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早搏有什么危害正常跳动中突然中间停一下是不是早搏

有没有和我一样的!焦虑症状全部都有的同时!心脏经常停跳(早搏_焦虑症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56,927贴子:
有没有和我一样的!焦虑症状全部都有的同时!心脏经常停跳(早搏收藏
坐下时 胸闷!前胸后背痛!深呼吸心脏停跳也就是早搏!打哈现,心脏早搏!起床尿尿心脏早搏!无缘无故(可能是焦虑中)心脏早搏! 现已经诊断为广泛性焦虑整!植物神经紊乱!|!目前在吃药!可是这心脏早搏 时不时晚上就严重!我已经极度害怕睡觉了!
昨晚睡前!肚子饿吃了一大碗饭!服用了阿普挫论+曲挫酮!各一颗后!谁了一会开始焦虑!谁不着!然后心脏早搏!开始2秒停跳一次!伴随着冒汗!!然后就越来越恐惧这个早搏感觉!之后睡着了会由于交感神经兴奋导致起夜多!只要起夜!立刻心脏早搏!就是那种小便完后!心脏像心力衰竭一样!直接心脏没有力气跳动!然后就开始抽搐!抽搐时就是停跳的时候!恐怖啊!
由于我是喜欢健美的一个人、! 病因是我今年为了8月份的比赛从去年花了8个月时间减脂(减掉52公斤)也就是120公斤的我8个月减肥到68公斤!参加比赛!减脂期间 极度消极、不乐观!每天除了早上去健身房训练!之后就是在家里面玩电脑!!玩电脑也极度无聊!后面导致这个病的!也就是长期压抑!导致的!
补充一下!去年8月份和女朋友分手才开始减脂参加比赛的!(比赛前就病了所以没有参加)!和女朋友分手的时候那个心情天天极度压抑!可能也是诱因!
还没好啊?
我都好了,你还没好。总是纠结好没好就好不到。
太一样了,我现在就这样,还舌麻嘴麻,脑供血不足
哎 胸的感觉我有!我还有右腹难受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百度拇指医生
&&&普通咨询
您的网络环境存在异常,
请输入验证码
验证码输入错误,请重新输入→ 心脏早搏有事会停一下然后很重的跳一下
心脏早搏有事会停一下然后很重的跳一下
健康咨询描述:
医生您好&我现在总是感觉自己的心跳会停一下&然后特别重的跳一下&是怎么回事?&以前去医院查过,说我心肌缺血,但是以前是没有这个症状的。
想得到的帮助:
请问医生我这是怎么了?
其他类似问题
医生回复区
擅长: 月经不调,妇科感染
帮助网友:25059称赞:1995
&&&&&&病情分析:&&&&&&您好:心肌缺血有可能影响到心脏的功能,从而表现出你所谓的症状,其发生原因较多,与慢性心血管方面疾病有关,也有可能休息不足,劳累所影响&&&&&&指导意见:&&&&&&建议你在医生的指导下及治疗,同时平时生活规律一点,按时作息,不要熬夜,避免劳累紧张
擅长: 胃炎,胃溃疡,胃痛,胃食管反流,肠炎,肠易激综合征
帮助网友:1315称赞:6
&&&&&&病情分析:&&&&&&您好,你的这种情况,可能是心肌缺血引起的早搏,要通过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心脏,彩超等检查来明确一下诊断,然后对症治疗。&&&&&&指导意见:&&&&&&您好,建议到医院检查一下,然后给予对症治疗。您的问题解答完毕,请对我的回复做出评价,谢谢!
