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非晶态的样品申报价值退火有何研究价值

非晶-纳米晶软磁合金的退火工艺_冶金矿产_中国百科网
非晶-纳米晶软磁合金的退火工艺
    非晶纳米晶合金具有高磁感、高磁导率和低损耗的优异磁性能,而且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廉,可以代替钴基非晶合金、晶态坡莫合金和铁氧体,被广泛应用于高频、扼流器、传感器等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Fe基纳米晶软磁合金一般采用非晶晶化法获得,其制备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一是通过快速凝固获得非晶态合金;二是对非晶态前驱体进行晶化退火形成非晶纳米晶双相结构,同时消除快速凝固过程中产生的残留内应力,从而减小应力诱导的各向异性。非晶纳米晶双相结构可明显降低磁晶各向异性和饱和磁致伸缩系数,从而得到具有低矫顽力、高初始磁导率等优异软磁性能的材料。非晶纳米晶的微观结构(纳米晶合金的晶粒尺寸及纳米晶的体积分数)及物理性能与晶化退火时的热处理参数密切相关。(1)退火加热速率。加热速率对晶粒尺寸及磁导率的影响比较明显,当退火加热速率增加时,晶粒尺寸减小,初始磁导率显著增加。例如,对于Fe73.5Cu1Nb3Si13.5B9合金,当退火加热速率从0.5℃/min增加到260℃/min,晶粒尺寸从13.1nm减小到10.6nm,初始磁导率提高到3.5倍。在退火过程中,先析出Cu团簇作为&-Fe纳米晶的形核核心,Cu团簇的密度影响到纳米晶的晶粒尺寸。当退火加热速率较低时,先析出的Cu团簇可能会发生聚集长大,导致Cu团簇密度下降;当退火加热速率较高时,析出的Cu团簇较少。因此存在某个最优的退火加热速率,使得所获得Cu团簇密度最大,从而获得尺寸最小的纳米晶。(2)退火温度。在Fe基软磁合金系统中,退火温度一般为在500℃到650℃之间。在540℃之前矫顽力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在540℃以后随温度增加而增加。这是由于在第一晶化温度期间(500~540℃)发生纳米晶化,出现&-Fe(Si),磁晶各向异性平均化,从而使矫顽力降低;在540℃以上,随着晶粒长大,矫顽力迅速增加,导致软磁性能的恶化。韧性随退火温度的升高也会发生显著变化。通常,非晶态合金在低温退火时韧性-脆性的转变比较缓慢,但从一定退火温度开始,样品的脆性就急剧增大。(3)退火气氛。退火时一般在惰性气体氩气中进行,近年来也研究了氮气气氛中退火的情况。在非晶合金晶化过程中,伴随着纳米晶的出现,形成大量的晶界,这些晶界含有大量的Nb,由于Nb原子半径大,因此晶界对氮的扩散起到阻碍作用;另外,剩余非晶相也会阻碍氮元素扩散。与传统退火相比,氮元素的出现不会影响带材的晶化过程,还可减小晶粒尺寸。(4)冷却方式及冷却速率。退火时间较短时,提高冷却速率可减小纳米晶尺寸;但退火时间较长时,冷却速率不能改变颗粒尺寸,可能是由于颗粒的长大在退火时已经完成。另外,初始和最大磁导率随着冷却速率的增加而增大,这是因为高的冷却速率使得磁晶各向异性降低,从而提高磁导率。(一员)
收录时间:日 08:19:13 来源:钢联资讯 作者:匿名
上一篇: &(&&)
创建分享人
喜欢此文章的还喜欢
Copyright by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QQ: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XAFS研究纳米非晶态NiBP合金的结构和性能研究,纳米,性能,纳米非晶态,非晶合金,结构与性能,非晶态,非晶态合金,结构,纳米非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XAFS研究纳米非晶态NiBP合金的结构和性能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非晶软磁合金fecunbsib晶化过程中主晶化相的变化规律研究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非晶软磁合金fecunbsib晶化过程中主晶化相的变化规律研究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非晶合金纳米晶化的方法
按照晶化机制,非晶合金化的方法主要有:热致晶化、电致晶化、机械晶化和高压晶化。
(1) 热致晶化
热致晶化包括通常采用的等温退火法和分步退火法。等温退火法的处理过程是:快速加热使样品达到预定温度,在该温度(低于常规的晶化温度)保温一定时间,然后冷却至室温,其中最关键的两个因素是退火温度和退火时间;分步退火法是在等温退火的基础上改进的一种方法,是指将非晶样品在较低温度下等温退火一定时间,然后再在较高温度下等温退火一定时间,控制好退火参数使得从非晶基体中析出尺寸在纳米范围内的晶体相。
(2)电致晶化
电致晶化包括闪光退火、焦耳加热和电脉冲退火三种方式。闪光退火法是对非晶合金施加短时的强电流脉冲实现快速加热使之发生纳米晶化,这种方法可以明显减小成分对晶化后合金微结构的影响;焦耳加热法是指在非晶样品上施加较长时间的连续电流;电脉冲退火法是用高密度直流电脉冲对非晶合金进行处理使之发生纳米晶化。
(3)机械晶化
机械晶化法是利用高能球磨技术在干燥的球型装料机内,在Ar气保护下通过机械研磨过程中高速运行的硬质钢球与研磨体之间相互碰撞,对非晶粉末反复进行熔结、断裂、再熔结的过程使得非晶发生纳米晶化。该方法适应面广、成本低、产量大、工艺简单。存在的问题是研磨过程中易产生杂质、污染、氧化及应力,很难得到洁净的纳米晶体界面,对一些基础性的研究工作不利。
(4)高压晶化
高压晶化包括激波诱导和高压退火两种方式。激波诱导法是将样品置于激波管低压末端,当按一定比例配方的氢氧混合气体经点火爆炸后在低压腔内形成高温、高压、高能的激波对样品产生作用,在微秒量级的时间内,使非晶转变为晶化度很高的纳米晶态;高压退火法是指在高压下对非晶样品施加退火工艺。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环保部标准样品研究所 的文章

 

随机推荐