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杖立刑鬼微信公众平台营业执照号是什么

包含刑的词语(共100个)_zuciwang.com
包含刑的词语(共100个)
包含刑的词语(共100个):五刑,刑名,典刑,恤刑,天刑,儀刑,明刑,刑人,仪刑,淫刑...
五刑wǔ xíng 1.
五种轻重不等的刑法。 (1) 秦以前为:墨、劓、剕(刖)、宫、大辟(杀)。
●《书·舜典》:「五刑有服。」
●孔传:「五刑:墨、劓、剕、宫、大辟。」
●《周礼o秋官·司刑》:「掌五刑之法,以丽万民之罪,墨罪五百,劓罪五百,宫罪五百,刖罪五百,杀罪五百。」 (2) 秦汉时为:黥、劓、斩左右趾、枭首、菹其骨肉。
●《史记o秦始皇本纪》:「斯卒囚,就五刑。」
●《汉书o刑法志》:「汉兴之初……尚有夷三族之令。令曰:‘当三族者,皆先黥,劓,斩左右止,笞杀之,枭其首,菹其骨肉于市。其诽谤詈诅者,又先断舌,’故谓之具五刑。」 (3) 隋唐以后为:死、流、徒、杖、笞。
●《旧唐书o刑法志》:「有笞、杖、徒、流、死,为五刑。」
●《清史稿o刑法志二》:「《明律》渊源唐代,以笞、杖、徒、流、死为五刑。」参阅《隋书o刑法志》。 2.
野刑、军刑、乡刑、官刑、国刑等五种治理百姓的法律。
●《周礼o秋官·大司冠》:「以五刑纠万民,一曰野刑,上功纠力;二曰军刑,上命纠守;三曰乡刑,上德纠孝;四曰官刑,上能纠职;五曰国刑,上愿纠暴。」
●贾公彦疏:「此五刑与寻常正五刑墨、劓之等别。刑亦法也,此五法者或一刑之中而含五,或此五刑全不入五刑者。」 3.
指甲兵、斧钺、刀锯、钻凿、鞭扑。
●《国语o鲁语上》:「五刑三次,是无隐也。」韦昭注:「五刑,甲兵、斧钺、刀锯、钻凿、鞭扑也。」★「五刑」在《汉语大词典》第350页 第1卷 350★「五刑」在《现代汉语词典》第1381页★「五刑」在《汉语辞海》的解释★「五刑」在《重編國語辭典》的解释五刑wǔ xíng 1.
五種輕重不等的刑法。
(1)秦以前為:墨、劓、剕(刖)、宮、大辟(殺)。
? 《書o舜典》:「五刑有服。」
? 孔傳:「五刑:墨、劓、剕、宮、大辟。」
? 《周禮o秋官o司刑》:「掌五刑之法,以麗萬民之罪,墨罪五百,劓罪五百,宮罪五百,刖罪五百,殺罪五百。」
(2)秦·漢時為:黥、劓、斬左右趾、梟首、菹其骨肉。
? 《史記o秦始皇本紀》:「斯卒囚,就五刑。」
? 《漢書o刑法志》:「漢興之初……尚有夷三族之令。令曰:‘當三族者,皆先黥,劓,斬左右止,笞殺之,梟其首,菹其骨肉於市。其誹謗詈詛者,又先斷舌,’故謂之具五刑。」
(3)隋·唐以後為:死、流、徒、杖、笞。
? 《舊唐書o刑法志》:「有笞、杖、徒、流、死,為五刑。」
? 《清史稿o刑法志二》:「《明律》淵源唐代,以笞、杖、徒、流、死為五刑。」參閱《隋書o刑法志》。 2.
野刑、軍刑、鄉刑、官刑、國刑等五種治理百姓的法律。
? 《周禮o秋官o大司冠》:「以五刑糾萬民,一曰野刑,上功糾力;二曰軍刑,上命糾守;三曰鄉刑,上德糾孝;四曰官刑,上能糾職;五曰國刑,上願糾暴。」
? 賈公彥疏:「此五刑與尋常正五刑墨、劓之等別。刑亦法也,此五法者或一刑之中而含五,或此五刑全不入五刑者。」 3.
指甲兵、斧鉞、刀鋸、鑽鑿、鞭扑。
? 《國語o魯語上》:「五刑三次,是無隱也。」
? 韋昭注:「五刑,甲兵、斧鉞、刀鋸、鑽鑿、鞭撲也。」
刑名xíng míng 1.
战国时以申不害为代表的学派。主张循名责实,慎赏明罚。后人称为「刑名之学」,韩非子亦尚「刑名」。
●《韩非子o二柄》:「人主将欲禁奸,则审合刑名。」
●《史记o老子韩非列传》:「申子之学,本于黄老,而主刑名。」
●明王锜《寓圃杂记》:「江阴有周歧凤者,聪敏绝人,百工技艺,异端刑名之学,无不习而能之。」
●鲁迅《而已集·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在他的统治之下,第一个特色便是尚刑名。」 2.
刑罚的名称。
●《荀子o正名》:「刑名从商。」
●《隋书o刑法志》:「其刑名有五。」 3.
●《史记o秦始皇本纪》:「秦圣临国,始定刑名。」
●《元典章·刑部五·检验》:「刑名之重,莫严于杀人;狱情之初,必先于检验。」 4.
引申为刑事案件。
●《明史o刑法二》:「刑部受天下刑名,都察院纠察,大理寺驳正。」
●《清史稿o刑法志三》:「外省刑名,遂总汇于按察使司,而督抚受成焉。」 5.
即刑名师爷。
●《醒世恒言o李汧公穷邸遇侠客》:「这畿尉品级虽卑,却是个刑名官儿。」
●《儒林外史》第二六回:「向知府听见摘印官来,忙将刑名、钱谷相公请到跟前。」★「刑名」在《汉语大词典》第2347页 第2卷 603★「刑名」在《现代汉语词典》第1456页★「刑名」在《汉语辞海》的解释★「刑名」在《重編國語辭典》的解释刑名xíng míng 1.
戰國時以申不害為代表的學派。主張循名責實,慎賞明罰。後人稱為「刑名之學」,韓非子亦尚「刑名」。
? 《韓非子o二柄》:「人主將欲禁姦,則審合刑名。」
? 《史記o老子韓非列傳》:「申子之學,本於黃·老,而主刑名。」
? 明·王錡《寓圃雜記》:「江陰有周歧鳳者,聰敏絕人,百工技藝,異端刑名之學,無不習而能之。」
? 魯迅《而已集o魏晉風度及文章與藥及酒之關係》:「在他的統治之下,第一個特色便是尚刑名。」 2.
刑罰的名稱。
? 《荀子o正名》:「刑名從商。」
? 《隋書o刑法志》:「其刑名有五。」 3.
? 《史記o秦始皇本紀》:「秦聖臨國,始定刑名。」
? 《元典章o刑部五o檢驗》:「刑名之重,莫嚴於殺人;獄情之初,必先於檢驗。」 4.
引申為刑事案件。
? 《明史o刑法二》:「刑部受天下刑名,都察院糾察,大理寺駁正。」
? 《清史稿o刑法志三》:「外省刑名,遂總匯於按察使司,而督撫受成焉。」 5.
即刑名師爺。
? 《醒世恒言o李汧公窮邸遇俠客》:「這畿尉品級雖卑,卻是個刑名官兒。」
? 《儒林外史》第二六回:「向知府聽見摘印官來,忙將刑名、錢穀相公請到跟前。」
典刑diǎn xíng 1.
●《书·舜典》:「象以典刑。」
●孔传:「象,法也。法用常刑,用不越法。」
●三国魏曹操《选军中典狱令》:「其选明达法理者,使持典刑。」
●《续资治通鉴o宋理宗绍定元年》:「自古败军之将,必正典刑,不尔,无以谢天下。」 2.
见「典型」。 3.
掌管刑法。
●《汉书o叙传下》:「释之典刑,国宪以平。」
●宋陈亮《廷对策》:「数年以来,典刑之官遂以杀为能,虽可生者亦傅以死。」 4.
●元关汉卿《窦娥冤》第三摺:「我怕连累婆婆,屈招了药死公公,今日赴法场典刑。」
●《元朝秘史》卷九:「若有违号令者,我认得的,便拿将来;不认得的,就那里典刑了。」
●明无名氏《白兔记·团圆》:「若把我哥哥典刑了,奴家父母在九泉之下也不瞑目。」 5.
指受刑法。
●元关汉卿《谢天香》第二摺:「我若打了谢氏呵,便是典刑过罪人也,使耆卿再不好往他家去。」★「典刑」在《汉语大词典》第1857页 第2卷 113★「典刑」在《汉语辞海》的解释★「典刑」在《重編國語辭典》的解释典刑diǎn xíng 1.
? 《書o舜典》:「象以典刑。」
? 孔傳:「象,法也。法用常刑,用不越法。」
? 三國·魏·曹操《選軍中典獄令》:「其選明達法理者,使持典刑。」
? 《續資治通鑒o宋理宗紹定元年》:「自古敗軍之將,必正典刑,不爾,無以謝天下。」 2.
見「典型」。 3.
掌管刑法。
? 《漢書o敘傳下》:「釋之典刑,國憲以平。」
? 宋·陳亮《廷對策》:「數年以來,典刑之官遂以殺為能,雖可生者亦傅以死。」 4.
? 元·關漢卿《竇娥冤》第三摺:「我怕連累婆婆,屈招了藥死公公,今日赴法場典刑。」
? 《元朝秘史》卷九:「若有違號令者,我認得的,便拿將來;不認得的,就那裏典刑了。」
? 明·無名氏《白兔記o團圓》:「若把我哥哥典刑了,奴家父母在九泉之下也不瞑目。」 5.
指受刑法。
? 元·關漢卿《謝天香》第二摺:「我若打了謝氏呵,便是典刑過罪人也,使耆卿再不好往他家去。」
恤刑xù xíng 1.
慎用刑法。语本《书·舜典》:「钦哉钦哉,惟刑之恤哉。」
●唐陈子昂《谏用刑书》:「臣不敢以微命蔽塞聪明,亦非敢欲陛下顿息刑罚,望在恤刑尔。」 2.
特指减刑。
●《晋书o刘波传》:「法苛政乱者,恤刑不赦。」
●《续资治通鉴o宋太宗太平兴国二年》:「诏恤刑。自是每岁常举行之。」
●《清会典·刑部四·恤刑》:「凡恤刑之典:曰停刑,曰减刑,曰停遣。」 3.
明代及清初由中央派往各地审录刑囚、清理冤滞的官员,常被称为恤刑。始设置于明太祖时,成化后遂成定制。
●清康熙时裁省。
●《醒世恒言o张廷秀逃生救父》:「你爹全亏了种义,一向到也安乐。如今恤刑坐于常熟,解审去了。」参阅《明史o刑法志三》。★「恤刑」在《汉语大词典》第10125页 第7卷 523★「恤刑」在《汉语辞海》的解释★「恤刑」在《重編國語辭典》的解释恤刑xù xíng 1.
慎用刑法。語本《書o舜典》:「欽哉欽哉,惟刑之恤哉。」
? 唐·陳子昂《諫用刑書》:「臣不敢以微命蔽塞聰明,亦非敢欲陛下頓息刑罰,望在恤刑爾。」 2.
特指減刑。
? 《晉書o劉波傳》:「法苛政亂者,恤刑不赦。」
? 《續資治通鑒o宋太宗太平興國二年》:「詔恤刑。自是每歲常舉行之。」
? 《清會典o刑部四o恤刑》:「凡恤刑之典:曰停刑,曰減刑,曰停遣。」 3.
明代及清初由中央派往各地審錄刑囚、清理冤滯的官員,常被稱為恤刑。始設置於明·太祖時,成化後遂成定制。
? 清·康熙時裁省。
? 《醒世恒言o張廷秀逃生救父》:「你爹全虧了種義,一向到也安樂。如今恤刑坐於常熟,解審去了。」參閱《明史o刑法志三》。------------------------------恤刑xù xíng 补证条目
1.明代及清初由中央派往各地审录刑囚、清理冤滞的官员,常被称为恤刑。始设置于明太祖时,成化后遂成定制。清康熙时裁省。 ? 《醒世姻缘传》第十八回:「原來晁大舍與珍哥火崩崩算計的要京裏尋份上,等過年恤刑的來,指望簡了罪放出來。」参阅《明史o刑法志三》。〖參見「卹刑」〗
天刑tiān xíng 1.
上天的法则。
●《国语o周语下》:「上非天刑,下非地德,中非民则……而作之者,必不节矣。」
●《国语o鲁语下》:「少采夕月,与大史、司载纠虔天刑。」韦昭注:「刑,法也。」
●晋袁宏《后汉纪o献帝纪五》:「君纠逖天刑,章厥有罪,犯关干纪,莫匪诛殛。」
●唐李白《望鹦鹉洲怀祢衡》诗:「才高竟何施,寡识冒天刑;至今芳洲上,兰蕙不忍生。」 2.
