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找一款苹果手机找回软件改号软件

当心!“改号软件”随时骗倒你---晶报多媒体数字报刊平台
第A04版:非常新闻
标 题 导 航
第A01 : 头版
第A02 : 社论
第A03 : 非常新闻
第A04 : 非常新闻
第A05 : 非常新闻
第A06 : 非常新闻
第A07 : 深新闻
第A08 : 视窗
第A09 : 撇捺
第A10 : 专题
第A11 : 深事
第A12 : 深事
第A13 : 独唱团
第A14 : 城区
第A15 : 城区/城讯
第A16 : 城区/财经
第A17 : 专题
第A18 : 中国
第A19 : 国际
第A20 : 国际/面孔
第A21 : 撞彩/体彩
第A22 : 撞彩/福彩
第A23 : 笔阵
第A24 : 封底新闻
第B01 : 新生活
第B02 : 新生活特供
第B03 : 精神花火/名腔名调
第B04 : 貌似在人间
第B05 : 貌似在人间
第B06 : 青春之歌
第B07 : 青春之歌
第B08 : 人文正刊
第B09 : 人文正刊
第B10 : 可以打扰的私生活
第B11 : 向艺术致敬/电影
第B12 : 向艺术致敬/抢镜
第B13 : 向艺术致敬/明星
第B14 : 向艺术致敬/演出
第B15 : 人群中挑一
第B16 : 金融街
第B17 : 金融街
第B18 : 健康道
第B19 : 分类广告
第B21 : 影院信息
第B22 : 疯狂的竞技/起跑
第B23 : 疯狂的竞技/靶心
第B24 : 疯狂的竞技/撞线
当心!“改号软件”随时骗倒你
国家工商总局发文要求各地严查,晶报记者调查发现相关软件仍可轻易获取
郑毅 王子键/文 金羽泽/图
7月15日,国家工商总局要求各地严厉查处利用互联网销售“改号软件”等国家明令禁止销售的商品或服务的违法行为,涉及刑事犯罪的将移送公安机关。晶报记者调查发现,在安卓平台简单搜索仍然能够发现多种改号软件,记者使用其中一款后发现,由于“改号软件”具有任意更改显示号码、无法查找呼叫原号码、隐蔽性强的特点,同事都轻易被骗。公安部门表示,利用这种改号软件实施诈骗的案例在深圳已有不少,并渐成泛滥之势。 □记者体验 轻易改号骗到同事 记者在安卓平台的智能手机内简单搜索了一下应用商店,发现至少三款声称能改电话号码的软件,名称分别为:“改号×”、“变号×”、“手机××器”。记者尝试“手机××器”,发现软件虽然能安装,但功能并不是免费的,需要先注册账号,然后通过充值才能使用变号功能,并且功能也随着充值数额的增加而增加,例如将通话语音进行变音。记者通过软件内指引,购买了手机充值卡并充值成功。 “回不回家吃饭啊?”“喂,我在开会,开会呢。”测试中,记者以其妻子的电话号码拨打了一位正在开会的同事手机,虽然没能开通变音功能,但只要稍作模拟,骗人并不难。 据软件功能介绍,改变电话号码利用回拨电话技术而实现。只要使用该软件,即使是在电话营业厅查询本机通话记录,也“绝对”查询不到拨打的真实号码,只能查询到一个未知号码或者无号码来电呼入。被叫对方去营业厅查询结果也是一样。此外,该软件还能对通话语音进行变调,从而达到变音的效果。 拨打电话前还需要对软件进行一些略显繁琐的设置,如捆绑本机号码,以及拨号设置。而在拨号设置中,最引人注目的,当属魔号设置了。通过设定特定的号码,机主就能模拟成另外一个电话号码拨打电话。 使用效果可以用惊奇来形容,记者以号码为A的手机,通过设置软件内的电话号码为号码B,拨打另一台号码为C的手机,电话内显示的来电竟然是号码B。而且经过多次测试,包括换号码,都能成功变号,且能通话。