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古代天文地理师需要具备哪些天文知识

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古代地理师需要具备哪些天文知识?
中华文化思想的根源——《易经》,孔子曾经为之写作批注《易传》,其中有这么一句:「在天成象,在地成形」。由此可见,古人认为天与地是相互对应的;若要通晓天文,就不能不熟习地理。过去我们评鉴地理师,分成五个等级:第一流的地理师能够「观星望斗」,第二流的也有能力去「顺看水口」;第三流称做「满山乱走」;第四流仅能「顺人嘴口」,也就是其它大师讲什么,他就跟着人家的内容去推敲或背些方位、煞曜的口诀。至于第五流呢,那就是「死不知走」了。 因为,这种人只学得一些鸡毛蒜皮,就到处卖弄知识,结果指点错了,自己也不晓得,还在那边洋洋得意,殊不知那些蒙受其害的人正准备要好好修理他呢!第一流的地理师能够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不懂天文的话,怎么跟人家讲地理?所以古人看地理,必先具备天文学的知识。1、观北斗七星能知四季更迭古代中国的天文学可说是以北斗七星为理论基础,称之为「璇玑玉衡」。璇、玑与玉衡,是北斗七星里三个很重要的星宿。随着四季推移,北斗七星在星空中以顺时针方向旋转,每当斗杓东指,大家就知道春天即将来临,农民可以开始准备播种了。《史记·天官书》里记载「璇机玉衡,以齐七政;立春伊始,斗杓东指。」中国自古以农立国,所以特别注重四季更迭。所谓一年之计在于春,为何说春天掌握了一整年的好坏?这是因为春天是农作物播种的季节。农耕在古代社会可是影响民生经济与政治的大事,上至皇帝下至小民,全都不敢有所轻忽。中国古代掌管天文的官,名为钦天监。当钦天监观察天象时一看到「斗杓东指」,就会去提醒皇帝:新的一年即将开始,请好好地审愼规划国政。所谓「璇玑玉衡」,意指我们可以从北斗七星的样子来推测出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的季节变化。北斗七星后面三颗星所组成的斗杓,春天会朝向东方,夏、 秋、冬则分别指向南方、西方与北方。不过,到了冬天,我们通常很难看得到北斗七星的全貌,最多只能看到斗杓,因为冬天的北斗七星,其它部分都是出现在南半球的星空。若想在冬天的夜晚看到整个北斗七星,只有在近凌晨之际,才能在地平线一带找到它。观察北斗七星的最佳时机是在夏、秋交替的时节,这时北斗七星就位于我们头顶上方的星空中央。2、从星象明暗可推测国运璇指的就是天璇,玑说的就是天玑。天璇与天玑这两颗星,可以帮助我们在繁星点点的夜空里找到北极星。玉衡是七星中的第六颗星,又称为「武曲」。这三颗是组成北斗七星最重要的星。古人认为,由璇玑玉衡这几颗星的明亮隐晦,就可断定一国的兴亡。而且斗在中国古代代表司法,所以如果北斗七星很清晰,代表这是一个文治武功皆盛的好年代,官吏都很清廉,如果北斗七星隐晦不明,就代表这国的风纪败坏、文贪武懦。一旦文官贪婪、武官懦弱,国运自然迈向衰亡。中国传统上,以金木水火土的方位来代表春夏秋冬四季,金木水火土各由北斗里的五个星宿做代表。而所谓的「七政」,就是金木水火土的五颗行星,再加上日月(太阳与月亮)。「七政」是判断国力是否强盛的重要指标。其实天上不只这五颗行星,不过古人凭借肉跟来观察天象,只能看到这五颗。现在我们透过哈伯望远镜,已可看出北斗七星里有十二颗行星了。木星:掌管农业与国运。木星所在方位的国家必定强盛。这几年,木星都在中国大陆,所以大陆这几年的发展特别好。金星:国家的军力若强盛,金星就会明亮。如果金星的光芒隐晦或金星乱走,就表示该国的军纪败坏,军人会作乱。乱走,是指行星不按照轨道走。行星本来有时候就会脱序,例如地球脱序才会有圣婴现象。土星:土星则可看出中央政权的稳定与地方政治的清明。如果土星的光芒很耀眼,就表示中央领导有方、地方执行有成。