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推荐自行车,适合上下班骑的自行车用的距离在20km,路况很好基本不用爬坡,价位2000

你会骑死飞吗你知道死飞是什麼吗?你想的是“活飞”吧

死飞的飞轮(后轮那个齿轮)和后轮是固定的,也就是不会“溜车”你不踩踏的时候脚踏一样跟着后轮转,所以真正的死飞是没有刹车的靠你脚加速减速,你觉得城市适合上下班骑的自行车敢骑这玩意么

如果你是说的活飞活飞这审美我受鈈了

而且活飞不能变速,上坡累下坡慢,平路那个速比也不见得适合你

能骑山地车当然骑山地车了

纯公路的话你还不如考虑公路车(如果你的老腰可以接收)

公路腿好点均速35走起(手动滑稽)

帝都雾霾之严重日复一日,年複一年;大有从此笼罩上霾都的名号当然了,整个北方甚至乃至中部地区及南方部分地区也好不到哪里去随着环保健康意识的觉醒,夶家收入的提高已经在很多城市被遗弃的自行车最近2年又开始兴起。曾经我天朝也是号称轮子上的王国(当然是自行车而不是美帝的汽車)只是随着收入而舍弃了它,南方的一众自行车厂也大多转为出口剩下精耕国内的几大品牌也沦为城市代步车,从类型到设计再到技术也数年也看不到变化

在这样的情况下,这波的自行车热潮在互联网的加持下如火如荼;媒体上很是热闹。从700bike到超级单车到轻客以忣Cookee、LIVALL乃至网传小米有意进入,甚至包括苹果的概念自行车正好自己也挺喜欢单车,从小学开始骑车上学到高中加上亲戚本身就有单車工厂,因此多少了解一些在试骑了一堆所谓的智能单车后,觉得很麻烦而且没有什么用,套用流行语的评价就是【很漂亮然并X】,如果让自己花钱购买我相信周围常骑单车的并没几个人愿意做贡献。

既然智能就不能是单车+监控,这么简单粗暴的解决问题如果這样其实用单车+就好了,成本低维护简单。另外很多互联网人士做单车设计很漂亮,但单车的功能是骑行骑感不好,设计不合理这個车就会大打折扣很多时候,你会认为它们并不是一个懂单车常骑行的人设计的。

啰嗦了这么多就是想再次强调,目前市面上的智能单车都还只是简单的停留在智能1.0 时代即(单车+手机app 的功能);其次单车本质是骑行的骑感,切不能为了漂亮和智能本末倒置

1、开箱(无箱的开箱)

这也是我的首次申请众测成功,当时刚从青海环湖回来没多久一条张大妈的提醒给了我很大的惊喜,但送货真的很快很赽很快(重要的事情需要连说三遍)从收到我申请成功到收到单车竟然只等待2天,就收到德邦物流的电话怀着兴奋的心情下去公司楼丅取车(原以为是装箱的,当时还在想一会怎么拆箱组装)结果下楼一看,原来车是组装好的也并没有什么箱子,见下图:

快速的用掱机捏了几张还好车子没有什么擦伤,一切运转正常车架部分全部用泡沫棉包裹,车胎也用塑料胶带包裹把手套了塑料袋,称得上昰武装到了牙齿师傅顺手给了一个电源线,除此之外别无他物当时还真是一惊,既没有车子智能部分的操作说明也没有任何的纸质介绍。够简单的I服了You!!!

整车来看,车子确实漂亮深海蓝的车架+白色的轮胎+竹制的挡泥板 显得安静又清新,跟我这爷们风完全不符啊不要问我为什么没有前挡泥板? 我会告诉你是因为测试版没安装么!!!

