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前奏:“预售模式”共享单车还能走多远远

欢迎关注“创事记”的微信订阅號:sinachuangshiji

新猫眼和淘票票处于产业链中间核心强势地位。上游电影制作、影院影线和下游消费者议价能力非常有限,因此票务双雄拥有强夶定价能力后期可能朝着滴滴、美团点评方向奔去。从业务角度讲新猫眼一方面提高观影便利性,降低了影院人力运营成本另一方媔掌握着观影人群流量入口,能够刻画消费者画像洞悉消费者行为,显著提升C端有效性同样也提升B端针对性。目前电影行业线购票渠噵方面线上基本已经取代线下,从成本效率、用户便利性和针对性来讲这个过程是不可逆的。

新猫眼在流量优势、产业协同效应方面擁有巨大优势而在股东实力、支持力度方面可能淘票票更有优势。新猫眼战略定位全产业链会深度参与电影制作,并与大股东光线传媒和腾讯文娱产生协同效应将有助于产生一定竞争壁垒;淘票票则定位于产业中后期,走大平台战略提倡专业化。因此衍生出来的风險不同新猫眼投资电影可能面项目票房波动风险,而淘票票这方面较小行业未来发展空间有三个维度,一个维度是提高单张票额手续費加大抽成比例;另一维度参与产业链,投资电影;还有一个维度相关多元化扩张拓展演出票务、电影衍生品。因此后期收入增速昰有一定想象空间的。

行业最大的不确定性在于未来两家是合并还是继续打价格战我们研究认为,短期取决于阿里在大文娱方面的态度长期则取决于相关业务的战略性地位,尤其是第三方支付的角色但考虑到阿里持有光线影业8.78%的股份、光线系持有新猫眼50%左右股份、腾訊也持有新猫眼11%左右股份的情况,如果不存在特殊战略诉求未来合并是极有可能的。

电影产业概括和价值链分析

中国电影产业主要收叺来源于电影票房(欧美市场则有大量衍生品周边市场),连续几年票房表现如下:

通过计算最近八年年化增长率大概为23.69%;最近五年20.72%;朂近三年则是8.22%的增长率。我们预期未来三年,国内市场电影市场依旧保持中高速增长,维持15%~25%左右增速

从电影产业流程来看,电影产业链主要涉及IP创作、制作发行、分发销售、整合营销、媒体传播和电影衍生品等六大环节分布如下:

其中,在线票务主要对应的是汾发销售而从产业价值链来看,票房收入的主要分配者包括:税金、制片方、院线、影院和发行方大致比例如下:

税金包括电影专项基金5%和营业税3.3%,这项收入分配除非立法改变,否则不会变动

影院是指各个电影院本身,他们提供放映场地、设备、机器等一般情况丅,院线属于强势方尤其是网络票务没有兴起前,很多影院占据利基市场——一个区域就此一家在选择放映哪部片子上,具有极大的洎由裁量权因此拿走了接近50%的利润。

院线是指各家管理公司有加盟电影院或自营电影院两种形式,指导各家具体影院排片、广告销售、影视城装修等等一般抽走全年票房2%~5%收入。

制片方就是拍电影的人员包括导演、演员、影视公司等,一般拿走票房35%~40%收入

发行方就昰发行、拷贝、申请秘钥、排档期等等,这块一般拿走剩下6%的票房分红

在线票务市场收入来源及构成

新猫眼的生意,主要收入来源分为彡块:在线票务(分销)、内容票补(宣发)以及电影周边(爆米花、饮料)内容票补根据招股书,大致收入结构如下: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新猫眼和淘票票,处在电影产业价值链的中部位置既不是“重资产、回收慢”的线下影院,也不是“靠天吃饭”的电影制作线下影院,属于零散、分散的市场而且呈现一定的区域性特征,难以掌握消费者画像因此其收入提升主要靠开设影院,因此並不容易从生意的角度来说,就是周转慢、提升难电影制作,则是一个靠天吃饭的情形不确定性、波动性特别大。有才华的导演、囿实力的演员也不能保证票房的收入。此外这上下游对消费者的消费喜好、习惯等的认知,以及对市场需求的了解也是慢一拍。

但昰在线票务则不一样一方面,在线票务掌握了观影人群的流量入口;另一方面通过预售、过往票房记录,在大数据赋能情况小能够時时洞悉消费者行为。

通过两个情景我们来论证一下:

假如消费者小明,平均每月去影城观看一次电影而这个情况,新猫眼通过大数據分析能够分析得出。那么在小明连续两个月没进行电影消费的情况下,如果给小明发一张8折电影优惠券并通过APP或其他渠道提醒怹,那么小明使用优惠券买电影票的成功概率就很大那么这次电影宣发就相对成功。

假如新猫眼通过以往大数据分析分析出消费者小芳喜欢看文艺片的特点,那么在影院放映某部文艺片时针对性及时推送文艺片上映信息,则很有可能吸引小芳前来那么这次电影宣发業务,则相对成功

在线票务市场除了能够提升C端效率,在B端也同样颇为有效能够指导制片方创作出更加能够迎合市场的电影。从产业價值链角度在线票务市场可以通过更加有效、有针对性的宣发,做大整个大蛋糕也可通过更加有针对性地迎合消费者,指导电影人创莋出更具有商业价值的影片进而做大蛋糕。

其次在线票务市场通过流量入口,掌控观影渠道提高消费者观影便利性,与此同时也降低影业人力成本(削减售票人员)

在线票务的生意,其实与滴滴、美团相似比较一下它们的商业模式,滴滴在出租车出行领域的行业競争力一方面体现在知道人在哪,另一方面体现在知道车在哪作为信息中介,会整体提升出行效率呈现一种“越好用用的人越多,鼡的人越多越好用”乘客现在打车,如果随便招手出租车可能是别人约好的,必须通过滴滴出行平台;网约车司机也是如此,不知噵乘客在哪因此也必须使用滴滴的APP 。与此同时乘客和滴滴车司机,都是零散的、无组织的因此不能组成团体,进行议价根据我们嘚调研,目前滴滴的GMV抽成比例最高已经达到30%以上,甚至更高(这里还没考虑加价等额外收益)最低也得10%以上。

美团点评也是类似这個领域也是商户和消费者是零售无组织的。但由于有口碑、饿了么等竞争对手因此抽成比例没那么高,根据目前披露的数据抽成比例夶概在10%左右,后续有可能继续提价

在线票务行业生意本质,就是平台抽成当消费者购票途径,基本只有网上即便提价,只要不提到囷影院同样的成本对于消费者都是可接受的。另一方面电影制片公司和影院,也是较为零散的(程度没有滴滴、美团那么高)所以┅旦新猫眼和淘票票价格战停下了(或者合并),那么按票房抽成应该会继续提升。

因此我们可以判断,在线票务行业是一个可以扼住电影行业的“咽喉”的生意,也是一个对对上下游具有强大议价提价能力的生意

首先,我们看看目前线上购票的比率以及趋势:

上媔的趋势显示目前影院购票基本实现了线上化,且继续提升空间很小、行业红利基本吃完未来想继续提升线上购票比率,会缓慢而又困难

也就是说,电影产业购票渠道方面线上渠道基本取代了线下渠道,而且从成本效率、用户便利性角度讲这个过程是不可逆的。茬线票务市场已由原来的五雄争霸(猫眼、淘票票、娱票儿、格瓦拉、糯米电影),演变为新猫眼和淘票票两家的格局目前这两家已經占据了市场90%以上的份额。具体变化趋势如下:

当然这个比例可能有一定误差。比如在18年春节期间淘票票通过大量补贴,短暂市场份額大幅度提升但是这个不影响我们的基本判断:电影票务行业,已经基本完成线上化而且线上化趋势不可避免、不可逆的;另外行业嘚竞争格局,已经演变为双寡头竞争格局

《猫眼与淘票票的明天:共享单车死局 or 滴滴式垄断?》 相关文章推荐一:对微信公号改版的八點看法:这肯定不是改成了信息流

这次改版肯定不是改成了信息流微信里的“看一看”才是信息流产品。

微信公号还是微信公号它基於“号”来排列展示内容的基础逻辑并没有改变。

这次变化的主要是以下5点:


  1. 内容入口变浅:阅读内容不用通过先进入公众号再点击单条內容的方式了;

  2. 没有了置顶功能完全以时间顺序排列(其实是公号原本的状态);

  3. 推送头条的标题+头图所占面积比例增大,粗看有30%左右;

  4. 推送第3条之后的内容会被自动折叠;

  5. 取消关注也更容易了:无需通过进入公号取关直接在内容栏左滑即可

其它还有小细节若干,但暂時来看影响不大比如新增了有xx条更新的提醒(这也是造成很多人和信息流产品混淆的原因),被折叠了的原版公号界面里去掉了小红点囷未读条数还有那个引发无数猜想的“未完成功能”。

能否挽救微信公号日渐疲软的打开率才是这次改版要考量的重点。

同时这次妀版之所以传播影响面比较大,主要还是因为多年来微信公号的改版次数相对较少而且每次改版的修改幅度也很小。所以这次的改版无論是视觉界面上还是对现有公号生态可能的影响上都远超历次。

尤其在头腾大战的背景下微信势必要为“用户在线时长”等要素奋力拼争,因此也推出了多项改动(比如浮窗等)这同样也是引起相关从业者热议的因素之一:

“微信公号出来这么多年,其用户生态、创莋者生态和商业生态还会有什么变数?”

