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放在哪里更安全,是自家的数据中心还是公私有云 公有云

技术解析:阻碍数据中心扩展的几大因素
技术解析:阻碍数据中心扩展的几大因素
[导读]安全是集装箱数据中心是另一个严重问题。容器通常是有锁的,但还是会有整个容器被盗窃的风险,敏感数据会被窃取。
  当美国麻省理工大学发布在线教育资源edX时,教授们从来没有想过感兴趣的学生会有那么多。edX总裁Anant Agarwal期望值是5000名参与者,实际有12万人参与。这种巨大的成功对计算容量带来了无法想象的负担。
  Agarwal与MIT的困境并不鲜见。业务依赖IT支持雇员、合作伙伴与用户的计算需求,这些需求通常是逐步上升的,有时候一夜之间需求暴涨。管理员与业务领导者需要清楚在按需容量扩展时有哪些选项可用,识别最佳选项,为未来的容量扩展做好准备工作。扩展数据中心容量有大量选择。
  插入集装箱数据中心
  集装箱数据中心使用预先制造的容器提供计算空间,以及适当的能源与冷却架构。容器(通常按需)递减并连接到现有的设施。在计算需求增加时可以部署额外的容器。容器通常适合长期项目,如灾难恢复或数据中心革新。
  集装箱数据中心产品可谓五花八门,不同形状、不同大小与不同选项应有尽有,因为IT与业务决策者需要选择最适合自己的那一款。早期的方案是装满机架,用能源与冷却支持的传统拖车。
  如今,多数组织选择专门设计的容器,对能源与冷却效率进行了优化,如思科的FlexPod与惠普的Performance Optimized Data Center (POD)。这些满载计算设备与基础架构的新型方案已准备就绪。
  容器价格变化万千,交付时间通常在30与90天之间,这主要取决于配置。同样要考虑获取模式:容器可以直接购买或折旧,长期或短期租赁。
  容器需要放在沥青铺就的地面或混凝土板上,并需要能源运行计算设备。它们需要额外的能源或冷冻水资源冷却里面的设备。这些都需要慎重考虑,一个满载的运行着的容器可能需要几百千瓦与大型冷机组。
  比如,HP POD 40c需要450 kW与240每分钟加仑水冷却。那么现有的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可能没有这些额外的资源提供给容器。
  &冷却设备可能与容器一样大,尤其是在需要冗余的情形下更是如此,&Shen Milsom Wilke LLC分析师Robert McFarlane表示。
  安全是集装箱数据中心是另一个严重问题。容器通常是有锁的,但还是会有整个容器被盗窃的风险,敏感数据会被窃取。
  Kroll Factual Data首席技术架构师Chris Steffen认为容器可以解决重要的难题,但可能不适合机密的企业数据。当然,组织可以将等级不高或非敏感工作负载放在容器中,将关键业务工作负载与数据放在原始的更安全的数据中心。
  更具有前瞻性的组织可能构建一个围场来保护多个容器。事实上,数据中心可以通过一系列安全的受保护的容器进行有机扩展。
  此外,连通性需求也可能证明采用连接比传统铜线电缆更好,光纤安装会涉及到本地电信。
  &评估连接需求,在部署容器之前就应该到位,&IO Data Centers LLC产品管理高级副总裁戴Aaron Peterson表示。
  使用托管租赁数据中心
  扩展数据中心容量的另一个替代选项是使用规模性托管供应商。托管可让组织从第三方供应商的数据中心租赁专门的空间与设备。容量可以由客户自己的IT团队进行运维与管理,供应商可能提供咨询与协助。
  &托管是一种合作关系,&Steffen说,&你与他们协作并托管你的基础架构,他们可能为你锦上添花或者火上浇油。&
  托管供应商有责任维护基础架构,包括能源、冷却与所有设备。客户与供应商签订合约,建立与供应商之间的连通性,然后将工作负载迁移到供应商的设施中。由于客户经常管理托管工作,所以对能源使用与系统性能等通常具备全面管理洞察。
  成本与合约条款基于众多需求而变化,包括计算资源,如机架的数量与存储的容量。其他因素包括能源与冷却、支持、可用性与冗余级别,以及所期望的更改频率与程度,还有报告类型。这些因素将影响设置时间,有大量带宽需求的客户必须安装电话供应商提供的适当光纤连接。至于容器,电话升级或安装通常会推迟到90天后才部署。