如果微弱的话,就是指地方势力分崩离析,谁也不愿听从中央。如果土星乱走,还可能发生大地震,同时也会影响房地产。水星:水星不但掌管一国的水,也代表该国的财政。如果水星很亮,就表示今年一年的民生、经济都很好。如果水星脱序,就可能发生灾变如大地震,重创民生与地方产业。火星:火星即与治安有关,火星很旺,治安就好。从夜空所看到火星的星象也很糟糕的话,就表示那阵子的治安很差,盗贼横行。太阳与月亮太阳代表君相,月亮代表后宫,如果出现昏君,天象也会有异常的征兆。古代如此解读星象,将之对应到人间,现代则很少有人会知道这样的知识。所以,若要通透中华几千年来的风水传统理论,一定要先弄懂古代的天文学。3、从天星四垣看格局地理跟天文最有直接关系者,就是「天星四垣」。四垣是指「紫微、少微、太微、天市」。「垣」即是墙。古人将二十八星宿之外,也就是头顶上方近北极之处的星空,划为紫微、太微、天市三个星区;各星区四周有星星,串连如城垣来作为界定,称为「三垣」。紫微垣位于三垣中央,在北斗七星的东北方;它的东北有太微垣,东南则是天市垣。紫微垣(亥宫):紫微代表皇宫,若对应到人间的话,就是皇帝。紫微垣主要由十五颗星组成,东边八颗星、西方七颗星,各自排列如城垣,护卫着中央的北极星。紫微垣包含现在通用的小熊、大熊、天龙、猎犬、牧夫、武仙、仙王、仙后、英仙、鹿豹等星座。太微垣(巽宫):太微代表政府,由十颗主星组成,左、右垣各五颗,以五帝座为中枢。太微垣的范围约在现今的室女星座和狮子星座等区域。天市垣(兑宫) :天市代表市集,由二十二颗主星组成,也分成左、右垣。天市垣的范围,包括蛇夫座、武仙座、巨蛇座、天鹰座等星座的一部分。一地的山脉若分布如「紫微垣」,此处就可做为首都。中国大陆具备「紫微垣」格局的城市有北京与南京。三国时代,诸葛亮曾向孙权如此说明南京的地理格局:「钟山龙蟠(左青龙),石城虎踞(右白虎),此帝王之宅。」4、阳宅与天文学阳宅跟天文学的关系,可从这句口诀一窥端倪:「屋造斗斛星,横财旺人丁。」这里的斗,指的就是北斗七星的斗。斗斛,原是古代作为计量用的器具。斗呈现方形,斛则为圆形。传统建筑里,房子前面盖成方形,后墙则稍呈圆弧,称为「聚宝盆」,这是根据天上星象的形状而来的。一般选住家或办公室时,若找不到 「聚宝盆」形式的房子,选外观呈现「斗形」的方正建筑也很好。5、四象对应人间房屋的方位二十八星宿,亦名二十八舍或二十八星。「舍」或「宿」,含有停留之意,这二十八个星宿皆由数目不等的恒星所组成,因此,它们在星空的相对位置不变,是古时中国人观测天象的重要参考。二十八星宿的概念在古中国很早就出现,最早可溯至夏朝。《诗经》、《尙书》等文献也提到过其中一些星宿的名称。到了战国时代,二十八宿里各个星宿的名称已完全确定下来,在当时的著作《吕氏春秋》或《淮南子》中,也有相关记载。二十八宿依照东西南北分成四大区域,每区各有七个主要星宿(「七宿」)。这四区分别冠以动物图腾的名称:苍龙、玄武、白虎、朱雀,合称四象 (见下表):古人也拿天上的四象来对应人间的房屋。譬如,中国传统方位学认为建筑的四周分别是: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中为勾陈。为何会有这样的譬喻呢?原来,天上的星象,东方为青龙、西方是白虎、南方称为朱雀、北方叫作玄武。若以坐北朝南的传统三合院来看的话,建筑的左侧就位于东方(青龙),右边即是西方(白虎)。屋子背对北方(玄武),所以, 主屋后面的墙壁就称为玄武,前面的广场,自然就是朝向南方(朱雀)了。至于建筑中央的结穴之处,则称为勾陈。
TA的最新馆藏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古代地理师需要具备哪些天文知识?-学网-中国IT综合门户网站-提供健康,养生,留学,移民,创业,汽车等信息
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古代地理师需要具备哪些天文知识?
