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看对方是不是隐身从中国寄往国外任何国家10台电脑对方都要被收

纵论中国 台湾人看大陆 -转载连载中《台湾人在大陆》_中华城市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829,278贴子:
纵论中国 台湾人看大陆 -转载连载中《台湾人在大陆》收藏
为了方便大家阅读我选择每篇文章一个楼层的形式来转载连载(不知道这种形式发帖算不算违规什么的,因为每篇文章都不短只是为了方便大家阅读如有违规请版主提醒下)不想爬楼的大家可以点只看作者就行了,怕找不到帖子的喷油请点击帖子末尾的收藏.因为这是个旺报举办的征文活动持续了好几年所以台湾喷油投稿的文章还蛮多的我挑选了从2012年2月份开始到现在的来转载之前看到过有人转载过「台湾人看大陆/大陆人看台湾」但都不算完整,所以应该不算是重复的帖子吧我想「大陆人看台湾」也许大家兴趣不大在这里就只转载「台湾人看大陆」的部分给大家因为龙腾可能也有些河蟹词,导致有几篇文章发不出因为也不知道那些词导致不能发表总之,就是除了有敏感词的转不了其他的都转载在这里了请各位看官见谅文章有理性.感性.有正面,有负面,有温馨,有偏颇的观点请网友平心静气的看完个人觉得越到后面会越精彩因为前面一直在往2013年的文章的进度赶,所以会补得勤一点密集一点越往后可能更新的越慢,可能一天一更,或者几天一更简直就是蹲大号必备之良刊啊我想把这个帖子一直转载下去里面所有都是转载的,非楼主观点,谢谢大家支持 .
票牛教你如何买到热门、便宜、真实的演出门票!
骗回复。。。——来自小黄瓜
《台湾人在大陆》大陆业务忙兼差   | MOCK/上海台干  因为是业务主管,这两年我面试过不少业务,不管是上海本地人还是外地人,都有一个共同现象,兼差。  这跟我在台湾完全不同,在台湾当业务时,公司一个月付我3万元(台币),我全心全意为公司接CASE,因为公司付的钱足够我温饱,所以努力拚业绩,然后得到业绩奖金的鼓励,这是我受到的台湾职场教育。  上海业务普遍起薪,有经验的2500元(人民币,下同),没经验的 2000元。你可能觉得有点少,简单算一下,房租一个月最烂、跟人合租、没冷气、没冰箱、离地铁要走20分钟以上也要600元,上下班交通一个月至少要160元,吃饭每天算25元,一个月也要750元,其他什么都不花就1500元以上,你说,这有什么尊严可言。  业务会算,老板更会算,老板知道业务一定会兼差,所以底薪更不可能高,因为不知道业务出了门是在帮谁工作,宁愿把奖金拉高。业务也知道光靠底薪活不下去,所以手上都会有一些外快,业务的底薪只是一个基本维持,还没搞出一番事业时,先找一间公司撑着罢了。  所以在上海业务的流动率非常高,业务跟老板没必要假惺惺地留恋对方。业务说你的产品好卖、业绩奖金高我就留下来,老板说你会卖产品不来上班也没关系;业务说有另一间公司底薪多200元,不好意思我要走了,老板说你一个月还没出一张单,给我滚,还有很多人要来,我则是面试一个进来,又交接一个出去。  每个业务都在等一个机会,遇到一个愿意栽培他(就是给他高底薪),产品好卖奖金高的老板。  每个老板都在等待一个机会,遇到一个愿意屈就低薪又会卖产品(最好是不会在意业绩奖金低的更好)的业务。
《台湾人看大陆》酒托宰客 台客成苦主   | desoto/台北市  来中国之前,许多亲朋好友总耳提面命“不要掉进诈骗陷阱里”,我也一直谨记在心,不过千算万算,终于还是着了道。我要说的这个故事也许多数人都听过了,不过觉得还是有必要分享给大家,因为也许还会有很多像我一样失去戒心,以为四海能交朋友是件好事的傻蛋存在。  问路卸心防  自助旅行了数个上海景点后,最后一站打算在外滩看夜景,离外滩最近的地铁站就是南京东路站,在那条路上闲晃没多久,便遇上一位问路的女生,说今天刚到上海,要与她的朋友一起吃饭逛街。由于我透露出对这个地方并不熟、也在四处逛,所以那女生便提议等她朋友来之后一起逛,基于对方看来很朴素,加上我自以为逛个街也没啥事,于是就答应了。  等到她的朋友来后,我们在南京东路逛了一阵子,她们提议坐下来吃个东西喝杯咖啡,于是就到南京东路的上岛咖啡。他们点了一壶茶跟餐点,除了茶和餐点外,后来服务生又多送了很多杯威士忌,我傻傻地以为这个是不用钱的。  一餐上相谈甚欢,也喝了很多杯酒,一直到买单时看到一杯威士忌要350元(人民币,下同),我才想到我应该是误上了贼船,抱怨了一阵子后,他们两个女生也都各掏了约600元,说不晓得会这么贵,其他部分就由我刷了。在这顿饭中,我被坑了约1000元。  稍微有点逻辑的人,应该在这顿饭后就会闪人了,可是我没有,因为他们提议去唱歌,我自以为聪明地先询问了唱歌要多少钱,她们回答只要200元,然后我又上钩了,下场一样,是为多上的几杯红酒付出惨痛的代价。没错,唱歌1小时只要200元,但是红酒一杯一样350 元,本来想大闹一场,不过觉得完全是自己笨,对自己很生气,所以又被坑了约900元。  懊恼被惨坑  这点钱对我倒是还好,只是用这么多钱来证明我笨,好像不值得。回到酒店的路上还是很懊恼,我心里没半点歹念,最后还是被惨坑。唉,只能说在中国这地方,真的不能太天真;想起她们在KTV点的《心太软》,现在想起来真是应景。  我事后想了很久,会被骗的原因,可以归纳为心防被瓦解。原本总以为别去声色场所就不会有事,加上他们看来就像一般人,跟我这个背包客很像,产生“相逢自是有缘”的认同感,其中一位骗子还会唱几首台语老歌,让我觉得很亲切,才会一步步掉进她们的圈套。  至于续摊,大概只有我还会被骗……,第二摊完全是因为好奇心跟好胜心作祟,抱着“我价钱都问好了,你总坑不到我了吧”的心态跟去,结果下场还是一样。
《台湾人看大陆》急不得   | 小笨牛/台北市  到达福建的晚上,回饭店的第一件事,就是赶紧拿出下午买来的明信片,把当天旅游的感觉写下来,“大陆好进步啊,城市好热闹,马路特宽,人特多,车也特多”、“福州又称榕城,路上真的有好多榕树”、“福州鱼丸汤喝起来酸酸的,很特别,和台湾的鱼丸汤很不一样”,我用明信片与朋友们分享旅游中的惊喜感。  在厦门鼓浪屿的一间邮局,一口气买个30张邮票。那是一间只有2 、3个客人的邮局,但我足足等了20分钟,等着柜员上完厕所、拿东西、喝完茶;在台湾的邮局,是不可能看见这种景像的,而民众的反应居然是默默的等待,没有上前催促,也没有不耐烦的表情,我想也许这就是大陆文化的其中一种吧。  那次的旅行,我大约寄出20多张的明信片,其中有4张是寄给北京的朋友们,回台湾后,身旁的友人陆陆续续收到那纸薄薄的问候,开心不已。唯独那4张寄往北京的明信片就此没了下文,而我也不好意思主开口询问北京的朋友们,心想:“如果寄丢了,那就算了吧”,直到今年元旦后一星期左右,北京的朋友主动在我的网上留言:“明信片收到了,一直在收发室,11月中旬就到了,现在才拿到,好开心”。  当我看到这则留言时,刹那间我突然能体会大陆人的办事效率了,只能说:“中国人的事,急不得,慢慢来就好”。
