外侧也就是裤缝线处循行的是胆经。胃经和膀胱经是腿部最重要的经脉。保养腿部,应着重注意这两条经脉的锻炼和保养。胃为水谷之海,后天之本,胃经的保养至关重要。人的一生,在某种程度而言,就是一场保“胃”战。保养胃气的小方法为:(1)拍打足三里。拍打时如能拍出瘀点最好。拍出瘀点后可继续拍打,瘀点会逐渐消失。足三里是胃经的合穴,气血充足,如果此处被堵,全身都不舒畅。(2)经常登山、爬楼梯,可有效锻炼胃经。因为胃经在腿的前部循行,经常抬腿,可抻拉胃经,锻炼胃经气血。(3)跪坐,脚心朝上,可有效抻拉胃经。人老腿先老,而腿最先老的是小腿。我们要经常锻炼小腿。其实,膀胱经的锻炼,重点就在小腿上。锻炼小腿的方法为:按揉小腿肚子;脚掌上抬,脚跟外踹;平躺,把腿立在墙上,立腿时,动作要慢,尽力抻拉腿筋。动作熟练后,再逐渐加长运动时间。在紧张的工作和生活中,如何合理安排锻炼时间呢?我的建议是:早晨以锻炼阳经为主,比如拍打腿两侧的胆经;晚上下班回家后,以锻炼阴经为主,如按揉大腿内侧的肾经、脾经和肝经。拍打腿部经脉,可与全身的经脉结合起来一起拍打。首先,从左侧的云门、中府穴(肺经起始点)开始拍打;然后,再从左手臂内侧拍打到指尖;再拍打手臂外侧直至左肩。同样的动作在身体右边再做一遍。然后,用双手分别从两边的云门、中府向下拍打,经过前胸、腹部、腿前,到脚面后,再从后脚腕向上拍打,再到背部。盘腿打坐是养生妙法传统体育健身很注重四两拨千斤,即遵照身体的运化规律,利用巧劲儿来锻炼身体。盘腿打坐用的就是巧劲儿。当人站着时,全身气血都处于松懈的状态,可一旦当我们把腿盘住,就等于锁住了下焦,这样可以更好地疏通下焦和腿部的经脉,并使精气上行入脑。同时,身体的气机都游转于上方,有利于身体小周天的运化。反过来说,如果长期让精气“下流”,从下面白白泻掉,就十分可惜。古人悟出了这个道理,他们的坐姿都非常讲究。古代女子的坐姿一般采取盘腿法,或是跪坐法(坐在脚后跟上)。佛教有盘腿打坐的习惯。在中国所有的功夫中,盘腿打坐都是基本功,因为这个坐法能锁住身体的精气,让精气上升、集中。练打坐的时候,我们要注意腿部的保暖,过去和尚们打坐时,一般都在腿部盖一块布,此法值得借鉴。阅读详情:
范文七:曲黎敏:从头到脚说健康2第19节手部的锻炼法戴戒指的中医趣解我们的五个手指上分别循行着不同的经脉。大拇指是肺经循行之处。肺主一身之气,没有人把戒指类的物品戴在大指上,因为那样做的话就约束了气机的流转,人会感觉不舒服。常能看见有的人喜欢翘起大拇指对着自己比划说:“我是老大”,“老子怎么样”,这其实是肺气特别足的象。食指是大肠经循行之处。大肠经是与人体本能相关的一条经脉。当看到特别好吃的东西的时候,我们的食指有时会不自觉地抖动,这就与人的本能有关。中指循行的是心包经。心包经主喜乐。当人订婚之时,会把戒指戴在中指上,以表示心中的喜悦之情。无名指循行的是三焦经。人的五脏和六腑都归属三焦。一般说来,结婚戒指都会戴到无名指上,这怎么解释呢?婚姻这件事,就有点像三焦,说不清道不明的,它绝不是一件纯喜乐的事,很复杂,包含着喜怒哀乐。小指循行是小肠经和心经。心也是不能受约束的,所以也不会有人把戒指戴在小指上。我们平时要注意,如果小指经常麻木的话,很有可能是心脏出了问题,要去医院做个检查看看。手指是阴阳交汇之所,锻炼手指,就可带动全身的气血,所以我们没事儿就应活动手指。常练“虎爪”养气血“虎爪”,就是五指抓地的形象。从中医的角度来说,做虎爪这个动作时,五个手指的指尖用力,就把手掌中间的劳宫穴打开了。中医将十个指尖称为“十宣”,十宣是人体气血最薄的地方,也是阴阳交汇之所。十宣打开了,全身气血都能动起来。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运用“虎爪”这个动作来锻炼身体。1.十指相敲养肝气十指相敲法,就是两只手成“虎爪”状,十指相对,互相敲击。这么做能很好地锻炼手指上的井穴。既提高了手的灵活性,也养了肝气。女性的阳气相对不足,容易手脚冰凉,可经常十指相敲,促进血脉通到四肢末梢。2.弹弹钢琴健身脑虎爪的另一个应用是弹钢琴。弹钢琴就锻炼了指尖,也间接锻炼了大脑。现在很多家长都从小让孩子学弹钢琴,这其实真的很好,我们不要强求把孩子都能培养成郎朗,孩子的身心健康最重要。弹钢琴能锻炼指尖,对孩子的智力发育极有好处。很多人说我不会弹钢琴,也没有时间去学,其实没关系,没事儿就用“虎爪”在桌子上敲敲按按就很好,锻炼了手指,调养了气血,强健了大脑。握固——把健康紧紧地攥在自己的手中握固,是将大拇指放在无名指的指根处,然后四指相握,把大拇指藏在中间。刚出生的小孩儿都这么攥着小拳头的。握固能安神定志。当我们心慌时,可以用握固的方法来凝神。