  相对小型的有静态计算需要的客户如果IT员工给力,可以在几周内就搞定托管事宜,但是有巨大计算、弹性、安全与技术支持需求的大型客户可能需要花费四个月时间协商合同,升级连通性还要几个月,等待供应商升级其自己的设施&如HVAC、变压器,以及安装围墙等。
  用户更改会大幅度增加成本,因为在计算需求保持一致的时候选择托管最节省成本。&托管需要计划他们的空间与能源,&McFarlane说,&如果你改变周围的事物,就会扰乱业务计划。&
  不过,托管供应商面临替代云供应商的巨大压力,因此合约条款比以前更具有灵活性。当然,McFarlane说花费资金找个专业谈判员帮助制定合同与服务水平协议SLA还是有必要的,&知道你能获得的,以及得不到时该如何解决很重要,&他说。
  为了节省开支,只买你所需的服务。同样,尽心尽力评估供应商的真实可靠性与响应力,以便确信其能满足需求。
  外包管理服务
  有些组织需要更多的计算容量,但又缺乏内部IT人员去管理容器或托管服务所需的工作。对他们来说,管理服务供应商MSP可以解决这些问题。如同托管供应商一样,MSP处理自己的基础架构与设施,但整个努力,如访问设备、服务甚至可能是罐装应用的完整平台由MSP团队管理。多数MSP对其实际操作几乎不提供洞察。&这就是&事后不理&IT,&Steffen说,&客户说&你全权处理,有问题再让我们知道。&&
  其实有本质上的区别。成本可能比托管还贵,因为客户除了为基础设施买单,还要付费给MSP的管理与服务维修人员。意料外或频繁的服务更改,如增加容量也会增加成本。
  MSP通常也不是那么好协商,因为MSP强调的就是规模经济的成本竞争力。事实上,客户使用的MSP和接受供应商的SLA几乎没有变化。
  测量与验证服务级别通常是争论的点。在与MSP协商时不要低估SLA的重要性。它应该定义服务与支持的扩充路径,同样在出现问题发生业务中断时进行补救。
  当然,较低灵活性可以加快部署,典型MSP在几周内就可完成。实际的配置与服务的运行更快,因为没有MSP必须预先执行的自定义任务。最大的阻碍通常是在客户这边部署适当的连通性。更多复杂的工作负载与用户基础可能需要通过本地电信供应商提供光纤连接。
  潜在的客户必须对将敏感信息放在第三方平台进行密切关注。&查看遵从与法规条款,确定什么样的监管适用于你所选的容量规划,&Steffen说,&如果解决方案不适用将会是场灾难。&
  插入公有云
  数据中心扩展的最后一种方式是公有云,如亚马逊Web服务AWS。对公有云最好的阐释就是,这是一种托管,不仅增添自助服务配置的灵活性,还有在共享虚拟基础架构上的高级别按需可扩展性。
  客户可以连接到公用云供应商,配置服务器、迁移工作负载,在15分钟内运行在云中。公有云客户能实时添加或删除计算资源,以便响应业务需求,然后按照实际使用的资源计费,如进程周期。
  这是对&收费服务模式&或&效用计算&的最终阐释。这样的控制使得公有成为最灵活的、最具颗粒度的数据中心容量选项。对于有临时计算需求峰值的组织来说再好不过。
  一般来说,公有云通过典型的互联网连接部署成功,几乎不需要升级,除非工作负载要求大量的网络流量。公有云用户的两大难题是应用与数据适配性。
  越来越多的数据中心应用程序可以从云中远程操作,但不是为云而设计的应用不能以最优的效率执行,旧有遗留应用可能根本无法工作。客户在将应用提交给云之前,应该测试应用并测量性能。
  &为云重构应用是值得做的,&Steffen说,&云供应商可以帮助优化代码。&
  Rackspace是一家云供应商,提供评估与访问服务,帮助客户查看当前应用并构建部署计划。AWS提供SDK、工具集和文档说明,让部署更轻松。不过,对监管与安全的担忧让人很烦恼。这个挑战在云计算中更加显然,这是由于物理服务器与存储的位置都专门抽象化了,用户不应该知道或不关心计算资源在哪的问题,只要能用就行。但这与政府和行业规定想背,他们通常需要直接控制监管数据的位置。
