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特长怎么写的特长

为什么培养孩子特长 这是我见过最好的答案
楼主正文显示宽度
跟帖显示为
本帖只代表的个人观点,不代表人民网观点。 如将本文用于其他媒体出版, 请与联系。举报
微信扫一扫分享本帖到朋友圈
微信扫一扫分享本帖到朋友圈
图文编辑模式
16:43:29&)
12070字(2183/6)
( 15:46:59)
30字(287/1)
( 13:09:23)
23字(218/1)
( 15:05:48)
29字(146/1)
( 13:41:49)
34字(116/1)
( 17:36:27)
14字(108/0)
( 13:44:53)
28字(351/0)
请登录后继续操作....
强国社区-人民网家长课堂:如何判断孩子的兴趣与特长_新浪教育_新浪网
家长课堂:如何判断孩子的兴趣与特长
  每一个孩子都有他的最佳才能区,孩子们的最佳才能区表现在不同的方面。让一个最佳才能区在绘画上的孩子去考数学专业,让一个对医学毫无兴趣的孩子报考医学专业,会导致孩子激烈的反抗。
  家庭教育最大的误区就是强迫孩子没按照家长预先设定的方向前进,家长虽费尽心思,结果却是“有心栽花花不开”。因为家长为孩子选择的领域往往不是孩子的天赋和潜能里最优秀的。许多家长在孩子的启蒙教育中,就已开始扼杀儿童特有的天赋与潜能。
  挖掘孩子的潜能
  明智的父母善于发现孩子的最佳才能,并有针对性地培养,尽可能挖掘出孩子的潜能。父母要想发现孩子的最佳潜能,最重要的一条是要让孩子接触各式各样的知识,鼓励孩子参与广泛的活动,积极地表现自己的才能。
  因为很难说孩子的最佳才能区在哪儿,所以如果不给他提供广泛的机会,他就无法表现出来。现在有的家长把孩子一天到晚关在家里做作业,也就是把开发孩子各种潜能的大门给关上了,只留下了一条路,从书本和做题中获得能力的路,而这条路未必是自己孩子的最佳成才之路。
  留心观察孩子的才能
  因此家长应该给孩子提供各种机会,留心观察孩子在各种表现中显露出来的才能。孩子的最佳才能区往往是他最感兴趣、最专注、最擅长的领域,所以应该鼓励孩子的兴趣和爱好,并给孩子创造条件。
  家长可以与孩子玩各种各样的游戏,如果孩子对一项活动聚精会神,在某一类活动中玩的时间长,表现特别好,父母就应该有意给他提供更多的机会。有的孩子听到音乐就想动,这个孩子可能比较擅长肢体活动。这是父母需及时发现并注意培养的。
  细心敏感的家长常常能注意到孩子不同寻常之处
  有一位父亲,在儿子七八个月的时候,偶尔一次发现儿子看电视“飞越时空”海洋世界的节目目不转睛,表现出极大的兴趣,而其他一些节目却很难如此吸引孩子。虽然这只是一个细节,父亲却没有忽略,他逐渐地为儿子买了一些有关海洋动物园图册和VCD,有机会便带他参观海底世界,甚至带他到海边看真实的海洋动物和它们生存的世界。孩子对海洋动物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对这些知识吸收很快,讲起来也头头是道。而学英语、钢琴、写字、画画等,却心不在焉,学不进去。这位父亲认识到了一点,只有顺应孩子才能方向进行培养才能达到半功倍的效果,事实证明他没有错。
  让孩子广泛地涉猎各个领域,广泛地参与各种活动,才能发现孩子的最佳才能,发现孩子的最佳才能后,给他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鼓励他将自己的才能优势发挥到极致。
本文选自的博客,点击。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顶部 “”,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所高校高招分数线信息)
教育部直属
