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罗门碳碳纤维轮组寿命70碳刀价格多少

阿里巴巴中国站和淘宝网会员帐号体系、《阿里巴巴服务条款》升级,完成登录后两边同时登录成功。
¥5994.00
总成交10笔
天津 天津市东丽区
广东 东莞市
总成交36笔
天津 天津市东丽区
总成交30笔
广东 深圳市宝安区
广东 东莞市
总成交111笔
江苏 昆山市
总成交15笔
广东 深圳市宝安区
总成交54笔
广东 深圳市
广东 广州市白云区
总成交40笔
广东 深圳市宝安区
山东 临沭县
总成交26笔
广东 深圳市宝安区
总成交10笔
广东 从化市
总成交61笔
河北 平乡县
广东 深圳市宝安区
总成交33笔
广东 东莞市
总成交22笔
广东 广州市白云区
广东 深圳市宝安区
总成交376笔
广东 东莞市
广东 东莞市
让千万商家找到您
感兴趣的产品
感兴趣的产品
感兴趣的产品
感兴趣的产品大碳刀轮组|开口碳刀轮组|碳刀轮组框高问题 - 碳刀轮组哪种好
您好,碳刀轮组专卖店为您提供最新碳刀轮组,大碳刀轮组,开口碳刀轮组,碳刀轮组框高问题以及网上碳刀轮组哪种最好!
【 碳刀轮组 第1名 】
【 碳刀轮组 第2名 】
【 碳刀轮组 第3名 】
您是否在找:
上一篇:  下一篇:阿里巴巴中国站和淘宝网会员帐号体系、《阿里巴巴服务条款》升级,完成登录后两边同时登录成功。
¥2239.20
广东 东莞市
广东 东莞市
总成交10笔
天津 天津市东丽区
广东 深圳市宝安区
总成交15笔
广东 深圳市宝安区
福建 厦门市同安区
广东 深圳市宝安区
总成交54笔
广东 深圳市
广东 广州市白云区
山东 临沭县
广东 从化市
广东 东莞市
广东 深圳市宝安区
广东 深圳市宝安区
总成交21笔
广东 广州市白云区
总成交376笔
广东 东莞市
总成交101笔
广东 东莞市
广东 深圳市宝安区
总成交61笔
河北 平乡县
总成交40笔
广东 深圳市宝安区
让千万商家找到您
感兴趣的产品
感兴趣的产品
感兴趣的产品
感兴趣的产品5000轮组预算,到底该选择铝合金还是碳刀?【公路车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可签7级以上的吧50个
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382,286贴子:
5000轮组预算,到底该选择铝合金还是碳刀?
如果这价位,选铝合金都能选到一些大牌的轮组了,而且也是数一数二的铝合金级别。但选择碳刀,可能只能停留在国碳,国碳到底行不行?据说搞不好哪天突然就断了如果选择碳刀,5000以内有什么不错的碳刀可以推荐的嘛?(关键要响!!)
东风日产天籁智进版,搭载10英寸彩色中控触控屏,3年0利率,4年12万公里保修!更多优惠详情请登录&车巴巴&网站!
