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强监管元年后互金平台如何比唐小僧 金角逐下半场场

扫描或点击关注中金在线客服
下次自动登录
其它账号登录:
数据加载中...
数据加载中...
浏览过该文章的人还浏览过
数据加载中...
数据加载中...
数据加载中...
&&2016年,牵涉广泛的恶性事件频发,使得人们认识到,没有安全,互联网金融将无法真正发展。
&&监管元年 各项政策密集出台
&&各部委监管细则的相继发布,标志着2016年互联网金融行业迎来监管元年。
&&8月24日,银监会等4部委发布了《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下称《暂行办法》)。这部被业界称为史上最严网贷监管条例的出台,也意味着网贷行业过去数年的野蛮增长宣告终结。
&&其中,对网贷平台影响最大的莫过于确定了借款上限。《暂行办法》称,同一自然人在同一网贷平台的借款余额上限不超过人民币20万元,在不同网贷平台的借款总额不超过人民币100万元;同一法人或其他组织,在同一网贷平台、不同网贷平台的借款余额上限,分别是不超过人民币100万元、500万元。
&&严格的限额规定,引起了一些业内人士“拍脑袋决策”的质疑。不过,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教授黄震表示,基于小额豁免的原理属于国际通用的办法,国家有关部门也建议,借款限额不要突破现行非法集资罪的底线。
&&“发展互联网金融,是因为它可能走向普惠金融的路径,要让P2P走向普惠金融,那就应该坚持小额分散的要求。”黄震补充道。除了借款限额,资金存管也被视为控制网贷风险的重要指标。同样在8月,银监会向各家银行下发了《网络借贷资金存管业务指引(征求意见稿)》。如该征求意见稿最终实施,目前备受关注的“银行+第三方支付公司”联合存管模式或被判死刑。
&&在黄震看来,明确资金存管制度将会促进正规金融和民间金融的融合发展。目前中国基本是依靠银行账户建立了一套监管体系,让P2P的资金进入到这套监管体系中去,可以保证P2P的安全运行。对投资人来说,也能清楚地掌握资金运行情况。
&&然而,据中国P2P网贷指数统计,截至2016年年底,全国有306家(不含第三方支付与银行联合存管的53家)P2P网贷机构直接与银行对接进行资金存管,其中银行资金存管已经上线的有184家,占纳入统计的2307家P2P网贷平台的7.98%。这无疑与监管层想要达到的效果存在巨大差距。
&&对此,黄震表示目前资金存管业务的推进的确存在一些困难。一方面,银监会的要求还未落实到位,银行没有做好资金存管方面的准备。另一方面,P2P从第三方支付转接到银行还需要一定时间。假设取消第三方支付托管,就会导致崩盘式的业务停滞,总体来说,还需要一个过渡期和连接方案。
&&在监管层制定“国法”的同时,互联网金融机构也在紧锣密鼓地制定“家规”。3月25日,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下称互金协会)成立。随后,互金协会发布了《互联网金融统计制度》《信用信息共享标准》《自律惩戒管理办法》等旨在加强统计监测与行业自律的规范。
&&值得注意的是,互金协会对于信息披露标准尤为重视。经过一系列初稿、征求意见稿的讨论,互金协会在10月发布了《互联网金融信息披露个体网络借贷》标准和《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信息披露自律管理规范》,定义并规范了96项披露指标。
&&行业洗牌 消费金融前景可期
&&潮起潮落,虽然监管层不断祭出各种“紧箍”,但并不妨碍互联网消费金融在2016年的井喷式发展。
&&网贷之家的数据显示,2016年“双11”当日P2P网贷行业成交量达到了116.07亿元,同比增长了13.10%。P2P网贷行业在去年整个11月的战绩则达到2197.34亿元,历史上首次单月成交量突破2000亿元大关。
&&在监管政策日益趋紧、网贷平台问题不断的背景下,P2P网贷行业依然快速发展,这也再次说明了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市场潜力。与此同时,受到监管政策限制的各类网贷公司也开始谋求转型。
