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骚的通假字苏教版有没有苏教版上的离骚的通假字知识点,要通假字,词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1.75亿学生的选择
离骚 琵琶行并序 重点词句分析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句式,词类活用,越详细越好,谢谢!!
永恒哥★0064
1、通假字曲终收拨当心画(“画”通“划”)家在虾蟆陵下住(“虾”通“蛤”)2、古今异义因为长句,歌以赠之(本文指“于是创作”。今:表示原因的连词。)整顿衣裳起敛容 (古:整理。今:使紊乱的变为整齐;使不健全...
为您推荐:
《离骚》屈原的代表作品。全诗长达2000余字,是一首光芒四射的抒情自序诗。通过自序身世,陈述节操,诉说理想几个重点,诗 人痛斥昏庸王室与反动贵族陷害贤良,误国殃民三罪行。全诗分三大段,......
/view/30575.htm#8
扫描下载二维码通假字举例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通假字举例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0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5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1.75亿学生的选择
离骚里的通假字都有哪些?要全,
反 -- 返 离 --罹 见 --现 指-- 旨 濯 -- 浊绌 -- 黜 内 -- 纳 从-- 纵 质-- 贽 反 -- 返被 --披 常 -- 长.秦王必说见辰 “说”通“悦”,高兴2.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反”通”返”,会来3.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 振”通”震” 震恐4.图穷而匕首见 “见”通“现” 出现5.秦王还柱走 “还”通“环”,环绕6.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卒”通“猝”突然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1.75亿学生的选择
离骚(节选) 通假字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特殊句式 词类活用
一、重点词语1.掩涕:长太息以掩涕兮(掩面拭泪) 2.谇:謇(jiǎn)朝谇(suì)而夕替(谏争) 3.替:謇朝谇而夕替(废弃,贬斥)4.虽:虽九死而未悔(纵然,即使) 5.众女:众女嫉余之蛾眉兮(喻指许多小人) ...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1.75亿学生的选择
离骚苏教版有没有苏教版上的离骚知识点,要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虚词和特殊句式
①重要词语苗裔(yì):后代子孙 孟陬(zōu):正月 揆(kuí)揣度 扈(hù)被、披 辟芷(zhǐ):香草名,即白芷汨(yù):水急流貌 搴(qiān):攀、折 阰(pí):山坡、岭上 骐骥(qíjì)骏马 申椒(jiāo) 申地产的椒蕙茝(chǎi)香草名昌被(pī):穿衣而不系带的样子,比喻狂乱不羁 惮(dān):害怕 捷径:比喻政治上的邪道踵(zhǒng):脚后跟 荃(quán):香草名,喻楚怀王 謇謇(jiǎn):忠贞的样子羌(qiāng)楚辞中所特有的语气词 灵修:神明、有远见的人,喻楚怀王②通假字肇锡余以嘉名:锡通“赐” 赐给来吾道夫先路也:道(dǎo)通“导”向导指九天以为正兮:正 通“证”③同类活用名余曰正则兮.名词用作动词 命名字余田灵均.名词用作动词 给人取表字④特殊句式恐年岁之不吾与: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应为“不与吾” 全句译为,只怕年岁不等待我《屈原列传》知识点【字音】娴(xián)于辞令
属(zhǔ)草稿未定
谗人间(jiàn)之
靡(mǐ)不毕见
举类迩(ěr)
濯(zhuó)淖(nào)
蝉蜕(tuì)
皭(jiào)然滓(zǐ)
既绌(chù)
屈匄(gài)
哺(bū)其糟
温蠖(huò)
啜(chuò)其醨(lí)
汶汶(méi méi)一、通假字:1、离骚者,犹离忧也.
2、人穷则反本
3、靡不毕见4、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5、自疏濯淖污泥之中
6、屈平既绌7、齐与楚从亲
8、乃令张仪佯去秦,厚币委质事楚
9、亡走赵,赵不内10、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二、词类活用:1、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 2、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
3、谗谄之蔽明也4、邪曲之害公也
5、方正之不容也6、明道德之广崇
7、蝉蜕于浊秽8、厚币委质事楚
9、其后楚日以削
10、时秦昭天与楚婚
11、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12、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
13、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14、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三、古今异义:1、明年,秦割汉中地与楚以和
2、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 3、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
4、颜色憔悴5、形容枯槁
6、而能与世推移四、特殊句式.(一)判断句:1、“离骚”者,犹离忧也.
2、天者,人之始也3、秦,虎狼之国.