《台湾人看大陆》历史古城的现代哀歌   | 许家宜/律师助理  前年孟春时节我游历河南开封的“清明上河园”,是当地政府仿效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所打造的实体游乐园区。成千游客专注于惊心动魄的飞靶秀,体验坐花轿的新鲜感;种种传统技艺的重现,使人兴奋雀跃。  然而,踩在新砌的石砖街道,心中十分感慨,仿古建筑没有真文物遗迹所具备的品质、细节和岁月痕迹,只有单纯地铺上复古风格的砖瓦、梁柱,缺乏真古迹的灵气。游历“清明上河园”像是玩了一趟台湾龙潭的“小人国”,内容丰富,然而静心回味,却觉得平庸无感,当下的欢乐与刺激掩盖了对历史宏伟的慑服。  山寨古迹的苟存是摧残历史记忆的愚民政策。新中国的成立,秉持着推翻前朝社稷的思维,错认“旧”就代表迂腐,“新”就代表进步,殊不知历史的遗迹是一个城市的潜意识,越是悠久就越稳固。“真古迹”与“假文物”有如老卤汁与新卤汁的区别;“老卤汁”有咸香甘醇的圆融韵味,而“新卤汁”只能尝出重甜死咸的表层味觉。文化古迹一旦商业化,那么历史不再是教化人心的素材,徒然沦为戏剧化的传奇小说,只剩下娱乐的价值。  不可讳言,真文物的维护成本非常高昂。修缮人员需要许多历史考究的耐心与追求真实的热情,这是对古圣先贤的敬仰所作出的具体行动。想一想,若南唐李后主未见旧时的“雕栏玉砌”,又如何蓦然兴起“往事知多少”的惆怅呢?让青年学子阅读古典文学之余又能对照真古迹,必可加深文学在内心的感受力。  尊重古迹,直接展现地方政府的文化素养。《旺报》报导曾提到:藏传佛教格鲁派大庙嵩祝寺始建于清雍正11年(公元1733年),被列为北京市级保护文物。曾经气势恢宏,如今龟缩在一栋银行大楼底下,成为社会名流的交谊场所,被改得面目全非,失去原有的肃穆庄严。  其实,文物古迹与现代化建筑皆是一个城市的资产,当古老城市建盖新颖的写字楼,同时,历史建筑也可作为新兴洪流中最亮眼的地标。因此保有现代与传统的各别特色,两者才能和谐共存,不但可以维护城市历史的深度,也能兼顾城市的经济发展,一举两得。  古迹的维护必须从“求真”的心做起。中国大陆必须学习先进国家坚守真古迹、真产品、真文凭的精神,才能强化其软实力,巩固中华文化的世界地位。因为破坏容易、维护难,而越是困难的任务正是国力的展现。让我们从自身做起,爱惜古文物如同敬重自己的祖先,后代子孙才会珍惜上一代流传下来的文化结晶。
我大山东无可匹敌 城市方面综合绝对第一爆广东中国第一孔孟之乡 教育爆江苏 中国第一人种 爆东北 中国第一中华最霸气的省份叫山东来来来!各省份你们就说比什么你们能行?
《台湾人在大陆》多功能地铁阶梯   | 王慧君/台北市  在上海这个大城市,每天从头到脚打扮的行头,常一眼就会被道地上海人看穿似的。  上海从国际城市变破旧,经过30年经济改革后,又被翻新成为过去所熟悉的繁华大城市之一,尤其2010年一场世博会盛大举办后,连8 8岁的台湾老太太一到上海,都曾大叫一声:“这简直不输我去过的纽约、伦敦等世界大城市,比台湾的五都还要国际化!”  当然这位台湾老太太是坐在高级私人轿车中,往窗外的上海高楼巡礼,难免会被这些密密麻麻,大楼林立的景象迷惑一阵子,假如她走出车子,很平民地走进任何一个地铁站,则景象更有特色:从早到晚忙碌人潮进出的上海地铁站,脚下走的阶梯正上演着上海另一种现实生活。  转角楼梯,每一阶梯都有不同时段特殊的使用功能。  正常梯阶是供搭地铁者出入踏过的地面,然而早晨6点左右,地铁铁门打开后,就会有人霸占一个阶梯用起携带的早餐,也把垃圾留在阶梯上。等到中午12点到13点间,就有更多人买饭盒、简餐,各挑一个阶梯用起午餐,餐后的垃圾依然是留在阶梯上;此时,也有人趁机在阶梯上睡午觉;晚上关闭地铁前也会有人携带简单行囊,也许是没钱住旅馆的他乡来客,便利用阶梯打地铺睡觉,但我不太确定的是,地铁关门后他们能否继续睡在里头,一觉到天亮呢?  一阶梯可当走出、走入地铁用。  一阶梯可当早、午、晚餐用。  一阶梯可当午睡、晚睡用。  还有不定时三五成群的人玩牌、打game、打电脑、玩iPad、玩iph one等,有时不小心还会有小孩、赶路人,靠着阶梯墙角撒上一泡尿 ……。  这正是上海地铁徐家汇站7号出口的真实写照。
《台湾人在大陆》初到北京 渐入佳境   | 曾乃强/嘉义县  早安,“雨京”。一早,伴着窗外的雨声,脑子也慢慢从昏沉逐渐转为清醒。  回想两天前初到北京时,先下榻在离安定门地铁站仅10分钟脚程的民宿,然而此行主要目的是至清华大学访问及交流,此地虽好,但离学校太远,光通车就得耗费5、60分钟。前一天在清华主校门附近,为了住宿方便,在学区外租到一间天价的房间,因人生地不熟及为求交通便利,只得一边心中犯嘀咕、一边不忍心地把手中白花花的大钞交到仲介业者手中。  趁着雨势稍歇,悄悄盘算着骑脚踏车到故宫及天安门广场的安排,看了地图,从经验来算比例尺距离,我想不骑个4、50分钟是不会从民宿所在地到达天安门,但既然是最后一晚住在安定门内大街这边了,又离南锣鼓巷、前后海、王府井、天安门及故宫不远,是应该来个巡礼。  骑着骑着接近故宫时,被城墙及湖水倒映水岸人家的美色吸引,便短暂停留歇息拍照,谁知这时又下起间歇性的毛毛雨,只得一边撑着雨伞、一边踏着不太好踩的脚踏车继续前进。穿过故宫东华门及西华门后,抵达天安门人民广场时,天色已暗,碍于开放时间已近,武警已将人民广场内的人群撤离,一瞬间人群全被赶到了广场西边路旁的人行道上,眨眼间,广场已净空,只见得广场上的人民英雄纪念碑与不远处的天安门毛泽东肖像遥相望。  回程时经过王府井,被疑似观光客的外地人问路,幸好还答的出来,这几天研究地图也不白费了。即将离开这个位于老北京精华的安定门,这几天“人多、胡同多、人力车多”是我在老北京看到的景象。  时间的拉扯总是悄然无息,搬至海淀区学区租屋处两个星期后,较能逐渐习惯这边的生活步调,幸亏室友都还不错,很好相处,作息亦很正常。  一天行程大约是这样:接近中午时骑脚踏车到清华大学校内食堂搜寻美食。下午则选择搭公车逛前门大街、南锣鼓巷、在五道口逛街吃喝,或是置身清华园美丽的荷花池边,静静欣赏校园宁静。晚上可以去成府路的光合作用书房或万圣书园看看书;或在房间看《世界报》及《南方周末报》,一整天就这样过去,挺惬意的。
AICPA如何报考,报考条件是什么?高顿财经一站式代报名服务,助您快速报考!