擅长: 机缘巧合,学达中西医防,内传妇儿,性病尤为特长
帮助网友:69544称赞:6985
&&&&&&病情分析:&&&&&&有早博不一定是有心肌缺血。你最好是要到二甲或三甲国办的条件好的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去查查,&&&&&&指导意见:&&&&&&到底是不是有早博或心律不齐等问题建议你还是按我上述的那种级别的医院去积极检查治疗,要真有什么事不能耽误&&&&&&以上是对“心脏早搏有事会停一下然后很重的跳一下”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擅长: 输尿管镜检查、碎石术、经皮肾镜碎石术、前列腺电切术
帮助网友:5411称赞:33
&&&&&&病情分析:&&&&&&看你所描述的情况,应该考虑有心脏早搏的问题,应该做心电图或24小时动态心电图就可以明确诊断的。&&&&&&指导意见:&&&&&&看你所描述的情况,应该考虑有心脏早搏的问题,应该做心电图或24小时动态心电图就可以明确诊断的。
疾病百科| 早搏(别名:过早搏动,期前收缩,期外收缩)
挂号科室:心血管内科
温馨提示:避免长期饮酒和吸烟,不要过度熬夜,要适当的进行体育锻炼。
过早搏动(premature beat)亦称期前收缩、期外收缩,简称早搏。是一种提早的异位心搏。按起源部位可分为窦性、房性、房室交接处性和室性四种。其中以室性最多见,其次为房性,窦性过早搏动罕见。过早...
好发人群:所有群体
常见症状:心悸、心音异常、心前区重压感、室性早搏、
是否医保:医保疾病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
参考价格:10
参考价格:10
参考价格:10
您可能关注的问题
用药指导/吃什么药好
抗心律失常药。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心律失常,对心室...
参考价格:¥10
抗心律失常药。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心律失常,对心室...
参考价格:¥10
下载APP,免费快速问医生百度拇指医生
&&&普通咨询
您的网络环境存在异常,
请输入验证码
验证码输入错误,请重新输入心脏隔几秒就突突的跳一下
心脏隔几秒就突突的跳一下
09-09-22 &匿名提问
这种情况可能是早搏。 在心脏的搏动过程中,有时会发生一个或数个提前出现的异位搏动,称为过早搏动,又称为期前收缩,简称早搏。早搏是主动性的异位搏动,是较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  引起早搏的原因有很多,有一些健康人的心脏也可能发生早搏,而在病态心脏更易发生。健康人发生早搏往往有一些人为的诱因,如情绪激动、饱餐、过劳、上呼吸道感染、胆道系统的疾病、电解质紊乱、药物作用等。过早搏动约40%发生于心血管疾病,易发生早搏的心脏疾病有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肺源性心脏病、心肌炎、心肌病、心包炎等。引起早搏的其他疾病有甲状腺机能减退、贫血、低血钾等。各种对心脏的刺激性因素,如心导管检查,由于对心壁的直接刺激,可出现房性或室性早搏;在心导管检查过程中过度用力,或过快地抽取血液标本,或加压快速向心脏腔内注射造影剂等,都可以发生过早搏动。心脏手术时对心脏的按压、牵拉或者进行瓣膜分离、安装心脏起搏器都可以产生过早搏动,这些刺激因素一旦消除,早搏就可以消失。应用某些药物也可以引起过早搏动,尤其是洋地黄类药物,其他如咖啡因、异丙肾上腺素等,停用这些药物早搏可以消失。  目前,关于早搏发生的机制有三种观点:一种理论认为是心肌的局部存在一个兴奋性增高的异位起搏点,这个异位起搏点,在某种因素的诱发下,主动地发生激动,使心房或心室发生提前搏动;另一种理论认为是由于折返,即窦性冲动下传时,一部分心肌尚处于相对不应期,而当其余部位的心肌激动已完毕,激动再传至这部分心肌时,可使这部分心肌产生一次提前搏动;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在心肌内,特别是在心室肌内存在一个活跃的、有一定节律的异位起搏点。?