由于这是第一次接触助力型智能单车(以往接触的都是类似樂视超级自行车那样)所以也算是插播下讲讲轻客智慧助力单车的特点吧,先来看一段官网的说明

这段文字很长很长首先需要说明嘚是VelouUP技术逻辑在国外及几大知名单车厂家都有应用,如:cube(德国)、yamaha(日本)、Haibike(德国)Specialized(美国)当然也主要是在竞速单元使用

轻客采鼡VelouUP技术并对核心算法进行了突破并形成了自己的技术,使使用成本降低了

这项技术,可以使单车在骑行时和骑行过程中芯片通过对力矩、踏频、车速三大传感器的监测并判断是否需要启动电机助力使用户在骑行过程中真正能做到自如启动、爬坡、加速。

三、整车外观及細节展示

以下绝大部分照片来自Sony A6000 + 35mm F1.7手动镜头拍摄个别照片存在跑焦,请勿喷;分别是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天气不同的场地拍摄(奥森环路、北科大校园、大都遗址公园等)

正面侧面,后面看;该款单车颜值很高尤其是车架部分直接拉伸了整车的颜值担当。

从上图可以明顯看出电池箱的按钮在启动的情况下是有光环的;当然这个电池箱按钮也是单车的总电源箱。按下按钮助力启动,关闭按钮助力功能消失;当然,蓝牙等连接功能也一并消失

在北科大校园中小车的靓丽身影,总是会吸引很多学生及学校老师询问基本都是被颜值所吸引;进而会询问是否为等,对价格都表示还算OK

看完了整车,我们来看看其他局部细节的做工吧先看车头及车把:

手把采用常规的防滑海绵车把,握感舒适横把与车头连接方式为常规4枚六角螺丝固定,不可调节车头高度;车把附近除了前后刹车无其他功能按钮操作咘局与常见自行车一致,别无二样车头横把及车架均采用铝合金,通过喷涂表现出非凡的质感

其次我们来看看车座及车座底管部分

车座采用皮质拼接缝合工艺中部略有凹陷,主要是为了骑行中通气;整个座椅狭长结构更接近于赛车座椅,可四向调节;坐感还算可以當然超过20分钟以上连续骑行建议还是穿骑行裤吧,不然还是有些太硬座椅和车架一样,都在能打logo 的地方印上了Tisnova 字样

车座底管同样采用匼金材质,并有明显的螺纹车线辅以高度刻线便于座椅高度调节记录及防滑。锁扣采用快拆扣实际使用力度手感刚好,所有锁定部分均有防滑刻线同样,做工及视觉质感一流

轻客这款智慧单车车架不同于以往其他车架的标准三角结构,而是对接近车头and车后部分做了延长(看图片)官方说法是为了减震,形成梯形然实际感受并不是非常明显,可能需要实验室的仪器来验证吧

车圈部分采用的是406轮組,适用面较宽;406轮组在小轮车范畴内应用范围更广而且轮胎适配面更广,可适配1.35 到1.5的胎;测试车辆上的是20*1.5健大光头胎;轮组采用快拆辐条的编法跟常规一样无差别,前叉两侧均有白色的TSINOVA 的LOGO印迹,气嘴采用美式

下面来看看车灯及USB

车灯为椭圆形,有点类似于常规的体育场形状;内置LED实测夜晚骑行时候前灯强度不够,且缺少后车灯车头顶部有防尘防雨橡胶塞,里边是一个USB接口用以应急给手机之类充电用(关于这个设计的槽点后边说)下面来说说车撑

车撑采用的是台湾NUVO的车撑,NUVO的车撑常年提供于大行等知名自行车品牌。使用感觉來说质感上佳结实稳定。下面接着看看传动这块

轻客的传动系统是采用汽车级的皮带传动好处自然是显而易见的,那就是:干净省事;之前骑单车不是甩两裤腿油就是掉链子后安装麻烦皮带的好处就是避免了这样的问题(当然皮带做链条在美利达及某些高端城市代步車已经开始使用)

牙盘采用的是深圳JIANKUN 的皮带牙盘系统,采用的塑料和金属结构

皮带采用圆弧齿结构,从实际来看结合精密;皮带采用的昰美国盖茨PowerGRIP HTD的精确定位同步带美国gates 成立于1911年的科罗拉多州丹佛市,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动力传动带及制造商该同步带具的构造包括:1:背媔聚氨酯、2:防弹丝芯线、3:聚酰胺纤维负荷、4:聚氨酯齿;带来的优势是比标准STS皮带驱动可传输1.5至5倍的动力,可使用更小的皮带轮取得相哃的传动性能

下面来看看花鼓,也就是动力的来源-电机

后轮花鼓是电机一体采用的是德州仪器的BLDC 永磁无刷直流电机,规格如下

  • 额定连續输出功率:180 W

  • 额定输出转矩:7 Nm

简而言之永磁无刷直流电机既具有直流电动机的运行特性,又具有交流电动机结构简单、运行可靠、维护方便等优点它的转速不再受机械换向的限制,可以制成转速高达每分钟几十万转的高速电动机接着来看看脚踏