另外,经常做握固这个动作,可锻炼肝气,延年益寿。美国科学家曾做过一项研究,在对近6000名男性进行了40多年跟踪研究后,科学家得出一个结论,即长寿的人通常拥有较大的握力。他们认为,双手的握力不仅体现一个人的手部力量,还能反映人整体的身体素质。肝主握力。如果我们的手很灵活,握力特别大的话,说明肝功能很好。肝是人体内的“化工厂”,我们平时吃下的各种营养物都需要肝脏来转变成有用的东西,保障人体各种器官最基本的活动。因此,古人把肝看为五脏之首。肝的好坏直接与寿命长短有关。所以,我们要想长寿,就应该经常锻炼手的握力,常做握固法,将我们的健康紧紧地攥在自己的手中。“青龙探爪”,收放有道易筋经的“青龙探爪势”,是松解带脉、锻炼肝气、强健腰脊的健身方法。“青龙探爪”是什么意思呢?中国传统文化里有“左青龙,右白虎,上朱雀,下玄武”的说法。古代五行家按照阴阳五行给东南西北配上四种颜色,而每种颜色又配以一个神兽与一个神灵:东为青色,配青龙;西为白色,配白虎;南为朱色,配朱雀;北为黑色,配玄武。青龙、白虎和朱雀还都比较好理解,那么玄武是什么呢?“玄”为黑,遥远和神秘的意思;“武”为力量。“玄武”一词翻译过来就是“伟大而神秘的力量”。它用两个动物来代表,下面是一只乌龟,上面盘着一条蛇。乌龟和蛇都为纯阴之象,具有长寿和安静的特点。中国自古认为,静是人长寿的一个核心。东西方体育锻炼的一个核心不同点,就是对动和静的理解不同。西方的体育锻炼强调要动,而且是剧烈运动,觉得锻炼后大汗淋漓了才达到了运动效果。而中国的传统体育健身文化认为,过度的动是一种消耗,不利于养生。中国强调的是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不是不让人做运动,但要适可而止,不能过度发散。其实乌龟的静也不是一种纯粹的静,你看乌龟的脖子,总在那一伸一缩地动,古代称之为龟息法,是一种极好的运动方法。中国传统体育健身法的优势就在于又炼又养,炼养结合。无论是易筋经、八段锦,还是其他健身术,它们的每个动作都在颐养我们的经脉。中医将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一一对应于脏腑。比如,青龙为东方之神,是至高无上的神物,具有避邪恶、调阴阳的神力,青龙的形象就是飞腾而上,其对应的五脏为肝,肝主生发。“青龙探爪”这个名字暗示了这个动作可以调养肝气;而且,这个动作需要像青龙一样慢慢地生发。如果肝气生发得太快、太过,就会出现血压高、肝阳上亢等问题。那么这个动作要怎样做,才算慢慢地生发呢?在五脏与五行的对应关系里,肝对应木。“木曰曲直”,意思是木头的生长不是噌噌噌地往上生长,而是盘旋式地往上长。盘旋就有收的作用。所以,在做这个动作的时候,一定要在“探爪”的同时学会“收”,一边生发一边收敛。“青龙探爪”,一个招式的名字就彰显出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我们只有了解了中国传统文化,才能更好地理解这些传统健身术的精髓,从而调身养气,有的放矢。要想治肝病,先要开带脉中医有“带脉上合肝经”的说法,意思是肝经与带脉息息相关。要想治肝病,先要开带脉。“青龙探爪势”可通过开带脉来达到调养肝气的功效。所以,有肝病的人,我建议要多做“青龙探爪势”。首先,两手握固,放在腰间的章门穴。章门穴是人体上的一个重要穴位。在中医里,凡被称之为“门”的穴位,都是气机出入的枢纽之处。章门穴就是肝气出入的重要门户。双手握固放在章门穴,其实就是固摄肝魂,守住肝气。然后,右手自然伸直,慢慢升起,做出“龙爪”的样子。这就使肝气升中有降。右手升起到眼睛的高度,然后向左侧旋转。为了牵动带脉,旋转的角度可以大一些。然后,手臂放松,上身向前俯,在腿保持伸直的情况下,手掌尽力向下按(不一定要按到地上),并从左向右画弧,转到右边时,再握固,起身,手放于腰间,停留片刻。整套动作朝相反方向再做一遍。中医认为:“两肋属肝”,“肝藏血,肾藏精”。通过转身、左右探爪及身体前屈,可使两肋松紧开合,有梳理肝气、调养气血的效果。另外,通过手臂带动腰部旋转,可以很好地强壮腰脊。阅读详情:
范文八:从头到脚说健康从头到脚说健康人为什么会生病?病是有:情致不遂,饮食不规律,缺乏运动和滥用药物所致。情致不遂:比如现在的妇女很容易得乳腺货子宫的疾病,从中医得角度就说情绪不舒畅,气老是壅在上面,所以就除出问题;另一种就是性格多暴躁,心高气傲,脾气偏大,聚集在子宫内形成凝滞,最终引发子宫肌瘤一类的毛病。饮食不规律:中医很讲究饮食养生:“早晨一定要吃好,中午一定要吃饱,晚上一定要吃少”,但现实生活中,饮食不规律的,吃撑着着了就伤脾;一会肌一会饱,让人的脾胃没法适应,就会得胰腺病货糖尿病。缺乏运动:多运动会把我们身体内的湿气划掉,是保持健康的一个很重要的方法,但很多人现在去健身房锻炼,不是经脉而是锻炼肌肉,户外跑步锻炼是膀胱。俗话说:人老腿先老。其实首先老的就是膀胱经,膀胱经对人体非常重要,人体的整个后背、腿后部的问题都是由膀胱经决定的,所以如果膀胱经通畅,人的气化功能就很好,很多的病会解决。中医角度讲:跑步,登山还有性生活都是锻炼膀胱经。很多的女儿肩背疼,就是和性压抑有关,由此造成的膀胱经不通畅而致病。 滥用药物:其实现在很对人不是死于疾病,而是死于不运动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很多人大小有病就吃药,把生命寄托给医生,其实真正的健康源于我们对自己本性的了解和觉悟,我们了解了为什么生病,导致生病的原因,就懂得该如何去保护自己。头部:头发的功能就是保暖和散热头发的疾病:头发跟人体内的两条经脉最为相关,肾气和肝血,头发黑不黑、是否润泽跟肾气相关。头发是肾的花朵,是肾的外观。肾主黑色,所以是否乌黑靓丽和肾密切相关,是否滋润也和肾气相关,肾虚的人很容易脱发。头发的生长速度和肝血相关,肝主生发,如果肝血不足,头发就会变白和干枯,并最终导致脱发。秃顶是一种典型的脱发疾病,秃顶属于肾气发散过度,肾气的过度耗散意味着人的性欲会比较强。有的人掉头发只掉头顶,一是前面提到的肝血有关,二是和脾胃有关,这种人平时思虑过多,“思则气结”思伤脾,同时伤血,所以造成头顶掉发。头皮屑:阴盛阳虚导致头皮屑,肾精收敛不住虚火,头发的精血慢慢变少,头皮得不到滋润。出头油:脾输布太多,头油过多实际就是脾脏和肺脏两个的毛病。斑秃:就是鬼剃头,和我们的情志有很大的关系,过度的焦虑,或者生一口大气,心结打不开,就会造成斑秃。头发的保养和保健:给 生活减压,做头部按摩,睡觉散头睡,不湿卧。头部疾病:首先推头后痛。后头痛:属于膀胱经痛,包括脑后边痛,还有整个颈顶痛,会出现发热,恶寒等现象。前额痛:属于胃经头痛,包括前额痛、眉棱骨痛、眼眶发胀等。两侧头痛:属于胆经头痛,症状有眼睛发花,早期口苦等。左边的便头痛一般根肝血有关,右面的偏头痛一般和肺气不降有关。头痛而重为脾湿头痛,就像头如裹,头痛而咽喉干痛是少阴肝经头痛。症状为小便发红,少言懒气、皮肤干燥等。头顶痛:肝经头痛,症状为干呕吐、手指夹和嘴唇发青发紫,四肢冰冷,腹痛等。这种人一般是纵欲过度。血虚头痛:症状就是不自觉地摇头,淤血头痛:一般会造成癫痫,症状就是顽固性头痛呕吐。高血压:高血压的出现一般和人体元气虚弱和脏腑功能衰退密切相关,其实就是人体要注意休息和调整。发病原因一般都是肝肾两个脏器亏损有密切关系。 一般我们平时可以观察上午下午血压的变化情况判断身体的健康情况,上午血压比下午高,说明远期正在衰退,病情正在加重。上午血压比下午低,说明身体开始自救系统,脏腑功能在恢复当中。如果压差很接近,说明很危险,马上就医。低血压:属于元气大伤,一般先是肾气亏损。高血压两点:血粘度高,血管弹性差。导致:中风、脑溢血、脑血栓、如果一个人没事老师腿抖来抖去,说明这个人肾精不足,有肾病。多动症:小孩胃寒,常吃冷饮。由于正:胃经和肾经两条经脉有关。也就是调整胃和肾。睡眠:失眠、多梦有三点,1、心肾不交,长期熬夜有关。2、血不足。要养好胃。3、胃不合则卧不安。晚上吃得太多会。五官:鼻为肺之官:一般肺有毛病都会反映在鼻子上,目为肝只管:肝病会在眼睛上有反映,鼻梁处会有青筋或青痕。口为脾之官:脾脏不好的人出现唇黄火嘴唇四周发黄,嘴唇脱皮,流血等症状。 舌为心之官:心脏有并会出现在舌头上,还有如果心脏有病,一般颧骨这个部位会发红,印堂也会突然发红,印堂发黑也不是什么好事,是肾脏不好非常危险的。 耳为肾之官:肾病的人会有耳朵聋,耳鸣等。眼睛:目为心之使。眼睛眼泪汪汪:肺气不足和肝的收敛功能不足导致的。林黛玉。迎风流泪:遇风就流泪,肝经不能收敛。眼干:肝血不足,阳气虚。这种人平时很容易发火,无名火。眼睛外突:女性很容易的甲亢,男性一般都是眼压不高,大多与饮酒过渡有关。 眼袋:上眼皮肿是脾虚,下眼皮是阳虚。口:口水多:胃寒特别重。口热舌干:肾经病。口苦:胆经得病。容易的胆结石。口臭:消化系统出了问题。脾胃衰退的现象。口甘:嘴里发甜。脾脏出了问题。人活一张脸面色:面色脱尘:肝病,血太虚了。连色惨白,口唇惨白。面如漆差:肾病。就像脸上涂了一层漆。面色发红,并且眼珠子发黄,心包经。面微有尘,脸上向蒙了一层灰,胆不好。如果一喝酒,脸很容易红,属于肝病,要适合就全身发红,更是肝功能出了问题。很严重。指甲上有病都是肝病,有竖棱儿时肝病,横棱儿是肝病好转的现象。颧骨:女性蝴蝶斑,属于小肠病,肠胃吸收功能不同,体内的垃圾代谢不掉,所以先要调理肠胃,蝴蝶斑自然就告诉好。