 早搏的共同心电图特点是提前出现的单个或两个异位节律的电激动,常因干扰下一周期的正常心律而出现代偿间歇,少数是插入性的。可依其出现的频率而人为地分为偶发早搏、多发早搏、频发早搏。某些频发的早搏可出现一定的配对规律,如二联律、三联律;如先后出现的早搏之间在时间上存在一定的倍数关系,而与正常节律之间则没有固定的偶联时间关系,此种早搏可出现在心动周期的任何部位,因而可以产生房性或室性融合波。 通常情况下,心脏跳动时,自己是感觉不到的。发生早搏时,由于心室强力收缩,可以感到心脏跳动;再由于早搏后有一段停顿间隙,故又可有心跳停顿的感觉。各人感觉不一致,有的说是心脏荡了一下,有的感觉心脏欲从喉咙里跳出来,有的为明显心慌不适。此外,还可伴有胸闷、恶心、咳嗽、头昏等不适。也有的人甚至发生频繁的早搏,可毫无感觉和症状,仅在医生听诊或心电图检查时才被发现。心脏整齐、规则的跳动,主要是搏出血液满足全身组织器官的需要。发生了早搏,尤其是室性早搏,可使心搏出量减少。但是,每分钟少于6次的早搏,对身体健康几乎无影响。偶发房性早搏,所减少的冠状动脉血流量仅为5%,偶发室性早搏减少12%,两者对脑循环均无影响。每分钟多于6次的频发早搏,情况就不一样了,它可减少冠状动脉血流量达25%左右,减少脑循环血量8%~12%,减少肾循环血流量8%~10%,这样对健康就会带来一定的影响。但是,关键在于有无器质性心血管疾病,如果有严重的心脏病,那么频发早搏会导致心肌缺血、心绞痛或心力衰竭。频发房性早搏常为心脏病人发生心房颤动的信号,频发室性早搏可发展为室性心动过速,甚至心室颤动而猝死。如果无严重心脏病,即使早搏频发,也不至于造成严重后果。临床上,功能性即生理性早搏甚为常见。正常人在过劳、紧张、激动、焦虑不安时,或在大量吸烟、饮酒、喝咖啡、喝浓茶时均可发生早搏,也可在休息或卧床睡眠时发生;老年人可在便秘后发生。这种功能性早搏在诱发原因去除后即可消失,对发生者作全面深入的检查,也无任何心脏病证据可见。有些健康者出现几个早搏后,思想上十分紧张与恐惧,这样反而促使早搏增多。  病理性早搏也不少见。它是在各种器质性心脏病或其它病理情况下,如发热、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风湿活动、高血压、低血钾、严重缺氧或某些药物中毒时发生的。
 可以说,这种早搏出现是心肌缺血与损伤的一个重要信号。例如冠心病心肌梗塞病人发生早搏常提示有严重心肌缺血;风心病病人的早搏常提示心功能不全;高血压性心脏病人的早搏常与心室肌肥大及劳损有关。  总的来讲,老人与儿童出现早搏常为器质性的。若早搏时出现心绞痛或心力衰竭,则肯定是器质性的。凡是有气急或心脏扩大等心脏病表现,或者具备冠心病易发因素(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肥胖,家族史等)的人出现早搏,多为器质性。在临床中发现的室性早搏,如果没有证据证明其有心脏异常及心脏外的病因,就称这种心律失常为功能性室早。简单地说,就是正常人可出现的室早,它属于良性心律失常。在正常人群中,功能性室早的发生率在50%~70%。?要确定室早是功能性的,首先应除外各种器质性心脏病,应选择适当的检查,包括查体、心电图、动态心电图、运动实验、心室晚电位、心脏B超、心脏核素检查,有特殊需要时,可采用心脏电生理检查及冠脉和心室造影等手段。其次;还要除外可诱发室早的诱因,如电解质紊乱、药物影响、甲亢等其他系统疾病。另外是分析判断室早的级别,常采用美国Lown分级标准分级。但目前多数专家认为,Lown分级标准,限用于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对正常人相对来说意义不大。到目前仍提不出一个合理的适合正常人室早的心电图分级标准。?
 对于功能性室早,有的人能泰然自若,有的人却焦虑不安,惊慌失措,胡思乱想,千方百计地找医生开一些抗心律失常的药物。有些临床医生把功能性室早混同器质性室早,夸大其危害性,给病人开一些控制室早效果较好,但副作用也较大的二、三线药物。盲目追求早搏消失而一味增大药物剂量或联合用药。上述做法弊大于利,增加了患者的精神负担,造成了抗心律失常药物的滥用,使应用抗心律失常药致心律失常的病例增加。?
