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的理念和用积极的心态对待工作教学工作

  在心理还没有完全调节好的情况下,在结婚第六年有的儿子,如今儿子已经上小学。事实证明,有了儿子不但没有影响我们夫妻之间的感情,而且儿子也成为连结我和老公甜蜜爱情与真挚亲情的纽带,我们一家三口形成牢不可分的金三角。同时也使我和老公的生活和工作增添了新的目标和动力。为了给儿子起到良好的榜样示范作用,这也督促我俩不断学习、规范言行,可以说陪伴儿子成长的过程也是使我和老公的人生得到一次升华和涅槃的过程。  在我上大学最初接触心理辅导以来,以及十多年中在学校当一名心理教师,找我进行咨询的学生和家长有近千人,在此过程中我也深深地体会到任何孩子出现的问题都会追根溯源到他从小到大的成长环境以及父母的教养方式等。所以,有了儿子之后,我和老公下定决心要给儿子提供一个利于他身心健康成长的家庭环境。也有人曾问过我,做心理辅导工作都是别人把内心的苦水都倒给了你,你不成了个大垃圾桶了吗?长久下去也会受到污染的。我不但没有这样想,反而觉得别人向我倾诉内心的苦恼也是对我的一种信任,从其他孩子出现的问题中折射中家长的教养方式问题,好的方面我会借鉴,不好的方面我会汲取经验教训,对于我而言是一次学习和提升的过程。  在长期的工作和陪伴儿子成长的几年中,我在教育孩子方面也总结了一点体会,具体包括以下几点:  一、我们要陪伴儿子走过人生18年,也就是6750天,这些天恰恰是他人生最不完善的阶段,需要我们付出耐心、时间和精力陪伴他一起度过。我从内心来讲更愿意有个女孩,因为女孩是妈妈的贴心小棉袄,女孩不管多大,哪怕嫁人,她和母亲之间也会有许多共同的话题;相反母亲和男孩之间由于生理、思想、以及对世界的看法等都会有差异。所以,母亲对男孩的教育比对女孩的教育要困难得多。因此对于母亲而言,教育男孩要比教育女孩付出更多的心血。  数年前,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调查报告就表明,中国0—18岁的男孩在学业、体质、心理、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均低于女孩水平,这一点我在日常咨询和平日教学中深有体会。我刚毕业时还认为在高中男生要更占优势,但结果却恰恰相反,在我们这个省重点高中里,每个班级学习成绩佼佼者往往都是女生比男生多。我目前教的是实验班,就是聚集了学校的尖子生,一个班级平均五十余人,每个班级的女生要比男生多十人左右。在小学、初中这种情况也比较普遍,在高等教育中男生的学业也普遍不如女生。这种情况并非在中国如此,现在是个全世界普遍存在的问题。  上述问题与男孩、女孩的生理特点、当今的教育方式、生活的变化等多方面因素有关。例如男孩发育比女孩晚,5岁男孩的语言水平就相当于3岁半女孩的水平。在小学阶段,男孩的计算水平、语言表达水平、精细动作水平也要比女孩差,并且男孩由于受雄性激素影响而活泼好动,在学校不容易遵守纪律等。这会导致老师和家长的压制,使男孩失去自信。相反现在的教育方式更适合容易静下来的女孩,她们精细动作能力较强能够静下来写字、计算等,但这都不是男孩的强项。等到了初中,男孩更容易受到外界的诱惑,例如网络等诱惑,我在咨询中很少遇到女孩迷恋网络的,几乎都是清一色的男孩。  所以,有一个男孩的话,需要父母更加用心地引导他健康、快乐的成长。  二、我们爱儿子是需要学习的,这也不是与生俱来就会的,高尔基有一句名言:“爱孩子是老母鸡都会做的事情,可是要善于教育他们,这是国家的一桩大事,需要才能和全部的生活知识”。所以在与儿子一起成长的过程中我通过阅读书籍、与教育孩子成功的家长和同事交流、自己不断反思总结等方式进行学习。  三、我对儿子的爱和对老公的爱是不同的,对老公的爱是以聚合为目的的,我们俩力求永远在一起,永不分离。但对儿子却是以分离为目的。