不过,软件明确说明不能设置座机号码和110等紧急公共号码,经测试情况属实。 据了解。这种“改号软件”目前都是在网上叫卖的,版本和功能不同价格也不同,低端一些的往往在改号时前面多一个“0”或“+”等特殊的符号,而高端的则与原号没有差异。 □警方案例 遭遇改号软件被骗一万五 王先生和李先生本是俩好友,合伙去买二手车,在分头看车和去银行等候转款时却被莫名其妙地骗走1.5万元的定金,让负责转款的李先生最纳闷的是,当时的确是王先生的电话号码打来的电话通知他可以打钱了,怎么就被骗了呢? 深圳警方向记者详解了其中的曲折。7月12日,王先生和李先生事前在网上看好了一部二手车,并约好对方去看车。根据电话里商定的说法,王先生跟对方一名卖方去看车,李先生则随另外一名卖方去银行等候消息,只要王先生来电话说车子没问题,李先生就马上支付1.5万元的定金,等过户后再付清余款。当天上午,王先生就和对方一名男子去了龙岗看车,李先生则和另外一人在银行坐等闲聊。“大约一个小时后,我有点着急,就给王哥的电话拨打过去,结果发现他的手机关机了,可没过多久,陪他看车的那个男子就用王哥的电话打了回来,说王哥正在试车,让他转告我说车子没问题,可以打钱了。”李先生接到电话很高兴,想都没想就把钱转了出去,还和陪同的另外一名卖方男子握手道别。 十几分钟后,王先生自己又打来电话,询问李先生这边什么情况,等听完李先生的讲述后,王先生在电话里大呼上当,两人连忙跑去报警。 网警部门立案侦查发现,王先生和嫌疑人赶到龙岗一处城中村小店里后,发现自己的手机被干扰得厉害,电话接不进也打不出,无奈之下只好关机。而李先生焦急地拨打了几次无法接通,陪同李先生的另外一名嫌疑男子假装好心地要到王先生的电话号码,帮忙拨打了几次。这个过程中,陪同王先生的嫌疑人就通过同伙掌握到了王先生的手机号,然后使用自己手机里的“改号软件”冒充王先生电话通知李先生转钱,就这样骗走1.5万元的订金。据办案民警介绍,其实当时有个细节,嫌疑人假冒王先生的手机号码,在李先生手机上显示时前面多了一个加号,如果心细,这个小小的诧异可能就会揭穿对方的骗局。 □新闻链接 全国严查网售“改号软件”违法行为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要求各地严厉查处利用互联网销售“改号软件”等国家明令禁止销售的商品或服务的违法行为,涉及刑事犯罪的将移送公安机关。这是记者15日从国家工商总局市场司了解到的。 近期,工商部门通过开展网络商品交易行为检查及相关社会媒体反映发现,一种泛称为“改号软件”的网络电话应用软件或服务在网络上特别是“淘宝”等大型网络商品交易平台销售泛滥。由于“改号软件”所具有的任意更改显示号码、无法查找呼叫原号码、隐蔽性强的特点,利用其侵害消费者权益以及实施诈骗的案例频出。工商总局认为,类似“改号软件”等国家明令禁止销售的商品或服务充斥网络,在“淘宝”等一些大型网络商品交易平台上较为集中,公开销售,购买方便。此类商品或服务在销售中刻意诱导非法使用,严重干扰了正常的网络市场秩序。 (据《京华时报》) □相关数据 深圳警方下半年严打诈骗 今年6月15日至12月15日,深圳警方将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为期半年的打击诈骗专项行动。 据了解,专项行动开展一个月以来, 共打掉诈骗犯罪团伙18个, 破诈骗类案件252宗, 抓获犯罪嫌疑人158名, 移送起诉犯罪嫌疑人105名, 缴获作案工具一大批。 全市诈骗类警情发案数同比下降7.2%, 环比下降8.7%。 此外,反信息诈骗咨询专线启动一个月以来, 成功劝阻来电咨询事主避免被骗750次 (网络诈骗273个,电信诈骗477个), 涉及金额约525万元。 同时,该专线共处置涉案诈骗电话2557个, 其中技术封堵2167个, 报送通信运营商关停本地手机88个、 小灵通302个; 处置违法网站35个; 联合深圳各银行查询涉案银行账号186个。 晶报记者 郑毅 王子键/文 金羽泽/图您的位置: &>&