 功能性室早患者原则上可不做治疗,如果有明显的症状,宜选用镇静剂,同时减少不良刺激(如戒烟、少饮茶或咖啡),也可以用小剂量的β阻滞剂,如倍他乐克、氨酰心安等药物治疗。  器质性早搏对健康有程度不同的影响,应当在医生指导下及时而合理的治疗。 室性早搏的治疗涉及两个主要问题,即改善症状和改善患者的长期预后,因为所有治疗措施对这两个结果的影响并不是平行的。  1.缓解症状  对室性早搏和短阵性室性心动过速患者治疗的第一步是判断有无心律失常的相关症状。如果明确有心律失常相关的严重症状、不管有无器质性心脏病或何种器质性心脏病,给予适当治疗改善患者的症状是必须的,尽管该治疗不一定增加患者的存活率。临床上并没有专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特异地用来治疗有症状的室性早搏或短阵性室性心动过速。ⅰ类及ⅱ类药物、β受体阻滞剂和钙拮抗剂各有不同的成功率。由于上述心律失常的症状大多是轻微的,应首先将心律失常的本质告诉患者,解除其焦虑状态,同时告诉患者药物治疗有可能出现的负作用,不首先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除非该治疗能明确地改善生活质量。对确有症状需要治疗的患者,一般首先应用β受体阻滞剂或钙拮抗剂。在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尤其是伴心功能不全者,由于ⅰ类抗心律失常药物能增加患者的死亡率,此时常选用胺碘酮。  对于起源于右室流出道的频繁室性早搏和短阵性室性心动过速,β受体阻滞剂的有效率为50%。胺碘酮、普罗帕酮及钙拮抗剂的有效率相对较低[38,39]。这类患者由于心律失常频繁发作,其药物效果可以通过动态心电图或电生理检查结果来判断。如果这类患者对β受体阻滞剂和钙拮抗剂的治疗不敏感,则应予电生理检查和导管射频消融。导管消融这类心律失常风险很小,成功率在80%以上。  2.预防心源性猝死  对于器质性心脏病患者伴频繁室性早搏或短阵室性心动过速,其治疗的目的是预防心源性猝死的发生。此时,医生治疗的重点是预防猝死的发生而不是治疗室性早搏或短阵性室性心动过速本身,因为这种心律失常并不是致命性的,因此治疗基础心脏病本身或治疗触发室性心动过速的机制比治疗室性早搏或短阵性室性心动过速更为重要。  1)充血性心力衰竭:chf-stat和gesica是两个充血性心衰患者预防性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大型临床实验。由于两者入选患者的构成比不一样,其实验结果有差异。但综合分析提示,冠心病伴心功能不全者,预防性服用胺碘酮并不降低心源性猝死,而非冠心病患者伴心功能不全,预防性服用胺碘酮可降低患者的猝死发生率。13个有关胺碘酮的临床试验,包括6553个患者经荟萃分析发现,胺碘酮可使心功能不全患者的总体死亡率下降13%,而心律失常性死亡和猝死下降29%,且胺碘酮的作用并不受射血分数、心功能及是否存在无症状性的心律失常等因素影响。另一项覆盖15个临床试验[43],包括5864个患者的荟萃分析报道了类似的结果,且提示入选前有室性异位心律者比无室性异位心律者更受益。在胺碘酮治疗期间必须注意其副作用的发生。最常见的副作用是甲状腺机能减退(约5.9%),其次是肺间质纤维化(1%)。  2) 心肌肥厚:心肌肥厚伴室性早搏的抗心律失常治疗尚无大型临床试验的结果。但由于室性早搏并不直接增加心肌肥厚的总体死亡率和猝死发生率。因此预防性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尚无必要,但确有症状者应予以相应的药物治疗。  3)冠心病和心肌梗死:心肌梗死近期出现室性早搏或短阵性室性心动过速,其药物治疗的目的在于降低心源性猝死的发生率。cast试验[44]的入选患者均在2 年内有心肌梗死病史,holter检测发现其每小时的室性早搏次数在6次以上,约20%的患者有短阵性室性心动过速。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安慰剂组,治疗组服用英卡安、氟卡安或莫雷西嗪,结果显示治疗组随访10个月的猝死发生率是4.5%,而安慰剂组仅为1.2%。