天降的刑罚。
●唐韩愈《答刘秀才论史书》:「夫为史者,不有人祸,则有天刑。」
●宋范成大《采菱户》诗:「采菱辛苦似天刑,刺手朱殷鬼质青。」
●《老残游记》第十一回:「说无神则无阴谴,无天刑,一切违背天理的事都可以做得。」 3.
特指宫刑。古以宦者星与宦官对应,故称。
●《后汉书o襄楷传》:「今黄门常侍,天刑之人,陛下爱待,兼信常宠,系嗣未兆,岂不为此?天官宦者星不在紫宫而在天市,明当给使主市里也。今乃反处常伯之位,实非天意。」★「天刑」在《汉语大词典》第3156页 第2卷 1412★「天刑」在《重編國語辭典》的解释天刑tiān xíng 1.
上天的法則。
? 《國語o周語下》:「上非天刑,下非地德,中非民則……而作之者,必不節矣。」
? 《國語o魯語下》:「少采夕月,與大史、司載糾虔天刑。」
? 韋昭注:「刑,法也。」
? 晉·袁宏《後漢紀o獻帝紀五》:「君糾逖天刑,章厥有罪,犯關干紀,莫匪誅殛。」
? 唐·李白《望鸚鵡洲懷禰衡》詩:「才高竟何施,寡識冒天刑;至今芳洲上,蘭蕙不忍生。」 2.
天降的刑罰。
? 唐·韓愈《答劉秀才論史書》:「夫為史者,不有人禍,則有天刑。」
? 宋·范成大《采菱戶》詩:「采菱辛苦似天刑,刺手朱殷鬼質青。」
? 《老殘游記》第十一回:「說無神則無陰譴,無天刑,一切違背天理的事都可以做得。」 3.
特指宮刑。古以宦者星與宦官對應,故稱。
? 《後漢書o襄楷傳》:「今黃門常侍,天刑之人,陛下愛待,兼信常寵,係嗣未兆,豈不為此?天官宦者星不在紫宮而在天市,明當給使主市里也。今乃反處常伯之位,實非天意。」
★「儀刑」在《汉语大词典》第1700页 第1卷 1700儀刑yí xíng(儀刑,仪刑) 1.
? 《詩o大雅o文王》:「儀刑文王,萬邦作孚。」
? 朱熹集傳:「儀,象。刑,法。」
? 晉·陸機《皇太子宴玄圃有令賦詩》:「儀刑祖宗,妥綏天保。」
? 唐·白居易《襄州別駕府君事狀》:「故中外凡為冢婦者,皆景慕而儀刑焉。」
? 明·高明《琵琶記o一門旌獎》:「斯三人者,朕甚嘉之。使四海億兆,皆當儀刑斯人,垂範將來。」
? 章炳麟《國故論衡o原學》:「世之言學,有儀刑他國者,有因仍舊貫得之者。」 2.
為法,做楷模。
? 晉·袁宏《後漢紀o桓帝紀一》:「德苟成,故能儀刑家室,化流天下,禮苟順,故能影響無遺,翼宣風化。」
? 南朝·梁·沈約《答樂藹書》:「況文獻王冠冕彝倫,儀刑宇內,自非一世辭宗,難或與此。」
? 唐·竇庠《東都嘉量亭獻留守韓僕射》詩:「卜築三川上,儀刑萬井中。」
? 宋·陸游《賀謝樞密啟》:「豈惟康濟於茲時,固足儀刑於後世。」
? 明·宋濂《答郡守聘五經師書》:「如此之人不棄絕則已,安可使儀刑後進,執事何為欲強之乎?」 3.
楷模;典範。
? 《北齊書o陳元康傳》:「王教訓世子,自有禮法,儀刑式瞻,豈宜至是。」
? 明·方孝孺《陳野翁字說》:「余違古人亦已久矣,持其身以行乎今之世,心恒惴惴然恐為淺薄之歸,而不獲聞故老之儀刑,何幸乃得先生乎!」清·劉大櫆《金復堂先生八十壽序》:「杖履從容,示儀刑於黃山、白嶽之間,其高情逸韻,尤非世俗之所能及也。」
? 游國恩《周總理逝世一周年紀念敬賦》詩:「忘身參密勿,忠黨樹儀刑。」 4.
儀容,風範。
? 唐·鄭萬鈞《大唐故代國長公主碑》:「乃數月後,偵其儀刑,稍稍憔悴。」
? 宋·蘇軾《坤成節集英殿宴教坊詞o小兒致語》:「慈儉之化,無德而能名;保佑之功,如天之難報。惟流傳於歌舞,庶髣彿其儀刑。」
? 宋·葉適《王夫人畫像贊》:「爾孫爾曾,象其儀刑。」
明刑míng xíng 1.
明确的法令。
●《诗·大雅·抑》:「罔敷求先王,克共明刑。」
●毛传:「刑,法也。」
●《后汉书o阜陵质王延传》:「经有正义,律有明刑。」 2.
指把犯人所犯罪状写在板上,置于其背以示惩罚。
●《周礼o地官·司救》:「三罚而士加明刑。」郑玄注:「加明刑者,去其冠饰,而书其邪恶之状,着之背也。」 3.
严明的刑罚。
●《荀子o议兵》:「雕雕焉县贵爵重赏于其前,县明刑大辱于其后,虽欲无化,能乎哉?」
●唐白居易《得甲去妻后妻犯罪请用子荫赎罪甲怒不许判》:「旋观怨偶,遽抵明刑。」 4.
指严明刑罚。
●宋李纲《谢落职依旧宫祠居住表》:「辅相失职,宜即明刑。天地有容,祗从薄责。」 5.
谓以刑法晓喻民众。
●《南史o宋纪上·武帝》:「阜财利用,繁殖黎元,编户岁滋,疆宇日启,导德明刑,四境有截。」★「明刑」在《汉语大词典》第7054页 第5卷 599★「明刑」在《重編國語辭典》的解释明刑míng xíng 1.
明確的法令。
? 《詩o大雅o抑》:「罔敷求先王,克共明刑。」
? 毛傳:「刑,法也。」
? 《後漢書o阜陵質王延傳》:「經有正義,律有明刑。」 2.
指把犯人所犯罪狀寫在板上,置於其背以示懲罰。
? 《周禮o地官o司救》:「三罰而士加明刑。」
? 鄭玄注:「加明刑者,去其冠飾,而書其邪惡之狀,著之背也。」 3.
嚴明的刑罰。
? 《荀子o議兵》:「雕雕焉縣貴爵重賞於其前,縣明刑大辱於其後,雖欲無化,能乎哉?」唐·白居易《得甲去妻後妻犯罪請用子蔭贖罪甲怒不許判》:「旋觀怨偶,遽抵明刑。」 4.
指嚴明刑罰。
? 宋·李綱《謝落職依舊宮祠居住表》:「輔相失職,宜即明刑。天地有容,祗從薄責。」 5.
謂以刑法曉喻民眾。
? 《南史o宋紀上o武帝》:「阜財利用,繁殖黎元,編戶歲滋,疆宇日啟,導德明刑,四境有截。」
刑人xíng rén 1.
加刑于人。
●《礼记o王制》:「刑人于市,与众弃之。」
●《旧唐书o刑法志》:「自今已后,令与尚食相知,刑人日勿进酒肉。」
●宋王键《刑书释名》:「刑人于车,弃之于市。」
●清黄六鸿《福惠全书o刑名·用刑》:「刑人不用荆条。」 2.
受刑之人。古代多以刑人充服劳役的奴隶。
●《周礼o地官·司市》:「国君过市,则刑人赦。」
●汉桓宽《盐铁论o周秦》:「春秋罪人无名号,谓之云盗,所以贱刑人而绝之人伦也。」 3.
特指宦官。
●《新唐书o刘蕡传》:「书其名,讥疏远贤士,昵刑人,有不君之道。」
●明刘若愚《见闻琐事杂记》:「凡内臣姓朱者,皆改姓诸。礼,公族无刑人之义也。」★「刑人」在《汉语大词典》第2347页 第2卷 603★「刑人」在《汉语辞海》的解释★「刑人」在《重編國語辭典》的解释刑人xíng rén 1.
加刑於人。
? 《禮記o王制》:「刑人於市,與眾棄之。」
? 《舊唐書o刑法志》:「自今已後,令與尚食相知,刑人日勿進酒肉。」
? 宋·王鍵《刑書釋名》:「刑人於車,棄之於市。」
? 清·黃六鴻《福惠全書o刑名o用刑》:「刑人不用荊條。」 2.
受刑之人。古代多以刑人充服勞役的奴隸。
? 《周禮o地官o司市》:「國君過市,則刑人赦。」
? 漢·桓寬《鹽鐵論o周秦》:「春秋罪人無名號,謂之云盜,所以賤刑人而絕之人倫也。」 3.
特指宦官。
? 《新唐書o劉蕡傳》:「書其名,譏疏遠賢士,昵刑人,有不君之道。」
? 明·劉若愚《見聞瑣事雜記》:「凡內臣姓朱者,皆改姓諸。禮,公族無刑人之義也。」------------------------------刑人xíng rén 补证条目
1.加刑于人。 ? 《易·蒙》:「初六,發蒙。利用刑人,用説桎梏,以往吝。」孔颖达疏:「蒙既發去无所疑滞,故利用刑戮于人。」
仪刑yí xíng 1.
●《诗·大雅·文王》:「仪刑文王,万邦作孚。」
●朱熹集传:「仪,象。刑,法。」
●晋陆机《皇太子宴玄圃有令赋诗》:「仪刑祖宗,妥绥天保。」
●唐白居易《襄州别驾府君事状》:「故中外凡为冢妇者,皆景慕而仪刑焉。」
●明高明《琵琶记·一门旌奖》:「斯三人者,朕甚嘉之。使四海亿兆,皆当仪刑斯人,垂范将来。」
●章炳麟《国故论衡·原学》:「世之言学,有仪刑他国者,有因仍旧贯得之者。」 2.
为法,做楷模。
●晋袁宏《后汉纪o桓帝纪一》:「德苟成,故能仪刑家室,化流天下,礼苟顺,故能影响无遗,翼宣风化。」
●南朝梁沈约《答乐蔼书》:「况文献王冠冕彝伦,仪刑宇内,自非一世辞宗,难或与此。」
●唐窦庠《东都嘉量亭献留守韩仆射》诗:「卜筑三川上,仪刑万井中。」
●宋陆游《贺谢枢密启》:「岂惟康济于兹时,固足仪刑于后世。」
●明宋濂《答郡守聘五经师书》:「如此之人不弃绝则已,安可使仪刑后进,执事何为欲强之乎?」 3.
楷模;典范。
●《北齐书o陈元康传》:「王教训世子,自有礼法,仪刑式瞻,岂宜至是。」
●明方孝孺《陈野翁字说》:「余违古人亦已久矣,持其身以行乎今之世,心恒惴惴然恐为浅薄之归,而不获闻故老之仪刑,何幸乃得先生乎!」
●清刘大櫆《金复堂先生八十寿序》:「杖履从容,示仪刑于黄山、白岳之间,其高情逸韵,尤非世俗之所能及也。」
●游国恩《周总理逝世一周年纪念敬赋》诗:「忘身参密勿,忠党树仪刑。」 4.
仪容,风范。
●唐郑万钧《大唐故代国长公主碑》:「乃数月后,侦其仪刑,稍稍憔悴。」
●宋苏轼《坤成节集英殿宴教坊词·小儿致语》:「慈俭之化,无德而能名;保佑之功,如天之难报。惟流传于歌舞,庶髣佛其仪刑。」
●宋叶适《王夫人画像赞》:「尔孙尔曾,象其仪刑。」★「仪刑」在《汉语大词典》第1700页 第1卷 1700★「仪刑」在《汉语辞海》的解释参见:儀刑
淫刑yín xíng滥施刑罚。
●《弘明集o正诬论》:「故服则柔而抚之,不苟淫刑极武。」淫刑(2)yín xíng 1.
滥用刑罚。
●《左传o僖公二十三年》:「淫刑以逞,谁则无罪?」
●《后汉书o史弼传》:「若承望上司,诬陷良善,淫刑滥罚,以逞非理,则平原之人,户可为党。」
●唐陈子昂《谏政理书》:「明讼恤狱,以息天下之淫刑。」
●金王若虚《五经辨惑上》:「晋灵之不君,淫刑而厚敛,愎谏而贼贤。」 2.
重刑;酷刑。
●汉扬雄《廷尉箴》:「昔在蚩尤,爰作淫刑。」
●宋袁褧《枫窗小牍》卷上:「身被淫刑,祸及朋友。」
●清侯方域《拟思宗改元颁示百官廷臣谢表》:「悬鹅鹜之余食,犬吠篱间;逞刀锯之淫刑,猿愁梯上。」
●鲁迅《书信集·致曹聚仁》:「别国的硬汉比中国多,也因为别国的淫刑不及中国的缘故。」★「淫刑」在《汉语大词典》第7845页 第5卷 1390★「淫刑」在《重編國語辭典》的解释淫刑yín xíng(參見婬刑) 1.