一个英国的心理学女博士说: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爱都以聚合为最终目的,只有一种爱以分离为目的,那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父母真正成功的爱,就是让孩子尽早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从你的生命中分离出去,这种分离越早,你就越成功。我认为倒不是分离越早越成功,只不过在儿子成年之前把他培养成一个道德高尚、勤奋好学、诚实正直、敢于担当、心态阳光、视野开阔的现代中国人,对于我而言这就是成功。  四、家庭和学校做好分工,学校负责教书,家庭负责育人,二者缺一不可。但孩子的差别取决于家庭教育;孩子的学习只是人生一部分,父母更要注重对孩子的德育教育和情商教育(1995年,美国心理学家格尔曼认为情商包括五个方面的能力,即认识自身情绪的能力;妥善管理情绪的能力;自我激励的能力;认识他人情绪的能力;人际关系的管理能力)。对孩子进行德育教育是不能指望学校的,我去年曾经对我们学校高三的二百余名学生进行一次问卷调查,在调查结果中显示学生的成长动力来源、学业水平和品行修养受教师的影响越来越小。其中只有3.2%的学生认为品行修养受到教师的影响,39%的学生认为品行修养受到家庭的影响。相反在负面因素中,有64.7%学生认为压力来源于教师的期望。这也说明教师往往更关注知识传授,对学生的心理引导和人格塑造关注较少。当然这里不是贬低学校育人的功能,而是要面临现实,教师一个人面对多名学生的情况下,根本不可能有足够精力去关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点滴问题。  五、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父母,只有许多心理学家所称的“足够好的父母”,我们力求做足够好的父母。我们不指望他将来偏要成为栋梁之才,我们只是尽我们所能开发儿子各方面的潜能,为他将来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创造足够的锻炼机会,使他成为能够在社会上有安身立命的本事,同时能对社会有益的人。并且,我也十分赞同积极的儿童教育观的主张,即培养儿童形成积极的情绪,提高爱的能力,学习和工作的能力,掌握积极地看待世界的方法,形成积极的人际关系,具备宽容和智慧的灵性,创造的勇气,审美的体验等。我会积极努力去践行这种理念。  六、我一直坚持这样的理念:生活中处处是教育的契机,教育不是正襟危坐讲大道理,而是通过生活琐事之间潜移默化带给儿子正能量。我们要陪伴孩子一起走过他人生中最不完善的18年——6570天,和他在一起的每一天、每一分钟都带给他积极向上的正能量。  七、德育教育和智育教育两手都要抓,不能忽略德育而重视智育。儒家学者姚秋风说:“其实不管是精英还是大众,在传统社会中,培养孩子做一个好人,这不仅是家庭教育的目的,也是整个古代教育的基本目的。所以,那些看似繁文缛节的规矩、理论,所代表的绝不仅仅是等级尊卑,其背后所代表的,是德行的培养、处理现实问题和人际关系能力的培养。也就是说,做人最基本的是你可以不成材,但不能不成人,你可以对社会不做贡献,但不能危害它。”我特别赞同该观点,并且在我教育儿子成长过程中也格外注重培养他的品行。品行问题对于孩子生命过程中是第一位的,决定他将来的事业成就和自身是否幸福的问题。  美国儿科医生美格?米克在《把男孩培育成男孩》一书中提到(《把男孩培育成男孩》,作者美格?米克,180页,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作为父母帮助孩子树立稳固的道德基础,在他以后的成长过程中也不断去夯实这个基础,这样,当他进入青春期时,他的心里就有个清晰的道德及信仰框架。让男孩服从父母的管束,不是为了让他变得多么乖,而是要帮助他建立正确的是非观和道德体系。