总体死亡率在治疗组也按相应的比例升高,且有短阵性室性心动过速的患者猝死发生率高于无短阵性室性心动过速者,短阵性室性心动过速多的患者猝死发生率高于短阵性室性心动过速少的患者。而安慰剂组却无差别。此结果使cast试验被迫提前终止。改良后的castⅱ试验[45],选用药物是莫雷西嗪,其结果与cast实验相似。  另有两项试验是有关胺碘酮治疗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emiat试验[46]的入选者是近期心梗患者,其射血分数≤40%,心电监测无室性异位心律。camiat试验的入选者为近期心梗患者,其室性早搏的发生率在10次/小时左右或有短阵性室性心动过速,而射血分数不作为入选参考值。两试验的结果显示,胺碘酮不降低总体死亡率,但却降低心源性猝死的发生率。因此,胺碘酮对这一类患者,由于能降低猝死发生率,同时对其它的心律失常也有抑制作用,且对总体死亡率无负性影响,是一相对安全、有效的药物。  两个有关急性心肌梗死胺碘酮抗心律失常试验的荟萃分析显示了相类似的结果[42,43]。其中之一包括8个临床试验,5000以上的病人,结果显示服用胺碘酮的有效性不受左室射血分数、心功能状态及是否holter检测到心律失常的影响。另一分析包括了15个临床实验,5864个患者,胺碘酮治疗降低总体死亡率、心源性死亡发生率及猝死发生率分别为21%、21%和38%,且在入选时已有心律失常发生的人群其死亡率的降低幅度最大。  3.处理原则  治疗室性早搏依赖于是否有心律失常相关的症状及是否有器质性心脏病。对确有症状而无器质性心脏病者首先应予心理治疗,心理治疗无效者予以药物治疗,β受体阻滞剂和钙拮抗剂由于负作用较小而作为最常用的一线药物,其治疗主要目的在于减轻症状,而不是早搏的完全控制。如上述药物治疗无效可干脆放弃药物治疗。对于少数起源于特殊部位的早搏(如右室流处道),在一线药物治疗无效时可考虑射频消融治疗。无症状且无器质性心脏病患者的室性早搏及短阵性室性心动过速根本无需治疗。扩张性心肌病患者的室性早搏及短阵性室性心动过速,因药物治疗并不降低总体死亡率及猝死发生率,在无症状时也无需药物治疗。但如确有症状,应采用上述缓解症状的治疗原则。  心肌肥厚时,短阵性室性心动过速对预测猝死的发生有一定的意义,但其阳性预测率较低,且药物治疗并不能降低猝死发生率。因此在心室肥厚伴频繁室性早搏及短阵性室性心动过速时,治疗仍以改善症状为主。  冠心病伴明显心功能不全者出现频繁或复杂的室性早搏以及短阵性室性心动过速,其猝死的危险性是较大的。此时应首先处理心肌缺血,包括药物和非药物措施。如纠正心肌缺血后心律失常仍然存在,则必须评价心功能。若射血分数≥40%,则无需进一步治疗;若射血分数<40%,则需作电生理检查指导治疗。电生理检查诱发出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予以安置植入型心内复律除颤器(icd)治疗。未诱发出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者予以药物治疗。β受体阻滞剂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能降低总体死亡率,在无禁忌症时都应使用。对于这类患者,胺碘酮也是一安全有效的药物。  轻度心功能不全伴室性早搏及短阵性室性心动过速,其治疗重点在于改善心功能,抗心律失常治疗同无器质性心脏病患者。严重心功能不全伴上述心律失常且未排除缺血性心脏病,胺碘酮治疗可改善患者的长期预后。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突突跳有很多种因素,如精神所致 或者是心脏异位跳动:早搏或阵发性房颤!心电图知是代表你检查那一会的心电图像!带个24小时的心电图机能在心脏发作是记下心电异常!从而定下是什么原因引起突突跳的,进而对症治疗!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心脏早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