濫用刑罰。
? 《左傳o僖公二十三年》:「淫刑以逞,誰則無罪?」
? 《後漢書o史弼傳》:「若承望上司,誣陷良善,淫刑濫罰,以逞非理,則平原之人,戶可為黨。」
? 唐·陳子昂《諫政理書》:「明訟恤獄,以息天下之淫刑。」
? 金·王若虛《五經辨惑上》:「晉靈之不君,淫刑而厚歛,愎諫而賊賢。」 2.
重刑;酷刑。
? 漢·揚雄《廷尉箴》:「昔在蚩尤,爰作淫刑。」
? 宋·袁褧《楓窗小牘》卷上:「身被淫刑,禍及朋友。」
? 清·侯方域《擬思宗改元頒示百官廷臣謝表》:「懸鵝鶩之餘食,犬吠籬間;逞刀鋸之淫刑,猿愁梯上。」
? 魯迅《書信集o致曹聚仁》:「別國的硬漢比中國多,也因為別國的淫刑不及中國的緣故。」
徒刑tú xíng刑罚名。将罪犯拘禁于一定场所,剥夺其自由,并强制劳动的刑罚。其名始于北周,并列入「五刑」之一。年数为一至五年,隋改为一至三年,唐、宋、元、明、清因之,惟刑等有所不同。今分有期徒刑和无期徒刑两种。我国刑法规定,有期徒刑期限为六个月以上十五年以下,但在数罪并罚或死缓减为有期徒刑时,可到二十年。
●《周礼o秋官·司圜》:「司圜掌牧教罢民。凡害人者,弗使冠饰而加明刑焉,任之以事而收教之。能改者,上罪三年而舍,中罪二年而舍,下罪一年而舍。」按,此即后世的徒刑。
●《隋书o刑法志》:「﹝北周《大律》﹞三曰徒刑……四曰流刑。」
●《唐律疏议o名例一·徒刑五》:「徒刑五:一年,赎铜二十斤;一年半,赎铜三十斤;二年,赎铜四十斤;二年半,赎铜五十斤;三年,赎铜六十斤。」★「徒刑」在《汉语大词典》第4378页 第3卷 972★「徒刑」在《现代汉语词典》第1318页★「徒刑」在《汉语辞海》的解释★「徒刑」在《重編國語辭典》的解释徒刑tú xíng刑罰名。將罪犯拘禁於一定場所,剝奪其自由,並強制勞動的刑罰。其名始於北周,並列入「五刑」之一。年數為一至五年,隋改為一至三年,唐、宋、元、明、清因之,惟刑等有所不同。今分有期徒刑和無期徒刑兩種。我國刑法規定,有期徒刑期限為六個月以上十五年以下,但在數罪並罰或死緩減為有期徒刑時,可到二十年。
? 《周禮o秋官o司圜》:「司圜掌牧教罷民。凡害人者,弗使冠飾而加明刑焉,任之以事而收教之。能改者,上罪三年而舍,中罪二年而舍,下罪一年而舍。」按,此即后世的徒刑。
? 《隋書o刑法志》:「﹝北周《大律》﹞三曰徒刑……四曰流刑。」
? 《唐律疏議o名例一o徒刑五》:「徒刑五:一年,贖銅二十斤;一年半,贖銅三十斤;二年,贖銅四十斤;二年半,贖銅五十斤;三年,贖銅六十斤。」
刑法xíng fǎ 1.
关于犯罪和刑罚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国语o鲁语上》:「尧能单均刑法以仪民。」
●汉桓宽《盐铁论o诏圣》:「礼让不足禁邪,而刑法可以止暴。」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任务,是用刑罚同一切反革命和其他刑事犯罪行为作斗争。」 2.
●元曾瑞《留鞋记》第三摺:「兀那和尚,你既为出家人,可怎生谋死人。你从实的招来,免受刑法。」
●《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五:「次日捕人已将江溶解到捕厅,捕厅因顾提控面上,不动刑法,竟送到堂上来。」
●清黄六鸿《福惠全书o刑名·用刑》:「断不可急躁动性,横加刑法。」★「刑法」在《汉语大词典》第2348页 第2卷 604★「刑法」在《现代汉语词典》第1455页★「刑法」在《汉语辞海》的解释★「刑法」在《重編國語辭典》的解释刑法xíng fǎ 1.
關於犯罪和刑罰的法律規範的總稱。
? 《國語o魯語上》:「堯能單均刑法以儀民。」
? 漢·桓寬《鹽鐵論o詔聖》:「禮讓不足禁邪,而刑法可以止暴。」
?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的任務,是用刑罰同一切反革命和其他刑事犯罪行為作鬥爭。」 2.
? 元·曾瑞《留鞋記》第三摺:「兀那和尚,你既為出家人,可怎生謀死人。你從實的招來,免受刑法。」
? 《二刻拍案驚奇》卷十五:「次日捕人已將江溶解到捕廳,捕廳因顧提控面上,不動刑法,竟送到堂上來。」
? 清·黃六鴻《福惠全書o刑名o用刑》:「斷不可急躁動性,橫加刑法。」
大刑dà xíng 1.
重刑。多指死刑。
●《周礼o地官·司市》:「市刑:小刑宪罚,中刑徇罚,大刑扑罚。」
●《左传o昭公二年》:「有死罪三,何以堪之?不速死,大刑将至。」
●唐李肇《唐国史补》卷中:「及元和擒刘辟、李锜、吴元济,行大刑者,皆十一月朔,岂偶然耳。」 2.
施重刑用的刑具。
●《三侠五义》第五回:「包公一时动怒,请了大刑,用夹棍套了两腿,问时仍然不招。」 3.
大型。型,铸造器物的模型。
●汉袁康《越绝书o外传记宝剑》:「欧冶乃因天之精神,悉其伎巧,造大刑三,小刑二:一曰湛卢,二曰纯钩,三曰胜邪,四曰鱼肠,五曰巨阙。」★「大刑」在《汉语大词典》第3078页 第2卷 1334★「大刑」在《现代汉语词典》第246页★「大刑」在《汉语辞海》的解释★「大刑」在《重編國語辭典》的解释大刑dà xíng 1.
重刑。多指死刑。
? 《周禮o地官o司市》:「市刑:小刑憲罰,中刑徇罰,大刑扑罰。」
? 《左傳o昭公二年》:「有死罪三,何以堪之?不速死,大刑將至。」
? 唐·李肇《唐國史補》卷中:「及元和擒劉闢、李錡、吳元濟,行大刑者,皆十一月朔,豈偶然耳。」 2.
施重刑用的刑具。
? 《三俠五義》第五回:「包公一時動怒,請了大刑,用夾棍套了兩腿,問時仍然不招。」 3.
大型。型,鑄造器物的模型。
? 漢·袁康《越絕書o外傳記寶劍》:「歐冶乃因天之精神,悉其伎巧,造大刑三,小刑二:一曰湛盧,二曰純鉤,三曰勝邪,四曰魚腸,五曰巨闕。」
肉刑ròu xíng残害肉体的刑罚,古指墨、劓、剕、宫、大辟等。今泛指对受审者肉体上的处罚。
●《荀子o正论》:「治古无肉刑,而有象刑。」
●《史记o扁鹊仓公列传》:「书闻,上悲其意,此岁中亦除肉刑法。」
●张守节正义:「《汉书o刑法志》云:孝文帝即位十三年,除肉刑三。」
●《唐律·名例》:「昔者,三王始用肉刑。」
●长孙无忌等疏:「肉刑:墨、劓、剕、宫、大辟。」
●毛泽东《论政策》:「对任何犯人,应坚决废止肉刑,重证据而不轻信口供。」
●骆宾基《可疑的人》二:「他在古庙里囚禁的时候,审问了三次,都是在深夜,而且第一次就受了严重的肉刑。」★「肉刑」在《汉语大词典》第12216页 第8卷 1060★「肉刑」在《现代汉语词典》第1103页★「肉刑」在《汉语辞海》的解释★「肉刑」在《重編國語辭典》的解释肉刑ròu xíng殘害肉體的刑罰,古指墨、劓、剕、宮、大辟等。今泛指對受審者肉體上的處罰。
? 《荀子o正論》:「治古無肉刑,而有象刑。」
? 《史記o扁鵲倉公列傳》:「書聞,上悲其意,此歲中亦除肉刑法。」
? 張守節正義:「《漢書o刑法志》云:孝文帝即位十三年,除肉刑三。」
? 《唐律o名例》:「昔者,三王始用肉刑。」
? 長孫無忌等疏:「肉刑:墨、劓、剕、宮、大辟。」
? 毛澤東《論政策》:「對任何犯人,應堅決廢止肉刑,重證據而不輕信口供。」
? 駱賓基《可疑的人》二:「他在古廟裏囚禁的時候,審問了三次,都是在深夜,而且第一次就受了嚴重的肉刑。」
上刑(I)shàng xíng重刑;极刑。
●《书·吕刑》:「上刑适轻,下服。」
●孔传:「重刑有可以亏减,则之轻,服下罪。」
●《孟子o离娄上》:「故善战者服上刑,连诸侯者次之。」赵岐注:「上刑,重刑也。」
●明刘基《春秋明经·宋皇瑗帅师取郑师于雍丘》:「况以私忿小怨,驱而纳诸陷阱之中……律以春秋之王法,皆当服上刑矣。」
●鲁迅《呐喊·头发的故事》:「据刑法看来,最要紧的自然是脑袋,所以大辟是上刑。」上刑(II)shàng xíng对受审人使用刑具。
●《老残游记》第十七回:「老残看贾魏氏正要上刑,急忙抢上堂去,喊了‘住手!’」★「上刑」在《汉语大词典》第271页 第1卷 271★「上刑」在《现代汉语词典》第1141页★「上刑」在《汉语辞海》的解释★「上刑」在《重編國語辭典》的解释上刑shàng xíngI重刑;極刑。
? 《書o呂刑》:「上刑適輕,下服。」
? 孔傳:「重刑有可以虧減,則之輕,服下罪。」
? 《孟子o離婁上》:「故善戰者服上刑,連諸侯者次之。」
? 趙岐注:「上刑,重刑也。」
? 明·劉基《春秋明經o宋皇瑗帥師取鄭師於雍丘》:「況以私忿小怨,驅而納諸陷阱之中……律以春秋之王法,皆當服上刑矣。」
? 魯迅《吶喊o頭髮的故事》:「據刑法看來,最要緊的自然是腦袋,所以大辟是上刑。」II對受審人使用刑具。
? 《老殘游記》第十七回:「老殘看賈魏氏正要上刑,急忙搶上堂去,喊了‘住手!’」
官刑guān xíng 1.
古代惩戒官吏的刑罚之一,即鞭刑。
●《书·舜典》:「鞭作官刑,扑作教刑。」
●孔颖达疏:「若于官事不治则鞭之。」
●《周礼o天官·大宰》:「以八法(法)治官府……七曰官刑,以纠邦治。」
●孙诒让正义:「鞭,亦官府轻刑之一也。贾疏云:‘是专施于官府之中。’于义为当也。」 2.
官府所用之刑。亦指官府的刑法。
●元钱霖《哨遍》套曲:「恼天公降下灾,犯官刑系在囚。」
●《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九:「﹝寄儿﹞晚间睡去,就做那险恶之梦。不是火烧水没,便是被盗劫官刑。」
●《老残游记》第十九回:「府上这种大户人家,怎会受官刑的呢?」★「官刑」在《汉语大词典》第4786页 第3卷 1380★「官刑」在《重編國語辭典》的解释官刑guān xíng 1.
古代懲戒官吏的刑罰之一,即鞭刑。
? 《書o舜典》:「鞭作官刑,扑作教刑。」
? 孔穎達疏:「若於官事不治則鞭之。」
? 《周禮o天官o大宰》:「以八法(法)治官府……七曰官刑,以糾邦治。」
? 孫詒讓正義:「鞭,亦官府輕刑之一也。
? 賈疏云:‘是專施於官府之中。’於義為當也。」 2.
官府所用之刑。亦指官府的刑法。
? 元·錢霖《哨遍》套曲:「惱天公降下災,犯官刑繫在囚。」
? 《二刻拍案驚奇》卷十九:「﹝寄兒﹞晚間睡去,就做那險惡之夢。不是火燒水沒,便是被盜劫官刑。」
? 《老殘游記》第十九回:「府上這種大戶人家,怎會受官刑的呢?」
刑不上大夫xíng bù shàng dài fū我国古代大夫以上的贵族享受的特权之一,是宗法等级制在法律上的反映。大夫以上的贵族犯罪,「不执缚系引,不使人颈盩,不捽抑」,处死刑不「于市」,而「于朝」。
●《礼记o曲礼上》:「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
●孔颖达疏:「刑不上大夫者,制五刑三千之科条,不设大夫犯罪之目也。所以然者,大夫必用有德,若逆设其刑,则是君不知贤也。」
●《汉书o司马迁传》:「传曰:刑不上大夫。此言士节不可不厉也。」
●《晋书o刑法志》:「古典刑不上大夫,今士人有犯者,谓宜如旧,不在刑例,则进退为允。」
●《明史o刑法志》:「古者刑不上大夫,以励廉耻也。」★「刑不上大夫」在《汉语大词典》第2347页 第2卷 603★「刑不上大夫」在《重編國語辭典》的解释刑不上大夫xíng bù shàng dài fū我國古代大夫以上的貴族享受的特權之一,是宗法等級制在法律上的反映。大夫以上的貴族犯罪,「不執縛係引,不使人頸盩,不捽抑」,處死刑不「於市」,而「於朝」。
? 《禮記o曲禮上》:「禮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
? 孔穎達疏:「刑不上大夫者,制五刑三千之科條,不設大夫犯罪之目也。所以然者,大夫必用有德,若逆設其刑,則是君不知賢也。」
? 《漢書o司馬遷傳》:「傳曰:刑不上大夫。此言士節不可不厲也。」
? 《晉書o刑法志》:「古典刑不上大夫,今士人有犯者,謂宜如舊,不在刑例,則進退為允。」
? 《明史o刑法志》:「古者刑不上大夫,以勵廉恥也。」
小刑xiǎo xíng 1.