桂猴本以为自己沿海 和东部是一个档次 后来找到差距 明白自己上不了台面 撤到中部 本想自己沿海 比其他中部省份有优势 那不成 又被中部各省爆得体无完肤 目前辗转西部 本想能挽回点面子 哪不想 川陕渝蒙又打得猴子满地找牙 无奈 只有抓我全国倒数第一贵州来找优越感 那晓得 省城人均和财政又被我贵阳抽了一耳光
《台湾人在大陆》买不到的忠诚度   | 瑞塔羊/高雄市.“远行的理由”站台台长  “道歉有用的话,就不需要警察了。”一样的逻辑放在很多事情上都通用,就好比,2500元人民币买得到忠诚度的话,就不会有离职潮了。  大陆在年前跟年后都有一波离职潮。年前的离职潮比较多是低薪的从业人员。因为春运返家的路途实在太遥远,如果想要省钱,就必须用时间换取。再加上薪水低,但满大街的缺人,即便辞职,年后回来不用3天就可以找到一模一样的工作。  第二种离职潮就像台湾也会有的,大家一起玩大风吹,换个工作追求更高的薪水或是头衔,心里想的总是良禽择木而栖。  身在陆资企业的我发现,相较于台湾人,大陆的员工对于同事辞职的事情很淡然,没有离情依依,更多的是习以为常以及祝福,台湾常见的主管抓来摸摸头慰留,然后一摸就好几个月的事情,在我们公司完全没有。  一旦一个人说要走,领导问问为什么、确认工作交接,就可以开始办离职了。做领导的也许觉得留也留不住,还不如当作组织的新陈代谢;做手下的肯定也是找到更好的地方,所以也就头也不回的潇洒离开。  那天在网路上看到一个台干对于这样的情况很感叹,很难过每年过年后20%的离职潮,心里觉得很挫折。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在陆企一段时间了,我看了之后觉得台湾人某些时候的确还是比较重感情,但很多时候我分不清这重感情和滥情有什么不同。  如果只愿意给人一个月2500元人民币的工资,在上海靠面谈、画饼、摸头的方式来留住人,这样就太小看大陆人了。社会主义国家的人民辞职都是心里笃定头也不回,但凡一个工作无法支持最低开销图个温饱,一切就沦为领导与公司的忽悠,再多的温情攻势也不过是枉然,与其要说忠诚度低,我反而认为更多时候其实是劳工对于自己的需求更了解。  中国员工很少会因为情感的因素放弃个人的考量,与台湾人相反。他们个人的利益绝对放在公司的利益之前,就公司的立场来说的确是相当头痛,但就劳工的立场来看,不可不说是对资方的一种制衡。  早年坊间很多《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一类的书籍常常大卖,里面畅谈日本式的经营理念。像我这样的6年级后半段的人,可以接受超时加班的生活,甚至是后来的责任制,当压力高到快要爆炸的时候,上司请吃个饭一句:“你好好再想想”,总可以再撑个半年、3个月。但大陆这边跟台湾不一样,他们没有这样的意识,对于日本式经营也不像台湾这么买单,所以如果到了大陆,还怀抱着三不五时一起吃饭、掏心掏肺,打造一个生命共同体的团队,这样的想法不见得会失败,但我只能说很难成功。  很多问题的背后其实是文化造成的,当我还在台湾的时候从来未曾体会身为台湾人受到日本如此深远的影响,但当我踏上这块土地,在全部都是大陆人的工作环境当中,我的格格不入就突然变得十分明显。  但即便不考虑文化因素,单单检视一个月在上海2500元人民币工资,我实在不明白台干为什么会对20%离职率感到受伤,其实,更受伤的是哪些不得不提出辞呈的人啊。
《台湾人在大陆》45年未谋面 一眼认亲   | 黄应婷/台中市  坐在武汉飞回深圳的飞机上心中异常激动,因为在一日之间,找到了45年来从未谋面的亲人,还去了爸爸出生的百年老房子。发现居然在武汉、成都、深圳、广州、香港、台中都有自己的亲人。  1988年老爸一个人回武汉老家探亲,说我们这一辈与素未谋面的大陆亲戚们因为没有相处过所以没有感情,且当时家里环境也不好,没有让我们随他一起回老家认祖寻根。1999年老爸过世后,就更没有机会联系了,但心中常常想着,不知道我的亲人长得啥样?跟我像吗?  2007年到深圳工作,常常遇到湖北人。我总是开玩笑说:“可能我们是远房亲戚喔!”也曾试着联系湖北国台办询问寻亲的方法,但不知姓名,不知地址,也无相片,唯一线索是老爸说过老家看得到黄鹤楼。但我得到的答覆却是:“去登报或找中央电视台来报导。”直到最近工作上有了去武汉的机会,于是就带着户籍誊本,抱着姑且一试的心踏上寻亲之旅。  日,一位客户非常热心地想试着为我完成这个不可能的任务。人脉广的曾大哥先带我去公安局,查出300多个可能是我叔叔的人,接着去国台办询问有无当年老爸回来探亲的记录,最后到户政机关去查爷爷的户籍。就在快要放弃的时候,找到了爷爷的户籍资料,接着找到叔叔、堂弟。当我看到他们的相片时,我知道,我找到了!  我一直在想,看到亲戚时要说些什么?他们会不会以为我是诈骗集团?会不会已经搬走找不到人……。一切顾虑在婶婶看到我,立刻叫出我名字后消失殆尽,堂妹说,前两天他们还在说等自由行开放武汉后,要一起到台湾来找我们,结果今天我就出现在他们家门口,实在是太不可思议了!  因为要赶飞机,只好在有限时间内将过去45年家里发生的事情重点说明了一下。用完温馨美味的午饭后,妹夫开车载婶婶与堂妹一起送我去机场,每次搭飞机看见很多送行的人们,心里总是非常羡慕,今天我也有了依依不舍、守在入关前的栏杆目送着我离去的亲人啊!
