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技工院校 项目教学一体化专业教学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做好技工院校第三批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
发布日期:&&&&&&&&&&&&&&&
&&&&&&&&&&&&&&&
浏览次数:
人社厅函〔号
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黑龙江、江苏、浙江、安徽、福建、山东、河南、湖北、广东、广西、海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局):
  根据《关于印发技工院校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人社厅发〔2009〕86号,以下简称86号文件)要求,我部于2009年、2012年在全国130余所技工院校中开展了汽车维修等15个专业(课程)的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试点工作,取得了较好的工作成效。为进一步做好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试点工作,经研究,我部决定从2016年11月起,在全国部分技工院校中开展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等17个专业第三批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试点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试点范围
  (一)试点专业: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机电一体化技术、城市轨道交通运输与管理、电子商务、现代物流、机械设备装配与自动控制、计算机应用与维修、建筑施工、电梯工程技术、食品加工与检验、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化工工艺、工程机械运用与维修、环境保护与检测、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工业设计、无人机操控技术。
  (二)试点院校:在全国部分技工院校中开展第三批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试点工作(参加试点的具体院校名单另行通知)。每所试点院校每个试点专业原则上不超过2个试验班。
  二、试点对象
  试点对象为试点技工院校2017年秋季入学新生。各试点院校可根据本院校教学设施、师资力量等情况自行确定中级工或高级工试验班(零起点)。试验班的学生应从新生中随机抽取,以便与未进行一体化课程试点的教学班学生进行教学效果对比分析。
  三、试点内容
  (一)开发一体化课程教学资源。经各地推荐和专家评议,我部确定了参与第三批一体化课程教学资源开发的院校名单(见附件)。2017年6月底前,各牵头校要会同有关院校,在我部统一部署和指导下,做好一体化课程标准、学习任务设计方案和工作页等教学材料开发工作。
  (二)开展一体化课程试验教学。各试点院校要严格按照我部制定的相关专业《技工院校一体化课程规范(试行)》要求,做好试验课程教学安排,并根据我部提供的学习任务设计方案及工作页,组织开展试验课程教学活动。各试点院校要建立试验班学生学籍专门档案,完整记录试验班每位学生完成课程的学习情况。
  (三)提供一体化教学场地。各试点院校要根据试验班专业和规模安排一体化课程教学场地,提供既能满足理论教学,又能具备技能训练的一体化教学场所,将传统理论教学教室和实训场地合一,为学生提供体验实际工作过程的学习条件。
  (四)配备一体化教师。试验班的一体化课程教学原则上由参与我部一体化课程标准制定(学习任务设计及工作页编写)的教师或我部培训的一体化课程教师及本校骨干专业教师担任。试验班师生比例1∶30左右,切实保证教学质量。
  四、试点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试点院校所在地省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高度重视技工院校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试点工作,充分发挥本地教研室作用,指导试点院校做好相关工作。各试点院校要成立由校长挂帅、骨干专业教师、教学管理人员组成的专门工作小组,并加大对试验课程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确保一体化课程试验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落实相关政策。各试点院校所在地省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职业技能鉴定机构要大力支持技工院校课程教学改革,按照86号文件要求,积极参与课程试验工作。对学习期间所有课程成绩合格的试点专业试验班毕业生,其所学专业与国家职业资格目录相对应的,可颁发相应等级的职业资格证书。
  (三)强化教学管理。各试点院校要完善学校教学和教师管理配套措施,探索制定一体化教学管理和教师队伍建设办法。要按照《技工院校一体化课程标准(试行)》教学要求,切实加强一体化课程试验班日常教学的管理,并通过内、外部质量督导,切实加强教学过程的检查和督导。未列入试点的专业和技工院校,仍按我部颁布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开展相关教学工作。我部将定期组织一体化课改专家对试点院校的教学情况进行巡回指导,不定期组织开展一体化试验班教师经验交流活动。
  (四)确保开发质量。一体化课程教学资源开发牵头院校要充分发挥核心作用,组织协调本专业试点院校共同做好开发工作。课程开发院校要全力支持本校教师参与一体化课程开发工作,适当调整其教学工作任务,以保证所承担一体化课程开发任务的工作时间,并可将其参与课程开发工作量折算成教学工作量,确保按时、保质、保量完成相应工作任务。
