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镀锌钝化时钝化后为什么钝化模易脱落

【技术服务】镀锌层低铬彩色钝化膜脱落怎么破?_微谱技术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可签7级以上的吧50个
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53贴子:
【技术服务】镀锌层低铬彩色钝化膜脱落怎么破?
电镀锌是一种最常用、最普遍的金属防腐处理方法,其镀锌层经过彩色后,耐蚀性能提高,且彩色钝化膜中有较多的,能自动地修复受损伤的钝化膜,因此,生产中彩色钝化工艺应用广泛。目前采用低铬或三价铬铬钝化工艺。那么,对于钝化膜易脱落现象该怎么破呢?一膜脱落的原因你造吗?1、时间
低铬液酸度低,钝化膜是在溶液中形成的。所以在正常情况下,钝化膜质量与钝化时间有关,随着钝化时间的延长,其膜颜色变化规律为:淡黄一→金黄一→一→绿色一→一→土黄色。膜越厚,和结合力越差,膜就容易脱落。2、前清洗不干净
镀锌大都采用光亮镀锌,溶液中添加了较多的添加剂,这些有机物夹杂在镀层中或附着在镀层表面,如果清洗不干净会导致以下不良后果:
(1) 零件表面吸附的有机物会夹附在层中隔离钝化层,使钝化膜的结合力和抗蚀性能大大降低,从而导致钝化膜脱落或色泽变浅。
(2) 零件表面吸附的有机物会还原为三价,过多的三价铬和有机物将直接影响膜的结合力。
(3) 由于前清洗不认真,会带入大量的氯离子,虽然氯离子会加速成膜,但会使膜太厚而易脱落,同时造成钝化时间不易控制。
(4) 由于操作者的衣物、手套及与镀件接触的物品上粘有酸,没有及时清洗掉,在操作过程中无意和镀件接触,就有可能使膜脱落。3、镀前处理不好
由于镀前处理时油污及氧化皮等脏污没有彻底清除干净,造成局部镀层结合力不好,从而导致膜脱落。4、镀液不稳定
因工艺控制不当,镀液不稳定;阴、阳极局部导电不良;镀液维护不及时到位,造成镀层疏松、多孔,局部发暗;或镀层脆性大,有麻点、小气泡,镀层结合力差,造成膜的附着力不好而脱落。5、光亮剂控制不当
光亮剂没有根据霍尔槽试验进行补加,也未按少加、勤加的原则进行操作,使光亮剂加入太多,溶液太脏,成份比例失调,单由光亮剂增加光亮度。从而使镀层中夹杂过多的有机物,镀层过于光滑,膜的结合力减弱而脱落。二、微谱小编教你怎么破~1、活化剂与铬酸酐比值的控制
在低铬中,的影响最严重,其含量不宜超过0.8g/L,在通常情况下,活化剂与铬酸酐比值大致为SO2-4/Cr03=1.0-4.0,Cl-/Cr03=1.5-1.0。调整pH值最好用,不要用硫酸或盐酸。硫酸过多,加入少量的碳酸锁或,再用硝酸调pH值至1.5左右。2、工艺条件的控制
在通常情况下,pH值控制在1-2为宜,室温下进行,在冬季,控制在15-30°C比较好。3、正确操作
(1) 除严格掌握好时间外,对于大小不同零件,操作时一定要摆动或抖动适当。最好使用空气搅拌,效果比较好。
(2) 零件在过程中,中途不可停顿,若停顿时间达十几秒钟,再次钝化时,钝化膜也会脱落。
(3) 在电镀过程中电流要适当,不可过大,镀层亮度要适中。4、出光
低铬前一定要进行抛光,既可避免pH值升高,更主要的是对镀锌层起到化学抛光作用,获得光泽均一的镀层,保证了钝化膜的结合力和外观质量。5、后处理(1) 清洗
后应认真清洗,否则,零件表面残留的酸易造成钝化膜脱落。所以要用几道水彻底清洗,且最后要用流动水清洗。(2) 烘干(老化)
烘干温度应不大于65°C为宜,以提高膜的硬度及结合力。否则,钝化膜失水过多,偏红,甚至偏黄,膜易脱落,易开裂,抗蚀能力下降,且烘干温度应基本保持一致。
贴吧热议榜
使用签名档&&
保存至快速回贴氯化钾镀锌钝化后镀层为何会发黑?如何解决? - 须知网
氯化钾镀锌钝化后镀层为何会发黑?如何解决?