  Steffen建议监管部门现在还是不要采用云技术,不过McFarlane不太担心云安全问题。&如果人们下了心思袭击监管部门,相信云供应商有安保措施也太扯了吧?&McFarlane说。客户必须用实用主义的方式确保安全,有些工作负载就不应该放在云中。
  容量规划的混合和匹配
  好消息是这些容量选项都不是相互排斥的,组织可以混合使用多种解决方案,随着时间的推移,需求的变化作出调整,以便满足短期或长期业务计划。比如,容器或托管适用于第二个或远程数据中心,如果第二天有意料外的峰值计算需求就求助于云供应商。或者多个容器联合创建一个完整功能的设施,将日常备份让MSP来做。
  所以不管你对容量如何预测,业务领袖们现在就该规划设计。这包含查看过去的价值主张,认识工作负载管理与遵从需求,因为这些在工作负载离开主数据中心后就变得很复杂。
千家智客微信公众号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千家智客微信公众号(qianjiacom),随时随地知晓智能行业天下事!
编辑:侯敏
100/100字符
全部评论(0)
智客行APP下载
千家智客客户端
在这里,读懂智能行业!私有云、公有云与传统数据中心 - 蒋建华 - 博客园
&&&&&&&&专注于微软产品及.Net技术的blog
posts - 116, comments - 138, trackbacks - 0, articles - 0
云计算是网格计算(Grid Computing)、分布式计算(Distributed Computing)、并行计算(Parallel Computing)、效用计算(Utility Computing)、网络存储(Network Storage Technologies)、虚拟化(Virtualization)、负载均衡(Load Balance)等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相融合的产物。云计算不是一种技术,更像是一种商业模式。云计算至今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各个云计算厂商、标准化组织、个人对云计算的定义不同,因此有人说“对于云计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认识”。虽然云计算没有统一的定义,但是云计算的分类还是比较标准的,根据服务模式可以把云计算分成:软件即服务(Software as a Service,SaaS)、平台即服务(Platform as a Service,PaaS)、基础设施即服务(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IaaS);根据部署方式可以把云计算分成:公有云、私有云和混合云。
数据安全,公有云的不确定性
公有云是指由专业服务商建立IT基础架构,直接向外部用户提供服务的云;用户通过互联网访问服务,并不拥有云计算资源。目前典型的公有云提供商有微软、谷歌、亚马逊,以及国内的阿里巴巴、用友等。对于使用者来说,公有云的最大优点是其所应用的程序、服务及相关数据都存放在公有云上,自己无需做相应的投资和建设。而最大的问题则是,由于数据不存储在自己的数据中心,其安全性存在一定风险。同时,公有云的可用性不受使用者控制,这方面也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IDC针对“云”进行的调查统计
2008年,针对云计算时代企业对“云”服务的担心,IDC曾采样了244个企业客户,并对企业客户担心的问题做了一个详细的划分和统计。其中,信息安全是企业采用“云”服务的最大顾虑。面对公有云在数据安全方面的不确定性,私有云开始进入企业用户的视野。
私有云,企业自己的云
私有云,是指企业自己搭建IT基础架构,面向内部用户或外部客户提供云计算服务;企业拥有IT基础架构的自主权,并且可以基于自己的需求改进服务,进行自主创新。私有云比较适合分支机构众多的大型企业或政府部门。随着这些大型企业数据中心的集中化,私有云将会成为他们部署IT系统的主流模式。相对于公有云,私有云部署在企业自身内部,因此其数据安全性、系统可用性都可由自己控制;其缺点是投资较大,尤其是一次性的建设投资较大。
