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岩石圈板块示意图上2个板块相互划过会对地球岩石圈板块示意图产生什么影响?

这是个机器人猖狂的时代,请输一下验证码,证明咱是正常人~地球(2017 年 1 月 C)-wangjj586wz
新疆降水偏多近五成(2017 年 1 月 13 日人民日报)
研究显示地球内核“第三种元素”或为硅(2017 年 1 月 14 日参考消息)
图片新闻:“探索一号”执行深渊科学考察和研究任务(2017 年 1 月 16 日中国科学报)
中科院深渊科考队启航(2017 年 1 月 16 日人民日报)
看!创新英雄们的风采(节选)(2017 年 1 月 16 日人民日报)
“十三五”中科院赢得“开门红”(节选)(2017 年 1 月 17 日中国科学报)
科学家探测“海旋风”(2017 年 1 月 17 日中国科学报)
环球科技参考:印度洋发现新板块边界(2017 年 1 月 17 日中国科学报)
环球科技参考:气候致物种局地灭绝率高达47%(2017 年 1 月 17 日中国科学报)
环球科技参考:南极东部冰川受到威胁(2017 年 1 月 17 日中国科学报)
中科院地球环境所:石笋记录中亚东部气候变化(2017 年 1 月 17 日中国科学报)
南极冰裂迫使英国科考站搬家(2017 年 1 月 18 日参考消息)
我首颗电磁监测试验卫星下半年发射(2017 年 1 月 18 日科技日报)
冰层裂缝迫使英国短暂关闭南极科考站(2017 年 1 月 18 日中国科学报)
中科院植物所:发现青藏高原温差缩小早于预期(2017 年 1 月 18 日中国科学报)
人类 2.4 万年前到达北美(2017 年 1 月 19 日参考消息)
意中部连发三次地震(2017 年 1 月 19 日参考消息)
挡住风吹雾霾?树不背这“锅”!(2017 年 1 月 19 日科技日报)
双星组网,给地球拍高清“肖像”(2017 年 1 月 19 日科技日报)
马里亚纳海沟发现海底新物种,似虾体长28厘米(2017 年 1 月 19 日科技日报)
全球海冰面积达新低(2017 年 1 月 19 日中国科学报)
中科院青藏所揭示喜马拉雅隆升史及其对季风影响(2017 年 1 月 19 日中国科学报)
意大利1小时发生3次5级以上地震(2017 年 1 月 19 日新民晚报)
地球气温连续三年创新高(2017 年 1 月 20 日参考消息)
来自南极海底的生物(2017 年 1 月 20 日科技日报)
2016:现代历史“最热年”(2017 年 1 月 20 日科技日报)
加调查北极神秘声响(2017 年 1 月 21 日参考消息)
新研究拉响海平面飙升警报(2017 年 1 月 21 日参考消息)
问与答:地球转得多块才会把人甩进太空?(2017 年 1 月 21 日参考消息)
研究显示白蚁助造纳米比亚“仙女环”(2017 年 1 月 23 日参考消息)
我全海深载人潜水器今年总装(2017 年 1 月 23 日科技日报)
我国立项研制全海深载人潜水器(2017 年 1 月 23 日中国科学报)
自然及子刊综览:纳米比亚“精灵圈”之谜或已解开(2017 年 1 月 23 日中国科学报)
中科院青藏所发现青藏高原湖泊水量明显增加(2017 年 1 月 23 日中国科学报)
新元古代晚期古海洋仍存在海水分层和间歇氧化(2017 年 1 月 23 日中国科学报)
巴布亚新几内亚发生8级地震(2017 年 1 月 23 日文汇报)
人民日报 2017 年 1 月 13 日
2016年平均降水量247.6毫米
新疆降水偏多近五成
本报乌鲁木齐1月12日电&&(记者韩立群)记者近日从新疆气象局获悉:去年新疆平均降水量为247.6毫米,偏多近五成,为1961年以来历史最多。
据介绍,在超强厄尔尼诺影响下,全疆旱情偏轻,但持续时间短、影响范围小、灾害损失轻。其中,2016年8月,南疆环塔里木盆地五地州降水量异常偏多,月平均降水量为46.3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多2.1倍,为有气象记录以来最多,其中14县市降雨量居历史同期第一位。
参考消息 2017 年 1 月 14 日
研究显示地球内核“第三种元素”或为硅
中国科学报 2017 年 1 月 16 日
图片新闻:“探索一号”执行深渊科学考察和研究任务
1月15日,中科院深渊科考队搭乘“探索一号”科学考察船,从海南省三亚市启航,按照中科院“海斗深渊前沿科技问题研究与攻关”B类先导专项及重点部署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深海关键技术及装备”重点专项的任务部署,执行深渊科学考察和研究任务。
科考队员来自国内多家科研院所、大学和企事业单位,包括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所、中科院南海海洋所、中科院深海科学与工程所、浙江大学等9家单位。
在月,中科院深渊科考队使用自主研发的系列高技术装备,执行了我国第一次综合性万米深渊科考。
本报记者丁佳通讯员陈小梅摄影报道
人民日报 2017 年 1 月 16 日
中科院深渊科考队启航
本报北京1月15日电&&(记者赵永新)记者从中国科学院获悉:中科院深渊科考队搭乘“探索一号”科学考察船,15日从三亚启航,执行深渊科学考察和研究任务。
据悉,科考队员来自国内多家科研院所、大学和企事业单位,包括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南海海洋研究所、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和浙江大学、青岛华洋海事服务有限公司、深圳市长荣海船舶工程有限公司、北京国冶锐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等9家单位。
月,中国科学院深渊科考队执行了我国首次综合性万米深渊科考,实现了我国首次11000米级深渊区域的无人深潜与探测,标志着我国深海科技正式进入万米时代。此次深渊科考活动主要执行中国科学院“海斗深渊前沿科技问题研究与攻关”B类先导专项及重点部署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深海关键技术及装备”重点专项的任务,有望再次创造惊喜。
人民日报 2017 年 1 月 16 日
看!创新英雄们的风采(节选)
——2016年度国家科技奖获奖项目巡礼(下)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1月9日在北京举行,党中央、国务院隆重表彰了2016年度获奖的科技工作者。
2016年度国家科技奖共评选出2名最高奖获奖人、279个项目、5名外籍专家和1个国际组织。虽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三大奖总数进一步减少,成果却毫不减色,既有面向国家战略需求的重大项目,也有致力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改善人民生活的科技创新。经国家科技奖励办公室推荐,我们选取部分获奖项目进行报道,展示创新英雄们的风采。
——编&&者
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变暖的地球》(影片)”