不要让男孩有一个荒芜的精神世界,否则他就会努力去找寻精神的伊甸园,像无头苍蝇一样去制定自身的道德标准,那时候,你的男孩会变成什么样子,实在是难以预料。  八、我和老公共同承担教育儿子的责任,我的感情丰富细腻、性情温柔会影响到儿子将来选择伴侣的标准,同时我的温柔细腻反衬出儿子的粗犷与豪放。而老公则带给儿子以勇敢、坚毅、果断、有魄力等男性特征,俗话说有其父必有其子,老公的言行为儿子成为男子汉起到言传身教作用。  九、我切实体会到了“三岁看小、七岁看老”的内涵,说实话,尽管这句话从我小时候就知道,但我感觉从我自身和周围孩子身上我没有直接领悟和印证过,并且也认为三五岁孩子和将来成年人之间有那么多年的时间,怎么就可以证明二者必然有联系呢?所以对此句话也是抱以无所谓的态度。但在陪伴儿子成长的七年中,我切切实实地体会到了这两个阶段对他将来人生发展的重要性。  一方面我看到了孩子尽管年龄小,但他们身上有惊人的潜能,孩子的潜能就像空气,既可囚于斗室,也可充斥于广厦间;另一方面,现在的发展状况已经为将来的发展显露雏形。所以,我现在开始反思哲学家黑格尔的那句话“存在就是合理”的内涵,并且能以开放、包容的心态面对一切事物。在此也提醒父母一定不要错过这个人生最初发展的黄金时期。  十、我也转变一种误区:不是要为了儿子明天的幸福而要牺牲今天的幸福和快乐,而是在当下的教育过程中体会到幸福,让儿子在每一个成长阶段感悟到不同的快乐和幸福。我们也不是在每个阶段都对儿子操碎了心,而是在不同阶段和他一起感悟不同内涵的幸福。  我们在陪伴儿子成长的过程中,充分尊重儿子身心发展规律,不断学习,结合儿子自身特点采取不同方法,尽我们所能把他培养成一个能够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统一的人。同时我们的用心也换来家庭的和睦与舒心,我和老公也会因为儿子的省心而能心无旁骛面对我们的事业,我们之间的爱情也因共同养育儿子过程中付出心血而愈之弥坚。家庭作为社会的细胞,我们用心教育儿子成人也是为社会的和谐尽一份微薄之力。
楼主发言:29次 发图: | 更多
  长期的咨询和工作,我做的几乎都是矫正性的工作,就是由于家庭教育方式等问题导致孩子存在的一些问题。因为一个孩子出现的问题都与他从小到大的家庭、学校生活环境、父母的教育方式等密切相关的。如果父母能从小对孩子用心,将来就会很省心,也不会出现那么多的问题。
  所以,近年来,伴随着自己孩子成长的经验,我写了很多自己的感悟,希望能和大家一切分享。借助天涯这个平台,希望所有的父母都把我们的孩子教育好。每个家庭就是社会的细胞,只要大家都让给自己的孩子成为将来对社会有益的人,那我们国家的复兴就指日可待!
  从去年就开始写自己的感悟,已经积累了二十多万字,但都是平日和周围的朋友、家长分享,大家受益较大,希望在这里也多和大家一起交流、学习!
  儿子迷上了植物大战僵尸之一  前一阵看过一段资料:2012年度中国游戏产业报告显示,网络游戏用户当中,学生群体约为1.03亿,其中未成年人约为5242万人,约占学生群体人数的一半。更令人担忧的是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公布的《中国游戏绿色度监测评统计年报(2012)》显示,截至2012年12月,在测评的423款网络游戏当中,不适合未成年人使用的游戏多达332款之多,占到了总比的78.5%。同时文章还指出,历年破获的网络色情案件显示,在网上浏览色情影视以及其他色情信息的主要都是青少年。所以,如何引导孩子上网问题,是迫切需要我们关注的问题,政府和全社会都要积极行动起来,因为它会关系到国家的未来。  在家庭中,家长如何引导孩子上网问题也至关重要。现在有一个普遍的心理,很多家长都想让孩子上网,但是又都不敢让孩子上网。武断地对待这个问题,不让孩子上网是不现实的,因为现在小学生布置作业都离不开网络。但要一步不离地管孩子上网,孩子也会很反感,家长也没有这样的时间和精力。那么,作为家长如何导孩子健康地上网,这里也需要注意几个问题。  