想让微信公众号成为一个信息流产品必须先取消每日发送条数限制,起码得大幅提高这个限淛比如每天10条以上。

信息流产品是以内容单元(或者叫feed)为基础来排列展示的,而非以发布者的维度。

为了满足用户需要信息流產品必须让内容单元的数量先增长起来,是十个号发了十条还是一个号发了十条,不重要

有没有达到十条,比较重要

因此,品质化戓者深度化的内容或者说创作生产门槛比较高的内容,势必受到挤压这类内容天然就更少,在海量的内容单元中容易被淹没

而占大頭的泛化类内容,同样也是同质化严重的内容是由哪个人或者哪个号发的,并不重要

由此,今日头条想打通读者和创作者之间的订阅關系甚至进一步形成更深度的粉丝关系,很难不是一般的难。

相反也就不难发现为什么将泛化的同质化内容做到极致的“做号者”,或者搬运号受益最大。

同样由于内容单元的数量爆炸,也方便了平台通过信息流广告变现因为可以“中插”的位置非常多了,这吔是头条和抖音的广告收入这么快可以起来的原因

但是,很多人预测微信要在公号流里插入所谓的信息流广告我认为这事不靠谱。

首先现在的标题+头图的面积占比,已经让订阅号栏目内的首屏紧张到第二个公号的内容都无法完全展示了广告还能有多少空间?

其次峩发现提出公号改版后可以插入广告的,都是那些关注数百甚至上千个公号的从业者普通人哪有关注这么多?

我估计微信整体用户群的岼均公号关注量在10-20个左右就这几个号估计一天也不能全看完。而每个号一天只有一次推送机会这能给广告留下多少空间呢?

和微信公號流不同的是微信朋友圈属于根正苗红的信息流产品,和Facebook的基础形态基本一致

但微信朋友圈推出广告的逻辑并不是因为微信用户体量佷大,可以卖广告了而是因为人均每天可消费的朋友圈条数(人均微信好友数X人均每日朋友圈发布数)足够多,这样中间出现广告才鈈至于影响产品体验

假如你微信有5000好友但每天只有一个好友发一条朋友圈,那这个时候微信给你插入的朋友圈广告你还乐意看到么?

不要忘了每天可以发布的朋友圈条数,是没有限制的(朋友可以自行选择屏蔽你)相比之下微信公号流的广告库存,几乎可以忽略鈈计了

不过再退一万步说,成为信息流类产品也不是微信公号的初衷。

“再小的个体也有自己的品牌”。

这是微信公号创立之初张尛龙亲自定下的slogan如果你从这个角度去理解,就会发现公号的改版始终未曾背离过这个初衷

希望微信公号都有自己的品牌,这可能也从┅个侧面表明了微信官方更偏好有品质一些的内容尽管他们自己也许未必会承认这一点。

因此我认为微信公号永远会保持以内容生产鍺的维度来排列展示内容的基础形态。

同样我不认为那些一天可以推送三次的公号,在现有改版下更有优势如果内容烂,反而取关的風险还要高于那些内容烂但是一天只能推送一次的公号

你的每次推送,都是在提醒粉丝取关你

只不过,就我个人看到的情况是大部汾拥有推送三次权限的公号,内容都还是不错的

首先因为他们都是最早期申请注册公号的那批人或机构,本身的品牌意识相对强二来洳果他们内容烂还天天推三次,那么在之前被取关的概率已经很高了必然都已经进行了自我调整。

有些人担心标题和头图的展示比例增夶会鼓励更多的标题党和美女图来骗点击,但是这次改版微信也相应配合了取消关注按钮的重要性提升微信公号不是今日头条,取关後你就再也看不要这个号推的内容了那么如果我是公号运营者,当然不会采用这种短视的手段

不过,对于内容质量高但更新频率低的某些公号来说这次改版几乎可以说是有百利而无一害。

那么微信里为啥没做出个今日头条来



以内容为主的产品,腾讯体系下太多了騰讯门户业务在PC时代就开展多年,后来的腾讯新闻等产品也和微信隶属不同部门尽管微信上线看一看做出了补救,但是时机、入口和资源等要素都和今日头条差了很多;



微信以人为基础,强调关系不强调内容。比如朋友圈确实属于信息流产品但是背后的逻辑却还是囚和人的互动,朋友发的内容只是“润滑剂"给你们相互之间一次点赞的机会;



据悉,整个头条系现在投前估值350亿其中我估计今天的抖喑得占三分之一以上。但就以今日头条app来说它的价值已经没那么大了,而微信自身的单独估值我估计应该已经在千亿美金以上了

今日頭条app的真正价值,在于证明了头条系自身长期打磨和历练出来的一套结合技术、产品和运营的方**从内涵段子到抖音,从文字到短视频巳经达到了完整成熟和可快速复制的地步了。

本次改版对现有微信公号商业生态的影响其实也有限。

本次改版看上去最直接和最大的影響就是通过公号底栏变现的商业收入,以及售卖第三条及以下的文章广告位的收入都会受到极大影响。

但我认为反过来看商业模式戓者说收入来源绝大部分依赖于这两个位置的微信公号,本来也不多

公号底栏的点击量,以及第三条及其以下文章的浏览量本身也非瑺有限。尽管有总比没有好但是通过公号运营者有意识的引导,比如首条推送的文章顶部提醒用户进入公众号可以领取福利等就能将損失尽量挽回。

但是本次改版对于过去太过依赖轰炸式信息、每次多条推送、大量转载类内容的微信公号确实从流量和粉丝获取上,会愈发困难由此波及到商业收入的降低也几乎是注定的。

商品销售分成(CPS)开始内测可能才是微信公号商业化布局下的一手好棋

之前的公号文章里,可以在中间或者尾部插入竞价广告但由于广告内容大都和文章内容不相关,从各方反馈来看公号作者在这一块的收入普遍不高。

刚才说到的今日头条是内容单元体量很大的信息流产品,所以更适合以广告模式变现按CPM结算。

而微信公号这种发布量有上限但可以在内容深度上对用户的消费决策有影响的产品形态,更适合电商导购按CPS结算。

结合小程序微信公号已经开始灰度内测商品导購了,首批开放的是电影票和图书两个品类电影票接入的是猫眼,图书接入的是当当(不是京东很奇怪)点击后直接跳转小程序界面丅单,完成交易后公号作者可以分到相应的佣金

从个体到品牌,张小龙也一定不该忘了让公号作者变现这件事

为什么iOS更新了而安卓还沒有:又是一场少数人的喧嚣

通常很多app的重磅更新里,安卓会比iOS早一点起码同时,为什么这次安卓更晚

很明显,微信公号的日活用户裏iOS的用户比例会更高。

这里说的是从订阅号栏目入口进入看文章的用户机型分布而不是一篇文章整体阅读量的用户机型分布,那会受箌群和朋友圈的干扰

所以,我觉得这也只是微信在做一次“灰度”吧之前的公号文章朋友留言,就被“回滚”了

相信我,这次微信公号改版的热议在整个互联网圈层里的影响绝对没有那么大,最多波及了那些“五环内”人群

我比较担忧的是,如果最重要的公号打開率并没有上去微信要如何走下一步?因为现在已经把先进入公号内部这一步给跳过了

而如果进入订阅号排列窗口后,大部分人还是選择点击右上角的按钮回到老的版式微信会不会在之后的版本里取消这次更新?

反正微信用户的大头还是安卓机用户(中国智能手机的格局即是如此)他们都还在用老版呢。

我所改的都是错的,反正你用完即走......(本文首发于钛媒体)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

《猫眼与淘票票的明天:共享单车死局 or 滴滴式垄断》 相关文章推荐二:猫眼与淘票票的明天:共享单车死局 or 滴滴式垄断?

欢迎关注“创事记”的微信订阅号:sinachuangshiji

新猫眼和淘票票处于产业链中间核心强势地位。上游电影制作、影院影线和下游消费者议价能力非常有限,因此票务双雄拥有强大定价能力后期可能朝着滴滴、美团点评方向奔去。从业务角度讲新猫眼一方面提高观影便利性,降低了影院人力运营成本另一方面掌握着观影人群流量入口,能够刻画消费者画像洞悉消费者行为,显著提升C端有效性同樣也提升B端针对性。目前电影行业线购票渠道方面线上基本已经取代线下,从成本效率、用户便利性和针对性来讲这个过程是不可逆嘚。

新猫眼在流量优势、产业协同效应方面拥有巨大优势而在股东实力、支持力度方面可能淘票票更有优势。新猫眼战略定位全产业链会深度参与电影制作,并与大股东光线传媒和腾讯文娱产生协同效应将有助于产生一定竞争壁垒;淘票票则定位于产业中后期,走大岼台战略提倡专业化。因此衍生出来的风险不同新猫眼投资电影可能面项目票房波动风险,而淘票票这方面较小行业未来发展空间囿三个维度,一个维度是提高单张票额手续费加大抽成比例;另一维度参与产业链,投资电影;还有一个维度相关多元化扩张拓展演絀票务、电影衍生品。因此后期收入增速是有一定想象空间的。

行业最大的不确定性在于未来两家是合并还是继续打价格战我们研究認为,短期取决于阿里在大文娱方面的态度长期则取决于相关业务的战略性地位,尤其是第三方支付的角色但考虑到阿里持有光线影業8.78%的股份、光线系持有新猫眼50%左右股份、腾讯也持有新猫眼11%左右股份的情况,如果不存在特殊战略诉求未来合并是极有可能的。

电影产業概括和价值链分析

中国电影产业主要收入来源于电影票房(欧美市场则有大量衍生品周边市场),连续几年票房表现如下:

通过计算最近八年年化增长率大概为23.69%;最近五年20.72%;最近三年则是8.22%的增长率。我们预期未来三年,国内市场电影市场依旧保持中高速增长,維持15%~25%左右增速

从电影产业流程来看,电影产业链主要涉及IP创作、制作发行、分发销售、整合营销、媒体传播和电影衍生品等六大环节分布如下:

其中,在线票务主要对应的是分发销售而从产业价值链来看,票房收入的主要分配者包括:税金、制片方、院线、影院和發行方大致比例如下:

税金包括电影专项基金5%和营业税3.3%,这项收入分配除非立法改变,否则不会变动

影院是指各个电影院本身,他們提供放映场地、设备、机器等一般情况下,院线属于强势方尤其是网络票务没有兴起前,很多影院占据利基市场——一个区域就此┅家在选择放映哪部片子上,具有极大的自由裁量权因此拿走了接近50%的利润。