说清“0.74℃”这个数字
本报记者&&喻思娈
谈起地球变暖,人们都有直观的认识,但对其产生的危害、原因以及该如何行动了解并不多。2008年,中央新影集团副制片人柯仲华开始了导演并拍摄一部反映全球气候变化纪录片的历程,经过3年多的努力,带领团队完成了影片《变暖的地球》。该纪录片以影像的方式,深入浅出地阐释了全球变暖这个复杂的科学问题,因其在科学传播上的影响获得2016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如何让公众理解地球变暖?柯仲华抓住了一个核心数字——0.74℃,这是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对1906年至年间地表平均气温长期观测得出的结论(最新数据为过去130年全球升温0.85℃。)
围绕0.74℃这个视角,纪录片展开了对地球变暖现象、原因及对策的阐述。“《变暖的地球》首度解析了本次气候变暖在地球历史上处于什么样区位,我们告诉观众在更大的时间尺度上,地球有过几摄氏度甚至几十摄氏度的温度变化,看上去目前零点几摄氏度似乎并不算什么,但纪录片又通过大量科学证据说明了近百年人类活动加剧了地球变暖。”柯仲华说。
为此,影片在创作构思上煞费苦心。地球上0.74℃这种细微温度升高,是否与太阳相关;近百年0.74℃的温度变化,如果从远古到现代的时间维度来看,地位又会怎样?柯仲华说,叙述建立在科学逻辑基础上,不是先给出结论,而是把各种事实摆出来贯穿纪录片创作始终。在阐释科学事实时,也不是简单地用概念解释概念,而通过人物和故事来层层剖析。
柯仲华说,影片不仅引导中国公众全方位了解地球变暖对人类的影响,倡导节能环保的日常行动,更向全世界阐明中国政府和人民对环境的重视、对气候变暖的关注,表达一个负责任的大国正在并将进一步为节能减排和保护环境所做的努力。
地球变暖涉及大量科学术语,要讲好故事,让观众接受并不容易。“有剧本才能进行拍摄,可地球变暖不单是科学问题,气候变化还与经济、政治等力量博弈相关,剧本需要站得住脚,要特别严谨。”柯仲华是剧本的主创人员,他说,光剧本创作就花了将近一年的时间。
用什么创意,做什么样的动画,又怎样兼具视觉效果和艺术?这些问题反复在柯仲华脑中徘徊。在时长71分钟的影片中,采用了30多分钟的三维画面。这些动画采用目前最为先进的三维动画技术,其制作足足花去了一年的时间。
“许多动画都是高仿真的,像这种动画每制作一格(相当于1/24秒),仅渲染生成就需要好些个小时,30多分钟的三维动画多费时,可想而知。”柯仲华说。
为了采集地球变暖的证据,需要到全球各地寻找素材。摄制组远赴南极、西藏,也在远海、沙漠、台风、冰雪等各种恶劣环境中进行拍摄。为了真实记录地球变暖,他们必须到许多从未涉足的地方拍摄,还必须体会从未有过的艰难,比如扛着摄影机登上珠峰。从藏北草原到珠峰,连续20多天,他们大多是在海拔4500米以上的高原地区工作。
柯仲华说,科普是对科技创新的未来投资,影视是人们接收信息的重要手段,他呼吁相关部门和机构能够给影视科普予以更多支持,鼓励创造出更多更好的科普作品,培养青少年的科学兴趣,提高公民的科学素养。
中国科学报 2017 年 1 月 17 日
“十三五”中科院赢得“开门红”(节选)
一大批重大成果“上天下海”
本报北京1月16日讯(记者丁佳)今天,在中国科学院2017年度工作会议新闻发布会上,中科院副秘书长邓勇介绍了2016年中科院取得的部分重大成果。
邓勇介绍,……“探索一号”科考船在马里亚纳海沟开展了我国第一次综合性万米深渊科考活动。
邓勇还介绍了中科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实施和立项情况。“海斗深渊前沿研究”等10个B类专项中期检查显示,大部分专项完成预定阶段目标任务,取得了一批国际领先的原创成果,为国家提供了一批重要咨询建议。2016年中科院还启动了一批新的先导专项,包括1个A类专项和9个B类专项。其中A类专项为“南海环境变化”专项。
中国科学报 2017 年 1 月 17 日
科学家探测“海旋风”
海洋滑翔机正在进入水下。
图片来源:Fred Fourie
非洲南部海岸的阿古拉斯海流是世界上移动最快的洋流之一,它有可能形成超级巨浪,导致巨轮沉没且毫无踪迹可寻。
为了更好地了解这一危险的洋流及其在南半球海洋生物多样性中扮演的角色,研究人员首次引导着被称为海洋滑翔机的水下设备通过阿古拉斯海流。
当其经过南非海岸时,这两个人体大小的探测器利用载荷的感应器探测了水流速度。其中的一个海洋滑翔机出乎预料地朝着阿古拉斯海流相反方向移动,科学家意识到它被困在一个旋转的涡流中间。研究人员刚好遇到这个气旋的海洋对等物——直径约15公里、以成年人行走的速度旋转的一片水域。
研究人员还曾利用卫星观测到更大的涡旋,但检测到的小旋风却非常少,他们将在最新一期《地球物理研究快报》上发表这一成果。
阿古拉斯海流中的这些小旋风的混合运动产生了向东北流动的逆流,沙丁鱼和凤尾鱼等鱼类可能依赖其游至产卵地。多亏这些小鱼,南非附近的鲨鱼等海洋顶级捕食者数量才极为庞大。(冯维维)
中国科学报 2017 年 1 月 17 日
环球科技参考:印度洋发现新板块边界
近日,《科学进展》刊发文章《沃顿盆地板内变形区内共轭断层的发现》称,来自新加坡、法国和印尼的研究团队在印度洋沃顿盆地发现了新的板块边界,并预测该地区将成为地震高发区。
众所周知,当构造板块相互挤压时会发生地震,但是,还有一种地震被称为走滑地震,它发生在两个板块相互水平滑动的时候。在一些情况下,这种变形可能导致所谓的板内地震,并且可能会导致板块的破裂,从而导致产生新的板块边界,同时造成大量的地震。基于这一认识,研究人员分析了2012年发生在印度洋的安达曼—苏门答腊的两次大型板内地震,通过分析地震和海底拓扑特征来了解更多关于该地区的构造变形。为了更好地理解2012年地震期间的板块变化情况,研究人员收集整理了该地区地震前、地震期间和地震后的详细地震数据,并通过搭乘Falkor科考船冒险进入海底进行深度分析,获得了高分辨率的海底影像,从而对该地区的变形情况得以清楚分析。
研究结果显示,苏门答腊海岸附近地区产生了一种新的断层系统,与2012年的地震事件具有明显关系。研究人员注意到,新断层系统的走向与周围断层明显不同,这是变形的一个重要迹象。同时,同一区域的走滑(远离已知的板块边界)分析表明,板块沿着1000公里的断裂区发生了明显断裂,导致了新的板块边界的诞生,而且,这一区域可能在未来发生许多断层滑动并导致地震。(刘文浩)
中国科学报 2017 年 1 月 17 日
环球科技参考:气候致物种局地灭绝率高达47%
近日,《公共科学图书馆&生物学》发表的《气候相关的局部灭绝已经在植物和动物物种中广泛存在》文章称,气候变化导致的物种局地灭绝率已高达47%。
美国亚利桑那大学的科学家基于976个物种的调查数据,研究了气候变化对动植物物种局地灭绝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气候变化已导致数百个物种(47%)在局地范围内灭绝。研究结果还显示,不同气候带、物种进化枝和栖息地上物种局地灭绝的程度有所差异。热带物种的局地灭绝比率(55%)明显高于温带物种(39%),动物的局地灭绝比率(50%)大于植物(39%),生活在淡水栖息地的物种局地灭绝(74%)比率大于生活在陆地和海洋上的物种(分别为46%和51%)。
这项结果令人震惊,因为目前全球温度上升幅度还未超过1摄氏度就已导致如此多的物种出现局地灭绝。而在未来数十年中,全球温度预计将继续增加1摄氏度~5 摄氏度,可以推断届时越来越多的物种将难逃局地灭绝的厄运。(董利苹)
