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素养与科学精神对科学工作者有何重要意义

微信号:lunwen
杨老师 QQ:
陈老师 QQ:
李老师 QQ:
您现在的位置:>>
>> 正文内容
浅谈科技工作者应具有的人文素养
摘要:人文素养表现在拥有足够的科学知识、不屈不挠的意志、创新探索的精神、关心国计民生等方面,它可以引领一个科技工作者走向成功。关注人文素养的培养,提升科技工作者的人文素养,可以培养更多更有用的科技人才,让科技更好的服务人类,共建人类的美好家园。   关键词:科技工作者;人文素养;科技   文章编号:978-7-(-02      人文素养指人们在人文方面所具有的综合品质或达到的发展程度,简而言之,就是一个人的气质与修养。人文素养制约着一个人施展技术的空间,它是我们每个人都应具备的素养,是我们每个人的“立身之本”,它左右和规范着我们的行为。   富兰克林有句名言说:留心你的思想,思想可以变成言语;留心你的言语,言语可以变成行动;留心你的行动,行动可以变成习惯;留心你的习惯,习惯可以变成性格;留心你的性格,因为性格可以决定命运。   人的命运循环的起点在人的思想,而人的思想的有无、是否健康、能否发展却主要取决于人的人文素养。人文素养是使人之为人的精神支撑,它丰富着人的心灵,健全着人的人格,使人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人,总之它支撑着人的立身之本,缺乏人文素养的人与冷漠的行尸走肉毫无差别。人文素养对普通人的成长进步来说尚且如此重要,其对肩负人类科技进步重要任务、探索人类自然奥秘的科技工作者的重要性就更不言而喻了!注重人文素养的提高,必将会促进科技人才的培养和科学技术事业整体全面的发展进步,让科学技术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真正的科技工作者,不仅具有无所畏惧的科学精神,而且还具有非常可贵的人文素养,是一批真正德才兼备的有用人才。他们对他人、对国家社会、对自然环境都具有普遍的人文关怀和强烈的责任感,而不仅仅是一批目光狭窄、缺乏人文关怀、冷漠自私、“有技术,没文化”的高级技工。   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究竟应具有哪些人文素养呢?   一、热爱祖国,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科学没有国界,但是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是有自己的祖国的。在国家需要的时候,科技工作者是要挺身而出、勇于奉献的。“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固定下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①。科技工作者应热爱自己的祖国和人民,为自己伟大祖国的历史和传统感到骄傲,关心国计民生,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献身科研,努力攀登科学高峰。   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科技人才紧缺,在这种情形之下,钱学森说:“我是中国人,我可以放弃这里的一切,但不能放弃祖国。我应该早日回到祖国去,为建设新中国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正是在这种坚定信念的指导下,钱学森、邓稼先等老一批科技工作者毅然舍弃了国外的金钱、名誉、地位等,冲破重重阻挠,义无反顾地回到了自己的祖国,为新中国的科技事业奉献自己毕生的力量。   社会责任感也是科技工作者必不可少的人文素养。随着科学越来越广泛和深刻地参与和融入人类社会生活之中,科学技术的应用成了一把双刃剑,它在给人类带来巨大物质利益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可怕的灾难。为了使科学技术更多地造福于人类,科技工作者需要更多地关注社会需求,自觉地保证科学知识的正确应用。   居里夫人就是拥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科学家中的光辉典范。两次荣获诺贝尔奖的科学家居里夫人在发现“镭”以后,许多商人企图以高价购买生产“镭”的专利,但是居里夫人断然拒绝,她回答到:“没有人应该由镭致富,镭是一种元素,它是属于全世界的。②”   爱因斯坦提倡科学家应比普通人对社会进步有“更多的责任”,科学家是人类社会的精英,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是科学家从事科研实践活动的原动力,大凡伟大的科学家无一不在科研活动中不忘自己所应尽的社会责任。   二、献身科学,勇于探索   科学需要艰苦创业,勇于献身的精神,任何科学成果的得来都是下了一番功夫的。爱迪生作为“发明大王”,其成功的背后也是经历了许多失败。