《台湾人看大陆》中国象征意义改变   | 张耕维/新竹市.清华大学学生  陆委会的自我认同研究计划持续了近20年,是台湾针对同一议题、不同时间的民意调查最具权威的资料。根据分析结果透露惊人的变化:从1992年起认为“我是中国人”的台湾人,已经从1992年的25.5% 下降到2011年的4.1%。认为“我是台湾人”的比例,则从%,上升到%,成长了3倍且过半。而“我是台湾人也是中国人”的比例在逐渐减少中。  有一派论点认为:1990年代后,台湾由李登辉及陈水扁执政,执行去中国化的教育政策。导致台湾人认同发生改变。这论点非常不牢靠,因为台湾人改变认同的比例变动相当大,远远超过当时受过去中国化教育的年轻人。也就是说,有非常多过去受过正统“我是堂堂正正的中国人”教育的人,改变了他们的自我认同,理论上他们的思想应该是根深蒂固的,并非一个简单的去中国化政策就能改变。  凡事出必有因,为什么台湾人不认同“中国”呢?在于中国象征意义的改变,与昧于事实的政治观念。  由于1970年代,美国逐渐改变冷战策略,改联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一同围堵苏联,导致原本较为孤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逐渐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于是中华民国这个称号渐渐得不到世界的认同。因此在这大前提下,“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个等式逐渐得到大部分国家认同。又加上中华人民共和国昧于事实宣传中华民国已经不存在,世界上只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中国,隐含着中华民国不准出现在国际舞台上,这种不让台湾也是中国(中华民国)的态度,意味着也不让台湾人称做中华民国国民,所以对台湾人来说,就出现这样的疑惑:“如果中国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民(意味着中国人≠中华民国国民),那我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人民,那到底我是不是中国人?  在这逻辑下,台湾人觉得大陆人抢了中国的名号。也让台湾人在被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人民询问:“你是中国人吗?”时,自然认为大陆人指的中国人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自己又不是拿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照,所以就会回答:“我不是中国人。”  因此,生活在台湾的中华民国,为了避免被混淆,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做出区隔,于是采用台湾当作招牌。  中华人民共和国这种昧于事实,不承认中华民国存在的政治态度,直接否决台湾人的存在感,硬把台湾人归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下,对台湾人民相当不尊重,造成台湾人民对中国政府反感,因此影响了台湾人的认同。
《台湾人看大陆》找不到传统中国   | 张耕维/新竹市.清华大学学生  要让台湾人认为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认同自己是中国人,最简单的方法是让台湾人觉得自己的文化,和中国大陆现有的文化相同。但由于两岸分隔60年,两岸人民生活在完全不同的社会制度与风气下,因此两岸文化呈现极大的差异,这差异让台湾人感受到台湾与中国的不同。  两岸自1949年后经历不同的政治制度与各自发生的历史事件,使原本属于中华文化圈的大陆与台湾出现不同演化,如简体字与繁体字的明显差异,某些中文词汇差异甚至比英美英文词汇差异还大。  对同一事件,两岸人民很少有共通的情感。比如刘翔拿奥运金牌,大陆人民会感到无比骄傲,但台湾人民会毫无感觉。王建民在美国职棒大联盟拿胜投,台湾人会无比欢乐,但大陆人会问他是谁?更何况对同一件政治事件,如1995年李登辉访美,两岸人民出现相反的感觉。  而在对传统文化的保留上,两岸也出现极大的歧异,大陆由于出现破四旧立四新等运动,对传统文化不友善对待,这也是两岸出现分化的原因。  台湾的佛教、道教都可追根溯源到大陆。但由于文革破坏,造成大量庙宇损毁,现有湄洲妈祖祖庙以及广东三山国王祖庙皆经历浩劫,遭到神像捣毁、建筑遭破坏、祭祀仪式被迫中止、神职人员被批斗等宗教迫害。虽于改革开放后得到台湾各庙宇捐助修复,但已失去一脉相承统的情感。  且中华人民共和国由于提倡唯物主义和无神论,不鼓励宗教行为,在台湾常见的进香以及绕境等民间宗教活动在中国消失,这些原本属于传统中国生活中的一部分反而在台湾深化,在台湾人的眼中,现在中国所谓的宗教仪式以及传统活动,表演意义远大于实际意义。在台湾,这些传统就是生活的一部分。  在中国常出现违反宗教精神的神职人员,道士不像道士,和尚不像和尚。如河南嵩山少林寺住持释永信,有“少林寺CEO”的称号,将少林寺沾染了商业气息,让佛门重地失去了庄严。  相反的在台湾,对民间宗教与传统文化的态度与中国截然不同。台湾城镇是以当地信仰庙宇为中心发展而成,庙宇在农村提供公众集会的场所,举办各类活动,有时庙宇甚至成为各种小吃的集散地,发展成夜市。  在台湾祭拜神明是绝大多数人生活中的一部分,人民遇到各种难解决的问题时会去寺庙求问神明,以现在的眼光来说也许不科学是迷信,但人们还是习惯遵从祖先的方式试着去祈求神明保佑。月老前众多善男信女求姻缘,考生希望文昌帝君保佑考试顺利,夫妻祈求注生娘娘赐予健康宝宝,这一切在台湾的庙宇无时无刻可以见到,人民虔诚的向神明诉说问题与希望,更多的是向神明的感恩。于是在台湾人宗教信仰中,可以看到人们对于“天”有最基本的“诚”与“敬”的态度。而这种对万物诚敬的精神,才是中华文明的表征。但现今中国人的心中,这些传统观念似乎已不再。  因此在传统文化的保存上,中国让台湾人彻底失望了,加上分治后双方文化各自发展,让台湾人感受到自己与中国明显的不同。台湾人认为他们是生活在现代中华文化下的人,他们喜欢中华文化,也认同中华文化。但要分清楚是,台湾人认同的中华文化并不等于现在在中国的中国文化。
《台湾人看大陆》不认同的是生活方式   | 张耕维/新竹市.清华大学学生  与其说台湾人认同台湾,不如说他认同的是台湾的生活——一个民主制度与公民社会融合的日常生活。  他所受的教育,是教他如何成为一个公民,而不是有老师教导他说:「红领巾,是国旗的一角,是烈士们用鲜血染成的」。  他可以在全台找工作,想住哪就住哪,不必在自己的国家里迁移还需要办理暂住证。甚至他的大学入学考试,也不会因为他的户口,而降低他录取重点学校的机会。  即使生病了,也不会有沉重的经济负担,因为他知道台湾的全民健保可以帮他分忧。  他的政府大楼,大门永远是敞开的,门口的警卫会笑咪咪地问:「有什麼需要帮忙的吗?」而不是先查验你的证件。他去办理手续,志工(志愿者)会递上一杯茶,指引著他去抽号码牌,之后就可以坐在沙发上悠闲著看报纸,没有人会插队。他也习惯为了一件事情而排队等待。  他不必担忧发的博文,会不会因言论过於激烈而被删除,在台湾他的言论自由受到保障。他也不担心买的房子70年后会发生什麼事,因为是永久持有,他甚至可把房子连同土地,传给他的子子孙孙。他也不担心房子会被强拆,因为法律会保护他的一切。  若遇到冤屈,他可以找记者,也可以找民意代表将冤情诉诸大众。在台湾,虽然看到的都是不和谐的新闻,但他知道这些新闻会促进台湾进步。他更习惯看到新闻媒体对著政府的弊案穷追猛打,因为有尽责的媒体把关,人民更可以发挥选票的力量。  虽然他的食品含有塑化剂等毒物,但他的政府处理态度,可以让他相信以后不会再吃到。他的政府官员,会因为被媒体批评官舍浪费太多电,向全民道歉,而不会听到官员霸气地向记者咆哮说:「不要拿法律当挡箭牌」。因为他知道,他可以4年后把票投给另外一位候选人。  他从小被教导对人要有礼貌,所以他习惯对别人说「谢谢」,当然对方也会很自然地回「不客气」,「请」与「对不起」更常常挂在他嘴边。  他习惯生活在一个可以跟政府与社会沟通的地方。当对政府不满时,可以上街表达他的想法。也学会包容其他人的想法,虽然他不是同性恋,但每年的同性恋游行,他可以去支持。  可以看他想看的书和电影、出版著作,不会有人事先检查,不会看到删节的版本。  他可以自由地连上网站,不会看到「Error 404 file not found(网页不存在)」,搜索资料时也不会出现「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部分搜索结果未予显示。」  当然,绝对可以列举出一堆台湾社会的「不好」,如台湾的民主还有很大的民粹成分,台湾媒体的新闻品质有待加强,台湾社会离西方的公民社会还有一段路要走,说不完的缺点。但台湾人很清楚,民主制度下的公民社会有自我调适的能力,我们都相信只要没有外力刻意改变我们,台湾社会会越来越好。  所以与其说,台湾人不认同自己是中国人,还不如说台湾人不认同中国的生活,他们已经习惯了在台湾的生活方式,并且深深爱上这样的生活,这就是台湾人认同自己是台湾人的原因。当然,他们也希望海峡对岸的人民也能跟他们过一样好的生活。  他已经习惯这样的生活。说到这里,是否解答了你心中的疑惑?