你所在省市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本科提前批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请用微博账号,推荐效果更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用户等级:初中二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120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6-6-12 09:19
查看: 6635
孩子从小练习各种乐器,绘画或者跳舞,但是真正能够坚持下来的并不多,大多孩子都是半途而废了。其实这是大人的问题,不是孩子的问题。因为大人从思想上都不清楚,到底为什么要让孩子学一样特长,目的是培养孩子什么能力。
我都告诉女儿,比赛结果不重要。重要的是我要让你知道,你拥有了资格。而即使这个资格也是你自己用了这么长时间奋斗出来的。我要让她知道,她一切的努力都是为了她自己得到最大的快乐。而不是为了我。
我们不是为了培养孩子一种特长而让孩子去学什么东西。我们是为了培养孩子一种生活能力而去学习。我们要在培养孩子拥有一种特长的同时,培养孩子克服困难,抵御诱惑,战胜不良情绪,提高自己的做事的毅力等等一些做人的优良品质。
一、孩子的特长都是后天培养的
对于孩子来说,我们只能看到孩子是否具有某种天赋,而无法看到她有什么特长。我认为孩子的特长都是靠父母培养出来的。没有孩子天生有特长。
有些孩子有艺术天分,那是天生的,比如莫扎特,他从小就有音乐天赋,但是他的钢琴特长也是后天父母培养的,他并不是生下来就会弹钢琴。他的天赋因为后天的培养得到了极大的发挥,因此他5岁写的曲子到现在还是所有学钢琴的孩子必须练习的。这样的孩子叫天才,很少有。大部分的孩子都是普通的孩子。那么如果不培养孩子,孩子就没有特长。但是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天赋,这是需要父母去注意发现的。
现在很多孩子干什么都坚持不下去,三分钟热乎气,然后就说没有兴趣,这很好理解。谁会对一个辛苦,枯燥的事情保持持久的兴趣?大多数的成年人都做不到,更何况是一个充满好奇的孩子。看看那些工作没几年就喊着没有兴趣的年轻人,就知道他们从小就是缺乏耐力和恒心训练的。我估计他们小时候学东西也一定是半途而废的。
也有很多孩子从小练习各种乐器,绘画或者跳舞,但是真正能够坚持下来的并不多,大多孩子都是半途而废了。其实这是大人的问题,不是孩子的问题。因为大人从思想上都不清楚,到底为什么要让孩子学一样特长,目的是培养孩子什么能力。在孩子练习过程中,大人要付出很多的辛苦,就是这个长年累月,风雨无阻的每周上课,很多父母自己都不能坚持,就会嫌烦嫌累。
二、大人要明确让孩子学习的目的
我和所有学习钢琴的孩子的父母一样也遇到过这样的情况。众所周知,学钢琴就是非常艰苦的长时间的事情,家长要为此付出很多时间和精力,孩子要付出很多耐心。就是李云迪,朗朗小时侯都厌烦过练习钢琴。因此在这个过程中,我早就做好了和孩子一起锻炼毅力的准备。我知道学习钢琴很枯燥,一个小练习曲,一弹就是好几个月。因为我自己小时候学过手风琴,我想过程大同小异。
所以我从来不抱怨,也不嫌烦,但是我从来不陪女儿练琴。开始我不要求她要弹得好,我只要求她要完成老师留的作业和每天保证必须弹半小时。我从来不喝斥她,也不纠正她。因为有老师,老师说话比我管用。我就负责监督她的时间和监督她上次老师指出的缺点改正了没有。
还有就是不管刮风下雨,我们从来没有缺过课,我就是要让孩子体会,我做事情是很认真的,因为我要感染她懂得什么叫认真。每次老师给她上课,我都在旁边认真地作笔记。让她感觉到我很重视这个事情,也很尊重老师,这样她自然也会重视老师的意见和批评。
当她受电视节目诱惑,而想放弃练琴的时候,我就给她讲道理,告诉她学会控制自己以后有什么好处,不管她是否能够听懂,我就是在她不能控制自己,或者不想控制自己的时候,耐心的给她讲道理,不厌其烦。我会用讲道理的时间拖延她的欲望,直到她欲望消失。