中国科学报 2017 年 1 月 17 日
环球科技参考:南极东部冰川受到威胁
南极东部冰川占南极冰川的2/3,其稳定性对全球沿海地区至关重要。与南极西部冰川已经发生的崩塌相比,南极东部冰川损失很少。但随着大气和海洋变暖,种种迹象表明南极东部冰川的稳定也开始受到威胁。近期两项研究表明,南极东部两种不同冰架的融化预示着该地区不稳定的未来。
近日,荷兰乌得勒支大学、比利时鲁汶大学、德国阿尔弗雷德韦格纳研究所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在《自然—气候变化》发表题为《风—反照率相互作用造成南极东部冰架冰川融水》的文章指出,来自南极大陆的强风使南极东部冰川形成雪坑,造成冰川表层融化和积雪空气损耗。
研究人员通过观测数据和模拟结果,在南极洲东部冰架的接地冰线附近发现冰川融水引起积雪空气损耗。南极东部的高温由来自冰川内陆持续的下沉气流引起。下沉气流使近地层地面增暖,造成积雪侵蚀融化,解释了接地冰线附近夏季近地层温度比周围地区偏暖3 摄氏度的现象。此外,下沉的暖风使浅色的冰和积雪以更低的反照率暴露出来,进一步加快了融化过程。
日,《科学进展》发表题为《海洋热量驱动托滕冰川基岩快速融化》的文章,发现南极东部冰架下方的基岩是该区域冰川融化的主要驱动因素。
托滕冰川是南极东部最重要的冰架之一。如果托滕冰川融化,将造成全球海平面上升3.5 米。由于冰架附近缺乏观测,目前尚不清楚海洋强迫的影响。因此,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大学、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及美国德克萨斯大学的研究人员于2015年1月利用澳大利亚南极光号科考船,搜集了南极东部托滕冰川的海洋资料和海洋测深数据。科考团队在托滕冰川下发现了2个2~4 公里宽、600 米深的大型海底通道,暖水在冰架下方汇集融化冰架。观测证实,有大量的暖水进入冰穴,海洋输送进入冰穴的热量将使冰川基岩融化。(刘燕飞)
中国科学报 2017 年 1 月 17 日
中科院地球环境所:石笋记录中亚东部气候变化
本报讯(记者张行勇)中科院地球环境所研究员蔡演军团队以我国新疆科桑洞石笋为研究对象,建立了中亚东部地区全新世石笋碳、氧同位素变化序列,以石笋记录揭示了中亚东部地区全新世气候变化历史。该研究成果发表于《第四纪科学评论》期刊上。
中亚地区(包括我国新疆)气候干旱,生态系统脆弱。中亚地区的大气环流不仅是联系亚洲季风气候和北大西洋气候的纽带,同时也在东亚粉尘传输中起重要作用。
研究结果显示,石笋氧同位素在早中全新世(距今年以前)明显偏负,距今年逐渐向偏正发展,2000年以来维持偏正的状态。科桑洞石笋偏负揭示出以夏季降雨为主的中亚东部地区在早中全新世气候较湿润,与以冬春降雨为主的中亚西部地区变化基本一致,而西风急流、中亚西部降水的再传输和地形影响是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
蔡演军等进一步提出,随着晚全新世周边地区降雨的减少,输送到中亚东部地区的水汽减少,气候变干,石笋以及其指示的降水氧同位素在2000年之后开始主要受控于温度变化。楼兰、米兰等在汉代兴盛一时的古城的废弃,则可能和该区公元500年左右的高温干旱气候有关。
参考消息 2017 年 1 月 18 日
南极冰裂迫使英国科考站搬家
科技日报 2017 年 1 月 18 日
我首颗电磁监测试验卫星下半年发射
科技日报北京1月17日电&(记者李艳)记者17日从2017年全国地震局长会上获悉,首颗由我国自主研发建造的电磁监测试验卫星“张衡一号”将于今年8月前后发射、投入使用。届时我国将首次具备全疆域和全球三维地球物理场动态监测能力,也是唯一拥有在轨运行的多载荷、高精度地震监测试验卫星的国家。
电磁监测试验卫星项目在我国酝酿多年,因其在地震预测上可能大有作为而广受关注。项目专家委员会主任,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总工程师申旭辉表示,地震发生前,地球岩石的摩擦破裂会产生电磁波,这些电磁波会往大气层传播。另一方面,地壳的运动会切割磁力线,造成磁力线的扭曲。也就是说,一旦发生强烈地震,地球内部的电磁信息就会出现异常,此时,卫星将接收数据传回地面,为工作人员的预测提供一定的依据。
但申旭辉同时强调,地震预测长期以来一直是一个世界性的科学难题,卫星上天后初步目标在于数据收集和经验积累,真正预测地震还需要在大量的数据积累和方法理论研发之后逐步推进。
申旭辉告诉科技日报记者,电磁监测试验卫星目前已完成各个部件的测试和组装,其设计指标和载荷配置超过国外同类卫星,采用通用小卫星平台,搭载感应式磁力仪、高精度磁强计、电场探测仪、GNSS掩星接收机、等离子体分析仪、高能粒子探测器、朗缪尔探针和三频信标发射机8种载荷。
电磁监测试验卫星是我国立体地震观测体系第一个天基平台,将对中国及其周边区域开展电离层动态实时监测和地震前兆跟踪,弥补地面观测的不足。同时,卫星还能为航空航天、导航通讯等领域提供空间电磁环境监测服务。
中国科学报 2017 年 1 月 18 日
冰层裂缝迫使英国短暂关闭南极科考站
据新华社 英国南极考察处1月16日宣布,由于“哈雷六号”科考站所在区域附近冰层出现新的裂缝,出于安全考虑该机构决定在南极冬季到来前撤出所有人员,短暂关闭这个科考站。
据英国南极考察处介绍,“哈雷六号”科考站位于南极布伦特冰架上。近年对该冰架的监测显示位于科考站南部的冰层裂缝加速扩大。经多次观测和分析,研究人员认为尽管这些裂缝目前不会给科考人员和科考站带来安全风险,但是不确定未来会不会引起变化,因此他们决定在3月至11月南极冬季期间暂时关闭科考站。
目前,“哈雷六号”科考站里有88人,其中16人原本计划在冬季期间留守站内。
英国南极考察处官员表示,“哈雷六号”科考站本身经过特殊设计,能在有需要的情况下整体往南极内陆转移。科考站由8个模块化舱段组成,下面由底部装有滑雪板的液压立柱支撑,易在冰面上移动。(张家伟)
中国科学报 2017 年 1 月 18 日
中科院植物所:发现青藏高原温差缩小早于预期
本报讯 近日在线发表于《自然—通讯》的一项研究报告显示,早在1870年,青藏高原的冬夏温差就开始缩小了;而这对该地区脆弱的生态系统影响显著。这项基于树木年轮的新发现或表明,人类活动开始对青藏高原气候产生影响比此前所认为的更早。
除热带地区外,冬夏之间的显著温差在生态系统运行中起了重要作用,从温暖夏季到寒冷冬季的转变会影响植物的遗传、鸟类和哺乳动物的分布和昆虫种群。过去数十年来,这种季节平衡出现了减弱,计算机气候模拟认为这种减弱是人类影响导致的。然而,除了有限的仪器记录,人们并不清楚这种减弱是何时开始的,以及人类活动应在多大程度上对此负责。
中科院植物研究所段建平及同事使用了一个生长在高海拔地区的长叶云杉物种——川西云杉的年轮数据研究了青藏高原的历史季节温度。青藏高原往往会迅速对气候变化作出反应,其生态系统也较为脆弱。
数据显示,在年间,季节温差出现了扩大,但随后显著缩小。这一缩小与青藏高原冰芯中记录的来自人类活动的硫酸盐浓度上升发生在同一时期。硫酸盐气溶胶被认为具有冷却效应,且夏季比冬季更强。因此,作者推测人类活动或许促成了观测到的季节温差缩小。(张章)
参考消息 2017 年 1 月 19 日
人类 2.4 万年前到达北美
参考消息 2017 年 1 月 19 日
意中部连发三次地震
科技日报 2017 年 1 月 19 日
挡住风吹雾霾?树不背这“锅”!