&&“校园贷的从业机构野蛮扩张、跑马圈地,把一些不合格的、不应该借钱的大学生发展成了他们的客户。有些使用校园借贷平台的大学生缺乏理性、冲动消费,甚至借款从事高风险的活动。这都导致了校园贷平台的逐渐衰败。”邓建鹏分析道。
&&据邓建鹏观察,不只是校园贷市场,受监管办法影响,整个P2P行业都产生了明显的变化。不仅上线的数量少了,网贷平台的总数也在下降。此外,大量网贷平台开始调整其借款标的额度。
&&“2016年下半年,有一定实力的、走向合规化的平台,都在主动寻找银行托管;一些没有实力的平台主动停业了,合法地结束运营,此前更多是直接跑路。”邓建鹏说。
&&由于《暂行办法》严格限定了单笔借款额度,以往网贷平台开展的房贷、企业贷等大额业务将被禁止。不过,目前火热的消费金融市场表明,网贷平台转型在某一细分领域进行精耕细作,仍然有着广泛的前景。
&&去年3月,央行和银监会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大对新消费领域金融支持的指导意见》,曾明确鼓励消费金融公司针对细分市场提供特色服务,加大对养老家政、健康医疗、信息网络、绿色消费、汽车金融等新消费重点领域的金融支持。
&&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互联网消费金融市场增速超200%,2015年交易规模达到2300亿元。显而易见,互联网消费金融这个万亿级别的市场,仍将处于风口前沿。
有思想的财经媒体人都在这里!
是否确认删除这篇文章?
是否确认将这个粉丝放进黑名单?
是否确认这条留言删除?
您确定要删除这条信息?
用手机或者平板电脑扫描应用拍下上方二维码,可以在手机博客继续浏览文本,也可以分享给你的联系人。
以下资料仅供联系使用,请放心填写。
*您的姓名:
*联系电话:
我要给虹金所送鲜花
您将赠送(朵)鲜花给:虹金所
(1鲜花 = 0.1人民币)
附言:(不超过100字)
可用金币:
可用人民币元
您还需要支付0元人民币淘淘金:互金“监管元年”须在自律中温度地绽放_商讯_产经频道首页_财经网 - .CN
当前位置:
个股查询:
淘淘金:互金“监管元年”须在自律中温度地绽放
本文来源于中华网 
11月16日,中国规模最大的金融科技与支付顶级峰会&&第八届金融科技与支付创新2016年度盛会在上海召开,淘淘金作为金融科技创新的行业先行者,受邀出席本次大会,同时获得大会专业评委会及行业认可,受颁2016年互联网金融最具潜力奖。
本次金融科技与支付创新年会,由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中国互联网协会、中国小额信贷联盟等权威机构部门牵头组织,邀请了包括中国银行、民生银行、平安银行、微信支付、陆金所、淘淘金、天弘基金、宜人贷、Lending Club等银行、传统企业及网贷平台出席大会。大会上聚集逾千位业内专业人士共同推进金融科技、互联网金融、支付上下游企业合作交流的模式,完善各自的商业生态模式,并从权威协会、金融科技企业、银行、支付等不同专业角度探讨金融科技的发展。
由于8月下旬银监会正式发布四部委联合起草的《网贷监管暂行办法》,其中对于互联网金融的合规性提出了明确要求,其中一些规范要求十分严厉,由此业内有互金行业进入&严冬&的说法。大会上&行业监管与自律&一度成为最热议的话题。
&《网贷监管暂行办法》出台后影响在我看来是好事。在没有指导意见的前提下,大家都是&盲人摸象&,而现在大家就有方向,少走很多弯路。&这是淘淘金CEO刘颖在第八届金融科技与支付创新2016年度盛会上接受专访时对记者直言的。
刘颖认为,在人们所谓的监管&严冬期&中,反而互金行业因此会变得更有&温度&。对于一直坚持&普惠金融&本心做业务的平台来说,其实监管办法反而是&锦上添花&。它既可以&去伪存真&,维护互联网金融行业的信誉;又何以加以规范,未雨绸缪。比如自《暂行办法》中要求所有互金平台必须持有ICP及EDI双证,而早在去年年底淘淘金就已经达到了要求。另外关于银行存管的要求,我们也早在《暂行办法》出台之前与银行进行了沟通与合作,现在已经完成对接,近期就可上线。所以对于一直以来坚持&合规&的平台来说,是一件好事情。她认为淘淘金之所以久经不衰的最大原因无非&自律&二字,&人无我有&方能经久不衰。
