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包流量怎么领取是什么意思

当前【全部】
全部安卓手机安卓平板安卓电视iPhoneiPad其他
当前位置:>>>流量红包
热门排行榜
50万+人在玩9000万+人在玩9000万+人在玩1000万+人在玩9000万+人在玩1000万+人在玩
流量红包app相关推荐
发现该应用有下载安装使用错误或恶意扣费携带病毒,请
版权所有 京ICP备号-5
京公网安备 50 备微信朋友圈转发的流量红包有可信度吗?
最近微信朋友圈很火的就是关注转发送手表,流量,手链等等,但是真的是这样吗?且看记者走访后结果:“都已经好几天了,说好的流量还是没到账。”昨天,河南市民王先生告诉记者,他上星期在微信朋友圈点击了一个流量红包,不过流量过了半个月都还没影。对此,微信团队相关负责人称,这样的流量红包有很多是“骗
粉”的,甚至可能泄漏个人信息。
输完资料还要转发
王先生告诉记者,他是在妹妹的朋友圈看到这则信息的,转帖的人是自己的妹妹。点开网帖后,页面提示“您的好友已经成功领取770M流量”,帖子上说,输入自己的手机号码和个人信息,就能为自己和朋友都增加70M的手机流量。
王先生于是输入了个人信息,并按要求转发到朋友圈。网帖随即显示说,流量将于3天后统一充值到手机账户。
&没想到半个月过去了,王先生查询手机账户,依然没有看到任何流量充值到个人账户。他去问了妹妹,得知她的流量也没有到账。再去看原来的帖子,发现已经找不到了。
&个人信息易泄漏
&和王先生一样,我省最近有大量网民收到这样的“流量红包”,并进行转发,但最终发现上当受骗。对此,微信团队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从目前接到的用户反映来看,很多这样的微信帖子都是广告策划公司为“吸粉”而制作的,为的是获得更高收益,并没有打算给用户充值流量。
&据介绍,由于在领取假红包时还需要输入个人电话号码等信息,极易导致个人信息泄漏。对此,微信团队表示,遇到此类网帖,市民要注意甄别真假,如果发现有问题可立即举报,以免更多市民被骗。
&HOD流量教你如何辨别流量骗子:
&首先确认公司是不是真的存在,有没有微信认证,有没有营业执照,经营范围是不是合法,企业成立时间跟所写的时间是不是相符,让你打开的链接是不是安全的!如果以上方式都符合,那就可以放心了!
和达天下主营:流量充值,,三网流量充值,,移动手机流量,联通手机流量,电信手机流量,手机网络电话,扫一扫二维码,为您的爱机充值吧!
原文地址: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朋友圈流量红包“诈”到不少人
发布时间: 08:05
九江新闻网—浔阳晚报
不但没捞到好处,还泄露了个人信息
讯(记者 黄泰)最近,不少朋友在微信朋友圈转发一条流量礼包的信息,写着:输入手机号送几G流量?赶快抢抢抢!然后当你欣喜若狂点击领取的时候,发现需要输入手机号,这时候你有点迟疑,当你看到好友已经领取XX兆流量的时候,让你深信不疑!然而,记者通过实验发现,按照步骤一步一步输入自己的信息后,并没有手机流量到账,所谓流量礼包只不过是为了套取你的个人信息。
手机流量不够用
从上个月开始,三大运营商开始实施&套餐流量次月不清零&政策,然后许多用户开始觉得自己的流量并不够用,在网上领取各种流量礼包,其中有一些就是骗局,小李告诉记者他是移动用户,每月月初都会到官网抽取流量礼包,如果运气好就有可能抽到2000M的省内流量礼包,但是他已经2个月没有抽到了,每个月都在为流量犯愁,&我是一名手机党,看新闻用手机,玩游戏用手机,每个月到月中的时候我的流量就不够用了。&所以,小李只要看到有朋友在微信朋友圈转发与流量相关的信息时,他都会去碰碰运气。
与小李相同,在九龙街一家公司上班的吴嘉也是一名手机党,她每个月办理的手机套餐只有300M的手机流量,可是这几个月,她的流量都超标了,她告诉记者:&每个月我的流量都在500M左右,现在我都在考虑要不要换套餐。&说起来也奇怪,吴嘉几乎都是在有WiFi的情况下用手机上网,可是尽管如此她的流量还是不够用,当看到朋友圈有送流量的信息,她想都没想就会去试试,她告诉记者,有些送流量的信息是真的,但是也有假的,到目前为止,她也就抽到过一次30M流量。
假礼包套取个人信息
那么,网上所谓的送流量礼包到底是真是假?记者点开这条朋友圈,第一眼看到的就是&您的好友已经领取了890M流量&,而在下方有个&我也要领取&的按键,许多人看到自己的好友已经领取了手机流量,都会尝试去点击这个按钮,点开后系统会让你输入手机号码,当一切步骤做完后,记者发现并没有流量到账,所谓的领取流量只不过是一场骗局。随后,记者从公安部门获悉,这些骗局就是为了套取个人信息,从而实施推销或者诈骗,其实我们在生活中接到的一些推销电话或者是诈骗电话就是市民在网络上填写个人信息时泄露出去的,流量骗局只是其中之一,还有一些&送演唱会门票&,&集赞免费旅游&等信息,这些信息基本都是打着送福利的旗号来博取市民的眼球,大部分都是假的,他们共同点就是要广大市民输入自己的个人信息,然而到最后不可能让市民享受到这些福利。广大市民千万不要轻易泄露自己的个人信息,别让骗子有可趁之机。
另外,记者还了解到,按照《治安管理处罚法》,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市民在没有确认信息真实性的情况下不应盲目转发扩散。对于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转发并能及时删除虚假信息的网友警方将不予追究。
[责任编辑:吴金阳]
中共九江市委宣传部主管
九江市政府新闻办、九江日报社主办
九江日报社承办
联系我们 电话:
广告合作:
投稿邮箱:
地址:南湖支路九江日报社12楼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流量红包全国通用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