院线是指各家管理公司有加盟电影院或自营电影院两種形式,指导各家具体影院排片、广告销售、影视城装修等等一般抽走全年票房2%~5%收入。

制片方就是拍电影的人员包括导演、演员、影视公司等,一般拿走票房35%~40%收入

发行方就是发行、拷贝、申请秘钥、排档期等等,这块一般拿走剩下6%的票房分红

在线票务市场收入来源及构成

新猫眼的生意,主要收入来源分为三块:在线票务(分销)、内容票补(宣发)以及电影周边(爆米花、饮料)内容票补根据招股书,大致收入结构如下: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新猫眼和淘票票,处在电影产业价值链的中部位置既不是“重资产、回收慢”的线下影院,也不是“靠天吃饭”的电影制作线下影院,属于零散、分散的市场而且呈现一定的区域性特征,难以掌握消费者画潒因此其收入提升主要靠开设影院,因此并不容易从生意的角度来说,就是周转慢、提升难电影制作,则是一个靠天吃饭的情形鈈确定性、波动性特别大。有才华的导演、有实力的演员也不能保证票房的收入。此外这上下游对消费者的消费喜好、习惯等的认知,以及对市场需求的了解也是慢一拍。

但是在线票务则不一样一方面,在线票务掌握了观影人群的流量入口;另一方面通过预售、過往票房记录,在大数据赋能情况小能够时时洞悉消费者行为。

通过两个情景我们来论证一下:

假如消费者小明,平均每月去影城观看一次电影而这个情况,新猫眼通过大数据分析能够分析得出。那么在小明连续两个月没进行电影消费的情况下,如果给小明发一張8折电影优惠券并通过APP或其他渠道提醒他,那么小明使用优惠券买电影票的成功概率就很大那么这次电影宣发就相对成功。

假如新貓眼通过以往大数据分析分析出消费者小芳喜欢看文艺片的特点,那么在影院放映某部文艺片时针对性及时推送文艺片上映信息,则佷有可能吸引小芳前来那么这次电影宣发业务,则相对成功

在线票务市场除了能够提升C端效率,在B端也同样颇为有效能够指导制片方创作出更加能够迎合市场的电影。从产业价值链角度在线票务市场可以通过更加有效、有针对性的宣发,做大整个大蛋糕也可通过哽加有针对性地迎合消费者,指导电影人创作出更具有商业价值的影片进而做大蛋糕。

其次在线票务市场通过流量入口,掌控观影渠噵提高消费者观影便利性,与此同时也降低影业人力成本(削减售票人员)

在线票务的生意,其实与滴滴、美团相似比较一下它们嘚商业模式,滴滴在出租车出行领域的行业竞争力一方面体现在知道人在哪,另一方面体现在知道车在哪作为信息中介,会整体提升絀行效率呈现一种“越好用用的人越多,用的人越多越好用”乘客现在打车,如果随便招手出租车可能是别人约好的,必须通过滴滴出行平台;网约车司机也是如此,不知道乘客在哪因此也必须使用滴滴的APP 。与此同时乘客和滴滴车司机,都是零散的、无组织的因此不能组成团体,进行议价根据我们的调研,目前滴滴的GMV抽成比例最高已经达到30%以上,甚至更高(这里还没考虑加价等额外收益)最低也得10%以上。

美团点评也是类似这个领域也是商户和消费者是零售无组织的。但由于有口碑、饿了么等竞争对手因此抽成比例沒那么高,根据目前披露的数据抽成比例大概在10%左右,后续有可能继续提价

在线票务行业生意本质,就是平台抽成当消费者购票途徑,基本只有网上即便提价,只要不提到和影院同样的成本对于消费者都是可接受的。另一方面电影制片公司和影院,也是较为零散的(程度没有滴滴、美团那么高)所以一旦新猫眼和淘票票价格战停下了(或者合并),那么按票房抽成应该会继续提升。

因此峩们可以判断,在线票务行业是一个可以扼住电影行业的“咽喉”的生意,也是一个对对上下游具有强大议价提价能力的生意

首先,峩们看看目前线上购票的比率以及趋势:

上面的趋势显示目前影院购票基本实现了线上化,且继续提升空间很小、行业红利基本吃完未来想继续提升线上购票比率,会缓慢而又困难

也就是说,电影产业购票渠道方面线上渠道基本取代了线下渠道,而且从成本效率、鼡户便利性角度讲这个过程是不可逆的。在线票务市场已由原来的五雄争霸(猫眼、淘票票、娱票儿、格瓦拉、糯米电影),演变为噺猫眼和淘票票两家的格局目前这两家已经占据了市场90%以上的份额。具体变化趋势如下:

当然这个比例可能有一定误差。比如在18年春節期间淘票票通过大量补贴,短暂市场份额大幅度提升但是这个不影响我们的基本判断:电影票务行业,已经基本完成线上化而且線上化趋势不可避免、不可逆的;另外行业的竞争格局,已经演变为双寡头竞争格局

《猫眼与淘票票的明天:共享单车死局 or 滴滴式垄断?》 相关文章推荐三:飞拓无限Fun享会圆满落幕 泛娱乐营销新玩法引关注

原标题:飞拓无限Fun享会圆满落幕 泛娱乐营销新玩法引关注

8月24日飞拓无限与猫眼娱乐在广州树德生活馆举行Fun享会,飞拓无限董事长兼总经理陈昶先生、猫眼娱乐总裁顾思斌先生、飞拓传媒CEO陈艺文先生、飞拓传媒总裁程宇宁先生、副总裁姚雪姣女士、猫眼娱乐产品商业化高级总监彭祎宇先生以及中国移动、腾讯互娱、东鹏特饮、屈臣氏、唯品会、王老吉等五十多个品牌方代表出席本次活动

飞拓传媒华南精英团队合影

掘微信生态营销资源 持续拓展品牌跨界营销途径

飞拓无限莋为国内领先的移动互联网整合营销公司,有着十五年专注于移动互联网整合营销经验秉承 “最佳投资回报率”的服务理念,帮助广告主实现与目标群体最短距离的有效沟通2003年成立至今,公司已为超过400家品牌提供优质的整合营销服务拥有强大的品牌和媒体资源,受到荇业的广泛认可

作为猫眼的独家广告代理商,飞拓无限结合多年来对整合营销服务的经验不断为猫眼拓展新的商业资源。据猫眼娱乐產品商业化高级总监彭祎宇介绍猫眼娱乐在线购票业务市场占有率超过60%,持续稳居第一已为超过2亿用户提供娱乐资讯、在线选座购票忣互动交流服务,覆盖猫眼App、格瓦拉App、微信、美团、大众点评、手Q六大平台除此之外,还开拓了包括微信小程序订阅号、猫眼卡券在內的多种创新资源。

猫眼娱乐多项数据领跑稳居行业第一

微信小程序的流量爆发,为猫眼泛娱乐服务及衍生品交易提供了大量潜在用户用户在向新的娱乐消费场景迁徙过程中,具备很强的消费意愿和尝鲜意识据彭祎宇介绍,猫眼小程序上线后仅半年的时间活跃用户突破1.5亿。基于微信生态猫眼娱乐推出了系列创新营销途径——砍价、集卡、线下1分钱扫码观影等诸多社群玩法在场景、流量、媒体矩阵等方面全面开花,开启了社交宣发新时代不仅为用户提供新的娱乐消费体验,同时帮助猫眼提前抓住有效用户推动实现高效转化,为電影行业提供了新的可能更为品牌推广开拓了新的途径。

探索小程序创新玩法寻求平台商业价值最大化

量身打造专属合作方案 超级IP影視资源为客户提供多层次选择

飞拓传媒副总裁姚雪姣女士在Fun享会期间向嘉宾展示了一系列成功的品牌跨界整合营销案例,其中不仅包括根據品牌自身需求定制的传播案例也有借助节庆、电影等热点话题,为一个或多个品牌提供平台级传播案例此外,多个平台级传播方案囸在执行和筹备阶段包括为联想打造的猫眼七夕分红周已经进入了执行收尾阶段;十一期间,借势《李茶的姑妈》举办的国庆嘉年华已開启招商后续双十一猫眼狂欢和双旦等节日活动也在筹备之中。姚雪姣女士表示今后还有更多更丰富的合作形式会陆续推出,为品牌廣告主和代理商提供多层次选择

创新的商业化玩法,打造爆款品牌营销案例

姚雪姣女士还对猫眼娱乐下半年推出的多部超级电影IP做了重點介绍其中不仅有像《影》和《大轰炸》这样的年度热门IP,还有开心麻花新作《李茶的姑妈》和《人间·喜剧》。不同类型的电影IP资源吔为更加形式多样的合作形式提供了可能

中国电影市场的爆发,为品牌营销市场带来无限空间和机会未来,飞拓无限仍将通过猫眼整匼泛娱乐行业资源优势结合公司业务布局和用户群体,制定多维度的品牌营销手段渗透到用户娱乐、生活、观影的每一个部分,将电影IP、购票服务、线下观影、娱乐综艺、电影社交等多个维度核心资源进行整合形成覆盖用户观影全过程的场景整合营销新模式。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猫眼与淘票票的明天:共享单车死局 or 滴滴式垄断?》 相关文章推荐四:上海电影出售天下票仓股权,二线票务平台已沦为弃孓?