然后我告诉她,其实不是她不能够战胜欲望,而是她需要一个方法学会当欲望来临的时候如何控制自己。当她坚持不下去的时候,我会给她讲任何事情都不是随便可以成功的,都是需要付出比别人多的努力,我会用我的经历告诉她,我是如何努力的,是如何战胜诱惑的。我在慢慢的培养她的自我控制能力。
我明确地告诉她,我不是想把她培养成一个钢琴家,我就是要培养她懂得学习一样东西从不会到熟练甚至到成功是一种什么体验,什么感觉,需要付出什么样的辛苦,要忍受什么样的寂寞和枯燥,要如何学会控制自己的欲望和情绪。因为这些东西在以后她的生活中只能不断出现,这才是以后她最需要和别人竞争所具备的一种强大的内心支持和竞争力。
这样的教育从她开始学钢琴6岁开始,我从来没有停止过。即使我在她钢琴8级,10级的时候,带她参加比赛,我都告诉她,比赛结果不重要。重要的是我要让你知道,你拥有了资格,而即使这个资格也是你自己用了这么长时间奋斗出来的。
通过这个比赛,我还想让你知道一件事情,就是你看看这些参加比赛的孩子,你就知道,如此努力的人不是只有你一个,什么时候都会出现比你还强的人,因为他们比你还努力。
当我孩子得了一等奖的时候,我除了为她庆祝,我首先问她:“你自己为自己的荣誉和成功高兴吗?这就是你努力的结果。你通过练习这么多年的钢琴现在得奖,你有什么体会?”我要让她自己说出来,人的成功必须要付出努力这个道理。这是我对她人生观,价值观的建立的过程。
我不是要让她只为自己成为第一名高兴,我要让她为自己的努力和成长高兴,我要让她知道,她一切的努力都是为了她自己得到最大的快乐。而不是为了我。我告诉她,如果你能够发扬这种练习钢琴的毅力和体会,她以后的生活中不管干什么都会得到更多的成功和认可。
三、为了培养孩子一种生活能力而去学习
我要说的是,我们不是为了培养孩子一种特长而让孩子去学什么东西。我们是为了培养孩子一种生活能力而去学习。
学习一种特长是培养手段,而不是培养目的。不一定孩子学的特长越多竞争力越强。而是我们要在培养孩子拥有一种特长的同时,培养孩子克服困难,抵御诱惑,战胜不良情绪,提高自己的做事的毅力等等一些做人的优良品质。
因为这些特长也许并不能成为他未来工作的竞争力,只有他拥有别人没有的品质那才是他能够继续努力,能够学会独立解决问题,抵抗诱惑,能够控制自己,能够最终在他所从事的领域中成功的主要能力。
一个人能够成功,不是要具有某种特长,而是具有某种成功的素质,而这种素质的培养可以通过从小对孩子培养特长开始。当然更需要父母对自己的自我约束能力和严格要求。一个没有自控能力的父母也无法培养出一个有自控能力的孩子。言传身教永远是教育孩子最好的方式。
其实,我并赞同让孩子小时候随心所欲的快乐自由,什么都不管是一种积极有效的教育方法。那种看似放任的教育,其实是家长的自我懈怠。教育孩子应该是一种外松内紧的方法,可以放任孩子的天真行为,但是不能放任孩子的思想教育。那种只抓学习不注意思想教育的方式,看上去严格,实际上是放任。
我主张让孩子小时候就懂得要学会控制自己,要学会坚持,要培养自己的耐心和耐性。只有从小接受这样培养的孩子,长大才会能够很好的控制自己,很好的安排时间并合理的运用时间,很好的排解自己心中的不良情绪。因为这一切从小他坚持学一个东西的时候,都已经遇到过了,并在大人的指导下很轻易的就可以渡过。
四、注重孩子内在魅力的培养
小孩子是建立良好习惯和条件反射最容易的时候,为什么现在大人改变很难。可是小孩子就很容易?就是因为孩子可塑性强。
一个从小思想被教育好的孩子,根本不用担心他的学习,他的与人相处的能力,因为他已经很懂如何自我控制,如何合理的管理时间了。因为大脑是支配人言行的中枢指挥系统,只有这个系统建立的好,不断地给予完善,整个人的言行才能表现出合理和有目的。
一个孩子要想成为一个健康的人,首先要拥有一个健全的人格,而这是靠精神内在所支持的。这也是女孩子长大以后的魅力所在。有才华和有人格魅力是两个概念。因此我们做父母的不能光把眼睛盯在注意培养孩子的才华上,而忽视在这个培养过程中更重要的孩子内在魅力的培养。
一个有才华的人不一定会做人,不一定拥有正确的三观,因此不一定有成就。过去很多科大少年班,或者历年的高考状元,最后在社会中都了无声息了。他们当初都是有才华的人,但是因为缺少一个系统的正确的思想教育,因此沦入平庸。但是一个会做人的人,一个拥有正确三观的人,很容易有成就并人格完整。