男性小肠不好,会脖子粗,腮帮子胖,肚子大,别人叫得“大款”,其实都是苦命。 指麻木就是肺经有关。中指麻木,心脏病轻症,小指麻木就是心脏病的重症。五脏六腑心:心脏早博,便秘也导致心脏病肺:手臂疼痛,手掌心灼热,肩背疼痛。还有就是小变数而欠。咳嗽,哮喘。 脾:重症肌无力、糖尿病、胰腺炎和胰腺癌。胰腺炎和胰腺癌原因:1、暴饮暴食,饮食极度不规律2、吃得很好,但是缺乏运动3、心情郁闷,思虑伤脾,生活压力大,又不懂得发泄。4、房事过度,耗肾经。胃:胃溃疡:不是便秘就是腹泻。郁闷生气容易造成胃气不足,造成胃溃疡以及消化功能不良等。肝:指甲上出现问题,治疗肝病一定要恢复脾脏和肾脏的功能,只有脾胃的功能健全了,才可以充分消化食物,获取更好的营养,肾脏不好了后,才会肝脏好。 肝脏和中毒糖尿病都是肝脏受了损伤。胆:胆病比如胆囊炎,胆结石。都是和不良生活习惯不好。不吃早饭,等胆结石。 肾肿:浮肿是肾病最常见的症状。浮肿及腹胀,腰痛,肩背痛。三高,症状:血脂黏稠,血脂高,血压高,血糖高,口渴和便秘。大小肠:治病的原因在肺和心。小肠的吸收出了问题,心脏一定会出问题。 便秘、腹泻、结肠炎、腹胀。阅读详情:
范文九:从头到脚说健康从头到脚说健康 上(5DVD)第一讲 病从何来第二讲 头发第三讲 脑第四讲 高血压 中风第五讲 情志第六讲 睡眠第七讲 做梦第八讲 五官(上)第八讲 五官(中)第八讲 五官(下)从头到脚说健康下(6DVD)第十一讲 颈椎 两臂 手第十二讲 两腋 两胁 两肩第十三讲 皮肤第十四讲 乳房第十五讲 五脏六腑(上)第十六讲 五脏六腑(中)第十七讲 五脏六腑(下)第十八讲 女七男八第十九讲 大小肠 姜葱蒜第二十讲 肛门 腰背第二十一讲 腿 总结北京电视台《城市》频道曲黎敏中医养生话健康:从头到脚说健康(中医养生完全手册)把健康寄托给医生是软弱的,正真的健康源于自我本性的觉悟。曲黎敏教授为您讲解中医养生话健康。从头发上的疾病到五脏六腑,一直说到腿脚的养生,多年致力于中医理论研究的曲黎敏老师,没有给人讲什么大道理。她只是以皇帝内经等祖国中医瑰宝为基础,将最朴素的养生原理娓娓道来。曲黎敏教授——点出了生活中常见但不为人重视的生活陋习、养生误区以及大道至简的养生之路:好好吃饭,好好睡觉,不生气,多做运动,就是保持情致方面的一些欢畅的这么一种状态。内容简介《从头到脚说健康》以一种独特的视角、通俗的语言,带领读者走进中医文化这座美丽的殿堂,领略传统中医的独特魅力。从日常生活中的常见健康问题入手,从头到脚地讲解人体、分析人性,从病症、病因到养生方法,进行多角度、跨文化、图文并茂式的讲解,书中指出,“现在很多人并不是死于疾病,而是死于不运动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单纯地把健康寄托给医生是软弱的,真正的健康源于自我对本性的觉悟”……--------------------------------------------------------------------------------作者简介曲黎敏,北京中医药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北京天人医易中医药研究院院长。曲教授先后获得北京师范大学语言文学学士、北京中医药大学医学硕士,具有深厚的国学素养,精通文字学、传统医学等。多年来,曲黎敏教授一直致力于中华医道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与推广,不仅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主讲“中医与传统文化”、“周易与中医学”、“道家思想研究”、“中国文化经典导读”等课程;还多次受邀在清华、北大、浙大、复旦等著名高校和中国教育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山东教育电视台主讲《黄帝内经》及养生智慧。她的演讲深入浅出,内容广博,使听众于绵绵细语之中既能领略到传统文化的智慧与魅力,又能参悟大道至简、真切实用的养生智慧。--------------------------------------------------------------------------------中华瑰宝,大众绝学。遵循自然,认识自我。