Gartner的分析师汤姆·比特曼在最近的博客中写道,根据他对IT经理人进行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安全和隐私已经成为企业用户更加关心的问题,重要程度甚至超过了3大公有云问题的总和。他还写到,在这些参与投票的IT经理人当中,有75%的人表示他们到2012年会部署私有云,有75%的人表示到2012年他们对私有云的投入会超过对公有云的投入。Forrester Research的分析师弗兰克·吉列特也同意这种说法,他认为这两年IT企业用户把更多的重点集中在了私有云上。他表示IT经理人“对将数据放在防火墙之外并不感兴趣”。
私有云与公有云
服务范围的不同,决定了私有云与共有云的主要差异:前期投入、数据安全性、服务质量和稳定性、现有IT流程管理、现有资源利用率、部署的灵活性等方面各有不同。
1.前期投入:公有云明显少于私有云
在前期投入上,公有云具有明显的优势。公有云的最大优点是,其所应用的程序、服务及相关数据都存放在公有云的提供者处,自己无需做前期相应的投资和建设。使用公有云可以把前期的资本投资转变为运营费用。
2.数据安全性:私有云更安全
公有云目前最大的问题是,由于数据不存储在企业自己的数据中心,其安全性存在一定风险。私有云是为一个客户单独使用而构建的,因而可实现对数据、安全性和服务质量的最有效控制。对于企业、尤其是大型企业而言,业务数据是其核心,是不能受到任何形式威胁的,这就决定了大型企业不会将其关键业务(Mission-Critical)的应用放到公有云上运行。私有云可部署在企业数据中心的防火墙内,也可以将它们部署在一个安全的主机托管场所。
3.服务质量和稳定性:私有云的服务质量更高
就目前而言,公有云的服务质量还不确定(如亚马逊公有云服务网络曾经一个月断网两次),公有云宕机造成的影响不言而喻。私有云一般在防火墙之后,而不是在某一个遥远的数据中心中,所以当企业员工访问那些基于私有云的应用时,它的服务质量(SLA)应该会非常稳定,不会受到网络不稳定的影响。
4.现有IT流程管理:私有云对现有IT流程管理影响更小
对大型企业而言,流程是其管理的核心,如果没有完善的流程,企业将会成为一盘散沙。不仅与业务有关的流程非常繁多,而且IT部门的流程也不少,比如那些和塞班斯法案(Sarbanes-Oxley)相关的流程,并且这些流程对IT部门非常关键。在这方面公有云很吃亏,因为假如使用公有云的话,将会对IT部门流程造成很多冲击,比如在数据管理方面和安全规定等方面。而私有云因为一般在防火墙内,所以对IT部门流程冲击不大。
5.现有资源利用率:私有云对现有资源利用率更高
企业、特别是大型企业,都会有很多遗留/旧有(legacy)的应用,而且遗留的大多都是其核心应用。虽然公有云的技术很先进,但却对保留的应用支持不好,因为很多都是用静态语言编写的,而现有的公有云对这些语言支持很一般。私有云在这方面做得相对不错,比如微软推出的Azure就能非常方便地构建基于.NET、Java、PHP、Ruby的私有云。而且一些私用云能够利用企业现有的硬件资源来构建,这样将极大降低企业的成本。
6.部署的灵活性:私有云部署更加灵活
在部署灵活性方面私有云比公有云更有优势。私有云的部署灵活性可以从两个方面来体现:一是企业拥有基础设施,并可以控制在此基础设施上部署应用程序的方式;二是私有云可由企业自己的IT机构来进行构建,也可由云提供商进行构建。
从上述公有云和私有云的对比结果来看,私有云更有优势。不过私有云从概念、解决方案、应用上都比公有云要少,因此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被企业接受并应用。而且私有云是有钱人(大企业)的游戏,更不是一个想玩就玩,不想玩就退出的游戏。虽然现在一些厂商开始推出针对中小企业的简易型私有云解决方案,但是其实际效果还有待进一步检验。
私有云与传统数据中心
无论是私有云还是传统数据中心,其部署的初衷都源于应用的潜在需求。IT设施之于应用,就像我们盖房子打地基一样,属于基础建设。企业过去的IT建设过程一直遵循着这样一个流程:业务部门制定需求→采购→系统交付→转交给数据中心进行运维管理。因此渐渐的,越来越多的业务部门需要部署自己的IT系统,并不断交付给数据中心运维管理,这种方式让数据中心成了成本中心。