第一,明确孩子接触电脑的阶段。  现在2000年出生以后的孩子,可以说出生后就面临网络化时代了。但何时让孩子接触电脑却是家长需要注意的问题。从健康的角度看,让孩子接触电脑过早,对于儿童智力、视力都是不利的。有研究表明6-7岁以前眼睛都处于远视状态,如果孩子经常用眼,眼睛超负荷工作,那么远视状态结束时间可能会提前,这对孩子不是什么好事。外加上小孩的视觉系统发育还不成熟,控制眼睛闭合的肌肉和控制瞳孔的收缩能力还不如成年人,所以更容易感到疲劳。因此不要让孩子过早地接触电脑,包括平板电脑和手机等。目前的技术,平板电脑的亮度更高,瞳孔要不断收缩适应光源变化。电子屏幕不断闪烁,眼睛的肌肉处于频繁运动阶段,得不到休息,高度紧张使晶状体过度屈曲,可能导致睫状肌痉挛,造成调节性近视,若不进行防治,可以演变为真的近视。  但现在的孩子两三岁就开始接触这些高科技的东西了,朋友三岁的小孩用ipad玩各种小游戏就很在行。儿子在三岁以前看到老公在书房加班,因为老公工作离不开电脑,并且也经常在家画图。儿子看到屏幕上花花绿绿的图案就觉得好奇,一般我们也会向他介绍,爸爸用电脑设计楼房等。在他幼小的心灵中知道电脑是一个用于工作的工具而已。我和老公都不喜欢玩游戏,所以儿子也不知道电脑还能玩游戏。  儿子四岁时,有一次去邻居小伙伴家玩,回来就知道了电脑还能玩小游戏,并且非常感兴趣。既然他已经知道这一切,我们也不能过分限制他,因为过分压抑会造成过度反弹。而是采取疏导的方式,让他适当玩游戏,但一次玩多长时间也要遵守一定的规则。有些家长一提到玩游戏就视为洪水猛兽,不让孩子接触电脑,结果孩子在家不玩,总是想方设法出去到网吧去玩。这样会造成亲子关系的不和谐,如果孩子留恋于网吧也会荒废学业,在网吧如果受到不良习气影响也会走上歧途。  我们有位老师对电脑操作等不太熟练,但她每天都帮儿子挂着QQ升级。他儿子周末写完所有作业后,因为当时家中电脑不能上网,她就带着孩子到学校专门玩半天游戏,但平时是不能玩的。并且这位同事还找单位年轻小伙子中擅长玩游戏的人带他一起玩,最后孩子以全校第七名的成绩考入南开大学。大学期间又获得网络游戏大赛二等奖,如今又被学校保送上研究生。  我的弟弟上大学之前家里没有电脑,我怕他上大学后迷恋网络,就让他高考过后的假期中参加电脑培训班等,了解一些办公软件的操作和应用等,这样既掌握了一些技能,同时也增强自信,又能降低对电脑的神秘感。同时在我家也让他随便上网,引导他上网看最喜欢的NBA球赛、听喜欢的歌等。相反,他好多从农村来的同学,因为以前几乎未接触过电脑,况且也没有人及时给与正确引导。于是,一接触网络游戏就深陷其中。宿舍里的男生经常夜不归宿去打游戏,结果毕业时,有的学生还沉溺于游戏之中而不愿意找工作。  所以遇到问题宜疏不宜堵,如果越是限制他玩,就会强化他对电脑的印象。就好像刚学骑自行车时,看见一石头心中就想:千万别撞上去。但结果就会撞上去,同样提示“不要玩电脑”恰恰在大脑中形成兴奋点,实际上起到要想着玩电脑的效果。  我们和儿子约定每个周末两天各玩一次游戏,每次30分钟等。因为我们一直很尊重他,对他讲诚信,所以他也基本能遵守约定。同时也运用“代币法”制定奖惩规则,因为儿子已经对“代币法”非常熟悉了,大家都能遵守约定,所以儿子玩游戏时遵守时间的习惯也顺利养成。同时我也和邻居小伙伴家长沟通,平时两人一起自由玩时,我们双方家庭都不要让他们一起玩电脑游戏,以便打破家长制定的规则。  但不管现在孩子接触电脑有多早,但最好先要让他养成愿意看书的习惯。并且我觉得书是家长在引导孩子学习时最先要考虑的媒介,如果孩子刚开始接触的就是精彩纷呈、变化多端的声像等刺激,它要比书中的平面图形和文字的刺激要生动、有趣的多,就不容易引起对书本的兴趣。我经常看见有些家长给孩子买各种学习机等开发孩子智力,其实哪一种学习机也不如书本给孩子带来的学习效果好。几乎所有沉溺于网络游戏中的孩子都没有养成看书的习惯。没有养成看书的习惯,对于孩子将来的学校学习都是不利的,因为目前学校的学习还都是以书本为传播知识的媒介,不喜欢看书的学生看到书本就觉得陌生。