碳刀martix tx50绝对响,或r0
贴吧热议榜
使用签名档&&
保存至快速回贴骑行老鸟的轮组选择:Dura Ace SL & ENVE 自编 & Reynolds 自编 三款公路轮组详评_使用评测_什么值得买
骑行老鸟的轮组选择:Dura Ace SL & ENVE 自编 & Reynolds 自编 三款公路轮组详评
一、一只假老菜鸟的独白车坛无名十三载,看尽妙峰的激情,忘记四海的孤傲。唯有京西一百里外,白羊沟的坡,高崖口的山,无法释怀。他,朴实;我,纯粹。市井喧哗文明外,虫鸣鸟啼芬芳中 ;迎接弹尽粮绝的绝望,享受乳酸堆积的畅快。&急耸的山,远去的峡,冰爽的泉,酷热的夏。冰与火的碰撞,天与地的迷离,反胃般的真实,只是在眩晕之间,折射的是人类的无知渺小。右手本能地又掰动了一下手变,原来我没有记错,飞轮片早在六道弯,就挂在25T一直没再褪去。虐我十年的白杨沟,今天又做了他该做的,就像十年前一样。十年前,与单车约会三年,激情正酣;十年后,将单车融入生命,归于平淡。或许我无法像十年前那样,对那些装备如数家珍,但我还可以迈出家门,用轮径丈量文明与自然的距离。2005年的XTC TEAM,2009年的CAAD9,只是在出勤日安静的陪伴我行走山川。褪去对装备狂热的我,她们也与新鲜时髦的零件渐行渐远。尘本已归尘,土早已归土。残温余烬,点燃它只需一颗小小的火星。点燃我的火星是,是去年北京铁人三项世锦赛结束后的一组照片,“北窗”老师傅那一句配词:Run like hell!暗淡的心充焕光彩,钝了刃的刀的心仍然是尖的!我重新踏上打铁的征程!我的那台伶俐如旧,只是只有一组Dura Ace爬坡轮,无法满足ITT取向赛事的需求。想当年,对轮组的痴迷,在生活的压力前烂尾多年。现如今,对于轮子这类圆物的爱再次涌上心头,决定再入新轮,陪我玩耍,陪我比赛,于是也便有了今天的测评:2.++,自编轮组3.++,自编轮组.他们用途各异,他们各有专长,他们性格迥异。我将结合自己的主观感受,以及一些数据基础,还有我的个人见解,尽自己所能写一篇三款轮组的详评。各位,待我慢慢道来:二、Dura Ace 7850-SL爬坡轮组:这是台精密的机器我开始好好说话了&,Dura Ace 7850-SL这是一套问世于2009年的Dura Ace级别的顶级轮组,定位于爬坡。正式从这一代轮组系列开始,Shimano开始在从来不擅长的轮组市场上开始展露头角。朋友,你们知道Shimano这次有多努力吗?他们调动了所有可以调动的资源,圈、辐条、花鼓,全部重新设计,看看轮圈上那些黑科技标签:前高后低的不等高轮圈、钪合金轻量化、后偏心轮圈、大尺寸驱动法兰、钛合金塔基、免衬带系统、Sapim订制空气动力辐条,订制后轮编法同样从头来过,抛弃先前驱动侧放射,非驱动侧交叉的蛋疼设计,回归本真,采用不会失误的二交叉的经典编法。一对自编轮组,几乎不可能动用如此多的优秀资源。即使在成品轮市场,我能想到如此用心的爬坡轮只有那对孪生兄弟:Campagnolo Hyperon Ultra Two与Fulcrum Racing Light XLR。Dura&Ace的后花鼓Dura&Ace的前花鼓一丝不挂的细节细节偏心圈用心的设计,会在骑行中转换成贴心的体验。平路加速,迅猛给力,他几乎不会浪费我本就不多的功率。爬坡方面,干脆伶俐,他会帮助你榨干最后那一管体能。从这两点看,仅有20根辐条的后轮,驱动刚性调教到令人发指的地步。然而,最令我感动的是Dura Ace的可靠性。Shimano顶级角向轴承花鼓,一向拥有完美的防水性和耐用性,润度直到6年后,没有任何拆轴保养的经历,仍然是润到没有朋友。轮组的强度方面,给我的印象是,简直是耐用到荒唐,他毫不嫌弃体重近年一直徘徊在80kg的我,下过天桥,磕过井盖,6年没有调过圈,居然不偏不跳。也正是因为他的可靠,6年间我没有考虑过换掉它。期间我也短暂拥有过ZIPP 303 2011版,因为侧向刚性、驱动刚性问题,很快便换掉了。