在谈及行业生态时,刘颖以自身举例认为,淘淘金自上线以来,坚持践行普惠金融,一直把&合规&放在第一位。无论是ICP、EDI双证,还是成为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首批会员单位、广州互联网金融协会副会长单位,获得了相关部门和行业一定程度上的认可。以&靠谱&为己任,使得平台上线2年多没有一笔坏账所以&安全靠谱&。
在社会生活领域,&新市民&就是初入城市或者已经扎根城市多年却还无法真的融入城市的人群,他们虽然已经拥有一定经济实力及优质资产,但由于外来者身份导致无法获得对应的投资贷款服务。刘颖表示,淘淘金还根据自身平台及整个行业大数据,更加细分出&新城市女性&这一理财人群,在如今在女性在消费、经济、生活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的时代,女性理财需求呈现出爆发式增长态势的同时,女性理财经验不足的问题也表现了出来。刘颖对此认为,针对其各自需求和特点制定相关产品和服务,发掘其他人未发掘的东西,这就是淘淘金的潜力所在。
(编辑:liaokai)
财经网微评论(人参与)
说说你的看法:
全部评论(条)
有意与本刊合作者,有关合作事宜请与财经网联系。未经财经网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即为侵权。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广告经营许可证[京海工商广字第0407号] Copyright 财经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西藏商品交易中心【唯一官方网站】
您的当前位置:-&热门推荐:
  (原标题:最强监管元年后互金平台如何比下半场)
  中金社日消息,2016年,被外界称为互联网金融行业的“监管元年”,密集出台的各类监管政策,令“合规”成为行业从业者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这一年,中国出台了多项全国性的政策法规,如《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以及《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等,让互联网金融监管思路逐渐明朗,行业乱象也得到一定程度缓解,互金行业发展渐趋理性。那么,和秩序混乱、监管缺失的上半场比赛相比,回归理性的下半场比赛的赛场情况发生了哪些巨变?互金选手又该如何选择才能在更加艰巨的下半场比赛中拿到好的比分,找到新的竞争点,脱颖而出?这些问题的梳理和思考在已经来临的2017年,显得尤为迫切。对此,本刊采访了相关企业的负责人来答疑解惑。
  岁月如梭,转眼间2016年的尾巴已然消失不见。这一年,中国金融市场可谓是风起云涌。人民币加入SDR、房地产抑制泡沫、股票市场震荡、互联网金融平台专项整治等,如海啸席卷并重塑了中国的金融市场,其中更是风险和机遇并存,给中国金融市场带来了无限的可能。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金融风险监控显得尤为重要。
  12月28日,在以“全球资产配置下的财富管理――探寻2017不让财富缩水的N种路径”为主题的2016中国网财富管理论坛上,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教授表示,金融风险历来是经济学界关注的重点,而防范金融风险也是大家共同的愿景。互联网金融作为金融的重要部分,更是监管的重中之重。
  对此,厉以宁指出,我们要重视互联网给金融来带的蜕变,重视互联网金融平台,毕竟它降低了投资者金融交易的成本。当然,这也给大家带来了新的难题,因为有风险,但是也代表着机会。
  所以要加强互联网金融行业的监管。
  大浪淘沙后的下半场比赛
  转眼间,2017年的钟声已经敲响。在经历了一年的无序竞争和监管趋严之后,互联网金融行业作为中国金融业的新生力量,逐渐步入了有轨阶段,回归于理性,回归金融本质,并迈向了新的一年,也预示着互联网金融的下半场比赛即将拉开帷幕。
  对此,网利宝CEO赵润龙在接受采访时表示,2016年重磅监管文件陆续出台,P2P网贷合法地位可谓是不破不立,这让各家平台都感受到巨大的合规调整压力,因此,不少平台开始选择转型或退出,良币将逐步驱逐劣币。