相反,从小就喜欢看书的孩子,上学后他也会对教材产生亲切、熟悉的感觉,甚至于书中的墨香对于他都是一种熟悉的味道。  儿子上幼儿园大班时,朋友送给了一个学习拼音和汉字的学习机,因为他那时已经认得许多字,所以识别汉字不成问题。有一次,儿子对我说:“妈妈,我都能做出来,我聪明吧?”看着儿子沾沾自喜的样子,我问他是怎么知道自己聪明呢?因为我一向对聪明这两个字的使用还是比较慎重的,和父母等也沟通不要轻易以聪明来夸奖他的努力。原来学习机中只要一答对问题就会响起一声:答对了,你真棒,或者你真聪明。  按照汉字结构“聪明”是会意字,我向儿子介绍“聪明”中 “聪”的含义,其中的“耳”代表用耳朵多听;上面的两个点代表眼睛,希望要用眼睛多观察;中间的“口”意味着要多动嘴去说、去读、去表达;“心”代表用心思考。“聪明”中的“明”是日月坚持的意思。我引导儿子只有多听、多看、多读、多想、长期坚持才能变得聪明。并引导他现在认得的汉字多,正是通过多听故事、多看书、多读、多思考才能如此的。从而避免了儿子因为学习机的夸奖而自认为天资聪明,忽略了获取知识的途径。但现在几乎所有的电子类辅助学习的挂图或学习机等,几乎都是使用同一个程序,答对了都是“你真棒、你真聪明”之类的泛泛夸奖,殊不知会误导孩子对自己的客观评价。  另外,像识别汉字等学习如果通过看书或用识字卡等,总之都是通过书面文字方式让孩子识记,家长还可以和孩子一起丰富学习过程,例如学习“口”字时,还可以引导孩子加上一笔变成什么字,孩子想出来时可以鼓励孩子:“这都是你动脑思考带来的结果,祝贺它给你带来的快乐,相信你通过多看书、多思考会认得更多的字。”家长的一句话带来的效果和仅仅按一下按钮就换来“答对了或答错了”等评价的效果是无法比拟的。  我庆幸的是儿子从能抓握东西时就开始抓书、撕书,不到一岁就迷上了听故事,每晚睡前都离不开听我们拿着书讲故事。后来渐渐的自己主动看书,如今看书已经成为他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晚上睡前、早上起床后手中都离不开书,是个典型的小书迷。有一次儿子去学乒乓球,他坚持在包里带着《三国演义》,准备中间半个小时的休息时间看书,正好做到劳逸结合。  儿子在接触网络之前已经养成愿意看书的习惯,所以,他会知道生活中获得乐趣的途径有很多,而不仅仅是电子产品等。
  果断收藏
  二、明确上网的内容  网上的小游戏也鱼目混杂,为了避免儿子玩一些不健康的游戏,我们引导他玩一些与他平日生活内容相关的游戏。儿子三岁以后就给他订阅了巧虎,所以他对有关巧虎的游戏很感兴趣,尤其是巧虎做蛋糕、冰激凌、沙拉等游戏十分喜欢。每次认真做完一个蛋糕后儿子都是满心欢喜,成就感十足。他玩完后我们也鼓励他在现实生活中给我们做沙拉等,他小西红柿、草莓、桔子瓣等整整齐齐沿着盘子摆花边,把游戏中的内容迁移到现实生活中。我们不断鼓励、赞赏他为大家做沙拉、水果饮料等,使他在游戏中得到的成就感迁移到现实生活中。我们也会不断鼓励他去尝试、探索各种事物,发现他的闪光点并及时给与鼓励。所以,儿子获得成就感的途径有很多,而不仅仅只是游戏带给他成就感。  我在探索青少年网络成瘾的问题根源时,几乎发现他们存在共同的特点是:内心得不到周围人的赞赏、鼓励、认可、理解、尊重等,也就是无法满足其内心本质需求,这是内因。外在表现为:或者亲子关系存在问题,或者在现实生活中学业不良、人际交往能力较差等,使得上述心理需求得不到满足,就会逃避到网络世界中或者是情感世界中寻找精神寄托。导致可能与父母关系不佳内心十分压抑,沉溺于网络世界中暂时忘记眼前的烦恼;学业和人际关系不佳找不到成就感,而到网络世界中也可能成为英雄。  所以解决网瘾问题绝不是简单的限制其上网等,引导其在学业和生活中找到满足成就感的方法才是最根本的对策。
  @批量马甲 10楼
16:34:00  果断收藏  -----------------------------  谢谢鼓励啊,大家一起交流学习啊!
