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电脑的处理器只有英特尔处理器排名和AMD两家,而手机处理器有很多,包括国产也有好的?

CPU这一年:除了AMD和Intel 国产处理器也不赖! (全文) - 电脑办公 - 电脑百事网
手机扫描二维码
CPU这一年:除了AMD和Intel 国产处理器也不赖! (全文)
微型计算机
事物在发展过程中,都有不同的阶段,而对于处理器这条产品线来说,2016年就是那进入爆发一刻的前夜&&就AMD而言,2016是新一代ZEN架构处理器加速冲刺的一年,ZEN处理器的各种研发、流片工作已经全部完成,ZEN将在2017年展现出它的全部威力。同样,在2016年英特尔也加紧推出了其采用14nm+工艺的Kaby Lake移动版处理器,并将在2017年带来性能更加强大的台式机版产品。因此简单来看,2016年就是处理器通向那性能大爆发的前夜,只不过在这一夜却并不那样平静,处理器厂商依然给消费者带来了众多惊喜。CPUAMD:大力推广多核心运算随着编程语言、编程技巧的提高,各类游戏、应用软件对多核心处理器的支持也越来越好。因此传统处理器厂商AMD在2016年的一个重点就是加大力度普及多核处理器。首先在今年第二季度,AMD在倍受玩家关注的千元级处理器市场推出了最新的8核心处理器:FX-8370。经过工艺上的改良,FX-8370处理器的最大加速频率达到4.3GHz之高。同时它还配备了名为&幽灵&的四热管大型散热器,可借助&幽灵&散热器稳定超频到4.8GHz,算术性能达到可观的99.47GOPS,其性能在中高端处理器中非常突出。当然,AMD也没有忘记主流市场的消费者。在2016年发布的新速龙845就是其中值得一提的产品,它采用了更先进的CARRIZO核心,核心面积相比上代产品缩小了23%,功耗降低了40%。同时它仍采用了四核心设计,并拥有3.8GHz的加速频率,价格却不到400元,这让它在市场上得到了主流消费者与网吧业主的青睐。AMD:不断提升能耗比的APU依靠工艺的进步,AMD的APU在2016年也保持了高速更新,首先最值得关注的就是A10-7860K处理器。虽然这款产品采用的也是Kaveri Refresh核心,但A10-7860K的TDP热设计功耗却从A10-7850K的95W大幅降低到45~65W(动态调整),而它的处理器加速频率仍保持在4.0GHz,GPU频率还从720MHz提高到757MHz,使得这款APU具备更高的能耗比。AMD处理器凭借更高的能耗比,适中的价格,A10-7860K在今年的主流APU市场成为了焦点。同时AMD还在2016年推出了一款旗舰级APU产品&A10-7890K APU。得益于工艺上的优化,这款APU的处理器与图形核心工作频率都有不小的提升。其加速频率达到4.3GHz,拥有多达512个流处理单元的GPU核心工作频率则进一步增加到866MHz。从实际使用来看,A10-7890K APU已具备在全高清分辨率、中等画质设定下流畅运行《坦克世界》、《使命召唤:黑色行动3》的能力,令它成为高配整合电脑中的首选核心。AMD:率先在整机产品采用新一代APU在2016年,AMD还发布了基于Bristol Ridge架构的新一代APU。Bristol Ridge和Kaveri APU关系不大,反而可看做是之前移动版APU:Carrzio架构的进化版本。它的CPU部分采用了改进版本的&挖掘机v2&,GPU部分改进至GCN 1.3(或者称为GCN 3.0)。Bristol Ridge的主要特色在于它具备更高的同频性能,并大幅提升了显示核心的工作频率,旗舰产品A12-9800的GPU加速频率达到1108MHz之高。当前,Bristol Ridge APU主要用在惠普、联想等厂商的整机产品上,预计2017年会出现在零售端市场上。总体来看,独显平台方面,AMD提供了完整的多核心处理器解决方案&从不到400元的四核心处理器再到700多元的FX-8300八核心处理器,乃至上千元的高频八核心产品;而在APU方面,同样从几百元到最高千元出头的多款APU也让用户能以很低的成本就拥有四核心处理器,以及可流畅运行主流游戏大作的GPU核心。