  试点工作中遇到问题,请及时与我部联系。
  联系方式:
  1.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职业能力建设司
  联 系 人:王 飞
  联系电话:(010)
  2.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出版集团
  联 系 人:刘&春
  联系电话:(010)
  附件: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工具类服务
编辑部专用服务
作者专用服务
研究并推广最好的技工院校一体化教学模式
如何进一步提升各技工院校技能人才培养能力,增强办学实力,充分发挥核心竞争力,这是值得技工教育者研究和深入探讨的课题。德国、美国、英国等西方国家的心理学研究成果证明,寻找问题并解决问题这种传统的做法,并不是最好的职业培训方式,研究并推广做得最好的才能让整体更好。因此,评选出一体化教学中最好的成果,大力推广技工院校一体化教学试点中最成熟的成果,把这些最好的成果迅速应用于技工院校一体化教学,才能真正提升技工院校的核心竞争力。
作者单位:
河南省职业技术培训教研室
年,卷(期):
在线出版日期:
本文读者也读过
相关检索词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编号:2006BAH03B01)(C)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
万方数据电子出版社您的位置: &
如何做好技工院校焊接专业“一体化”教学工作
优质期刊推荐技工院校电工基础课程一体化教学做法探究作者:孙俊;来源:《职业?下旬》2013年第08期;摘要:电工基础课程是技工院校电工类专业的一门十分;关键词:技工院校电工基础一体化教学;一、电工基础课程现状;电工基础课程具有理论性、抽象性、专业性和实践性较;传统的教学方法已难以适应新的教学形势要求,在教学;二、电工基础课程一体化教学的具体做法;1.重视基础知识教学和基
技工院校电工基础课程一体化教学做法探究 作者:孙俊峰
来源:《职业?下旬》2013年第08期
摘 要:电工基础课程是技工院校电工类专业的一门十分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是进一步学习其他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基础。这门课程的掌握情况,对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以及毕业后的工作有直接影响。本文通过对电工基础一体化教学开展的做法展开论述,以期提高电工基础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技工院校 电工基础 一体化教学
一、电工基础课程现状
电工基础课程具有理论性、抽象性、专业性和实践性较强的特点,对学生的文化基础水平有较高的要求。目前技工院校所招收的学生文化基础较为薄弱,水平参差不齐,学习主动性普遍不高,接受能力相应比较差。
传统的教学方法已难以适应新的教学形势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客观实际,对以往的教学方法进行改进,更有效地将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实施一体化教学,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真正掌握课程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符合社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
二、电工基础课程一体化教学的具体做法
1.重视基础知识教学和基本技能教学
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常会出现两种极端的倾向,一种是“重知识,轻技能”,另一种是“重技能,轻知识”。前者认为,只要学生学懂了原理,技能自然就能够掌握,忽视了技能的形成往往需要多次重复训练的特点,结果造成学生动手能力差、起步慢;后者则认为,只要学生下了功夫就能练好技能,忽视了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结果导致学生即使出了蛮力,但学习效果却事倍功半。显然,上述两种倾向都是片面的,不利于职业教育的发展。
在一体化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提高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重视,严格按照《电工基础一体化课程标准》的要求授课,对基础知识的教学要针对每个知识点讲深讲透,不留盲区;其次对基本技能的教学要逐项练习,操作到位,不敷衍,不随意删减或变更。同时,教师还要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点,即既要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又要重视基本技能的训练。
2.开展实验教学,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针对学生文化基础薄弱的特点,教师更加注重实验教学手段的运用,广泛搜集电工基础教学方面的实验案例和演示模型,并根据教学需要把这些实验安排在教学过程中去。这样既可以丰富实验的内容,又可以活跃课堂教学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例如,在“自感”课题的教学中,笔者在教学时引入了“千人震实验”。实验很简单,首先,用2节五号电池和一个日光灯镇流器组成一个串联电路。然后,让学生用两只手分别按住镇流器的两个接线端,注意感受当电路通断时自感电动势的存在和强弱。通过这个实验,学生们就能直观地感受到自感电动势的强烈刺激作用,为深刻认识自感现象提供了必要的感性认识。该实验还可以拓展出两个更深层次的思考题:
(1)为什么多人手牵手时感受的刺激作用要比一个人时感受的刺激作用弱得多?是自感电动势变小了,还是总体的人体电阻变大了?