“手机改号软件”轻易得手 50万元额度信用卡险遭盗刷
  手机被人申请停机并取消消费短信& 信用卡被人申请激活
  50万元额度信用卡险遭盗刷
  卡主质疑“漏洞太大”,让“手机改号软件”轻易得手
  昨天,市民李先生50万元额度的信用卡,差点让不法分子用“改手机号软件”成功盗刷。李先生当即向本报新闻热线反映了此事。记者详细调查后发现,这是一种全新的,仅利用个人姓名、电话号码、身份证号即可实现盗刷信用卡的犯罪方式,而这种骗局的核心就是“改手机号软件”。
  手机凌晨被人蹊跷停机
  李先生是一名商务人士,按以往的情况,他在每天的工作时间都会电话不断。然而,直到昨天上午快11点,李先生手机仍保持沉默,当他拿起手机拨出时,竟被告知,“对不起,你的手机已停机。”
  这下就让李先生奇怪了,“我的手机话费充足,怎么会停机呢?”李先生马上拨打移动的10086咨询,这一咨询又让他吃了一惊,客服称,“是你自己申请停机的。”
  一开始,李先生只是感到有些蹊跷,认为是移动公司搞错了,他当即否认自己申请过停机,并要求恢复使用。大约在上午11点30分,李先生的手机恢复了使用,但不久,他就收到了3条让他心惊肉跳的短信。
  第一条短信称,李先生办理的民生银行信用卡已经被激活了;第二条称,李先生已经成功设置了信用卡的查询密码;第三条称,信用卡消费短信提示功能被成功关闭了。
  这一下让李先生突然惊醒,他去年初办理的50万元额度信用卡,很可能已经在他完全不知道的情况下,被人激活后消费了。
  大额信用卡竟被人激活
  李先生介绍,因为工作需要,他平时工作、生活很依赖信用卡。去年初,他在朋友的推荐下,办理了一张民生银行的信用卡。李先生称,这张卡普通的消费额度是20万元,但如果他提出申请,额度可临时提高到50万,但卡一直没有激活使用,“我搬过一次家后,这张卡就找不到了,因为没激活不会去用,也一直没去找它。”
  昨天下午,记者陪同李先生来到了民生银行武汉分行的信用卡营销中心。工作人员介绍,李先生的卡是在凌晨3点26分被激活的,而且打来的电话号码就是李先生资料登记中的手机号,对方不仅准确报出了李先生的身份证号,还准确回答了3个与李先生个人信息相关的问题。民生银行因此才激活了信用卡。
  另外,工作人员还介绍,对方如果掌握了李先生大量的个人信息,即使手上没有信用卡,也可能通过电话方式补卡,补的卡会寄到李先生登记时所留的地址。对此,李先生更是感到一阵阵寒意,“很可能对方手中已经有卡了,他即使没偷到原卡,也可以拿到补卡,因为我留的地址信箱是没有锁的。”
  不法分子没来得及刷卡
  幸运的是,可能是李先生发现及时,民生银行总行通过后台查询,没有发现李先生的信用卡有消费记录。
  在武汉移动汉口火车站营业厅,记者听到了“盗卡者”办理停机业务时的录音,从他的声音判断,这是一名年纪不大的东北人。工作人员称,对方使用李先生的手机号,凌晨3点打来电话要求停机,虽无法报出手机业务密码,但却报出了李先生的身份证号和姓名。根据这些信息,工作人员才进行了停机操作。
  对于这样一件事,两个单位的工作人员都认为,是李先生的个人信息泄露所致,并建议他报警。
  卡主质疑“漏洞太大”
  李先生认为,身份证号和手机号并非保密信息,很多时候连进门登记都会用到,“如果我有一个人的手机号和身份证号,就可以停别人的机、激活或挂失别人的信用卡,犯罪分子可利用的漏洞就太大了。”