为寻找灯丝,他实验了数千种材料;为了试制一种新的蓄电池,他失败了八千次,因此爱迪生常常说:“天才不过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再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③”   鲍尔·海斯德是美国一位研究蛇毒的科学家。他小时候看到全世界每年有成千上万人被毒蛇咬死,就决心研究出一种抗毒药。他想到,人患了天花,会产生免疫力,而让毒蛇咬后能不能也产生免疫力呢?体内产生的抗毒物质能不能用来抵抗蛇毒呢?他设想到这也是有可能的。因此,从15岁起,他就在自己身上注射微量的毒蛇腺体,并逐渐加大剂量与毒性。   这种试验是极其危险和痛苦的。每注射一次,他都要大病一场。各种蛇的蛇毒成分不同,作用方式也不同,每注射一种新的蛇毒,原来的抗毒物质不能胜任,就又要经受一种新的抗毒物质的折磨。他身上先后注射过28种蛇毒。经过危险与痛苦的试验,终于有了收获。由于自身产生了抗毒性,眼镜王蛇、印度蓝蛇、澳洲虎蛇都咬过他,但每次他都从死神身边逃了回来,蓝蛇的毒性极大,海斯德是世界上惟一被蓝蛇咬过而活着的人。他一共被毒蛇咬过130次,每次都安然无恙。海斯德对自己血液中的抗毒物质进行分析,试制出一些抗蛇毒的药物,已救治了很多被毒蛇咬伤的人。   在科技史上,甘愿献身科学,勇于探索的科技工作者比比皆是。正是由于一代代的科技工作者们不畏艰辛、勇于探索的科技活动,才使得人类文明发展到了今天的地步。   三、兴趣广泛,积极向上   爱因斯坦不光是位物理学家,同时也是一位音乐爱好者。他曾说过:物理给我以知识,艺术给我以想象力,知识是有限的,而艺术开拓的想象力是无限的,它可以概括世界的一切,没有想象力就不可能有创造力。   华裔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李政道教授曾经说过:“一个人要创造就得有感情。艺术对科学的影响不是简单地说画一张画,就变成科学,科学的研究……都是需要理智的,但是,鼓舞这些强烈理智的推动力是基于感情;同样的,艺术家用创新的方法激发人类普遍性的内在情感,这些创新方法和观念和理智分不开。④”科学研究对科学家来说,是需要感情、需要兴趣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强烈执着的兴趣爱好可以指引科技工作者一直为之奋斗,培养广泛的兴趣、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对科技工作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翻开科学的历史,牛顿、爱因斯坦等伟大的科学家,他们的兴趣大都很广泛,他们的人文修养之深,一点都不亚于一些文学家、哲学家。深厚的人文修养,滋养着他们的精神家园。人文精神在这些科学家身上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培养广泛的兴趣是十分有必要的。科学家的成功光有在自己专业领域内的刻苦钻研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有深厚的人文修养做依托。科学家“学术能力”的提升,需要扩大自己的人文空间,宽厚的人文素养使科学家以更广阔的视野去开展某一领域的研究。   人是一种有意识能思维的高级动物。在人成长的过程中,会逐渐形成自己的精神向往和人生的价值取向,这就是人的精神家园。精神家园给人以现世和终极的关怀,表现为人生理想和追求。人是需要建立自己的精神家园的。而人文素养,作为科技工作者精神家园的滋养者,其作用是不可小觑的。⑤   历数真正的科学家,无论是国外的爱因斯坦、富兰克林,还是国内的袁隆平、钱学森等,在他们伟大的科学贡献当中,都有着深厚的人文素养作为支撑。深厚的人文素养,使得他们具有了伟大的科研奉献精神,不屈的精神意志,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独立的科学探索精神。他们的科研成就和人格魅力为世人所敬仰。   总之,科学研究是一条艰辛而漫长的道路,在这条道路上将面临各种各样的挑战和阻挠,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应该不怕困难,克服困难,迎难而上,锐意进取,不断创新才能取得成功。在科研活动当中,作为科技工作者精神家园滋养者的人文素养是取得科研成功必不可少的条件,人文素养与科研活动是如影随形的,科学研究始终离不开人文素养的支撑,人文素养贯穿于科学研究的始终。关注人文素养的培养,提升科技工作者的人文素养,可以培养更多更有用的科技人才,让科学技术更好地服务于我们人类,共建人类的美好家园。
     注释:   ①列宁.列宁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②艾芙·居里.居里夫人传[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③吴国盛.科学的历程第二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④李远略.李政道论科学与艺术[J].现代物理知识,2003(5).   ⑤刘慧玲,李亿华.浅论人文因素对科学家的影响[J].现代企业教育,2007(3).
