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卫斯特恩的身家和他是怎样在nba拿钱的

  三十年的时光,够做点什么呢?
  三十年的时光,足够让乔丹从一个北卡三年级生变成体育史上最伟大的人物之一,再成为一个略微发胖的球队老板;足够让NBA从一个23支球队组成总价值1550万美元的联盟,变成如今30支球队平均每队值6亿美元的造钱机器;足够让魔术师当年17年1700万美元的天价合同从贬值到如今的NBA地摊价;足够让勒布朗-詹姆斯从俄亥俄州阿克荣的一个婴儿变成如今手握四个常规赛MVP两个总冠军戒指的巨星;足够让NBA从一个转播合同都摇摆不定的机构变成如今有二百个开外的国家争相转播的大机构。
  足够大卫-斯特恩总裁完成一届任期,而且从1984年潮爆了的小胡子变成如今下巴光溜溜皮笑肉不笑的一张阴险奸雄脸。
  如果你是个纯粹酷爱篮球运动的自由主义者,大卫-斯特恩就是个讨厌的家伙。20世纪最后十六年,他不遗余力的推广NBA转播,并且从一切环节完善电视转播,甚至不惜违背篮球本身的属性,来迫使其为直播服务,终于使NBA从一个球馆运动,变成了纯粹的电视转播项目——就好像促使话剧变成了电视剧一样。他张牙舞爪的制定了各种规则,比如,用限衣令逼迫明星们都得穿得像商务人士,间接扼杀了艾弗森式的街头嘻哈装;比如允许联防,进一步压制了巨人明星的活跃性,使NBA再也无法回到90年代中期的四大中锋时代;然后又在2004年设立no handcheck 规则,促使体毛哨大量诞生,使NBA成为持球型后卫们华丽突破的舞台;他甚至还亲自出手,叫停了克里斯-保罗去到湖人的交易,不惜暴露自己对NBA的变态控制欲。总而言之,相比起FIBA和NCAA来,你会觉得NBA的篮球更不纯粹,更杂耍,更戏剧性,更像是在为电视直播和互联网传播服务的一场现代体育秀——而这一切的始作俑者,都是大卫-斯特恩!
  但是……如果没有他,NBA会变成什么样?
  70年代末,NBA形象糜烂涂地:吸毒、酗酒、嬉皮士球员,联盟没有稳定的转播合同,凯尔特人这样的伟大球队也可以老板说换就换,常规赛MVP戴夫-考文斯会因为跟球队闹矛盾就去开出租车,1979年NBA最高年薪不到70万美元。1974年,自认为是篮球正统的NBA嘲笑ABA过于花哨,为了吸引球迷不惜引入三分球、彩色篮球和各类花式扣篮,但无法阻止本身吸引力不断下降;1963年NBA甚至发生了全明星赛临时停赛,以逼迫谈判展开,为老球员们发放薪水,而前一年,NBA把转播合同一股脑打好包然后分三处兜售,终于导致比赛一塌糊涂,于是至今我们都不知道日张伯伦是怎么得的100分。当然,在60-70年代,NBA依然产生了拉塞尔、张伯伦、大O、韦斯特、天钩、贝勒、沃顿、巴里、昂塞德、弗雷泽这些不朽的名字,但联盟本身的糜烂,令到他们只能在穷酸寒碜的场地里艰难打球。
  斯特恩干了什么呢?我们重新回忆一下。
  除了那些显而易见的东西,比如球员薪水上涨、球员地位提高、新增七支球队,斯特恩还做了以下勾当:
  新造球馆二十八座,主持了五支球队搬家。在1988-98年间,他以几乎免费的价格允许中国大陆转播NBA球赛,撒播下了第一批种子;1992年他打造梦之队系列,开始朝FIBA世界侵略,使NBA成为世界体育的神话。他营造体育史上最伟大对手之一(魔术师VS伯德),捧起体育史上最伟大球员之一(迈克尔·乔丹),组出史上最伟大球队之一(梦一)。当然,他用的这些手法,都极其市侩,甚至俗气,比如:
  他把魔术师和伯德的黑白对决,加上乔丹传说这套大戏打包出售,颠倒众生,上演体育史上屈指可数的剧本。这成功如此伟大,让他发现了赚钱的秘法。于是21世纪之后,斯特恩简直是有意的大量制造明星;塑造夙敌(凯尔特人VS湖人、曾经被当作噱头不断推送的科比VS勒布朗,如今的勒布朗VS杜兰特)。明星材料不够多,他就揠苗助长、喷上催熟剂:改换规则,影响比赛,给年轻球员们开修改器。
  1987年,密尔沃基雄鹿跟欧洲球队打比赛,大受欢迎。于是1988年10月,斯特恩把波士顿凯尔特人连同伯德们一起,派去跟西班牙球队打比赛,并在那时留下这么句话:
  “我越来越觉得,把世上最好的球员推销到全世界,是我的责任所在。”