  李先生本身就从事IT行业,他了解现在市面上有很多改号软件,购买和使用它们仅需几百元。使用后,随意用一个电话号码拨出去,都可显示为蓄意设置的号码。
  记者随后上网搜寻了“改号软件”字样,发现网上相关信息有70万个。对此,李先生表示,在现在的技术条件下,银行和移动的一些身份确认操作有很大的漏洞,为此,李先生决定报警,向警方寻求帮助。
  记者戴维 实习生邱梦思
  详情请看:/whwb/html//content_5114188.htm
本文系转载,不代表厦门网的观点。厦门网对其文字、图片与其他内容的真实性、及时性、完整性和准确性以及其权利属性均不作任何保证和承诺,请读者和相关方自行核实。
[责任编辑:陈瑛
详情请关注:来电显示熟人,谁料却是骗子?“改号”软件在网上大卖特卖……
你接的“熟人电话”可能是个骗局 本报记者陈文笔摄
本报讯 记者曾颂,实习生朱楠洁报道:手机响了,亲友的号码,却是陌生的声音,这时你可要留个心眼!现在有一种“手机改号服务”,能任意设置接听方显示的号码。记者调查发现,这类业务在网上大卖特卖,已成为诈骗利器。
神奇软件:来电“可以任显”
输入“手机改号软件”,搜索引擎找到3万多个网页,其中有大量卖家挂出的广告。
“你把钱汇过来,确认到账后,就告诉你账号密码。”卖家“中泰公司”的客服人员在电话上说。听声音是个年轻男子。
记者在该公司的网页上看到,使用“号码任意显”其实不需安装任何软件,全程在手机上操作:先拨打一个“预约号码”,响铃一声后对方系统会自动挂断,随即系统回拨本机,根据语音提示输入要拨打的号码即可。至于接听方所显的号码,则可在网上或是语音平台中设置。
真能“任意显”吗?该男子说:“特殊号码不行,比如110、119,或者10086等等,但别的手机、座机号码都没问题。”他又补充道:“显示110在技术上可行,只是公司设了限制。”
在记者要求下,他还露了一手:拨打记者手机,屏幕上赫然显示本机号码!
违法犯罪:公司“概不负责”
如此功能,难道只用于开愚人节玩笑?卖家们称,软件“很受欢迎”,主要是“老婆管得严、老板管得紧”的人在买。“晚上不回家,就用外地号码打给老婆说出差了”。
但记者调查发现,不少犯罪分子用此行骗,受害案例已遍布各地:某学生家长接到陌生人用“孩子手机”打来的电话,称在外求学的孩子因车祸入院,需紧急汇款;款项打出去后再拨手机,孩子却全不知情……
对此,某客服人员如此解释:“卖给你一把刀,你砍了人,跟我有关系吗?我们是正规经营,你违法犯罪,公司概不负责。”
这些公司真的是“正规经营”吗?也未必!以“中泰”为例,其客服电话是广州号码,网站IP地址却在四川绵阳,网页没有备案,挂在网上的“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全都模糊不清―――其余网站情况类似。若是正规经营,何必遮遮掩掩?
监管真空:全靠“个人自觉”
被手机忽悠,谁来管?记者分别致电中国移动、联通的客服电话,客服人员均表示“不知道有这种事”,更谈不上如何限制、防范此类软件。
政府监管呢?记者向多名商家探口风,表示“担心交了钱,业务却被停掉”,商家们则纷纷要记者放心。“我卖了一年半都没事。说不上合法,但没人来查。”
某IT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从“任意显”的操作流程看,这应属一种“预约回拨系统”,但如何设置接听方号码还不清楚。“这一块没有法律管,全靠自觉。你有了这功能不要拿去犯罪;老百姓接到陌生人打来的熟悉电话,如果是要钱的,一定要回拨验证,骗子是接不到回拨电话的。”
问题是,在花点小钱就能买到大量详细个人资料的今天,有此利器在手,光靠“个人自觉”能遏制多少胡作非为呢?
市民声音:既有用,又可怕!