《台湾人看大陆》杭州今昔游   | 千里/桃园县  漫长的两天一夜,我在广州至杭州的火车上,经过广东、湖南、江西、浙江四省,绕了一大圈,终于到达杭州,辛苦奔波就为了欣赏西湖美景。  出火车站坐上三轮车,一会儿就看到高大的行道树和一片水汪汪,在路灯映照下闪烁着光芒,真美啊!没想到火车站离西湖这么近!在这初夏的夜晚,夜色朦胧,我以为看到的是西湖,这是1993年我第一次到杭州,竟然将美丽的河水当成西湖水。  问了才知道,我看到的是沙河,不是西湖,接下来的50天,我每天都沿着沙河走,堤边花木扶疏,草色如茵,美丽的河堤公园赏心悦目;对岸是火车沿河前行,我和火车与河水并行前进,感觉像另类铁人竞赛。  河水流入不远处的钱塘江,火车南行往广州,而我向右转到解放路再直行30分钟到西湖,这是我每天的健行路程,也为日后登庐山锻炼腿力。  往西湖的路上还会经过东河和中河,这两条河比沙河更美丽,尤其是古色古香的桥梁更具特色,每座桥造型都不同,漫步其间顿生思古幽情;杭州的河是亲近人的,河水就在脚边,民众随时可以往下走个一两步台阶,蹲到河边洗手或观赏花草。  2011年我走的是另一条路线,由武林门码头沿运河边小径往东或往北走,晴天走,雨天撑伞也走,经过各式各样木桥和水泥桥,路边公厕很多,其中公厕隔间以玻璃镶崁,洗手间有仿古梳妆台,哺乳室有婴儿床大小的摇篮,设计贴心,进门处假山喷水造景,两三张椅子闲坐,不愧五星级。  这条路线是最安全的,因为运河交通相当忙碌,观光游客及送煤运货船只穿梭往返,河边设有河堤保护行人安全,不像西湖因为没有堤,不小心会掉落湖水,10月长假就发生游客掉落西湖被美国女游客救起,中国游客为何没人及时见义勇为?是一个值得观察的问题。
《台湾人看大陆》看见广州的进步   | 杜宗熹/台湾大学硕士生  我必须承认,我是从很讨厌广州,变成很喜欢广州的。  10年前,我跟着家人从深圳,坐着当时最快的新时速列车,前往到广州。买的是软座,票价还不便宜。在我印象里,这短短短一个多小时的路程,似乎花了75元人民币。而且这还是当时的货币价格。现在的广深线动车,比这个价钱要便宜多了。  那是农历年过后不久。出了广州站,马上看到排山倒海而来的人潮。若说是走起路来没有压力,那绝对是骗人的。春运过后的广州车站,人还多到如此的程度,我完全可以想像,在春运的高峰期间,广州车站会是什么样的“盛况”。  而相较于10年前的第一印象。10年后,在我走过不少大陆城市后,去年中再访广州时,更进一步发现到广州与大陆北方城市的不同:广州的街道和台湾一样,比较狭小,没有大陆北方大城市的那种气派、宽广、也缺少像大型广场那种标志性的公共建筑。但广州的交通和都市规画,却是非常现代化和人性化的。若是回忆起台北捷运还在使用磁卡式单程票、悠游卡还不太流行的年代,10年前我第一次到广州时,地铁的单程票就已经在用接触式的塑胶代币了。  广州地铁亦罕见的有用粤语(或者广州人所谓的“白话”)来报站。这在大陆的地铁当中是很少见的,在我去过的大陆大城市当中,这样的例子并不多,也成为广州的一大特色。  而对比北京、上海的地铁转乘,广州的地铁已经做到不用长途步行,即可以转乘的设计、车站的采光也很明亮,可以说理念是非常的先进。在广州地铁的几个大换乘站中,大概只有杨箕站,换车是要走稍微远一点的。在其余的几个大换乘车站,旅客都可在非常近的距离内,就走到换乘月台上,非常的方便。除此之外,我去年去时亦发现到,拥挤的广州火车站出站口旁,设计了一个在大陆相当罕见,可以直接从火车站乘车区内,转乘地铁的连通口,让旅人省下不少时间,也对出站旅客做好了分流的工作。  虽然舆论常以“北上广”并称,但近年来在大陆为人诟病的物价上涨,在广州却是奇迹似的,广州比不少大陆一线城市来的便宜许多。  我的猜测是,这与广东地区能容纳一定程度的非正式经济活动有关。在台湾过去的经验当中,像路边的摊贩、沿街叫卖的小货车这种非正式的经济活动,虽然没有缴税,却补足了正式经济部门的空隙、让城市居民有更多元的选择,甚至还造就了台湾“夜市文化”。若是能善用非正式经济,而非一味的打压它、追求以象征性为主的高楼大厦、中心商业区,城市就会显得更多元,也更适合人们居住。
《台湾人在大陆》谁是雷锋?   | 叶志辉/台北市  3月5日是雷锋纪念日,整个中国处处有活动、有新闻,人人学习“雷锋”!雷锋是个在中国具有代表性的好人好事标竿,绝对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但是,大部分的台湾人却不可能会知道,于是就会闹出很多笑话。  有一年我在上海工作的台湾朋友跟当地同事聊到了雷锋。朋友轻声问了一句:“雷锋是谁啊?”当地同事两眼瞪的爆大,不可置信地喊着:“你竟然不知道雷锋是谁?他是我们所有中国人都知道的人物啊!是好人好事的代表啊!”  朋友被他的态度弄得好气又好笑,也非常大声跟他说:“那你知道吴凤是谁吗!”当地同事当然不知道咱们台湾的吴凤。这不是一样的道理吗?两岸分治了这么久,很多对方的人物、历史都可能会有落差,不足为奇。  大陆雷锋的形象,已经变成一种流行文化了,衍生出很多的周边,他的帽子成了一种流行趋势,超女明星李宇春就有过这样的造型,就是所谓的“雷锋帽”。  但年轻一辈的台湾人就未必知道吴凤了,他的故事在年间是台湾国小课本的一课,有一说是吴凤仅是用以教化民众的手法之一,后来被教科书删除,所以年轻一代的台湾人也未必知道他。  两岸其实都有一些不熟悉对方的地方,任何一边的理所当然,不一定是另一方一定要买单的内容。
台湾太落后了 不想看