4、此不知人之祸也5、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二)被动句:1、方正之不容也
2、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3、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
4、而自令见放为5、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6、数十年,竟为秦所灭7、是以见放
8、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三)状语后置句:1、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2、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3、以深入击秦,战于蓝田 (四)定语后置句: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五)宾语前置句: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五、成语1、怀瑾握瑜: 瑾、瑜,美玉也.”比喻人具有纯洁优美的品德. 2、博闻强志: 见识广博,记忆力强.又作“博闻强记”“博闻强识”.3、弹冠振衣: 整洁衣冠.4、与世推移: 随着世道的变化而变化以合时宜. 5、兵挫地削:挫:失败,削:削减,分割.军队战败,土地被分割. 六、梳理脉络用文中五个字概括出人物经历.任(第1节)—疏(第2节)——绌(第4节)—迁(第10节)—沉(第11节)七、重要语句翻译:1、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天是人类的起源,父母是人的根本.人处于困境就会追念本源,所以到了极其劳苦疲倦的时候,没有不叫天的;遇到病痛或忧伤的时候,没有不叫父母的.)2、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他的文笔简约,词意精微,他的志趣高洁,行为廉正.文章描写的是普通事物,但意义却非常重大,列举的事例虽然浅近,但含义却十分深远.)八、【屈原】(约前340~前278)名平,字原,又名正则,字灵均,战国时楚国人.是我国文学史上最早的浪漫主义诗人.屈原的作品:《离骚》、《天问》、《九歌》(11篇)、《九章》(9篇)、《招魂》,凡23篇.屈原的诗作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它吸收民间形式,创造了一种句法参差多变的新诗体“楚辞”,是诗歌形式的一次大解放.它继承和发展了《诗经》的比兴手法,开创了浪漫主义的创作道路.
《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的政治抒情诗.评论 | 5 1
兮倚灬卟嚻 | 一级   《屈原列传》知识点
•  一、给加点的字注音.
属(zhǔ)草稿
惨怛(dá)
帝喾(kù) 靡不毕见(mǐ)(xiàn)
濯(zhuï)
淖(nào) 蝉蜕(tuì)
滋垢(gîu)
浊秽(huì) 皭(jiào)然泥(niâ)而不滓(zǐ)
既绌(chù)
商于(wū)
既咎(jiù) 眷(juàn)顾
被(pī)发
渔父(fǔ)
憔(qiáo)悴(cuì)
哺(bǔ)育
啜(chuî)泣
罹(lí)难(nàn) •  二、找出并解释句中通假字.
1、离骚者,犹离忧也(通“罹”,遭遇) 2、人穷则反本(通“返”,追念) 3、靡不毕见(通“现”,表现)
4、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通“旨”,含义) 5、自疏濯淖污泥之中(通“浊”,污浊) 6、屈平既绌(通“黜”,免除官职) 7、齐与楚从亲(通“纵”,合纵)
8、亡走赵,赵不内(通“纳”,接纳) 9、被发行吟泽畔(通“披”,披散)
10、厚币委质事楚(通“贽”,见面礼) 11、泥而不滓(通“涅”,染黑)
12、使于齐,顾反(通“返”)•  三、 解释加点词的古今义:
古义:第二年
今义:今年的下一年
古义:脸色
今义:物体光波通过视觉所产生的印象.
古义:形体容貌
今义:对人或事物的形状或性质加以描绘.
古义:说话得体
今义:不慌不忙,不急迫,镇定自若的样子.
古义:谎话,欺诈的言论
今义:无理狡辩
•  四、 解释加点的词:
1、娴于辞令(熟悉)
2、争宠而心害其能(妒忌)
3、屈平属草稿(写作)
4、平伐其功(夸耀)
5、王怒而疏屈平(疏远)
6、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恨,痛心) 7、可谓穷矣(处境困难)
8、其文约(简约),其辞微(含蓄) 9、惠王患(担心)之
10、大兴师(军队)伐秦
11、臣请往如楚(到)
12、奈何绝(断绝)秦欢 13、屈平既嫉之(恨)
14、人君无(无论)愚、智
15、王怒而迁之(放逐,流放)
16、楚有宋玉、景差之徒(一类人),皆祖(效法)屈原之从容(说话得体)辞令•   五、找出词类活用并解释:
1、厚币委质事楚(名词作状语,用丰厚的礼物)
2、其后楚日以削(名词作状语,一天天地)
3、内惑于郑袖(名词作状语,在内)
4、短屈原于顷襄王(形容词作动词,诋毁,说坏话)
5、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名词作动词,效法,模仿)•   六、判断文言句式
1、“离骚”者,犹离忧也(判断句)
2、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被动句) 3、内惑于郑秀,外欺于张仪(被动句、状语后置) 4、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定语后置,知道这件事的宾客) 5、求人可使报秦者(定语后置,可以出使秦国的人)
