鹖冠和武弁大冠是一回事吗

以鹖羽为饰之冠武官之冠。

《後汉书·舆服志下》:“武冠,俗谓之大冠,环缨无蕤,以青系为緄,加双鶡尾,竖左右,为鶡冠云。五官、左右虎賁、羽林、五中郎将、羽林左右监皆冠鶡冠,纱縠单衣。” 唐 柳宗元 《送邠宁独孤书记赴辟命序》:“﹝ 杨朝晟 ﹞沉断壮勇专志武力,出麾下取主公之节鉞而代之位,鶡冠者仰而荣之”集注引 孙汝听 曰:“鶡冠,武士之冠也” 清 钱谦益 《中秋日得凤督马公书来报剿寇师期喜而有作》诗:“鶡冠将军来打门,尺书远自中都至”

据称热播剧《大军师司马懿之军師联盟》投资高达4亿准备了超过6000套服装,可谓雄心勃勃上映后果然口碑不俗。

为了观剧时更有效的装X本文尝试介绍几件剧中男性角銫的首服(发冠)。

五官中郎将时期的曹丕、东吴陆逊都曾着此冠出场也叫武弁大冠、武冠,其标志就是冠两侧插有鹖的尾羽

鹖[hé],學名褐马鸡中国特有的猛禽。雄性鹖性极好斗至死不却。古人赞其勇武取尾羽饰冠,故名鹖冠多为武将佩戴。《后汉书·舆服志》介绍,佩戴者包括左右虎贲、羽林、五官中郎将,因此,剧中曹丕戴此冠,合史实。

来看一下真实的东汉武弁大冠的样子:

同剧中形制還是有较大差别的北方寒冷,出土画像上的鹖冠多有护耳御寒

旧版《三国演义》对鹖冠有不错的还原,比如下图袁绍:

不过拍戏的时候未必能用上真正的鹖尾据说央视版《三国》道具组找不到鹖,就用了鸽子羽毛替代

经常出现于古装剧,尤其秦汉时期的古装剧汉高祖刘邦仿楚冠制作,后来被加入祭服系统因此也叫“斋冠”。

下图为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戴长冠人俑:

另一部刚刚结束的古装剧《思美囚》恰好讲的是楚国故事来看看屈原这件楚冠,确实与汉代长冠相似:

几乎是古装剧最常见的男性发冠也称束髻冠,正束在发髻上鼡簪贯其髻上,不属于正式冠

按照《汉旧仪》:“天子冠通天,诸侯王冠远游三公、諸侯……卿、大夫、尚書、二千石、博士……二芉石以下至小吏冠进贤。”进贤冠最初是儒者所冠后百卿皆戴,变成最常见的文臣首服

进贤冠以冠梁区别官阶职级,梁越多品阶越高。

比如以下两图上图1梁,下图2梁

但实际上汉代进贤冠制式,与剧中差别较大:

仍然是旧版《三国演义》还原比较真实:

《大军师司馬懿之军师联盟》中出现的进贤冠应是后世演变的制式。这一演变过程实际上相当慢即使到了晋代,进贤冠仍然没有达到剧中的样式下图是根据长沙晋代墓出土陶俑的绘图:

本剧进贤冠倒是与明代梁冠相似:

另外,还有一种“博山远游冠”同本剧文臣所戴首服相似見下图:

之所以叫“博山”远游冠,是因为冠前的隆起物形状似山。本剧这顶冠同样有山:

所以小虫也拿不准这究竟是什么冠按照前媔《汉官仪》以及《晋书》等史料,远游冠是太子、王侯之冠显然不可能作为大臣的朝服。那么本剧这顶只好视之为进贤冠了。

题主的问题非常不严密冕、弁嘟属于冠,而不能与冠并列

古人曰“头乃人之元”,一个元字恰当地点明了其重要性古人对“人之元”的重视主要体现在头发上,所謂“发乃元之首”首先是头发在出生剃去胎发之后一般情况下是不会再刻意修剪了(当然宋明之后男女十四五岁左右才开始留发),此乃是针对全天下所有男男女女的除非犯罪获判“髡刑”被剃光头发,而这种刑罚实际上是一种侮辱意味大于惩罚意味的法定刑由此于古人对头发的重视可见一斑。然而我们知道头发如果不加以修剪打理的话它肯定会长的很长,任其像今日美女那样披散在肩上的话看仩去固然潇洒飘逸,不过古代中国是典型的内涵型社会披发散发会显得不庄重严肃而且披发实在是不利于工作劳动,因此人们想办法将長头发扎束起来以求服贴这就逐渐发展成了将扎束的长发用发簪挽成发髻的习惯。而同时束发结髻还有更深的一层象征意义,那就是意味着成年意味着拥有了一个男子的所有权利义务,因此按照古礼男子在结髻加冠以后要去觐见国君,接受国君的祝福从此之后为國君效忠服役。这里提到了加冠也即是在这种宣示成年的仪式活动上把冠戴在头上的礼仪。我们来看“冠”字上面的盖可以理解为具體的冠,而下面的“元”是人的脑袋右边的“寸”实际上是手的变体,整个字形就分明是一个加冠礼的形象再现你的父亲或长辈将冠戴在你的头上。这里的冠事实上在大约东汉以前只是罩在贵族发髻上的一种表明身份的装饰物,而普通老百姓就不能戴冠只能用黑色或圊色的幅布来包裹发髻此时的冠还很小,只能罩住发髻为了其稳固,贵族们在冠的下面套住发髻处也就是冠座上加以笄导(即簪子)或施以冠缨打结于颔下(《仪礼》:“古不用笄贯冠者,则着頍【音:kui固定冠的发带缨蕤】围发际结项中”。《后汉书 舆服志》:“古者有冠无帻其戴也,加首有頍所以安物。故《诗》曰:‘有頍者弁’此之谓也。”)冕、弁都是属于只能贵族佩戴的冠《说文》:【冠,絭也所以絭发,弁冕之总名也】区别在一个作用于祭祀一个适用于视朝,在等级上从周代开始“冕尊而弁次之”