大型传统文化系列节目北京中医药大学曲黎敏教授中医养生电视完全手册从头到脚大道至简完全讲述从头到脚说健康1、 养发篇现在很多人并不是死于疾病而是死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那么所谓的健康就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大家越来越自觉意识到怎么通过自己的力量改变自身的问题,本期节目的主题是养发。2、 养脑篇现在很多人并不是死于疾病而是死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那么所谓的健康就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大家越来越自觉意识到怎么通过自己的力量改变自身的问题,下期节目的主题是养脑。3、 情志篇人体内在气血的变化可以导致情志的异常。中医认为,肝气虚则恐,肝气实则怒。心气虚则悲,实则喜。4、 失眠o养颜篇5、 五官篇(上)6、 五官篇(中)7、 五官篇(下)本期《城市》为您播出金秋话健康——五官篇(二),为您讲解鼻子与健康的关系。8、 颈椎篇手指与五脏有什么对应关系?舒缓郁闷按摩哪个穴位最有效?大指麻木是哪个脏腑出了问题?小指麻木又是什么疾病的前兆?9、 手臂篇10、 两腋篇上一集中,曲黎敏教授详细讲述了颈椎以及手臂的养生,在这一集中,曲教授将继续为大家讲解两腋的养护知识。两腋肿胀原因何在,两肋疼痛,切勿生气,放松肩膀,妙穴按摩,盗汗自汗,暗藏玄机。11、 两肩篇12、 皮肤腠理篇13、 五脏六腑篇在上一集中,曲黎敏教授讲述了肌肤腠理的养生,肌肤的症状与五脏六腑有很大关系,心、肝、脾、肺、肾叫五脏,小肠、胆、胃、大肠、膀胱、三焦叫六腑,本期节目中我们就来了解一下五脏六腑。阅读详情:
范文十:从头到脚说健康2从头到脚说健康2:健身气功与养生之道引 子 传统健身的中医智慧很长一段时间以来,越来越多的人拿着稀奇古怪的方子来找我,不知名者的咨询电话也络绎不绝,多为求医问药的。一方面,很欣喜,自己多年追求的中医文化的复兴在无数志同道合者的共同努力下,在炎黄大地上开花结果,越来越多的老百姓认识到原来中医有这么神奇,不再将我们千百年流传下来的瑰宝束之高阁;另一方面,也很踌躇,中医用药因人而异,几乎没有一个通方大家可以一起用。中医治病讲辨证论治,同样是感冒发烧的人,有人要用桂枝汤,有人要用麻黄附子细辛汤,用错了,就会出大问题。药,绝对不可乱服。有了病,当然要去看医生,这没二话。不过,我常说,将我们的生命全都交给医生,是软弱的。中医讲“治未病”,重养生,如果我们平时都能健健康康的,那又何必要把时间、金钱乃至痛苦,都搭在了医院里?如何将中医智慧实实在在、简简单单、安安全全地落在实处,以博大的法力护佑我们的身体,我踌躇、思索……多年前,我曾做过《中华气功》杂志的编辑,从那时起就认识到了中国传统健身术的美妙与实用之处,修习多年,以己之身感受着它在养生方面的巨大作用。安全、有效、简单、易行,是传统健身术最大的特点与优势。我相信,一旦您开始练习,自会在其中有所收获。第一节 力与劲儿——中西方体育锻炼孰高孰低和医学一样,因教育、社会环境变化等一系列问题的影响,现在的中国人对现代西方的体育锻炼远比对中国的传统健身术更了解、更熟知。多年来,中国传统健身术就跟中医一样,逐渐被边缘化,被妖魔化,被夸张演绎……总之,被束之高阁了。那么,现代西方体育锻炼和中国的传统健身术有着什么样的不同之处?哪个又更好呢?西方的体育锻炼,它的练其实是绞丝旁的“练”,而且是只练不养。它强调的是更高、更快、更强。可以说,它追求的是达到或超越人体的极限。拿百米飞人大赛来说,通过反复的肌肉训练,各种仪器辅助修正动作,使人类奔跑的速度向极限接近。博尔特最近又刷新了百米跑的世界记录,把他保持的记录又缩短了0?1秒,但这种追求越来越困难,西方科学家用计算机计算的结果是,人类的百米跑不进9秒。中国的传统体育健身就不同,造字之初,锻炼的“炼”就是火字旁的“炼”,它把人体自身当做一个鼎炉,气血当做内容。所以,我们古语叫“外练筋骨皮,内炼精气神”,也叫“内炼一口气”。它的核心内容是“精气神”的问题。中国的传统体育健身讲究的是又炼又养,炼养结合,其理论基础是医道里的经脉。西方的体育锻炼,练的是力量,也就是肌肉,它的理论背景是解剖学和肌肉组织学,重点在于力量的表现。健身房里的训练大都以练力量和肌肉为主,这种训练把气血全都调到皮肉了,而内里反而空虚,再加上大汗淋漓,更加损耗心血(因为汗为心之液),过分训练有时还会引起心脏病的发作,所以我们常在报纸电视上看到有人在健身房锻炼时猝死的新闻。而中国的传统体育锻炼,“炼”的是什么呢?“炼”的不是“力”,而是“劲儿”。这个“劲儿”就很玄妙,有些难以拿捏。劲儿讲的是虚实之道。人体经络的气血,它既有看得见的,也有看不见的东西在里面。