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长江学者,怎么选择出国读研导师推荐信方向会更好

所在位置:
[工会会员故事]记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我校自动化学院徐胜元老师
有着比利时及加拿大博士后研究背景的他曾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以《广义不确定系统的鲁棒控制》获得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毕业后留校任我校教授、博士生导师。2008年受聘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目前承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一项、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项目一项……然而,不断获得的学术成就与声誉,并未改变这位教授谦虚的姿态。在他看来,导师与研究生的关系是“平等的”,“术业有专攻”,在科学研究的领域,“没有人在各个方向都是大师,和一些博士生比较,我有时也会有请教他们的地方!”他,就是自动化学院控制科学与工程博士生导师:徐胜元。徐教授待人亲切,与学生相处也“不把年龄当问题”,可谈到研究生与博士生的培养方面,他却毫不含糊。“高标准,严要求”是他能够培养出合格的创新型人才的不二法门。“高标”一:“参考式”的师生交流能够同时接触到本科生与研究生教育的徐教授认为,“研究生教育与本科教育最大的不同在于,前者由教学和研究两方面相结合,更强调导师与学生互动的过程和学生个人的研究能力。”而徐教授对于研究生培养的最基本要求也是从“教”与“研”这两个大方面开启的。研究生的教学课程基本没有固定的教材和考试。因此,徐教授在课堂上除了广泛地参考各类教材或书籍之外,还从本领域一流国际期刊中获取最前沿的研究成果,并在学生能够接受的可能范围之内传授给他们。徐教授反复强调“自我学习”的重要性,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除了在课上的交流外,他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结合个人的实际情况提出具体问题。“我会与学生就他所提出的问题进行交流探讨,为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提供思路或者建议,”徐教授笑言,“我的个人知识与能力都是有限的,不可能解决所有的问题。”课上课下的双向互动中,徐教授尽力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主动地将“学”与“研”有机地结合。“毕竟对于研究生的教育不应满足于掌握已有的知识。”如此提供独立思考空间的做法同样体现在学生在正式开始博士研究之前选择研究方向的工作。“在这个过程中,我会根据学生在研究生时期的不同学术背景等各种因素,在他研究能力范围之内,为他提供较多的适合他的研究方向选择。”导师在这里只会提供适当的建议,最终,研究方向的确定是“双方面共同选择的结果”。徐教授说,自己提出的想法可供学生“参考”。而这种“参考式”的师生交流模式也贯穿于徐教授的所有教学流程之中,平等的“咨询”让老师和学生真正有益地互动起来。“高标”二:与国际接轨 将创新放在第一位有着欧美国家访问研究背景的徐教授清晰地认识到,因学生从小的教育系统不甚相同,外国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更强”。“他们在高中时代已经非常习惯通过网络搜索或自己进行实验自主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撰写论文。”这样的大环境使得外国学生在进入研究生阶段之前就已经熟练地掌握了如何通过自主探究形成一篇论文的流程。“在我自己刚开始攻读研究生时,也不知道如何从查阅文献开始完成一篇论文,”徐教授以自己为例说道,“直到三年的学习结束之后,我才掌握了参考文献、检索到完成论文这一系列的流程。”徐教授通过两方面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广阔的资源平台:一是与国内外的同行进行广泛地交流,并将学生推荐给他们做助研等,使得学生在工作期间能将其学术资源“为我所用”;二是邀请国内外的同行来到我校为学生讲学,为学生提供他们以及国际上最前沿的研究成果。“这样‘走出去’和‘引进来’两个过程让学生避免闭门造车,接触到更多更新的学术资源加以合理充分地利用。”徐教授还要求学生尽可能在国际性学术刊物上发表自己的论文。这种做法能够使学生真正“与国际接轨”,扩大他们的学术视野。徐教授回忆道,与学生合作的一次向《国际神经网络》杂志投稿的过程让他印象极为深刻。从投稿到正式发表,中间历经半年多的时间与审稿人争论文章的“创新性”问题。“审稿人认为我们的研究所采用的手段不新颖”,而徐教授和学生则与其据理力争,强调利用同样的研究方法得出的“保守性更弱”的创新结论。最终,经过徐教授及其学生详细透彻的分析,审稿人同意了他们的修改意见并予以发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对于“创新点”的列举、对比、阐释,更加熟悉了研究流程及投稿流程。“创新”被徐教授摆在了研究生培养教育的第一位。“人无我有,人有我新”是徐教授非常欣赏的“创新观”,然而想要创新却不是件容易的事。阅读各类学术前沿杂志,进行大量的调研,以及时地掌握国际已有的理论成果及学科进程,可以形成和提高学生把握全局的能力。在有了这些铺垫的基础上,就需要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寻找技术路线和解决方法最终解决问题”的能力了。“高标”三:坚守学术道德、学术规范作为一名博士生导师,徐教授希望把每个学生都培养成合格的研究型人才,即能够从事独立的研究工作,具有敏锐的洞察力,拥有勤奋、坚毅等优秀品质。但坚守学术道德、学术研究才是搞科研的根本。“这一点,我会给每个学生不厌其烦地灌输。”徐教授严肃地说道。“我会向学生特别强调,个人研究的成果、结论一定是你自己的,决不是别人已有的”这样的要求在其修改学生的论文时也有显著的体现:完成论文的过程由老师和学生进行讨论、修改、意见回复、再讨论、再修改的反复过程,让师生共同参与,互相监督,让流程中各个环节清晰呈现,杜绝违反学术道德的行为发生。这是徐教授为学生上的“第一节课”,也是频率最高的一节课。除了大方向上的把握,对于细节,徐教授更是亲自把关。每天,徐教授的邮箱里都会收到至少十几封的电子邮件,基本都是学生论文及杂志投稿修改等。虽然工作非常繁忙,但他“保证邮箱里的每篇文章都逐字逐句地修改过”,文章中不符合国际标准的专业术语及不标准的英文句式,他都会精益求精地一一指出来并加以修改。“在这些事情上花费很多的精力,我每天都感觉时间不够用。”&&&& 即使是如此的忙碌,他仍然非常热衷于自己的教育事业。“与年轻人在一起,自己也可以经常保持一颗年轻的心。另外,跟学生的交流也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嘛!”徐教授再次谦虚地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读研哪三种导师不能选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