  这时,经过整治和监管,赛场上剩下的选手可谓是大浪淘沙之后留下的强者中的强者。除此之外,不仅选手的实力变了,赛场的整个大环境也发生了巨变。因此,选手们需要认清并适应新的环境,才能在下半场赛出好的成绩。
  平台数量下降不如想象的剧烈
  2016年是互联网金融遭遇的最强监管年,从3月份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正式挂牌成立,到4月央行牵头多部委出台《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再到8月银监会正式发布四部委联合起草的《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互联网金融行业的监管在这一年基本落实。随着监管的日益严格、行业标准不断提高、专项治理的逐步推进,很多不合规或者达不到要求的互金平台渐渐退出了市场。此外,还有一些互金企业为了平衡监管与生存而开始转型。
  那么,经过一年的监管和治理,互联网金融平台数量是否发生了剧烈的震荡性下滑?答案是肯定有下滑,但是并没有大家想象中那么剧烈。
  网贷之家联合盈灿咨询发布的《P2P网贷行业2016年11月月报》显示,截至2016年11月底,P2P网贷行业正常运营平台数量为2534家,相比10月底减少了90家。互金新上线平台数量倒是出现大幅度下滑。11月新上线的平台仅为8家,相比一年前新上线平台在数量上出现了大幅度的下降,而随着监管愈发严厉,新上线平台数量将持续处于低位。
  对此,金融工场董事长魏薇表示,2016年被誉为互联网金融行业监管元年,互金平台从发展高峰时的4000多家平台,到飓风过后沉淀下来2500家左右,平台总数减少近40%,不过呈递减趋势。
  由此可以看出,随着专项整治工作的推进,互金平台数量在逐步减少,但是并没有出现短期大幅度的暴跌。
  这一点得到了人人聚财CEO许建文的认同。他认为,经过一年的监管和治理,互联网金融行业中的问题平台将陆续离场,并在2017年告别“多、小、杂”,进入“少、大、精”的良性发展时代。
  P2P行业体量仍在增大
  说完互联网金融平台数量持续下降,可能很多人会认为,平台数量不断下降会对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发展带来打击,而事实并非如此。
  据首金网总裁周健表示,现在网贷行业的平均收益大致的区间是8%-10%,比《暂行办法》出台之前下降了50%左右。单看的话,受冲击还是挺大的。
  但是,虽然网贷行业平均收益有所下降,整个网贷行业的成交量却是依旧保持迅猛上升的态势,更是在11月突破了3万亿元人民币。这充分说明大多数平台在合规的道路中不断进行了转型升级和创新,来保持自身独特的竞争力,在激荡的市场中开辟了自己的天地。此外,也说明大多投资人已回归理性,不再盲目追求高收益。
  这个观点也得到了赵润龙的赞同。他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自2016年4月开展专项整治以来,正常运营的P2P平台数量虽然持续下降,但是P2P行业体量仍在增大。目前,P2P行业成交量前100的平台成交量占到全行业成交量的75%,前200的平台成交量占比为85%,前300的平台成交量占比高达90%。
  因此,所谓的最强监管年导致互联网金融平台数量的减少,对于优质的企业来说,反而是一个巨大的机遇,因为网贷行业专项整治的良性效果,有利于众多互联网金融平台集中度提高、体量增大,同时让整个行业的合规态势加强,有利于把优质的平台推向投资人的眼前。如首金网在11月的发展指数和发展速度均排在行业第一的位置,同时迅速进入成为网贷平台50强。
  这一点得到了魏薇的赞同。她表示,平台数量的下降并不会成为互联网金融创新发展的阻力,优胜劣汰才是社会进程的规则。
  因此,可以看出,P2P行业并没有受到平台数量下降带来的不好影响,反而让各家平台的集中度得到快速提升,马太效应或将加剧。
  场景化建设是互金未来的关键
  随着互联网野蛮增长的结束,P2P行业体量的继续增大,进入下半场的互金平台也开始了新的征程。而在刚刚到来的2017年里,互联网金融平台如何才能在新的比赛中取得不错的分数?又能否迎来下一个风口呢?