我认为给孩子自由是心灵上的不是形式上的。在尊重孩子的基础上循循善诱,把孩子当成一个主体的人去对待而不是一个自己的附属品,不要动不动就是喝斥打骂孩子,过分发挥大人的控制欲,或者干脆娇纵放任。这都是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培养不负责任的表现。
孩子需要受大人控制这个没有错,否则法律就不会规定18岁以前的孩子需要大人监管,就是因为这是培养孩子的阶段,而培养的过程也是大人可以合法控制的过程。但是父母不应该滥用控制权。该控制的不控制,不该控制的瞎控制。比如培养孩子学习一样东西要善始善终,这就是需要大人监督和控制,而很多父母都不管。
而不该控制的,比如孩子的学习成绩,很多大人却过分控制监督。其实孩子学习不好,与从小没有好好培养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关,这其实是大人的错误。而大人却把自己教育疏忽的错误追加到孩子的成绩上去指责孩子,这就是不合理控制。这造成看似表面上放纵了孩子,给了孩子表面的自由,但是孩子的心灵并不自由。
而如果培养了孩子一个良好的思想品质,孩子心灵上就会自由,因为她知道她所作的一切都是为了自己,不是为了大人。因此她就不会在乎吃苦,枯燥,也不会逆反,因为她认为大人没有控制她,而是她自己为自己做主。而大人能做的就是在一旁指导她,支持她,鼓励她,让她感觉父母就是她的拉拉队,是她可以交心的好朋友。
因此给你的建议就是你好好想想,如果你的孩子有注意力集中的特点,去找一个可以发挥这个天赋的特长去培养她,比如下棋,训练他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等等。关键是你要明确目的,不是为了让她成为一个什么特长专家,而是要培养她成为一个有生存竞争力的人。
内什么,我懂你
金币 + 20&
用户等级:小学六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226 小时
金币:1008
<em id="authorposton16-6-12 21:35
赞成楼主的观点!
还记得看过一篇关于英国凯特王妃如何一步步学习成长、最终嫁入王室的故事。其中就有提到其父亲如何让她参加诸如游泳、滑雪、声乐、马术等等培训,这也是后来凯特能在各类社交场合自如发挥的基础。
我们虽然只是普通人,能有自己擅长的东西,就有了在某些场合的内在入场券。
用户等级:初中一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88 小时
金币:4437
<em id="authorposton16-6-12 09:22
用户等级:小学四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63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6-6-12 10:09
之前看过,非常受益
用户等级:小学六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135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6-6-12 10:40
写得太好了,坚持不是谁都能做到的,不容易。
用户等级:初中三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265 小时
金币:1393
<em id="authorposton16-6-12 10:54
没有随随便便的得到 都是要有付出 更多的付出可能回报也是有限 更可能是需要长久时间检验后才能得到的 不过特长还是要培养的 女儿学习钢琴和绘画 钢琴其实能够表现的还是有限 但是绘画的帮助真是太大了 民办学校要做手工或者成长册之类非常多 有时有一位“小画家”在身边 真的助益不少 事半功倍 特长一定要培养 说不定哪天就派大用处了呢!