这种现象一旦发生要先观察发黑处位置。如果发黑处大多出现在边角电流较大部位,或是滚镀时镀件上出现黑点则说明镀液中铁杂质过多;如果不是在边角部位,而是无规律可循,则很可能是钝化前后镀层表面被酸污染了。
镀液中因铁杂质而造成镀层钝化后发黑是氯化钾镀锌工艺中经常出现的症状。那么铁从何而来的呢?在挂镀槽中,主要是掉入槽中的零件未及时捞出,浸在镀液中腐蚀造成的。而滚镀时,除了掉入槽中的零件腐蚀造成的以外,另外还有两个重要途径:一是酸洗时带入了铁离子(水洗不净造成),另一途径是零件人槽后,化学腐蚀造成的。
铁离子进入镀液时有两个价态:三价铁和二价铁。二价铁可以和锌离子共沉积镀到零件上去。虽然铁的析出电位比锌正,但在镀层上却易在大电流区富集,而不是均匀地分散。当经硝酸出光后,高电流区的铁就会变成棕黑色镀层。在镀锌彩钝化时,这种现象不太明显,而在蓝白钝化时十分明显,造成外观不合格。
这种现象在滚镀时,往往和常见的滚筒黑点差不多,但细观察是不一样的。如果是电流过大或主盐含量过低造成滚筒黑点时,出槽前是黑的,出光后,黑点处变为白点了,但不光亮。因而铁杂质造成的黑点,在出槽时并不见黑,有时此处还发亮,但一经硝酸出光后,马上出现黑点。
去除铁杂质最有效、最经济的方法是用双氧水处理:先将双氧水用净水稀释10倍后在搅拌下倒人镀液,然后检验镀液pH值,用10010烧碱溶液调pH值至5.2左右,然后静置过夜,最后过滤,再用10010稀盐酸pH值调至4.2~4.8,补加少量开缸剂即可。
具体加多少双氧水,这要根据镀液中铁杂质的含量来定。一般条件下在ImL/L左右,双氧水也会破坏光亮剂。在加双氧水时要注意两点:一是要稀释后加入(要边搅拌边加),二是不要过量。
相关内容:
圆盘式剪切机广泛用于剪切厚度小于20~30mm的钢材。由于刀片是旋转的圆盘,因而可连续纵向剪切运动着的钢材或带钢。对于长度大、厚度在25mm以下的钢材,它最适合于切边,切口质量好,平直整齐。圆盘
(1)适应性强。对钢材的温度适应性强,既适用于热状态也适用于冷态钢材的剪切;对钢材厚度的适应性强,40mm以下的钢材均能剪切。(2)剪切力与平行剪刃相比相对减少,能耗低。主要是因为上刀片具有一
斜刀片剪切机的主要参数为刀片倾斜角a、刀片尺寸、刀片行程和理论空程次数(剪切次数)。
镀锌钝化层出现白毛多发生在白色钝化件或蓝白钝化件表面,因为这两种钝化工艺所获得的钝化膜较薄,耐蚀性较差。但这也只是相对而言,若能保证镀层有一定的厚度,工艺上又能层层把关,这种现象还是可以
斜刀片剪切机一般由传动部分,离合部分,机架部分,曲轴或偏心轴部分,上、下刀架(剪床)等组成。用带飞轮的异步电动机驱动,经减速机或皮带轮以及开式齿轮传动,曲轴(或偏心轴)使上剪床沿着机
斜刀片剪切机的种类比较多,按刀片在机架上的位置可分为开式和闭式;按剪刃运动特点又可分为上切式和下切式;按上刀片运动轨迹,又可分为垂直剪切和摆动剪切。上切式斜刀片剪切机主要是单独设置或查看: 175|回复: 10
如题,请热心的坛友帮帮忙.
天堂里的佳酿
黑斑说白了就是你的产品生锈前的征状,也就是你的产品盐雾根本没过关。 盐雾差钝化液的性能占80%以上。槽液污染只是一个方面,光剂等。
没有看到过彩色钝化膜也掉的,我看到的都是黑锌钝化膜才有时会脱落啊! 可有你钝化时间长,或者钝化液中锌铁等杂质较高也有可能使钝化膜脱落,或者在槽液中添加一些冰醋酸然后再试一下,可能会有改善!或新配一个再试一下! 如果实在不行,就换别
呵呵,搞破坏也上这里来请教,这样是不好的,钝化液这么好调整,破坏是没有用的,实在不行,还是可以从新开槽的。多和老大沟通沟通,不要耍小聪明,要不请他吃吃饭呀。
六价铬钝化后的钝化膜的主要成分是六价铬和三价铬,两者各有其特点,发挥的作用也是相辅相成的。三价铬不易溶于水,在环境中不会因受潮溶解而使黏附力下降,所以形成了钝化膜的骨架,而六价铬极易溶于水,靠吸附、夹杂和化学键存在于三价铬的骨
LZ是想要做出这种彩色么?其实决定出现彩色的因素有很多,也和你使用的钝化液体系有很大关系。 一般来说,我们都是不希望黑钝泛彩,特别是在不使用封闭剂的前提下,大多数黑钝在阳光的反射下,都会发彩,我根据经验简单说下可能产生发彩的原因:
爱喝酒煽风点火
申请SGS测定。您要测定六价铬含量应该是提供给客户,只有SGS测定的才有权威性和法律效用。
莱克斯顿帅
直观的说就是钝化液中的有效成分和锌层反应,生成产物的本身颜色。 说得微观一些就是,三价铬部分一般形成的酸盐是绿色的,蓝色的。 六价铬部分一般形成的酸盐是红色的,黄色的。 而钝化膜中一般都是三价铬和六价铬组合起来的,所以会有彩色出现
这是镀锌常见的缺陷,属电镀质量问题,一般是前处理不当或镀锌槽液污染,一定要严格执行工艺,严肃工艺纪律。
三价铬五彩钝化剂是多种物质的混合溶液,各个厂家配比有所不同。一般含有以下成份: 三价铬Cr(Ⅲ) :钝化膜的主成份来源,三价铬可取硫酸铬、硝酸铬、氯化铬、醋酸铬等。 氧化剂:产生锌离子,促使膜形成。氧化剂可用双氧水、硝酸盐、卤酸盐、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安全模块钝化什么意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