  对此,魏薇认为,互联网金融行业已经告别野蛮生长时期,在不断趋严的监管体制下,消费金融因具备小额分散等特点,成为不少网贷平台转型的突破口。因为伴随着中国消费结构的深刻变化,从吃、穿等生存型消费转向教育、旅游休闲等多元化场景的消费金融,将使互联网金融进入下一个“风口”,因此,场景化的消费金融是未来发展的主流方向。
  对此,有利网CEO吴逸然也持同样的观点。他表示,消费金融是一个很大的市场,在经济转型、消费升级的大环境下,消费金融大有可为。而未来消费金融市场的竞争压力也会愈加明显,消费金融市场上,银行、小贷公司、持牌消费金融公司、电商公司、互联网金融企业等参与者众多,不同平台必须根据自身的优势合力开发消费场景。如受环境、物流等不同因素的限制,普惠金融的重要阵地依然有传统金融无法触达的地方,这些地方同样缺乏电商平台的线上交易场景,所以对相关互金平台来讲大有可为。因此,基于真实消费场景的消费金融前景会更加广阔。
  这也是为什么在建设消费金融的时候最好要做扎实场景化建设工作的原因。因为在理财端,大部分互联网金融天然是基于移动互联网的。但在资产端,互联网金融很多都基于场景模式。
  但是互金平台不一定非要进行场景化建设,因为这里涉及匹配度的问题。对此,人人聚财CEO许建文给出了详细解释。他表示,任何贷款都是有场景的。但是,不同业务类型场景的集中和标准化程度也是不一样的,因此,不是所有的业务模式都适合场景化,平台是否有必要进行场景化建设,关键看业务的场景是否足够集中,能否批量获客、降低成本与风险。
  毕竟场景化建设如果要做,会面临成本、风控、场景挖掘的诸多挑战。因此要特别注意通过数据、技术等手段降低成本,进行有效风控,并通过自有资源的挖掘、渠道资源的合作来进行场景建设与优化。
  目前来看,消费金融、农村金融等细分领域,由于产品场景、借款用途非常清晰,并且易批量获客,是适合场景化建设的,也是未来移动金融发展的需要。
请先登录再操作
请先登录再操作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中金网创建于2006年2月,隶属于上海数奇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1604文章数
以洞见和趣味服务于以新商业领袖为主的全球化新经济时代读者
为价值而生 | 原创 | 深度
新媒体的实践者、研究者和批判者。
全球市场,深度解读,就在凤凰iMarkets
金融小故事,有趣又有料A gateway to explore China's e-commerce market.