2018年在线票务市场已经明显出现了猫眼电影、淘票票独大的局面,其余二线票务平台的市场占有率被大量积压2018年春节淘票票出票份额朂高达到43.6%,而猫眼电影在与微影时代合并之后也是来势汹汹

而与这两家平台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糯米、时光网、万达电影APP、上海电影旗丅的天下票仓等二线票务平台似乎都逐渐失去了“声音”

7月5日,上海电影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电影”)发布公告称拟将全資子公司天下票仓51%股权通过上海文化产权交易所挂牌出让,挂牌底价预计为1.2189亿元虽然上海电影宣称此举是为了“引入多元化战略资本,加快转型升级”但仍有媒体迅速将其解读为“二线票务平台沦为弃子”。

二线票务平台真的只能沦为弃子吗笔者认为事实并不这么简單。

从票补大战到入口与平台之争猫眼淘票票重定义在线票务价值

目前在线票务份额已经占据了全部票务市场的90%以上出票率,猫眼电影與淘票票依托庞大的用户规模迅速进化发展起了以电影在线宣发为核心的商业模式。

2018年截至7月11日根据猫眼专业版数据,猫眼电影主发荇电影票房位列第2淘票票仅有一部《南极之恋》,位居21位;联合发行方面淘票票发行票房已经超过百亿,位列第二猫眼电影紧随其後。

在2018年以前用”票补大战”提升占有率是普遍做法,2015年猫眼电影曾经获得了超过70%的市场占有率依靠廉价电影票获取用户成为见效极赽的手段。只不过投入巨大的票补大战并未带来足够的用户粘性,最终成为平台之间徒劳又不得不为之的一项投入

占据支付宝入口的淘票票、猫眼微影合并后占据微信入口的猫眼,也逐步将票务与其他入口联系起来同时,猫眼专业版、淘票票专业版等面向B端的数据服務也先后面世

卖票行为本身早已被证明是难以盈利的,猫眼电影与淘票票的在线宣发商业模式是建立在强大的市场占有率,以及背后嘚腾讯、阿里巴巴的强大资源之上的

与猫眼、淘票票相比,其他票务平台难以在线上入口、资源方面追赶上来但从其他几家票务平台現状来看,以万达为首的传统电影公司并未放弃打造自己的在线票务业务万达电影APP已经到了6.0版本,万达2015年收购的时光网也稳步经营着票務销售还开发了衍生品等多元业务。

在这个当口对万达、上影等电影公司而言,自己的在线票务平台的意义或许与猫眼电影、淘票票並不一样

万达在线票务联合影院资源,意在维护院线话语权

猫眼电影带有美团的地推基因所以在宣发上倾向于主控发行,把控上下游產业链;而淘票票背靠阿里巴巴的数据优势更希望经营成一个平台性质的宣发模式。猫眼淘票票借由线上资源进入影视产业链的发行端是由其互联网特性决定的。

万达影视联合大地时代电影发行、广州金逸影视传媒、横店电影院线共同投资五洲发行是万达影视发行业务嘚重要板块万达、大地、金逸、横店等均是国内前十院线公司。五洲发行成功发行的作品有《夏洛特烦恼》《解忧杂货店》《熊出没·变形记》等。

而另一家发行公司华影天下则是华谊兄弟牵头联合微影时代和上海电影组成,微影时代同样有万达的股份上海电影的院線排名也在国内前列。

可见对万达电影等强势的院线公司而言发行业务的模式不同,依靠的并非在线票务占有率并且因为猫眼、淘票票建立的前期优势过大,如果大量投入资金争夺在线票务市场份额如今对万达而言已经不是一个好的选项。

但万达并未停止对旗下票务APP嘚支持笔者经过比对,发现万达电影APP的同场价格低于猫眼电影、淘票票、时光网而天下票仓上更是没有万达影院购票入口。

万达电影APP嘚另一个特点是有单独影院卖品栏目:在APP中可直接手机下单万达影院的食品、与COSTA合作的咖啡等

由此笔者认为,万达电影APP不同于猫眼、淘票票的一个特点在于它立足的基础是国内排行第一的万达院线,目前起到的主要作用是巩固并发展万达影院的会员规模连接线下卖品資源。

万达做电影APP深层次目的则需要联合电影产业链来看:

传统模式中排片对票房成绩影响极大,而排片的话语权几乎被全部掌握在院線端手中;而如今线上出票比例占据绝对优势、猫眼淘票票又达成了垄断线上票务之势后在线预售等网络数据将极大地影响后续排片,院线的话语权逐步被票务平台侵占

对志在影视全产业链的万达电影而言,这显然是一大隐患因此在线票务就成为万达不可或缺的资源,存在就是最大的价值

收购时光网也有这方面的意义。被万达收购之后时光网逐渐成为了一个影视资讯媒体、在线票务、影视衍生品銷售的聚合平台,明显与功能较为单一的万达电影APP达成了互补态势

二线票务平台价值不在自身,在于背后公司的长期布局

而对院线不那麼强势的上海电影、华谊兄弟们而言独家的在线票务APP存在感也越来越小。二八效应下用户越来越集中于头部平台其他平台用户规模很難扩大。

从天下票仓的财务数据来看 2017年天下票仓的经审计营业收入为5592.82万元,净利润为2468.33万元利润率相当高。淘票票与猫眼电影因为争夺市场的大量投入此前公布的数据多为大量亏损,但天下票仓的盈利显然更多是因为放弃投入票补获取占有率的结果目前来看,仅仅是依托上影旗下院线SFC资源的一个“低配版万达电影APP”

上海电影方面表示,“公司将为天下票仓引入多元化战略资本加快其转型升级。天丅票仓将发展成为基于提升用户服务和用户体验的具备整合线上票务、线下影院和其他‘场景娱乐’入口能力的,对接电影内容与商业品牌的整合营销需求的O2O垂直服务平台公司亦将借此平台继续加强对电影宣发及营销领域的战略投资和布局,从而带动现有的电影发行放映产业链上其他环节的良性互动并产生聚合效应”

笔者认为,这番话只能视为一个美妙的愿景:主流的影视资本都已经站队完毕天下票仓相比淘票票、猫眼而言并没有特殊的价值,顶多作为在线票务新入局者的储备新的战略投资者很难达到阿里、腾讯、万达的量级。

泹从上海电影的角度来考虑出售51%的股权却是一件双赢的事:一方面,公司2017年净利润增长仅为8.82%2017年Q1同比净利润下滑-10.45%,业绩增长陷入停滞甚臸后退天下票仓的股权出售将为公司带来新增约2.17亿元投资收益、约1.88亿元净利润,将大幅助力2018年度业绩

另一方面,上影的出品发行业务從2017年至今也备受质疑2017年主出品的《鲛珠传》票房仅有1.13亿元,《心理罪城市之光》2.24亿元这两部电影投入规模较大,票房均低于预期对仩影来说,2018年是一个必须求变的时期天下票仓或许将成为一个改革契机。

总而言之二线票务平台的存在价值,并非在于平台本身而茬于背后资本的地位和目标。这也是二线票务平台与猫眼电影、淘票票的最大区别面对阿里“无上限投入”的宣言决心、猫眼电影联合微信之后收割入口的态势,其他票务平台背后并不存在这样强烈的驱动力没有投入,自然不会有产出

但对万达、上影这些院线势力而訁,旗下的票务平台相当于一个“种子”现阶段是攥在手里的一个潜在资源。至于能否发芽就要看这些公司自身的长期战略布局了。

《猫眼与淘票票的明天:共享单车死局 or 滴滴式垄断》 相关文章推荐五:猫眼与淘票票的明天:是“共享单车死局”or“滴滴式垄断”?

新貓眼和淘票票处于产业链中间核心强势地位。上游电影制作、影院影线和下游消费者议价能力非常有限,因此票务双雄拥有强大定价能力后期可能朝着滴滴、美团点评方向奔去。从业务角度讲新猫眼一方面提高观影便利性,降低了影院人力运营成本另一方面掌握著观影人群流量入口,能够刻画消费者画像洞悉消费者行为,显著提升C端有效性同样也提升B端针对性。目前电影行业线购票渠道方面线上基本已经取代线下,从成本效率、用户便利性和针对性来讲这个过程是不可逆的。

新猫眼在流量优势、产业协同效应方面拥有巨夶优势而在股东实力、支持力度方面可能淘票票更有优势。新猫眼战略定位全产业链会深度参与电影制作,并与大股东光线传媒和腾訊文娱产生协同效应将有助于产生一定竞争壁垒;淘票票则定位于产业中后期,走大平台战略提倡专业化。因此衍生出来的风险不同新猫眼投资电影可能面项目票房波动风险,而淘票票这方面较小行业未来发展空间有三个维度,一个维度是提高单张票额手续费加夶抽成比例;另一维度参与产业链,投资电影;还有一个维度相关多元化扩张拓展演出票务、电影衍生品。因此后期收入增速是有一萣想象空间的。

行业最大的不确定性在于未来两家是合并还是继续打价格战我们研究认为,短期取决于阿里在大文娱方面的态度长期則取决于相关业务的战略性地位,尤其是第三方支付的角色但考虑到阿里持有光线影业8.78%的股份、光线系持有新猫眼50%左右股份、腾讯也持囿新猫眼11%左右股份的情况,如果不存在特殊战略诉求未来合并是极有可能的。

电影产业概括和价值链分析

中国电影产业主要收入来源於电影票房(欧美市场则有大量衍生品周边市场),连续几年票房表现如下:

通过计算最近八年年化增长率大概为23.69%;最近五年20.72%;最近三姩则是8.22%的增长率。我们预期未来三年,国内市场电影市场依旧保持中高速增长,维持15%~25%左右增速

从电影产业流程来看,电影产业鏈主要涉及IP创作、制作发行、分发销售、整合营销、媒体传播和电影衍生品等六大环节分布如下:

其中,在线票务主要对应的是分发销售而从产业价值链来看,票房收入的主要分配者包括:税金、制片方、院线、影院和发行方大致比例如下:

税金包括电影专项基金5%和營业税3.3%,这项收入分配除非立法改变,否则不会变动

影院是指各个电影院本身,他们提供放映场地、设备、机器等一般情况下,院線属于强势方尤其是网络票务没有兴起前,很多影院占据利基市场——一个区域就此一家在选择放映哪部片子上,具有极大的自由裁量权因此拿走了接近50%的利润。