也试过Dura Ace 9000 C24-CL,由于与7850相比,改进并不大,功能过分重叠,放弃购入打算。这并不是篇枪文,7850SL也远不是完美无缺。作为爬坡轮的7850SL,寸有所长,当他不去爬坡的时候,那么他必然也会尺有所短!低框轮有着无与伦比的力学基础,但在空气动力效果方面,低框就只能说先天不足了。7850SL在30km/h前的表现,可以说是一马平川,然而后段加速的能力,还有35km/h后的巡航保持能力只能说平庸乏力。此外,作为爬坡轮,他还有一个致命的缺点,那就是他的总重过大。Shimano的设计师,一定会反驳我,这是一款金属框的轮组,开口圈,用最好的轴,只收你不到6000块钱,你还要怎么样?!从这个角度讲,我确实有吹毛求疵之嫌,但我为什么仍然坚持这是他的缺点,我将结合下面一对轮组ENVE自编,对比说明。三、ENVE Classic 1.45/1.65 Tubular 自编综合轮:出笼困兽上回道Dura Ace 7850 SL的高速巡航表现是硬伤,而我又要重回铁三赛场,那40km近似于ITT的自虐,我需要一组能跑平路的轮组陪我前后,一对儿高框碳刀将是不二之选。我们这就开始剁手之旅。本已疏远装备圈多年的我,吃力地扒拉市面上这些轮组。本来成品轮是我的首选,但看尽商品介绍,翻烂用户手册,实在找不出一套十分可心的产品来。只好走上自编的不归路,抉择间,纠结外最终敲定ENVE 1.45/1.65Tubular轮圈+DT Swiss 240s Straight Pull花鼓(改36T棘轮、陶瓷培林升级)+DT Swiss Aerolite辐条,这么个配置。神会说,你这个配置虽够不到LW,但买对CCU或者MCC也是差不多了,况且还有那么多口碑好,价格美的成品轮组,怎么就想不开去自编?说来尽是辛酸泪啊!其实我也曾经考虑很多成品轮组:包括Easton EC90 Aero 55,Mavic Cosmic Carbone SLR,Reynolds 46/66,Dura Ace ,Campagnolo BORA Ultra TWO,ZIPP 404,Bontrager A5D3/A7D3。Bontrager的轮组在我心目中是最平衡最用心的高端轮组,几乎没有缺点,只是更喜欢ENVE的闷骚。C50/C75可以说是极好的,多年进化,性能上几乎无可挑剔,但问题出在他的性格上,这是款典型的日本货,向他们的民族一样,内敛到变态,我后边的话各位自行发挥吧;BORA与我多次擦肩而过,这次命运再次向历史妥协,2014年末期准备购入新轮的时候,仍然是那快10年没有变过的设计,让我二乎起来;至于ZIPP,303的失败体验,我对这牌子的刚性表现心有余悸(不过听说2015年BORA和ZIPP都有颠覆性的改进,这大概就是缘分罢了)至于前面提到的那几个货,坊间多多少少都有些负面评价,我还是不去当白鼠了。至于神所说的CCU、MCC,我始终认为那是神才配用的轮组,他们更像是神的权杖,在冲刺中决定百分之一秒的胜负。而我,只求高速巡航时,帮我省下一片飞轮...更何况,作为懒人,我不愿伺候装备,我更看重出现意外,轮组能够原地复活的能力,而不是一旦摔车,就要漂洋过海登上数月去修补,甚至就此报废的轮组。自编轮组充满了DIY的乐趣。选择之外尽是选择,趣味之间全是趣味。个人来言,配件间比较取舍充满乐趣,对搭配组合的意淫更是淋漓畅快。如果说车架是公路车的躯壳,套件是公路车的血液,配件是公路车的肉身,那么轮组则是公路车的灵魂。一台车的性格就是轮组的映射,正所谓一轮一世界。对于轮组来讲,花鼓扮演着身躯,辐条扮演着骨骼,轮圈则是灵魂。所以敲定轮圈就成为轮组编制的第一要务。目标是能应付标铁比赛,也能客串长距离铁三赛的巡航轮组。那么轮圈的选择就必须性能至上,所以厦门碳之流还是算了吧。高端轮圈市场无非ZIPP,HED,Reynolds,AX-lightness,还有就是ENVE。