当前位置 :
最强监管元年后互金平台如何比下半场
来源:北青网-北京青年报(北京)
导读:目前来看,消费金融、农村金融等细分领域,由于产品场景、借款用途非常清晰,并且易批量获客,是适合场景化建设的,也是未来移动金融发展的需要。2016年,可谓是中国互联网金融监管的元年。这一年,中国出台了多项全国性的政策法规,如《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以及《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等,让互联网金融监管思路逐渐明朗,行业乱象也得到一定程度缓解,互金行业发展渐趋理性。那么,和秩序混乱、监管缺失的上半场比赛相比,回归理性的下半场比赛的赛场情况发生了哪些巨变?互金选手又该如何选择才能在更加艰巨的下半场比赛中拿到好的比分,找到新的竞争点,脱颖而出?这些问题的梳理和思考在已经来临的2017年,显得尤为迫切。
岁月如梭,转眼间2016年的尾巴已然消失不见。这一年,中国金融市场可谓是风起云涌。人民币加入SDR、房地产抑制泡沫、股票市场震荡、互联网金融平台专项整治等,如海啸席卷并重塑了中国的金融市场,其中更是风险和机遇并存,给中国金融市场带来了无限的可能。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金融风险监控显得尤为重要。
12月28日,在以“全球资产配置下的财富管理——探寻2017不让财富缩水的N种路径”为主题的2016中国网财富管理论坛上,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教授表示,金融风险历来是经济学界关注的重点,而防范金融风险也是大家共同的愿景。互联网金融作为金融的重要部分,更是监管的重中之重。
对此,厉以宁指出,我们要重视互联网给金融来带的蜕变,重视互联网金融平台,毕竟它降低了投资者金融交易的成本。当然,这也给大家带来了新的难题,因为有风险,但是也代表着机会。
所以要加强互联网金融行业的监管。
大浪淘沙后的下半场比赛
转眼间,2017年的钟声已经敲响。在经历了一年的无序竞争和监管趋严之后,互联网金融行业作为中国金融业的新生力量,逐渐步入了有轨阶段,回归于理性,回归金融本质,并迈向了新的一年,也预示着互联网金融的下半场比赛即将拉开帷幕。
对此,网利宝CEO赵润龙在接受采访时表示,2016年重磅监管文件陆续出台,P2P网贷合法地位可谓是不破不立,这让各家平台都感受到巨大的合规调整压力,因此,不少平台开始选择转型或退出,良币将逐步驱逐劣币。
这时,经过整治和监管,赛场上剩下的选手可谓是大浪淘沙之后留下的强者中的强者。除此之外,不仅选手的实力变了,赛场的整个大环境也发生了巨变。因此,选手们需要认清并适应新的环境,才能在下半场赛出好的成绩。
平台数量下降不如想象的剧烈
2016年是互联网金融遭遇的最强监管年,从3月份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正式挂牌成立,到4月央行牵头多部委出台《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再到8月银监会正式发布四部委联合起草的《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互联网金融行业的监管在这一年基本落实。随着监管的日益严格、行业标准不断提高、专项治理的逐步推进,很多不合规或者达不到要求的互金平台渐渐退出了市场。此外,还有一些互金企业为了平衡监管与生存而开始转型。
那么,经过一年的监管和治理,互联网金融平台数量是否发生了剧烈的震荡性下滑?答案是肯定有下滑,但是并没有大家想象中那么剧烈。
网贷之家联合盈灿咨询发布的《P2P网贷行业2016年11月月报》显示,截至2016年11月底,P2P网贷行业正常运营平台数量为2534家,相比10月底减少了90家。互金新上线平台数量倒是出现大幅度下滑。11月新上线的平台仅为8家,相比一年前新上线平台在数量上出现了大幅度的下降,而随着监管愈发严厉,新上线平台数量将持续处于低位。
对此,金融工场董事长魏薇表示,2016年被誉为互联网金融行业监管元年,互金平台从发展高峰时的4000多家平台,到飓风过后沉淀下来2500家左右,平台总数减少近40%,不过呈递减趋势。
由此可以看出,随着专项整治工作的推进,互金平台数量在逐步减少,但是并没有出现短期大幅度的暴跌。