传统数据中心资源分配
传统数据中心的资源分配,一方面要考虑最大量,另一方面要为未来留出空间,因此很难达到低碳、节能、环保、绿色的标准。传统数据中心的能耗指标都在2以上,而私有云的新型数据中心能效指标都能达到1.2左右。这个是如何达到的呢?将IT资源的划分做到和需求的形影相随就能实现。
新型数据中心的资源分配
当前大部分数据中心中的IT系统都是采用传统方式构建,企业在构建这些数据中心的时候都把主要精力放在保障应用能够稳定、安全和可靠地运行。在资源利用率、绿色环保等方面的要求相对考虑比较少。
不仅如此,目前一些数据中心包括成千上万台服务器。当服务器数量持续增加的时候,数据中心的复杂度和管理成本急剧上升。大型数据中心面临的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可靠性问题。当一台服务器的可靠性达到99.99%,意味着其一年的故障时间约为53分钟。但如果数据中心中有一万台这样的服务器,那么要保持整体的高可靠性就会变得非常困难。虽然我们可以通过硬件的冗余设计来提高单台服务器的可靠性,但是这种方式的成本比较高;而且随着服务器数量的增加,这种方式的有效性会逐渐降低。因此,新型数据中心开始通过软件的方式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在硬件服务器上通过一个软件层来构成一台台逻辑服务器。这样当某一台服务器出现故障时可以通过软件的方式进行隔离,由于整个数据中心规模很大,因此对整体计算能力和可靠性不会造成影响。另外采用这种方式构建的企业数据中心的底层可以采用廉价和标准的通用硬件,更容易进行改进和升级。
数据中心架构的演变
随着计算机技术(包括网格计算、并行计算、分布式计算、网络存储、虚拟化)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企业数据中心的架构经历了一个“集中→分散→集中”的模式。私有云不使用传统的数据中心,而是使用高度虚拟化的计算、存储和网络功能组合,以优化的IT性能和利用率,同时向企业提供改善效率和灵活性的服务。私有云借助实施了自动化的自助服务资源配置和成本分摊功能的管理软件框架,把虚拟服务器管理与物理服务器管理结合起来。传统的数据中心是数据中心的第一代,而私有云是数据中心的第三代,在公有云受阻、私有云大行其道的情况下,传统数据中心首先要做虚拟化,再从虚拟化的数据中心向动态数据中心进行过渡,帮助企业进入私有云时代。
数据中心的演变和发展
传统数据中心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各种资源利用率低是数据中心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多项调查数据表明企业数据中心的服务器的平均利用率普遍低于15%。
2.各应用系统建设相对独立、各自为政,其基础设施相当于一个个独立的“孤岛”,因此很难从整体的角度考虑IT基础架构的资源分配及使用的合理性。
3.传统数据中心资源配置和部署过程多采用人工方式,没有相应的平台支持,使大量人力资源耗费在繁重的重复性工作上,没有自服务和自动部署的能力。
想要了解更多有关云计算的报道,请浏览以下的文章:
微型计算机专稿:衡量一个好的数据中心的四大标准_idc赵赵_新浪博客
衡量一个好的数据中心的四大标准
一个数据中心的好与差总归要有一些衡量的标准,就像在学校评三好学生一样,总要有一些衡量的东西。如果是自家的数据中心,自然不必做过多的宣传,自己用好就是真的好,而如果是向外、广大公众提供服务的数据中心,就要多多对外宣传数据中心积极正面的形象,以便吸引更多的用户使用数据中心的应用服务,这样就需要对数据中心进行评估,尤其是得到一些行业知名度非常高的评估公司评估书,更具说服力,所以,对数据中心进行评估服务已经衍生出了一个细分市场,大到国家机构,小到个体服务都有,评估项目也多如牛毛,评估颁发的证书含金量千差万别,那么究竟如何对数据中心展开高质量评估呢?哪些评估项目是最为有效的呢?