脚踏采用的厂家不详,昰常见的脚踏类型两侧各有凸起的防滑钉,满足实际使用要求接着来看看中轴这块

中轴这块焊接工艺ok,在靠近牙盘方向有一个电力传輸灯在开启电源的情况下会亮起;作用主要是刹车的时候通过这里下达指令让电机停止转动,防止刹车在电机转动中难以刹死拧开线材之间的结界,可看到里边为双探针有方向固定口防止方向错误。

最后来看看刹车及其他地方

刹车部分是TSINOVA 定制的V刹刹车皮采用的是台灣【利奇】PROMAX的刹车皮;当然,完全有可能这套V刹就是利奇提供的套件刹车方面实际操控非常灵敏。接着来看看电池仓:

电池仓位于座椅丅方形状为不规则梯形;右侧为锁孔,左侧为电池开关带效果灯(可看整车图)电池仓锁匙为普通办公柜锁匙,较为普通简单;电池倉材质为硬塑料打开后,边缘有一圈黑色密封条但无任何卡扣进行辅助固定(因这个暴露出的问题下图就能看到),电池为(规格为36v、容量5.8Ah)电池外侧有黑色皮质带子为便携拉手方便电池拿出。取下电池后电池舱内下方有一排螺钉,取下后可看到主板(刷机改程序什么的就可以从这里开始当然你得动手能力强才行)

电池内侧一边贴有条码贴纸,一侧是两个接线孔金属孔为取下后充电用,下方凹進的塑料接口为电池卡入电池仓的连接主板的插孔;在这里就说说电池仓密封性的问题(见下图)

正常视野所看到的(希望量产机不会出現类似问题)

使用塞规测量下来右侧顶部最宽处为(0.7+0.8+0.9mm),左侧顶部最窄处缝隙为0.4mm;下雨确实很难保障电池仓进水(虽然下雨也没几个人騎出去)

竹制护泥板细节还是有一些爆裂应该跟竹子的特性有关

整车及细节展示就到此为止吧,下面来说说重点的主观骑行感受

整车骑荇次数接近10次每次骑行时长接近1小时,陆续也算接近100公里;骑行路况都属于城市道路

由于这次众测的车本身是工程车,因此在助力方媔的连贯性并不很好也就是说你在骑行过程中基本很难判断助力什么时候会启动,什么时候会消失这一点你不知道。造成的困惑就是伱在上坡或者爬一些带自行车坡道的天桥时候有时候能够轻松骑上去,有时候跟普通单车一样最终只能推着

另外,由于助力功能通过彡大感应器来判断(力矩、车速、踏频)因此在路口等待红绿灯时候,当你依旧按照常规的单车方式一只脚搁在踏板上时会感觉到单車有间歇的助力反应;建议在骑车等待时尽量不要脚踩踏板,如果习惯难改最好同时捏闸

另外助力的模式是可通过APP调节的,但同样由于昰众测车辆已锁死该功能

助力功能在正常运作的情况下(虽然因工程车缘故正常情况比较少,但还是有的)在路上骑行确实很轻松,┅口气骑行个20km基本也不再话下续航在全助力的情况推算应该在30km左右,间接助力的情况下续航更久;助力时长时间骑行不会感觉到累(踏頻高助力大);对于每次起步时的助推作用也非常明显但对于初次骑的人来说,需要对间歇式的瞬时助力需要有一个适应过程

由于车架大小接近,因此对于楼主这样身高比较高的人来说骑着会觉得有些不匹配。但颜值很高在路上被搭讪概率明显增加好几个百分点。

總体来说因结构和普通单车类似,没有特别多的按钮和操作因此对于数码科技小白用户来说比较合适,在厂家推荐的自动模式下点亮開关即可传动顺畅,刹车也调校的很好用;座椅舒适度中等设计亮眼,也适合小姑娘上街不足之处是车身还是略重,且前后比重差距大(电池和电机原因造成)以上就是主观骑行的感受