轻微的刑罚。
●《周礼o地官·司市》:「市刑,小刑宪罚,中刑徇罚,大刑扑罚。」
●郑玄注引郑司农云:「宪罚,播其肆也。」
●贾公彦疏:「宪是表显之名。徇既将身以示之,则此宪是以文书表示于肆,若布宪之类也。」 2.
轻于刑杀。
●汉董仲舒《春秋繁露o阳尊阴卑》:「天之好仁而近,恶戾之变而远,大德而小刑之意也。」
●汉董仲舒《春秋繁露o阳尊阴卑》:「此见天之近阳而远阴,大德而小刑也。」 3.
小的型范。
●汉袁康《越绝书o外传记宝剑》:「欧冶乃因天之精神,悉其伎巧,造为大刑三,小刑二。一曰湛卢,二曰纯钧,三曰胜邪,四曰鱼肠,五曰巨阙。」★「小刑」在《汉语大词典》第3340页 第2卷 1596小刑xiǎo xíng 1.
輕微的刑罰。
? 《周禮o地官o司市》:「市刑,小刑憲罰,中刑徇罰,大刑扑罰。」
? 鄭玄注引鄭司農云:「憲罰,播其肆也。」
? 賈公彥疏:「憲是表顯之名。徇既將身以示之,則此憲是以文書表示於肆,若布憲之類也。」 2.
輕於刑殺。
? 漢·董仲舒《春秋繁露o陽尊陰卑》:「天之好仁而近,惡戾之變而遠,大德而小刑之意也。」
? 漢·董仲舒《春秋繁露o陽尊陰卑》:「此見天之近陽而遠陰,大德而小刑也。」 3.
小的型範。
? 漢·袁康《越絕書o外傳記寶劍》:「歐冶乃因天之精神,悉其伎巧,造為大刑三,小刑二。一曰湛盧,二曰純鈞,三曰勝邪,四曰魚腸,五曰巨闕。」
象刑xiàng xíng相传上古无肉刑,仅用与众不同的服饰加之犯人以示辱,谓之象刑。
●《书·益稷》:「皋陶方祗厥叙,方施象刑,惟明。」
●《荀子o正论》:「治古无肉刑而有象刑,共艾毕,菲对履,杀赭衣而不纯。」杨倞注:「象刑,异章服,耻辱其形象,故谓之象刑也。」
●《尚书大传》卷一:「唐虞象刑,犯墨者蒙皂巾,犯劓者赭其衣,犯膑者以墨蒙其膑处而画之,犯大辟者布衣无领。」
●晋葛洪《抱朴子·诘鲍》:「象刑之教,民莫之犯,法令滋彰,盗贼多有。」
●《旧唐书o李百药传》:「是以结绳之化行虞夏之朝,用象刑之典治刘曹之末,纪纲既紊,断可知焉。」★「象刑」在《汉语大词典》第13983页 第10卷 16★「象刑」在《重編國語辭典》的解释象刑xiàng xíng相傳上古無肉刑,僅用與眾不同的服飾加之犯人以示辱,謂之象刑。
? 《書o益稷》:「皋陶方祗厥敘,方施象刑,惟明。」
? 《荀子o正論》:「治古無肉刑而有象刑,共艾畢,菲對履,殺赭衣而不純。」
? 楊倞注:「象刑,異章服,恥辱其形象,故謂之象刑也。」
? 《尚書大傳》卷一:「唐虞象刑,犯墨者蒙皂巾,犯劓者赭其衣,犯臏者以墨幪其臏處而畫之,犯大辟者布衣無領。」
? 晉·葛洪《抱樸子o詰鮑》:「象刑之教,民莫之犯,法令滋彰,盜賊多有。」
? 《舊唐書o李百藥傳》:「是以結繩之化行虞·夏之朝,用象刑之典治劉·曹之末,紀綱既紊,斷可知焉。」
重刑zhòng xíng 1.
重的刑罚。
●《吴子o治兵》:「进有重赏,退有重刑。」
●《尉缭子o重刑令》:「使民内畏重刑,则外轻敌。」 2.
加重刑罚;施以严刑。
●《左传o襄公二十二年》:「泄命重刑,臣亦不为。」
●《商君书o画策》:「以刑去刑,虽重刑可也。」
●《隋书o赵煚传》:「尝有人盗煚田中蒿者,为吏所执……﹝煚﹞慰谕而遣之,令人载蒿一车以赐盗者,盗者愧恧,过于重刑。」 3.
犹慎刑。谓不轻易用刑。
●《礼记o王制》「王命三公参听之」汉郑玄注:「王使三公复与司寇及正共平之,重刑也。」★「重刑」在《汉语大词典》第14343页 第10卷 376重刑zhòng xíng 1.
重的刑罰。
? 《吳子o治兵》:「進有重賞,退有重刑。」
? 《尉繚子o重刑令》:「使民內畏重刑,則外輕敵。」 2.
加重刑罰;施以嚴刑。
? 《左傳o襄公二十二年》:「洩命重刑,臣亦不為。」
? 《商君書o畫策》:「以刑去刑,雖重刑可也。」
? 《隋書o趙煚傳》:「嘗有人盜煚田中蒿者,為吏所執……﹝煚﹞慰諭而遣之,令人載蒿一車以賜盜者,盜者愧恧,過於重刑。」 3.
猶慎刑。謂不輕易用刑。
? 《禮記o王制》「王命三公參聽之」漢·鄭玄注:「王使三公復與司寇及正共平之,重刑也。」
九刑jiǔ xíng 1.
周代刑书名。
●《左传o文公十八年》:「有常无赦,在《九刑》不忘。」
●《左传o昭公六年》:「周有乱政而作《九刑》。」杜预注:「周之衰,亦为刑书,谓之《九刑》。」 2.
古代的九种刑罚。
●《汉书o刑法志》:「周有乱政而作九刑。」
●颜师古注引韦昭曰:「谓正刑五,及流、赎、鞭、扑也。」五正刑,即墨、劓、剕、宫、大辟。按,《周礼o秋官·司刑》「掌五刑之法」贾公彦疏:「九刑者,郑注《尧典》云:正刑五,加之流、宥、鞭朴、赎刑。」与此略异。★「九刑」在《汉语大词典》第731页 第1卷 731★「九刑」在《汉语辞海》的解释★「九刑」在《重編國語辭典》的解释九刑jiǔ xíng 1.
周代刑書名。
? 《左傳o文公十八年》:「有常無赦,在《九刑》不忘。」
? 《左傳o昭公六年》:「周有亂政而作《九刑》。」
? 杜預注:「周之衰,亦為刑書,謂之《九刑》。」 2.
古代的九種刑罰。
? 《漢書o刑法志》:「周有亂政而作九刑。」
? 顏師古注引韋昭曰:「謂正刑五,及流、贖、鞭、撲也。」五正刑,即墨、劓、剕、宮、大辟。按,《周禮o秋官o司刑》「掌五刑之法」賈公彥疏:「九刑者,鄭注《堯典》云:正刑五,加之流、宥、鞭朴、贖刑。」與此略异。
甫刑fǔ xíng 1.
即《尚书o吕刑》。
●周穆王时有关刑罚的文告,由吕侯请命而颁,后因吕侯后代改封甫侯,故《吕刑》又称《甫刑》。
●《礼记o缁衣》:「《甫刑》曰:‘苗民匪用命,制以刑。’」孔颖达疏:「甫侯为穆王说刑,故称《甫刑》。」
●《孝经o天子》:「《甫刑》云:‘一人有庆,兆民赖之。’」唐玄宗注:「《甫刑》,即《尚书o吕刑》也。」
●汉桓宽《盐铁论o诏圣》:「《春秋》原罪,《甫刑》制狱。」 2.
借指周代刑法。
●汉扬雄《解嘲》:「甫刑靡敝,秦法酷烈,圣汉权制,而萧何造律,宜也。」★「甫刑」在《汉语大词典》第525页 第1卷 525甫刑fǔ xíng 1.
即《尚書o呂刑》。
? 周穆王時有關刑罰的文告,由呂侯請命而頒,後因呂侯後代改封甫侯,故《呂刑》又稱《甫刑》。
? 《禮記o緇衣》:「《甫刑》曰:‘苗民匪用命,制以刑。’」孔穎達疏:「甫侯為穆王說刑,故稱《甫刑》。」
? 《孝經o天子》:「《甫刑》云:‘一人有慶,兆民賴之。’」唐玄宗注:「《甫刑》,即《尚書o呂刑》也。」
? 漢·桓寬《鹽鐵論o詔聖》:「《春秋》原罪,《甫刑》制獄。」 2.
借指周代刑法。
? 漢·揚雄《解嘲》:「甫刑靡敝,秦法酷烈,聖漢權制,而蕭何造律,宜也。」
刑房xíng fáng 1.
旧时衙门中掌理刑事案件的分署。
●《警世通言o玉堂春落难逢夫》:「且喜有个刑房吏,姓刘名志仁,为人正直无私。」
●《儿女英雄传》第十一回:「原来这书办是本衙门刑房的一个掌案的老吏。」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八回:「我正和继之说着话时,只见刑房书吏,拿了一宗案卷进来。」 2.
指刑房的书吏。
●《儒林外史》第十九回:「我有一个舍亲在县里当刑房。」
●《儒林外史》第十九回:「那刑房姓蒋,家里还有客坐着。」★「刑房」在《汉语大词典》第2348页 第2卷 604★「刑房」在《现代汉语词典》第1455页★「刑房」在《重編國語辭典》的解释刑房xíng fáng 1.
舊時衙門中掌理刑事案件的分署。
? 《警世通言o玉堂春落難逢夫》:「且喜有個刑房吏,姓劉名志仁,為人正直無私。」
? 《兒女英雄傳》第十一回:「原來這書辦是本衙門刑房的一個掌案的老吏。」
? 《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四八回:「我正和繼之說着話時,只見刑房書吏,拿了一宗案卷進來。」 2.
指刑房的書吏。
? 《儒林外史》第十九回:「我有一個舍親在縣裏當刑房。」
? 《儒林外史》第十九回:「那刑房姓蔣,家裏還有客坐着。」
刑法志xíng fǎ zhì旧时纪传体断代史中以综述刑法为内容的篇目。
●汉代班固的《汉书》首创这种体制,后来各代史书多数沿用。或称《刑罚志》、《刑志》。
●《汉书o叙传下》:「威实辅德,刑亦助教,季世不详,背本争末,吴孙狙诈,申商酷烈,汉章九法,太宗改作,轻重之差,世有定籍,述《刑法志》第三。」
●《隋书o经籍志二》:「后周太祖又命苏绰撰《大统式》。隋则律令格式并行。自律已下,世有改作,事在《刑法志》。」
●《清史稿o刑法志二》:「《辽史o刑法志》始列入正刑之内。」★「刑法志」在《汉语大词典》第2348页 第2卷 604★「刑法志」在《汉语辞海》的解释刑法志xíng fǎ zhì舊時紀傳體斷代史中以綜述刑法為內容的篇目。
? 漢代·班固的《漢書》首創這種體制,後來各代史書多數沿用。或稱《刑罰志》、《刑志》。
? 《漢書o敘傳下》:「威實輔德,刑亦助教,季世不詳,背本爭末,吳·孫狙詐,申·商酷烈,漢章九法,太宗改作,輕重之差,世有定籍,述《刑法志》第三。」
? 《隋書o經籍志二》:「後周太祖又命蘇綽撰《大統式》。
? 隋則律令格式並行。自律已下,世有改作,事在《刑法志》。」
? 《清史稿o刑法志二》:「《遼史o刑法志》始列入正刑之內。」
刑于xíng yú 1.
谓以礼法对待。
●《诗·大雅·思齐》:「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
●郑玄笺:「文王以礼法接待其妻。」
●唐李翱《正位》:「古之善治其国者,先齐其家,言自家之刑于国也。」 2.