【字体: 】【】【】
没有相关内容
主营业务:,,,,,等!
本坚持:优质、诚信、高效、安全四大原则!需要","请与本站联系!
论文服务热线: 手机:170- 微信号:lunwen
企业QQ号:
法律顾问:上海张志海律师事务所 黄雪松 律师
--职称晋升,易起护航!网站备案/许可证号:浙ICP备号浅谈科学工作者的人文素养 - thereyoube - 分析测试百科网
浅谈科学工作者的人文素养
& 16:16:36
/ 个人分类:
  古代的天人关系实际是传统文化的核心问题,实际是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个层面的内容,或者也可以说成和社会科学的问题,说白了还是科学和人文的争论(完全个人观点,不具代表性),我们在要求人文学者关注头顶天空的同时,是否也应当考虑科学家关注头脑里的精神存在。在这里我不敢妄谈“科学”与“人文”,只是谈谈我们到底应该怎样关注自身的人文素养。  希腊的人文理想是“自由”,人文形式是“科学”和“理性”,所以在西方,从一开始科学就是人文,是自由的学问。马克思也曾经指出:“自然科学往后将包括关于人的科学,正像关于人的科学包括自然科学一样,将是一门科学”。但是由于我国的教育模式的不同,自然科学教育和社会科学教育十分家的,不管从中学时候文理科分班,到现在关于科学和人文的探讨,两者似乎成了水火般势不两立。  科学界一直有“帅才”和“将才”的说法。在老一辈科学工作者中,有许多人具有深厚的人文素养,他们中的一些人不仅是重要工作的组织者,在科研的领域取得傲人的成就,同时他们也有着深厚的艺术文学修养,这其中社会科学知识为他们起到了触类旁通的作用,也使得在科研的过程中以不同的思维角度去考虑问题,或许这才是真正的"
帅才"。相比之下的一些部分学者,满身透露的只是书生气质,没有半点的学者风范。如果我们听说过T大校长竟不认识几个繁体字,有时候我们就可以理解有某些大牛在招的时候要求学生会背《论语》(虽然也有点偏执)。  在生活中,不难遇到一些这样的情况,有些科技论文因为写得诘屈聱牙,使得一些非常有价值的科技成果,因为论文写作的原因而被一些学术刊物忽视了。在一个开放的社会里,科学家的学术研究工作要得到学术同行的认可,要把自己的学术研究成果推向社会,获得公众的支持和理解,就必须学会宣传的艺术,同时自身人文素养的提高有助于扩大科学的影响,有助于自己的成功,也有助于全社会科学素养的提高。央视:科研人员应将科学知识与人文素养相结合_新闻中心_新浪网
不支持Flash
央视:科研人员应将科学知识与人文素养相结合
  短片三 追思 反思
  解说:
  本周五,九点就要登机离开北京出访埃及的温家宝总理,一大早就赶往八宝山送别钱老。2005年那场关于人才培养的讨论之后,他几乎每年都会去看望钱学森。“为什么现在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温总理清晰地记得,这句话,钱老曾经问过五六遍。
  解说:
  日,面对6位大学校长和教育专家,温家宝说:“有几个问题,一直在我脑海里盘旋……学生在增多,学校规模也在扩大,但是如何培养更多的杰出人才?这是我非常焦虑的一个问题。”紧接着,温家宝又问,我们如何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高校如何办出自己的特色?今年1月和10月,《人民日报》先后刊登温家宝总理的两篇文章:《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和《教育大计 教师为本》,核心内容都是在剖析当前教育发展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
  显然,钱学森问题,也是总理最着急的问题。
  钱学森秘书 涂元季
  他不止一次跟我说过,他不赞成50年那个时候向苏联学习,他说还不如我们解放前的大学办得好,把专业分得很细,这样培养出来就懂得那么一点点的专家,那就培养不出大科学家,大师级的人物。
  西安交大副校长 程光旭教授
  钱学森学长他提出来“大成智慧”学,它主要是考虑到要打破各行各业之间的界限,要实行学科交叉,学科融合,跨学科。钱老认为学科跨度越大,以后做出来的创造性成果会越大。而创新的点,往往就会在学科交叉的点上会出现。
  西安交大钱学森实验班 08级学生 贾曙乔
  我觉得这个班(钱学森实验班)更是我期待中的大学,在学习过程中会发现,其实很多东西是相通的,很多东西是需要人的灵感和悟性的,这种东西就是把知识化为智慧的这么一种能力。就是说钱老的大成智慧学就是怎么使得这些有潜力的学生能够得到这么一种智慧。就在这个过程中,感觉好像想象力前所未有的敢释放出来了,以前即使小的时候学画画,老师都有条条框框,你这样画不好,那样画不对。现在就是,泥巴在你手上,你愿意怎么做就怎么做,好像找回来了已经压抑已久的创造力,那种灵感。
  解说:
  悼念、座谈会、写文章,本周,大家都在讨论和关注着“钱学森问题”。在中国科技大学的座谈会上,年事已高的钱老学生痛斥学术时弊;而在西安交通大学,管理者则下决心要用钱学森的“大成智慧”理念去培养出更多的创新性人才和科学大师。
  西安交大副校长 程光旭教授
  很多高校的人也都在谈论,怎么样我们以后培养出像钱学森先生这样杰出的人才?我感觉到可能从现在开始,可能对各个高校来讲是一个很大的促进,大家更加紧迫地在思考,怎么样进行我们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怎么样能够尽快地培养一些创新性人才或者是杰出人才?