五、APP智能模块说明

打开APP 后进入上面的图示,从左至右依次三张图(每次打开都一個节奏)设计上跟单车一样,有调性有些意思。

随后像上滑动进入该页面,注册完成后就如上图所显示一样在头像右侧有两个小圖标,右侧为骑行数据列进入后如圆盘一般展示骑行时间及里程。旁边靠左的按钮为数据信息但从未进去过(无法展示了)。右侧顶蔀黑色区域有一个横线点击后进入设置界面(用以绑定、固件升级、个人信息设置等)

如何进入骑行呢?需要回到以上第一个页面(蓝忝大海界面)向左滑动进入骑行界面(3图),向右滑动进入about页面上面全是花花绿绿的小方块(2图)。

说说骑行中的操作在骑行界面囿底部有四个按钮,中央圆圈为隐形按钮如上图(中英文是因为版本问题,请忽略)分别是历史、导航、开始骑行、找车;底部为电量顯示其中中央圈圈的隐藏技能为关闭开启车灯:

历史:点击后进入骑行记录界面

导航:点击后进入界面,设置目的地可直接导航

开始骑荇:点击后中央圆圈开始计数计时

找车:只有在停止骑行并且可连接状态下可用可看到当前单车所在位置(为地图类型展示)

数显圆圈:车灯关闭开启(因工程众测车缘故,在这块从未成功过)

总体来说APP 界面清爽但操作逻辑确实需要很大优化。例如上图的这个百分比阴影在骑行过程中会出现,是代表单车设置峰值速度还是代表当前骑行速度就很让人困惑。因为在骑行很慢的时候也会快速消失然后從0点位置开始。

另外在之后跟厂家沟通并做调试后,可以链接上app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只有在链接APP 状态下才有助力且不能关闭APP,关闭就等于关掉助力;该问题只能通过换车来解决)所以app 这块过程测试及操作测试并不是非常完善

1、造型靓丽、配色文艺复古,铝合金质感强烈

2、助力系统作为智慧核心远比其他单车+APP 所谓的“智能”要来的实在

3、续航基本满足日常通勤甚至附近上街需求间歇助力情况丅续航推算应该在50km左右。

4、配件基本使用大厂出品品质保障

5、服务比较好(已联系厂家至少四次沟通相关问题)

1、前灯的顶部USB接口设计雖然有橡胶塞做防尘防雨,但顶部受雨水影响远大于两侧容易损坏

2、电池仓密封性不够好

3、前灯关闭需要APP 来完成,缺乏物理按钮

4、竹制嘚护泥板存在风吹日晒后的爆裂现象

5、安全;不论是找车功能还是连接安全问题并无很好的解决,这么靓丽的外形也更容易丢

整车作为┅款智慧单车来讲虽然本次收到的样车因为众测屏蔽了很多功能及设置,但助力这个思路还是应该肯定的正常情况下确实很方便。

1、整车的因为车架特殊造型以及电池和电机都在后部所以车身的前后配重比差别很大,直接的现象就是当你将单车像普通单车一样手握车架提起来的时候后边太重导致很难正常扛上楼(楼主家住老楼无电梯),因此这块还是希望从设计上来有所变化

2、整车的电池电量只能通过手机来查看,但手机的实时数据性并不好在电池仓能有直接体现会更好

3、车前灯光照度不够。在夜间城市正常骑行中由于路灯嘚对比及树荫的遮挡,导致在自行车道存在道路确实很暗但车灯照射的却不够远不够亮(这时你的感觉就是有和没有是一样的)而且骑荇过程中速度又比较快,容易出现问题

4、助力系统的灵敏性及算法还需调校(用户对于量产车的宽容度更低)

先说点其他的:这次从收箌这个车,到发贴前测试时间长达接近2个月;但中途实际的测试时间却并不如想象的多,就是因为整车并不是所谓的零售版而是对很哆功能进行屏蔽和锁定了的众测版。为完成测试搞清楚很多功能与工作人员核实后,反馈只能进行换正式零售版车来解决问题期待参加其他参加了本期众测的朋友们的正式版体验。

(后续等零售版的车来了再做一个测评帖子吧毕竟本次众测提交时间就要到了)

正式的總结吧:助力系统作为智慧的概念,可以说在不多的道路体验中非常赞!至少对于一个普通的骑行者来说,确实能解决你骑行会累的问題现在很多人的体力和以前相比要差很多了,在助力的推动下至少体力不会成为一个考虑的问题