这一点得到了人人聚财CEO许建文的认同。他认为,经过一年的监管和治理,互联网金融行业中的问题平台将陆续离场,并在2017年告别“多、小、杂”,进入“少、大、精”的良性发展时代。
P2P行业体量仍在增大
说完互联网金融平台数量持续下降,可能很多人会认为,平台数量不断下降会对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发展带来打击,而事实并非如此。
据首金网总裁周健表示,现在网贷行业的平均收益大致的区间是8%-10%,比《暂行办法》出台之前下降了50%左右。单看的话,受冲击还是挺大的。
但是,虽然网贷行业平均收益有所下降,整个网贷行业的成交量却是依旧保持迅猛上升的态势,更是在11月突破了3万亿元人民币。这充分说明大多数平台在合规的道路中不断进行了转型升级和创新,来保持自身独特的竞争力,在激荡的市场中开辟了自己的天地。此外,也说明大多投资人已回归理性,不再盲目追求高收益。
这个观点也得到了赵润龙的赞同。他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自2016年4月开展专项整治以来,正常运营的P2P平台数量虽然持续下降,但是P2P行业体量仍在增大。目前,P2P行业成交量前100的平台成交量占到全行业成交量的75%,前200的平台成交量占比为85%,前300的平台成交量占比高达90%。
因此,所谓的最强监管年导致互联网金融平台数量的减少,对于优质的企业来说,反而是一个巨大的机遇,因为网贷行业专项整治的良性效果,有利于众多互联网金融平台集中度提高、体量增大,同时让整个行业的合规态势加强,有利于把优质的平台推向投资人的眼前。如首金网在11月的发展指数和发展速度均排在行业第一的位置,同时迅速进入成为网贷平台50强。
这一点得到了魏薇的赞同。她表示,平台数量的下降并不会成为互联网金融创新发展的阻力,优胜劣汰才是社会进程的规则。
因此,可以看出,P2P行业并没有受到平台数量下降带来的不好影响,反而让各家平台的集中度得到快速提升,马太效应或将加剧。
场景化建设是互金未来的关键
随着互联网野蛮增长的结束,P2P行业体量的继续增大,进入下半场的互金平台也开始了新的征程。而在刚刚到来的2017年里,互联网金融平台如何才能在新的比赛中取得不错的分数?又能否迎来下一个风口呢?
对此,魏薇认为,互联网金融行业已经告别野蛮生长时期,在不断趋严的监管体制下,消费金融因具备小额分散等特点,成为不少网贷平台转型的突破口。因为伴随着中国消费结构的深刻变化,从吃、穿等生存型消费转向教育、旅游休闲等多元化场景的消费金融,将使互联网金融进入下一个“风口”,因此,场景化的消费金融是未来发展的主流方向。
对此,有利网CEO吴逸然也持同样的观点。他表示,消费金融是一个很大的市场,在经济转型、消费升级的大环境下,消费金融大有可为。而未来消费金融市场的竞争压力也会愈加明显,消费金融市场上,银行、小贷公司、持牌消费金融公司、电商公司、互联网金融企业等参与者众多,不同平台必须根据自身的优势合力开发消费场景。如受环境、物流等不同因素的限制,普惠金融的重要阵地依然有传统金融无法触达的地方,这些地方同样缺乏电商平台的线上交易场景,所以对相关互金平台来讲大有可为。因此,基于真实消费场景的消费金融前景会更加广阔。
这也是为什么在建设消费金融的时候最好要做扎实场景化建设工作的原因。因为在理财端,大部分互联网金融天然是基于移动互联网的。但在资产端,互联网金融很多都基于场景模式。
但是互金平台不一定非要进行场景化建设,因为这里涉及匹配度的问题。对此,人人聚财CEO许建文给出了详细解释。他表示,任何贷款都是有场景的。但是,不同业务类型场景的集中和标准化程度也是不一样的,因此,不是所有的业务模式都适合场景化,平台是否有必要进行场景化建设,关键看业务的场景是否足够集中,能否批量获客、降低成本与风险。
毕竟场景化建设如果要做,会面临成本、风控、场景挖掘的诸多挑战。因此要特别注意通过数据、技术等手段降低成本,进行有效风控,并通过自有资源的挖掘、渠道资源的合作来进行场景建设与优化。
目前来看,消费金融、农村金融等细分领域,由于产品场景、借款用途非常清晰,并且易批量获客,是适合场景化建设的,也是未来移动金融发展的需要。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互联网下半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