  三、明确电脑的用途  上网有利有弊,关键要看上网干什么,什么时间上网,上网时间多长等。家长可适当安排时间和孩子谈谈上网的内容,例如有一位家长是这样做的:周末学校放假,家长与孩子谈论某个感兴趣的话题或最近发生的国家大事、体育、文娱新闻等,家长故意卖关子说自己了解不多,让孩子上网仔细查阅,再讲给父母听。还有一家长拿着医院检查结果,其中血脂较高应注意什么问题等,让孩子帮助去查阅有关信息。还有的家长和孩子外出旅游等让孩子事先上网了解目的地的有关信息等。这些家长的做法一方面引导孩子体会利用网络可获取信息,另一方面孩子在与父母的交流中感悟到责任感和成就感,同时避免孩子陷入网络之中不能自拔等,并且也达到了父母与孩子之间良好沟通的目的,可谓一举多得。  儿子没接触电脑之前便知道电脑是爸爸工作的工具,在他开始玩游戏之后,为了使他不要认为电脑就是个游戏机,我们注意引导他知晓电脑的多方面用途。例如经常和他一起用电脑查阅他问的“为什么”等,在他研究鲸、恐龙等专题时电脑也助了一臂之力。上幼儿园后的每一次新闻播报的制作也离不开电脑。政治、军事、历史和社会生活等方面的纪录片我们也经常从网上一起观看。前一阵热播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儿子也是每晚一集在电脑上观看;由看二战史对美国的历史感兴趣,除了看书外,还从电脑上看纪录片《大国崛起》等。一般他看的时候我们会陪着他一起观看,既增加了互相交流的话题,同时一起学习也切实体会到了家长要和孩子一起成长的内涵,因为通过和儿子一起学习我们也学到很多知识。上学后电脑也成了他学习工具的一部分,因为班级大部分事项等都是通过班级博客发布,以及要经常把自己的生活见闻等发到博客上。  总之,多方面的用途使儿子认识到电脑只不过是一个工具而已,降低了对电脑的神秘感,并且在他心目中电脑不是个游戏机,而是一个普通的家用电器而已。但给儿子制定的规则是查阅知识和玩游戏是双轨制,玩游戏是限定时间和次数,使用电脑进行探索等则不必固定限制时间,但从保护眼睛的角度而言,查阅一个专题也尽量控制在半个小时左右。如果一集记录片可能四五十分钟,为了保持连续性和做事有始有终,一般让他中间向远处看看保护眼睛之外,几乎都是让他把一集完整看完的。  如果有些问题能从书上查阅的,还是首先要考虑从书上获取信息。或者有时为了保护眼睛,我通常在网上查阅之后打印出来,以文字形式呈现给他,这样也提高了他阅读能力,同时也避免对电脑产生依赖等。
  四、分散游戏的内容  儿子在上小学半年前,去一个大哥哥家学会了植物大战僵尸的游戏。我一听到僵尸这个名字就有点反感,并且它也不像以前巧虎做蛋糕、布置房间等游戏那样简单。而这个游戏有不同版本,并且到一定阶段就能够升级。因此,只要玩上了就一直惦记要升到更高级别的事,很容易上瘾。儿子也曾经对此十分着迷,每周就盼望周末去玩这个游戏,我们也由以前的每周六、周日各玩一次改为玩两次。例如周六可以早晚各玩一次,白天尽量带他去户外活动。儿子曾经告诉我:“妈妈,我晚上睡觉时在脑子里也玩。”可见,小家伙睡觉做梦都离不开各种植物和僵尸。  并且幼儿园也有很多小朋友在玩这个游戏,他们也经常讨论升级的问题,例如谁开始升级到魔幻版等,感觉还很羡慕和佩服玩到更高级别的人。存在就是合理的,既然他痴迷于玩这个游戏,那就让他在玩的过程中找到有利之处发挥其价值吧。他在玩的时候我也偶尔给他加油助威,于是玩完之后他会给他滔滔不绝地介绍各种植物和僵尸的种类及特点等,权当进一步增进了亲子沟通。渐渐地,我们发现他一看到打不过僵尸就不再坚持,退出来重新玩这一关。于是,我让整日忙于工作几乎不玩游戏的老公也学着玩这个游戏,然后老公引导儿子如何想办法选择植物、武器等才能击败僵尸的进攻。同时也给他规定,失败了不要紧,但若中途退出,即使时间还未到30分钟也不能再玩。从而引导儿子在玩的过程中学会应对困难、不能逃避等。