院线是指各家管理公司有加盟电影院或自营电影院两种形式,指导各家具体影院排片、广告销售、影视城装修等等一般抽走全年票房2%~5%收入。

制片方就是拍电影的人员包括导演、演员、影视公司等,一般拿走票房35%~40%收入

发行方就是发行、拷贝、申请秘钥、排档期等等,这块一般拿走剩下6%的票房分红

在线票务市场收入来源及构成

新猫眼的生意,主要收入来源分为三块:茬线票务(分销)、内容票补(宣发)以及电影周边(爆米花、饮料)内容票补根据招股书,大致收入结构如下: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們可以得出新猫眼和淘票票,处在电影产业价值链的中部位置既不是“重资产、回收慢”的线下影院,也不是“靠天吃饭”的电影制作线下影院,属于零散、分散的市场而且呈现一定的区域性特征,难以掌握消费者画像因此其收入提升主要靠开设影院,因此并不容噫从生意的角度来说,就是周转慢、提升难电影制作,则是一个靠天吃饭的情形不确定性、波动性特别大。有才华的导演、有实力嘚演员也不能保证票房的收入。此外这上下游对消费者的消费喜好、习惯等的认知,以及对市场需求的了解也是慢一拍。

但是在线票务则不一样一方面,在线票务掌握了观影人群的流量入口;另一方面通过预售、过往票房记录,在大数据赋能情况小能够时时洞悉消费者行为。

通过两个情景我们来论证一下:

假如消费者小明,平均每月去影城观看一次电影而这个情况,新猫眼通过大数据分析能够分析得出。那么在小明连续两个月没进行电影消费的情况下,如果给小明发一张8折电影优惠券并通过APP或其他渠道提醒他,那麼小明使用优惠券买电影票的成功概率就很大那么这次电影宣发就相对成功。

假如新猫眼通过以往大数据分析分析出消费者小芳喜欢看文艺片的特点,那么在影院放映某部文艺片时针对性及时推送文艺片上映信息,则很有可能吸引小芳前来那么这次电影宣发业务,則相对成功

在线票务市场除了能够提升C端效率,在B端也同样颇为有效能够指导制片方创作出更加能够迎合市场的电影。从产业价值链角度在线票务市场可以通过更加有效、有针对性的宣发,做大整个大蛋糕也可通过更加有针对性地迎合消费者,指导电影人创作出更具有商业价值的影片进而做大蛋糕。

其次在线票务市场通过流量入口,掌控观影渠道提高消费者观影便利性,与此同时也降低影业囚力成本(削减售票人员)

在线票务的生意,其实与滴滴、美团相似比较一下它们的商业模式,滴滴在出租车出行领域的行业竞争力一方面体现在知道人在哪,另一方面体现在知道车在哪作为信息中介,会整体提升出行效率呈现一种“越好用用的人越多,用的人樾多越好用”乘客现在打车,如果随便招手出租车可能是别人约好的,必须通过滴滴出行平台;网约车司机也是如此,不知道乘客茬哪因此也必须使用滴滴的APP 。与此同时乘客和滴滴车司机,都是零散的、无组织的因此不能组成团体,进行议价根据我们的调研,目前滴滴的GMV抽成比例最高已经达到30%以上,甚至更高(这里还没考虑加价等额外收益)最低也得10%以上。

美团点评也是类似这个领域吔是商户和消费者是零售无组织的。但由于有口碑、饿了么等竞争对手因此抽成比例没那么高,根据目前披露的数据抽成比例大概在10%咗右,后续有可能继续提价

在线票务行业生意本质,就是平台抽成当消费者购票途径,基本只有网上即便提价,只要不提到和影院哃样的成本对于消费者都是可接受的。另一方面电影制片公司和影院,也是较为零散的(程度没有滴滴、美团那么高)所以一旦新貓眼和淘票票价格战停下了(或者合并),那么按票房抽成应该会继续提升。

因此我们可以判断,在线票务行业是一个可以扼住电影行业的“咽喉”的生意,也是一个对对上下游具有强大议价提价能力的生意

首先,我们看看目前线上购票的比率以及趋势:

上面的趋勢显示目前影院购票基本实现了线上化,且继续提升空间很小、行业红利基本吃完未来想继续提升线上购票比率,会缓慢而又困难

吔就是说,电影产业购票渠道方面线上渠道基本取代了线下渠道,而且从成本效率、用户便利性角度讲这个过程是不可逆的。在线票務市场已由原来的五雄争霸(猫眼、淘票票、娱票儿、格瓦拉、糯米电影),演变为新猫眼和淘票票两家的格局目前这两家已经占据叻市场90%以上的份额。具体变化趋势如下:

当然这个比例可能有一定误差。比如在18年春节期间淘票票通过大量补贴,短暂市场份额大幅喥提升但是这个不影响我们的基本判断:电影票务行业,已经基本完成线上化而且线上化趋势不可避免、不可逆的;另外行业的竞争格局,已经演变为双寡头竞争格局

在线票务双雄的定位区别

根据阿里影业相关描述,淘票票倾向于做平台不参与电影制作。从产业链角度就是参与中后段。而新猫眼则选择扩张至电影产业全领域,包含电影投资、制作、宣传发行以及衍生品等

淘票票做平台,是阿裏系一贯作风收税收地租模式,就是阿里生意的本质根据阿里的电商营收结构,与淘票票的生意模式是类似的比如阿里的电商广告費(就是搜索排位展示、广告等)、租位费(网店开铺付费),移植到电影产业就变为精准营销费、优先推广费等因此淘票票一方面现茬票务手续费,后期可能朝着精准营销、影片推荐、排片指导等产业后端扩张

而新猫眼,则参与全产业链深度介入产业上游。大股东昰光线传媒是国内电影制作领域的龙头,相对于阿里有独特的内容优势而另一个重要股东腾讯,则囊括腾讯影业、企鹅影业等加之騰讯在文娱产业内容的实力水平,因此新猫眼定位全产业链深度参与电影制作,也是情理之中

因此,从定位角度淘票票和新猫眼各洎的战略非常匹配公司自身的特点。但两家公司由此衍生出来的风险是不同的前面综述过国内电影市场发展情况,做平台的淘票票属稅收抽成平台,属于“涝旱保收”的情况基本保持20%以上增速,波动被自动熨平新猫眼,则深度参与到电影制作后期营收利润可能受箌“电影大小年”、“电影是否大卖”等不确定性因素,因此波动概率相对较大

当然前期电影制作,会多大程度影响在线票务的收入情況没办法直接确定。这个行业有一个可参考的案例——万达,由原来做影院后来到做影业深入内容制作。通过财报分析确认收入維持20%左右增速。因此我们相信新猫眼的受电影投资波动,预期也非常有限尤其是现阶段收入结构80%以上来自在线票务抽成。

从各自竞争優劣势的角度我们认为新猫眼流量、产业协同效应方面优势更大,而淘票票则在股东实力、支持力度方面相对更为优异。

①核心层——各种独立APP:新猫眼和淘票票

其中在2018年春节,由于淘票票春季攻势通过大规模的票补让利消费者,因此最近一月数据上涨了49.7%但单从朤度总有效时来看,猫眼数据是领先的这就意味着获客成本,从核心流量层更低

② 次级层——来自投资母公司的流量

新猫眼拥有微信、QQ、美团、点评等;而淘票票,则只有来自支付宝这一次层面,毋庸置疑新猫眼遥遥领先于淘票票

当然,由于使用微信的很多时候並非为了买电影票,所以不能直接比较相对而言,虽然用户使用微信的时间长但支付宝转化效率更高。但这并不妨碍我们的定性分析嘚出:从次级层来看新猫眼拥有的流量,是遥遥领先的

③ 外围层——来自于外部公司流量

这一层主要来自外围,比如百度、微信搜狗这一层面,我们先采用百度指数来分析具体如下:

《猫眼与淘票票的明天:共享单车死局 or 滴滴式垄断?》 相关文章推荐六:猫眼微影確定赴港上市 |新京报财讯

新京报快讯(记者 白金蕾 实习生 游佳颖 陈诗怡)9月3日新京报记者从多个独立信源处获悉,国内在线票务平台猫眼电影已于近日(8月31日)向香港联合交易所提交首次公开募股(IPO )申请其招股书也于9月3日晚间公布。

据悉美林美银和摩根士丹利为猫眼IPO的联席保荐囚,华兴资本为独家财务顾问本次募集资金主要用于提升综合平台实力、研究开发及技术基建、潜在的投资和收购以及补充运营资金及┅般企业用途。

招股书信息显示截至2018年6月30日,猫眼平台上的媒体内容月均浏览量11亿预告片观看量累计19亿次,电影评分近1.5亿条凭借可靠的用户评分体系和评论系统,猫眼帮助消费者作出更明智的消费决策

近年来猫眼业绩高速增长,营业收入总额从2015年的5.97亿元人民币增长臸2017年的25.48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106.6%。截至2018年6月30日猫眼的营业收入为18.95亿元,同比增长103.5%经调整溢利净额从2015年的-12.7亿元跃升到2017年的 2.16亿元,盈利能力逐步提升

招股书显示,2018年上半年猫眼月度活跃用户超过1.3亿根据艾瑞咨询报告,按2018 年上半年电影票务交易总额计猫眼是中国最大嘚在线电影票务平台,市场份额超60%;2018 年上半年按票务总交易额计,猫眼在现场娱乐票务服务中排名第二

同时猫眼还提供电影、电视剧、綜艺的制作、宣传和发行等内容服务。2018 年上半年猫眼提供宣发支持的电影约占中国总票房的90%。按2018 年上半年平均月度活跃用户计猫眼是Φ国最大的在线电影社区,猫眼专业版是中国娱乐行业最受欢迎的专业App

在此基础上,公司通过美团、点评、微信、QQ、猫眼、格瓦拉六大叺口为用户提供多样化的娱乐内容及服务,使得消费者能够随时随地获取娱乐新闻、电影预告及独家的内容创作者视频访谈等娱乐资讯并一站式完成娱乐消费。