这些产品都遵循了AMD长久以来&相同价格、性能更强&、&相同性能、价格更低&的产品设计策略,而这正是AMD面对强敌能不断发展、生存的主要武器。显然,如再借助内部设计与性能上取得大幅进步,即将上市的ZEN架构处理器Summit Ridge,AMD处理器在2017年的表现将更值得期待。英特尔:整合更多核心 主攻高端与服务器在主流消费级市场,英特尔今年仍以去年发布的第六代酷睿处理器为核心,如Core i7 6700K、至强E3-1230V5仍是今年的明星产品。因为主流领域的市场需求得到满足,所以在今年英特尔的更新重点放在了消费级高端与服务器领域,其所依赖的就是Broadwell-E/Broadwell-EP核心。由于本次从Haswell-E/Haswell-EP进化至Broadwell-E/Broadwell-EP属于英特尔架构改进中的&核心不变、工艺改进&的步骤,也就是传说中的&Tick&步骤,因此整体核心只是微调。如乱序调度器窗口更大(从60提升至64)、允许更多的指令被重新排队,相应地提高了IPC,其IPC性能略微提升了5%。与上代产品相比,Broadwell-EP在核心数、线程数、缓存容量上的提升是最主要的更新之处。架构方面的总体改进并不大,包括core和uncore的前端、指令解码、缓存、各种功能单元、总线、接口等,都基本维持了和Haswell-EP一样的设计。尤其是从Ivy Bridge-EP就开始使用、在Haswell-EP上大幅度改善调整的环形总线,在Broadwell-E/Broadwell-EP上得到了全盘继承。相比之前的Haswell-EP上最多挂载18个处理器核心,Broadwell-E/Broadwell-EP上最高可挂载24个处理器核心,其双向、分组环形总线的设计和缓冲器方案,使得英特尔能够在更多核心的情况下,实现核心资源的有效调配和控制。因此Broadwell-E、Broadwell-EP处理器的一个主要更新就是推出了核心数更多的产品。消费级产品方面,英特尔推出了最高拥有10核心的Core i7 6950X;服务器领域上,英特尔更带来了拥有22核心的至强E5-2699V4处理器,以及拥有24核心的至强E7-8890V4。而这只是开始,在2017年英特尔还将很快推出多达32核心、64线程,基于Skylake-EP核心的至强E5-2699V5。究其原因,还是在于现在支持多核心运算的软件越来越多,不论是家用运用环境还是服务器应用环境,都可以通过增加处理器核心数量在体验上获得一定的改善,因此核心数量的增加还将持续进行下去。英特尔:全面应用14nm 频率获得小幅提升另一方面,英特尔处理器在今年的最大改变就是全面采用了14nm,包括采用Broadwell-E/Broadwell-EP核心的高端处理器与服务器产品。它们不仅更节能、可以容纳更多的元件、生产成本更低,也带来了处理器工作频率的提升。在2016年年底露面的Kaby Lake主要改进了14nm生产工艺,在体系架构上并无大的改进。如在Broadwell-E处理器核心上,它还带来了一个新特性&支持Intel Boost Max Technology(IBMT)3.0技术,与睿频2.0技术配合(而非取代),使得处理器最大睿频达到了4GHz。而它的TDP依旧与Haswell-E一样为140W,在其核心、线程数进一步增加的同时,TDP依旧不变,足见14nm工艺确实不容小觑。在今年第四季度推出的至强E5-2699A V4处理器拥有高达2.4GHz的基准频率、3.6GHz的加速频率,再配合22核心、44线程设计,使得它的多线程运算性能十分强大。而在服务器处理器方面,尽管至强E5 V4版本的核心数已达到最高22颗,但英特尔仍为它设计了较高的工作频率。其最新推出的E5-2699A V4处理器的基准频率达到2.4GHz,睿频加速最高频率甚至可到3.6GHz,而TDP却仍仅有145W。因此在今年架构没有大幅改变的情况下,通过核心数量的增加与频率的提升,英特尔高端处理器与服务器产品在性能上仍获得了明显的进步。