归根结底还要谈到“精气神”的问题,这就又离不开经脉、气血、阴阳、升降、开合……还是举例来说明“劲儿”的玄妙之处吧。比如,在传统的体育健身里,有一个非常有趣的动作,叫“剑指”。我们经常在武打电影里看到这样的动作:某个武功高人以手做剑指状,就这么“啪”的一下点过去,对方就被封住了穴道,动弹不得。那么,剑指这两根手指的力量到底从哪儿来呢?是从手腕来,还是从腰来?其实都不是。要想让这两根手指特别有力量的话,一定是在攥着的另外三根手指头上做文章。我们可以尝试一下,把另外这三根手指头压得越紧,剑指的这两根手指就会越有力。这就叫“四两拨千斤”。插图:西方的体育锻炼练的是力量,中国的传统健身术“炼”的是劲儿,剑指这个动作就很好地诠释了中西方体育锻炼的不同之处。剑指的这两根手指头属于看得见的系统,而攥着的这三根手指头属于看不见的系统。用大拇指压住无名指和小指,就相当于锁住了这三根手指的气血,而把气血都贯注到了伸出的食指和中指里,这就是用看不见的系统给看得见的系统加劲儿。这就是中国传统体育健身中的一个很核心的要点。再比如,手臂的内侧是三阴经,外侧是三阳经。拿易筋经里的“韦陀献杵第二势”举例,当两臂伸平时,阴经和阳经都没有发挥作用,当两掌慢慢竖起,外撑,力在掌根时,经脉的意义就显现出来了。别小看了掌根外撑这么一个动作,这么一撑,胳膊上的阳经就锁死了,里面的三阴经的劲儿就使出来了。能这么撑一会儿,后背就开始酸痛并出汗了。然后手臂上举,再两手变拳下撑,这时三阳经就全打开了,而阴经又锁住了。当两掌慢慢竖起,外撑,力在掌根时,胳膊上的阳经就锁死了,里面的三阴经的劲儿就使出来了。 其实健身气功的所有动作都是这样,利用人体经脉形成巧劲,而我们的手腕就好比一个锁,在它的一开一锁中,劲道得以收放。中国传统体育健身术中有无数类似的现象。这些现象的背后融入了古人超凡脱俗的见解与博大精深的知识。我们不能只看表面看得见的东西,还要看到背后的奥妙之手,并加以思考。这就好比我们看魔术一样,外面的表演异常精彩,可其实秘密都在里面。破解了里面的核心,我们就能解开古人一言、一行、一式的密码,让那尘封在久远历史长河中的道与术,焕发新的生命。第二节 有钱的人去按摩没钱的人练导引地主婆的“美人拳”养生大法健身气功在古代被称为“导引”,是一种既能锻炼身体,又能防病祛病的体育健身方法。现代人不懂,把气功练得就好像在做广播体操,其实是把它的精髓全部都丢掉了。健身气功讲究的是“以形领气”,气动了又可推动血行,所以气功不是简单地动动胳膊动动腿,它对身体大有裨益。 这几年,在国内的大城市,按摩店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洗脚城更成星火燎原之势。好不好?我觉得从医理上讲,挺好。同时也反映了我国经济发展了,人民有钱了。当然,前提有两个:一是合法的按摩,不是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二是按摩师的技术要达标,他们要真懂按摩、会按摩。会与不会,差别大了。会的话可解除疲劳,手到病除;不会的话,不仅仅是浪费我们的金钱和时间,还会损害健康。现在的按摩其实又分两种:一种是西方的按摩方法,比如我们常在电视里看见足球队、篮球队、体操队等都配有按摩师,这种按摩的主要目的是消除肌肉的酸痛与疲劳;还有一种是中医按摩或推拿,它以疏通凝滞在经络里的“气”为目标。因此中医按摩或推拿施以治疗的地方几乎都在穴位和经络上。有人会说,过去那些地主婆也不锻炼身体啊,怎么也活得挺好的?我们要想想,地主婆家里有什么——丫鬟。丫鬟天天给她捶腿、捏脚,那叫“美人拳”,这就是一种按摩,所以地主婆活得也挺健康的。地主婆每天享受丫鬟的“美人拳”,其实就是在接受一种按摩。我开个玩笑说,现在有的老人生活得很简朴,儿女即使特有钱,老人也总是很节省。其实想开了,辛苦一生把他们养育大了,现在也该享享福了,有钱就花,让儿女给找个好的按摩师常做做按摩,身体健健康康的,让儿女也少为自己操心。玩笑归玩笑,能真的天天请得起按摩师的毕竟是少数,咱大多数老百姓没那个经济实力。那怎么办?很简单,老老实实地自我锻炼,练健身气功,一样身体能锻炼得棒棒的。所以,一句话:有钱的人去按摩,没钱的人练导引。福报从自我锻炼中来那么按摩和自我锻炼有什么异同呢?首先,导引术在古代叫内景导引,外景导引就是按摩法。按摩是一种被动行为,而自我锻炼是一种主动行为。应该说,自我锻炼相对来说更好。因为它是一种自己唤醒自己身体感觉的行为。人的这条命到底要掌握在谁的手中?是自己,而非他人。这是中医养生的一个核心思想。你锻炼身体一分,它就会回报你一分。从养生的角度讲,扎针、按摩,都赶不上练导引。将导引的动作做到位,就能解决很多根本性的问题。