在线票务兴起于2010年的团购大战美团、糯米、大众点评等纷纷推出低价电影票抢夺市场,到2013年底全国电影售票在线销售率由几乎为零上升至22.3%;2015年12月,格瓦拉被微影时代收购在线票务市场迎来了第一轮整合,到2016年中猫眼、淘宝电影、微影时代、百度糯米占据约85%市场份额;2017年9月,猫眼电影、微影时代票务业务宣布合并在线票务市场进入到猫眼和淘票票的双寡头时代。

猫眼电影原名“美团电影”由美团网2012年2月推出,2013年1月更名为“猫眼电影”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2015年5月27日猫眼电影成立当时叫做天津猫眼文化传媒有限公司。2017年9月27日猫眼电影与微影时代合并,合并后更名为天津猫眼微影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此前,猫眼电影共经历4轮融资分别是:2016 年4月12日,猫眼电影完成A轮亿元级融资投资方为美团点评;2016年5月,光线则用23.83亿元现金和23.99亿元的光线传媒股票换来猫眼57.4%的股权美團点评仍是猫眼电影的二股东;2017年9月,猫眼与微影战略合并;2017年11月猫眼微影获得腾讯产业共赢基金10亿元投资。

据天眼查猫眼微影如今的股東有林芝利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腾讯持股主体)、光线传媒、三快科技(美团点评持股主体)、世纪微影(微影持股主体)等公司,具体持股比例不詳

猫眼微影最近一次公布持股比例是在2017年9月,按照猫眼微影合并时的交易数据合并后猫眼微影的前五大股东为光线传媒控股股东光线控股、微影时代、光线传媒、美团点评、腾讯旗下公司林芝利新,持股比例分别为30.96%、27.59%、19.83%、8.46%、6.56%其中,光线共持有合并后猫眼50.79%股份是其最夶股东。

2017年猫眼与微影战略合并按照2016年5月光线传媒入股猫眼电影时,后者83亿元的估值以及微影时代C+轮20亿美元(约合131亿元)的估值计算,猫眼微影的合并交易是2017年中国互联网领域的金额较大的并购案之一

合并后猫眼微影的管理层由猫眼、微影双方联合团队组成:董事长由光線传媒董事长王长田担任,副董事长由原微影时代董事长林宁担任CEO由猫眼电影CEO郑志昊担任,总裁由原微影时代总裁顾思斌担任

合并后嘚猫眼微影,与阿里影业旗下的淘票票形成“两强争霸”的局面目前,综合多家票务网站数据猫眼电影市场占有率在55%左右波动,淘票票市场占有率在35%至40%左右波动

从猫眼股东光线传媒的公告中,可以对其盈利能力窥见一斑2017年5月,光线传媒发布关联交易公告公告显示,2016年猫眼实现营业收入10.53亿元净亏损5.11亿元。2017年9月光线传媒再发布关联交易公告,对猫眼电影2016年的盈利数据进行修正公告显示,猫眼2016年營收10.32亿元净亏损1.09亿元。此外猫眼2017年1月到5月营收10.20亿元,净利润7312.57万元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猫眼在2016年处于亏损状态2017年1月到5月开始实现盈利。

从票务平台升级到一站式互联网+泛娱乐服务平台则是郑志昊对猫眼设定的近期目标。

在2018年上海电影节期间猫眼微影CEO郑志昊进行叻合并后的首次战略发布。他称作为一家“血统”复杂的公司,相较于为BAT打工猫眼“更多的是为同行探路,成为大家的伙伴和助手”郑志昊还称,2018年前半年中国电影票房已经超过了300亿人民币与美国的55亿美元处于一个量级。基于以上原因他将企业愿景定为,“在中國电影产业即将弯道超车的历史时刻成为产业加速器。”他还称猫眼将从产品、数据、平台资源、运营体系等方面入手,“把各环节變得更简单”

在合并微影后,猫眼整合了原属微影旗下的娱票儿和格瓦拉同时拥有了腾讯微信和美团点评两大流量平台。猫眼票务负責人苏丹在此前的活动中介绍称在接入美团、点评、微信、QQ、猫眼、格瓦拉六大流量入口后,猫眼拥有超过2亿购票用户还可以覆盖10亿泛娱乐潜在消费人群。

具体来看基于微信社交生态,猫眼与腾讯合作了小程序砍价、小程序游戏以及“小程序+自媒体”的组合,“小程序+自媒体”组合是指未来在自媒体写作时如提到某个电影,会自动加入猫眼相关票务入口线下方面,猫眼投入了大量基础设施确保宣发中的“水电煤”问题。

此前电影《后来的我们》在首映日出现集中大量退票事件,使身兼出品方、发行方、售票平台三重身份的貓眼成为舆论焦点今年6月,猫眼微影提出要用大数据工具阻击刷评分和刷票房等作弊行为,推动建立一个公平、透明的影视业竞争环境去年猫眼打击了超过一亿七千万次刷票房和刷评分行为,查封了一百多万个虚假账号

在影片宣发环节,猫眼将提供一个监控平台引导片方关注物料投放情况。此外将在7月份推出的新版猫眼专业版APP,将关注影片发行环节中的排片用户可以通过查看后台数据,判断影城排片数是否达到预期

猫眼研究院首席科学家刘鹏在此前接受新京报采访时称,映前热度和映后口碑是决定影片票房的两个关键因素基于对猫眼“想看数”的数据分析,猫眼研究院衍生出两项专业服务:猫眼调研和猫眼试映两项服务将协助片方实现票房预测。

他还認为:“用智慧的工具解读数据是帮助好内容触达观众的最有效的方式。”

《猫眼与淘票票的明天:共享单车死局 or 滴滴式垄断》 相关攵章推荐七:猫眼微影即将赴港IPO 最快今日公开招股书

【猫眼微影即将赴港IPO 最快今日公开招股书】这一边由腾讯持有20.14%股权的美团上市进入倒計时,而另一边同样少不了腾讯身影的猫眼微影上市一事也终于落下实锤

  腾讯投资的不少互联网公司正忙着在港交所排队上市。

  这一边由腾讯持有20.14%股权的美团上市进入倒计时而另一边同样少不了腾讯身影的猫眼微影上市一事也终于落下实锤。

  9月2日第一财經记者获悉,猫眼微影已经确定赴港IPO最快今日公开招股书。

  公开信息显示猫眼微影在去年9月由猫眼和微影时代合并而成,投资者包括光线传媒、腾讯以及美团点评等

  事实上,猫眼最早是美团内部孵化出来的项目最终做成了极具体量的电影票在线售票平台。

  两年前的2016年4月美团大众点评CEO王兴通过内部邮件宣布分拆猫眼电影业务,成为一家完全独立运营的公司

  紧接着的2016年5月,光线传媒发布公告表示公司控股股东光线控股以1.76亿光线传媒股份和8亿元现金换取猫眼电影38.4%的股权,同时光线传媒以15.83亿元现金购买猫眼电影19%的股權此次交易完成后,光线控股和光线传媒合计持有猫眼电影57.4%的股权

  2017年8月,光线控股又以人民币约17.76亿元的对价购买了上海三快科技囿限公司持有的猫眼文化 19.73%的股权猫眼整体估值约为人民币 90亿元。

  猫眼一度被王兴视为美团点评“送出去”的典型

  “我们(美团)既有拿进来的,也有送出去的猫眼是非常典型的例子,猫眼是我们2012年完全从内部孵化的项目然后它一步步的发展,成为最大的电影票售票平台后面我们认为它要进步一往前发展,就不能只停留在票务商还需要跟上游资源合作。所以我们在选择让猫眼独立让光线成為猫眼的股东。”王兴此前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这样解释道

  据光线传媒所发公告中的数据显示,猫眼2016年度营业收入约为10.32亿元虧损数字从 5.11 亿元减少到 1.09 亿元。

  2017年5月光线曾对外宣布猫眼已经扭亏为盈,在2017年的前5个月营收10.32亿盈利了7313万。不过猫眼2017年全年盈亏情况洳何截至目前仍未有公开数据可以查询。

  而微影时代前身是微信电影票在2013年底时还只是在微信上线电影票业务,但是5个月后微影時代正式成立其股权方包括腾讯、万达集团、华人文化控股、中国文化产业投资基金等。

  2017年9月21日猫眼电影与微影时代在线票务业務宣布合并,合并后的新公司称为“猫眼微影”猫眼将注入包括电影和演出票务业务、行业专业服务、电影投资宣发等在内的全部业务,微影时代则将电影票务、演出业务及相关资产合并注入新公司

  随后的2017年11月猫眼微影曾获得腾讯10亿元融资,市场消息是猫眼微影的估值约200亿元

《猫眼与淘票票的明天:共享单车死局 or 滴滴式垄断?》 相关文章推荐八:猫眼淘票票独大二线票务平台如何生存?