英特尔:&挤牙膏&的代表&&Kaby Lake开始崭露头角主流市场方面,尽管英特尔在今年剩下的一点时间里,很可能不会发布采用Kaby Lake核心的第七代台式机酷睿处理器,但其笔记本版本产品已经上市,一些渠道也泄露了相关性能,Kaby Lake的具体特性也已基本展现出来。总体来说,Kaby Lake只是Skylake的加强版而已,主要改进了14nm生产工艺。优化后的14nm工艺使用了更高的鳍片与更宽的栅极间距,可减小驱动电流,降低漏电概率;而更宽的栅极间距则可以降低晶体管密度,允许每个晶体管产生的热量有更多的空间扩散,这有助于降低内核温度并提升频率,这也就是说Kaby Lake可以使用更高的工作频率,具备更好的超频能力。如其旗舰版Core i7 7700K的默认频率就达到4.2GHz,而Core i7 6700K的默认频率为4.0GHz。Kaby Lake的配套核芯显卡支持硬件编/解码更多格式的4K视频,可以减小CPU的播放功耗,延长移动平台的续航时间。此外根据泄露出的评测数据来看,Kaby Lake的风冷超频频率可以稳定在5.0GHz。因此Kaby Lake处理器的改进实质还是提升能耗比&在同样功耗下,工作在更高的频率上。同时Kaby Lake配套的核芯显卡对4K视频的回放进行了改良,增加了H.265 Main.10、VP9 8/10-bit格式的硬件解码与编码,不仅可流畅播放更多格式的4K视频,也可大幅降低4K视频播放或编码时的功耗。综合来看,在处理器领域英特尔近几年来执行的&Tick-Tock&战略并不是让用户很满意,尤其是在主流消费级产品领域&&挤牙膏&几乎成了每一代英特尔新处理器的特征。那么什么时候才能再出现从奔腾4到酷睿那样翻天覆地的变化呢?这或许还得看竞争对手能给英特尔带来多大的压力,我们期待在预计2018年发布的10nm Cannon Lake上能看到这样的奇迹。兆芯:大有潜力的国产x86处理器在以往每年的年终特刊处理器盘点中,我们一般只会总结AMD与英特尔两家,且与消费级应用紧密相关的x86处理器。而在今年总结文章的最后,我们认为兆芯这一主攻消费级应用、在2016年行业市场上有所斩获的国产x86处理器,也是值得一提的。从技术层面来说,兆芯与AMD、英特尔尚有差距,其主力产品有开先ZX-C四核和ZX-C+四核两类处理器,两者均基于28nm工艺制造,主频最高2.0GHz,兼容x86指令集,支持CPU虚拟化技术。规格上来看,它们并不出众,但它们的优势在于有针对中国政府、军队的安全性设计。特别是ZX-C+四核处理器支持SM3和SM4高速国密算法指令。对于一般消费者来说,他们是用不到SM3、SM4国密算法的,该算法主要嵌入到商业、电信、金融应用中,并在这些应用建立通讯信道的时候,启用这两种加密算法。最简单的例子,我们的银行卡、手机卡、社保卡、身份证都有使用国密算法用来保护信息、通讯指令。而在计算机应用中,国密算法则是主要保护那些按保密法规定、涉及机密的文件、党政机关文件,以及来自电子政务网的文件传输都会采用类似加密。传输的时候软件自己就会进行加密,再到另一端进行解密。兆芯ZX-C处理器内部架构图,四颗核心清晰可见但是如果处理器不支持SM3、SM4算法指令集,那么它们就会用软件加速进行加密、解密,速度会很慢。而兆芯的ZX-C+处理器由于在硬件设计上先天就支持SM3和SM4高速国密算法指令,因此其加密、解密速度会明显快于普通x86处理器。同时根据MC评测室的多次测试来看,即便是&低配&开先ZX-C四核处理器也可以轻松完成Word文档编辑、多网页浏览、1080p高码率高清视频播放、图片编辑等办公应用,与AMD、英特尔的产品在进行这些应用时也没有明显差别。甚至在搭配低端独立显卡的时候,ZX-C处理器也可在高画质设定下流畅运行《英雄联盟》、《穿越火线》等主流网络游戏。也正是基于其的确具备可用性,兆芯ZX-C处理器已被联想、同方、仪电等国内整机厂商采用。基于兆芯ZX-C处理器的联想开天M6100台式机、开天A610K一体机、昭阳CF03笔记本等产品也通过了国家强制性3C认证、能效一级认证以及中国节能认证、绿色环境标志认证,并正式入围政府采购的节能产品目录和绿色环境标志产品目录。同时,采用兆芯国产x86通用处理器的整机也先后在上海市所属的近400家单位正式应用。