——专家表示“三北”防护林对PM2.5反有清除作用
本报记者 游雪晴
1月15日—17日,又一轮大范围雾霾笼罩华北黄淮等地。连续几天的重污染天气,更让人们期盼冷空气带来大风,吹走雾霾。往往这个时候,“三北”防护林和内蒙古风电场就成了“背锅侠”。
不过据最新的科学研究显示,“三北”防护林不但没有加重雾霾,反而对雾霾有清除作用。这个锅背得真冤。
基于长期的数值模拟和观测研究,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教授马建民和其团队科研人员分析得出,与1982年相比,2010年“三北”防护林工程对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吸附和清除作用增长了60%,对PM2.5的吸附和清除能力增加了30%。马建民介绍,自1999年到2010年间,该工程清除了我国北方约3000万吨的PM2.5,其中清除最多的地区是华北片,清除量达到PM2.5总量的0.9%。
据马建民介绍,如果按计量单位算,“三北”防护林在年期间对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吸附和清除达到了110万吨,其中“三北”防护林的华北片区占总清除量的50%左右,“三北”防护林对改善中国北方空气质量意义巨大。
此前,关于“三北”防护林阻挡了大风,导致京津冀雾霾频发的论调甚嚣尘上。有称“三北”防护林和内蒙古的风电场影响了北京地区的风速,“把北京的大风偷走了”。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研究员朱荣告诉科技日报记者,“三北”防护林、风电场与雾霾的形成之间没有对应关系,“真正冷空气来时,这些都阻挡不了大风”。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徐祥德院士表示,国内外的相关研究认为,发展风电对局地风速虽有一定影响,但影响的范围非常有限。丹麦科技大学和清华大学的研究结果表明,风电场对下游几公里到几十公里范围的地面风速有明显影响,但超过100公里,影响可忽略不计。北京市中心距离内蒙古400多公里,距离张家口约200公里。所以内蒙古和张家口地区的风电不会对北京地区风速产生显著影响。
防护林带对风场的作用主要是大气边界层以下的近地层影响。而能驱散京津冀区域重污染天气的是大范围冷空气来袭或降水“湿清除”效应。冷空气影响范围垂直方向远远超过边界层或1500米以上的,其水平尺度可达百公里以上,“三北”防护林不可能阻挡冷空气或寒潮,并影响下游大范围区域风场。
可近几年确实感觉大风越来越少了呀!“从气候条件看,主要是最近几年,冬季冷空气来的不那么频繁了,强度也不够。”朱荣告诉记者,近几年气候资料显示,华北地区、北京的大风日数和年平均风速都有明显下降。尤其是大风日数,与前30年的均值比,可谓是断崖式暴跌。
朱荣告诉记者,其实风的本质是空气流动,导致空气流动的根源是空气温度和密度的差异。由于陆地和海洋性质不同,冷热变化有差异,冬季陆地冷于海洋,风从亚欧大陆的腹地(西伯利亚)吹向太平洋,所以北京冬季多西北风。由于全球变暖,尤其是上世纪80年代以后暖冬的增多,减小了冬季海洋和欧亚大陆的温差,因此空气的流动也就不如之前快,风速也相对应减小。
从冬半年强冷空气和寒潮次数的年代变化来看,60—70年代的寒潮和强冷空气相对较多,80年代明显减少,90年代以后又稍有增多;对应风速变化来看,60—70年代北京平均风速较大,80年代明显减小,90年代又有所增大。如此看来,北京的风速变化还是自然因素起了主要作用。除了全球变暖,城市化发展增加了地面附近的摩擦作用,高大的城市群会产生绕流阻力,也使得风速可能会减弱。
国家林业局局长张建龙称,植树造林增加植被最重要的功能是防沙固沙,延缓荒漠化。植树造林不仅不会造成雾霾,对雾霾的治理还能起到一定的作用,北京林业大学有专门研究,植物叶上吸附雾霾是肯定的。
兰州大学科研人员研究也证实了这样的观点,监测显示“三北”防护林内的大气污染物比林外的污染物含量低。他们预测,“三北”防护林工程到2050年建成时对有机污染物的吸附和清除将继续增长。其中,对强致癌物多环芳烃的吸附和清除作用较1990年相比将增长1.9倍。
因此马建民等科研人员建议:在“三北”防护林工程接下来的建设中,相关部门应考虑到不同树种对大气污染物的吸附和清除作用以及对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排放作用,宜选择耐旱、耐寒、既有利于吸附和清除大气污染物、又能减少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生物排放的树种,以更好地发挥该工程的相关作用。
(科技日报北京1月18日电)
科技日报 2017 年 1 月 19 日
双星组网,给地球拍高清“肖像”
——资源三号02星正式交付使用意味着什么
本报记者 操秀英
资源三号双星同时在轨,可将全球覆盖周期缩短一半,将国内覆盖频率从一年6次提升到12次。同时,对同一个地点的重访周期也由5天缩短至3天之内,能够形成全球任意一点快速重访能力,这对提升我国应急测绘保障能力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资源三号02星近日正式交付主用户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进入业务化运行阶段,这标志着我国成功实现两颗民用立体测图卫星同时在轨的预期目标。
日11时17分,我国高分辨率立体测图业务卫星资源三号02星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它与2012年发射的资源三号01星一起,实现我国自主民用立体测绘双星组网运行,快速获取覆盖全国乃至全球的高分辨率立体影像和多光谱影像。
这是我国规划建设的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的首颗业务星。资源三号系列卫星有何大用处,02星有什么特点?双星组网将发挥什么作用?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
高分辨率遥感数据依赖进口有望改变
过去,我国90%以上的高分辨率卫星遥感数据依赖国外进口。“大幅提升高分辨率遥感卫星影像的自主供给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尽快形成全天候、全天时快速获取全球任何位置高精度地理信息的能力,是我国测绘卫星发展的必然趋势。”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副局长李朋德说。
2012年1月,资源三号01星发射成功,实现我国立体测绘卫星零的突破,打破了我国高分辨率卫星影像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其后续卫星的预研制也很快启动。2015年11月,资源三号02星正式立项,这也是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中长期发展规划确定发射的首颗业务卫星。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卫星测绘应用中心副主任孙承志说,资源三号02星在01星的基础上进行了继承、优化和发展。它搭载三线阵测绘相机和多光谱相机等有效载荷,与01星相比最大的技术优化就是前后视相机分辨率从3.5米提高到优于2.7米,大大提高了立体测绘精度,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同类卫星先进水平。此外,02星消除了正视相机与多光谱相机指向之间的6&的夹角,使两台相机的指向一致,更加方便多光谱影像与正视全色影像的融合应用。