指夫妇和睦。
●明汪廷讷《狮吼记·奇妒》:「若论刑于之化,卑人其实不让文王,但恐娘子未知淑女。」省作「刑于」。
●清杭世骏《质疑·礼记》:「夫妇,人伦之始;刑于,齐家之本。」刑于(2)xíng yú(无)★「刑于」在《汉语大词典》第2347页 第2卷 603★「刑于」在《汉语辞海》的解释★「刑于」在《重編國語辭典》的解释刑于xíng yú(參見刑於)亦作「刑於」。 1.
謂以禮法對待。
? 《詩o大雅o思齊》:「刑于寡妻,至於兄弟,以御于家邦。」
? 鄭玄箋:「文王以禮法接待其妻。」
? 唐·李翱《正位》:「古之善治其國者,先齊其家,言自家之刑於國也。」 2.
指夫婦和睦。
? 明·汪廷訥《獅吼記o奇妒》:「若論刑于之化,卑人其實不讓文王,但恐娘子未知淑女。」省作「刑于」。
? 清·杭世駿《質疑o禮記》:「夫婦,人倫之始;刑于,齊家之本。」
苦刑kǔ xíng 1.
●峻青《黎明的河边·烽火山上的故事》:「一连三天,老大娘和安生也受尽了苦刑。他们把烧红的铁,在老大娘底脸上烙;他们把削尖的竹针,从老大娘十个指甲里向里钉。」 2.
指人在生活上或精神上所受的折磨。
●鲁迅《且介亭杂文·忆韦素园君》:「他(陀思妥也夫斯基)布置了精神上的苦刑,一个个拉了不幸的人来,拷问给我们看。」
●巴金《灭亡》第十二章:「一天不见她,这一天就成了不幸的日子,心神不安宁,生活也就成了苦刑。」★「苦刑」在《汉语大词典》第12835页 第9卷 318★「苦刑」在《现代汉语词典》第750页★「苦刑」在《重編國語辭典》的解释苦刑kǔ xíng 1.
? 峻青《黎明的河邊o烽火山上的故事》:「一連三天,老大娘和安生也受盡了苦刑。他們把燒紅的鐵,在老大娘底臉上烙;他們把削尖的竹針,從老大娘十個指甲裏向裏釘。」 2.
指人在生活上或精神上所受的折磨。
? 魯迅《且介亭雜文o憶韋素園君》:「他(陀思妥也夫斯基)布置了精神上的苦刑,一個個拉了不幸的人來,拷問給我們看。」
? 巴金《滅亡》第十二章:「一天不見她,這一天就成了不幸的日子,心神不安寧,生活也就成了苦刑。」
刑德xíng dé 1.
刑罚与教化;刑罚与恩赏。
●《韩非子o二柄》:「何谓刑德?曰:杀戮之谓刑,庆赏之谓德。」
●晋葛洪《抱朴子·广譬》:「二仪不能废春秋以成岁,明主不能舍刑德以致治。」
●南朝齐王融《永明九年策秀才文》:「改宪敕法,审刑德之原。」 2.
古人以刑为阴克,以德为阳生,附会五行生克之说。
●《史记o龟策列传》:「明于阴阳,审于刑德。」
●三国魏阮侃《宅无吉凶摄生论》:「世有安宅、葬埋、阴阳、度数、刑德之忌,是何所生乎!」★「刑德」在《汉语大词典》第2351页 第2卷 607★「刑德」在《汉语辞海》的解释刑德xíng dé 1.
刑罰與教化;刑罰與恩賞。
? 《韓非子o二柄》:「何謂刑德?曰:殺戮之謂刑,慶賞之謂德。」
? 晉·葛洪《抱樸子o廣譬》:「二儀不能廢春秋以成歲,明主不能舍刑德以致治。」
? 南朝·齊·王融《永明九年策秀才文》:「改憲敕法,審刑德之原。」 2.
古人以刑為陰克,以德為陽生,附會五行生克之說。
? 《史記o龜策列傳》:「明於陰陽,審於刑德。」
? 三國·魏·阮侃《宅無吉凶攝生論》:「世有安宅、葬埋、陰陽、度數、刑德之忌,是何所生乎!」
刑戮xíng lù亦作「刑僇」。 1.
受刑罚或被处死。
●《荀子o荣辱》:「室家立残,亲戚不免乎刑戮。」
●《史记o蒙恬列传》:「赵高昆弟数人,皆生隐宫,其母被刑僇,世世卑贱。」 2.
指各种刑罚。
●明沈德符《野获编补遗·内监·王振恩恤》:「时曹石虽诛,而告密之风转炽,始掌锦衣者为逯杲,以酷暴激曹钦。及杲见杀,门达继之,酷加甚焉。故终天顺一朝,刑僇乃尔。」
●郭沫若《十批判书·吕不韦与秦王政的批判》:「特别是具五刑,可谓集刑戮之大成。」★「刑戮」在《汉语大词典》第2352页 第2卷 608★「刑戮」在《重編國語辭典》的解释刑戮xíng lù亦作「刑僇」。 1.
受刑罰或被處死。
? 《荀子o榮辱》:「室家立殘,親戚不免乎刑戮。」
? 《史記o蒙恬列傳》:「趙高昆弟數人,皆生隱宮,其母被刑僇,世世卑賤。」 2.
指各種刑罰。
? 明·沈德符《野獲編補遺o內監o王振恩恤》:「時曹·石雖誅,而告密之風轉熾,始掌錦衣者為逯杲,以酷暴激曹欽。及杲見殺,門達繼之,酷加甚焉。故終天順一朝,刑僇乃爾。」
? 郭沫若《十批判書o呂不韋與秦王政的批判》:「特別是具五刑,可謂集刑戮之大成。」
★「刑餘」在《汉语大词典》第2351页 第2卷 607★「刑餘」在《重編國語辭典》的解释刑餘xíng yú(刑餘,刑余) 1.
受過肉刑;判過刑。
? 《韓非子o內儲說下六微》:「刑餘之人,何事乃敢乞飲長者!」
? 《史記o孫子吳起列傳》:「齊威王欲將孫臏,臏辭謝曰:‘刑餘之人不可。’」
? 《續資治通鑒o宋徽宗宣和三年》:「朱勉父子,本刑餘小人。」
? 郭沫若《李白與杜甫o李白在政治活動中的第二次大失敗》:「李白是經歷了長流夜郎的刑餘之人。」 2.
指受過肉刑的人。
? 《逸周書o大明武》:「六刑餘。」
? 孔晁注:「刑餘,赦徒。」 3.
指閹人。即受過宮刑的人。
? 《韓非子o亡徵》:「女子用國,刑餘用事者,可亡也。」
? 《魏書o抱老壽傳》:「丐乞刑餘之家,覆養閹人之室。」 4.
南朝·宋·顏延之罵和尚慧琳為刑餘。古代有髡刑,而和尚必須剃光頭,故稱為「刑餘」。
? 《宋書o顏延之傳》:「時沙門釋慧琳,以才學為太祖所賞愛,每召見,常升獨榻。
? 延之甚疾焉,因醉白上曰:‘……此三台之坐,豈可使刑餘居之。’」
三刑sān xíng古代星相家将十二支与五行四方相配,据其生克之理以推凶吉。子卯为一刑,寅巳申为二刑,丑戌未为三刑。凡逢三刑之地则凶。见《协纪辨方书·义例》。
●《新唐书o吕才传》:「长平坑降卒,非俱犯三刑;南阳多近亲,非俱当六合。」
●《资治通鉴o唐太宗贞观十五年》引此文,胡三省注云:「三刑:寅刑巳,巳刑申,申刑寅;丑刑戌,戌刑未,未刑丑;子刑卯,卯刑子。」
●明谢肇浙《五杂俎o人部二》:「禄命之说,相传始于唐李虚中,然三刑六合,贞观初已辟其说,似非起于李也。」★「三刑」在《汉语大词典》第192页 第1卷 192三刑sān xíng古代星相家將十二支與五行四方相配,據其生克之理以推凶吉。子卯為一刑,寅巳申為二刑,丑戌未為三刑。凡逢三刑之地則凶。見《協紀辨方書o義例》。
? 《新唐書o呂才傳》:「長平坑降卒,非俱犯三刑;南陽多近親,非俱當六合。」
? 《資治通鑒o唐太宗貞觀十五年》引此文,胡三省注云:「三刑:寅刑巳,巳刑申,申刑寅;丑刑戌,戌刑未,未刑丑;子刑卯,卯刑子。」
? 明·謝肇淛《五雜俎o人部二》:「祿命之說,相傳始於唐·李虛中,然三刑六合,貞觀初已闢其說,似非起於李也。」
★「緩刑」在《汉语大词典》第13461页 第9卷 944★「緩刑」在《重編國語辭典》的解释緩刑huǎn xíng(緩刑,缓刑) 1.
放寬刑罰。
? 《周禮o地官o大司徒》:「以荒政十有二,聚萬民:一曰散利,二曰薄征,三曰緩刑。」
? 賈公彥疏:「三曰緩刑者,謂凶年犯刑緩縱之。」
? 漢·劉向《說苑o貴德》:「孝宣皇帝初即位,守廷尉吏路溫舒上書言尚德緩刑。」
? 明·方孝孺《凝命神寶頌》:「上帝之心,惡殺好生。皇宣慈惠,任德緩刑。」 2.
法律規定在一定條件下,對犯人所判處的刑罰延期執行或不執行。緩刑期間,如果沒有再犯新罪,原判刑罰即不再執行;如果再犯新罪,撤銷緩刑,把前罪和後罪所判處的刑罰合併執行。------------------------------緩刑huǎn xíng 补证条目
1.法律规定在一定条件下,对犯人所判处的刑罚延期执行或不执行。缓刑期间,如果没有再犯新罪,原判刑罚即不再执行;如果再犯新罪,撤销缓刑,把前罪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合并执行。 ? 海岩《玉观音》第二三章:「根据你这情况,争取到缓刑把握还是比较大的。」
刑章xíng zhāng犹刑法。
●唐韩愈《贺册尊号表》:「微臣幸生圣代,触犯刑章,假息海隅,死亡无日。」
●宋王禹偁《拟贬萧瑀出家诏》:「以致君臣之际,有是暌离,虽正刑章,良多愧耻,勉思省己,以卜自新。」
●《天讨·军政府<讨满洲檄>》:「好恶因于郡县,生杀成于墨吏,刑部不知,按察不问,遂令刑章枉桡,呼天无所,其罪十也。」★「刑章」在《汉语大词典》第2350页 第2卷 606刑章xíng zhāng猶刑法。
? 唐·韓愈《賀冊尊號表》:「微臣幸生聖代,觸犯刑章,假息海隅,死亡無日。」
? 宋·王禹偁《擬貶蕭瑀出家詔》:「以致君臣之際,有是暌離,雖正刑章,良多愧恥,勉思省己,以卜自新。」
? 《天討o軍政府<討滿洲檄>》:「好惡因於郡縣,生殺成於墨吏,刑部不知,按察不問,遂令刑章枉橈,呼天無所,其罪十也。」------------------------------刑章xíng zhāng 补证条目
犹刑法。 ? 《南齐书o郁林王纪》:「且風土異宜,百民(舛)〔殊〕務,刑章治緒,未必同源。妨本害政,事非一揆,冕旒屬念,無忘夙興。」
刑科xíng kē 1.
刑法的条款。
●唐道宣《续高僧传o唐伪郑沙门释智命传》:「既不遂志,惟思剪剃不累刑科。」
●梁斌《红旗谱》五二:「读书本子行了,懂得什么刑科大事。」 2.
明清时六科之一,负责处理刑事案件。
●《初刻拍案惊奇》卷十六:「稽清知县,也行取做刑科给事中。」
●《红楼梦》第一○五回:「我在刑科里打听,倒没有听见两王复旨的信。」
●张德泽《清代国家机关考略》:「刑科,稽核刑名案件,注销刑部文卷。」★「刑科」在《汉语大词典》第2349页 第2卷 605刑科xíng kē 1.
刑法的條款。
? 唐·道宣《續高僧傳o唐偽鄭沙門釋智命傳》:「既不遂志,惟思剪剃不累刑科。」
? 梁斌《紅旗譜》五二:「讀書本子行了,懂得什麼刑科大事。」 2.