再者,平日也让老公也帮着儿子升级,父子俩因为这个游戏有更多的沟通话题。最后,父子俩经过共同努力也终于升级到很高的级别,儿子也很自豪地和小伙伴说起和爸爸一起升级的过程等。  看似我们在纵容他玩游戏,其实是设法满足他的好奇心,更高级别的游戏是他一直想探索的领域。等真到了更高的级别,他便觉得也不过如此而已,先前的好奇也就得到了满足,这样也就失去了对它的兴趣。这也正是我们所期望的,因为不能让他沉溺于游戏之中,所以我们会助他一臂之力。儿子上一年级后有一次偶尔看到一个连续剧,是关于海军陆战队方面的,军事题材内容是他一直痴迷的,但平时都是通过看书等了解。他第一次看这样的连续剧就十分上瘾,我在和他一起看的过程中也很上瘾。我迫不及待通过电脑把后面的内容看完了,但我发现后来的剧情中有很多暴力的镜头,非常血腥,还不适合让儿子看。他还是按照我们的约定按部就班地一次只能看一集,于是我就给他讲后面的情节,儿子则非常兴奋地听我的介绍,看来他对剧中的人物一直是充满好奇和悬念的。后来我就和他一起看了最后一集,儿子知道了故事的大结局也就放心了,以后再也不提看这个电视剧了。  面对他痴迷的事物,但这个事物对他成长过程中会带来一些不利影响,我们不能立刻去禁止他,而是要采取疏导的方式。就好比潮水会越堵越汹涌,只有疏导才是解决良策。但又不能由此让他在探索事物过程中存在依赖性,遇到其他的问题我们是不会直接帮他去做的,会让他尽可能地一直探索下去。  同时,为了转移他在电脑上玩僵尸的游戏,我上网买了关于这个游戏的图书和立体拼图等,儿子对此也爱不释手。并且图画书是我国著名儿童文学家金波编著的,根据每个植物的特点编的小故事,主题特别好,能对孩子有各方面的教育意义,对儿子的成长也起到很好的影响。有一次儿子邀请同学到我家来玩,和同学一起下围棋时,儿子对同学说:“你遇到问题不要轻易就放弃,要坚持才能有希望”。一年级的孩子说出这样的话,我当时觉得很吃惊,儿子告诉我他是从植物大战僵尸的书上看到的。儿子因为书和拼图占据了他上网的时间,不知不觉从何时开始,儿子曾经热衷的僵尸游戏却尘封箱底了。  经过从多个方面使用电脑后,儿子对电脑有了比较理性的认识。周一至周五放学回家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后,偶尔也会使用电脑,但都是登陆班级博客、或者查阅资料、或者看一些专题纪录片等,不用提醒他也会很自觉地不玩游戏。在周末的约定时间里,他也会在电脑上玩一些小游戏,但都没有像曾经玩植物大战僵尸那样痴迷。玩游戏是一种调节放松的方式,但调节放松却不是仅仅依赖于游戏。玩游戏时坚持一个原则——只要没有影响到正常的学习和生活,那就让他适当地玩。相反,因为玩游戏而不能正常上学和工作,那样则是不正常的了。
  面对他痴迷的事物,但这个事物对他成长过程中会带来一些不利影响,我们不能立刻去禁止他,而是要采取疏导的方式。就好比潮水会越堵越汹涌,只有疏导才是解决良策。但又不能由此让他在探索事物过程中存在依赖性,遇到其他的问题我们是不会直接帮他去做的,会让他尽可能地一直探索下去。
  我在探索青少年网络成瘾的问题根源时,几乎发现他们存在共同的特点是:内心得不到周围人的赞赏、鼓励、认可、理解、尊重等,也就是无法满足其内心本质需求,这是内因。外在表现为:或者亲子关系存在问题,或者在现实生活中学业不良、人际交往能力较差等,使得上述心理需求得不到满足,就会逃避到网络世界中或者是情感世界中寻找精神寄托。导致可能与父母关系不佳内心十分压抑,沉溺于网络世界中暂时忘记眼前的烦恼;学业和人际关系不佳找不到成就感,而到网络世界中也可能成为英雄。  所以解决网瘾问题绝不是简单的限制其上网等,引导其在学业和生活中找到满足成就感的方法才是最根本的对策。
  帮忙顶贴  让更多的父母关注学习  让中国的孩子们更优秀
  @境由心造090 17楼