用户等级:初中二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21 小时
元宝:1135
金币:1128
<em id="authorposton16-6-13 06:13
同感,写的太好了。我家对孩子教育或者特长也是这种观点。
用户等级:小学四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34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6-6-12 10:22
学习,大家一起努力
用户等级:初中二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120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6-6-12 10:47
小超女 发表于
学习,大家一起努力
我也是在网上看到了,觉得不错,发出来和大家分享
用户等级:小学四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30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6-6-12 10:49
fluglers 发表于
写得太好了,坚持不是谁都能做到的,不容易。
同意,孩子学习乐器,更多的靠父母的坚持
用户等级:初中一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88 小时
金币:4437
<em id="authorposton16-6-12 11:04
新月妈咪 发表于
没有随随便便的得到 都是要有付出 更多的付出可能回报也是有限 更可能是需要长久时间检验后才能得到的 不过
用户等级:小学一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20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6-6-12 13:19
说的很透彻,学习
用户等级:高中二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1805 小时
金币:3613
<em id="authorposton16-6-12 16:28
这些所谓的特长,其实不过是必备的修养。
只是以前条件所限,不是每个孩子都有条件学习。
现在条件好了,绘图,音乐,舞蹈体育,只要不是特别反感,都应学习。
用户等级:学前班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0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6-6-12 20:02
家庭艺术熏陶和奠基很重要!大多数最后很会跳舞,画画,但能真正走向艺术之路的有几个?值得深思……
用户等级:学前班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0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6-6-12 20:11
很受益!学习了。
用户等级:幼儿园大班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0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6-6-12 20:17
深刻反省中......
用户等级:小学三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4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6-6-12 20:25
写的很好,有很多时间也是逼着自己坚持
Powered by当前位置: > 培养孩子特长,到底是为了什么?
培养孩子特长,到底是为了什么?时间: 15:27:51来源:搜狐媒体平台
原标题:培养孩子特长,到底是为了什么?
  对于孩子来说,我们只能看到孩子是否具有某种天赋,而无法看到她有什么特长。其实,孩子的特长都是靠父母培养出来的,没有孩子天生有特长。你能说莫扎特天生会弹钢琴么?梵高天生会画画么?其实,他们仅仅是具有某种天赋,而恰好培养了相关性的特长。
  现在很多孩子干什么都坚持不下去,三分钟热乎气,然后就说没有兴趣,这很好理解。谁会对一个辛苦,枯燥的事情保持持久的兴趣?大多数的成年人都做不到,更何况是一个充满好奇的孩子。看看那些工作没几年就喊着没有兴趣的年轻人,其实他们从小就缺乏耐力和恒心的训练。
  也有很多孩子从小练习各种乐器,绘画或者跳舞,但是真正能够坚持下来的并不多,大多孩子都是半途而废了。其实这是大人的问题,不是孩子的问题。因为大人从思想上都不清楚,到底为什么要让孩子学一种特长,目的是培养孩子什么能力。