最终敲定ENVE的原因有三:国内市场的神秘感,有着绝佳的数据和绝美的测评评分,但没有&像样&的有big的成品轮组,加之单品价格感人,水土不服;国际市场和赛场的高出镜率,很多没有赞助的玩家,会花钱编制ENVE的自编轮;还有绝大部分精品钢架玩家,都会选择ENVE,这些最狠,最老辣的玩家眼光是值得佩服的。敲定品牌后,要做的便是确定框型了。以下几款初入法眼:杀马特系列:SES3.4、SES6.7,Classic系列:1.45T、1.65T。两个系列其实并无级别高下,只是不同时代的产物,有着不同的性能取向:杀马特系列,采取前后不同深度、宽窄框,以追求侧风下更好的气动效果和操控性,但重量并不理想。对比Classic系列,追求极致轻量,框型为传统深V框,牺牲的是侧风中的性能。考虑到我的使用目的就是北京青龙湖的铁三赛,相比其他赛道,起伏较大,需要轻量化元素。SES3.4管胎一套轮下来要1350g左右,6.7则要1550g以上,这个框高重量比是我无法接受的。所以我锁定Classic系列。由于北铁之外,我还对威海的长距离赛感兴趣,其他车友就推荐我前轮采取45的框深,以换取海风中休息把位的操控性。于是最终敲定轮圈选择前1.45后1.65的管胎轮圈组合。这个组合还是有拓展性的,如果在风和日丽的平路赛段,还可以外挂Aerojacket变身封闭轮。ENVE引以为豪的气嘴ENVE独特的碳纹确定轮圈选择后,就是花鼓的选择了。由于后轮框深达65mm,所以即使几何结构一般的花鼓,其先天缺陷并不会得到放大,而我是一个懒得折腾的人。所以心目中对于花鼓的选择定下这个逻辑顺序:可靠性、易维护、润度、轻量化、几何贡献、性价比。按照这个顺序,台湾轴我不愿去相信,别问我为什么;Chris King R45太金贵,看拆解指南,我怀疑了我的动手能力,还有以前山地用CK的磨合噩梦,PASS;EXTRALITE Ultra SPX,重量惊人个人认为有些偷轻的伎俩实在让人不放心,要不下回?还有一下小众牌子,不甚了解,我还是不敢碰。最终的选择就剩下:DT SWISS 240s、180,White IndustriesT11,Dura Ace 直拉定制版。然而我是个外观党,最后无耻地选择了DT SWISS 240s 直拉版(DA的直拉轴预计要9个月订货期。。)因为此前最喜欢36响塔基的传动感觉,所以240s升级了36响的行星棘轮。为了花鼓的润度升级了陶瓷培林组件。240直拉前花鼓240S直拉后花鼓DT花鼓的结构36T行星棘轮改装件辐条方面,往往有些人会想在辐条上面省钱,但辐条的预算正是把钱用在刀刃上,他们是把一个个冰冷的零件变成硬邦邦工具的精髓所在,即使一根辐条能买一条鲈鱼,但这钱该花也得花。自编市场的顶级辐条无非就是DT SWISS的Aerolite,和Sapim的CX-ray。当然还有个更变态的Super-CX,不过哪儿哪儿多没货,就当没看见。ENVE推荐Aerolite,编轮的时候也是只有Aerolite的现货,所以最后选择了Aerolite辐条。编工是一副好的自编轮组的X-Factor,我是个笨人,需要寻觅个好的编圈师傅。这里我想推荐一下Wheelbuilder.com,宇宙第一产业化专业手编轮网站,十分专业。在那里,可以学到很多知识,也可以尝试很多搭配,市面上你认识你不认识的各类零件应有尽有。我本也计划在WB编制该轮组,但由于转运、关税等问题的沟通最终放弃。退而求其次,我敲开了江湖人称北京轮王的王扶轮——扶轮单车的门。此店只应天上有,平日我连他的网店都不敢去逛,第一次踏进店门,就被各种毒品深深震撼,有兴趣的请自行登门拜访。穿着X-Bionic的扶轮老师傅,倒是平易近人,我也是爽快之人,不出半小时,我们敲定细节,他订货,我等待。终于经过近两个月的等待之后,我迎来了我的新轮:ENVE 1.45/1.65Tubular轮圈+DT Swiss 240s Straight Pull花鼓+DT Swiss Aerolite辐条,自编轮组。