锻炼分层次,先是练明劲,后是练暗劲,最后是化劲,关键要懂得医理,知道如何开合阴经、阳经。比如,坐着的时候,我们上半身老动,可下半身就几乎不怎么动了。其实我们可以做几个腿部养生动作。比如,把脚后跟外撑待一会儿,这就抻拉了膀胱经;坐在那儿,没事儿就捶捶腿,这其实就是在养护胃经;亦或将两手搓热,捂在腰眼处待一会儿,这可以强腰脊。我们一定要记住,锻炼是可以随时随地进行的,但是这种随时随地的锻炼首先要养成习惯。习惯决定健康。这些小动作都很简单,我们掌握了其中的原理后,自己就可以解决自己的很多问题。不是天天都上养生班才能学到养生方法的,我们有了一定的基础知识后,自己都能悟出很多针对自己身体情况的、行之有效的保健方法。有一段时间,我坚持练易筋经,那段时间我坐有坐相,站有站相。后来懒了,不练了,结果坐、卧都喜欢歪着倒着的,可不好看了。锻炼贵在坚持,锻炼的动作都不难,难的是天天练习,持之以恒。西方有种说法,任何行为只要连续坚持40天,就可以成为一种习惯。我们中国传统文化认为的时间是七七四十九天。您就别偷懒,咬牙坚持49天看看,我相信您一定会从中得到很好的福报。按摩和练导引的第二个不同在于达到的功效不同。按摩不到的地方,做导引可以锻炼到。经络分里支和浮支。什么叫里支,什么叫浮支呢?经络有走向,它不仅在体表循行,还往里行进。对于体表的浮支,按摩或扎针都可作用到;而对于身体内部的经脉,按摩甚至扎针都无法接触到,那就叫里支。对于里支,我们如何作用于它呢?唯有自我锻炼。通过身体的伸展、扭动,可以解决里支的问题。比如云门穴和中府穴,不能扎针,按摩又隔着肋骨碰不到,但靠练功就可以。八段锦中的“左右开弓似射雕”这个动作,能很好地作用于这两个穴位,而且做这个动作的时候需要屏息,屏息也等于按摩了这两个穴位。虽然我前面说了按摩是一种不错的保健方法,但即使有钱,也不要过分依赖按摩。按摩会调人的元气,对于体质比较虚弱的老人来说,总调元气不好,伤身。而练功却是老少皆宜的养生方法。 至于练功的禁忌,我会在本书的最后一章进行讲解,我们在练功前可着重看看那一章,避免出现不必要的意外。第三节 传统健身法秘诀大公开很多人说,锻炼嘛,我会,使劲跑,使劲跳,大不了照猫画虎地跟着学嘛。其实您吭哧吭哧地一通傻练,对身体有没有好处呢?也有,但效果不大。做错了,对身体反而有害。这世界上很多事情都有秘诀,掌握了秘诀就等于走了捷径,事半功倍。站桩的秘诀一 ——八虚练健身气功有秘诀,拿健身气功中最基本的一个动作——站桩来说吧。很多人都知道站桩,武打电影里常有练功夫的人先从练站桩开始,不少人也跟着做过,结果站一小会儿就腰酸背痛腿抽筋,哪儿都不舒服,而锻炼的效果呢?似乎也没有什么精进。 为什么?很简单,不懂秘诀地瞎站,不疼才怪!那么,站桩的最大的秘诀是什么呢?——八虚。何谓八虚?八虚是指人体的八个部位要放松,这八个部位是两肘、两腋、两胯和两委中(腘窝处)。所以站桩时一定要做到沉肩、坠肘、松胯、膝盖微微弯曲。八虚就是两肘、两腋、两胯、两腘窝处都要放松。中医里有“真气之所过,周身三百六十五节”,就是全身上下这么多关节,都是气血行走的地方。相对来说,关节处都是人体比较虚弱的地方,也是人最应该放松的地方,要把它们虚下来。 《黄帝内经》指出:此八虚为真气之所过。即是说,八虚是一身之气所经过的八个最大关节处。这八个地方至关重要,既是邪气最容易停留的地方,也是气血最容易壅堵的地方。站桩时放松这八处有什么作用呢?先说两肘。中医讲,心、肺有病,病在两肘。人的肘部有一个穴位叫少海穴。当我们拨动它时,如果感到特别疼的话,多是心肺有问题了。所以站桩的时候沉肩坠肘,就是对心肺最好的锻炼。 肝胆有病,病在两腋。两腋走的是肝经和胆经。肝有病,其气在两腋。而胆主全身的生发之机,所以把两腋这个地方松开了,对我们的肝胆乃至全身都有好处。从按摩上讲,好的按摩师做按摩,也是先从按摩放松两腋开始。脾有病的话,病在两髀,就是人体的胯骨轴处。这是人体最大的关节处。站桩时一定要放松这里,胯骨轴能够轮转松弛,就是运化得力的表现,对我们的脾十分有好处。肾有病的话,其气会留于腘窝处。人的腘窝处有两个重要的穴位叫委中穴。委中穴也是人体最容易产生病灶之所。这个地方很容易产生“筋结”,就是经脉不通,会导致腰背疼,甚至是头疼(因为膀胱经走头)。所以,中医里有“腰背委中求”的说法。我们没事的时候就该多揉一揉委中穴,会起到很好的养生保健作用。委中穴很容易产生“筋结”,会导致腰背疼,甚至是头疼。我们没事的时候就该多揉一揉委中穴。站桩几乎是所有功法的起势,也是练功的基础。了解了八虚的秘诀,我们才能够真正掌握锻炼要领,我们的站桩才会有模有样,才能起到养生保健的作用。站桩的秘诀二 ——百会对会阴对于站桩来说,第一个要点为百会对会阴,第二个要点就是肩井对涌泉。