江苏三艾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旗下3A网络是中国领先的IDC服务提供商。
香港三艾电讯数据中心由江苏三艾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于2013年自行建设和运营。
机房面积超过2000平方米,拥有先进的技术、设备和成熟的网络运营经验及IRUs容量连接国际网络。香港新界机房位于香港新界葵涌工业街华发工业大厦后座1710室,网络遍达全球,接入电讯盈科(pccw),九仓电讯,和记黄埔,香港宽频,新世界电讯,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等运营商。
对数据中心评估的项目五花八门,所以很多数据中心往往将某一个方面的优势拿出来宣传,比如说服务器数量规模最大,说PUE参数如何的低,说制冷技术如何先进等等。实际上,对数据中心进行评估是一个综合评价的结果,某一项目上具有优势并不见得这个数据中心整体运行上是最优的,这就需要将各种因素都考虑进去,并给各项分权重,再进行逐一打分,然后将每一项的权重值和打分数值相乘,再累加得出数据中心的评价结果。而数据中心涉及的技术太多,根据重要性一般只选择四五项重要得进行评估,重要的项目有:
1.机房综合环境
机房综合环境也包含很多小项:机房内机柜平面布局评估,综合物理环境评估,存储介质安全保护,机房的温度、湿度、静电、通风、防震、防尘、防雷、防鼠等情况。这些项目要通过反复的检查、仪器测量才能得出评估结果,然后将所有的小项进行累加,最终得出机房综合环境的评估情况。机房的环境好与差将直接影响到各种电子设备的运行,只有为电子设备提供一个良好的运行环境,才能将这些设备处于最佳的工作状态,并减少硬件故障的出现。
2.供电系统
数据中心离开电就玩不转了,供电系统对数据中心最为重要,要重点对电源/UPS容量进行评估,避免出现小马拉大车或者大马拉小车的情况;要对供电系统保护等电位连接进行检查;供电系统的接地情况、漏电防护器、过压过流保护器设置是否合理;电路质量;这些地方发现不合理的地方只要及时更正就可以了,供电系统上的优化在数据中心建设完后都可以进行操作,这不像有些项目在数据中心建设完后很难再做调整。在整个数据中心的生命周期中,供电系统都可以不断进行扩容和优化,直到达到各种设计标准指标。
3.空调制冷
空调制冷是数据中心能量消耗最大的一块,提升空调制冷效率将大幅提升数据中心的评估效果。对这部分进行评估时,要计算机房热负荷的容量,空调制冷容量,机房制冷效果评估等,计算机房的PUE数值,看PUE数值越接近于1越好。在Uptime
IV等级的数据中心,要求具有持续制冷能力,也就是万一供电系统发生故障时,UPS对水系统中的水泵、阀门、未端风机供电,通过贮存的冷水提供冷量,若没有这样的系统,则没有资格评上Tier
4.安全防护
数据中心安全包含广泛,不再仅仅局限于信息安全,当然所有的安全防护基本都是为信息安全服务的。要对数据中心机房访问控制管理情况进行评估,要对机房防火、防水、防雷进行评估,还要对机房防盗进行评估,检查机房安全设备的部署情况,运行系统上是否存在较大的安全漏洞、安全隐患,有些评估机构甚至还可以模拟一些攻击,验证一下数据中心安全防护实力,最终对数据中心的安全防护情况进行评估。数据中心的安全问题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这也使得安全防护部分的权重指标越来越高,安全防护做得不好的数据中心将很难在评估中获得高分。