谢谢扶轮!我迫不及待地开始了对新轮的玩味。第一印象:轮组裸重1178g,上胎上快拆,比Dura Ace的轮组系统轻了500g左右的重量。ENVE前轮含胎ENVE后轮含胎含飞轮我迫不及待地开始了对新轮的玩味。第一印象:好轻!这么深的圈,轻的不协调。轮组裸重1178g,前后鳄鱼皮,ENVE的原装钛合金快拆,比Dura Ace的轮组系统轻了500g左右的重量。赶紧上车看看骑行感受,在城市路况中先看看加速的表现。强壮的轮圈,直拉花鼓的驱动优势,外加24辐条的后轮,比DA多出来的4根辐条。让ENVE的驱动刚性十分强悍,加速的感觉接近7850-SL。侧向刚性方面,比303强太多了,我近80kg的体重,在暴力摇车过程中,即使夹器间隙只有1mm,也没有蹭闸皮的现象,而这个间隙,Dura Ace也会有蹭闸皮的现象。接下来是我最关注的性能表现:平路巡航。上文道:Dura Ace 7850SL在30km/h前加速迅猛,潜台词就是30km/h后就令人失望了。反观ENVE,30km/h后,加速仍然猛烈,而在35km/h后的的巡航表现更是一马平川,维持速度所需要付出的功率不会出现陡增,这个感觉对于个人而言,会维持到43km/h的样子。他的性格就像是一头出笼困兽,一旦嗅到速度的味道,就会暴躁无比,感染着车手也是热血沸腾!但再高速度的巡航,ENVE也帮不了我太多,这只能怪自己太菜。反观7850SL在37km/h之后的时候就很吃力了。这对儿ENVE还给了我一个惊喜,那就是他的爬坡能力。深深的轮框、平庸的花鼓几何都注定他从娘胎里就不是个正经爬坡轮的模样。但他有一个必杀绝招,轻!1178的裸重,不要说C50,BORA U2,A5D3之流,就连框更低的CCU也不是ENVE的对手。在实际爬坡体验中,就白羊沟那15k提升615m,某些路段坡度超过15%的路段,ENVE要比7850-SL快1分钟以上。而且从身体感受上讲,7850SL也要比ENVE疲惫,7850-SL我最多一天刷2圈白羊沟-高崖口,而骑ENVE有一次我刷了3圈。有人说,不仅轮组重量,管胎一套也比开口胎一套要轻不少,但我觉得,这是一套系统,不能否认ENVE这套主攻平路巡航的系统就是在爬坡方面战胜了主打爬坡的Dura Ace 7850-SL。这套ENVE有没有缺点呢?当然有!首当其冲,就是我那套外观党思维选的240S花鼓。但与我之前预想不同,问题并没有出现在几何结构上,而是出现在他的润度上。此前我用的花鼓,包括山地花鼓多是Shimano的角向轴承花鼓,可能我是被Shimano给宠坏了。仿佛Chris King的磨合期诅咒,又施咒在了DT上面...其实,240S的滚动润度还好,而症结出现在他那个驱动结构上边。DT的这个行星棘轮结构,简单精妙,但相对千金结构,他的空转阻力明显大很多,后轮空转时很明显,当时速在十多公里的溜车过程中,降速会非常明显。这个缺点也决定这对轮组更适合比赛,而不适合通勤。还必须要吐槽的是ENVE的快拆。由于自编轮是不提供快拆的,但为了和谐,我还是买了对儿ENVE的原装钛合金快拆。这对儿价值不菲的快拆,在使用体验上非常蛋疼,除了稍轻外,一无是处。他的锁死临界点非常模糊,噢,不!是根本没有临界点!每次上轮组,只能拉紧拉紧到不能动的位置为止,用着十分不踏实。不像Dura Ace的快拆,锁与开之间界限分明。这对儿ENVE快拆,我个人是非常不推荐!其他方面的表现,容我再唠叨几句。我的刹车皮用的是Swiss Stop的黑王子,这对轮组的制动表现令人放心,但与铝轮组配KoolStop的黑橙皮,在手感的线性上有差距。我的大体重在35度高温下,骑20km,1000m落差的下坡中,制动稳健有力,全程没有感到热衰减,跟没有传说中的爆框。我特意停下来摸了下轮圈,轮圈的发热是整体温度上升,不会只集中在刹车边,这个温度并不会烫手。