首先,站姿的要点在于身体的直立,这个直立的身体其实有个隐含的中轴线,即我们的会阴穴与百会穴这条中轴线。养生家称百会为天门,会阴为地户。天主动,地主静,所以天门要常开,地户要常闭。会阴穴对百会穴会阴穴在前阴后阴的中间,是任、督、冲三条经脉的一个起始点。督脉主人一身之阳气,任脉主人一身之阴血,冲脉主人一身之性。所以,会阴被练功者、养生家起了个专门的名称——阴跷库。 不练功夫的人,阳气常把会阴穴冲开,分成任、督、冲三股流注于经脉,不能返还归元,因此无法延年益寿。因为只要会阴穴一打开,人体的百脉都动。所以练功夫的人一定要让会阴穴有弹性且紧闭,使散乱之气得以归元,这样才能降低消耗,强身健体。为什么刚开始练习气功或其他各门武术时一定要先从站桩、站马步开始呢?这是因为,只有先锻炼好会阴穴,才能让百脉引发全身的气机流动,并能返回会阴穴。我在《从头到脚说健康》一书里说过,有一个非常传统而又保险的养生方法,叫做回春术。回春术就是作用于会阴穴,它也是一个不动声色就能锻炼的方法。无论你是站着,还是坐着,只要你有意识地做提肛这个动作,就是在提拉、紧闭会阴穴。久练回春术,我们就能保持一个年轻态,不仅是心理上的年轻,更重要的是生理上的年轻。任何体育锻炼都是越早开始越好,从年轻时开始锻炼,对身体最好。当然,即使我们现在已经上岁数了,也别说晚了,来不及了,锻炼这事儿任何时候开始都不晚。只要坚持每天提拉会阴穴一百次,你可以坚持一段时间试试看,一定能在自己身上发现跟以前不一样的感觉。提拉会阴穴的时候,身体肯定是要挺直的,假如你窝在那儿,身体是提不起来的,所以,这个动作的要点就是站直或坐直,调整好身体,让百会对会阴,然后往上提拉。此时,我们自然会收腹。收腹实际上也是个非常重要的动作,它可通过我们六腑的运动来按摩人体的五脏。从养生的角度来说,“人的天门要常开,地户要常闭”,地户指的就是会阴穴。往上提肛就等于是将会阴穴闭上了,而上边的百会穴由于督脉的冲击此时也打开了。所以说,回春术看似极其简单,但却是使任督二脉周行全身的强身大法。站桩的秘诀三 ——肩井对涌泉涌泉穴为足底肾经的一个穴位;而肩井穴在我们的肩膀上,位于大椎穴与肩峰端连线的中点处,属于胆经。涌泉穴表示肾气如泉水刚刚涌出地面,如果不加以约束,则散溢四方,有肩井这口井收拢着,气血就不会散乱了。我们首先看看“肩”字是怎么写的?“肩”字的上边是一个“户”字。《说文解字》讲,单扇为户,双扇为门。“户”就是指小户人家,从单扇门家里出来的都是小家碧玉类的女孩子。“肩”字的下面是肉月的“月”字,其实就是指肉。“肩”的意思直白点说,就是“肉的门轴”。所以,我们没事的时候,要多耸耸肩,转转背,前后活动肩膀,这样就能很好地解决肩背疼的问题。我们不要小看了肩井穴,它被称为第一强身穴。肩井穴前面就是缺盆穴,这也是一个很要命的穴位,因为人体大多数经脉都途经缺盆穴。如果缺盆疼痛,就说明人体的五脏六腑都出大问题了。所以,我们没事的话,应该经常按摩缺盆。当我们的手交叉往肩膀上搭的话,正好能放到肩井穴这儿,这就是老天让我们干这件事的。另外,也别就只给自己按摩,回到家,我们要多体谅下自己的爱人,没事儿给爱人揉揉肩,提拉提拉肩背。这既能增进夫妻情感,又能锻炼身体,何乐而不为呢?我们人活在世上,要多整出点生活情趣来,夫妻间互相按摩按摩,多惬意的事情,甭没事就说“别用你的老手碰我”。那就不叫夫妻了,是冤家。站桩的秘诀四 ——守五窍三关站桩要守五窍三关。五脏各有官窍。“窍”:穴也,空也(《说文o穴部》)。其音“巧”,又有机巧、灵巧之意。 为什么只有五脏有官窍,而六腑没有呢?因为脏属阴,腑属阳。故《礼记》疏云:“地秉持于阴气,为孔于山川以出纳其气。”阳主动,不需有窍;可是阴要没有官窍,就僵死了。这又是造化的机巧与智慧。道教丹道家又视五窍为元气之贼,因此强调对眼、耳、鼻、口、意的修炼。主张目不外视而视内,则魂在肝而不从眼漏(肝神为魂);鼻不闻香而呼吸在内,则魄在肺而不从鼻漏(肺神为魄);口不开而默内守,则意在脾而不从口漏(脾神为意);心不妄想,则神在心而不从想漏(心神为神)。如此,则五藏神攒簇在腹部坤位,为不漏境界,这也是老子“君子为腹不为目”的真义。 守三关是哪三关?丹道家认为,“九窍之邪,在乎三要”。这三个要点是:人容易受到耳、目、口的伤害。耳听声则肾精动摇;目视色则心神驰越;口多言则肺气散乱。因此,要固守耳目口三关。所以练功的人一定要注意练功时不可妄语,而教功的人最忌讳一边讲一边练,这样最耗气。阅读详情: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狗狗跟哮喘一样倒吸气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