16:52:00  我在探索青少年网络成瘾的问题根源时,几乎发现他们存在共同的特点是:内心得不到周围人的赞赏、鼓励、认可、理解、尊重等,也就是无法满足其内心本质需求,这是内因。外在表现为:或者亲子关系存在问题,或者在现实生活中学业不良、人际交往能力较差等,使得上述心理需求得不到满足,就会逃避到网络世界中或者是情感世界中寻找精神寄托。导致可能与父母关系不佳内心十分压抑,沉溺于网络世界中暂时忘记眼前的烦恼;学业......  -----------------------------  太对了。
  这个一定要收藏的
  第一次发帖,谢谢大家的支持啊,因为不懂得天涯的一个帖子的名称是一直用的。我的本意是写一篇关于贤妻良母方面的文章,所以重新开个帖子,希望得到大家的支持啊。名字就是“如何当一名贤妻良母(结婚13载,孩子7岁)”7月底之前由济南出版社出版,在此和大家一起分享下其中的片段。
  这个帖子已经好长时间没有光顾了,当时第一次发帖,感谢时光和批量马甲等人的支持,半年过去,我的书《当个好妻子做个好妈妈》已经出版,当当网有售。  我的书上架50多天,一个星期前当当网断货,出版社紧急再版,没有任何商业宣传的情况下都是大家靠口碑相传,很短的发酵期就在两性关系中列出了排名,也感谢大家的支持与鼓励。  有什么问题大家可以加入我的QQ:.注明天涯朋友,或者加入我的微信:yanglifen2013谢谢!  再一次感谢大家的分享!有时间再来交流!
  欢迎有问题也可以在这里交流!  
  有空和大家分享孩子上学后习惯养成方面需要注意的问题。  
  我的书上周在当当网两性关系图书排名第九,有五个是国外作者,我希望咱们中国女性也会经营自己的婚姻,我们也有自己的感悟。每天都有读者反馈感悟给我不尽自信,谢谢大家的支持!  
  小学生养成习惯注意的问题:  一、生活中养成好习惯——为养成学习好习惯做铺垫。 因为,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是可以传递的,不要把二者割裂。入学后生活习惯、学习习惯一起抓。  二、学习中养成好习惯——制定规则比唠叨有效。可以用代币法制定规则,“代币”就是用小红花、五角星等暂时代替真正奖励的东西,当做出预期的良好行为表现时,就能获得奖励,从而使表现出来的良好行为得以形成、强化和巩固,同时使其不良行为得以消退。  三、养成生活、学习中好习惯贯穿尊重态度、积极语言等鼓励——动力、激励。例如:“今天按时起床,自己穿衣服,你的意志力很强,我们向你学习”  “你这个字笔画工整,尤其是横写得很直…..”
  刚上市两个月,我的书《当个好妻子做个好妈妈》在当当网婚姻、恋爱新书排行榜中平均每周都是前十名,十一月有一周还是第三名。这样的书大部分都是欧美和韩国等人写的。没有想到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人写点东西也能得到全国各地读者的认可。   在四、五百本该类书中今天晚上综合排名100位,大部分都是卖两三年的书了,自己能排到这个位置已经很欣慰了。能对大家经营美好生活有点用,感觉心血没白费   出版社刚印第二版,都是大家的支持的结果 !
  祝大家新年快乐!  
  祝大家新年快乐!  
  在这个浮躁喧嚣的时代里,能不受外界影响做件事是不容易的。  
  大家好,我成立个专门经营家庭和教育孩子和女性朋友沟通的群,全部都是女性朋友参加。欢迎支持啊!群号是。
  教育好孩子也是教育自己的过程。  
  教育好孩子也是教育自己的过程。  
  欢迎有问题通过QQ沟通啊!  
  这个贴子到此停帖,麻烦删除,如果感兴趣可以看我的其他贴子。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对待教学工作也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