轮组稳定性方面,显示我最快将轮组推到71km/h以上的速度,在这个速度下,车子没有发生明显发飘的感觉。现在胖圈轮组大行其道,无非就是追求大侧风的稳定性,还有是降低小偏航角侧风的风阻。稳定性方面,我这几个月的使用,也碰到过7级风,时速也在40以上,我感觉这套窄框ENVE的稳定性没有很差啊,或许是我太胖了吧...小角侧风方面,我不是机器,我不能给出直接感受。以上是我主观层面对这套ENVE的感受,主观是最真实、最通人性的感觉,但往往不能让党们信服。键盘党只相信数据,即使他们冰冷乏味。那么下面领你们激动人心的来了,让我从数据层面来对比一下ENVE和7850SL,用数据来说说为什么我铁三比赛要编制新轮。我首先模拟了一个类似于铁三ITT的测试环境。我来到北京老山驾校,这里刚好一圈5km,丘陵路况,我一共单飞测试10圈,也就是50km,海拔提升在500m+的准ITT。两次测试器材相同、路况、风向类似,身体状况相近,平均心率都维持在70%的心率区间。尽量排除干扰因素的情况下,让两对儿轮组一决雌雄。&1.Dura Ace 7850-SL的测试环境,:前Vittoria Diamante Pro 23C,后Maxxis Detonator 23C,胎压120PSI;Shimano Ultegra CS飞轮;西南风二三级,气温29.3摄氏度,晴热;平均心率141次/分钟。2.ENVE自编轮测试环境:轮胎前后:Continental Gator Skin 22C管胎,胎压140PSI,Shimano Dura Ace CS飞轮;西南风二三级间四级,气温30.1摄氏度,湿热;平均心率147次/分钟。下面是Dura Ace 7850-SL的测试数据:距离:50km;时间:1h43’42”;平均速度:28.9km/h;下面是ENVE自编轮组的测试数据:距离:50km;时间:1h39’26”;平均速度:30.2km/h;在两次测试中,ENVE的心率超过7850-SL的心率6次/分钟,但ENVE的温度更高,也更闷热,体感会更热。基础心率本来就会高些,ENVE测试时逆风也会更大些,所以两次测试的条件基本相同。在50km丘陵地形近似于ITT的测试中,ENVE能快过7850-SL 4分钟(还不算码表差出500m左右的距离)。从骑行感受中,老山的路线,上坡陡而急,但距离短,从上坡方面差距并不大,主要差距在于山北侧的800m的长直平路,还有菜市场附近的连续弯道。直路方面用ENVE通常能保持39-40km/h的速度,而7850-SL只能在35-36km/h附近徘徊。而平路弯道方面,ENVE也要快过7850-SL约2km/h的样子。所以两套轮组差距主要体现在平路方面。但50km:4分钟(2500m)的差距究竟值不值得花钱去剁手?我个人觉得非常值得,特别是在选材、编制的过程中,可以有那么多的思考,那么多的学习,这些都是玩车乐趣的源泉。而且这4min的差距说实话可以在铁三比赛中助我提高一个档次。四、Reynolds 35mm Clincher自编通勤轮:至朴的朋友Reynolds 35mm Clincher With White Industries T11 Hubs & DT Swiss Aerolite Spokes.Dura Ace 7850SL在爬坡和平路均完败于ENVE之后,7850-SL只能沦落为我的通勤轮组。他加速伶俐,刹车稳健,结实耐用,作为通勤轮组,是极好的。但几个月后,问题出现了,这次问题出现在我身上,问题就是,我懒啊。每次出勤和通勤来回换轮组,不可避免就是也要换闸皮、调夹器、微调变速、微调码表感应器。终于在2个月后我受不了了。决定把7850-SL送给俱乐部公用,自己再入手一款开口碳刀通勤用。&闲来无事,我便盘算着通勤碳刀的配置。DT 240s给我的体验并不能让我满意,特别是他的低速表现,显然240s这样的花鼓并不能胜任通勤的要求。