《台湾人在大陆》做什么都说成搞   | 江健惠/桃园县  我原在一家日商台湾分公司任职,2006年初调到广州工作至今,已经6个多年头。这些年来,深深体会到语言,尤其是措辞习惯所造成的两岸隔阂,必须靠增进了解才能化解。  上班第一天,我很早就到办公室。那时广州的治安还很差,我一进办公室就把铁门锁上。打扫清洁的阿姨来按门铃。我不认识她,问她什么事,她说:“搞卫生”。我听不懂,又问了几次,坚不开门,后来她火了,就在门外大叫:“赶快开门让我进来搞!”  广东人做什么都说成“搞”。你问一位男生做什么行业,他若回答你“我搞护士”,别想歪,他是当护士的(大陆医院里,男护士很多)。  曾有人抱怨,他在大陆不小心撞到人,说一声对不起,没想到对方回他“没事”。他不懂对方到底是好意还是恶意。在大陆,“没事”表示“没关系”,只是他们的语气会让人觉得没礼貌。这跟地域(北方人更“粗鲁”)与年龄(文革的残害痕迹仍在)都可能有关系,没经过文革的台湾人有需要理解。
《台湾人在大陆》 仍难适应生活形态   | NO.4/台北市  近来到大陆出差,假日逛厌外滩、城隍庙、游遍豫园商城及看惯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夜景,现在只要一壶茶,就能在徐家汇耗上一整个白天,或者整日挂网当宅男不出去。  那天,一群同事从工厂下班后,到墙壁上有白色斑驳痕迹的特色餐馆里吃羊肉炉,让我忆起大学时期,午夜在宿舍旁的火锅店里,和同学们一起把酒言欢的画面,差别的只是旁边多了堆笔电和大衣,还有个个都面露疲态。点餐时,听完老板解释为什么点不到菜单中的一道菜后,差点从椅子上跌下来。他说那道菜是以前穷苦人家吃的,已经很久没做了。  电视播放抗日影集中的日本兵,不再是用八字腿走路,摇头晃脑,而是真正的型男。正反男主角外型的对比,有点像《魔鬼终结者》第二集的Fu(感觉),影集也会适时引用好莱坞影片的梗。国民党的军队也开始可当男主角。但是偶尔也会怀念起刚来时,可以欣赏到京剧及其它传统戏曲,毕竟这些节目在台湾100多个电视频道中,几乎是找不到的。  虽然来大陆出差已好多年,有时候还真不能适应当地的生活形态。就像有时会请对方说话慢一点,虽然对方讲的是国语。连文字到现在为止,有时还是半猜其意。
《台湾人看大陆》愈吵愈亲的兄弟   | 王炳忠/政治大学硕士生  那一年,大学刚毕业,到江苏,与一交谈甚欢的网友见面。  这友是个30岁的哥们儿,虽是南方人,那痞气却像极电影《追爱》里的佟大为。他更像父亲那样照顾我这台湾来的弟弟,我也敬他为兄,但心里却总不是滋味。他对司机、服务员,甚至对我那样颐指气使、“指点江山”似的姿态,一副大老爷们儿的派头,使我愈来愈觉得“不舒服”。我忍不住抱怨,能不能“温和”一点,要有“文明”,“我这样豪爽的人都不舒服,你到台湾谁受得了!”  他还是那样“痞”着回答:“你们台湾人怎这么麻烦?”“那得怎么说话?”“我们就这么说话,那样说话多‘娘’啊!”我不甘示弱:“你们就是这种盛气凌人的姿态让台湾人不爽。”他则半开玩笑:“祖国对你们好也惹骂啦?”  这范儿,交揉着匪气、霸气、痞气和土气,就是少了点洋气,在改革开放之初成长的陆男身上,格外明显。我对这范儿有着欲拒还迎的情结。旅途中,我传简讯给他,举其他“文明”的大陆导游为例,要他有所修饰。他回:“也许我有些个性令你不适,但我只是率真地关心而已。”率真,这二字使我豁然开朗。没有谁是主、谁是客,所以没有导游的彬彬有礼,却是兄弟间的真诚。  在黄山,遇上日蚀,一时昏天黑地。我对着他模仿起“央视”播报起来。这时,一旁正好有个7、8岁的男孩子,天真地问:“叔叔,您是那一台的啊?”这真,还能在大陆内地的孩子身上看见。这真,也在我那匪气、霸气、痞气、土气的兄弟上出现。  是率真,还是粗俗?是恶意,还是友善?很多时候,我们看大陆,有自大也有自卑,连我这样的“大中华”也不例外。争吵之中,既有政治,更多的则是“意气”。有趣的是,兄弟间的意气之争,正是不打不相识,愈吵,感情愈亲。我们拄着木杖在群山万壑间行走,他替我背着那沉重的背包。兄弟登山,我们同心同行。  后来大陆导游说“当年国父与蒋介石”,我刻意调侃地问:“怎么他也说‘国父’?你们大陆不都说‘革命先行者’吗?国父是那个国啊?”他则不耐烦地说:“你们台湾人烦不烦?国父就国父,怎这么政治化!”这下我也火了,便高声地说:“还没统一,台湾同胞连问都不可以啦!”  咱们兄弟,便这样继续吵下去,他逐渐发现,我就是心气高,爱争高上。我们愈加认识彼此,在争吵中,共寻我们心中的中国。
《台湾人在大陆》异乡没朋友?   | 叶志辉/台北市  我遇到很多在上海工作的朋友跟我说:“我在这里都没有什么朋友,生活很无聊!”  确实有许多上班日忙于工作,到了假日,不是打麻将,就是狂睡的台干有这样的抱怨。我想这是在决定出发来上海前就应该想清楚的事情,当人脉资源都在台湾,来到异乡如何排解平常的休闲时间?常常有人会请我介绍朋友、聚会,但是,我心里其实不是很认同,如果来到上海会觉得没有朋友,自己应该要负最大的责任。先问问自己的心态打开了吗?  首先,是不是还用那种只与台湾人交往的心态?共事的中国夥伴这么多,为何会感觉自己没有朋友?在地的朋友可以给予最多的协助,他们的聚会也多,为何打不进去呢?有跟中国夥伴玩过斗地主、三国杀、泡过棋牌室、一起看电影、喝咖啡、逛街吗?  友情往往不是用介绍的,而是用心去换的!许多待得久的台湾人都会说,在这里多交当地的朋友,他们的资讯敏锐度、在地的游玩地点,甚至哪个夜店正妹出没多、哪一家餐厅现在最火、哪里按摩最划算、哪个好地方现在有团购价格等,融入他们是融入中国市场的第一步。  我在上海期间受过太多当地朋友的协助,他们知道我要找房子,主动协助跟上海房东杀价、知道台商医院收费较高,透过关系让我去军医院照超音波、就连我的房屋仲介都是我的好朋友,3年来换过3次房,他只收过我一次仲介费、主动帮我联系认识的餐厅方便我采访等,太多了!  其次,在大上海超过50万台湾人族群,不可能找不到伴,除非自己都没有跨出那一步。台商社群也有大量的活动,从吃饭、演出、旅游、插花,应有尽有,怎么可能觉得自己没有朋友?