6、明于治乱,娴于辞令(状语后置)
7、是以见放(被动句) •  七、一词多义•1、害
A、争宠而心害其能(妒忌)B、为陶谦所害(杀害)
C、除国之大害(祸害)
D、不能害人(损害,伤害)• 2、疾
A、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恨,痛心)B、疾在腠理(疾病)
C、疾风知劲草 (快,急速)
D、君子疾夫舍曰欲之(厌恶,憎恨)
E、吾疾贫富不均(痛恨)
• 3、许
A、而赵不许,曲在赵(答应)B、时人莫之许也(承认)
C、先生不知何许人也(处所,地方,常与疑问代词“何”连用)D、塞上长城空自许(期望)• 4、属
A、亡国破家相随属(接连)B、属予作文以记之(通“嘱”,嘱托)
C、司命之所属(管辖)D、屈平属草稿未定(写作)
E、有宁越徐尚„„之属(类)• 5、疏
A、王怒而疏屈原 (疏远)B、梅以疏为美(稀,与密相对)
C、其于计之疏也(疏忽,不周密)D、十三经注疏(注释的一种)• 6、离
A、“离骚”者,犹离忧也(通“罹”,遭遇)B、约从离衡(离间)
C、如有离违,宜别图之(违背,背离)D、多情自古伤离别(别离)• 7、迁
A、王怒而迁之(放逐,流放)B、再迁为太史令(调动官职)
C、予左迁九江郡司马(贬官的委婉说法)D、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继,随着)• 8、闻
A、博闻强识(见识)B、闻道有先后(知道,懂得)
C、闻寡人之耳(使„„听到)• 9、审
A、审问之,慎思之(仔细)B、审矣,何足怪乎(知道,知悉)
C、审时度势(详察)D、明日再审之(审问)• 10、望
A、望桓侯而还走(远远地看见)B、欲望百姓亲附(期望)
C、自幼有公辅之望(威望)D、若望仆不相师(抱怨)• 11、过
A、过宋将军而不见(拜访)B、求,无乃尔是过欤(责备) C、过犹不及(过分)D、人谁无过(过失,过错)• 12、与
A、与之斗卮酒(给)B、世又不与能死节者比(和)
C、何哉?与秦而不助五国也(和„„交好)D、蹇叔使子与师(参加,加入) •  八、 名句默写:
1、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2、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3、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苏教,必修三的节选,谢谢
  是这个吗。。。。写不下 了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  1.掌握以下的通假字(明确所通的字及意义)  (1) 肇锡余以嘉名(锡通赐,赐给)  (2) 扈江离与辟芷兮(辟通僻,幽僻,荒远)  (3) 来吾道夫先路(道通导,引导  (4) 指九天以为正兮(正通证,作证)   3.掌握多义词同类活用  与
不吾与(等待)  扈江离与辟芷兮(和)  忍而不能舍也(舍弃,中止)  至舍,四肢僵劲不能动(住舍)  舍
铿尔,舍瑟而作(放下)  驽马十驾,功在不舍(停止)  舍相如广成传(安置住宿)  名余曰正则兮。名词用作动词 命名字余田灵均。名词用作动词 给人取表字  度
何不改乎此度(法度)  皇览揆余初度兮(气度)   又重之以修能(加上)  重
乃重修岳阳楼(重新)  卷我屋上三重茅(层)  山重水复疑无路(重复)   6.特殊句式  (1)倒装句(试作还原)  恐年岁之不吾与 (还原后
)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肇锡余以嘉名
)状语后置  (2)省略句(在适合的地方补出省略了的词)  指九天以为正兮
(补充完后
指九天以(之)为正兮
)  纫秋兰以为佩
(补充完后
纫秋兰以(之)为佩
恩恩,从帝高阳之苗裔兮到来吾导夫先路,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虚词和特殊句式
上面回答就是这个,在补充一点1.熟悉古今异义词(认识其古今词义)(1) 彼尧舜之耿介兮(古义:光明正大;今义:正直不阿)(2)昔三后之纯粹兮(古义:没有杂质,比喻品德纯正、完美;今义:副词,表示判断、结论的不容置疑,多跟“是”连用。)(3)夫唯捷径以窘步(古义:快速走偏斜的小路;今义:近路,比喻能较快地达到目的的巧妙手段或办法。)(4)纫秋兰以为佩(古义:以之为,把…..当作。今义:认为。) (5) 恐美人之迟暮(古义:有才德和有作为的人。今义:美丽的人。)5.词类活用(解释词义,判断是哪种活用)
(1) 名余曰正则兮
(取名)名词作动词字余曰灵均取
(表字 )名词作动词(2)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
在早上,在傍晚。)名词作状语(3) 纫秋兰以为佩
(古人佩带在身边的饰品。)动词作名词(4)不抚壮而弃秽兮
污秽的东西)形容词用作名词纷吾既有此内美兮
( 美德 )形容词用作名词(5 杂申椒与菌桂兮
( 杂聚)形容词作动词(6) 余既不难夫离别兮
(以……为难事)意动用法6.特殊句式(1)倒装句(试作还原)恐年岁之不吾与 (还原后
)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肇锡余以嘉名
)状语后置(2)省略句(在适合的地方补出省略了的词)指九天以为正兮
(补充完后
指九天以(之)为正兮
纫秋兰以为佩
(补充完后
纫秋兰以(之)为佩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离骚知识点梳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