资源三号02星发射后,将与01星在同一轨道上运行。两颗星在同一个圆周上,位置相差约183度。01星单星在轨时,全球覆盖一次需要59天,双星在轨将把全球覆盖周期缩短一半。对于国内来说,可将覆盖频率从一年6次提升到12次。
“同时,对同一个地点的重访周期也由5天缩短至3天之内,能够形成全球任意一点快速重访能力,这对提升我国应急测绘保障能力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孙承志说。
李朋德表示,资源三号双星同时在轨,可发展我国自主的高空间分辨率、高时间分辨率卫星系统,减少并逐步解决对国外数据源的依赖。同时将大幅提高我国1∶5万基础地理信息数据获取能力,满足地理国情常态化监测对高分辨率卫星影像数据的需求。
从单一数据产品向多元服务转型
截至日,02星已在轨运行215天,绕地球飞行3278圈,在全球范围内获取卫星影像242263景,全球有效覆盖范围3554.68万平方公里,中国区域有效覆盖范围628.35万平方公里。为测绘、土地、地矿、农业、林业、水利、交通、环保和减灾等行业和各大科研院所共计2000多家用户提供了57万景、累计覆盖面积超过3.02亿平方千米的高精度、高鲜度的自主卫星影像和服务保障。同时,构建了较为完整的卫星应用产品体系,实现了从单一数据产品到多元服务模式的全面转型。
孙承志介绍,卫星在轨测试结果表明,按照测绘影像数据生产规范并经测图验证,资源三号02星精度完全满足1∶5万立体测图精度、1∶2.5万地图修测与更新精度要求。卫星在轨测试期间获取的影像清晰,三线阵、多光谱相机内、外方位元素保持高精度稳定,经过几何检校后,定位精度保持国内领先水平。
“资源三号02星在轨测试工作是卫星在轨交付前的重要工作,通过前期工作,已经充分证明卫星已经具备开展业务化运行的条件,在轨交付标志着资源三号02星正式进入业务化运行。”孙承志表示,资源三号02星的在轨交付将实现资源三号卫星双星在轨运行控制协同,为全面支撑包括新型基础测绘、地理国情常态化监测、航空航天遥感测绘统筹、全球地理信息资源开发、应急测绘在内的测绘地理信息主体业务奠定良好的工程基础。
高质量卫星数据融入你我生活
资源三号是我国高分辨率立体测图卫星,主要目标是获取三线阵立体影像和多光谱影像,实现1∶5万测绘产品生产能力以及&1∶2.5万地图的修测和更新能力。孙承志分析,在测绘应用方面,可为新型基础测绘、地理国情监测、应急测绘、地理信息产业、智慧城市、全球信息资源建设等提供稳定高精度高质量的立体观测数据;此外,还可为国土资源调查与监测、农林水利、防灾减灾、生态环境、城市规划与建设、交通、国家重大工程领域应用提供持续、稳定、高质量的影像数据服务,以支持相关行业的应用。
孙承志说,这些数据产品和影像服务,通过各行各业的深层次应用,融入百姓生活。拿网络地图和导航服务来说,天地图、高德、四维图新、百度等公司利用我们提供的即时影像服务,可大幅度缩短地图数据的更新周期、提升地图数据的准确性,直接惠及百姓日常生活。
资源三号卫星的国际影像服务也初具规模,已向美、日、韩、英、法、德、澳、巴西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提供了影像数据,开展了数字湄公河地理空间框架建设示范、境外及全球测绘地理信息资源建设试验、卫星应用国际合作和科学研究。
“我国资源三号卫星在空间分辨率、几何定位精度、影像辐射质量等方面已达到国外同类商用卫星的水平,而价格和应用服务能力具有明显优势。”李朋德说,02星发射后,可加快全球未覆盖区域的数据获取,提升热点区域的获取频率,资源三号卫星在国际市场上将更具竞争力,对于我国开拓国际市场、服务“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实施等将起到积极作用。
李朋德同时表示,目前我国卫星测绘应用工作仍存在一些不足,比如顶层设计与统筹协调不足,测绘卫星种类较少,国际领先的自主创新还不多等,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卫星测绘应用的产业化和国际化进程。
据了解,“十三五”期间将还要发射资源三号03星,“十四五”期间发射资源三号04星,实现资源三号卫星双星组网的成功接替,为1∶5万例尺地形图测绘提供基础数据保障。此外,为实现我国1∶1万卫星测绘能力,“十三五”期间还将发射高分七号卫星,&“十四五”期间发射高分七号02星,与高分七号01星形成1∶1万立体观测卫星的双星组网观测能力,为1∶1万比例尺地形图测绘提供稳定可靠的高精度卫星数据保障。
科技日报 2017 年 1 月 19 日
马里亚纳海沟发现海底新物种,似虾体长28厘米
目前,科学家在对马里亚纳海沟进行潜水勘测时,惊奇地发现一种罕见的超大型片脚类生物,这是一种类似虾的甲壳纲生物,体长可达到28厘米,2012年最初发现于新西兰海域。
阿伯丁大学和夏威夷大学的科学家在马里亚纳海沟拍摄到105个小时的鱼类视频,他们使用在阿伯丁大学建造的一种深海勘测设备——“海沟登陆者”,它是英国研制的最深海域探测装置,装配着高清晰水下相机。
科学家最新一项研究证实“狮子鱼”是迄今发现生活在最深海底环境的鱼类,它们能够生长在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8145米深处,比之前最深海洋鱼类的栖息环境还要深500米。
这项研究不仅勘测了马里亚纳海沟最深点,还在不同深度位置进行了勘测,有助于揭晓神秘的海底生态系统。研究报告合著作者、夏威夷大学杰夫—德拉曾博士称,许多研究都是以非常有限的生态学视角勘测马里亚纳海沟,这项研究就像是登到了山峰最高点,才能够真实了解山脉的生态系统。
中国科学报 2017 年 1 月 19 日
全球海冰面积达新低
本报讯 这是一个新的最低点。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卫星监测以来,覆盖全球海洋的浮动海冰区域达到有记录以来最低水平。这意味着它也可能是数千年来海冰覆盖率的最低水平。
来自美国国家冰雪数据中心的最新观测说明了目前海冰范围为何会降到新低。在北极,海冰覆盖率的下降是全球变暖和可能受全球变暖而发生的异常天气的双重结果。但在南极,目前季节性海冰的下降可能只是自然变化的结果。
在北半球冬季,北极海冰范围应该迅速扩大。但北极不仅迅速变暖,而且这个冬季反复出现的暖气流还推动气温进一步超过平均值。由于温度过高,这个冬天海冰覆盖有时会出现暂时收缩。
同时,在南半球夏季,南极海冰区域也比以往更快地减少。随着全球变暖继续推进,长远来看南极洲季节性海冰范围可能会下降,但这种下降尚未开始。实际上,从1979年开始观测以来,南极冬季海冰平均覆盖面积还在某种程度上有所增加。
南极海冰的增加和目前的异常低水平可能均是自然变化的结果,英国南极调查研究所气候学家John Turner说,“南极洲的气候极端多变。”
相比较而言,全球变暖导致北极海冰长期以来不断减少。这一变暖趋势似乎会减弱环绕北极的风,使暖气流进入北极。而当暖气流入侵后,冷气流就会南下。这也是冬季亚洲和欧洲部分地区异常寒冷的原因。
由于南北极海冰同时减少,2016年至2017年冬季地球上的海冰总量已经达到创纪录新低。(晋楠)