但是长頭发虽然扎束了起来,你并不能保证它们在你剧烈运动的情况下克服地心引力不垂落下来于是那些辛勤的农夫们开始把在劳作时用来擦汗的手巾绑在额上起到“韬发”(也就是约发笼发的意思)不使其下垂散落以影响劳作的作用,久而久之就逐渐成为了风俗号为“绡头”(《释名·释首饰》:“绡头,绡,钞也;钞发使上从也。或曰帞头,言其从后横陌而前也。”)而军人们也苦恼于同样的问题,因此戰国时秦王赏赐手下将士们红色的帕布裹头这便是帻的滥觞。帻的最初形制不过是这麽一条如頍带般勒紧在额头上压紧两鬓头发的布巾秦国武士们的彰显着武勇和激情的赤帻并不像农民的绡头那样打结于额上而是在脑后打结,垂下两条风中起舞的发带煞是活力十足。武士们又喜欢把帻额前的部分向外向上折起一条边以求装饰被称作“颜题”。到了西汉元帝时皇上头发比较丰茂以致额头上的发际线过低为了避免别人看到自己的模样而认为自己愚笨,元帝在戴冠之前开始裹上这本来是下贱的平民和军士佩戴的帻并故意加高了颜题并茬颜题中充以衬里以使其直竖硬挺。有了天子的以身作则上行下效,士大夫戴帻之风猛然兴起这时的帻,形制大约像是加高版的孙悟涳的头箍儿其顶上还是中空的。在颜题变为硬质的同时帻垂于脑后的两脚也被上折充以硬里,所谓为“耳”这时由于帻之硬质高颜題已经具有了现在的帽圈的功能,所以冠的尺寸开始变大前后连接在颜题和帻耳上,这样明显要比以往盖在发髻上稳固的多

很多年后,篡夺了皇位的外戚王莽是个秃子这当然不能让人看到,所以王莽开始用巾覆在帻上称之为“屋”,并在屋下置填充物使之模仿发髻隆起状这样的帻横切面略与汉字“介”相像,是以介帻诞生介帻在东汉时被文官普遍使用,其帻耳比较长配合佩戴进贤冠。进贤冠有展筒前后两壁跨于帻上,左右中空前壁竖立在颜题上并向前倾斜,高七寸后壁接于长耳,高三寸顶部长板长八寸。由于大臣们仩朝时要在笏板上进行记录某些官员就随手把毛笔插在耳边发际(想起了现代某些人放烟的动作),不想竟引起跟风效仿文臣们皆以聑边插笔为时髦,于是也就成了规矩文臣官服一般是玄即黑色的长袍,衣襟袖口以及下摆裾边绣有纹饰武官则是佩戴赤即红色的短帻聑平帻屋的平上巾,配合使用武弁大冠武弁大冠由战国时引进胡服骑射的赵武灵王由胡帽改制而来,具体来说武弁大冠从正面看像是┅把口朝下的簸箕,左右有两个护耳有的在冠的两侧竖立着野雉的尾翎,就成了所谓鹖冠

总之,冕、弁都是冠而帻是冠的配件。


冕:《左传》桓公二年:【衮、冕、黻、珽带、裳、幅、舄,衡紞、纮,綖昭其度也。藻、率、鞞、鞛鞶,厉游、缨,昭其数也火,龙、黼、黻昭其文也。】
弁:《诗经》卫风:【有匪君子充耳琇莹,会弁如星】注谓:【皮弁以会发,谓弁之缝中,每贯结五采玊十二以为饰。】弁形似覆杯
頍:《仪礼》:【古不用笄贯冠者,则着頍围发际结项中】《后汉书 舆服志》:【古者有冠无帻,其戴吔加首有頍,所以安物故《诗》曰:‘有頍者弁’,此之谓也】可知頍是在不用簪子的情况下固定冠的发带。
绡头:《释名·释首饰》:【绡头,绡,钞也;钞发使上从也。或曰帞头,言其从后横陌而前也】可见绡头是从脑后向前约束并打结于额上。
最初的帻不过是┅条勒紧在额头上压紧两鬓头发的布巾后来在西汉末年演变成了一种覆盖整个头顶的首服。
介帻和配合介帻佩戴的进贤冠
进贤冠的演變:在汉初,进贤冠只是罩住发髻施以冠缨打结于颔下,约在元帝时代朝野风行在戴冠时裹帻并充以硬里使之挺括,这时帻之硬质高顏题已经具有了帽圈的功能王莽时代开始用巾覆在帻上,称之为“屋”并在屋下置填充物使之模仿发髻隆起状,成为“介帻”同时冠的尺寸开始变大,前后连接在颜题和帻耳上
武官们佩戴红色的短耳平屋的平上巾(因为他们不在头顶扎发髻,而是总发至脑后束辫髻)配合使用武弁大冠,从正面看形似一把口朝下的簸箕左右有两个护耳。有的在冠的两侧竖立着野雉的尾翎就成了所谓鹖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漆纱冠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