明·清時六科之一,負責處理刑事案件。
? 《初刻拍案驚奇》卷十六:「稽清知縣,也行取做刑科給事中。」
? 《紅樓夢》第一o五回:「我在刑科裏打聽,倒沒有聽見兩王復旨的信。」
? 張德澤《清代國家機關考略》:「刑科,稽核刑名案件,注銷刑部文卷。」
刑剭xíng wū谓将有罪之贵族、大臣刑杀于户内,而不在市上施刑。
●《易·鼎》:「鼎折足,覆公餗,其刑剭,凶。」郑玄注:「若三公倾覆王之美道,屋中刑之。」
●《新唐书o元载王缙等传赞》:「《易》称‘鼎折足,其刑剭’,谅哉!」
●宋邵博《闻见后录》卷三:「王弼注‘鼎折足,覆公餗,其形渥,凶。’以为沾濡之形也。盖弼不知古《易》形作刑,渥作剭。」按王弼本作「形渥」。
●明刘基《刘仲璟长史传》:「今皇帝圣神嗣统,先生勋旧残孽,宜弗底刑剭。」★「刑剭」在《汉语大词典》第2350页 第2卷 606刑剭xíng wū謂將有罪之貴族、大臣刑殺於戶內,而不在市上施刑。
? 《易o鼎》:「鼎折足,覆公餗,其刑剭,凶。」
? 鄭玄注:「若三公傾覆王之美道,屋中刑之。」
? 《新唐書o元載王縉等傳贊》:「《易》稱‘鼎折足,其刑剭’,諒哉!」宋·邵博《聞見後錄》卷三:「王弼注‘鼎折足,覆公餗,其形渥,凶。’以為沾濡之形也。蓋弼不知古《易》形作刑,渥作剭。」按王弼本作「形渥」。
? 明·劉基《劉仲璟長史傳》:「今皇帝聖神嗣統,先生勳舊殘孽,宜弗底刑剭。」
腐刑fǔ xíng即宫刑。古代男子阉割生殖器的酷刑。
●汉司马迁《报任安书》:「最下腐刑,极矣。」
●《汉书o佞幸传·李延年》:「延年坐法腐刑,给事狗监中。」
●清戴名世《左氏辨》:「迁又以左丘为姓名明,又因其名明而遂谓其失明,附于孙子膑脚与己之腐刑,以致其悲愤之意。」
●鲁迅《且介亭杂文·病后杂谈》:「例如罢,谁都知道从周到汉,有一种施于男子的‘宫刑’,也叫‘腐刑’,次于‘大辟’一等。」★「腐刑」在《汉语大词典》第12224页 第8卷 1068★「腐刑」在《汉语辞海》的解释★「腐刑」在《重編國語辭典》的解释腐刑fǔ xíng即宮刑。古代男子閹割生殖器的酷刑。
? 漢·司馬遷《報任安書》:「最下腐刑,極矣。」
? 《漢書o佞幸傳o李延年》:「延年坐法腐刑,給事狗監中。」
? 清·戴名世《左氏辨》:「遷又以左丘為姓名明,又因其名明而遂謂其失明,附於孫子臏腳與己之腐刑,以致其悲憤之意。」
? 魯迅《且介亭雜文o病後雜談》:「例如罷,誰都知道從周到漢,有一種施於男子的‘宮刑’,也叫‘腐刑’,次於‘大辟’一等。」
正刑zhèng xíng 1.
正常的法度。
●《书·无逸》:「乃变乱先王之正刑。」
●孔颖达疏:「变乱先王之正法。」 2.
谓正定刑律。
●《礼记o王制》:「司寇正刑明辟,以听狱讼。」
●孔颖达疏:「正刑明辟者,谓司寇当正定刑书,明断罪法,使刑不差二,法不倾邪。」 3.
依法执行死刑。
●明沈德符《野获编·勋戚·嗣封建新伯》:「乃拟沙极刑,转详中丞,至黄河中游,忽自沉洪波,不及正刑。」★「正刑」在《汉语大词典》第6764页 第5卷 309正刑zhèng xíng 1.
正常的法度。
? 《書o無逸》:「乃變亂先王之正刑。」
? 孔穎達疏:「變亂先王之正法。」 2.
謂正定刑律。
? 《禮記o王制》:「司寇正刑明辟,以聽獄訟。」
? 孔穎達疏:「正刑明辟者,謂司寇當正定刑書,明斷罪法,使刑不差二,法不傾邪。」 3.
依法執行死刑。
? 明·沈德符《野獲編o勛戚o嗣封建新伯》:「乃擬沙極刑,轉詳中丞,至黃河中游,忽自沉洪波,不及正刑。」
刑徒xíng tú 1.
受刑之人;囚徒。
●《墨子o公孟》:「子亦闻乎,匿刑徒之有刑乎。」
●《史记o孙子吴起列传》:「齐使者如梁,孙膑以刑徒阴见。」
●唐李白《古风》诗之三:「刑徒七十万,起土骊山隈。」
●范文澜蔡美彪等《中国通史》第二编第一章第一节:「秦始皇怒,使刑徒三千人斫树成光山,向湘神表示皇帝的威力。」 2.
●《隋书o刑法志》:「流役六年,改为五载,刑徒五岁,变从三祀。」★「刑徒」在《汉语大词典》第2349页 第2卷 605刑徒xíng tú 1.
受刑之人;囚徒。
? 《墨子o公孟》:「子亦聞乎,匿刑徒之有刑乎。」
? 《史記o孫子吳起列傳》:「齊使者如梁,孫臏以刑徒陰見。」
? 唐·李白《古風》詩之三:「刑徒七十萬,起土驪山隈。」
? 范文瀾·蔡美彪等《中國通史》第二編第一章第一節:「秦始皇怒,使刑徒三千人斫樹成光山,向湘神表示皇帝的威力。」 2.
? 《隋書o刑法志》:「流役六年,改為五載,刑徒五歲,變從三祀。」
播刑bō xíng施行刑法。
●《书·吕刑》:「今尔何监,非时伯夷播刑之迪。」
●孔传:「言当视伯夷布刑之道而法之。」
●《礼记o缁衣》:「《甫刑》曰:‘播形之不迪。’」郑玄注:「播犹施也。‘不’衍字耳……言施刑之道。」
●清牟庭《同文尚书·甫刑之命》:「《尚书》‘由’字多作‘迪’,而《缁衣》作‘播刑之不由。’《缁衣》注云:‘不字衍。’今据《书》义,当有‘不’字,非衍也……此为播施刑法之所不由其故,非尔所宜监视也。」★「播刑」在《汉语大词典》第8864页 第6卷 881播刑bō xíng施行刑法。
? 《書o呂刑》:「今爾何監,非時伯夷播刑之迪。」
? 孔傳:「言當視伯夷布刑之道而法之。」
? 《禮記o緇衣》:「《甫刑》曰:‘播形之不迪。’」鄭玄注:「播猶施也。‘不’衍字耳……言施刑之道。」
? 清·牟庭《同文尚書o甫刑之命》:「《尚書》‘由’字多作‘迪’,而《緇衣》作‘播刑之不由。’《緇衣》注云:‘不字衍。’今據《書》義,當有‘不’字,非衍也……此為播施刑法之所不由其故,非爾所宜監視也。」
免刑miǎn xíng 1.
脱去刑具。
●秦汉时用罪犯服役,则解除其刑具,谓之弛刑徒。
●《汉书o西域传下·车师国》:「汉遣侍郎郑吉、校尉司马熹将免刑罪人田渠犁,积谷,欲以攻车师。」 2.
免除刑罚。
●南朝宋谢灵运《撰征赋》:「敷高才于兔园,虽正言而免刑。」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o时序》:「杜笃献诔以免刑,班彪参奏以补令。虽非旁求,亦不遐弃。」★「免刑」在《汉语大词典》第2010页 第2卷 266★「免刑」在《现代汉语词典》第897页★「免刑」在《重編國語辭典》的解释免刑miǎn xíng 1.
脫去刑具。
? 秦·漢時用罪犯服役,則解除其刑具,謂之弛刑徒。
? 《漢書o西域傳下o車師國》:「漢遣侍郎鄭吉、校尉司馬熹將免刑罪人田渠犁,積穀,欲以攻車師。」 2.
免除刑罰。
? 南朝·宋·謝靈運《撰征賦》:「敷高才於兔園,雖正言而免刑。」
? 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o時序》:「杜篤獻誄以免刑,班彪參奏以補令。雖非旁求,亦不遐棄。」
薄刑bó xíng 1.
轻罪;轻刑。
●《礼记o月令》:「﹝孟夏之月﹞断薄刑,决小罪,出轻系。」
●《国语o鲁语上》:「大刑用甲兵,其次用斧钺;中刑用刀锯,其次用钻笮;薄刑用鞭扑:以威民也。」
●《后汉书o鲁恭传》:「初,和帝末,下令麦秋得案验薄刑,而州郡好以苛察为政,因此遂盛夏断狱。」 2.
减损刑罚;不以刑罚为重。
●汉班固《白虎通·考黜》:「诸侯始封,爵土相随者何?君子重德薄刑,赏宜从重。」★「薄刑」在《汉语大词典》第13090页 第9卷 573薄刑bó xíng 1.
輕罪;輕刑。
? 《禮記o月令》:「﹝孟夏之月﹞斷薄刑,決小罪,出輕繫。」
? 《國語o魯語上》:「大刑用甲兵,其次用斧鉞;中刑用刀鋸,其次用鑽笮;薄刑用鞭扑:以威民也。」
? 《後漢書o魯恭傳》:「初,和帝末,下令麥秋得案驗薄刑,而州郡好以苛察為政,因此遂盛夏斷獄。」 2.
減損刑罰;不以刑罰為重。
? 漢·班固《白虎通o考黜》:「諸侯始封,爵土相隨者何?君子重德薄刑,賞宜從重。」
刑部xíng bù我国封建社会掌管刑法、狱讼事务的官署,属六部之一。
●《隋书o刑法志》:「三年,因览刑部奏,断狱数犹至万条。」
●唐韩愈《送郑尚书序》:「长庆三年四月,以工部尚书郑公为刑部尚书,兼御史大夫,往践其任。」
●《红楼梦》第一○三回:「不用多说了,快收拾停当。刑部的老爷就到了。」
●张德泽《清代国家机关考略》:「刑部,古代为‘秋官大司寇’,隋唐以后,即为刑部。」★「刑部」在《汉语大词典》第2349页 第2卷 605★「刑部」在《汉语辞海》的解释★「刑部」在《重編國語辭典》的解释刑部xíng bù我國封建社會掌管刑法、獄訟事務的官署,屬六部之一。
? 《隋書o刑法志》:「三年,因覽刑部奏,斷獄數猶至萬條。」
? 唐·韓愈《送鄭尚書序》:「長慶三年四月,以工部尚書鄭公為刑部尚書,兼御史大夫,往踐其任。」
? 《紅樓夢》第一o三回:「不用多說了,快收拾停當。刑部的老爺就到了。」
? 張德澤《清代國家機關考略》:「刑部,古代為‘秋官大司寇’,隋·唐以後,即為刑部。」
髡刑kūn xíng古代一种剃去罪人须发的刑罚。
●汉焦赣《易林·复之坎》:「髡刑受法,终不得释。」
●《三国志o魏志·王凌传》「凌举孝廉,为发干长」裴松之注引三国魏鱼豢《魏略》:「凌为长,遇事,髡刑五岁,当道扫除。」
●唐苏鹗《苏氏演义》卷上:「司马迁《答任少卿书》云:‘其次鬄毛发,婴金铁受辱。’髡刑,则剃毛发。」
●范文澜蔡美彪等《中国通史》第一编第五章第二节:「战国以来有一种髡刑,把罪人须发剃光。」★「髡刑」在《汉语大词典》第17529页 第12卷 728髡刑kūn xíng古代一種剃去罪人鬚髮的刑罰。
? 漢·焦贛《易林o復之坎》:「髡刑受法,終不得釋。」
? 《三國志o魏志o王淩傳》「淩舉孝廉,為發干長」裴松之注引三國·魏·魚豢《魏略》:「淩為長,遇事,髡刑五歲,當道掃除。」
? 唐·蘇鶚《蘇氏演義》卷上:「司馬遷《答任少卿書》云:‘其次鬄毛髮,嬰金鐵受辱。’髡刑,則剃毛髮。」
? 范文瀾·蔡美彪等《中國通史》第一編第五章第二節:「戰國以來有一種髡刑,把罪人鬚髮剃光。」
施刑(I)shī xíng行刑。
●汉桓宽《盐铁论o论灾》:「春夏生长,利以行仁;秋冬杀藏,利以施刑。」
●宋王安石《上仁宗皇帝言事书》:「重禁祸之所自生,故其施刑极省。」施刑(II)shī xíng弛刑,赦罪。亦指获赦者。
●《后汉书o光武帝纪下》:「遣骠骑大将军杜茂将众郡施刑屯北边,筑亭候,修烽燧。」李贤注:「施,读曰‘弛’。弛,解也。《前书音义》曰:‘谓有赦令,去其钳釱赭衣,谓之弛刑。’」★「施刑」在《汉语大词典》第9561页 第6卷 1578施刑shī xíngI行刑。
? 漢·桓寬《鹽鐵論o論災》:「春夏生長,利以行仁;秋冬殺藏,利以施刑。」
? 宋·王安石《上仁宗皇帝言事書》:「重禁禍之所自生,故其施刑極省。」II弛刑,赦罪。亦指獲赦者。
? 《後漢書o光武帝紀下》:「遣驃騎大將軍杜茂將眾郡施刑屯北邊,築亭候,修烽燧。」
? 李賢注:「施,讀曰‘弛’。弛,解也。
? 《前書音義》曰:‘謂有赦令,去其鉗釱赭衣,謂之弛刑。’」
非刑fēi xíng 1.
不合刑律。
●《左传o襄公六年》:「同罪异罚,非刑也。」 2.