中国科学报 2017 年 1 月 19 日
中科院青藏所揭示喜马拉雅隆升史及其对季风影响
本报讯(记者彭科峰)日前,中科院青藏所丁林团队联合中科院植物所及印度相关机构科研人员联合开展了跨喜马拉雅山国际合作研究,利用气候多变量分析获得了上述喜马拉雅山南北不同时代植物群的古热焓值及其他环境气候变量,重建了喜马拉雅造山带的隆升历史以及晚古新世以来的降水、温度变化等。相关成果发布于《地质学》。
科研人员发现喜马拉雅山从晚古新世时的1000米左右缓慢生长至早中新世时的2300米高度,此后500万年—700万年间快速隆升,达到现今高度。而在过去的5600万年间,喜马拉雅山以北的藏南地区与喜马拉雅山前陆盆地在大气降水变化上呈现出明显的分异。早始新世,藏南的降水量与印度北部的降水量基本一致。随着喜马拉雅山的隆升,喜马拉雅山以北的藏南地区逐渐变得干旱寒冷。
结合前期研究,科研人员定量刻画了青藏高原与喜马拉雅山的抬升历史。当喜马拉雅山高度超过原始青藏高原时,引起了高原内陆气候的强烈干旱化,并最终奠定现今南亚季风格局。
新民晚报 2017 年 1 月 19 日
意大利1小时发生3次5级以上地震
本报特稿&意大利中部地区18日在短短一小时内发生3次5级以上地震,罗马有震感。目前尚无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报告,罗马多所学校和办公楼被疏散。意大利总理呼吁派遣更多军队官兵进驻灾区。
此次地震震中位于阿布鲁佐大区的拉奎拉,震源深度9公里。包括首都罗马所在的拉齐奥大区和阿布鲁佐、马尔凯大区均有震感。地震发生后,罗马关闭了两条主要地铁线路,部分中小学暂时停课。连接罗马和部分受灾地区的公路目前也已被关闭。
参考消息 2017 年 1 月 20 日
地球气温连续三年创新高
科技日报 2017 年 1 月 20 日
来自南极海底的生物
中国科考船“海洋六号”日前在南极半岛海域首次进行箱式取样,从海底获取71千克的沉积物样品。上图为所获生物样品,其中多数为冷水珊瑚(1月15日摄)。
新华社记者&王攀摄&
科技日报 2017 年 1 月 20 日
2016:现代历史“最热年”
科技日报北京1月19日电&(记者房琳琳)据《科学美国人》官网19日报道,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和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同时发布报告称,2016年是现代历史上最热的一年。两份报告同时表明,全球年平均气温纪录连续第三年被刷新,全球气候持续变暖的长期趋势不容忽视。
NOAA报告显示,2016年全球平均气温为14.84℃,比20世纪平均水平高0.94℃,是自1880年有气温统计以来的最高纪录。NASA的报告采用了不同的分析方法,得出的数值略有差异,但同样得出了2016年是史上最热年份的结论。
另据报道,戈达德空间研究所负责人加文&施密特在电话记者会上说,尽管这些报告的年度气温数据存在细微差异,但都“捕捉到同样的长期信号”。总体而言,史上最热的年份基本都发生在过去35年里,其中史上最热的17个年份有16个出现在21世纪,并且自2001年以来,全球最热年纪录已被打破5次。
从全球分布看,2016年创下高温纪录的地区包括俄罗斯远东地区、美国东部大部分地区、南亚部分地区等;从海冰面积看,2016年北极平均海冰面积为1015万平方公里,成为有史以来最小值,其变暖速度是全球平均水平的2倍至3倍,快于世界其他任何地区。
根据施密特的模型,连续3年刷新气温纪录,约10%的贡献来自厄尔尼诺,90%源于人类活动,主要是温室气体排放。
世界气象组织、英国气象局等机构同日也发布了类似报告。
总编辑圈点
这项结果并不令人意外,此前数据显示,2016年前8个月分别都打破了同期单月最高气温纪录。真正有趣之处在于报告发布的时间点——距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就职典礼仅两天。国际社会普遍担心,特朗普上任后美国气候政策有变,进而影响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做出的努力。因此,最热年报告的发布,除了客观描述气候变化,也成为世界各国采取应对行动的有力支撑。更重要的是,全球变暖不因个人意志改变,谁也不能视而不见、避而不谈。
参考消息 2017 年 1 月 21 日
加调查北极神秘声响
参考消息 2017 年 1 月 21 日
新研究拉响海平面飙升警报
【法新社美国迈阿密1月19日电】研究地球气候自然变化模式的科学家们表示,他们已发现一个“令人担忧的”信号,即海平面大规模上升的现象可能即将出现。
刊登在美国《科学》周刊上的研究结果表明,上一次地球温暖期(约12.5万年前)的海洋表面温度与今天非常类似。
但让科学家们担心的是,当时的海平面比今天高出20到30英尺(约合6到9米)。
来自爱尔兰都柏林大学学院、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威斯康星大学和弗吉尼亚科学博物馆的研究人员说:“这种趋势令人担忧。总体而言,这些结果可能有助于科学家更好地了解海洋将如何对现在的变暖现象作出反应。”
地球经历了持续数以万年计的温暖期和寒冷期,其所受的太阳照射量会因地球轨道的自然变化而变化,还会受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影响。
这些自然发生的变化不同于目前地球面临的速度快得多的变暖现象。后者的成因是,人类燃烧化石燃料并将吸热的碳排放到空气中,导致冰融化和海平面上升。
在没有人类影响的情况下,上一次气候异常温暖的时期大约出现在11.6万年到12.9万年前,即所谓的末次间冰期。根据该报告,这是过去80万年中最温暖的时期之一。
研究基于对83个海洋沉积物核心点进行的分析,这可以就历史上地球及其海洋到底有多温暖提供线索。
科学家把每个核心点的数据与1870年-1889年和1995年-2014年的数据集分别进行比较。
分析表明,在12.9万年前,全球海洋表面温度“已与1870年-1889年的平均值类似”。
在接下来的4000年中,温度上升,“达到与1995年-2014年平均值差不多的水平”。
这一发现意味着一些曾被用于估计不同温度下海平面高度的科学模型有低估之嫌。
科学家已预测地球在未来几年内可能遭遇海平面上升数米的情况,这将导致地球上许多沿海居民区(目前10亿人口的居住地)被吞噬。
没有人知道在未来几十年里海平面上升的速度会有多快,但一些专家说,最新的研究是令人震惊的。
英国雷丁大学气候科学教授理查德&艾伦说:“现在的全球海洋表面温度与12.5万年前末次间冰期的海洋表面温度不相上下,这一结论是非常令人担忧的,因为那时海平面比现在高出6到9米。”
艾伦说,在现在的海平面上升之前可能还有几千年时间,所以减少化石燃料用量可能仍有帮助。
英国南安普敦大学海洋物理和海洋气候科学家梅里克&斯罗科什说,这项研究非常重要,因为它显示出,过去发生在数千年间的温度变化如今在短短一个世纪内发生了。
他说:“这表明人类对地球会造成快速影响,海平面长期大幅度上升的可能性提高了。”
英国埃克塞特大学教授安德鲁&沃森说,这项研究的结论好坏参半。
他说:“研究表明,从长远看,作为对我们造成的变暖的回应,海平面将至少上升6米。好消息是幸运的话,海平面将继续缓慢上升,那样的话我们就有时间适应,但坏消息是,最终所有现在的沿海城市都将被淹没。”
参考消息 2017 年 1 月 21 日
问与答:地球转得多块才会把人甩进太空?