  然后他就开始计划梦之队。那一切并不容易:他要干掉官僚主义的美国篮协,他要哄骗乔丹们(乔丹很珍惜自己的高尔夫球假期,根本不想去巴塞罗那),还得面对伯德背伤、魔术师临时染了HIV等各类破事,但他最后成功了。
  他就是个非常狡猾而直接的老官僚。1992年,当全世界为了“得了HIV的魔术师是否应该打全明星”吵个不了时,斯特恩简单的一句话就解决了问题:
  “让他上场。他如果流血让其他球员有染病可能了,就让他下场。”
  1990年,当他签下五年2750万合同续任NBA主席时,魔术队的老大帕特-威廉姆斯话里带酸的说:“大卫去坐飞机时,钱包都要当行李单独托运!”
  但实际上,他坐飞机时,依然如临大敌。2006年秋天,《SI》的杰克-麦卡伦跟着他跑欧洲赛程,发现斯特恩不停手在用黑莓处理各类事务。中间斯特恩问了麦卡伦一句:
  “你中间打鼾了。你累吗?”
  “您不也打鼾了吗?”
  “可我哪怕在打鼾时,都在工作。”
  也就是那几天,斯特恩知道了杰克船长在脱衣舞俱乐部门外放枪的事儿。他很苦恼的说:“我很想把所有球员持枪权都剥夺掉——但我没这权利。”然后他一边往俄罗斯去,一边策划巴黎,一边跟中国方面的人黑莓交流,一边预备去夏洛特山猫那里开一整天的演讲词——他把这种“一整天活动”叫“洗车”。当时麦卡伦问斯特恩,“您自认为自己的责任是什么?”
  “我是NBA总裁。我的责任就是:让球队老板们赚到钱。”
  大卫-斯特恩如是说。
  你可以说,斯特恩的这些作为,就像是个造星工厂;他让NBA从球馆卖票的剧团,变成了电视肥皂剧演员,最后还得文化下乡,满世界搞NBA式同一首歌。但你也得承认,世上没有桃花源。世上并没有那么多纯粹的篮球爱好者,愿意欣赏古典的、纯正的篮球。如果从纯篮球技战术美感角度出发,每个篮球迷都该去看波波维奇的马刺、拉里-布朗的活塞,当然,也可以考虑去直接看NCAA,看杜克、北卡和NCAA那严整的技战术风骨。但事实上,大多数球迷并非纯粹篮球的爱好者。他们要看明星,要看恩怨,要看凯尔特人VS湖人,要看科比VS勒布朗、勒布朗VS杜兰特、保罗VS德隆,要看鲨鱼跟科比彼此吐槽。
  纯粹的篮球,只是NBA魅力的一小部分,斯特恩很明白这一点。你可以说,他是借着篮球兜售了NBA,但客观而言,因为NBA的推广,篮球才能达到如今的宏伟地步。这就像你可以责骂唱片工业滥俗不堪,电影市场日益下流,但你也得承认:没有唱片工业和电影市场,伟大如披头士和斯皮尔伯格,也没处施展他们天翻地覆的本领。
  三十年的时光,足够发生些什么事?我家里曾有一盘TECMO公司出的任天堂红白机NBA游戏,那是1991年了。你去打那盘游戏,会发现名单齐全,但极为无聊。1995年世嘉机的NBA live 95里,游戏还是固定的斜45度视角;而现在,NBA2K系列都到14代了。我想说的是,连同一个公司出的篮球游戏,用数据和科技模拟的篮球,都无法保证十年如一日的好玩,何况是斯特恩治下,NBA从球场时代变到电视转播时代到网络时代如今又走到移动时代,居然就如此平滑过渡过来了。这是个地道奇迹。
  所以,善意点儿说,我们该这么总结:斯特恩就像个吸血鬼大老板。他利用篮球赚了许多的钱,也让篮球运动发生了一些不那么妙的改变,但瑕不掩瑜,他依然给篮球运动注入了血气和精神,让篮球和NBA一起,成长到了如今的地步。他近年那些过于用力、明显急功近利的操作,可以理解为这个独裁者身当晚年,觉得去日苦多,于是企图重复一遍黄金时代的青年之梦:斯特恩在做一个全球化的大梦,想再掀起一个类似于80年代伯德VS魔术师、90年代乔丹时代那样的伟大时代,来使 www. NBA达到一个新巅峰——他那么急,也许因为,他真有点老了。
  他一直是个铁腕独裁者,事无巨细都记得(他记得自己是高中全级530个学生里的第114位)。他近年来的老去,让他的皮笑肉不笑越来越虚假。你越来越看得出他微笑之下的“你们这班小孩懂个屁,我根本不想跟你们较真”。这种老去,让他越来越无法掩盖自己的奸雄气质,所以越是近些年,他越像个真实的人——就像2012年选秀大会上,他老来俏的卖弄了一把风骚。当我们真正开始了解他的真面目时,他却老了,要走了。
  他真正最被低估的伟大细节是什么呢?