在法律规定之外施行的残酷的肉体刑罚。
●《警世通言o金令史美婢酬秀童》:「我实不曾为盗,你们非刑吊拷,务要我招认。」
●《醉醒石》第八回:「王抚便将他非刑逼拷,打死平民,纳贿诈财。」
●罗广斌杨益言《红岩》第十五章:「在渣滓洞对江姐进行非刑拷打,很显然,这是敌人疯狂的报复!」★「非刑」在《汉语大词典》第16138页 第11卷 779★「非刑」在《现代汉语词典》第375页非刑fēi xíng 1.
不合刑律。
? 《左傳o襄公六年》:「同罪異罰,非刑也。」 2.
在法律規定之外施行的殘酷的肉體刑罰。
? 《警世通言o金令史美婢酬秀童》:「我實不曾為盜,你們非刑吊拷,務要我招認。」
? 《醉醒石》第八回:「王撫便將他非刑逼拷,打死平民,納賄詐財。」
? 羅廣斌·楊益言《紅岩》第十五章:「在渣滓洞對江姐進行非刑拷打,很顯然,這是敵人瘋狂的報復!」
服刑fú xíng 1.
●清周亮工《书影》卷二:「忠愍以乙卯冬服刑。子与方决囚江北,不与事。」
●清王士禛《池北偶谈o谈异三·梁尚书》:「梁怪之,勒令出见。一见怒甚,即核其交通外彝,侵冒军实罪状,劾而杀之。将服刑,告人曰:‘吾死固矣。’」 2.
谓服徒刑。
●《解放日报》:「我对孩子们说,你爸爸可能会服刑去。」★「服刑」在《汉语大词典》第9182页 第6卷 1199★「服刑」在《现代汉语词典》第399页★「服刑」在《重編國語辭典》的解释服刑fú xíng 1.
? 清·周亮工《書影》卷二:「忠愍以乙卯冬服刑。
? 子與方決囚江北,不與事。」
? 清·王士禛《池北偶談o談异三o梁尚書》:「梁怪之,勒令出見。一見怒甚,即核其交通外彝,侵冒軍實罪狀,劾而殺之。將服刑,告人曰:‘吾死固矣。’」 2.
謂服徒刑。
? 《解放日報》:「我對孩子們說,你爸爸可能會服刑去。」
流刑liú xíng把犯人遣送到边远地方服劳役的刑罚。此刑始于秦汉,隋定为五刑之一,沿至清。
●《隋书o刑法志》:「其制,刑名五:一曰死……二曰流刑,谓论犯可死,原情可降,鞭笞各一百,髡之,投于边裔,以为兵卒。未有道里之差。其不合远配者,男子长徒,女子配舂,并六年。」
●《续资治通鉴o宋太祖干德元年》:「癸酉,吏部尚书张昭等详定五刑之制,凡流刑四,徒、杖、笞刑各五。」★「流刑」在《汉语大词典》第7714页 第5卷 1259★「流刑」在《现代汉语词典》第833页★「流刑」在《重編國語辭典》的解释流刑liú xíng把犯人遣送到邊遠地方服勞役的刑罰。此刑始於秦·漢,隋定為五刑之一,沿至清。
? 《隋書o刑法志》:「其制,刑名五:一曰死……二曰流刑,謂論犯可死,原情可降,鞭笞各一百,髡之,投于邊裔,以為兵卒。未有道里之差。其不合遠配者,男子長徒,女子配舂,並六年。」
? 《續資治通鑒o宋太祖乾德元年》:「癸酉,吏部尚書張昭等詳定五刑之制,凡流刑四,徒、杖、笞刑各五。」
刑辟xíng pì刑法;刑律。
●《左传o昭公六年》:「昔先王议事以制,不为刑辟,惧民之有争心也。」杨伯峻注:「刑辟即刑律。」
●《旧唐书o杨嗣复传》:「天后重行刑辟,轻用官爵,皆自图之计耳。」
●《明史o沈鲤传》:「鲤(沈鲤)劾国祥(张国祥),诋诬导谀,请正刑辟。」
●郭沫若《十批判书·庄子的批判》:「已经是由奴隶制蜕化出来了,但满地都是刑辟陷阱,只求免死而已。」★「刑辟」在《汉语大词典》第2351页 第2卷 607★「刑辟」在《重編國語辭典》的解释刑辟xíng pì刑法;刑律。
? 《左傳o昭公六年》:「昔先王議事以制,不為刑辟,懼民之有爭心也。」
? 楊伯峻注:「刑辟即刑律。」
? 《舊唐書o楊嗣復傳》:「天后重行刑辟,輕用官爵,皆自圖之計耳。」
? 《明史o沈鯉傳》:「鯉(沈鯉)劾國祥(張國祥),詆誣導諛,請正刑辟。」
? 郭沫若《十批判書o莊子的批判》:「已經是由奴隸制蛻化出來了,但滿地都是刑辟陷阱,只求免死而已。」
刑余xíng yú 1.
受过肉刑;判过刑。
●《韩非子o内储说下六微》:「刑余之人,何事乃敢乞饮长者!」
●《史记o孙子吴起列传》:「齐威王欲将孙膑,膑辞谢曰:‘刑余之人不可。’」
●《续资治通鉴o宋徽宗宣和三年》:「朱勉父子,本刑余小人。」
●郭沫若《李白与杜甫·李白在政治活动中的第二次大失败》:「李白是经历了长流夜郎的刑余之人。」 2.
指受过肉刑的人。
●《逸周书o大明武》:「六刑余。」孔晁注:「刑余,赦徒。」 3.
指阉人。即受过宫刑的人。
●《韩非子o亡征》:「女子用国,刑余用事者,可亡也。」
●《魏书o抱老寿传》:「丐乞刑余之家,覆养阉人之室。」 4.
南朝宋颜延之骂和尚慧琳为刑余。古代有髡刑,而和尚必须剃光头,故称为「刑余」。
●《宋书o颜延之传》:「时沙门释慧琳,以才学为太祖所赏爱,每召见,常升独榻。延之甚疾焉,因醉白上曰:‘……此三台之坐,岂可使刑余居之。’」★「刑余」在《汉语大词典》第2351页 第2卷 607参见:刑餘
主刑zhǔ xíng 1.
主管刑事。
●《后汉书o郭陈传赞》:「陈郭主刑,人赖其平。」
●《宋史o高防传》:「梦一吏以白帕裹印,自门入授防,防寤而思曰‘白主刑,吾当为主刑官乎?’俄而周祖即位,起为刑部员外郎。」 2.
法律名词。「从刑」的对称。审判机关对犯罪分子判处刑罚时独立适用的刑罚。如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等。★「主刑」在《汉语大词典》第696页 第1卷 696★「主刑」在《现代汉语词典》第1701页★「主刑」在《汉语辞海》的解释★「主刑」在《重編國語辭典》的解释主刑zhǔ xíng 1.
主管刑事。
? 《後漢書o郭陳傳贊》:「陳·郭主刑,人賴其平。」
? 《宋史o高防傳》:「夢一吏以白帕裹印,自門入授防,防寤而思曰‘白主刑,吾當為主刑官乎?’俄而周祖即位,起為刑部員外郎。」 2.
法律名詞。「從刑」的對稱。審判機關對犯罪分子判處刑罰時獨立適用的刑罰。如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死刑等。
刑天xíng tiān神话人物。
●《山海经o海外西经》:「刑天与帝争神,帝断其首,葬之于常羊之山。乃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操干戚以舞。」
●晋陶潜《读<山海经>》诗之十:「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鲁迅《朝花夕拾·阿长与<山海经>》:「但那是我最为心爱的宝书,看起来,确是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一脚的牛;袋子似的帝江;没有头而‘以乳为目,以脐为口’,还要‘执干戚而舞’的刑天。」★「刑天」在《汉语大词典》第2347页 第2卷 603★「刑天」在《汉语辞海》的解释刑天xíng tiān神話人物。
? 《山海經o海外西經》:「刑·天與帝爭神,帝斷其首,葬之於常羊之山。乃以乳為目,以臍為口,操干戚以舞。」
? 晉·陶潛《讀<山海經>》詩之十:「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 魯迅《朝花夕拾o阿長與<山海經>》:「但那是我最為心愛的寶書,看起來,確是人面的獸;九頭的蛇;一腳的牛;袋子似的帝江;沒有頭而‘以乳為目,以臍為口’,還要‘執干戚而舞’的刑天。」
私刑sī xíng谓非法地私自对人施用刑罚。亦指私自对人施用的刑罚。
●宋陈亮《上光宗皇帝鉴成箴》:「勿私赏以格公议,勿私刑以亏国律。」
●明刘基《夏后氏之郊》:「夫鲧以治水绩用弗成,而舜殛之羽山,天下咸服。则鲧天下之罪人也。故舜之刑,非私刑也,天刑也。」
●巴金《家》三一:「‘在我们家里总不会有人用私刑拷打我。’觉慧昂然地说。」★「私刑」在《汉语大词典》第11169页 第8卷 13★「私刑」在《现代汉语词典》第1229页★「私刑」在《汉语辞海》的解释★「私刑」在《重編國語辭典》的解释私刑sī xíng謂非法地私自對人施用刑罰。亦指私自對人施用的刑罰。
? 宋·陳亮《上光宗皇帝鑒成箴》:「勿私賞以格公議,勿私刑以虧國律。」
? 明·劉基《夏后氏之郊》:「夫鯀以治水績用弗成,而舜殛之羽山,天下咸服。則鯀天下之罪人也。故舜之刑,非私刑也,天刑也。」
? 巴金《家》三一:「‘在我們家裏總不會有人用私刑拷打我。’覺慧昂然地說。」
刑威xíng wēi 1.
谓严历执法,使民畏慑。
●《荀子o议兵》:「刑威者强,刑侮者弱。」
●王先谦集解:「刑当罪使民可畏则强。」 2.
●《后汉书o应劭传》:「凡爵列、官秩、赏庆、刑威,皆以类相从,使当其实也。」
●孙中山《大总统令内务司法两部通饬所属禁止体罚文》:「近世各国刑罚,对于罪人,或夺其自由,或绝其生命,从未有滥加刑威,虐及身体,如体罚之甚者。」★「刑威」在《汉语大词典》第2349页 第2卷 605刑威xíng wēi 1.
謂嚴歷執法,使民畏懾。
? 《荀子o議兵》:「刑威者強,刑侮者弱。」
? 王先謙集解:「刑當罪使民可畏則強。」 2.
? 《後漢書o應劭傳》:「凡爵列、官秩、賞慶、刑威,皆以類相從,使當其實也。」
? 孫中山《大總統令內務司法兩部通飭所屬禁止體罰文》:「近世各國刑罰,對於罪人,或奪其自由,或絕其生命,從未有濫加刑威,虐及身體,如體罰之甚者。」
弛刑chí xíng指弛刑徒。
●《汉书o宣帝纪》:「西羌反,发三辅、中都官徒弛刑,及应募佽飞射士……诣金城。」颜师古注:「李奇曰:‘弛,废也。谓若今徒解钳釱赭衣,置任输作也。’……弛刑,李说是也。若今徒囚但不枷锁而责保散役之耳。」
●《后汉书o马援传》:「遂遣援……将十二郡募士及弛刑四万余人征五溪。」
●晋袁宏《后汉纪o章帝纪上》:「上以干为假司马,将弛刑及从千人诣超。」★「弛刑」在《汉语大词典》第5174页 第4卷 106弛刑chí xíng指弛刑徒。
? 《漢書o宣帝紀》:「西羌反,發三輔、中都官徒弛刑,及應募佽飛射士……詣金城。」
? 顏師古注:「李奇曰:‘弛,廢也。謂若今徒解鉗釱赭衣,置任輸作也。’……弛刑,李說是也。若今徒囚但不枷鎖而責保散役之耳。」
? 《後漢書o馬援傳》:「遂遣援……將十二郡募士及弛刑四萬餘人征五溪。」
? 晉·袁宏《後漢紀o章帝紀上》:「上以幹為假司馬,將弛刑及從千人詣超。」
★「刑書」在《汉语大词典》第2350页 第2卷 606★「刑書」在《重編國語辭典》的解释刑書xíng shū(刑書,刑书) 1.
刑法的條文。
? 《書o呂刑》:「哀敬折獄,明啟刑書胥占,咸庶中正。」
? 《漢書o刑法志》:「子產相鄭而鑄刑書。」
? 清·惲敬《上座主戴蓮士先生書》:「嘉慶五年前之計議,如軍籍之賞罰,計簿之裒益,刑書之輕重,吏職之進退,均有可意得其符驗者。」
? 郭沫若《中國史稿》第一編第四章第五節:「晉國舊勢力的代表人物叔向,聽到子產‘鑄刑書’,就去信攻擊他背叛‘先王’的制度。」 2.
刑部尚書的簡稱。
? 清·褚人穫《堅瓠十集o兵刑侍郎謔》:「景泰中,兵刑二部僚佐會坐,時于謙為兵書,俞士悅為刑書。」 3.
掌管文書的獄吏。
? 清·黃六鴻《福惠全書o刑名o監禁》:「違者禁卒刑書一併重責。」
? 清·黃六鴻《福惠全書o刑名o監禁》:「各犯口糧宜刑書親看。」
刑者xíng zhě 1.