参考消息 2017 年 1 月 23 日
研究显示白蚁助造纳米比亚“仙女环”
纳米比亚沿海荒漠地带中的“仙女环”(英国《每日邮报》网站)
【西班牙《国家报》1月18日报道】在纳米比亚沿海地区的荒漠地带,一个接一个犹如天女散花的沙环被称为“仙女环”。这种神秘自然现象的成因困扰了科学家数十年。如今多国科学家在英国《自然》杂志发表文章指出,是昆虫和植被的共同作用造就了这一自然奇观。
菌类植物排列成环的现象也被称为“仙女环”,同样被笼罩在神秘光晕之中,甚至被视为通往另一个世界的入口。实际上,这种现象只是真菌呈辐射状生长造成的结果。但由于纳米比亚处于沙漠地带,因此导致沙环的成因并不是真菌。
在有关沙环成因的众多猜测中有两个备受关注。第一个认为是白蚁导致沙环内部没有植被。第二个认为是缺水和植被共同导致沙环形成。多年来科学家的研究重点都集中在白蚁和植被这两个假设之上。
此项研究的作者之一、理论生态学专家胡安&博纳切拉表示,白蚁和植被共同作用是形成纳米比亚沙环的必要条件。不同白蚁族群之间为了生存空间和资源展开竞争,导致沙环内部没有植被生长赖以生存的足够水分。
白蚁将地表的植被一扫而空,而其生命活动则有助于沙土下水分的积累,这对沙环的长期存在是至关重要的。裸露沙土之外的一圈植物实际上才是所谓的“仙女环”,这是圈外植被借助水分积累的有利条件比圈内植被更快生长的结果。植被根系追逐水分生长,因此地表植物会根据土壤中水分的梯度变化呈现出不同的生长状态,这就是沙环形成的机制。
科学家利用这种机制在纳米比亚精准复制了多个沙环,甚至能够根据该机制预判这些沙环的特征。
此外,科学家还发现存在沙环的地区更加抗旱,在雨季到来之前植被的恢复情况也更好。
白蚁对圈内水分的争夺以及植被逐水而生导致了沙环的形成,迄今为止这个生态系统中尚无类似情况的记录。
此外,上述机制还可以用来解释在其他地区出现的类似现象,例如肯尼亚马赛马拉国家保护区内的六边形山和澳大利亚利奇菲尔德国家公园的蚁穴等。
德国生物学家诺贝特&于尔根斯表示,过去有些科学家一直质疑白蚁的假设,认为沙环只是植物之间的竞争导致的现象。他希望新的研究成果能够引起这些科学家的注意。
科技日报 2017 年 1 月 23 日
我全海深载人潜水器今年总装
科技日报北京1月22日电&(记者付毅飞)记者22日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获悉,我国全海深载人潜水器研制工作已全面展开,计划于年内完成总装联调。该潜水器将具备覆盖全球海洋100%海域的作业能力。
该集团公司副总经理邵开文介绍,2017年中船重工将以全海深载人潜水器等一批深海装备项目为重点,深化智慧海洋工程建设方案。
据了解,全海深载人潜水器项目是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深海关键技术与装备”的重点专项之一,由中船重工702所牵头承担。
中船重工研制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曾在马里亚纳海沟下潜至7062米,标志着我国具备了载人到达全球海洋面积99.8%的海域作业的能力。目前,“蛟龙”号的全新母船正在建造中,预计将在2019年3月交付。
中船重工正在研制的4500米载人潜水器,已完成载人舱加工和测试,正在开展总装调试。与“蛟龙”号相比,4500米载人潜水器拥有5个观察窗,能满足更多视角科学观察;载人舱同为3座,但有楼梯方便出入舱;舱内操控界面更加舒适。
据专家介绍,全海深载人潜水器、4500米载人潜水器和“蛟龙”号母船建成投入使用后,将显著提升我国全面开展大洋国际海域资源环境的综合调查能力,同时也将大大提升我国海洋探索的探测能力与研究水平。
中国科学报 2017 年 1 月 23 日
我国立项研制全海深载人潜水器
新华社电 记者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获悉,我国全海深载人潜水器研制工作已立项研制,它将具有载人到达全球所有深海作业的能力。
中船重工副总经理邵开文表示,2017年,中船重工在科技创新方面,将全海深载人潜水器等一批深海装备项目作为重点,深化智慧海洋工程建设方案。
全海深载人潜水器由中船重工第702研究所牵头研制,其牵头研制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2012年夏曾在马里亚纳海沟下潜至7062米,标志着我国具备了载人到达全球海洋面积99.8%的海域作业的能力。目前承担的全海深载人作业型潜水器,将具备覆盖全球海洋100%海域的作业能力。
邵开文在谈及中船重工2016年重大科研项目取得积极进展时说,中船重工正在研制的4500米载人潜水器,已完成载人舱加工和测试,正在开展总装调试。
与“蛟龙”号相较,4500米载人潜水器拥有5个观察窗,能满足更多视角科学观察;载人舱同为3座,但有楼梯方便出入舱;舱内操控界面更加舒适。
此外,中船重工武昌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承建的“蛟龙”号母船已在建造中,预计这艘准4000吨级为“蛟龙”号深潜作业提供支持及维护的专用母船,2019年3月交付使用。
业内专家认为,全海深载人潜水器、4500米载人潜水器和“蛟龙”号母船建成投入使用后,将会显著提升我国全面开展大洋国际海域资源环境的综合调查能力,同时也将大大提升我国海洋探索的探测能力与研究水平。自主创新的技术突破,继续创造着“中国深度”。大洋深处的无穷奥秘,将会更多地展现在世人面前。(刘诗平)
中国科学报 2017 年 1 月 23 日
自然及子刊综览:纳米比亚“精灵圈”之谜或已解开
纳米比亚“精灵圈”的形成一直是一个未解之谜,《自然》发表的一篇论文对此提供了一种解释。
自组织的规则性植被图案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但其存在的背后机制仍有争议,尤其是关于过度散布(间隔均匀)的图案的起源。以纳米比亚“精灵圈”为例,它们广泛散布在纳米布沙漠局部地区的一些草原上,这些圆形“补丁”直径在2~35米不等,内部寸草不生,周围环绕着旺盛的野草。一种假设认为它们是由尺度依赖反馈造成的,植物通过这种方式帮助自己的近邻,但是与远处的个体竞争。另一种假设将其归因于地下生态系统工程师,如白蚁、蚂蚁或啮齿类动物。