《台湾人在大陆》冬天穿四条裤子出门   | 刘津沅/高雄市.现居河北  大陆华北地区,一到11月,往往前两天还艳阳高照,过两天气温就急速下降,一到冬天,很多人常不愿出门,因为室内有暖气还好,一出门就冻得要死,所以,只有穿上4条裤子才敢出门,这是身处在台湾乡亲无法想像的。  一到冬天,大陆的气温都在冰点以下,有时更冷,只有零下10度左右,我们就盼望着11月15日早点来,因为11月15日石家庄开始供暖,记得2009年时,冬天冷的特别早,一进11月,就天降大雪,石家庄的市内交通彻底瘫痪,报纸天天吵着要求提早供暖,但石家庄市政府还是不动如山,最后还是拖到11月15日才供暖,老百姓一片骂声,但大陆政府不是用选的,而是用派的,任凭你骂,还是好官我自为之,一点办法都没有!  那年冬天我还好没那么早回大陆,躲过一场雪,但是我与来大陆的台湾人一样,第一见雪时,心情容易激动,但看了几年雪后,是见雪就怕,我常常在雪地里走啊走着,眼泪就不由自主的掉下来,太冷了。每当这个时候,我就特别想念台湾,想念高雄的大太阳,虽然身上不冷了,但心里还是冻得发抖!  冬天我得穿4条裤子,其中毛裤是棉制品,是最保暖的,大陆人常说,十层单不如一层棉。我刚来大陆时,每天被冻得鸡飞狗跳,后来认识了我的太太,她是土生土长的河北人,纠正我穿衣的错误,这才没有再继续冷下去。  有女同事在大冬天依旧穿很单薄,我常用台湾俚语笑她们:“爱水(美)不惊(怕)流鼻水”,石家庄夏天热能把你热死、冬天冻能把你冻死。
《台湾人在大陆》台湾人平时看哪些节目?   | 刘津元/高雄市  来大陆已快10年的光阴了,看的,听的,都与我在台湾时接触的很不一样,就拿电视节目来说,就有很大的差异。  在大陆生活的台湾人,平时有什么消遣?我问了在上海待了快10年的刘姓台商,他告诉我说,台商在上海,平时就是唱歌、喝酒、打牌、泡姑娘,当然也有看电视、看书的。中央3、4、5、6台,还有光播新闻的13台,是台湾人比较常看的节目,其中3台是综艺台,大陆著名主持人李咏、毕福建的节目都在中央3台。4台是中文国际台,在台湾很流行的《海峡两岸》,就是中央4台播出的。  最近在大陆CBA上表现抢眼的前台湾裕隆队的球员,现在是北京金隅队的主力控球后卫李学林,就告诉来访的大陆媒体说,来北京时,特别买了一台大电视,但大陆的电视节目,只对毕福建的《星光大道》有印象。  中央5台是体育台,我在台湾时为了要看京剧,特别装了小耳朵,但帮我装小耳朵那位先生说,因为大陆有很多高技术的运动都是奥运夺牌的保证,所以有管制,在台湾看不到。  中央6台是电影台,在大陆看电影不便宜,一场电影要花近百元人民币,所以有些精打细算的台商,干脆等电影下片后,再从电视台上观赏。  中央10台是科教频道,里面有《百家讲坛》,不过有人认为,《百家讲坛》的操作手法与中央3台一样,只不过中央3台捧歌星、主持人,而《百家讲坛》是捧学者,例如厦门大学教授易中天被《百家讲坛》一捧,成为举国皆知的新闻人物,还有一位北大出身的女教授,在《百家讲坛》成名后,演讲的价码便高达人民币20万元。  除了中央电视台外,大陆各省都有电视台,如湖南卫视等,但这些卫视播放的无非是重播又重播的连续剧,如《西游记》、《水浒传》等,要不然是从大陆历年春晚上节录下来的相声、小品,例如赵本山、赵丽蓉主演的小品,但与赵本山搭档的高秀敏与赵丽蓉都往生好多年了,她们的演出,却经常在大陆的电视上播放。  除大陆电视外,台湾人最爱看的还是台湾的电视节目,在大陆想收到台湾电视,在以前只能装大耳朵、小耳朵,但属于灰色地带,公安可抓、可不抓。而科技的发展,有时超乎想像,最近,有台湾业者研发出云端传讯的技术,收费也比以前便宜,且不用带锅子,让公安无从抓起,预料如一进大陆,将引发台商的认同与抢购,而两岸间的距离,也会愈来愈近。
《台湾人在大陆》正统美食反而失望   | 小芬/台北市  记得刚来北京的时候,最渴望追寻的事物之一,就是寻找正宗的北平馅饼粥。我后来如愿在几家餐厅里找到它,但是它和我长久以来心所向往的北方面食相去甚远。  父亲是自大陆来台的北方人,所以我从小在家就经常吃面食,我们在台湾上馆子时,也经常会到有卖馅饼等面食的餐厅吃饭。猪肉馅的馅饼是我的最爱,个头不大的饼,轻轻咬下第一口,浓郁的肉汁立即流出,肉馅结实而不油腻,面皮干爽。由于这类餐厅总是标榜传承自北平,所以我从小一直觉得,在那遥远的北方所卖的正宗猪肉馅饼,肯定是更香、更美味。  后来我有机会来到北京,想到能够经常吃到正港的北平馅饼就感到很雀跃。但是我在北京却四处找不到卖馅饼粥的店,后来有北京朋友带我们去了朝阳公园附近的餐厅,我才如愿以偿。但这里的馅饼大小有如一张个人尺寸的披萨,每一种都是菜加肉的,内馅很松散,一夹起来,掉了一堆,外面的面皮可能是用很多油煎出来的,所以吃起来相当的油腻。我除了失望,心中的那份神往也随之幻灭。  但是反观大陆目前非常火红的川菜,绝大部分的餐厅早已改良创新川菜的做法,有的还创造出不少新的菜色,它们保留了川菜的精髓,加入创意,让它发扬光大,使得现在的川菜在大陆显得十分精采。  不论是川菜还是馅饼粥,不管是台北还是北京,撇开哪一边是才正统,中华民族的美食,都应该与时俱进,进一步自我提升,把色香味发挥的更加淋漓尽致,让饮食文化在两岸都能相互争鸣。
《台湾人看大陆》搭A380客机 大陆航空业突飞猛进   | 杜宗熹/台湾大学研究生  旅行时,刻意订了空中巴士A380从广州飞北京的航班,想作为历史见证者,也想品味一下世界上最大的飞机是什么样子。曾搭过不少次波音747的我,在买机票前努力地想像:怎么可以把客机做得比波音 747还大?  到了白云机场,报到时欣喜地选了仅存的2楼靠窗座位。A380是史上的一架全双层的客机,也是它与波音747最大的不同——后者只有靠机头的一小段的客舱是双层设计。但事实上,由于国内外各大航空公司,多半把747和A380的2楼客舱当作是头等舱和商务舱的空间。能够选到少数仅存的经济舱2楼空位,还靠窗,觉得运气实在很好。然而,这样的欣喜,却因为上机后发现坐在机门前,没有办法直接看到窗户,而感到相当懊恼。  我仔细观察了一下四周的乘客,这般飞机上,多半是我们一般人口中所谓的“成功人士”。也可能因为是平日的时间,即便是经济舱,也以西装鼻挺的中年白领男性为主。女性乘客、年轻面孔皆只有少数几位。我的隔壁,坐了一位年轻的大陆白领上班族,起飞前后倒头就睡、到达时则抢在全舱第一个下机,与我几乎没有任何交谈。  