受刑的人。
●《汉书o刑法志》:「刑者岁十万数,民既不畏,又曾不耻,刑轻之所生也。」
●《旧唐书o刑法志》:「今陛下矜死刑之多,设断趾之法,格本合死,今而获生,刑者幸得全命,岂惮去其一足?」 2.
特指受宫刑的人。
●《淮南子o说山训》:「刑者多寿,心无累也。」高诱注:「刑者,宫人也,心无情欲之累,精神不耗,故多寿也。」★「刑者」在《汉语大词典》第2348页 第2卷 604刑者xíng zhě 1.
受刑的人。
? 《漢書o刑法志》:「刑者歲十萬數,民既不畏,又曾不恥,刑輕之所生也。」
? 《舊唐書o刑法志》:「今陛下矜死刑之多,設斷趾之法,格本合死,今而獲生,刑者幸得全命,豈憚去其一足?」 2.
特指受宮刑的人。
? 《淮南子o說山訓》:「刑者多壽,心無累也。」
? 高誘注:「刑者,宮人也,心無情欲之累,精神不耗,故多壽也。」
威刑wēi xíng严厉的刑法。
●《左传o隐公十一年》:「既无德政,又无威刑。」
●《旧唐书o酷吏传序》:「盖仁义既废,然后齐之以威刑;威刑既衰,而酷吏为用,于是商鞅、李斯谲诈设矣。」
●明吴承恩《秦玺》:「蔑仁义而重威刑,四海离矣;坏王制而焚诗书,黔首疑矣。」
●范文澜蔡美彪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二章第五节:「如果官吏按户强迫买盐,势必用威刑逼勒百姓出钱。」★「威刑」在《汉语大词典》第6674页 第5卷 219威刑wēi xíng嚴厲的刑法。
? 《左傳o隱公十一年》:「既無德政,又無威刑。」
? 《舊唐書o酷吏傳序》:「蓋仁義既廢,然後齊之以威刑;威刑既衰,而酷吏為用,於是商鞅、李斯譎詐設矣。」
? 明·吳承恩《秦璽》:「蔑仁義而重威刑,四海離矣;壞王制而焚詩書,黔首疑矣。」
? 范文瀾·蔡美彪等《中國通史》第三編第二章第五節:「如果官吏按戶強迫買鹽,勢必用威刑逼勒百姓出錢。」
八刑bā xíng周代对八种犯罪行为所施加的刑罚。
●《周礼o地官·大司徒》:「以乡八刑纠万民。一曰不孝之刑,二曰不睦之刑,三曰不姻之刑,四曰不弟之刑,五曰不任之刑,六曰不恤之刑,七曰造言之刑,八曰乱民之刑。」后来总称刑政为八刑。
●南朝齐王俭《褚渊碑文》:「执五礼以正民,简八刑而罕用。」
●唐杨炯《少室山少姨庙碑》:「纠万人者,施之以八刑。」★「八刑」在《汉语大词典》第1749页 第2卷 5★「八刑」在《重編國語辭典》的解释八刑bā xíng周代對八種犯罪行為所施加的刑罰。
? 《周禮o地官o大司徒》:「以鄉八刑糾萬民。一曰不孝之刑,二曰不睦之刑,三曰不姻之刑,四曰不弟之刑,五曰不任之刑,六曰不恤之刑,七曰造言之刑,八曰亂民之刑。」後來總稱刑政為八刑。
? 南朝·齊·王儉《褚淵碑文》:「執五禮以正民,簡八刑而罕用。」
? 唐·楊炯《少室山少姨廟碑》:「糾萬人者,施之以八刑。」
祥刑xiáng xíng同「详刑」。谓善用刑罚。
●《书·吕刑》:「有邦有土,告尔祥刑。」
●孔传:「告汝以善用刑之道。」
●唐元稹《高允恭授尚书户部郎中判度支案制》:「惟尔允恭,告我祥刑,罔不率协。」
●清李渔《闲情偶寄o饮馔·肉食》:「我辈食鱼虾之罪,较食他物为稍轻,兹为约法数章,虽难比祥刑,亦稍差于酷吏。」★「祥刑」在《汉语大词典》第10517页 第7卷 915★「祥刑」在《汉语辞海》的解释★「祥刑」在《重編國語辭典》的解释祥刑xiáng xíng同「詳刑」。 謂善用刑罰。
? 《書o呂刑》:「有邦有土,告爾祥刑。」
? 孔傳:「告汝以善用刑之道。」
? 唐·元稹《高允恭授尚書戶部郎中判度支案制》:「惟爾允恭,告我祥刑,罔不率協。」
? 清·李漁《閑情偶寄o飲饌o肉食》:「我輩食魚蝦之罪,較食他物為稍輕,茲為約法數章,雖難比祥刑,亦稍差於酷吏。」
刑辱xíng rǔ用刑罚侮辱。
●《汉书o五行志中之下》:「时楚王戊暴逆无道,刑辱申公,无吴王谋反。」
●明沈德符《野获编·内阁·刘小鲁尚书》:「每遇其行法严刻,及刑辱建言者,辄苦口规之。」
●鲁迅《且介亭杂文·病后杂谈之余》:「自有历史以来,中国人是一向被同族和异族屠戮、奴隶、敲掠、刑辱,压迫下来的,非人类所能忍受的楚毒,也都身受过。」★「刑辱」在《汉语大词典》第2349页 第2卷 605★「刑辱」在《现代汉语词典》第1456页刑辱xíng rǔ用刑罰侮辱。
? 《漢書o五行志中之下》:「時楚·王戊暴逆無道,刑辱申公,無吳王謀反。」
? 明·沈德符《野獲編o內閣o劉小魯尚書》:「每遇其行法嚴刻,及刑辱建言者,輒苦口規之。」
? 魯迅《且介亭雜文o病後雜談之餘》:「自有歷史以來,中國人是一向被同族和异族屠戮、奴隸、敲掠、刑辱,壓迫下來的,非人類所能忍受的楚毒,也都身受過。」
磔刑zhé xíng 1.
五代时始置的凌迟极刑。即割肉离骨,断肢体,然后割断咽喉。俗称剐刑。
●清昭梿《啸亭杂录o不用内监》:「有内监高云从素与于相交善,稍泄机务,上闻之大怒,将高立置磔刑,其严明也如此。」 2.
比喻极大的痛苦。
●郭沫若《反正前后》第一篇一:「我受着那样的磔刑,荏荏苒苒地在嘉定住了四年,突然遭了意外的斥退。」★「磔刑」在《汉语大词典》第10693页 第7卷 1091★「磔刑」在《重編國語辭典》的解释磔刑zhé xíng 1.
五代時始置的凌遲極刑。即割肉離骨,斷肢體,然後割斷咽喉。俗稱剮刑。
? 清·昭槤《嘯亭雜錄o不用內監》:「有內監高雲從素與于相交善,稍洩機務,上聞之大怒,將高立置磔刑,其嚴明也如此。」 2.
比喻極大的痛苦。
? 郭沫若《反正前後》第一篇一:「我受着那樣的磔刑,荏荏苒苒地在嘉定住了四年,突然遭了意外的斥退。」
行刑xíng xíng执行刑罚。多指执行死刑。
●《国语o周语上》:「赋事行刑,必问于遗训,而咨于故实。」
●唐韩愈《论淮西事宜状》:「兵之胜负,实在赏罚,赏厚可令廉士动心,罚重可令凶人丧魄。然可集事,不可爱惜所费,惮于行刑。」
●郭沫若《南冠草》第五幕:「外边行刑的准备一切都已经停当了,是土抚台土大人亲自监斩。」★「行刑」在《汉语大词典》第4298页 第3卷 892★「行刑」在《现代汉语词典》第1457页★「行刑」在《重編國語辭典》的解释行刑xíng xíng執行刑罰。多指執行死刑。
? 《國語o周語上》:「賦事行刑,必問於遺訓,而咨於故實。」
? 唐·韓愈《論淮西事宜狀》:「兵之勝負,實在賞罰,賞厚可令廉士動心,罰重可令凶人喪魄。然可集事,不可愛惜所費,憚於行刑。」
? 郭沫若《南冠草》第五幕:「外邊行刑的准備一切都已經停當了,是土撫臺·土大人親自監斬。」
刑政xíng zhèng刑法政令。
●《国语o周语下》:「出令不信,刑政放纷。」
●唐柳宗元《封建论》:「告之以直而不改,必痛之而后畏,由是君长刑政生焉。」
●清郝懿行《补<宋书·刑法志>》:「其刑政如此,其下畏服,莫敢犯禁。」★「刑政」在《汉语大词典》第2348页 第2卷 604★「刑政」在《重編國語辭典》的解释刑政xíng zhèng刑法政令。
? 《國語o周語下》:「出令不信,刑政放紛。」
? 唐·柳宗元《封建論》:「告之以直而不改,必痛之而後畏,由是君長刑政生焉。」
? 清·郝懿行《補<宋書o刑法志>》:「其刑政如此,其下畏服,莫敢犯禁。」------------------------------刑政xíng zhèng 补证条目
刑法政令。 ? 《荀子o王制》:「刑政平,百姓和,國俗節,則兵勁城固,敵國案自詘矣。」
至刑zhì xíng 1.
最适当的刑罚。
●《淮南子o泛论训》:「至赏不费,至刑不滥。」高诱注:「赏当赏,不虚费;刑当刑,不伤善。」 2.
极力使用刑法。
●《孔子家语o刑政》:「仲弓问于孔子曰:‘雍闻至刑无所用政,至政无所用刑。至刑无所用政,桀纣之世是也;至政无所用刑,成康之世是也。信乎?’孔子曰:‘圣人之治化也,必刑政相参焉。’」★「至刑」在《汉语大词典》第11941页 第8卷 785至刑zhì xíng 1.
最適當的刑罰。
? 《淮南子o氾論訓》:「至賞不費,至刑不濫。」
? 高誘注:「賞當賞,不虛費;刑當刑,不傷善。」 2.
極力使用刑法。
? 《孔子家語o刑政》:「仲弓問於孔子曰:‘雍聞至刑無所用政,至政無所用刑。至刑無所用政,桀·紂之世是也;至政無所用刑,成·康之世是也。信乎?’孔子曰:‘聖人之治化也,必刑政相參焉。’」
酷刑kù xíng残酷的刑罚。
●《史记o李斯列传论》:「斯知六艺之归,不务明政以补主上之缺,持爵禄之重,阿顺苟合,严威酷刑,听高邪说。」
●唐柳宗元《封建论》:「郡邑不得正其制,守宰不得行其理,酷刑苦役,而万人侧目。」
●碧野《难忘的岁月》:「在狱中,他不肯解下他的红领带,在酷刑中,他也坚持戴着红领带。」★「酷刑」在《汉语大词典》第13925页 第9卷 1408★「酷刑」在《现代汉语词典》第751页★「酷刑」在《重編國語辭典》的解释酷刑kù xíng殘酷的刑罰。
? 《史記o李斯列傳論》:「斯知六藝之歸,不務明政以補主上之缺,持爵祿之重,阿順苟合,嚴威酷刑,聽高邪說。」
? 唐·柳宗元《封建論》:「郡邑不得正其制,守宰不得行其理,酷刑苦役,而萬人側目。」
? 碧野《難忘的歲月》:「在獄中,他不肯解下他的紅領帶,在酷刑中,他也堅持戴着紅領帶。」
刑鼎xíng dǐng铸有刑法条文的鼎。
●《左传o昭公六年》「三月,郑人铸刑书」晋杜预注:「铸刑书于鼎以为国之常法。」
●唐沈亚之《省试策三道》:「郑产以刑鼎兴讥,是称叔代,昭然薄厚,岂俟敷陈。」
●郭沫若《中国史稿》第一编第四章第四节:「与此联系,就出现法律上的改革,如‘刑书’、‘刑鼎’、‘竹刑’等等。」★「刑鼎」在《汉语大词典》第2350页 第2卷 606★「刑鼎」在《汉语辞海》的解释★「刑鼎」在《重編國語辭典》的解释刑鼎xíng dǐng鑄有刑法條文的鼎。
? 《左傳o昭公六年》「三月,鄭人鑄刑書」晉·杜預注:「鑄刑書於鼎以為國之常法。」
? 唐·沈亞之《省試策三道》:「鄭·產以刑鼎興譏,是稱叔代,昭然薄厚,豈俟敷陳。」
? 郭沫若《中國史稿》第一編第四章第四節:「與此聯繫,就出現法律上的改革,如‘刑書’、‘刑鼎’、‘竹刑’等等。」
刑书xíng shū 1.
刑法的条文。
●《书·吕刑》:「哀敬折狱,明启刑书胥占,咸庶中正。」
●《汉书o刑法志》:「子产相郑而铸刑书。」
●清恽敬《上座主戴莲士先生书》:「嘉庆五年前之计议,如军籍之赏罚,计簿之裒益,刑书之轻重,吏职之进退,均有可意得其符验者。」
●郭沫若《中国史稿》第一编第四章第五节:「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微信公众平台营业执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