因此我们认为,如果兆芯处理器未来的生产工艺能按时顺利升级到16nm,并完成主板北桥芯片组与CPU的整合,实现架构上的飞跃,那么兆芯处理器不仅将进入更多的政府单位,甚至有可能进入消费级市场,让普通PC也用上我们的国产处理器。
&#-12-02 08:44&
&#-12-15 08:13&
&#-12-16 09:38&
&#-12-16 12:10&
&#-12-24 09:25&
&#-12-31 08:43&
加载更多内容
关注智能手机、电脑、笔记本、科技资讯, 致力于提供有价值的IT资讯。芯片已成购机关键 浅谈手机处理器发展
芯片已成购机关键 浅谈手机处理器发展
编辑:lemon tea
来源:pconline
现在消费者购买手机时,都常常把手机的硬件作为衡量手机优劣的一个重要参考因素。而在众多手机硬件参数中,处理器(CPU)则一个重要的标准。从若干年前,1GHz、双核、1.5GHz、四核等的名词只可能出现在传统的DIY领域,而随着手机处理器的迅速发展,今年将成为四核手机的元年。而消费者应该如何根据不同的“芯”来选择手机呢?以下笔者与大家分享一些心得。
浅谈手机处理器发展手机处理器发展简介
手机处理器发展的根本原因是为了满足人们对手机功能的需求。记得诺基亚的塞班系统年代,手机除了打电话、发短信外,就只能玩一些很简单的游戏,而系统的出现,令到手机的功能得到了彻底的改变,从屏幕分辨率、游戏的画质都有了很大的提升。
就正如当年Windows Vista系统促进了电脑硬件的发展一样,系统的出现对手机的硬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09年,推出了全球首款采用1GHz处理器的手机——,该机采用的是高通公司SnapDragon处理器,型号为QSD8250。手机硬件大战正式拉开序幕。
在2010年底,率先发布了全球首款搭载双核处理器的手机(型号为),该机采用的是nVIDIA公司提供的Tegra 2平台,具有1GHz的主频。而在2011年,双核手机呈现爆发性的增长,除了nVIDIA公司外,高通、德州仪器(TI)、都推出了自己的双核产品,为各大手机厂商提供了现成的双核平台,促进了双核手机的发展。2011年也成为了名符其实的双核手机元年。
在今年初的CES和MWC两个电子展会上,四核手机成为其中一个关键字,nVIDIA公司推出了Tegra 3四核平台,而国内品牌更是推出了自家研发的海思(K3V2)四核平台及相差的终端产品。本月,首款四核手机正式开售,这也是全球首款上市的四核手机。也发布了倍受关注的四核版,依然采用由提供的四核平台。无独有偶,也表示将是于5月初发布期待已久的手机。全面吹响四核大战的号角。手机处理器生产厂商介绍
简单介绍了手机处理器的发展历史,现在给大家介绍一下几家手机处理器的生产厂商。在传统的桌面处理器领域只有和AMD两大巨头,而在手机处理器领域则有多家厂商相互竞争,其中以高通、德州仪器、nVIDIA三家的规模和影响力最大。
高通旗下的骁龙处理器Logo
高通(Qualcomm)公司以住给人的印象都是专注于网络专利方面,对全球的3G网络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不过近年来高通也开始着力于硬件方面的研发。高通旗下有著名的芯片组解决方案--Snapdragon(其中文为:骁龙),该方案结合了业内领先的3G/4G移动宽带技术与高通公司自有的基于ARM的微处理器内核、强大的多媒体功能、3D图形功能和GPS引擎。而骁龙平台芯片组中MSM7227、QSD8250、MSM8255、MSM8260等产品应用在许多的热门手机上。
德州仪器(TI)品牌Logo
德州仪器(Texas Instruments)简称TI,是全球领先的半导体公司,为现实世界的信号处理提供创新的数字信号处理(DSP)及模拟器件技术。除半导体业务外,还提供包括传感与控制、教育产品和数字光源处理解决方案。德州仪器推出不少著名的手机处理器,其中以OMAP 最为人熟悉。
nVIDIA(英伟达)品牌Logo