那么这次选什么花鼓呢?Dura Ace平衡但寡淡,DT SWISS独到却暴躁,我便把目光锁定在逼格曾输给240s的White Industries T11,赶紧来对儿T11给我压压惊。白工花鼓的几何结构说个题外话,240s在改36响棘轮后,塔基的声音实在是闹人,虽不如HOPE的响,KING的密,但实在也是够闹心的。T11的分贝和Dura Ace类似,只不过声线发哑,有一些独特的韵味(不过500km后,声音貌似变得清凉些了)。其实T11的逼格走的是闷骚路线,完全不屑于DT SWISS的路线。完美的抛光轴体,让我想起了iPod Classic的后壳,Oh!My Titanium dog eye!工艺品般的处理工艺品般的处理工艺品般的处理工艺品般的处理&轮圈方面,其实我通勤轮组的预算选择十分有限,几乎只有Reynolds的Attack级别的修补圈可选。北京北线另一位手编轮界大神——抱总帮我找到了Reynolds的Attack级别的35mm新款胖圈,面向OEM市场,除了为了区分原厂,没有SLG破风槽,其余指标完全一致。完全满足我通勤的要求:解释、耐用、好维护。Reynolds的碳纹也很亮,还有刹车边至于辐条,因为缺货,我再次与Sapim CX-Ray擦肩而过,我只好再次投入DT SWISS Aerolite的怀抱。啰嗦一句,为了自编的感觉,我本ENVE就想用银色条,结果没有现货,到了Reynolds,抱总搞错了我想要的颜色,再次黑色,是不是人品太差?抱总手艺名不虚传,编圈的时候我在场,仅张力释放就做了4次,煞是用心。谈笑风生间,新通勤轮很快编了出来。重量是不带快拆,算Velocity的小摁钉,一套是1490g,与7850-SL的1525g相仿。又是一次零件变身工具的升华!每次升华都是那么令人激动!我忍不住赶快上车试试,一句大俗话:静如处子,动如脱兔!远观这对轮组,有着厦门碳的既视感:黑黑的无标轮。但观察细节就会发现那只羊皮下的狼:冷冷的碳纹,独特的刹车边,辐条泛着DT独有的光泽,精致的花鼓,低调之外仍是低调。作为通勤之用,我赶紧试试加速和平顺性。这对轮组加速的感觉,超越了ENVE,十分接近Dura Ace 7850-SL的水平,敏感而灵动,我想这个跟T11优秀的几何与较低的轮框不无关系。这点也充分证明,直拉花鼓、隐藏辐条对于优秀自编轮,这些方面只是表面文章,在高框轮上还说得过去,一旦轮圈放低,缺点就会急剧放大。我必须在来说说T11这对花鼓,我想说一个自编爱好者,一定要拥有的这对花鼓。他的丝般顺滑让我想到了Dura Ace,朴实无华的设计,搭配无与伦比的做工,和毫不妥协的细节,即使没有Ceramic、没有直头辐条的噱头,依然无法阻挡他的美腻。方便的拆解方案,简单的结构设计,包括钛合金的塔基,这些都让他可以陪伴他的主人很长的岁月。我几乎没有看到这款花鼓的负面评价。他就像Whiplash里的那个年轻的鼓手,年轻内敛的外表下,有着一颗严谨而热烈的心!这真是一对不可多得的花鼓。几次上下班通勤后,他给我的感觉真的很可靠,加速伶俐不拖脚,制动稳健有力。外加上开口胎碳刀,让我通勤不再为扎胎而殚心竭虑。他作为一对通勤轮,称职而独具匠心。我想他不仅满足于通勤,Reynolds的内心一定是不安于“市”的,于是我带他来到白杨沟和老山分别测试他的爬坡和综合实力。还是白杨沟的赛段,同样是那15k提升615m,某些路段坡度超过15%的路段。在相似的状态下,这对Reynolds比ENVE创造的PB要慢2min左右的差距,比7850-SL的成绩也要慢1min左右。在体验方面,飞轮也会比那两套轮组更早的变到尽头。Reynolds取得这个成绩在意料之中,毕竟比ENVE一套重了一斤的重量,重量与7850-SL相仿,但几何不占优势,所以爬坡成绩稍差我也能理解。下山方面,还是高崖口那个坡,感觉配合Swiss Stop的黑王子,Reynolds比ENVE更加稳健,制动力更大也更可控,但急刹会出现啸叫声,热量控制更是Reynolds的强项,连续下坡同样是没有热衰减。