  我们总说,大人是孩子的镜子,大人如果都不能坚持,孩子如何可以坚持?孩子学琴的时候,就听很多大人抱怨地批评孩子:“我容易吗?每周都要带你来练琴,耽误我很多时间,你还不好好练习,还花那么多钱,值得吗?你要不愿意练,就不要练了!”大人说这种话,孩子会怎么想?他们一定想:本来我就不想练,还不是为了你们,是你们逼我学这个没有意思的东西。作为孩子,他们根本不知道为什么大人要让他们学这个。甚至大人自己都不清楚,为什么要逼孩子学这个东西。很多父母都是看人家孩子学,然后就让自己孩子学。
  至于学习的目的是什么,父母自己都不清楚,怎么能怪孩子不能坚持呢。如果一个人都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做一件事情,他怎么可能会坚持呢?要知道这个世界没有人会主动地喜欢地去做很辛苦、很枯燥、很需要耐力去完成的事情。
  我们不是为了培养孩子一种特长而让孩子去学什么东西。我们是为了培养孩子一种生活能力而去学习。学习一种特长是培养手段,而不是培养目的。孩子学的特长越多不一定竞争力就越强。而是我们要在培养孩子拥有一种特长的同时,培养孩子克服困难,抵御诱惑,战胜不良情绪,提高自己的做事的毅力等等一些做人的优良品质。
  虽然这些特长也许并不能成为他未来工作的竞争力,但他只要拥有别人没有的品质,那才是他能够继续努力,能够学会独立解决问题,抵抗诱惑,能够控制自己,能够最终在他所从事的领域中成功的主要能力。
  一个人能够成功,不是要具有某种特长,而是具有某种成功的素质,而这种素质的培养可以通过从小对孩子培养特长开始。当然更需要父母对自己的自我约束能力和严格要求。一个没有自控能力的父母也无法培养出一个有自控能力的孩子。言传身教永远是教育孩子最好的方式。
  其实,小编并不赞同父母让孩子从小随心所欲的快乐自由,什么都不管。虽然看似是一种放任的现代化教育,实则是家长的自我懈怠。教育孩子应该是一种外松内紧的方法,可以放任孩子的天真行为,但是不能放任孩子的思想教育。那种只抓学习不注意思想教育的方式,看上去严格,实际上是放任。
  小编主张让孩子小时候就懂得要学会控制自己,学会坚持,培养自己的耐心和耐性。只有从小接受这样培养的孩子,长大才会能够很好的控制自己,很好的安排时间并合理的运用时间,很好的排解自己心中的不良情绪。
  孩子越小越是建立良好习惯和条件反射最容易的时候。孩子的可塑性强,一个从小思想被教育好的孩子,根本不用担心他的学习,他的与人相处的能力,因为他已经很懂如何自我控制,如何合理的管理时间。因为大脑是支配人言行的中枢指挥系统,只有这个系统建立的好,不断地给予完善,整个人的言行才能表现出合理和有目的。
  一个孩子要想成为一个健康的人,首先要拥有一个健全的人格,而这是靠精神内在所支持的。这也是女孩子长大以后的魅力所在。有才华和有人格魅力是两个概念。因此我们做父母的不能光把眼睛盯在注意培养孩子的才华上,而忽视在这个培养过程中更重要的孩子内在魅力的培养。
  在尊重孩子的基础上循循善诱,把孩子当成一个主体的人去对待而不是一个自己的附属品,不要动不动就是喝斥打骂孩子,过分发挥大人的控制欲,或者干脆娇纵放任。这都是对孩子教育培养不负责任的表现。孩子需要受大人控制这个没有错,否则法律就不会规定18岁以前的孩子需要大人监管,就是因为这是培养孩子的阶段,而培养的过程也是大人可以合法控制的过程。但是父母不应该滥用控制权。该控制的不控制,不该控制的瞎控制。比如培养孩子学习一样东西要善始善终,这就是需要大人监督和控制,而很多父母都不管。
  而不该控制的,比如孩子的学习成绩,很多大人却过分控制监督。其实孩子学习不好,与从小没有好好培养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关,这其实是大人的错误。而大人却把自己教育疏忽的错误追加到孩子的成绩上去指责孩子,这就是不合理控制。这造成看似表面上放纵了孩子,给了孩子表面的自由,但是孩子的心灵并不自由。而如果培养了孩子一个良好的思想品质,孩子心灵上就会自由,因为她知道她所作的一切都是为了自己,不是为了大人。因此她就不会在乎吃苦,枯燥,也不会逆反。而大人要做的就是在一旁指导她,支持她,鼓励她,让她感觉父母就是她的拉拉队,是她可以交心的好朋友。
  不管家长们怎样培养孩子,都要有一个明确的目的,而非人云亦云,更不是为了让他成为一个什么特长专家,而是要培养他成为一个有生存竞争力的人。
  ――――――――――――
  温馨提示:
  最好的教育平台,搜素微信号:hebcxjy(长按可复制),关注公众号每天都可以免费获取更多育儿知识、教育资源、教养智慧、亲子阅读,中高考考试指导。
本文相关推荐
Copyright &#169;
All Right Reserved. 今日热点新闻网所有文章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如何发现和培养孩子的特
如何发现和培养孩子的特长
&  大部分的父母都希望自己家的小孩,从小就喜欢学习。明智的父母善于发现孩子的最佳才能,并有针对性地培养,尽可能挖掘出孩子的潜能。那么,如何发现和培养孩子的特长呢?下面就一起来看看以下相关介绍吧!