  仅仅假设一下:如果斯特恩退休后,出一本自传,会卖到什么程度?他可能谈到各类同性恋话题、HIV、各类黑哨、操纵比赛、私下交易——如果说禅师当年的传记让科比灰头土脸,那斯特恩的传记会直接让NBA崩溃。
  这就是他真正了不起的所在。在他上台之前,NBA球员每年只挣70万,却还是有那么多花里胡哨、骇人听闻的破事儿,让NBA像个流氓圈子;而斯特恩用那些或明或暗的手段操纵着NBA,让它膨胀成一个更腐化堕落的金钱联盟,但至少外在形象,却还能保持得端正。他埋掉了多少真相、掩盖了多少个多纳希?没人知道了。
  所以,他的退休,真是一个时代的结束。他治下的三十年,NBA就像一个浮华的美国梦:华丽、喧腾、明星闪烁、急功近利、市场化到极致、略带暴发户气质,但依然不失恢弘。他无意制造清澈的小桥流水,只想一再重现泥沙俱下的大河滔滔。他退休后,我们多少会觉得寂寞。尤其是:每年的选秀大会上,你再也看不到他半咧着嘴、念着那些不熟悉的名字(近年来经常被一些名字呛住),然后跟一个个年轻人握手,满脸都是“镜头在看着我们呢,我可不能让他们看出我心里其实在想别的”式的皮笑肉不笑。
  姚明退役时,我一朋友说过:中国凡是多少吃篮球饭的,都得感谢他。借这个句式,可以这么说:大卫-斯特恩退休了。世界上凡是在过去三十年从篮球转播里获得过乐趣的,多多少少,都得感谢这个老头。
  特此注明:本文为转载,作者:张佳伟
楼主发言:2次 发图:0张 | 更多
  转载请注明
  没有干爹就没有今天的nba,不过他职业生涯末期,也没想出什么妙招,毕竟是老了,70多岁了,不知道新总裁能不能扭转类似今年的颓势  
  张佳伟的贴  
  转载也不写出处  
  写的不错,顶  
  不错!nba很有魅力!!  
  转载不住明,擦  
  广告贴抢首页了。。。好多网址  
  #清明梦#,和清明节没有关系,也和反清复明没有关系,而是一种巅峰体验,指的是梦里知道自己在做梦,从而可以控制梦境........  清明梦明星有 @郭德纲 @刘谦 @蔡骏 @马伊琍 @马伯庸 @华晨宇yu @特斯拉 @盗梦空间导演诺兰 @孙艺洲 @夢想家林志穎
  顶你  
  昨天在知乎上看到过这篇  
  经典。顶  
  一口气看完,舒服!文章一看就是出自大师之手!  