nVIDIA(中文名称:英伟达),是一家以设计显示芯片和主板芯片组为主的半导体公司。nVIDIA亦会设计游戏机内核,例如Xbox和PlayStation 3。nVIDIA最出名的产品线是为游戏而设的GeForce显示卡系列,为专业工作站而设的Quadro显卡系列,和用于计算机主板的nForce芯片组系列。近年来nVIDIA开始移动终端领域的研发,其中最为在熟悉的产品就是Tegra 2双核、Tegra 3四核处理器。
除了上面介绍的三家现在主要的手机处理器生产商外,和(未正式上市)手机也有采用自家研发的处理产品,桌面处理器领域的巨头(Inter)也将推其移动领域的产品,而联发科(MTK)也已经推出不少入门的处理器产品,市场的竞争在不断加剧。
不同品牌处理器的区别和选择
上面介绍简单介绍是手机处理器近年来发展的情况,也许会有人觉得,只要选择多核、高主频的手机不就是最好的吗?而两款1.5GHz双核手机处理器应该都是一样的吧?其实不同品牌的处理器除了在那些复杂的生产工艺、核心架构等参数存在差异外,在软件应用上也有所不同。
了解DIY的朋友都应该知道一些大型的游戏都会针对硬件做优化,这里的硬件主要指显卡(nVIDIA和AMD),为是就是追求更好的游戏性能。而这种情况同样出现在手机领域,一些游戏会为不同品牌的手机处理器推出专门的版本,简单地说是为A品牌处理器定制的游戏版本,不能在采用D品牌处理器的手机上运行。因此大家在选择手机时应该了解其处理器的兼容性是否够强。
在高通、德州仪器、nVIDIA这三家主要的CPU生产厂商中,以高通骁龙平台的产品兼容性最为出色,这是因为采用高通骁龙系列CPU的手机产品众多,在中端单核手机中,有不少是采用高通骁龙MSM8255平台,而高端双核手机方面,MSM8260也占了一少的比例,如我们熟悉的 、、 、手机等出色的机型均采用这个双核平台,因此也令高通骁龙系列CPU的兼容性较其他品牌出色。
手机领域的处理器不仅只包括中央处理器这么简单,很多时候都是一个比较完整的解决方案,例如集成了GPU和通讯模块,组成一个功能全面的平台(或者方案),手机厂商可以降低开发成本和难度。而由于高通公司在通讯技术方面有很多专利,因此其骁龙平台无论是性能还是价格方面均比其他厂商的有一定优势,也可以解释为什么会有那么手机厂商选择其产品。
而在本月25号,高通也正式发布了旗下的骁龙S4系列产品,包括了双核MSM8960和四核APQ8064,每核心主频最高达1.5/ 1.7GHz。MSM8960集成支持DX9.3和OpenGL ES 2.0的Adreno 225图形处理器,APQ8064集成支持DX9.3、OpenGL ES 3.0“Halti”及OpenCL1.1的Adreno 320图形处理器,将手机处理器的性能推向一个新高。总结
近两三年,手机处理器的发展速度甚至说已经超越了摩尔法则,这高速的发展相信短期都不会有明显的下降,PC领域传统的巨头也于今年正式进军移动处理器市场,竞争相信还会进一步加剧。而广大消费者购买智能手机时,除了要考虑手机品牌外,还建议留意一下其采用的处理器型号与厂商,处理器在游戏方面的兼容性也是值得大家关注的一个重要因素。为什么只有英特尔和AMD两家生产CPU?_电脑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2,001,501贴子:
为什么只有英特尔和AMD两家生产CPU?收藏
垄断不利于产品的进步呀
中国还有龙芯呢
也有其他的,只是市场的份额特别少没什么人关注啊
还有其他的,不过发展不起来,被那两嫁压着
还有水果的CPU吧
AMD和Intel主要做x86处理器,现在硕果仅存的CISC处理器,,其他大部分都是RISC处理器,手机上的ARM,龙芯,超级计算机,IBM的Power等等都是RISC处理器,x86也只有在PC上是垄断地位,,其他领域基本上RISC的天下。。。
别忘了威盛
中国也有 龙芯能用?
中国龙芯cpu
就是差了点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英特尔处理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