  如何发现和培养孩子的特长
  一、喜欢安静:适宜学围棋
  识别方法:比较安静的孩子,特别喜欢比较,譬如他能发现,妈妈包的饺子和奶奶的不一样。所以像拼图一类的游戏,足以让他快乐地摆弄上几个小时。
  提示:这类孩子有耐心的个性和细致的观察力,还有比较好的逻辑思维能力。父母应不断培养他的严谨和较真的个性,可以让他多学习围棋、数学或科学实验等。
  二、喜欢说话:适宜学声乐
  识别方法:孩子对富有旋律的音乐会有特别的反应,常会啊、啊地叫,并挥舞小手。有时突然听到电视里传来一段音乐,立即会跟着唱起来。这类孩子一般开口说话比较早,并且喜欢学说大人的话。
  提示:这类孩子的思维模式是由声音带动的,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大部分老师都是通过口授进行教学,这对于听觉学习型的孩子是十分有益的。他们比较适宜学相声、声乐或钢琴。
  三、喜欢动手:适宜学书法
  识别方法:这类孩子比较有耐心,并能完成技巧较高的活动,如拆装汽车、串珠子等。
  提示:这是一类难得的孩子,只要正确引导,成人后都有认真、细致的态度,这是做任何事情的基础。可以让他们多参加一些手工方面的活动,如书法、编织、珠算等,帮助他们在拓展个性的同时,学到一些技能。
  四、喜欢模仿:适宜学表演
  识别方法:这类孩子在人越多的场合,表现得越活跃,越希望自己是主角。当然这些孩子也有能够吸引更多人注意力的能力,譬如丰富的表情、手舞足蹈的样子以及高亢的声音等。
  提示:如果孩子已经上幼儿园了,父母应和老师沟通,不妨在适当的时机给孩子表现的舞台,只要孩子有一次在正式的公众场合得到认可,他就能更自信地对待自己。这类孩子适宜学习表演、主持、舞蹈。
  五、喜欢打闹:适宜学武术
  识别方法:这类孩子可能是被认为最有活力的,他们好动,注意力也不够集中,常常不是在跑就是在跳。他们无论是爬还是走路一般都要比其他孩子早。
  提示:这类被称为触觉学习型的孩子,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很吃亏。但是他的动作协调能力较强,适当地让他们参加跆拳道、武术和游泳等活动,释放他们的能量,反而有利于他们日常安静地学习。
  六、喜欢服饰:适宜学绘画
  识别方法:这类孩子喜欢收集漂亮的布娃娃,还喜欢挑选自己穿着的服饰,常会对自认为不好看的衣服拒绝穿着!
  提示:这类孩子在学习时,如果为他们配上鲜艳图片或者视频,强烈的视觉刺激会让他立即进入状态,在形象的世界里,他会感到特别舒心。这类孩子最好让他们多去学习绘画、雕塑等。
  萌宝秀在发掘孩子兴趣这一点上就做的很好,萌宝秀是一家专门致力于培养孩子兴趣特长的专业、开放、互动的艺术教育平台,在萌宝秀家长可以请专业的教师来给孩子进行艺术特长的定位和系统化的学习,萌宝秀可以让孩子对艺术特长不再感到枯燥。萌宝秀的目标就是让孩子学中有玩、学中有笑、让孩子轻松爱上艺术。
  以上就是为大家整理的如何发现和培养孩子的特长的内容,感谢你的阅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孩子的特长怎么培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