来源:用户
发表时间: 13:09:49 责任编辑:鲁晓倩字体:
中华文化思想的根源――《易经》,孔子曾经为之写作批注《易传》,其中有这么一句:「在天成象,在地成形」。由此可见,古人认为天与地是相互对应的;若要通晓天文,就不能不熟习地理。过去我们评鉴地理师,分成五个等级:学网
第一流的地理师能够「观星望斗」,第二流的也有能力去「顺看水口」;第三流称做「满山乱走」;第四流仅能「顺人嘴口」,也就是其它大师讲什么,他就跟着人家的内容去推敲或背些方位、煞曜的口诀。至于第五流呢,那就是「死不知走」了。 因为,这种人只学得一些鸡毛蒜皮,就到处卖弄知识,结果指点错了,自己也不晓得,还在那边洋洋得意,殊不知那些蒙受其害的人正准备要好好修理他呢!第一流的地理师能够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不懂天文的话,怎么跟人家讲地理?所以古人看地理,必先具备天文学的知识。1、观北斗七星能知四季更迭古代中国的天文学可说是以北斗七星为理论基础,称之为「璇玑玉衡」。璇、玑与玉衡,是北斗七星里三个很重要的星宿。随着四季推移,北斗七星在星空中以顺时针方向旋转,每当斗杓东指,大家就知道春天即将来临,农民可以开始准备播种了。《史记?天官书》里记载「璇机玉衡,以齐七政;立春伊始,斗杓东指。」中国自古以农立国,所以特别注重四季更迭。所谓一年之计在于春,为何说春天掌握了一整年的好坏?这是因为春天是农作物播种的季节。农耕在古代社会可是影响民生经济与政治的大事,上至皇帝下至小民,全都不敢有所轻忽。中国古代掌管天文的官,名为钦天监。当钦天监观察天象时一看到「斗杓东指」,就会去提醒皇帝:新的一年即将开始,请好好地审豕婊所谓「璇玑玉衡」,意指我们可以从北斗七星的样子来推测出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的季节变化。北斗七星后面三颗星所组成的斗杓,春天会朝向东方,夏、 秋、冬则分别指向南方、西方与北方。不过,到了冬天,我们通常很难看得到北斗七星的全貌,最多只能看到斗杓,因为冬天的北斗七星,其它部分都是出现在南半球的星空。若想在冬天的夜晚看到整个北斗七星,只有在近凌晨之际,才能在地平线一带找到它。观察北斗七星的最佳时机是在夏、秋交替的时节,这时北斗七星就位于我们头顶上方的星空中央。2、从星象明暗可推测国运璇指的就是天璇,玑说的就是天玑。天璇与天玑这两颗星,可以帮助我们在繁星点点的夜空里找到北极星。玉衡是七星中的第六颗星,又称为「武曲」。这三颗是组成北斗七星最重要的星。古人认为,由璇玑玉衡这几颗星的明亮隐晦,就可断定一国的兴亡。而且斗在中国古代代表司法,所以如果北斗七星很清晰,代表这是一个文治武功皆盛的好年代,官吏都很清廉,如果北斗七星隐晦不明,就代表这国的风纪败坏、文贪武懦。一旦文官贪婪、武官懦弱,国运自然迈向衰亡。中国传统上,以金木水火土的方位来代表春夏秋冬四季,金木水火土各由北斗里的五个星宿做代表。而所谓的「七政」,就是金木水火土的五颗行星,再加上日月(太阳与月亮)。「七政」是判断国力是否强盛的重要指标。其实天上不只这五颗行星,不过古人凭借肉跟来观察天象,只能看到这五颗。现在我们透过哈伯望远镜,已可看出北斗七星里有十二颗行星了。木星:掌管农业与国运。木星所在方位的国家必定强盛。这几年,木星都在中国大陆,所以大陆这几年的发展特别好。金星:国家的军力若强盛,金星就会明亮。如果金星的光芒隐晦或金星乱走,就表示该国的军纪败坏,军人会作乱。乱走,是指行星不按照轨道走。行星本来有时候就会脱序,例如地球脱序才会有圣婴现象。土星:土星则可看出中央政权的稳定与地方政治的清明。如果土星的光芒很耀眼,就表示中央领导有方、地方执行有成。如果微弱的话,就是指地方势力分崩离析,谁也不愿听从中央。如果土星乱走,还可能发生大地震,同时也会影响房地产。