机房实拍-严密的安全监管设备
除了以上这些项目,还要对数据中心以往运行的历史数据进行统计,是否发生过大面积的断网事故,全年业务中断时长,数据中心技术人员的背景、学历情况,数据中心服务器、网络、存储等设备的规模,数据中心的资金运转情况,数据中心新技术落地情况等等,这些都是评估的内容,将所有的因素都统计起来,并综合评判,这样得出的评估结果是最为客观、符合实际的。很多数据中心往往有对内对外两种评估指标,将评估结果好的一面呈现给外部客户,将评估不好的项目留给自己,然后内部整顿,争取将这些部分能优化的优化,能换新的换新,最终呈现给外部客户是一个表里如一的数据中心,所以数据中心评估人为可操作部分是很多的,这也是当前数据中心评估服务面临的主要问题,如果将这些评估指标都进行量化,用数据指标来说话,这样的数据中心评估服务才是最好的。
江苏三艾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是国家认证双软企业,中国领先的IDC基础服务提供商,国家级重点科技孵化企业,江苏省两化融合试点企业。拥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号),获准经营因特网数据中心业务(IDC)和因特网接入服务业务(ISP)的互联网数据中心运营商。致力于为政府、企业提供基于互连网信息服务的全套解决方案,为现代化云数据服务提供强劲动力。​
波猪微信
博客等级:
博客积分:0
博客访问:608
关注人气:0
荣誉徽章:甲方乙方:数据放在云端和本地哪个安全?
  【PConline 杂谈】云时代,什么最值钱?一定是数据,现在用户对于云端数据安全的关注程度已经变得非常高,随着云计算技术和平台的广泛应用,开始有越来越多的用户选择把数据存储在云平台上从而放弃了原有的模式,也就是把数据存在企业内部本地的数据中心机房里面。如此就带来了一个问题,对于现在的IT基础设施现状以及应用的丰富程度,用户的数据存放在云端更安全些,还是放在本地的数据中心机房呢?  公有云平台里的数据  进入云计算时代以后,公有云好像一下就成为了数据安全的一个避风港,不管是对于企业来说,还是用户而言,选择一个大的公有云服务平台把自己的数据存储在上面好像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例如像国内的阿里云和即将与我们见面的华为公有云平台均在国内公有云领域有着自己的建树。  云计算的一个很大的优势就是在于用户在意识到数据安全受到威胁的时候能够利用公有云平台来准确定位威胁的涉及范围,从而能够更快速的改变基础设施的部署模式和应对模式,从而抵御数据安全所面临的威胁。  举个例子,例如近期推出的基于SSD存储技术的阿里SSD云盘就是利用了VPC在公有云模式的基础之上来构建一个混合云从而来兼顾数据安全和便携的最佳方案。每秒20000次的读写,高达256MB的数据吞吐表现使得现在的公有云用户一举扫清了读写密集型行业的使用障碍。&更多云计算、虚拟化、大数据行业资讯和最新技术,关注PConline企业频道云计算专区:.cn/cloud&
键盘也能翻页,试试“← →”键
服务器论坛帖子排行
最新资讯离线随时看
聊天吐槽赢奖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公有云排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