  北京实验二小学生刘营雪
  他做事很认真,从来都不放弃。
  北京实验二小学生柳敬怡
  我们应该学习他扎实的精神,干什么都很扎实。
  清华学生
  他离开了,但是他的那些希望,他的理想,他的梦想,他对这个社会、对中国的期待还没有走。
  片尾片花:大师的遗言
  画面(国家领导人在追悼会上鞠躬)
  钱学森一段同期
  陈赓大将就跟我谈谈,他就问我,中国人搞导弹行不行?我那时候更憋着一肚子气呢,中国人怎么不行啊。所以就回答很干脆,我说外国人能搞的,难道中国人不能搞,中国人比他们矮一截?
  文字:
  我将竭尽努力,和中国人民一道建设自己的国家,使我的同胞能过上有尊严的幸福生活。
  画面(学术界 学生百姓的悼念)
  文字:
  我是一名科技人员,不是什么大官,那些官的待遇,我一样也不想要。
  我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活着的目的就是为人们服务。如果人民最后对我的一生所做的工作表示满意的话,那才是最高奖赏。
  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这是很大的问题。
  我的灵感,许多就是从艺术中悟出来的。
  黑场字幕:四个月四位大师相继离去…。。
  季羡林图片一组
  日国学大师季羡林逝世
  要说真话,不讲假话
  自己生存,也让别的动物生存,这就是善。只考虑自己生存不考虑别人生存,这就是恶。
  任继愈图片一组
  日国学大师任继愈逝世
  年轻人要有一点理想,甚至有一点幻想都不怕,不要太现实了,一个青年太现实了,没有出息。只顾眼前,缺乏理想,就没有发展前途。
  人生的归宿,最后的真理,如何与当前贫困的农民和破败的农村发生联系,对我来说一直是一个问题。
  我只说自己懂了的话,吃不透的话,不要跟着乱嚷嚷,不要跟着瞎说,免得自己后悔。
  贝时璋图片一组
  日著名生物学家和教育家、中国生物物理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中国科学院最年长的院士贝时璋逝世
  学问要看胜似我的,生活要看不如我的
  对科学家来说,最快乐的事情就是呆在实验室里做实验或在图书馆里看书。
  主持人:
  其实在钱老与温家宝的交谈当中有一个重要的观点是很容易被大家忽略的,那就是科研人员不能只有科学知识,还要有人文素养,才能让自己的这个思维呢有所突破,成为创新型的人才。这一点钱老的夫人蒋英作为著名的声乐教育家,恐怕给了钱老最多的灵感。而爱因斯坦的小提琴拉得特别好,李四光会作曲这样的细节,恐怕也都在印证这一点,但是在应试教育压倒一切的今天,科学与人文的交融又能在几个孩子身上实现呢?全国弹钢琴的孩子很多很多,但那是为了升学跟成为朗朗,真正用心听音乐的又有几个?显然,钱老的话语轻描淡写,却如重锤一般的敲击。我们该怎么办呢?恰恰在钱老离开的这段日子里,中国教育部的部长换成了袁贵仁,正常的人事更迭,却迅速带来人们很多的言论跟寄语,由此可见人们对中国教育改革的巨大的盼望。钱老走了,我们如何将他的期待变成现实呢?钱老一路走好。&&&
不支持Flash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科学家的人文素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