水星:水星不但掌管一国的水,也代表该国的财政。如果水星很亮,就表示今年一年的民生、经济都很好。如果水星脱序,就可能发生灾变如大地震,重创民生与地方产业。火星:火星即与治安有关,火星很旺,治安就好。从夜空所看到火星的星象也很糟糕的话,就表示那阵子的治安很差,盗贼横行。太阳与月亮太阳代表君相,月亮代表后宫,如果出现昏君,天象也会有异常的征兆。古代如此解读星象,将之对应到人间,现代则很少有人会知道这样的知识。所以,若要通透中华几千年来的风水传统理论,一定要先弄懂古代的天文学。3、从天星四垣看格局地理跟天文最有直接关系者,就是「天星四垣」。四垣是指「紫微、少微、太微、天市」。「垣」即是墙。古人将二十八星宿之外,也就是头顶上方近北极之处的星空,划为紫微、太微、天市三个星区;各星区四周有星星,串连如城垣来作为界定,称为「三垣」。紫微垣位于三垣中央,在北斗七星的东北方;它的东北有太微垣,东南则是天市垣。紫微垣(亥宫):紫微代表皇宫,若对应到人间的话,就是皇帝。紫微垣主要由十五颗星组成,东边八颗星、西方七颗星,各自排列如城垣,护卫着中央的北极星。紫微垣包含现在通用的小熊、大熊、天龙、猎犬、牧夫、武仙、仙王、仙后、英仙、鹿豹等星座。太微垣(巽宫):太微代表政府,由十颗主星组成,左、右垣各五颗,以五帝座为中枢。太微垣的范围约在现今的室女星座和狮子星座等区域。天市垣(兑宫) :天市代表市集,由二十二颗主星组成,也分成左、右垣。天市垣的范围,包括蛇夫座、武仙座、巨蛇座、天鹰座等星座的一部分。一地的山脉若分布如「紫微垣」,此处就可做为首都。中国大陆具备「紫微垣」格局的城市有北京与南京。三国时代,诸葛亮曾向孙权如此说明南京的地理格局:「钟山龙蟠(左青龙),石城虎踞(右白虎),此帝王之宅。」4、阳宅与天文学阳宅跟天文学的关系,可从这句口诀一窥端倪:「屋造斗斛星,横财旺人丁。」这里的斗,指的就是北斗七星的斗。斗斛,原是古代作为计量用的器具。斗呈现方形,斛则为圆形。传统建筑里,房子前面盖成方形,后墙则稍呈圆弧,称为「聚宝盆」,这是根据天上星象的形状而来的。一般选住家或办公室时,若找不到 「聚宝盆」形式的房子,选外观呈现「斗形」的方正建筑也很好。5、四象对应人间房屋的方位二十八星宿,亦名二十八舍或二十八星。「舍」或「宿」,含有停留之意,这二十八个星宿皆由数目不等的恒星所组成,因此,它们在星空的相对位置不变,是古时中国人观测天象的重要参考。二十八星宿的概念在古中国很早就出现,最早可溯至夏朝。《诗经》、《椤返任南滓蔡岬焦渲幸恍┬撬薜拿啤5搅苏焦贝怂蘩锔鞲鲂撬薜拿埔淹耆范ㄏ吕矗诘笔钡闹鳌堵朗洗呵铩坊颉痘茨献印分校灿邢喙丶窃亍二十八宿依照东西南北分成四大区域,每区各有七个主要星宿(「七宿」)。这四区分别冠以动物图腾的名称:苍龙、玄武、白虎、朱雀,合称四象 (见下表):古人也拿天上的四象来对应人间的房屋。譬如,中国传统方位学认为建筑的四周分别是: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中为勾陈。为何会有这样的譬喻呢?原来,天上的星象,东方为青龙、西方是白虎、南方称为朱雀、北方叫作玄武。若以坐北朝南的传统三合院来看的话,建筑的左侧就位于东方(青龙),右边即是西方(白虎)。屋子背对北方(玄武),所以, 主屋后面的墙壁就称为玄武,前面的广场,自然就是朝向南方(朱雀)了。至于建筑中央的结穴之处,则称为勾陈。
相关信息 [
最新添加资讯
24小时热门资讯
Copyright © 2004- All Rights Reserved. 学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号-1 京公网安备02号有个专业竟然能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微众圈
微众圈,我的微信生活圈!