看着A380硕大的机舱,便想起小时候第一次搭乘波音747时的欣喜,也感受到时代的变化。  30年河东,30年河西。从第一次去大陆到现在,可以看到大陆的航空业如何在这短短的10年中是如何的突飞猛进。早年即到访大陆的台湾前辈,谈起在大陆内陆坐过“有电风扇的飞机”。自己当年第一次去大陆时,也曾看到国内线的机舱空服员,直接穿着制服在商务舱的空位上睡觉,除了不雅观之外,也让人觉得航空公司的培训和要求都不够。  而现在,总部在广州的南方航空,不但是大陆总载客量最大的航空公司,甚至名列全球前五大航空公司的行列,与美国的几家老牌航空公司并驾齐驱。这家公司的机队里,有世界上最大的A380客机,大概也不意外吧。不过,这班飞机上的空服员无论男女,则是以刚毕业的社会新鲜人为主,餐食也与一般的国内线航班没有任何区别。也许,应该建议一下航空公司,给所有搭乘A380的乘客一个小小的纪念品之类的。如此一来,这班飞机会给飞机迷之外的人更多吸引力,也不失是一个好的噱头。  最令我意外的发现倒不是A380的飞机本身,而是广州的新白云机场。我猜想,世界上大概很少有这种把出境大厅的各个报到柜台,连同行李输送带在内,“散落”在众多机场商店之间的空间设计。虽然在找报到柜台时有些困难,但也因为白云机场的报到柜台没有聚集在同一处,让整个机场的室内空间显得没有那么的高大和冷酷。看着一旁的店家,在旅客多出了几分温馨感的同时,还会让人忘却了走路时的烦躁。设计者的巧思,让人赞叹,也敬佩广东人务实、和会做生意的头脑。  大陆这些年来,新建的机场不少,一个盖得比一个大。但若是能够让服务水准、交通配套措施、室内采光、乃至于机场商店的价格也能跟上硬体建设的进展,那在旅途上,乘客更是会对城市留下良好的印象。举例来说,在我从报到柜台到登机门的路途上,不时可以看到南航在白云机场的各个角落,以各类告示牌,贴心体醒乘客:这里距离 A380专属登机门还有多远,以及步行至该登机门大约还需要多少时间;下机后,在昏暗的北京首都机场第二航站,也可以看到A380乘客离常用的行李转盘还有多远的标示。如果这样的贴心设计,不再只是A 380乘客才能享有的“特殊待遇”,而是能普及到所有搭机的乘客上,那该是件多么美好的事情。
《台湾人在大陆》两岸警察执法大不同   | 刘育民/高雄市  两岸警察的执法,给我留下不同的印象,最好玩的是大陆警察,对台湾人客气、网开一面的执法态度,让我印象深刻。  在台湾时,我总感觉愈乡下的警察愈有人情味,愈都市的警察执法愈一板一眼。而大陆的警察则是,年纪愈大的,对台湾人愈和气,年纪愈轻的,执法愈严格,相当明显。  在台湾最常与交警互动,在都市与在乡下的气氛不同,都市里开车要全神贯注,在乡下比较轻松,只要不出车祸,大小事都可“摆平”。  当我来到河北省石家庄,一天开车上街,由于不熟悉大陆的交通法规,我把车子开入慢车道,一位年纪颇大的警察,就示意我停车受检,并要我出示驾照、行照,我刚来大陆,身上只有台湾驾照,这当然是不合法的,在大陆等于无照驾驶,但也只能把台湾驾照送上,不料那位老警察竟与我聊起天来。  “你这上面的中华民国,是什么东西啊?”  “我是台湾来的,台湾就叫中华民国,我们1949年就到台湾去了,一直叫中华民国。”  “喔!台湾来的,来多久了?”  “刚来没多久,连驾照都没换。”  “你这样等于无照驾驶,该怎么办?”  “请同志体谅我刚来大陆,不要罚我啦!”  “好,但下一次可没有那么方便了!你走吧!”  在这位警察的“高抬贵手”下,我逃过一劫。但在大陆开车还是风险极大,于是当我再到大陆时,就换了一辆电动车,大陆骑电动车不用驾照,而且比较随性自由,换了电动车后,我没再遇见过拦检的警察了!  台湾警察与大陆警察在执法上还有一点不同,台湾比较不找计程车的麻烦,而大陆不同,常取缔计程车,理由很简单,台湾的法制较健全,监督较完备,一般计程车都是底层百姓,被取缔了可能他们一天的工资全泡汤了;但大陆不同,一般说来,能开得起私家车的,都属于上层人士,他们被取缔了会找关系“摆平”,但计程车司机与台湾一样,都是底层百姓,抓就抓了,既没风险,又有绩效,何乐而不为,这是两岸警察执法上最大的不同。
《台湾人在大陆》魔都欢迎你 但留意口袋深度   | 叶志辉/台北市  几乎所有来到过中国的人,心理都有一个类似的疑问:像是北京、上海、广州或是其他一线城市的物价这么高、房价惊天涨,中国人目前的收入水平何以能够支撑这样巨大的生活压力?  根据联合国国际劳工组织针对全球72个国家做的最新人均月收入调查,中国以656美元(约合人民币4134元)排名第57位,这个数字连 2万台币都还不到,但是一级城市的物价却已经向欧美看齐,于是很多基层民众就有许多自我调侃的言论。  像是对于北京、上海分别有一个有趣的称呼法,称北京为“帝都”、称上海为“魔都”。网友常常会以“帝都人民杯具(悲剧)了”、“魔都表示压力很大”之类的说法来自嘲所处的城市,我曾经在大陆微博上看到一篇发文:现在在上海颇受欢迎的台湾品牌“鲜芋仙”,魔都民众驱之若骛,然而在魔都一杯的价格是20人民币,同样的品项在台湾只要约11元人民币!魔都民众表示压力很大。  这多少也凸显了上海居民面对高消费生活的无奈。其实,即使我在上海生活了这么多年,对于上海民众为何能承受的住如此不成比例的消费压力也感到不解。  有台商这么跟我说过,中国的贫富差距确实不小,在上海这个城市里就有着极富与极贫的民众,但是这两条截然不同的生活线,却能安稳的共同存在并行着,这是相当特殊的现象。当然,这也是我们最感到诧异与不解的地方,换做其他国家恐怕早就乱起来了。  反倒是来到上海的台湾人群已经渐渐承受不住这样的压力,在薪资福利停滞不前的情况下,面对物价高涨对于薪资的侵蚀,很多台干都发现外派中国越来越不划算,过去是领台湾较高薪资到消费较低的地方工作,钱非常好使,现在却是领类似的薪资,过着高消费的日子,一来一往之下很容易就发现日子是真的难过了。  几年前我都会鼓励年轻人或是朋友来中国工作,感受一下这个国家进步的动力、与来自全世界的菁英共事、体验一下中国式的节奏步调。然而,最近面对来函询问上海工作事宜的朋友,我都会再三提醒在薪资福利方面该如何精打细算,才不会陷入赚了表面高薪,却实际亏损的窘境。  魔都欢迎你!不过请留意您的口袋深度!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国外代付时对方用黑钱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