市民怎么看待“手机变号”?记者就此进行了随机采访。
从事外贸业务的李小姐说,“有时因为工作需要,会打电话给一些陌生人,用这个可以避免对方以后来电骚扰。”但如果是对方对她使用呢?李小姐也表示“难以接受”。
市民汪先生开始半信半疑,听了记者详细解释后,连称“新技术真可怕”。“这种东西还是不要推广,太容易被犯罪分子利用了。以后接熟人的电话都不放心”。
(编辑:Robby)
  相关链接:
金羊博客近日精华:
本栏目最近更新:
论 坛 精 华
声明: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否则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金羊网 --
 热点信息
 时 尚 ? 美 图微信上卖面膜的姑娘被手机改号软件骗走245万元
在微信朋友圈和微店做面膜生意的慈溪姑娘,一心想扩大自己的销售规模,轻信了朋友能帮着在电商平台推广的诱惑,后来又被骗倒,一步一步被骗走245巨款。近日,慈溪法院公开审理了这起案件,金某依法受到严惩,但初涉电子商务的小霞已是血本无归。
“朋友”声称
能帮忙推广销售
小霞是个85后的慈溪姑娘,几年前通过朋友介绍认识了本地的同龄小伙金某。去年7月份,刚开始在微信上做面膜生意的小霞,突然接到了金某的电话。
“在微信朋友圈卖面膜,还不如在微信上做个平台赚钱来得快。”金某在电话中这样告诉小霞,他正好有个朋友在杭州开网络公司,可以帮小霞做一个微信平台,只要6000元就够了。
正急于扩大销售的小霞一听,这主意不错,金某又是本地人,认识也蛮长时间了,于是就没有怀疑,欣然应允了。实际上,她并不知道做微信平台仅需支付600元的认证费就可以了。
金某一看小霞这么轻易就上当了,知道她对网络销售的门道是一窍不通,于是,马上开始了第二次行骗。没等微信平台弄好,他就又打电话给小霞了,告诉她做团购网的销售更好,只要付4.5万元押金,他就有办法可以让小霞的产品在那上架。
果然,小霞一听,又上当了。几天之后,金某以押金不够为由,又从小霞那拿到了8万元。
姑娘被手机改号软件彻底骗倒
在小霞满心期待团购网很快就能上架她的面膜时,金某又热情洋溢地打来电话。这次,他为了骗到更大数额的资金,不仅谎称认识的负责人,甚至还承诺一年销售额可以做到4000万元。另一方面,金某为了提防小霞去核实调查,还利用网上找来的非法改号软件升级骗局。这让已经陷在骗局中的小霞,又上当了。
“小金说他认识唯品会杭州分部的负责人,需要50万元的押金,还把申请资料发给了我,我填好后发给他,他就说马上交给对方。”小霞说,就在她把这50万元交给金某后不久,她就接到自称是该公司招商人员打来的电话,对方不仅询问了她在售面膜的情况,而且又让小霞汇了50万元过去。
这时已是去年8月23日,离金某最初找上小霞将近一个月了,小霞也在金某所谓的电商平台朋友那里投入了60多万元。面对这个要她再汇入50万元的电话,她开始有点怀疑了,不过,她也仅仅只是在网上查询了一下“招商人员”打来的那个电话,发现电话号码跟唯品会的一样,就立马放弃了怀疑,没有再深入地核实一下情况,将50万元又汇给了金某。
经过这次谈不上彻底的“调查”之后,小霞就再也没有对金某产生过怀疑,直到最后245万元巨款全部被金某骗了个精光。
事后金某告诉记者:“其实,当时我只不过通过查询和拨打唯品会客服电话,了解了一下他们的运作方式和申请程序,就按部就班地把这一套让小霞照着做了一遍。再通过网上的手机改号软件,以唯品会公司的号码给她打个电话。之后还要了她的面膜,寄到不存在的公司去假装检验了一番。”没想到,通过这样一番演示,又很容易地从小霞那骗到了100万元巨款。
骗来的钱款都被金某赌光
这以后,金某还分两次,以另一个客户正在与小霞竞争上架产品为由,从小霞那骗到了100多万元。“看到小霞没钱后,我就让她等着,但我知道纸终究是包不住火的。”金某说。日子一天天过去,直到小霞彻底明白她销售的面膜是不可能上唯品会的,才知道自己被骗了。而直到这时,金某还在骗她:“这些钱是被我朋友骗走了。”并假装大方地写了一张把“自己房屋”转让给小霞的合同。这一次,小霞总算没再上当。
近日,慈溪法院公开审理了此案。经认定,金某共诈骗小霞金额为245万余元,都被他赌光,而且他还在之前因诈骗被抓的取保候审期间。法院最终依法以诈骗罪,从重判处金某有期徒刑12年,并处罚金25万元。法官还想借此案提醒微商们,切莫轻信各种承诺,出钱做网络推广还得走正规渠道。(宁波晚报 记者吴震宁 通讯员孙巍栋 叶胜男 陈艳艳)
本文来源:浙江在线
关键词阅读:
不做嘴炮 只管约到
跟贴热词:
文明上网,登录发贴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易立场。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手机定位找人免费软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