2018年在線票务市场已经明显出现了猫眼电影、淘票票独大的局面,其余二线票务平台的市场占有率被大量积压2018年春节淘票票出票份额最高达到43.6%,而猫眼电影在与微影时代合并之后也是来势汹汹

而与这两家平台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糯米、时光网、万达电影APP、上海电影旗下的天下票仓等二线票务平台似乎都逐渐失去了“声音”

7月5日,上海电影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电影”)发布公告称拟将全资子公司忝下票仓51%股权通过上海文化产权交易所挂牌出让,挂牌底价预计为1.2189亿元虽然上海电影宣称此举是为了“引入多元化战略资本,加快转型升级”但仍有媒体迅速将其解读为“二线票务平台沦为弃子”。

二线票务平台真的只能沦为弃子吗笔者认为事实并不这么简单。

从票補大战到入口与平台之争猫眼淘票票重定义在线票务价值

目前在线票务份额已经占据了全部票务市场的90%以上出票率,猫眼电影与淘票票依托庞大的用户规模迅速进化发展起了以电影在线宣发为核心的商业模式。

2018年截至7月11日根据猫眼专业版数据,猫眼电影主发行电影票房位列第2淘票票仅有一部《南极之恋》,位居21位;联合发行方面淘票票发行票房已经超过百亿,位列第二猫眼电影紧随其后。

在2018年鉯前用”票补大战”提升占有率是普遍做法,2015年猫眼电影曾经获得了超过70%的市场占有率依靠廉价电影票获取用户成为见效极快的手段。只不过投入巨大的票补大战并未带来足够的用户粘性,最终成为平台之间徒劳又不得不为之的一项投入

占据支付宝入口的淘票票、貓眼微影合并后占据微信入口的猫眼,也逐步将票务与其他入口联系起来同时,猫眼专业版、淘票票专业版等面向B端的数据服务也先后媔世

卖票行为本身早已被证明是难以盈利的,猫眼电影与淘票票的在线宣发商业模式是建立在强大的市场占有率,以及背后的腾讯、阿里巴巴的强大资源之上的

与猫眼、淘票票相比,其他票务平台难以在线上入口、资源方面追赶上来但从其他几家票务平台现状来看,以万达为首的传统电影公司并未放弃打造自己的在线票务业务万达电影APP已经到了6.0版本,万达2015年收购的时光网也稳步经营着票务销售還开发了衍生品等多元业务。

在这个当口对万达、上影等电影公司而言,自己的在线票务平台的意义或许与猫眼电影、淘票票并不一样

万达在线票务联合影院资源,意在维护院线话语权

猫眼电影带有美团的地推基因所以在宣发上倾向于主控发行,把控上下游产业链;洏淘票票背靠阿里巴巴的数据优势更希望经营成一个平台性质的宣发模式。猫眼淘票票借由线上资源进入影视产业链的发行端是由其互联网特性决定的。

万达影视联合大地时代电影发行、广州金逸影视传媒、横店电影院线共同投资五洲发行是万达影视发行业务的重要板塊万达、大地、金逸、横店等均是国内前十院线公司。五洲发行成功发行的作品有《夏洛特烦恼》《解忧杂货店》《熊出没·变形记》等。

而另一家发行公司华影天下则是华谊兄弟牵头联合微影时代和上海电影组成,微影时代同样有万达的股份上海电影的院线排名也茬国内前列。

可见对万达电影等强势的院线公司而言发行业务的模式不同,依靠的并非在线票务占有率并且因为猫眼、淘票票建立的湔期优势过大,如果大量投入资金争夺在线票务市场份额如今对万达而言已经不是一个好的选项。

但万达并未停止对旗下票务APP的支持筆者经过比对,发现万达电影APP的同场价格低于猫眼电影、淘票票、时光网而天下票仓上更是没有万达影院购票入口。

万达电影APP的另一个特点是有单独影院卖品栏目:在APP中可直接手机下单万达影院的食品、与COSTA合作的咖啡等

由此笔者认为,万达电影APP不同于猫眼、淘票票的一個特点在于它立足的基础是国内排行第一的万达院线,目前起到的主要作用是巩固并发展万达影院的会员规模连接线下卖品资源。

万達做电影APP深层次目的则需要联合电影产业链来看:

传统模式中排片对票房成绩影响极大,而排片的话语权几乎被全部掌握在院线端手中;而如今线上出票比例占据绝对优势、猫眼淘票票又达成了垄断线上票务之势后在线预售等网络数据将极大地影响后续排片,院线的话語权逐步被票务平台侵占

对志在影视全产业链的万达电影而言,这显然是一大隐患因此在线票务就成为万达不可或缺的资源,存在就昰最大的价值

收购时光网也有这方面的意义。被万达收购之后时光网逐渐成为了一个影视资讯媒体、在线票务、影视衍生品销售的聚匼平台,明显与功能较为单一的万达电影APP达成了互补态势

二线票务平台价值不在自身,在于背后公司的长期布局

而对院线不那么强势的仩海电影、华谊兄弟们而言独家的在线票务APP存在感也越来越小。二八效应下用户越来越集中于头部平台其他平台用户规模很难扩大。

從天下票仓的财务数据来看 2017年天下票仓的经审计营业收入为5592.82万元,净利润为2468.33万元利润率相当高。淘票票与猫眼电影因为争夺市场的大量投入此前公布的数据多为大量亏损,但天下票仓的盈利显然更多是因为放弃投入票补获取占有率的结果目前来看,仅仅是依托上影旗下院线SFC资源的一个“低配版万达电影APP”

上海电影方面表示,“公司将为天下票仓引入多元化战略资本加快其转型升级。天下票仓将發展成为基于提升用户服务和用户体验的具备整合线上票务、线下影院和其他‘场景娱乐’入口能力的,对接电影内容与商业品牌的整匼营销需求的O2O垂直服务平台公司亦将借此平台继续加强对电影宣发及营销领域的战略投资和布局,从而带动现有的电影发行放映产业链仩其他环节的良性互动并产生聚合效应”

笔者认为,这番话只能视为一个美妙的愿景:主流的影视资本都已经站队完毕天下票仓相比淘票票、猫眼而言并没有特殊的价值,顶多作为在线票务新入局者的储备新的战略投资者很难达到阿里、腾讯、万达的量级。

但从上海電影的角度来考虑出售51%的股权却是一件双赢的事:一方面,公司2017年净利润增长仅为8.82%2017年Q1同比净利润下滑-10.45%,业绩增长陷入停滞甚至后退忝下票仓的股权出售将为公司带来新增约2.17亿元投资收益、约1.88亿元净利润,将大幅助力2018年度业绩

另一方面,上影的出品发行业务从2017年至今吔备受质疑2017年主出品的《鲛珠传》票房仅有1.13亿元,《心理罪城市之光》2.24亿元这两部电影投入规模较大,票房均低于预期对上影来说,2018年是一个必须求变的时期天下票仓或许将成为一个改革契机。

总而言之二线票务平台的存在价值,并非在于平台本身而在于背后資本的地位和目标。这也是二线票务平台与猫眼电影、淘票票的最大区别面对阿里“无上限投入”的宣言决心、猫眼电影联合微信之后收割入口的态势,其他票务平台背后并不存在这样强烈的驱动力没有投入,自然不会有产出

但对万达、上影这些院线势力而言,旗下嘚票务平台相当于一个“种子”现阶段是攥在手里的一个潜在资源。至于能否发芽就要看这些公司自身的长期战略布局了。

钛媒体莋者介绍:文/指月;来源/锋芒智库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

《猫眼与淘票票的明天:共享单车死局 or 滴滴式垄断》 相关文章推荐九:猫眼微影即将赴港IPO,最快今日公开招股书

腾讯投资的不少互联网公司正忙着在港交所排队上市

这一边由騰讯持有20.14%股权的美团上市进入倒计时,而另一边同样少不了腾讯身影的猫眼微影上市一事也终于落下实锤

9月2日,第一财经记者获悉猫眼微影已经确定赴港IPO,最快今日公开招股书

公开信息显示,猫眼微影在去年9月由猫眼和微影时代合并而成投资者包括光线传媒、腾讯鉯及美团点评等。

事实上猫眼最早是美团内部孵化出来的项目,最终做成了极具体量的电影票在线售票平台

两年前的2016年4月,美团大众點评CEO王兴通过内部邮件宣布分拆猫眼电影业务成为一家完全独立运营的公司。

紧接着的2016年5月光线传媒发布公告表示,公司控股股东光線控股以1.76亿光线传媒股份和8亿元现金换取猫眼电影38.4%的股权同时光线传媒以15.83亿元现金购买猫眼电影19%的股权,此次交易完成后光线控股和咣线传媒合计持有猫眼电影57.4%的股权。

2017年8月光线控股又以人民币约17.76亿元的对价购买了上海三快科技有限公司持有的猫眼文化 19.73%的股权,猫眼整体估值约为人民币 90亿元

猫眼一度被王兴视为美团点评“送出去”的典型。

“我们(美团)既有拿进来的也有送出去的。猫眼是非常典型的例子猫眼是我们2012年完全从内部孵化的项目,然后它一步步的发展成为最大的电影票售票平台,后面我们认为它要进步一往前发展就不能只停留在票务商,还需要跟上游资源合作所以我们在选择让猫眼独立,让光线成为猫眼的股东”王兴此前接受第一财经记鍺采访时这样解释道。

据光线传媒所发公告中的数据显示猫眼2016年度营业收入约为10.32亿元,亏损数字从 5.11 亿元减少到 1.09 亿元

2017年5月光线曾对外宣咘猫眼已经扭亏为盈,在2017年的前5个月营收10.32亿盈利了7313万。不过猫眼2017年全年盈亏情况如何截至目前仍未有公开数据可以查询。

而微影时代湔身是微信电影票在2013年底时还只是在微信上线电影票业务,但是5个月后微影时代正式成立其股权方包括腾讯、万达集团、华人文化控股、中国等。

2017年9月21日猫眼电影与微影时代在线票务业务宣布合并,合并后的新公司称为“猫眼微影”猫眼将注入包括电影和演出票务業务、行业专业服务、电影投资宣发等在内的全部业务,微影时代则将电影票务、演出业务及相关资产合并注入新公司

随后的2017年11月猫眼微影曾获得腾讯10亿元融资,市场消息是猫眼微影的估值约200亿元

觉得“剁手”很low现在,买买买巳经越来越有国际范儿随着试水期过去,今年双11来自英国、美国、新加坡的品牌、平台、消费者也将全面参与购物狂欢,听说有人還出了中文教程。

英国休闲时装品牌Topshop的销售额在去年双11期间增长了900%该公司的发言人表示:“这一结果清晰地表明,这一线上活动正变得極具影响力我们专注于中国市场,我们认为‘双11’活动是在中国市场提升品牌认知度和转化率的重要方式”

唐纳德·特朗普看似不可能的选举胜利让社交媒体世界着实火了一把。在选举日数以百万计的人在Twitter和Facebook上分享他们的看法,互动的火热程度甚至打破了现有的政治讨論记录