美国新泽西州普林斯顿大学的Corina Tarnita及同事将这两种不同的假设融入模型模拟中,然后使用来自四个大陆的野外数据进行验证。他们表明,这些自组织的规则性植被图案是由地下群居昆虫群体之间的种内竞争和尺度依赖反馈共同作用形成的,而不是其中任意一个单一因素造成的。作者在纳米比亚“精灵圈”这项研究中表明,沙地白蚁群体间的相互作用以及沙地白蚁和草地之间的相互作用共同造成了大规模的六边形植被图案。
作者总结表示,在尝试解释此类规则分布的景观特征时,应将多种多样的生态自组织机制纳入考虑范围。(唐一尘/编译 更多信息请访问/st)
中国科学报 2017 年 1 月 23 日
中科院青藏所发现青藏高原湖泊水量明显增加
本报讯(记者彭科峰)青藏高原湖泊众多,其面积和水量变化不仅对气候变化具有敏感的响应,也通过地—气间的能量交换对气候变化产生影响。日前,中科院青藏高原地球科学卓越创新中心、中科院青藏所朱立平团队利用相关光学影像和SRTM DEM建立的湖泊面积与高程之间的关系,估算了面积大于50 平方公里的114个湖泊年、年、年、年四期水量变化序列。相关成果发布于《气候变化》。
已有的研究较多地揭示了青藏高原湖泊面积变化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但缺乏从整体上对湖泊水量变化的认识。朱立平团队的研究结果表明,年湖泊水量共增加约102.64总吨,其中,年是湖泊水量增加最为明显的时期,该时段增加量占研究时段总增加量的97%。
其中,湖泊水量变化呈现三种主要类型,即在内流区东南部呈现“由缓升向急升转变型”,在内流区北部、中部及南部呈现“先下降后快速上升型”,在青藏高原南部外流区呈现“波动下降型”。青藏高原不同区域的降水和气温的时空变化组合特征及湖泊的补给状况是导致湖泊水量变化时空分布特征的重要原因。
科研人员指出,从整体上看,降水是引起湖泊水量增加,尤其是2000年后水量快速增加的主导因素。在不同的气温条件下,湖泊流域内有无冰川对湖泊水量变化具有不同影响。年,低温通过减少冰雪融水对湖泊水量起到抑制作用;年,气温升高促进了湖泊水量的增加;年,尤其是2005年后气温上升通过加强蒸发削弱湖泊水量增加的态势。
中国科学报 2017 年 1 月 23 日
新元古代晚期古海洋仍存在海水分层和间歇氧化
本报讯 近期,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员王伟和研究员周传明等人发现新元古代晚期古海洋仍存在海水分层和间歇氧化,相关科研论文于2017年1月在线发表在国际地学期刊Geobiology上。
王伟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大气含氧量的增加和古海洋的氧化与早期生命起源和多细胞生物演化联系密切。”地质历史时期公认的大氧化事件有两次:第一次大气游离氧的显著增加发生在约24亿年前,被称为大氧化事件。第二次氧化事件发生在新元古代的晚期(约8亿~5.4亿年前),称为新元古代氧化事件,大气含氧量继续增加,陆源氧化离子持续输入海洋,致使底层海水溶解性有机质氧化,从而促使缺氧的底层海水发生氧化,为动物的出现扫除最终障碍。
周传明指出:“新元古代氧化事件与全球性冰期后多细胞生物的早期辐射紧密相关。”有些学者认为早在中元古代大气含氧量就可以满足动物基本的新陈代谢,而动物却出现在新元古代的晚期,动物的出现可能与大气含氧量没有必然关系,与之相反,可能是因为动物的出现改变了海洋生态结构,致使表层海水需氧负担降低,最终促使了古海洋深层海水的氧化。
王伟和周传明认为,以上问题的解决需要对新元古代氧化事件特别是新元古代晚期深层海水的氧化过程了解清楚。我国华南扬子地台发育完整的埃迪卡拉纪沉积地层,一直是研究新元古代晚期古海洋环境的理想地区。“但以前的研究多集中于以湖北峡东地区为代表的浅水台地相,而忽略了能够真实反映深海环境变化的深水相地层。另外,也缺乏对古海洋环境氧化还原梯度时空差异的深入探讨。”
为此,王伟和周传明等人利用安徽南部埃迪卡拉纪深水相岩芯剖面,综合分析了埃迪卡拉纪早中期深水区海洋沉积物的高分辨率无机碳、有机碳、氧、硫酸盐中的硫、黄铁矿中的硫、沉积物中的氮等稳定同位素的协同变化特征,并与峡东地区浅水相地层分析结果进行了详细的时间和空间上的对比。
结果表明,埃迪卡拉纪整个陡山沱期的深水区仍处在动荡的氧化还原环境中,硫化与氧化环境交替出现。该地区以大型藻类和动物化石为代表的“蓝田生物群”生活在间歇的氧化环境中,而被保存于硫化的环境中,埋葬学和生态学特征决定了化石在沉积地层中的分布。稳定同位素数值的空间对比表明,与含氧量较高的浅水区不同,冰期结束后埃迪卡拉纪早期深水区很可能主要处在硫化的环境中,海水在空间上仍然处在分层状态。
研究结果还表明,发生在埃迪卡拉纪中期最大的碳同位素负漂移事件在华南扬子地台的深水相地层中也具有很好的可对比性,但与浅水相地层对比显示存在超过10‰的碳同位素组成梯度。模型计算显示这种高梯度的碳同位素组成差异,很可能因为在深水区碳酸盐岩的形成过程中掺杂了较多亏损的碳同位素成分,并不是真实反映当时的海水分层情况。
该项工作首次对华南扬子台地深水相沉积地层进行了高分辨率的综合同位素分析,所采集的180米厚岩芯柱涵盖了马林诺冰期结束后埃迪卡拉纪中早期约八千万年的沉积时间,也涵盖了“蓝田生物群”在该地区的产出层位。(沈春蕾)
文汇报 2017 年 1 月 23 日
巴布亚新几内亚发生8级地震
新华社悉尼1月22日电 (记者宋聃) 据美国地质勘探局22日消息,巴布亚新几内亚潘古纳以西地区当天发生8级地震,太平洋海啸中心已经发布海啸预警。
美国地质勘探局的消息说,地震发生在当地时间22日15时30分 (北京时间22日12时30分),震中位于巴布亚新几内亚潘古纳以西40公里处,震源深度153.8公里。
目前尚无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报告。位于夏威夷的太平洋海啸中心在其发布的海啸预警中则说,其震级为7.9级,震源位于所罗门群岛。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地球大陆板块演变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