但有一个问题,我把速度最高推到73km/h,在70km/h过后,明显感到这对儿Reynolds开始发漂,而这个问题在Reynolds上没有发生。但65km/h前动平衡良好。在这个高速下山过程中并没有遇到强劲侧风,所以对于这对35mm小胖圈,其抗侧风表现我并没有什么发言权。来到老山测试丘陵地貌的综合能力,35mm的框高很适合起伏的丘陵地貌,说实话我对Reynolds的表现充满期待。Reynolds的测试环境,轮胎:前Vittoria Diamante Pro 23C,后Maxxis Detonator 23C,胎压120PSI;Shimano Ultegra CS飞轮;西南风二三级间四级,气温28.8摄氏度,晴热;平均心率148次/分钟。Reynolds的测试环境,平均心率148次/分钟,略高于ENVE的147次/分钟。气温较前两次都更舒适,对运动成绩有利。最终的成绩稍快于ENVE,比7850-SL快出不少,但由于码表的问题,实际成绩应与ENVE相当,但测试环境比ENVE好很多,所以ENVE还是稍胜一筹。主要差距也是体现在平路上。Reynolds在800m平直路段,速度能维持在37~39km/h之间,略低于ENVE,快于7850-SL。但这套轮子在爬坡方面明显感到和那两套轮子的差距,在最后两圈,明显感觉到驾校门口那面大陡坡比较吃力,虽然坚持没有下小盘,就像白羊沟的六道弯早早地打光飞轮一样。在整个测试过程中,为了维持爬坡时的踏频,我不得不放大出力,这也是导致心率较高的原因。骑乘的感受还有测试的成绩,Reynolds的综合表现还是令我满意的。他能够平顺的胜任中低速为主的通勤骑行,也能够体现出一定的综合能力,比赛时候带去,应急做个备份轮组也是绰绰有余。虽然爬坡是软肋,但也不会差到不想去骑他的地步。五、让我再说两句如果让我给三套轮组打个分的话7850-SL:平路7分,爬坡8分,加速9分,通勤9分;ENVE:平路9分,爬坡9分,加速8分,通勤6分;Reynolds:平路8分,爬坡7分,加速8分,通勤9分。&其实,三套轮组,没有高低贵贱,各有千秋。我对每套轮组都充满了爱,就像曾经试着卖掉Dura Ace,终于由于出价太低,不舍贱卖,我决定送给俱乐部发挥预热,不仅觉得这归宿更暖心,更是为与他别日重逢的期待。对待所热爱的东西就是应该这样的,充满热情,满怀爱心;静心思考,潜心钻研。个人而言,自行车是我的爱好,爱好是生活的延续,而不是人生的传记。所以爱好本应是美好的,是的,是个性的,是引人入胜的。我们没有必要为冠军pro用过的装备榨干积蓄,我们更没必要为那些伯仲之间的性能争得面红耳赤。了解自己的需求,特点,甚至说癖好似乎更为重要。在我看来,成品轮,拼数据,比测评,看战绩,论配色都是无可厚非;自编轮,定路线,究搭配,琢配件,考工艺,也是乐在其中。所以成品轮并不一定是高级的代名词,自编也不一定是穷酸的墓志铭。在爱好和梦想面前,自己想要只有自己明白,这其实才最重要。轮子如此,车子如此,人生也是如此,正所谓一轮一世界!&
推荐关注:
鼠标移到标签上方,
尝试关注标签~
相关热门原创
作者其他原创(3)
黑鲨游戏手机 手柄套装
HUAWEI WATCH 2 2018版
华为4G路由 2
小默相机 CG010 白色
【轻众测】京造 JZJP01 蓝牙机械键盘
【轻众测】京造 智能感应化妆镜
Under Armour 安德玛 多款运动内衣
赞242评论213
赞114评论81
赞76评论153
赞1082评论805
赞748评论483
赞502评论275
赞393评论258
赞351评论159
扫一下,分享更方便,购买更轻松
用户名/邮箱
两周内免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碳刀轮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