(2)为什么在电路接通和电路断开瞬间,感受到的自感电动势大小明显不一样?这与RL电路的时间常数有关吗?你能解释吗?
3.用学习迁移理论解决课程的抽象性难题
电工基础课程的抽象性一直是一个教学难题,如何化解这一难题引起了我们的思索。回想我们自身学习的经历,曾经学过的很多知识对学习电学起到过明显的影响。例如:力学中的力的分解与合成的概念,对应电学中的电能的有功分量与无功分量的概念;流体力学中水压、流量、阻力系数的概念,对应电学中电压、电流、电阻的概念等等。这种影响在心理学上将其称为“学习迁移”。
“学习迁移”能否应用于电工基础课程的一体化教学呢?答案当然是肯定的。为此,我们尝试根据教学需要,在物理课程中有选择地安排了一些力学和流体力学方面的知识点,为“学习迁移”创造必要的条件,埋下伏笔,等到讲授电工基础课程的有关内容时,引导学生与先前物理课程中的相关概念联系起来。这样做,就起到了化抽象为直观、化无形为有形的预期效果。
4.用直观形象的比喻启发学生的思维,化解学习难点
一般来说,人们对直观形象的东西都比较容易理解,对于抽象逻辑的东西理解困难。电工基础课程中的很多概念和原理都比较抽象,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能够使用直观形象的比喻,化抽象为具体,就可以启发学生思维,降低他们学习的难度。
例如,在“电容器的充电和放电”课题的教学中,用“水桶的蓄水和放水”的比喻来帮助学生理解电容器的充电和放电。将圆柱形水桶比喻为电容器,水桶的容量比喻为电荷量,蓄水的水位比喻为两极板间的电位差,水桶的底面积比喻为电容量,水源的水位比喻为直流电源的电压,让水源通过管道与水桶相连,管道上安装阀门,阀门开启的大小就比喻为电阻的大小。需要注意的是,要让管道与水桶的桶底相连,不能连接在水桶的顶部或中部。假设阀门开启前,水桶中没有水,阀门一旦打开,水桶中的水位快速上升,好比电容两极板间的电位差快速上
三亿文库包含各类专业文献、文学作品欣赏、应用写作文书、行业资料、外语学习资料、生活休闲娱乐、技工院校电工基础课程一体化教学做法探究39等内容。 
 技工院校电工课程情感化教学_专业资料。技工院校电工课程情感化教学 情感是指人对客观现象所持的态度体验,是一种心理过程,长期 以来,学校教育非常重视知识的传授,而...  下面结合电工基础课一体化教学方面的相关探索和实践,谈谈自己的一些认识。 一、课程开发思考 电工基础课是电力工程类各专业的一门技术基础课,主要研究电路的基本概念...  龙源期刊网 .cn 技工院校电工基础课程实训与理论教学一体 化探析 作者:高姝烨 来源:《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 年第 14 期 电工基础是一门...  《电工基础》课程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分析 摘要:《电工基础》是高职教育中的一门课程,是基础性和理论性知识的 融合,是电工专业的基本课程。该课程重视理论知识与...  民办技工院校电工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占伟伟 (广州开发区技工学校 机电工程系,广东 广州 511363) 摘要:首先对民办技工院校的电子电工类的现状和问题进行了分析,问题...  技校生《电工基础》学习情况论文_教学案例/设计_教学研究_教育专区。技校生《电工基础》学习情况的探讨 技工学校的《电工基础》课程是电子、机电技术专业的一门必 修...  电工基础课程标准_教学计划_教学研究_教育专区。《...充分利用校内外的实践教学资源,为理实一体化教学创造...实践两部分内容割裂的老做法,以实训项目为主线,把 ...  《电路基础》课程教学设计方案适用专业: 机电一体化...初步具备工程计算和实验研究的能力 适应职业变化的...教学软件 等) 教材:电工技术、吴雪琴、北京理工大学...  论技工院校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中教学资源的开发与探索...另外,在一体 化课程标准中并未单独设置专业基础课程...这批课改成果着力研究国内 外职业教育理论,并结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技工院校新增专业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