  顶一个…………  
  回复第5楼(作者:@关门放冰雨 于
17:45)  写的不错,顶  [来自UC浏览器]  ==========  抄袭涨工资的贴子  
  回复第14楼(作者:@苍狼之殇 于
06:24)  一口气看完,舒服!文章一看就是出自大师之手!  [来自UC浏览器]  ==========  楼主抄袭张公纸  
  写的不错  
  特此注明:本站转载在:百家百度,作者:张佳伟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NBA总裁大卫·斯特恩:NBA不会出现第二个姚明[]_网易新闻
NBA总裁大卫·斯特恩:NBA不会出现第二个姚明[](全文)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NBA总裁大卫·斯特恩
中广网北京2月10日消息(记者舒晶晶)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NBA新赛季尽管因为劳资纠纷而推迟揭幕,但是66场常规赛赛程、新球队的崛起、年轻球员的出色发挥,使这个不寻常的赛季有了更多新的变化。与此同时,投篮命中率下降、球员伤病增多等问题,也让一些球迷觉得这个赛季的比赛“不好看”了。
针对这些问题,NBA总裁大卫·斯特恩在北京时间昨天深夜接受了中国媒体的电视采访,对大家所关心的问题一一作答。
 大卫·斯特恩:感谢各位的到来,我知道现在在你们那边已经很晚了,我很感谢你们来参加这个采访。
北京时间昨晚十点,NBA总裁大卫·斯特恩出现在网络视频会议的一端——NBA总部办公室。而另一端,则是在北京的十几位媒体记者。大卫·斯特恩是应对媒体的行家,在开场白里他就给新赛季的NBA画上了一个赞字。
大卫·斯特恩:我对NBA过去一年中经历的事情感到满意,因为我们解决了劳资谈判的问题。我们的赛季有一个非常好的开始,我们在美国以及世界各地的电视收视率都在上涨,尤其是在中国。在美国,我们的比赛上座率和上赛季一样好,这让我们也感到喜出望外。
斯特恩与媒体的对话进行了不到一个小时,一问一答却层层递进,直中NBA近期的各种焦点话题。比如,在这个赛季,包括央视在内很多电视媒体对NBA的转播场次有所下降,对此斯特恩认为,这是球迷年轻化和收视习惯多元化的结果。
大卫·斯特恩:这不是由于停摆,这是整个媒体行业发展的结果。我在《纽约时报》上看到文章讲到我们的球迷更多的用平板电脑或者手机等等的途径看NBA比赛及视频片断。我可能老了,难以理解这个趋势(玩笑)。当然,我其实还是能理解的。这是全球范围的趋势,球迷在电视上观看比赛时,他们还会同时通过网络观看比赛,而且同时使用两到三种观赛工具的球迷数量在不断上升。我们知道,这就是未来发展的趋势。
新赛季NBA常规赛从去年圣诞节开始,以往82场的规模被迫缩短到66场。旷日持久的劳资谈判到底给NBA带来了什么?是否得不偿失?大卫斯特恩表示,NBA致力于 “让每支球队都有争夺总冠军的实力”,新的劳资协议起到了预期效果。
大卫·斯特恩: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家就可以看到一个球员的赛场表现和他的收入之间的统一关系。从后年开始,我们将开始采用很高的奢侈税,比如你用2000万美元签下一个球员,你就需要再交4500万美元的奢侈税,这个球员总共就要花去你6500万美元。我们觉得这能够在对那些财力雄厚的球队起到制约作用,球队之间的实力也会更加平均。
在最近几天的NBA报道中,林书豪的风头已经盖过了易建联。这位美籍华裔球员连续三场打出了惊人表现,在主力球员遭遇困境的情况下,以不到100万年薪的身价率领纽约尼克斯队取得了三连胜。有媒体提问,林书豪未来是否可以比肩姚明?对此大卫·斯特恩很谨慎,他认为NBA不会再出现第二个姚明。
 大卫·斯特恩:我不觉得会再出现一位像姚明那样具有影响力的华人NBA球星。姚明有着成功的职业生涯,并在球迷中间,特别是华人球迷中赢得了广泛赞誉。林书豪最近打了三场出色的比赛,他还需要打出更多出色的比赛以便我们对他做出评价。球迷确实经常会寻找一些他们认为很特别的球员来关注并喜欢上他们,而这样的球员往往也能吸引越来越多的球迷,这对我们也是有帮助的。
尽管姚明退役了,NBA对中国市场并没有放弃,而是通过更多的方式和中国球迷取得联系。大卫·斯特恩表示, NBA在中国长期发展的基础是球迷真正喜爱和了解NBA的比赛,并且追随NBA的球星,无论这些球星是哪国人,或者球迷来自哪个国家。斯特恩透露,NBA今年会在中国举办至少两场友谊赛,并在2012-13赛季前在中国举办两场季前赛。
本文来源:中国广播网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114网址导航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