有个专业竟然能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摘自公众号:发布时间: 15:45:34
写在前面 在浙江大学,有十二个门类的学科,包括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艺术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和管理学等,更有125 个本科专业,是国内学科门类专业最齐全的高校之一。在此,我们想带你认识十二个也许你还不了解的浙里专业,由十二个浙大学子为你讲述最真实的专业体验。
地球科学:“真的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前世”
从初中开始就对地球方面的知识特别感兴趣,可能是骨子里的吧,看到地图,地形等就一下子来了兴致,而且我也是个闲不住的人,总是喜欢到处走走看看,学这个专业就能看到世界各地的不同的风光。在大多数人看来,地球科学是一个神秘的专业,正因为如此,也许只有从小就与之结缘的人才能领略其独特的魅力,并在选专业的路口坚定地将未来与它连在一起。“今生” 在地球科学的各个分支中,地质学部分有时候需要穿得像民工一样,拎个锤子满世界跑,试图解决地球形成演化的科学问题;地理信息系统研究的是数字地理信息,平常接触的多是计算机编程;大气科学主要就是用计算机研究大气的演变规律以及如何使之为人类服务。 虽然各个方向侧重不同,但是地科生们也需要经历最基本的野外考察实习。大三暑假去了巢湖。大三去巢湖实习是只有我们一个专业去的,当时我们四五个人分成一个小组,每天早上六点就起床在巢湖的各个山头看露头,采样,记录,然后回到住的地方画图,写报告。当时住的条件不好,也没有网络,所以大家空下来就会一起聊天,看星星。当时刚好在播中国好声音,我们二十几个人就一起挤在老师住的房间里看电视,我们还拿长凳子,一排一排坐好,就跟爸妈曾说的他们去有电视的人家里看电视的感觉一样吧。这种经历现在想起来真的是很美好,真希望有机会还能一起出去跑野外。每年一次的别样经历不仅磨练了我们吃苦耐劳的品质,而且加深了同学间的友谊。 我觉得对我影响最大的课程也是我最喜欢的课程是岩石学,上这门课的董传万老师年轻的时候去过俄罗斯留学,常常给我们说几句俄语,分享他的种种经历。让我感动的是,他是我大学以来见过的最认真负责的老师,我记得当时我们要写实验报告,我第一次拿到董老师改过的实验报告的时候只看到密密麻麻的都是红笔写的字,比我自己写的还多,每一本都是如此,董老师会把我们写得不正确的,不完整的都改在边上。现在想起来还是觉得很感动,一位年近六十的教授每天穿着最朴素的衣裳,做着最踏实的工作。这是一位值得人钦佩的教育工作者和学者。“未来” 学地质的掌握地矿技术可以进入相关国企工作;而数字地理信息由于跟计算机打交道,以后进入网易华为等大企业并不是梦;大气科学科研是一条路,进入气象部门也是不错的选择。我现在已经开始读博士了,我希望自己未来能够继续在地球科学方面做研究的,因为我很喜欢研究的工作,单纯,也充满乐趣。总之,我爱这门神秘而有魅力的学科,希望自己能在这个学科里一直沉浸下去,在历史长河中竖起属于我的里程碑。教授有话说 作为这个专业的学生,第一是要有非常强的空间思维。地学数据具有空间属性,需要确定数据所在的空间位置,建立不同地方观察到现象的空间联系。其次,从专业知识的学习角度说,该专业需要较强的数理化和信息类的基础知识。另外比较特别的一点,我们的研究对象在室外,所以需要进行野外调查、观测等,所以学生最好能够热爱户外活动。――地球科学系 陈汉林教授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 2014级博士 安凯旋 记者:褚一博感谢您对浙江大学微信公众平台的关注!欢迎您积极投稿或建言献策。联系邮箱:zdxmt@.浙江大学官方网站:http://www..
微信号:zdnews99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古代天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