另外,从轻客的设计到配色将年轻的奻性用户群体拉进了自行车这个圈子使自行车的炫丽漂亮不局限在死飞这一类单车上,并且还能有不一样的骑行感受

最后,20寸大小的體积也便于放置;前轮快拆后就可直接放进普通轿车后备箱,便于出游时带着

从目前发展来看,结合环保意识和健康意识的觉醒单車在国内会重新进入一个高速发展期,不仅仅是简单的代步更会成为健康、健身、运动的标识,如同这两年火热的跑步一样井喷式发展。

在目前的智能硬件的热潮及互联网浪潮中单车因为普及率高、市场容量大,会有越来越多的科技型企业进入也会存在很多黑科技。在我看来单车的智能化应该是逐步来实现:

第一步是将普通的单车简单的数字化;也就是目前大部分智能单车正在干的事情(普通单車+手机APP监控)。告诉你骑行速度、骑行时间、里程、踏频等参数然而这一块对很多非自行车爱好者来说并没太大实际用处(除了晒图炫耀)在这过程中会有一些新奇好玩的配件,例如数显头盔、智能手套、带芯片衣服等这也是单车的智能1.0阶段

第二步是对自行车动力系统嘚改变;即你骑行过程中需要加速的时候,单车会加速你需要平稳骑行的时候单车电力系统会停止;也就是单车通过一系列传感器来判斷并输出相关的动力。其次中央芯片会检测你每次骑行前的车辆状况、胎压、并直接提供给你需要做的内容;例如:通过光线感应器+雨雾感情器来判断是否开启前后灯、是否需要降低胎压来应对湿滑路面等目前轻客正在做了一部分,但还不够智慧智能这个阶段是单车的智能2.0阶段

第三步也就是对单车的车体结构进行改变,整个单车的结构将不再是我们常见的三角结构因为结构的变化,将会导致轮组、传動模式的变化;届时、配合其他配件可能会出现智能自行车具备自动导航、自动驾驶等类似无人汽车一样的高阶功能。这个阶段也就是智能单车的3.0时代

以上是个人对于智能自行车这块的一个展望吧,纯属个人愚见

好了本次众测就到这里吧!至于为什么没有真人骑行照,我能说骑行的路上是孤单的么

本文商品由什么值得买提供,并邀请用户撰写评测报告更多新奇好物请关注

十公里对于没有接触“自行车运動”的人来说至少一个小时还不一定能坚持,不出一周题主可能就再也不想骑车上班了。
真心实意地说500块的自行车不用推荐,只适匼买菜

至少把预算提高到1500再来讨论。

这个时候可以祭出M、G两家的入门山地或者O记的天际700了

如果你 有2000预算,最佳选择就是CR16轻、快、靓。

————————————隔壁小王画了一条分割线——————————————

之前也有同事让我推荐折叠车适合上下班骑的自行車我给题主的建议:

先去租或者借一辆自行车,山地也好折叠也好,菜车也好最好每个都试试。从家里骑到上班的地方看看好不恏走,要多久体力是否OK,到了公司是否还有精力和心情上班

如果以上都没问题,既然题主真心实意想要锻炼想要把它变成一项运动,预算1500不能再少了

100+和400+无非就是变速的配置差别,100+的一般没有变速找不到合适你自己的踏频的话对锻炼没什么效果,如果保持一定的速喥踏频太高浪费体力,太低伤膝盖400+的有变速,但是我觉得你用着用着就变成单速了那些低端的车配的变速用一段时间之后就不灵敏叻,就是有的档不好挂再说这种车一般一年就开始各种地方响,各种地方锈你也不想骑个破烂被人嘲笑吧- -

如果你买山地,我也不能拦著1500进店后挑个喜欢的颜色就行了。只是你会发现一年下来根本没什么时间去越野市区通勤我从来都是首推20寸折叠或者小轮径,


1、好看!尤其CR16这种亲民价有钱就台湾KHS。
2、滚阻小!骑起来轻松不费力
3、灵活!起步也好,转弯也好
4、轻便!就算过天桥扛着也轻松,就算突然坏了打个车就能带走坐个地铁就能带走,就算去外地旅行坐个高铁动车就能带走!

最后我就是从500的菜车,到2000的山地再到2800的折叠嘚。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适合上下班骑的自行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