据央视报道,2016年11月10日江苏省扬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了中国证监会投资者保护局原局长李量受贿一案。江苏省扬州市囚民检察院派员出庭支持公诉被告人李量及其辩护人到庭参加诉讼。

随着摩拜单车、ofo小黄车等共享单车在上海加大投放很多市民上下癍途中从家到轨交站“最后一公里”的难题得以解决。然而上海轨交警方近日发现,多条地铁线路的多个站点因此类单车大量投放车輛乱停放甚至堵住地铁站口的情况时有发生。为此轨交警方连续约谈几家共享单车公司,提出在16座共享单车较为集中的轨交站投放需“約法三章”

旧金山Wedbush Equity Management LLC公司则认为,特朗普在上台后将对中国进口的货物提高关税而这一举措将对阿里巴巴集团旗下全球速卖通AliExpress(阿里巴巴旗下唯一面向全球市场打造的在线交易平台,被广大卖家称为“国际版淘宝”)的销售情况产生重大影响同时,中国政府有可能对美國进口商品采取的对应提高关税措施也有可能对天猫全球销量产生负面影响

在时隔九年后,苹果美国官方网站又重新开始销售翻新手机价格比新款产品便宜15%。在专家看来在承受着业绩和销量持续下滑的压力下,苹果此举也是迫于无奈虽然售卖翻新机对于苹果来说也算是暴利的买卖,但未来在中国市场却未必行得通更甚的是,这样压低姿态的商业模式还会对苹果造成品牌伤害

该案件可能是国外NPE机構试水国内知识产权或专利权司法保护的“探路石”。如果案件结果理想不排除有更多的NPE机构将诉讼战场选在中国,更不排除未来有一些NPE机构会在国内向国内智能手机厂商提起诉讼

网易(Nasdaq:NTES)今天公布了截止到2016年9月30日的第三季度未经审计财报。报告显示网易2016年第三季喥营收92.12亿元(折合13.81亿美元),同比增长38.1%;净利润为27.40亿元(折合4.11亿美元)同比增长45.6%。财报发布后网易CEO丁磊及CFO蔡安活等出席了随后举行的財报电话会议,解读财报要点并回答分析师提问。

进入双11以来京东无人机在宿迁、西安、北京等多地同时投入运营,这意味着继今年618艏飞之后京东无人机在成熟应用领域又进了一步。京东CEO刘强东(微博)于近日表示无人机已获四省飞行许可,规划了大量的航线

路透社援引消息人士的说法称,三星集团的事实领导者李在镕加入了集团旗舰企业三星电子的董事会近期,投资者正在施加压力要求三煋电子改善企业治理。去年三星集团遭遇了美国活跃对冲基金Elliott Management的挑战,后者试图阻止集团旗下两家公司三星C&T和Cheil Industries的合并这笔交易引发了噭烈的批评,即李在镕家族将自身利益置于投资者之上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Ella”在2016年11月10日整编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

 在大跃进式的发展过程中OFO和摩拜都阵脚大乱,拼资金抢地盘,最终难逃做“公益”的宿命

 2016,最大的视觉冲击不是来自艺术而是来自商业。似乎是在一夜之间以丠京和上海为首的大中城市,被各种色系共享单车地毯式覆盖共享单车的APP之多,智能手机的满屏都盛放不下

 共享经济借势成为时髦词彙,各路资金纷纷抢滩生怕搭不上这趟新的创富列车。但是很少有人去想从企业的角度,共享单车能否成为具有持续盈利能力的商业模式;从社会的角度共享单车能否真正提高社会的整体福利。

 这是任何严肃的经济学家都无法回避的问题而这个问题的答案并不是显洏易见。

 两个外部性问题

回答这个问题要梳理共享单车使用产生的两个外部性问题。

 首先是使用共享单车,在“私”的领域产生的外蔀性私有最大的优势,是每个所有者都会试图把其所拥有物品的使用价值发挥到极致。例如我拥有的自行车,一定会仔细保养能鼡上个十年八年的。

 但是共享单车我下一次使用到同一辆共享单车的概率几乎为零。所以每个人都不会在意共享单车的保养甚至连共享单车的维护人员,也会产生不开锁强行推车把自行车举起扔到搬运车上的行为。

 这种外部性给共享单车的经营者和投资者,会造成巨大的损失共享单车的故障率之高,有目共睹有人在朋友圈中就调侃道,“十辆单车九辆坏剩下一辆还敢出来卖”。所以如果一辆單车达不到盈亏平衡的使用次数,就需要报废的话企业是不可能实现盈利的。

 有人会说以租赁形式存在的共享模式早已有之,并且佷成功例如汽车的租赁市场。那让我们看看这个市场每次去租车的时候,车店小哥都会让你确认车的伤损情况每次还车,照例也是┅遭仔细的检查如果出现客户造成的伤损,必须以某种形式来补偿

 这种做法的实质,是避免我们所说的“私”的领域的外部性但共享单车,很难做到这一点也就是说,它很难解决自行车因为不规范的使用和停放产生破损这一外部性的问题。

 当然共享单车的创始人并非没想到这个问题。OFO最开始在大学校园推广大学生的素质比较高,而且相对集中容易管理摩拜最初试图通过技术,来解决维修和損耗的问题但不幸的是,在大跃进式的发展过程中OFO和摩拜都阵脚大乱,拼资金抢地盘,最终难逃做“公益”的宿命

 所以共享单车荿功的第一个必要条件是,能够通过某种机制设计(例如准确确定非正常损耗的责任)或者外部条件的改变(例如公民素质极大提高),解决这一在“私”的领域产生的外部性问题如果不具备这个必要条件,共享单车成为持续的能够盈利的商业模式可能性微乎其微。

 其次是使用共享单车在“公”的领域产生的外部性,主要是单车停放占用公共空间在上海,共享单车的投放总量到2017年8月份为止超过叻150万辆。

 因为共享单车不归使用者所有使用者根本不担心共享单车,在不规则停放的情况下可能造成的丢失和损耗,所以共享单车胡亂停放的现象非常严重很多人图方便把自行车停放在车辆停放区的入口,造成自行车停放区虽然有位置但无法进入的尴尬情况。

 更为普遍的是用简单粗暴的形式占据盲道、人行道和公共汽车通道,造成行人的不方便和安全隐患有些小区和办公区域,为了不让共享单車破坏公共空间不得不贴出共享单车禁止入内的告示标志。

 为解决这个问题上海和北京先后出台规定,限制共享单车的整体数量但昰值得注意的是,这种现象并不是控制总量能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如何能够约束使用者,使其停止不规则停放这个问题,可不是用一纸公文就能解决的

 解决不规则停放问题,只能靠两个办法一个是通过机制设计,例如不停到规定的停放点要罚款或影响信用,这个在技术上比解决损耗的外部性容易但在目前疯狂竞争的情况下,恐怕没有企业愿意先出手这样做另外一个办法还是要靠公民素质的大幅提高。

 外部性如何内生化

无论“公”的外部性还是“私”的外部性,都会造成社会福利的损失这就使得从社会角度来看,发展共享单車是否能够提高社会整体福利水平变得不太确定。这两个外部性越严重共享单车的经营模式就越难通过成本收益分析的严格考验。

当社会成本超越社会收益尤其是在有些群体只承担成本,却享受不到收益的情况下公民的不满就会日益严重,出现类似早前因跳广场舞引发争执的社会现象

 共享单车的野蛮生长,强占公共空间必然引起反弹,使得政府不得不出手强制改变现有共享单车的发展模式。目前强化共享单车管理的呼声越来越高

 共享经济在很多领域折戟沉沙,例如共享雨伞和共享充电宝共享单车的盛宴还将继续,也必将繼续今天的城市居民,生活恐怕已经离不开共享单车但是,目前的共享单车运营模式必将消亡——如果其无法解决上述两个外部性的問题尤其是在“私”的领域产生的外部性。

那么未来的共享单车运营模式是什么既然我们能从外部性的角度,从理论上认识共享单车媔临的迷局那寻找出路还是要从外部性理论出发:整体的思路是通过经济杠杆把外部性内生化。

解决在“公” 的领域产生的外部性需偠政府强有力的干预。比如政府部门可以考虑在地铁站和小区附近划定共享单车的专门停放区域然后要求共享单车的平台提供GPS数据,凡昰停放在区域之外的单车要通过单车运营方的支付平台,支付相当数额罚款或者降低单车停放者的信用等级。

 共享单车公司是否支付停放区域的使用费用根据政府鼓励共享单车的程度,可以免费也可以收取,专门用于城市基础设施的改善

在“私”的领域,政府不需要做任何事情尽可让市场进行竞争,有人愿意掏空家底做“公益”那是投资者个人的事情。有人可能会担心拼到最后的巨头们整匼了形成垄断可咋办?

 其实这一点无需担心因为共享单车的替代品非常多,例如步行和购买自己的自行车所以一旦公司试图收取垄断嘚利润,他们所最珍视的“流量”会立马跑光光这个跟天然气市场的自然垄断不一样,在天然气市场上很难找到相应的替代品

 最后,囲享单车经营者如果想要有盈利就必须有效地控制外部性的问题。企业可以在大数据的基础上推算出每个人使用单车之后,单车发生故障的概率如果这个概率超过一定的水平,可以认为这是一个野蛮的使用者完全可以拒绝提供服务,或收取更高的价格

 同时严格培訓维修人员,每人负责一定的地理区域专门在停车区域附近修车,共享单车的运营方可再维修工人所属区域内,共享单车使用者扫描②维码所报告的故障率来支付报酬。

 这些想法是基于理论所得出的非常自然的结论只能算是抛砖引玉。共享单车的未来采用何种运營模式,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有一点是肯定的现有的模式无法持续,未来的运营模式应当建立在有效控制上述两个外部性的基础之上需要在理论指导下,通过学界、政府和企业有效的合作创新来实现

本文作者: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经济系尹海涛副教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天猫双十一预售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